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铸江山-第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迕鹜觯故呛笮悸迕鹜觯俊�

徐世昌斩钉截铁地说道:“先宣布满清灭亡!”

王君道闻言嘴角不禁露出了一个微笑的弧度,他这两日衡量各种利弊,最终得出的结果也是先宣布满清灭亡,然后再进攻山西。

王君道望了望神情平静若水的徐世昌,暗暗心惊,不愧是能当总统的人。幸亏是自己的老丈人,要是自己的敌人,那自己只怕要麻烦了。

甩掉心中的这些不合实际的想法,王君道问道:“说说原因。”

徐世昌笃定道:“满清已经名存实亡,在与不在都无伤大雅,如今直隶、山东、河南三省,也只知司令的号令,不管慈禧光绪的诏命,宣布满清灭亡,其实已经是众望所归。而一旦宣布满清灭亡后。进攻山西就不需要什么师出有名了,你直接以中华为名,凡是不愿承认自己为中华子民的,都属于叛逆。凡是不接受自己是中国人这个事实的。都可以讨伐。凡是依然想要复清的,更应该坚决消灭。”

王君道朗声道:“说得不错,正合我意。”

望着已经打定主意的王君道。徐用仪唯有苦笑,如今的军机处已经名存实亡,他觉得自己应该主动请辞了。

王君道又问徐世昌道:“你觉得,我们该何时出兵为宜?”

徐世昌道:“如今已是七月中旬,若是宣布满清灭亡,势必需要一段时间准备,大约要半月左右,满清灭亡后,则需要一月左右处理各种事务,当然,也要密切关注各方动向,看看各省总督、巡抚是不是有大动作,等到九月份到十月份秋收之季来临,就可以发动战争了,因为那时候不需要太大的后勤补给,完全可以因粮于敌。”

王君道终于笑了,徐世昌不愧是徐世昌,没想到得到山西传来的消息不到半日,便考虑了这么多东西。

事实上,这两日的考虑之后,他也打定主意在九月发动战争,到时候山西各地正好在秋收之前,估计大多数地区都没来得及进行秋收,王君道的军队大可以帮助秋收,如果山西百姓已经完成秋收,王君道也可以花钱购买,成为仁义之师,这样一边打下山西,一边就能通过秋收收获民心。

王君道笑着说道:“就依你所言,满清灭亡之后,就对山西发动秋收之战。”

既然已经下定了决心,王君道绝不拖泥带水,起草好简单的方案之后,第二日便在北书房中召见了崔景略、白云城、唐绍仪、卫中丞、孟星亮、徐用仪、徐世昌七个重臣,以及杨破虏、徐剑、聂远征、庞围、向子龙、唐箭、岳奉先七大军团军团长人,直接向众人提出了要宣布满清灭亡的事宜。

十四人现如今都是王君道的心腹,对王君道只会拥护和服从,没有任何异议,全部同意王君道的提议,经过几个小时的商议,最终决定:宣布满清帝国灭亡,组建中华帝国政府。

第三日,十四人再次聚集,这一次是在南书房,经过半天的时间,终于制定了宣布满清帝国灭亡,组建中华帝国政府的行动方案。

中午,王君道留所有人在紫禁城吃饭,当然是个人名义请客,如今内务府的内库与国库已经彻底分离,今后再也不会不会出现像慈禧那样,因为挪用军费导致北洋舰队军费不足的情况,也不会出现因为皇室子弟大力私人挥霍,导致国库亏空的情况。

各种宫廷菜式,精心烹饪,可谓人家美味,让所有人赞不绝口。

下午,会议继续在南书房进行,这一次王君道直接提议:“既然要成立中华帝国政府,那我们就不能再用原来满清帝国的那一套军政制度了,为了便于领导与管理,我决定实行四权分立制度。”

所有人都开始疑惑起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都只是三权分立,王君道竟然说要四权分立,他们确实想不明白如何个四权分立法。

崔景略如今身为文臣之首,开口问道:“敢问司令,何谓四权分立?”

王君道说道:“所谓四权分立,就是军事、行政、立法、司法四权分立。”

话音落下,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如此,西方国家的军事大多隶属于行政,而王君道则直接将军事分立出来,成为四权之一,那就说明王君道对军事极其看重。

崔景略又接着问道:“如何个四权分立法?”

