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良跃农门-第30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娘!”

    李铭顿时开口打断了刘氏,不想再从刘氏嘴里听到什么“第一个秀才”、“祖上光耀”之类的话。

    刘氏嘟嘟囔囔地,对李铭的态度很不满意。

    “翅膀硬了就要飞了,你老娘我说的话都不乐意听完。”

    李铭叹了口气,说:“这些话娘你已经说了百八十遍了,可不能再说了。”

    “咋的,你嫌你娘我碎嘴了?”刘氏很不高兴。

    李铭指了指她肚子:“你不是希望这里边儿是个妹妹吗?你要一直这样说下去,妹妹以后随你怎么办?”

    刘氏立马闭了嘴,伸手轻轻抚了抚肚子。

    要真是个闺女,可不能让她养成个喜欢说嘴的毛病。谁家娶媳妇儿不想娶娴静温婉会来事儿的……

    见刘氏噤了声,李铭脸上才挂上了一丝笑意。

    李欣让他去搁了东西进主屋坐,待他坐定才开口问他:“我上次来的时候拜托你的事儿,你打听地怎么样了?”

    李铭喝了口茶,说:“打听好了。”

    “如何?”

    “顾先生一共推举了四个先生,让我学给姐你听。”

    “四个?”

    李欣有些讶异。

    李铭点了点头,笑道:“这四个先生,有两个是村里边儿的,就在村里边儿开了个学塾。还有两个是镇上的,本是受雇于某家的教书夫子,吃、住、工钱都是东家给,而顺便开了个私塾,也不过是那东家为了给自家孩子寻几个一起读书的同窗。银钱方面其实也差不多,可能前者会稍微高些。”

    李欣点点头,沉思一番后道:“镇上的就不考虑了,专门给人家坐教书先生的,肯定是紧着那东家的孩子教。而且怕去了,还会受东家那边儿欺负。况且,这总给人一种寄人篱下的感觉,不大好。”

    李铭点点头:“我也是这般想的,其中一家据说东家吝啬,且对孩子很溺爱,虽然教书先生学识人品都不错,但顾先生也说,这家最好别去。”

    “那就重点跟我说说村里边儿的先生吧。”李欣道。

    李铭说道:“村里边儿这两个先生也都是屡次落第的秀才,一个已经放弃了,另一个却还在坚持每三年去试一试。一个先生姓曲,一个先生姓傅。曲先生的学塾开在出荷花村那西边儿往镇上去的路上,姐你可能没从那边儿过去过;傅先生的学塾则在下河村东北头。”

    李欣琢磨了下地方,说:“曲先生那学塾挨着镇上近,跟荷花村也不算远。傅先生那学塾没挨着镇上,却是在下河村东北角,那也是挨着荷花村儿的。”

    李铭笑道:“我跟顾先生说是荷花村的孩子找学塾,他才跟我说了这两个村子里的先生。镇上的先生是顺带的。”

    “顾先生果然是心思。”李欣叹了一声,又问李铭:“那这曲先生和傅先生,你可都认识?告诉我一些具体情况我好决定。”

    李铭点点头,说:“曲先生便是我说的那个已经放弃考举人的秀才,年纪也就三十出头,迈不过四十去,为人爽朗大方。我见过他的次数倒是挺多,他与顾先生的交情不浅,只是先生对我说,曲先生有些恃才傲物,虽然世情看得开,但有的时候也很是执着。”

    李欣一一记下,又问李铭:“那傅先生呢?”

    “傅先生是个五十多岁的老者了,因为常年都钻在书本堆里,刻骨研读书本,所以这会儿已经有不少白头发了。”李铭道:“傅先生与顾先生有些不大对付,顾先生说他这么一把年纪了还锲而不舍地准备三年一次的府试,三年复三年的,时光都溜过去了。”

    “那顾先生为什么会推荐傅先生给你?”李铭好奇问道。

    李铭笑道:“我对顾先生说,姐姐你是想找先生开蒙。顾先生与我说,傅先生虽然一直不放弃府试,显得有些迂腐,只是他的基本功扎实,若仅是孩子开蒙,必定能让孩子学到更为完整的理论知识。傅先生有些严苛,不像曲先生那般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给孩子开蒙是绰绰有余的。”

    李欣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李铭笑道:“具体选哪位先生,就看姐姐你自己决定了。”

    李欣好笑道:“那也要看先生会不会收扬儿他们当小童学子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第五百三十二章 酒席

