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您还是很关心俄国的政治局势嘛!”李晓峰笑道。
“当然!”曼纳海姆一本正经的说道,“贵国的政局将深刻影响芬兰的前途,我必须要多加留心!而且这也能避免我被某些人哄骗,不是吗?”
“看样子,您是很不看好我们布尔什维克。”
曼纳海姆直接就承认了:“你说得一点儿都不错,我不看好你们!”
李晓峰耸了耸肩:“那我只能说,你们芬兰人果然是没有多少政治远见,确实是鼠目寸光!”
“你……”这下曼纳海姆真的生气了,不过他才刚刚开了一个头,某人就抢着说道:“既然您关心俄国的政局,就应该看到,社会革命党所谓的胜利是多么可笑的,他们暂时依靠几十年来在农民中打下的政治基础赢得了所谓的多数。但同时你也必须承认,在工人和士兵中,我们布尔什维克才是众望所归。请问你,这两大阶层,如今谁才更有能力左右俄国的政局?”
曼纳海姆顿时不说话了,因为他也知道俄国政局的特殊性在这里,农民人数上的优势,抵不过实打实的兵权以及布尔什维克对工业的控制。布尔什维克有了枪杆子,又有生产枪杆子的工具,社会革命党就算有农民的支持,意义也不大。
“这就是贵党所谓的民主?”曼纳海姆又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民主?”李晓峰又笑了,“你以为我们在立宪会议中就一定没有优势?社会革命党的左派已经跟右派分裂了,而他们已经跟我们达成了联合的意向,你觉得有了社会革命党左派的加入,力量对比还跟选举的结果一致吗?”
曼纳海姆直接就惊呆了,虽然他一直很关注俄国的政局,但赫尔辛基跟彼得格勒还是距离较远的,俄国政坛上微细的变化并不能及时的反馈到他这里。所以得知了布尔什维克将要联合社会革命党左派的消息之后,他大惊失色了。
“看来这个消息对你很震撼!”李晓峰不紧不慢的说道。
曼纳海姆却无法淡定,他焦急的问道:“你没有骗我?”
“我党的中央委员会已经对此作出了决议,估计在12月初,你就能看到新的联合政府成立了。”
曼纳海姆的脸色变幻莫测,良久他才问道:“你告诉我这些做什么?”
某仙人笑嘻嘻的说道:“帮你看长远一点儿啊!我刚才不是说了吗?你们缺少政治远见!”
曼纳海姆强自忍住了这口气,气鼓鼓的问道:“光是这些并不能说明什么,就算你们能稳固政权,德国人也不会让你们好过!”
“我们正在对德谈判,”李晓峰说了一句,然后制止了曼纳海姆插话的意图,“我知道你想说德国人不好打发!但是我要告诉你,我们退出这场战争的意志是十分坚定的,为此我们将不惜一切代价!”
曼纳海姆又倒抽了一口凉气,这个消息比上一个还要震撼,他之所以觉得芬兰暂时不需要太在乎布尔什维克,无非是俄国国内的问题很多,也很棘手,布尔什维克一时半会儿是抽不出手照顾国外的问题。而利用这段时间,芬兰完全可以巩固自己的独立和安全。
但是,如果俄国很快的结束战争,那就完全不一样了,如果按照现在的排俄浪潮,很有可能会激化同俄国的矛盾,万一引发了战争,那后果不堪设想。
“看来您也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李晓峰笑眯眯的说道,“贵国国内现在的气氛太亢奋了,近乎于歇斯底里……某些很天真的傻瓜竟然想要联合德国来对付我们,你应该清楚这该是多么危险的!”
曼纳海姆没有说话,他对德国人的危险性有着很清醒的认知,之所以在这一段时间对此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无非是芬兰需要一个宣泄的渠道,而且这样的宣泄暂时不会有任何危害。
“我必须警告你,芬兰跟德国结盟将是自取灭亡,如果你们因为狭隘的民族主义情绪做出这个错误的选择,那么芬兰将付出惨重的代价!”李晓峰见曼纳海姆不说话,不得不加重了语气。
“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你,这场大战,德国人必败无疑!如果你们跟德国人站在一条战壕里,战败之后,将要面临整个协约国集团的清算,你觉得那些豺狼虎豹会对你们客气吗?“
曼纳海姆的脸色愈发的难看了,他已经意识到了危险的所在,但是他觉得芬兰还有其他的选择:“那我们直接跟胜利者站在一起就得了,我相信协约国集团会很恼火你们的背叛,从而很乐意维护芬兰的独立的!”
