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盛唐风流武状元-第1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呐!”

风二娘八卦婆地面孔露了出来,“当初我也不信,可韦团儿告诉我,她马上就要进宫去了,当太子妃的贴身侍婢,还有可能被封为婕妤……”

秦霄不由得笑道:“一个快三十的残枝败柳,召进宫去当皇帝妃子,封正三品婕妤,这不是笑话么?”

风二娘连忙急急的摆手,紧张地低声道:“将军快禁声,这样的话如何能说?依我看,这事……说不准还是真的!这不,昨天这韦团儿就进宫去了,留在东宫没有回来。”

秦霄微微的点了点头:“你接着说。”

心中想道:看来李隆基的消息还是挺准确的。韦团儿的确是很快攀上了高枝,和韦氏混到一起了。只不过他还不知道,韦团儿还成了皇帝的女人,武三思的小蜜……太讽刺了!李显和武三思这样的对头,居然共用两个女人!这武三思,看来除了长的还算过的去,床上的本事也挺厉害啊!他和韦氏这样一勾搭上了,且不是真的能够一手遮天?换作我是李显,登基后第一件事肯定就是废了武三思。可惜,我不是,哎!这李显,畏妻如虎懦弱之极,自己身为皇帝,居然也戴上了绿帽子……我怎么会有这么个丈人、丈母娘呢?

风二娘紧张的搓着手,怯怯地看着秦霄:“差不多……没了。就这些。秦将军,这些事你可千万要保密啊,宣扬出去,我的小命没了倒是不打紧,连累将军受罪,那就不好了。”

秦霄笑道:“风老板还想得挺周到的嘛。你放心吧,这是人家的私事,我又不是多嘴的八婆,没事到处扯什么?既然没什么可说的了,那风老板请吧。”

风二娘听秦霄指桑骂槐的说她是“八婆”尴尬的笑了笑,紧张的站身起来,凑近秦霄一些低声道:“将军,那我的事儿……”

“我刚才不是说过了么?”

秦霄轻飘飘的说道:“只要你没干作奸犯科的事儿,保你的在长安混下去。”

风二娘愣了一愣,欢喜中带着无奈的行了一礼:“那民女就多谢将军饶命了。将军今后若有什么差遣,民女一定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行了行了,你一个妇道人家,赴什么汤蹈,什么火。”

秦霄摆了摆手笑道:“风老板你就放心吧,凡是我答应过的事儿呢,还没有不办到的。只要你规规矩矩的做生意。这长安城里,没人会去动你地。明白了么?”

这下风二娘总算是欢喜了。跪下就磕起头来:“多谢将军,多谢将军!”

“行了,风老板生意挺忙,我就不留你了,这就请吧。长风,代我送送风老板。”

风二娘笑嘻嘻的站起来,恢复了之间那种风姿卓越地姿态。无限娇艳的说道:“将军,今后若是有什么差遣,随便差个小哥到百玲珑来找我呀!将姑娘请到哪里都成,若是将军亲自来光顾。那就更好不过了。”

秦霄苦笑:“我知道了。若有空闲,会来捧场的。”

风二娘欢喜的退了出去。

秦霄心中暗笑道:你若没有犯事,我得个顺水人情罩一下你又有何妨,今后得个免费的高级情报员,想打听谁的事都不难;你若有犯事,之前的话我已经说得清楚了,到时候要办你,你自己也无话可说。风二娘呀风二娘,你可别怪我狡猾。比起那些现在避你犹避瘟神地王公们。我算厚道的了。朝中正在彻查肃清二张逆党同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心惊胆颤度日如年。我这个最初接受查案的大理寺少卿,转眼就成了香饽饽了。当初不是还没人肯接这样的案子么。我也是被三大元老逼着干地。呵,早知道会是今天这样,肯定会有很多人挤破了头要接手这案子吧?

回头想想,政局剧变朝中多事的时候,还真是人人自危,千万要摆正立场,不然就会倒大霉。我这次运气还算不错,非但是站对了阵营,还当起了敢死先锋。说起来,跟混商场一样,撑死胆大的,饿死胆小的。这不,我成了暴发户,哈哈!

秦霄一边美美的想着,一边朝后堂走去。上官婉儿已经不住西跨院了,以仙儿的习惯肯定也不会将那里弄乱,打麻将么,应该是改在那栋小楼上了。

秦霄走到小楼边,果不其然听到里面李隆基大叫:“哈哈,终于开和了!紫笛你放炮哦!”

