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不回去就不回去。别说这些没用的。再怎么污染,难道就不是你的家了。欧美国家搞工业化的时候,还不是同样污染严重?欧美国家能够有现在的好风景,还不是当年疯狂工业化的结果?”尹泓元听了武州越的话感觉有些不舒服。
“算了算了,这些都是国家大事。咱们老百姓,还是不要谈这些,免得我们老朋友想见,又得大吵一番。我们难得一聚,就谈谈过去的风花雪月最好。”武州越说道。
尹泓元嘿嘿一笑:“你还是先送我们去找酒店。你这里,我住得老大不舒服。”
“你看你,我不就是跟你说了两句么?一点气度都没有。”武州越说道。
“这里还有小秦。住在你家里不是很方便。在酒店里还是更自由一些。反正我们住酒店,也不用我们自己掏钱。”尹泓元反而下定了决心。
“老同学,刚才算是我说错了话还不行么?”武州越有些尴尬。
“真不是刚才你说话的原因。而是你这里确实不太方便。”尹泓元的态度很是坚决。
秦川跟尹泓元过来,自然是碍着尹泓元的面子,准备在这里住一晚,以后还是会去住举办方安排的酒店。
“小秦,你说一句。我刚才没说什么过分的啊。”武州越连忙要秦川在中间疏通一下。
“武叔叔,刚才尹叔叔过来的时候,就说在这里见一见老朋友,然后和我一起去住酒店。肯定不是因为你刚才的话。说句实在话,现在国内的环境、食品安全方面确实做得不够。但是有些问题也是发展过程中无法避免的。”秦川说道。
“我又不是说我对国内有什么看法,我就是随口说了一下,有些受不了国内的雾霾,这家伙就蹦起来了。”武州越无奈地说道。
“老武啊。咱们两个的性子就是尿不到一个壶里面。你还是送我去酒店吧。要不然,我跟小秦自己过去。这布鲁尔还难不住我。”尹泓元也是一个脾气很犟的老头。
秦川夹在中间也不好说什么。他们两个之间,应该不是只有这一点矛盾,还有一些自己不知道的东西。秦川没有兴趣去知道他们之间的问题。
武州越有些无可奈何,只好将秦川与尹泓元送到了附近的一家酒店。这个过程中,尹泓元与武州越两个几乎没有怎么说话。都只与秦川说话,让秦川夹在中间颇为难受。
******
就在秦川在比利时布鲁尔的时候,中心医院来了一个应聘者,叫潘家明,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医学院。
“我有一点不明白,以你的能力,在国内任何一线城市的大医院都可以找到自己的职位。为什么你会看上我们这三线城市的医院呢?”叶汉佐有些奇怪的问道。
“很简单,我这个人比较懒,喜欢比较简单的生活。然后正好看到网上有你们的招聘启事。所以我就找了过来。”潘家明说道。
“你学的急诊学。我有些不明白,为什么你会选择这么一个比较冷门的专业呢?国内的学生出国留学的,学习外科的一般会比较多。”叶汉佐接着说出了自己的第二个疑惑。叶汉佐想引进的是脑外、胸外等比较高端一些的医学人才。急诊科在国内受重视的程度不够。叶汉佐不想在这方面投入太大。但是医院招聘信息发出很久,应聘者却寥寥无几,就算国内的硕博士都不太愿意来谭山市这样的小城市。更别说一些归国的医学人才。在这种情况下,叶汉佐还是想有一个突破。
“这就是国内的误区。国外对于院前急诊都是非常重视的。国外的医疗机构的急救技术非常先进,他们对院前非常重视,在急救方面的投入也是国内难以企及的。虽然我们国家在这些方面还存在极大的欠缺,但是却是将来发展的大势所趋。近几年来,每年猝死人员数量越来越多。一方面是由于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在不断提升。另外一个方面则是因为院前技术的落后。高科技、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救护,可以用快速、高效来概括。比如快速运转、快速查询、快速化验等,住院日短。在国外,由于技术设备先进,高难度手术比如心肺移植、颅脑手术、骨髓移植仅需要1…2个小时便可完成,费用2…3万美元,4…5天便可以出院,在家疗养。病人的平均住院时间5…6天,年病床利用率50%左右。”潘家明说道。
“可是,你说的这些条件,我们谭山医院短时间内可没办法实现。在发达城市的医院里应该更容易实现啊?为什么你选择我们医院呢?”叶汉佐问道。
“那叶院长究竟欢迎还是不欢迎我的到来呢?”潘家明笑道。(未完待续……)
求月票!