李晓峰微微一笑,指指点点的说道:“又天真了不是?难道你们以为协约国集团会给你们自由?想要获得他们的保护,你们就得亲手给自己拴上一条狗链子,然后匍匐在他们面前,将链子双手奉上……”(未完待续。)
143芬兰行(下)
曼纳海姆的脸色一阵阴晴不定,可见某人刚才的话让他多么的难堪。不过难堪归难堪,就算曼纳海姆再生气也不得不承认某仙人说得很对——这个世界上从来就没有白吃的午餐,接受协约国的庇护,必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就像某人说的,芬兰从此以后就会失去政治上的自由,必然要卷进协约国集团这个大泥潭,充当一条随时可以被牺牲掉的走狗。
而对于曼纳海姆来说,这样的代价他完全不能接受,他所想要的是芬兰完全的独立和自主,不受其他国家的支配和奴役,像人一样活在这个世界上,而不是像一条狗。
因为如果当了狗,结果必然不是那么美妙的,当牵着狗链的主人,觉得你这条狗作用不是那么大,或者狗的利益跟他利益有冲突的时候,那就到了杀狗吃肉的时候。
这样的例子在历史上比比皆是,最有名也是教训最深的就是二战爆发前的捷克,牵着狗链子的英法两国为了达成自己的绥靖政策,对这条狗的命运可是一点儿都不上心,任由德国对其上下其手也完全不在乎。同样的例子还有平独镇露大波波,欧洲的擦脚布之国直到灭亡也没有等到两大盟国的支援。
这两国的际遇充分说明了一点,国家的独立和自主永远是不能靠别国施舍的,要向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那必须自强不息!
这个道理芬兰的很多政客,很多老百姓都不懂,他们政治倾向习惯于抱大腿,有打算抱德国大腿的,也有打算抱协约国大腿的,当然,也有一部分亲俄,或者说是亲布尔什维克的。不过曼纳海姆懂得这个道理,他从来没有把希望寄托在那些所谓的友好邻邦身上。
曼纳海姆表示道:“我虽然是个军人,但军人的职责只是保家卫国,我对加入这场毫无意义的世界大战没有任何兴趣!”
李晓峰自然能听懂这话的意思,第一层无非是说他没有加入同盟国或者协约国集团的意思,而第二层意思,就要深究了,必须注意到曼纳海姆话中的主语只是“我”,也就是说着仅仅只是他个人的意思。而他个人的意志无法代表芬兰的国家意志。
换句话说,曼纳海姆这番话就是在说,虽然我很理解你,我个人也不想当狗奴才,但是我毕竟代表不了芬兰。如果芬兰的国家意志决定必须当一条狗,那我也只能服从这个决定。
可以说,这种表示等于什么也没说,他还是准备骑墙。说起来曼纳海姆也是骑墙的大行家,从一战结束到二战爆发,他一直都是在骑墙,反对苏联的侵略,他确实在坚决抵抗,可是一旦有割地求和的可能时,他也会毫不犹豫的充当“卖国贼”。
当然,虽然这些举动有迫不得已的成分,但是曼纳海姆确实不像“主流”爱国者那么坚决,有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决心。他更像一个政客,在强大的压力下,可以毫不犹豫的妥协,但是在妥协的过程中又会想方设法的表现出自己的爱国情操。
从二战就能看得很清楚,虽然芬兰最后跟德国人站在了一条战线上,但是对于跟德国人的合作,他还是有戒心也是有防范的。说到底,曼纳海姆是个非常擅长于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左右逢源在夹缝中求生的人。
这样的人确实适合从政,也适合成为政治家,但是,对于这种人的朋友来说,可不见得是什么好事。在强大的压力下,他会毫不犹豫的妥协和屈服于强权,甚至有可能卖队友。跟这种人合作要打起十二分的小心,天知道他什么时候就转换阵营了。
所以跟曼纳海姆只能同富贵,不能共患难,要想跟他长期的合作下去,必须要给他一种压力,让他明白调转枪口要付出什么样的代价。
“德国离芬兰近,还是俄国离芬兰近?”李晓峰忽然问道。
这个问题的答案自然是不言而喻的,不过曼纳海姆明白某人要表达的不是距离远近的问题,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威胁。他刚想反驳,某仙人继续问道:“英国、法国和美国离芬兰近,还是俄国离芬兰近?”
