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望去,真像是援军源源不断增加,给城内魏军造成心理压力。
庞莹和西门紫二女训练了一上午女儿军团,无精打采地坐在郊外杨柳下,看着护城河水进入大梁,河街昔日是那样的繁华,人潮如沸,现在竟然死气沉沉,街上没有什么游客、士子、商旅小贩了。
以前她们曾是无忧无虑的少女,英姿勃发,在大梁城内可以横行,女儿军团,非常威风,全是云英未嫁的美少女,几年过去了,现在换了一批又一批,许多少女都已经嫁人了,连庞莹去年也出嫁了,嫁给了魏国一位将军魏成峰,当今太尉魏章之子。
“小紫,你说当年咱们大梁城多么繁华啊,现在变成这样了,整天有死人,哭声不断,自相欺压,魏国真的要完了。”
“唉,几年前,我们过的多滋润啊,现在好像要阵亡一般,大家都士气低落呢。”
庞莹劝道:“小紫,你怎么还不嫁人,反正魏国就这样了,咱们以后是生是死,都是未知数,不如赶快成婚,也享受两年做小娇妻的感觉,不枉在这世上活一回,现在,每天回到家,也只有在床榻上那一会,我才觉得自己还有血有肉地活着!”
西门紫咯咯笑着:“嘻嘻,也不害臊!成家的人,就是不一样啊!”
庞莹脸颊微红,不以为然道:“这有什么,咱们可是女儿军团的人,床上还不就那点事儿,男人在一起说的,凭什么我们女人在一起,就说不得?”
“真的败给你了!”
“小紫,你是否还在惦记那个人?”庞莹忽然问道。
“哪个人?”西门紫一愣,感到有些诧异。
“就是死去多年的辰凌都尉啊!”
“他……”西门紫怔住了,嬉皮笑脸的面容有些发僵,心中充满苦涩,摇了摇头,不肯承认。
庞莹跟她是多年的好姊妹,彼此的兴趣爱好、言谈举止再熟悉不过了,一看她的表情,就猜出几分,轻轻一叹,劝慰道:“小紫,别傻了,辰凌已经死了四五年了,连白家和辰府的人,都离开了这块伤心之地,不在这留恋了,你还念念不忘什么?当年,你和他又没什么,只不过有些少女的崇拜而已,那根本不是爱,清醒一些吧,我和你哥哥,都希望你不要蹉跎青春,能重新正确面对感情!”
西门紫有些发呆,眼神迷离,似乎陷入了一个回忆中,喃喃道:“当年,如果我在勇敢一些,该有多好!”
“呸,勇敢献身啊?醒醒吧,即使你投怀送抱,主动下嫁辰府,难道他就不会死了吗,到头来,还不是做个闺寡未亡人!”
“至少,我的回忆能完整一些……”西门紫深叹一口气,满脸的哀伤和惋惜、后悔、自责。
庞莹翻了翻白眼,真的是拿这妮子没办法了,你说她平时挺精挺怪的,聪明伶俐,活波好动,怎么遇到感情就这样死心眼了呢?
“小紫,你醒醒吧,辰凌已经死了,你还活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即便你曾经迷恋他,可那有什么用呢?那不是爱情,他也没有真正和咱们交往过,你只是对英雄的一种崇拜,但是英雄自古不长命,世上没有活着的英雄,炽烈而短暂,如流星一样,我们只能观看,不能伴随的!”
西门紫却听不进去,一脸坚定道:“也许,过不多久,大梁城破,我们都会死,也许那时候,我就能下去见他了……”
庞莹听完,一阵无语,现在军中的将领徐少卿、惠羽等,都对西门紫有好感,在追求她,可是这妮子,竟然对死去的辰都尉念念不忘,让人费解!
西门紫仰首望着北方,眸子湿润,轻轻哩喃着:“当思念一个人久了,能感知他的存在,不知为何,我总有一种奇怪的感觉,他似乎还活在世上,就在天涯的某个地方……”
第0997章准奏灭魏计划
大梁城外,军营环环相扣,壕沟相连,旌旗遍地,箭塔相望,百米设一隘口,把大梁完全封堵其中,想要突围出去,顿时就会被察觉、阻击。
秦开是打草原骑兵战出名的,因此来到中原,仍保留骑兵精锐,速度快,威力强,攻城时候虽然作用减弱,但是可以用来四处巡营,不断绕着大梁城分批次转动,流动性监督,还能冲击出城作战或突击的魏军,形成一种威慑。
斥候队被他安排在百里内,任何方向的敌情、援军情况、间谍等,都会被侦查出来,把大梁城围得水泄不通,里面的人冲不出来,外面的人也进不去。
军营帅帐内。
秦开与麾下将领、策士们正在研究攻魏方案,第一套水战方略,包括如何征发民力、军人开决口等,还有派人紧盯水陆,阻断魏军趁机坐船东逃,因为大梁城水系发达,水灌大梁,水冲入各河系,魏人又机会乘船逃走,不过这难不住燕军,到时候在各河道都用大船拦截。
第二套灭魏方略,是调集大型攻城器械,强兵全力主攻大梁,让大梁城内的间谍,策反一些将领里应外合,派出精锐特种兵夜袭等,不过,最后难免都是双方甲士的大战,死伤肯定巨大,要知道城内可能有三十万魏军,不容小觑。
“报,将军,有密函送来!”