王君道说道:“我打算成立四个机关,分管军事、行政、立法、司法四权,这四个机关分别是军堂、内阁、立法院、司法院,四个机关都直接听命于我。”

所有人自然都听命于王君道。成立的四个机关都听命于他也无可厚非,没有人有异议,因为所有人都清楚,只有王君道,才能带领他们走向正途,走向辉煌,只有跟着王君道,他们才不会迷茫,才不会没有方向,只有以王君道为核心。他们才能将智慧和力量全部都汇聚起来。

王君道环顾了众人一眼。心中暗暗点头,接着道:“军堂是最高军事机关,由原龙虎军司令部和原满清帝国的军机处改组而成,下设参谋本部、陆军部、海军部、军武部等部门。还有中华军事科学研究院、中华军事武器研究院、由华夏军事学校更名的中华军事学院等直属机构。

陆海空三军总司令由我亲自担任。军堂设军堂总长一名。副总长一名,军堂下各部门设正官一名,副官一名。参谋本部下设参谋总长一名,参谋次长一名,下有设参谋部、训练部、装备部、后勤部、政工部、军情局等部门。

随着今后逐渐统一中国,我们将会组建由多个军组成的集团军编制,将会组建由多个集团军组成的野战军,军堂之下的军事机关也将会逐渐完善,在军堂之下,将会形成各大军区、省军区、军分区等军事机关,这些机关将分别负责几省、一省、一个市的军队领导与国防建设。

军堂成立之后,我们的军事将会形成一套完整的军衔制度,军衔有五大等级,分别是士兵、士官、尉官、校官、将官,军衔等级由下往上分别是列兵、下士、中士、上士、军士、准尉、少尉、中尉、上尉、准校、少校、中校、上校、准将、少将、中将、上将、大将、元帅,升衔制度将会由军功、资历、官阶等因素决定,参谋总长、陆军大臣、海军大臣必须由中将及以上的将官担任,军堂总长必须由上将及以上的将官担任。

今后随着需要,军堂将会设军堂元老,人数视情况而定,一般为七人,统称军堂七帅,共同商议、决策军国大事,但不参与军事处理与执行,军堂七帅必须由大将及以上的将官担任。

以你们如今的军功、官阶、资历、能力,最多只能升少将军衔,所以军堂总长、参谋总长、陆军大臣、海军大臣的职务暂时空缺,军堂一切大事皆由我全权负责。

不过随着今后统一中国,并向外开疆拓土的进程,你们升中将、上将、大将,甚至是元帅军衔,那都只是时间问题,我相信你们不会令我失望。”

王君道最后的这番话显然是说给杨破虏、徐剑、聂远征一行人听的,他们不仅没有泄气,反而听得激动不已,只觉得浑身上下热血沸腾,恨不得立刻就跃马扬刀、征战四方、开疆拓土,建不世功勋,晋升中将、上将、大将、元帅,与历史上的那些封疆大将、兵马元帅其名,留下千古美名,供子孙后代传颂赞扬。

过了好半响,众人才从那种对未来的憧憬中回过神来,杨破虏忍不住说道:“司令,既然已经更名为军堂,那龙虎军是不是也不能叫龙虎军了?”

王君道笑了笑,道:“那你觉得该叫什么?”

杨破虏想了想,道:“司令姓王,不如就叫王军吧,既能说明是司令的军队,也象征着王的军队。”

向子龙立刻就摇头:“不行,王军听起来不好,司令肯定是要登基为皇的,皇帝的军队,自然要叫皇军,听起来够霸气。”

皇军?

王君道满头黑线,这本来挺有意义的称号,怎么听起来就这么不舒服呢?