“你是在威胁我吗?”曼纳海姆顿时恼火了。
“我是在帮你明白芬兰的地缘政治环境!”李晓峰冷笑着回答道,“作为俄国的近邻,如果芬兰采取排斥和敌视俄国的态度,那后果是很难说的!”
曼纳海姆气鼓鼓的说道:“我们芬兰人绝对不缺乏维护独立的决心!”
而李晓峰依然轻描淡写的回答道:“我们俄国人也不缺乏同样的决心,你觉得现在动起手来,不管是德国人也好,还是英国人、法国人和美国人,能给你们多大的支援?”
曼纳海姆顿时不说话了,如果真的开战,就战争潜力来说,十个芬兰也不是一头北极熊的对手,双方根本就不是一个数量级的对手。但是他也不是那么容易屈服的,顿时怒道:“你们以为这就可以对我们予取予求了吗?”
“我们的要求难道很过分吗?”李晓峰十分轻蔑的反问道,“我们要求很简单,很很容易做到,为了我们两国能长期和平友好的共处下去,双方保证不加入针对对方的军事和政治集团,这一点要求难道很过分吗?”
曼纳海姆顿时不说话了,因为这点要求确实不高,但是真心不好做到,“芬兰只是一个新独立的小国,力量很弱,对于那些大国的要挟,我们无力抵制!”
“你们不是无力抵制!”李晓峰立刻就戳破了这个谎言,“你们恐怕是顺水推舟,贵国的一些极端的民族主义者一直都敌视俄国,哪怕是我们已经让你们独立了,他们任然想着要报复。这种思潮在现在的芬兰是很有市场的,他们以为俄国陷入了战争的泥潭,衰弱了,这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可以狠狠的在俄国身上挖一大块肥肉!”
曼纳海姆顿时就尴尬了,有这种想法的芬兰确实不在少数,实际上对于那些刚刚从沙俄帝国挣脱出来的民族,比如波兰人,都有这种想法(甚至波兰人将此付诸行动,波兰和苏联的之间的战争,完全是波兰一手挑起的。结果一开始大波波被修理得很惨,差点连首都都丢掉了,如果不是法国和英国的及时支援,擦脚布之国恐怕又要亡国)。
“我必须提醒你,这种想法是非常危险的!”李晓峰严厉地警告道,“也许你们在一时能捞一点好处,但是从长远看,这只会让我们两国之间的关系变得十分紧张。现在的俄国虽然虚弱,但是十年二十年后,情况将完全不同。那时候你们必然要将占的那点小便宜完全吐出来,甚至还要吐出来更多!”
李晓峰说得一点都没错,小国的悲哀就在这里,跟俄国这种庞然大物做邻居,压力将是非常大的。一时能从胖胖的北极熊上偷鸡,而一旦北极熊重新壮大了,报复也是异常的迅捷的。
这方面擦脚布之国又是最好的教训,1920年,在英法的支持下,波兰人击退了苏联,并在之后的和平谈判中占了便宜,可是仅仅19年之后,连本带利的都还回去了,代价可谓惨重。
说到这,就必须多提一句,波兰人真算得上是欧洲的奇葩,顶呱呱的搅屎棍。虽然二战,尤其是卡廷惨案为大波波挣了不少眼泪,但实话实说,纯属活该。用现在时髦的话说,人要作死上天也拦不住啊!