这个月只有二十八天,今天已经是二月的第十七天!我们在这个月一至坚守在第四名。对于这个名字,老鱼也非常满意。所以非常感谢各位兄弟姐妹们的大力支持!
二月还有十一天的时间,这个名次并不保险。我们也要向前看。老鱼相信喜爱本书的兄弟们的力量!明天就是大年三十了,大过年的,老鱼接下来两天就不另外求票了。章节内容也尽量喜庆一些。
老鱼恳请兄弟姐妹手中大家手中有月票时候,把月票给老鱼,给我们的《天才名医》。老鱼会坚持写这种类型的医院文。努力将书写得更好!
新的一年即将到来,老鱼先给兄弟姐妹们拜个早年。祝愿兄弟姐妹们家庭美满,爱情甜蜜,事业丰收!
春节期间,老鱼会尽量保持更新。但是时间可能不是很固定,大家有时间的时候,集中起来看,也算是个惊喜。(未完待续……)
第一百五十六章 完美的出场
“欢迎,热烈欢迎!”叶汉佐笑道。
叶汉佐想了想,立即准备聘用潘家明。中心医院的人才引进一直由于没有人愿意来,招聘工作一直处于停顿状态,现在有人愿意过来,而且层次也非常不错。虽然是急救专业,叶汉佐还是不想放弃。毕竟人才引进的工作若是一直都没有进展,叶汉佐制定的这个政策就会成为一个笑话。现在有人来了,无论是哪个专业的,人才引进的工作都算是有了起色。叶汉佐可不认为真如潘家明说的那样,他是随便看到谭山中心医院招人才过来的。肯定是去一线城市的医院,别人并不感兴趣。无奈中只得跑到谭山来了,不过双方也算是一拍即合。
不过至于潘家明的要求,叶汉佐并没有放在心上。如果潘家明有这个能力,能够搞到国家项目,让国家在谭山中心医院投资现代化的急救中心,叶汉佐自然不会反对。医院现在基本上是自收自支,但是这些大型项目都是国家投资的。要让叶汉佐从医院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来建设急诊科是不可能的。别的科室也不会同意。
医院的做法不是给程冠桦惊喜,而是给了他一个大大的惊吓。程冠桦原本以为急诊科已经就这么稳定下来了。没想到马上又蹦出一个归国医学博士来。有个这样的高材生部下,程冠桦可没觉得是什么好事。程冠桦的印象中只有四个字:桀骜不驯。
但是医院里已经做了决定,程冠桦就是有再大的意见,也没有办法反驳。引进高素质人才是医院的人才政策的核心,现在有人才了,可不以程冠桦的意志为转移。
程冠桦再怎么不高兴,也得将潘家明领着去了急诊科。
“大家都注意一下。这位是毕业于南加州大学医学院的医学博士潘家明。从今天开始。潘博士便是我们的急诊科的人了。大家要多多帮助潘博士尽快适应急诊科的工作。好了,下面有请潘博士讲话。”程冠桦说道。
“各位新同事好。从今天开始,我和大家就是同事了。说句实在话,来到急诊科之后,我首先了解了一下,我们急诊科的技术情况。与国外的情况比起来。确实具有很大的差距。来这里之后,我会尽量为急诊科争取配备更好的设备,我也将我掌握的国际最新的急救技术与大家分享。在国外急诊科可不仅仅做院前,更需要做快速的治疗。”潘家明一上来便将自己的优势完完全全体现了出来。
但是程冠桦却忍不住皱了皱眉头。
高占婷与何小康也看出来这个人来了之后,只怕将来急诊科的气氛不会有之前那么好了。
而两个实习生,苏志斌与叶瑞蓉则很是兴奋,急诊科多了这样一位导师,他们能够学到很多在别的地方学不到的东西。一开始还担心在谭山中心医院的急诊科学不到什么东西。这一下来了一个归国博士,意义可就完全不一样了。