都是小日本啊,要不是二战时期自称什么皇军,搞得一提起皇军就反感,王君道还真不介意用皇军这个称号来称自己的军队,只可惜现在他是万万不可能用这个称号的。

深怕一会儿在座的这些神情激动的家伙再说出什么难以接受的称号,王君道直接说道:“等到中华帝国真正统一之日,就叫中华帝国皇家军队,简称中华军或者中国&军,现在就暂时先叫龙虎军吧,龙是我中华的图腾,虎则是勇猛的象征,龙能翱翔九天,虎能纵横山河,如龙似虎的军队,听起来就挺好,够霸气,够威猛。”

王君道都说话了,自然没人反对,毕竟龙虎军听起来也足够响亮,而且胜在有意义,更重要的是在坐之人都出自龙武军和虎贲军,龙虎军也正好囊括了龙武军和虎贲军。

(ps:多谢天泽龙王的打赏、月票和评价……)

第一百二十一章真正的内阁

军堂的情况讲清楚了,王君道又开始说内阁:“内阁是最高行政机关,由于人才、地域等因素限制,内阁暂时先设内政、外交、财政、国防、商务、工业、农业、交通、教育、民政、司法、卫生和中央银行等部门,今后根据发展和扩张,内阁部门将会生出更多的部门,内阁制度也将慢慢趋于完善。”

这时,崔景略问道:“司令,既然要实行军事和行政分离,为何要在内阁设立国防部?”

王君道点点头说道:“这个问题问得好!内阁下设的国防部只是文职部门,只负责军队中的行政事务,简单点说,国防部只负责军队的政策、财政、军务、公共事务、试验评估等军中行政**务,以及各军事部门之间的行政协调,并不参与作战指挥、战术部署、作战策划、战略指导、武器研究、军械采购、军队训练等军中军事事务。军事权、行政权分立,并非是彻底分离,本就是同一个国家的机关,相互之间都有联系,怎么可能彻底分离?”

话音落下,崔景略和所有人都恍然大悟,原来内阁下属的国防部只是一个形式上的文职部门,并没有多大实权,也就相当于是军堂和内阁之间的沟通桥梁。

诚如王君道所有,一个国家的最高机构,即便是分立,但又怎能彻底分离?就比如说军队的军费,在没有战争的时候,基本都来自财政拨给。在战争时期,就另当别论了,可以通过战争从其他国家缴获,或是战胜之后得到其他国家的赔款。

望着所有人都没有了疑问,王君道接着道:“内阁设首相一名,副首相一名,各部门设部长一人,副部长一人,首相和副首相均由我亲自任命,各部门部长和副部长由首相和副首相提议。由我决定。

随着今后的发展。内阁也会与军堂一样,设立元老,一般为七个人,统称内阁七相。其中首相和副首相占有两个席位。其余五相或是由往届的首相、副相担任。或是从资历、能力、德才均符合条件的部长中选出,内阁七相可以共同商议、决策、执行国家的行政大事。

如今内阁部门以及各部门下属机构都很多,很可能会暂时找不到合适的人才担任要职。所以我决定由大家推荐提名,由我最终决定,任职原则是唯德、唯才是用,地方官员由地方选举和内阁考核,具体如何选举、如何考核,交由内政部负责,一旦考核之人达标,可立即就任,所有内阁官员,包括首相在内,任期都为四年,四年一换,每任首相可连任两届,地方官员的任期为三到五年,任期满之后,不能继续在当地为官,必须要调往其他地区,至于是否升职,就由政绩和考核等情况决定。”

所有人都暗暗点头,这样做他们都没有异议,完全可以接受,王君道停顿了一下,又开始说立法机关立法院:“立法院是最高立法机关,职责是制定法律,监督政府,教育公众,代表选民,这四项作用分别称为立**能、监督功能、教育功能、代表功能。限于如今的情况,立法院的权利还不能过大,所以立法院只能是一个行动部门,暂时受内阁管理,但又不属于内阁,也就是说,内阁对立法院由暂时的管理权,却没有决定权,立法院只对我负责。”

王君道很清楚,现在还不是让立法院权利过大的时候,若是让立法院立了一部高于一切的宪法,那他的行动也将会受到限制,不利于他今后的发展,所以他要集军事、行政、立法、司法的所有大权于一身。

而等到天下大定,中国彻底崛起之后,情况就变了,为了防止后人独裁**,就可以考虑让宪法高于皇权,限制皇权了。

也就是说,现在的王君道想要走的是二元制君主立宪制路线,当然,他也不会傻乎乎地在今后将二元制君主立宪制改为议会制君主立宪制,让君主交出所有的权利,只成为名义上的象征,至少也要让君主保留军事决定权和行政决定权,否则君主和傀儡有什么区别?还不如不要。