历史上的波兰曾经强大过,早几百年,作为欧洲地区的强国,波兰人四处拉仇恨,跟普鲁士人找过茬,跟奥地利找过麻烦,跟丹麦和瑞典人也不对付,甚至还入侵过沙俄。最后的结果就是被普鲁士、奥地利和沙俄联合起来爆菊,连续瓜分了三次,直到亡国。
反正这个民族的尿性真心不咋地,有时候看着可怜吧,但这货又喜欢学狗咬人,典型的欺软怕硬,反正连英国人都说他们是擦脚布一样的货色。
而现在摆在芬兰人面前的也有两种选择,选择报仇,实际上也没什么仇恨,历史上的芬兰从来都没有独立存在过,最早是受瑞典保护,当然这个保护是要打引号的,说白了就是瑞典人的附庸。当彼得大帝干倒了瑞典,将这个北欧一流强国打成二流国家的时候,芬兰的就被沙俄“保护”。
不过当时的芬兰还是有一定程度的自主权的,他更像是沙俄帝国的特别行政区,拥有独立的议会和宪法,只是尊沙皇为国家元首而已(有点类似英联邦的意思,不过沙皇一直谋求彻底的吞并芬兰,而这也是芬兰人和俄国人最主要的矛盾所在)。实话实说,芬兰人跟俄国的矛盾远比波兰跟俄国的矛盾小,更容易化解。
当然进入到20世纪30年代,俄国和芬兰的矛盾有扩大化的倾向,主要的责任当然是在俄国这边,钢铁同志的大国情节可不是开玩笑的,对于芬兰这种曾经属于沙俄帝国版图的一份子,他是发自内心的想要收复的。
其实大可不必,因为芬兰这块地皮真心不算有多好,就算拿下来了,也无法改变俄国的地缘政治环境,反而会让北欧诸国对俄国产生深深的戒心,将倾向于中立的他们赶到英法那边去。
反正,李晓峰对芬兰的国土没有多少兴趣,对他来说芬兰唯一的利用价值就是充当俄国通往外界的桥梁。一战结束后的十余年间,苏联可是被封锁得很惨,不然以苏联的资源,恢复一战的创伤完全可以更快一些。
所以在严厉的警告曼纳海姆不要生出那些不切实际的念头之后,他立刻又表示:“我们布尔什维克尊重芬兰的独立,愿意和你们长久和平共处。但前提是尊重是相互的,你们对俄友好,那我们自然投桃报李,如果你们要战争,那我们就报以刀枪!选择权完全在你们!而我个人真诚的希望你们保持中立,这场世界大战你们真心也参合不起,俄国现在的混乱就是给你们最好的教训!”
曼纳海姆同意某仙人的意见,作为一个参加过这场惨烈世界大战的军人,他深刻的知道这场战争的破坏力有多大。以芬兰的小胳膊小腿真心参合不起。
但是,他不明白的是,为什么某仙人要对他说这些,如果某人的意图是要警告芬兰政府不要铤而走险,那么应该警告芬兰临时内阁总理,他曼纳海姆真心没有那么大的影响力,不能够左右芬兰的走向啊!
以曼纳海姆对某人的了解,这个小子从来不做无用功,既然对他说这些,那就一定是有目的的,但是目的是什么呢?
“我觉得你应该从政!”李晓峰微笑着说道,“作为一个政治家你比作为一个军人更有前途!”
曼纳海姆没好气的反问道:“照你的意思说,我作为一个军人是不合格的喽?”
“我没那么说!”李晓峰摆了摆手,“您是一个合格的军人,但绝对不是一个军事天才,不是汉尼拔、拿破仑那样的人物。而您在政治上的才华却远远超过军事能力!”
“我勉强认为你这是在夸奖我!”曼纳海姆依然没有好脸色,“但暂时我还是一个军人,也只是一个军人,我的职责就是维护祖国的独立!”
“如果你还想维护芬兰的独立,那么现在就必须做点什么了!”李晓峰毫不客气的就顶了回去,“如果按照芬兰眼下的政治风气继续发展下去,芬兰很快就谈不上什么独立自主了!”
对此,曼纳海姆哑然无言,不过他不说话,不代表李晓峰就不会步步紧逼:“我必须提醒你,我们布尔什维克对芬兰的政治走向十分关注,如果芬兰选择敌视俄国,我们必然不会毫无动作的!”
“哼,吓唬我?”曼纳海姆轻蔑的哼了一声,“你们现在自顾不暇,能把我们怎么样?”
李晓峰却只是漫不经心的说了一句:“芬兰可是也有工人阶级的,芬兰也是有布尔什维克的,我们能通过一场革命掌握政权,芬兰的工人阶级也未尝不可以!”
这一句话直接让曼纳海姆的冷汗都冒了出来,这一个月以来,芬兰国内的工人确实不消停,他们已经发出了声音,要求效仿俄国的革命,建立一个社会主义的芬兰。
曼纳海姆一点儿都不敢小看工人阶级的力量,通过俄国的革命,他已经见识到了暴怒的工人能爆发出多大的能量了。现在俄国的布尔什维克还没有出手鼓动芬兰的工人,就已经相当麻烦了,如果他们一旦发难,恐怕……
曼纳海姆都不敢往下想了,就像某人说的,芬兰离俄国太近了,一旦芬兰国内的工人开始夺权,俄国的布尔什维克可以源源不断的支援他们,甚至直接借口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