    其实听了李铭的介绍后李欣心里已经有了一个大概的想法。

    她偏向于年纪稍长的傅先生。

    不过这件事情还要回去以后和关文以及关武夫妻商量商量。如今知道了有这两个人选便好了。

    第二日便是举家搬迁的日子。

    刘氏穿了一件大棉袄,脸蛋红红的,精神头十足地指挥着家里的男人们搬着还没搬到新居里去的床、梳妆台等家具物什。

    天还没怎么亮,李欣觉得外边儿冷得很,窝在灶间坐在灶膛前边烤火,不乐意出门去。

    江氏起了床后就把九儿塞给李欣劳她看顾,九儿这孩子也乖巧,醒了也不闹腾,一双眼睛盯一会儿这儿,再盯一会儿那儿,乖乖任李欣抱着。

    张氏一边呵斥着山子让他不要到处乱跑,一边着急上火地准备着一大群人的早食。

    等到天大亮的时候,基本上家里这边儿租的屋子里的东西都搬完了。

    李大郎和李大郎回来帮着把锅碗瓢盆的拿回去了,众人简单地吃了个早饭,待会儿午晌还有得忙。

    李欣也抱着九儿跟着过了李家新屋那边儿。

    怪不得大家都想住新屋子呢!新落成的屋子,从里到外都是新的,看着就让人心里舒坦。

    这院子的确是要比李家老宅那边儿还大,难怪李欣大伯屡次数落刘氏,说她这不合规矩。

    但本来就是都分了家的,谁家发展得好,别家也别有意见。

    李厚仲儿子出息。家境越来越富裕,这也是李厚伯羡慕嫉妒不来的。

    大清早的李欣几个堂兄弟堂兄弟媳妇儿倒是都过来帮忙来了。

    乔迁新居是大喜事儿,同一个家族的人都会聚在一起帮忙。

    可李厚伯和朱氏还没来。

    刘氏也一点儿都不在意,笑眯眯地说谢谢李银等人来帮忙。又问他们吃了没,让李欣给他们去端几碗醪糟糯米团子来吃吃。

    李厚伯的孙子孙女儿们都过来了,孩子是不讲究那么多的。刘氏说让吃,他们便吃。

    李厚仲挨着那边坐了一会儿,问李银说:“银娃子,你爹娘咋还没来?”

    李银有些尴尬,道:“二叔,爹年纪大了精神不好,晚上睡不好。早晨就不怎么起得来。今儿也是昨晚上没睡好,早上叫他,没叫起来。娘还在收拾,立马就起来了。”

    刘氏心里哼了一声,想说那李厚伯数落她院子不该造那么宽的时候怎么就没说他年纪大了精神不好呢?那会儿数落她的时候精神顶号的嘛!

    不过这会儿刘氏也不会跟李厚伯计较这些。托着腰自己去忙别的去了,李厚伯浅浅地舒了口气。

    中午时分,本家外家的人都陆陆续续到了。

    今儿来的还有一个不速之客——李春。

    这个堂妹据说是回娘家住了以后就没回夫家去,具体的情况李欣也不大清楚,她娘没去八卦这个,她就没消息来源。

    不过李欣瞅了她一眼就当她不存在。

    本来就是翻了脸面的,自己也犯不着上赶着去招呼她。

    李厚仲乔迁新居,请的人除了乡邻便都是自家亲戚。李厚伯一家,李厚叔一家。刘氏娘家,张氏娘家,江氏娘家,还有便是李欣的婆家。

    关家事情多,老人孕妇的,也走不开。杏儿等人便没来,只有关文跟着回来了。

    李欣笑着对关文道:“来人还挺多。”

    “院子里里外外摆了起码二十桌酒席,够了。”

    关文给李欣搓了搓手,说:“能不碰凉的最好就别碰,你身子受不了。要是可以你就单炒炒菜就成了,如今天气冷得很,要是手生了冻疮可就不好了。”