看着未来的同事们反应各不相同。潘家明并不是很在意。他有着强大的自信,来改变一个环境,不管这个环境是否对他有利还是不利。来之前,他便已经了解过谭山中心医院急诊科,在过去一年的表现中,非常的抢眼。但是急诊科的表现在潘家明的眼里,却没有什么出奇之处。在国外,先进的医疗技术与医疗装备。这些成就对于他们来说,根本就有些微不足道。如果说急诊科之前的成绩很神奇。那个还未谋面的同事很神奇,只是因为他们能够在这种条件下,做出这样的成绩。
潘家明很快便赢得了两名实习生的崇敬。
“潘博士,你能不能说一说,为什么你会选择回国?”苏志斌在碰到潘家明之后最大的好奇。
“国内的急救状况虽然非常地不容乐观,但是有一点。国内的急救是最具有发展潜力的。随着老龄化的发展,中国社会对于急救的需求是越来越大。也是未来医学发展的最重点的方向。对于你们马上要毕业的学生来说,多学一点最先进的医疗技术,对于你们未来的发展是最为重要的。”潘家明也知道,要想在急诊科站稳脚。培养两个自己人是非常重要的。
叶瑞蓉也被这个长得很帅气又很酷又有才的归国博士深深吸引。之前觉得秦川非常不错,现在潘家明更多了一份成熟与冷峻。这是让叶瑞蓉很吸引的地方。
何小康与高占婷对潘家明的到来也有些怪怪的。
“看来我们急诊科的好日子算是到头了!”何小康有些感慨地说道。
“你照常做你的事情,你管别人怎么样?”高占婷说道。
“也对。不过这个潘家明可不是一盏省油的灯。我们这些老人对于他来说简直就是绊脚石。哎,将来的日子只怕不好过了。只盼秦川这小子回来之后,能够扛得住。”何小康将希望寄托在秦川身上。
******
秦川搞不明白尹泓元与武州越之间究竟有什么矛盾,也不想去参与他们之间的矛盾。看起来,他们两个闹翻似乎是因为武州越说了国内的事情。但是秦川却觉得没有这么简单。肯定涉及了两个人过去的一些事情。武州越说得很隐晦,但是依然刺痛了尹泓元的神经。
尹泓元有些不好意思面对秦川,本来秦川是准备单独去酒店的。是自己将他拉住,结果最后还是去了酒店。
“小秦,今天真不好意思。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尹泓元面子上有些过意不去。
“没事。尹大夫。我本来就是要去酒店的。”秦川笑道。
两个人各自在酒店里开了房间。秦川急着与国内联系报平安。以免家里人担心。老秦与秦川妈妈对于儿子从遥远的欧洲打回来的电话,非常的高兴。
秦川妈妈一直缠着秦川问这问那,却被老秦连忙以电话费太贵制止。
蒋玲玲接到了秦川的电话很是高兴,科室里的事情也是事无巨细都要一一转告秦川。
“科室又来新人来,是一个从美国回来的医学博士。人家在国外学的就是急救专业,具有非常有实力。成为了我们医院人才引进第一人。照医院的势头来看。将来程主任退下之后,这个科室主任非潘博士不可。”
“急诊科又来新人了?”秦川也有些意外。
“是啊。潘家明潘博士看来不简单啊。人家一来,就将我们急诊科的技术水平批得一文不值。人家一张口就说美国急救技术力量如何如何。”蒋玲玲说道。
秦川笑道:“我这么老远的给你打电话,你可别老是跟我说别的男人。”
蒋玲玲忍不住露出了笑容:“怎么?你吃醋了啊?”