“什么嘛,好像和了多大一牌似的,不过是个屁和而已嘛!”

“你可不知道,虽然只是个‘屁和’可是毕竟是有始以来第一次和牌,我太激动了!这一两银子我要收起来做纪念!”

秦霄推开门大笑着走了进去:“不错嘛,看来又有人要出师了,都开和了。紫笛,你就是太善良了,总是成全人家这种美事。”

紫笛笑道:“是啊是啊,我总是这么好心,明知道他听口半天了要和五、八万,仙儿和姐姐都不肯打,我就打喽!”

李隆基当真将那一两银子仔细收了起来,笑呵呵的对秦霄说道:“大哥你回来了就好,来知道我几把。我今天又输成猪头了,整整三百两银子啊!都捐给你府上了。你若不教我两手,我可要赖在你家吃喝一年不肯走了。”

“我没有意见啊。”

秦霄笑道:“不过,先谈点正事再说。”

李仙惠说道:“墨衣,紫笛,我们去张罗府里的事儿吧,让秦大哥和殿下在这里谈事情。”

李隆基点点头:“也好。”

三女走后,秦霄坐到麻将桌边,随意地拿起一张一条地麻将牌把玩了几下,给李隆基看:“阿瞒,认识这张牌么?”

李隆基大笑:“这不是废话么!一条么,最好认的。”

秦霄撇了撇嘴:“它还有个别名,叫妖姬。”

李隆基皱了皱眉头:“什么意思?你是指韦团儿那个淫妇么?”

秦霄摇了摇头:“韦团儿,她还不配。我是说……太子妃,韦氏。”

李隆基似乎明白了一些,低声问道:“大哥,你进宫打听到了什么消息,对么?”

秦霄微叹了一口气,说道:“宫里,关于德妃消息,没有任何记载。我也找一些老臣和宫官问过了,没人详细知道遗骸的事情。现在,唯一知情地,可能就是这个韦团儿了。可是,韦团儿偏偏行了狗屎运,搭上了武三思。而武三思,又与太子妃有染。于是,这韦团儿就混到了太子妃韦氏的身边,而且,可能会被封为婕妤。所以,我才说,这一条,是妖姬。一是指那两个妖孽般的女人,二呢……她们,通过一条人根,勾结起来了。”

李隆基不可思议的看着秦霄:“这……怎么可能呢?梁王与李家,那是誓不两立!怎么可能共用女人!”

秦霄无奈的笑道:“所以说嘛,妖姬就是妖姬,中了她的妖法,什么事都能干出来的。”

李隆基拿起那张一条的麻将牌,作势就准备将它砸了,秦霄连忙将他拉住:“你干嘛,今后不玩了?”

李隆基恨恨的道:“玩,怎么不玩!只不过,我定然饶不了那两个妖姬!”

秦霄瞥了他一眼:“胡扯什么。人家马上要当皇后了,你可要悠着点别乱来。”

李隆基吁了一口闷气:“这我知道的,大哥放心只是怨恨,我那伯父也太糊涂了,居然对这种女人宠幸得没边儿,任由她胡来。”

秦霄淡然说道:“我以前听仙儿说起过。太子一家被流放在外十四年,韦氏与太子同患难,让太子很是感动,于是呢,当初就许下过诺言,若有一日得了翻身,韦氏要什么,太子就给她什么。”

李隆基叹了一口气:“是挺矛盾的。只是,这韦氏历来就心机极深,喜好权谋。家族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不过,她陪着太子历经磨难过了十四年,也是挺不容易的。但这就并不代表,她将来有权利肆意淫乱胡作非为啊!”

秦霄无奈的笑道:“我这不比你更郁闷么,她还是我的丈母娘呢。这些事,还得要瞒着仙儿。”

李隆基也无奈的笑了:“罢了,我娘亲遗骸的事儿,就先告一段落放下吧,日后若有机会再说。这是人家太子和梁王等人的家事,我们这些做臣子和晚辈的,就不要过多的过问了。大哥,这些事儿,你也别宣扬出去了,免得授人以柄。”

秦霄点头:“行,我知道的。从明天起,向你学习,打打麻将踢踢球,优哉由哉的混日子。朝上的事儿,什么也不管。如是真的让我当什么北衙大都督了,就军中家里两点一线,其他的事情一概不过问。这样总会不出问题了吧?”