    李欣点头,关文又抬了李欣的手给哈了哈气。又给她搓了搓,才放她去灶间做事。

    关文则是被李大郎拉着去招呼同乡的乡邻了。

    灶间、外边儿搭的锅灶、里里外外的酒席……李欣虽然没在这三个地方窜来窜去,不过一直待在灶间里,免不了还是染上了好一股油灰味。

    传菜的上菜的收盘子的,来来往往络绎不绝,大家在外边儿倒是吃好喝好,男人喝酒女人吃肉,脸上全是愉悦之色,李欣心里却是在想,办酒席其实也不容易。

    她也已经办了好多场酒席了,自家的别家的,没办一场体会更深。

    办这个,累。

    但是不办却不行。

    人情往来,很多人要借着名头还人情呢。

    单就是这乔迁新居请吃饭吧,来的人多多少少都会给点儿钱,表示表示。

    李欣也不例外。

    她昨日暗地里给刘氏钱,刘氏不要。今儿明面前她还是得给,这是给自己娘家的脸面,给得多,借此告诉乡人,自己这个外嫁女过得好。

    她给了,关文还得给,表示对媳妇儿娘家的重视。

    等于说他们夫妻要给双份。

    她是李厚仲和刘氏唯一的姑娘,当然更是显眼,大家都指着她看呢。

    刘氏今天脸上的笑就没断过,挺着肚子还到处招呼人。

    李厚仲跟前跑后担心地不行,刘氏倒是一点儿不担心,嗓门拉开了吆喝着,让大家“吃好喝好”,“一定要尽兴”。

    李欣摇了摇头,继续翻炒起锅里的菜来。

    等菜全部上完了,李欣终于能歇了。

    李欣找了空位坐,添了饭就着剩下的饭菜吃了起来。

    一般而言这样的场合,做菜烧饭的人是很难吃到新鲜饭菜的。不过李欣也不挑,随便吃点儿便行。

    同桌的还有几人,张氏、江氏、大堂嫂顾氏等人。

    正一边吃着,一边注意着不远处另几张桌子的男人们划拳喝酒。李欣忽然觉得身边儿坐了个人。

    偏了头去看,没想到做过来的竟然是李春。

    李欣和李春的矛盾,全李家人都知道。

    当即张氏就对李欣道:“你不是怕冷吗?夹点儿菜到碗里,去灶间一边烤火一边吃吧。”

    李欣知道张氏这是在给她台阶下。点了头应了声,夹了几筷子菜便往灶间去了。

    她不想惹李春,惹不起可也躲得起。

    哪知道才回了身想走。李春就出言讥讽道:“看见我就走,怕我啊?”

    李欣身子一顿,张氏皱了眉头,淡淡地说:“春儿妹妹,你这吃的是头盘席,这会儿应该早就吃饱了吧?怎么还坐在这儿?”

    “堂嫂这话说得可就不中听了,难不成我吃饱了还不能坐这儿了?这儿也没人坐吧?”

    李欣深吸一口气。掉转过头来重新坐回了自己位置上去。

    她要真走了,不就成了李春口里说的“怕她”了吗?

    她本来就不怕李春,李春既然都这样开口说了,她可就更不能走了。

    自顾自地吃着饭,李欣也不理李春。

    张氏和江氏等人也都自动自发地闭口不说话。

    李春若是个脸皮薄的人。受到这样的冷遇,早就该鸣鼓收金,主动下场了吧?

    可是人家偏不!

    见李欣坐了下来了,李春竟然露出胜利者般的模样,开始在李欣一旁说了起来。

    说的最多的,是她婆家的那个妾。

    说了妾,又说她男人迷上的那个青楼女子。

    虽然李春嘴上说得挺博人同情的,可是字字句句好像就是反着来刺激李欣的。

    张氏和江氏都听不下去了,就连顾氏也说:“春儿妹妹。你少说两句。”

    李春却仍旧不止住她的嘴皮子。

    她声音轻,嘴皮子快,也就这一桌围着吃饭的人能听到,旁的桌都听不到。

    那些男人可还在划拳喝酒,正是热闹着呢。

    李春得意洋洋地说了一大篇,李欣的饭也吃完了。

    慢地舀了半碗汤。已经不是很热乎了。

    李欣喝了汤,这才偏头看向李春。

    “吃饭的时候不要说那么多话,没人教过你,这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吗?一开口,唾沫星子都溅出去了。”

    李春脸上一滞,暗暗咬了咬牙。

    李欣又道:“你家有妾,你相公喜欢逛青楼,那也是你婆家的事情。你要是想哭诉,找你娘找你娘即可,想找人帮忙,也只能找你娘找你爹。跟我们说,没任何作用,难不成我们这些当堂姐堂嫂的,还能冲到你婆家去把你相公打一顿,把你相公的妾打一顿,去青楼把你相公捉回来?你说得那么可怜,难道是激我们去收拾你婆家?”