“呈进来。”
“喏!”守护在账外的侍卫长接过密函,不让信使入账,这是秦开订下的规矩,以免间谍混入,刺杀主帅之类的事情发生。
侍卫长手持密函进入,在大帐内,亲自抽出密函信,然后呈递给大帅。
秦开接过,仔细一看,是燕京发来的密函,而且是最高机密的王令函。
上面赫然有十一个大字:“天下大仁,以武止戈,准水攻!”
后面提出一些要求,如何在战后,安抚受灾魏人,组织民力清理水道,恢复大梁城淤泥等事项,当然,这些会有派来的民官来负责,到时候秦开派一名将领带人听从即可。
秦开松了一口气,事实上,他心中早就觉得,水攻是好办法,威猛有效,而且不伤麾下精锐,保留下来,可以西进,与韩国、秦国作战,对付虎狼之师的秦兵,如果没有精兵悍将,正面是难以获胜的,一旦受挫,对统一战争将有致命的动摇。
他还真担心燕王不顾大局,效仿圣贤沽名钓誉,爱好羽毛和仁政,而放弃这样的好战略,如今看来,燕王并非那种没有远见,不知果断杀伐之人,恰恰相反,雄才大略,当机立断,不为一事好名而枉送十万将士的性命,这才是一位英明君主的风范。
诸将看到秦开脸色露出笑容,都觉得诧异,纷纷询问。
“好消息,君上同意水攻计划,但是也叮嘱我们,注意修复水渠,不得毁坏堤坝,造成更多的伤亡,事后要安抚当地百姓,以后这些人都是我华夏国的子民,修复被灌的大梁。”
众武将听完,都露出喜色,这样一来,他们将不必冒死攻城了,不是怕死,而是顾惜自己麾下士卒的伤亡,毕竟这支精锐曾在草原打过胡人,结下生死袍泽之情,如果有策略能减少伤亡,诸将领都不肯让跟随自己数年的精兵白白去丢性命。
什么样的将领带什么样的兵,秦开身为统帅,上下通令,以身作则,爱护将士,他提拔的一些亲信武将,也都是有一定人性和血性的,不是那种只为升官,而视麾下甲士性命如草芥的无情之流。
只有这样的一群将领,凝聚在一起,使得底层甲士,甘愿效命,战斗力和士气才会如日中天,所向无敌!
用兵,除了严明军纪,最重要是用心!
“君上英明,这下我们可以明着围困大梁,暗中修渠引水,准备水灌大梁城了。”一名裨将严良拍手叫彩。
秦开微微点头,这件事的确让大帐内的诸将士气高昂起来,对燕王的信任度也更大了。
其实他并不知道,在辰凌接到秦开密报请示的时候,也有些犯难,因为他通过史书,知道历史秦灭魏国时候,就是王贲引水灌了大梁城,而使魏国覆灭,但是当了他做君王,这件事就不得不谨慎考虑。
后世人不止看到秦国横扫六国的威猛和无敌,也看到了秦军的野蛮和凶狠,有时候坑杀降兵、杀戮百姓、毁坏旧宫殿、破损良田等等,使六国遗民对秦深恶痛绝,这也是秦国迅速灭亡的一个原因。
商鞅变法,使秦国强盛,制度了最有效的军功制,杀敌首级赐爵制,以酷法治国等手段,的确使秦国迅速崛起,并坚持不足百年,就有实力统一天下,灭掉六国。
但是也正因为他指定的酷法和不惜人命,使秦国意识形态,一直充满血腥与蛮压,等天下安定之后,秦法没有变,这已经不适应统一后局势,加上在统一战争中,秦军的无情冷血形象,埋下迅速覆亡的种子。
辰凌现在不但要考虑如何统一六国,还要保证让六国人接受燕文化,认同华夏国的正统,天命所归,民族融合等,所以在发动战争中,既要胜利,但不能灭绝人性。
所以当他看到水攻计划时,脑海中就浮现了大梁城内数十万百姓被淹死的场景,这与他一直推行的仁政有些违背,所以并没有立刻同意,而是找来了乐毅、剧辛、范雎、苏代等辅政、军机重臣,前来商讨。
这些人都是实务主义者,不像大儒那样好虚名,而是讲究功利与实效,一听水攻计划的利弊,纷纷赞同此战略,辰凌故作为难,摇头说:“水攻战略,虽然有效,但会枉送一些魏国百姓的性命,寡人心中不忍!”