“那当然了,你现在是我女朋友,你在我面前说别的男人怎么怎么样。我当然听起来不舒服了。”秦川笑道。
“那你别生气了,我心里肯定只有你一个。别人再怎么样,都不是我的菜。”蒋玲玲说道。
秦川可以想像得到蒋玲玲此时的表情,笑道:“我知道了。”
两个人说了很久,才挂上了电话。
第二天,秦川与尹泓元一道去了年会举办的地方——比利时布鲁尔大学医学院。
秦川看到与会者像他一般年轻的倒也不少。像尹泓元一般上了年纪的反而不多。看来急救事业主要还是年轻人的事业。上了年纪的大夫很难干得动急救。
上午的报告是由举办方安排的非常有知名度的学者。内容非常前卫,秦川听了也是受益匪浅。最为重要的,不是秦川能够从中获取多少新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秦川很清晰地了解这个时代最先进的急救技术。这样有助于秦川知道系统中的那些技术是可以在当前状况下实现出来的。
秦川可不想空着手回去。这一次出来,机会难得,他准备顺便带一些医疗装备回去。这样一来,他可以从系统中拿出更多的新技术出来。上一次制造万能急救箱就让秦川遇到了麻烦。
举办方在上午类似于开幕式的讲座结束之后,在酒店宴请所有的与会者。在酒席中,举办方的工作人员找到了秦川。
“秦先生,你好。我是布鲁尔大学医学院的副院长西莱斯特,组委委托我过来。与你谈一些事情。组委会在考虑邀请秦先生过来的时候,就有让秦先生介绍秦先生研究出来的新技术。所以组委会想让秦先生做一个学术报告。不知道秦先生是否乐意分享自己的成果。”
秦川没有犹豫便答应了下来。这个学术报告是中心医院交给自己的“政治任务”,为了这个学术报告,中心医院可是大放血的。自然必须答应下来。
“这样就太好了。不知道秦先生有没有事先准备好讲稿?如果需要我们什么帮助,可以提前说出来。”西莱斯特问道。
“之前在国内做过类似的报告。”秦川很坦诚地说道。
“那就太好了。秦先生需不需要翻译。”西莱斯特问道。
“不需要。我可以直接用英语来做报告。”秦川很贴心地说道。
秦川的学术报告应该算是举办方特别预留出来的,即便秦川拒绝做学术报告,也会有一些备选的方案。现在秦川一口答应了下来,举办方自然可以照计划进行。这种学术年会,都是非常重要的活动,能够在这样的学术会议上介绍自己的成就,自然是学者们很荣耀的事情。一般的学者都不会拒绝。秦川对这一次的学术报告也非常看重。
当然秦川不是为了名利,而是通过学术报告可以让更多的医学精英认识自己,有了一定的知名度,秦川可以接触更先进的医学。也有可能接触更先进的仪器。同时,秦川还有一个【任务三】等待这样的机会。任务三的完成度还不足百分之二十,秦川希望利用这一次的学术报告,让更多的同仁认同那篇学术论文中涉及的新的急救手段。
秦川作为特约嘉宾做学术报告,让很多重症监护与急诊医学方面的医学精英很是吃惊。秦川的个人简介太过简单,只有中国国内一个小地方的名不见经传的一家医院的急诊科医生的头衔,并没有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名头。
除了极少数看过秦川论文的人对秦川的报告略有所知之外。几乎没有人知道秦川要讲的究竟是什么东西。
这种国际性的年会,学术气氛还是非常浓郁的,每一个讲座结束之后,总会有非常热烈的提问阶段。与会者可不会跟你客套,一开口就是很棘手的一些问题。
秦川的英语水平这两天提升得极快,正常的交流没有任何问题。连尹泓元都有些吃惊。秦川第一次出国,竟然在交流上没有任何语言障碍。
“小秦,你的英语水平还真不简单啊。你以前真的没有出过国么?”尹泓元问道。
“没有啊?我一个本科生怎么可能出过国呢?”秦川说道。
“我还真是怀疑你这本科不是国内读的,而是在国外那个厉害的大学读出来的。医术过人,英语水平也这么高。当然,我不是说国内医科大学培养不出好学生。但是国内大学在人才培养上面确实存在诸多的问题。”尹泓元担心秦川误解,又解释了一下。
“我可是正宗的南雅医科大学毕业。你不信可以去查我的学籍。”秦川笑道。
“不用不用。学术报告你准备得怎么样了?没想到举办方会让你来做一个学术报告,不过,你那篇论文的水准确实相当了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