    张氏开口道:“春儿妹妹,这就是你的不对了,这事儿你找你爹娘去,找我们做什么。”

    “就是。”

    江氏附和张氏道:“男人都不出头,我们女人出头?你倒真是想得出来。”

    李欣拿帕子擦了擦嘴,继续说道:“还有一件事儿,我怎么记得,我娘那会儿明确说了的,我家不欢迎你跟你娘?都说了我们是老死不相往来,你今儿来我家是什么意思?想和好?”

    张氏顿时笑了出来。

    她没想到李欣会拿这话来堵李春的嘴。

    诚然李欣母女和李春母女是撕破了脸皮的,但李厚仲和李厚叔可还是亲兄弟,关系哪能说断就断?

    所以即便是撕破脸皮,正常的面上情还是会做。

    只是刘氏强硬些,不帮李厚叔家的忙就是不帮。

    昨儿刘氏还跟李欣说呢,今儿李欣她三婶和堂妹要是来了,那也只是给礼钱吃个饭,当做是自家开饭馆儿,别人花钱买了顿饭吃便可。

    没想到今儿金氏和李春还真的来了。

    这母女俩,脸皮真厚。

    李欣擦干净了嘴,笑望着李春,等待她的回答。rq

    最快更新,请。

第五百三十三章 好福气

    李春狠狠咬了咬牙。

    最近她日子过得很苦,在婆家过不下去,想着回娘家休息休息,散散心。只她到了娘家又要看着自己娘跟爹纳的那个妾斗,心情也实在是好不起来。

    这一次二伯家乔迁新居,她爹是要去的,本来不想她们母女俩跟去,只说带自己两个弟弟和那小邱氏,是自己娘怕小邱氏抢了她正头娘子的名头,死皮赖脸地跟着来。

    她也只能跟来。

    然后她就看到夫疼子孝的李欣。

    凭什么她就有这么好的运气!

    李春死死盯着她,李欣淡淡地回望她一眼,道:“有一句话说,家丑不可外扬。”李欣顿了顿,说:“你家的事情,管住在你心里边儿就好了,拿出来说叨有什么意思?今日你跟你娘来了,好吃好喝玩一圈再回去,看在爹跟三叔的面子上,我们面上情过得去,那也是皆大欢喜。可你要实在想找事,也别怪我嘴皮子不客气。”

    李欣站起来,挽了袖子打算去收拾桌席,末了还添了一句:“自己恶心自己也不是这样的恶心法。”

    这话便是在说李春自爆其短,说她婆家里边的事儿。

    李春脸上一阵红一阵白,李欣自顾自去收拾了没管她,张氏等人也就埋头扒饭,尽快吃完帮着李欣收拾残局。

    都是同村同乡的,来做客的多多少少都牵扯着点儿亲戚关系,即使是彼此不大认识,说上两句那也就哥俩好地聊上了。

    女人得了闲的便来帮着李家人收拾。男人则是相约着摸牌唠嗑,讲讲种地经。

    李欣整个上午都绷着腰掌勺炒菜,这会儿腰有些硬,刘氏见她那样便让她不要忙活洗碗。去灶间坐着给锅里烧水休息休息。

    李欣应了,坐在澡堂前边儿闭目养神,面前灶膛里喷出的热气烘得她脸红彤彤的。

    关文进来的时候见到她这模样便笑了。跟在灶台上洗碗的张氏打了歌招呼,朝李欣走去,伸手拉了拉李欣的胳膊。

    “欣儿,睡了?”

    李欣醒过神来,摇了摇头,说:“有点儿犯困,这火光照得我暖和得很。就打了个盹儿。”

    关文点点头,说:“要是困就去睡会儿,岳父岳母这新屋子造得挺宽敞的,房间也多。”

    李欣便笑。

    张氏接口道:“你当家的说得没错,这屋子当初婆母可是思来想去才造起来的。屋子多,也宽敞。”

    李欣便问道:“给我留了屋子吧?”

    张氏顿时好笑道:“忘了谁也不能忘了你呀!”

    李欣眯了眯眼,瞧着神情极为喜悦,让开位置拉了关文和她坐在一块儿烤烤火。

    张氏说:“婆母也说了,几个孩子都大了,趁着她跟公爹还在,把未来的事儿都给掰扯清楚。”

    张氏笑道:“按理呢,家里也就只有三郎还没说亲了,婆母的意思是。等三郎成了亲,就着手安排分家的事情。不过这事儿就有巧合,偏偏如今婆母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