剧辛乃太尉,掌军事,故此先激动劝道:“君上,眼下魏与我为敌,魏人便不是华夏子民,大梁城内皆兵,已经算是敌兵,对敌人的仁慈,便是对我军将士的残忍,君上万不可效儒圣,空谈泛仁,让我军将士寒心啊!”
乐毅也劝谏道:“行天下之大仁,必有难以回避之不仁,想要天下太平,必要先起兵戈,此之谓也!眼下,若不水攻大梁,使昏聩魏国奄奄不灭,天下不能一统,兵戈不能止息,而徒存仁义,实属不智也!长远论乎,岂是仁义?”
苏代拱手道:“臣也以为,大梁之战,不宜执迂腐之仁义之说,而久拖不下,否则,中原仅存四国,变数不可料也!”
范雎在旁点头道:“灭国战法,不能等同寻常战法,战国兵争百余年,打仗虑及民生者不能说没有,然确是少之又少,君上以往做法,已经达到仁至义尽,这次灭魏,当由军前主帅,根据现实情况而定战略,我等不在前线,鞭长莫及,未必有主帅看的准确,是故,臣也赞同秦开将军的水攻!”
辰凌心中一动,表面该做的推辞,已经做了,水攻大梁之策,由秦开提出,由这些军机大臣一致同意,他身为君主,勉为其难,接受了这个建议,即便日后天下一统,大梁魏人死伤很多,这笔账也不会由他来担负了,只会觉得燕王仁慈爱民,这就是君王帝心术!
第0998章开凿鸿沟
秦开指着桌前的沙型地图,肃穆道:“现在就安排灭魏第一战略,根据斥候测绘,以及本帅与诸将的勘察,要灌大梁城,须从鸿沟引水,修复渠道,连通大梁城!”
鸿沟是中华古代最早沟通黄河和淮河的人工运河,位于荥阳成皋一带,始于东周末期战国魏惠王十年开始兴建。
当年魏惠王之所以兴建鸿沟,是因为迁都大梁的原因。
大梁城地处华北大中原三角洲尖端附近,自古为中原中心地带。它东接齐鲁,南控江淮,西临嵩岳,北据燕赵,地理形势非常重要。同时,由于地面平坦,没有名山大川的限制,“诸侯四通辐辏”,对大梁的交通运输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是因受到黄河冲积、淤积的影响,开封周围河泽密布。附近不仅有济水、颍水、丹水、睢水等天然水道,还分布有圃田泽、蓬泽、牧泽等天然湖泽,形成了一个自然的水网区。
魏国迁都大梁后,魏惠王曾多次兴修大型水利工程,苦心经营大梁城外围的水网,使得大梁水道纵横,航运发达,魏国的船只可以驶入韩、楚、卫、齐、鲁、宋等国,促进了魏国与流域各国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鸿沟也是在那时候主修的。
“彭可、荆飞,你二人负责组织民力,把乡野一些魏人,黄河北岸的一些赵人,组织起来,至少需要几万劳役,挖沟通渠,限三个月内,入冬之前,把渠水沟通完毕!”
“末将领命!”两位将领站起来,身上铠甲的铁叶锵锵脆响,很有气势。
“殷先生,你来为大家讲解一下鸿沟开水的关键。”秦开不在中原长大,长于东胡为质,对六国地形和历史并不熟悉,请策士解说。
“喏,将军!”殷良一拱手,站出来,走在沙盘地图前,指着一处山岭之地说道:“诸位请看,这是广武山城,魏人依山势修筑成了东西两座小城堡,中间是一道宽约二百余步的山涧,时人也称做广武涧,当年开凿鸿沟引河,便是利用了这道天然山涧。先将山涧向北与河岸打通,河水先入涧再入沟,如此,山涧之岩石入口可控制水量。否则,两道土堤筑成的大沟,堤岸无论夯得如何结实,也经不起汹涌大河的浪涛冲击,要修一道引出大河的人工运河实在是不可能的。唯有天成广武涧,鸿沟才得以修通。”
“我们的任务,就是打开鸿沟水南段的一个豁口,以最直的捷径,迅猛冲下,直灌大梁城,沿途有近百里,好在一些旧河道尚存,可以相互连通,这样实际开凿渠道,只不过几十里而已,发动几万劳役,三个月内,定能完工。”
“不过,我军应注意几点:一是把守几处关键要塞,以防有魏军、韩军偷袭,造成大损伤,影响我军进度,破坏大计,二是迁走鸿沟南段两岸的庶民,退到山地高处暂居,以免被水灾殃及,这两件是大事,万万不得马虎!”