在众人将王君道所说的大体记录下来之后,他又缓缓地说出了司法院的职能:“司法院是最高司法机关,掌理民事、刑事及行政诉讼之审判与公务员惩戒相关事宜,司法院与立法院一样,暂时受内阁管理,具体的司法事宜,就由暂时由内阁的司法部代为执行吧,等到今后平定天下之后,再在各地成立法院和检察机关,选举法官和检察官,司法院虽然暂时受内阁管理,但也直接对我负责。”

王君道刚刚已经说了好几次统一天下、平定天下的话,不仅没有让所有人觉得好高骛远、大放厥词,反而让所有人觉得是理所当然、天经地义。

在场之人也都听出了王君道话中的意思,其实就是限于人才等因素的影响,立法院和司法院都由内阁管理,说白了,现阶段的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其实都是内阁的一部分,只不过名义上又是独立的,便于今后与内阁分立。

崔景略、白云城、唐绍仪几人也都明白了,其实现如今立法机关和司法机关并不重要,重要的还是军堂和内阁,对于军堂,他们当然不会去想什么,因为那不是他们擅长的领域,所以只有内阁了。

他们虽然都不是官迷,但能够成为新政府的最高层人员,都难掩脸上的兴奋,尽管首相只有一个,但大家都知道,这么多部门,每个人至少都可以担任部长以上的职务,而且王君道说了,今后还要选出内阁七相,共同决断行政大事。这让他们既向往,又憧憬。

望了所有人一眼,王君道笑道:“我们现在就来讨论一下内阁成员的名单,介于情况特殊,我就直接任命了,中华帝国政府内阁第一任首相就由崔景略担任,由于现阶段情况复杂,为处理事务方便,设副首相两人,分别是白云城、唐绍仪。至于其他各部主官的人选。我们再讨论一下。”

经过几个小时时间,通过众人的提议,讨论,赛选。王君道的决定。最终敲定了内阁各部部长人选。

内政部长由副首相白云城兼任。从山东泰安开始,白云城便与崔景略一起,掌管着王君道治下所有的内政事务。由他担任内政部长,王君道绝对放心。

外交部长由副首相唐绍仪兼任,这是唐绍仪的老本行,如鱼得水。

财政部长由徐世昌担任,徐世昌本就是能担任总理、总统之人,一个财政部长根本不在话下。

商务部长由正在山东烟台建立造船厂的荀千里担任。

国防部长由徐用仪担任,他本就是军机处首席大臣,处理的便是来自全国各地的军机事务,由他处理军中的政务,再适合不过。

交通部长由詹天佑这个铁道专家和工程师担任。

工业部长由孟星亮担任,他从山东泰安起,便跟随王君道了,所有的工业建设,他都有参与其中,由他担任工业部长,正好合适。

农业部长由原河南布政使孙悯担任,河南是农业大省,他担任河南布政使期间,最看重河南的农业发展,所以对农业的看法和见解可谓是农学专家级别的,王君道给了他不少后世的农业思想和农学技术指导,使得他对王君道彻底心服口服,他本就不是愚忠之人,深知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道理,王君道大大减轻农业税,又将地主占据的大量土地购归国有,分给农民,他早已对王君道唯命是从。

民政部长由张人骏担任,他本是山东布政使,掌管山东省民政,山东被王君道占领之后,张人骏明智地选择跟随王君道。

教育部长由张百熙担任,他曾先后担任过先后任山东乡试副考官、山东学政、四川乡试正考官、日讲起居注官、国子监祭酒、江西乡试正考官、广东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礼部右侍郎、督察院左督御史、工部尚书、礼部尚书、京师大学堂管学大臣,集教育家、政治家、文学家于一身,由他任教育部长王君道绝对正确。

司法部长由卫中丞担任,他本是一县县尉,掌管刑律,这半年多以来掌管着整个满清的刑律,而新政的所有刑法、民法等律法大都由王君道提议,由他制定、颁布、施行、修改,由他担任司法部长再合适不过。

卫生部长由张正堂担任,他本就是中医世家,又曾留学英国,所学专业就是医学,王君道所辖部队的军中医院就是由他一手建立起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