二十多位将领,有裨将、先锋将、中郎将、车骑将、骠骑将等,都聚精会神听着。
荆飞拱手询问:“殷先生,具体开凿引水,如何一步步实施?我等只擅长打仗,这等修渠之事,一窍不通啊!”
殷良微微一笑,他年轻时曾在大梁城居住十年,对魏国水路地脉了如指掌,从容道:“凿渠引水工程,分作四个部分:其一,要将原来的进水山口拓宽,使灌田水量变成足够大,甚至尽可能大足以淹没大梁城的水量,这需要仔细丈量,冲速、水量等。”
“其二,要将河水进入山口的引沟拓宽,尽可能使河水畅通无阻地进入拓宽了的涧口,否则适得其反。”
“其三,要将广武涧进入鸿沟的沟口拓宽,使大大增加的水流能汹涌入沟,越猛力越大,威势越强。”
“其四,要将鸿沟至大梁的沟段清淤开挖,以防水流进入大梁之前无效漫溢。这四处,最难的是最后一处,清淤鸿沟靠近大梁,只能在夜间进行,不能举火照明,要放在最后一步执行!”
荆飞、彭可等人听完,豁然开朗,明白该如何去做了,否则一头雾水,空有劳力,也不知如何下手动工。
秦开补充道:“严崧、曹建,你二人率领一万铁骑,反复巡逻河沟,一旦发现可疑间谍或人马,立即清除,不得让其靠近,另外再派你一万甲士,驻守在各段隘口,防止有人来破坏!”
“末将领命!”严崧、曹建站起来,接下军令。
“其余将领,继续原地驻守,如果本帅推测不差,魏军被憋住一段时间,肯定会主战派,会带兵偷袭我军,以测试我军战力,必须要迎头痛击,各方营盘的骑兵和甲士,随时待命,发现魏军出城,可不必请示,直接杀敌!”秦开言语中,透发出一股凛冽肃杀之气。
“喏!”将领们回答铿锵有力,全都是久经沙场的精锐武官。
秦开微笑道:“今日军议,就到此为止,回去不得泄露军情,静待时局,等河渠开凿完毕,给大梁城内的魏国一个惊喜!”
“哈哈哈……”诸将开怀大笑,对灭魏信誓旦旦了。
各营将军散去,都回去安排新的任务,负责开凿河渠的荆飞、彭可将军,立即联系附近被燕军占领的城邑官署,请地方官配合,发动民力,借口是修缮当地水路防秋洪,改善民生,当然劳役不是无偿劳动,会给劳役百姓一定粮食和钱币报酬,或是免除一年赋税。
如此一来,很顺利地征调荥阳、颍水一带的魏人,还有黄河北岸的一些赵人,加入开渠队伍中,灭魏计划,一天天在稳步进行,时机一到,将是雷霆万钧,毁灭一击!
第0999章密谋筹划
三万楚军,五千禁卫军,护送着楚王,浩浩荡荡北上,一个月后,终于抵达黄河沿岸的沧州一带。
楚怀王一路游山玩水,随行有心爱的宠妃相伴,风花雪月,跟君王北游一样,乐其融融。
在楚王身边,带着一些宠臣,途中阿谀奉承,歌功颂德,宣扬此次与燕结盟之后,南北划江而称尊,共治天下,楚国兼并宋地,开疆拓土,功绩超过历代楚王。
“周王分封百余方国,最后只剩下燕、魏、楚、秦、韩五国,魏名存实亡,即将覆灭,韩国力量太小,覆亡也在旦夕之间,日后燕、楚、秦,三国鼎立之局。”
“不错,楚王,等燕消灭了魏、韩,我们便暗中与秦交好,对抗燕国,如此相互制衡,不能一家独大,才是生存之道。”
一些楚国臣子,在怀王身边喋喋不休,阔谈起来。
楚怀王摆了摆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