李隆基笑道:“大哥果然有悟性啊!一下就参透了我爹数十年才苦练出来的绝技。你和卫王怎么说这种行为来着?装逼,是吧?哈哈!”

秦霄把玩着手中的麻将,若有所思的笑道:“是的,装逼。”

第210章 改天换日

八月十二,晴,黄道吉日!

长安城内,闷在家中数日的数十万居民们终于忐忑不安的走出家门,夹道而出,而且或情愿或被迫的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都城陷入了空间的热闹和拥挤。

所以牢狱中的囚徒,死刑改流放,流放的放归家园从轻处理,轻罪一律释放。

太子登基,大赦天下!

秦霄金甲红袍,领着李嗣业、田珍、万雷等将,率领左卫率,护送太子李显与太子妃韦氏,出了东宫,浩浩荡荡的朝太明宫而去。皇城之内,满是夹道而拜的官员将领,彩旗飞扬,鼓呐喧天。

秦霄一骑当先,身后是三千左卫率,中间是龙凤车辇,上面坐着身着龙袍的李显与韦氏。左右司御率、左右清道率,按理应该是在前开路摆设仪仗的,但李显为了表彰秦霄的功迹,特许他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领兵开道,殊荣无限。

秦霄脸上一直挂着机械的笑容,领着庞大的队伍出了东宫,缓步走进大明宫丹凤门,不禁心中感慨万千。

历史上,李显也是这样走出东宫,步入大明宫的么?现在因为我这个原本微不足道的小子,历史发生了一些奇怪的偏转后,又神奇的恢复了原来应有的轨迹。只不过,时间上似乎有些不对了……我这一路开路领头,将李显送进了大明宫,将韦氏将上皇后的宝座,究竟是在推动历史,还是改变历史?究竟是在做好事,还是坏事?除了二张,来了个韦氏。别人不知道她是个什么样的角色,我还不清楚么?

秦霄头一次的感觉。自己居然是那么的渺小。原本以为,亲自动手除了二张,应该是功德无量。可是回头一看,就算是没有自己动手,二张的覆灭也是迟早地事情。自己只不过是当了一个可有可无的改良催化剂,让这些事情发生得更早、更猛烈了。以自己现在的力量,要谈什么“改变历史”,难!

秦霄不禁轻叹一口气。喃喃想道:相对于巨轮一般的历史,我现在只是一粒微不足道的砂尘罢了!顺它者昌,逆它者亡。在有足够的本事将他扭偏一点之前,我还是顺着它吧。要干螳臂当车的事情,后果只有死路一条!现在这样也还算不错啊,高官厚禄不愁吃穿,名声显赫处处逢源。娇妻温柔红粉也有,是个男人都想过这样的日子。混混沌沌地享受生活先,别的事情,看看状况再说吧!

含元殿前龙尾道上,朝中所有四品以上官将,全部分列道旁,见了队伍前来。与在此戌卫的八千羽林军齐齐的喇喇跪倒,呼道:“恭迎太子!”

一万多人这样齐声地一吼,那声音,当真是排山倒海,直冲霄汉!

震得走在最前的秦霄脑子都有些发晕了。

这场面,还当真是有些壮观,执戈立戟披甲佩剑的将士,绣袍冠戴各色朝服的文臣,齐齐拜倒在自己眼前。这感觉还真是有些爽啊——尽管他们拜地不是我,呵呵!秦霄心里乐了一阵,翻身下马。挥了挥手,左卫率分成两列立于龙尾道旁。站得整齐标直。

秦霄大步流星的走到龙辇之前,拱手道:“启禀太子、太子妃,含元殿已到,请下辇上殿!”

李显看了一眼眼前的阵势,满意的点点头:“好。辛苦你了秦将军。爱妃,我们下车吧。”

侍辇官将,将二人请下了车。秦霄也就算没什么大事了,走在东宫官属的队伍之前,领这支队伍跟在李显身后,朝龙尾道走去。

秦霄这是第一次见到韦氏,忍不住细细的打量了几眼,看她面像,与仙儿倒是极为相像。看来仙儿、裹儿,还都传承了她娘的长相。说实话,她这个岳母娘,还真是个天生地美人胚子,毕竟是名门世家里出来的,也还算有些雍容华贵,举指里透出矜持与傲慢。虽然也是快四十岁的人了,但风韵尤盛,面如珠玉。按照规矩,她现在还是穿着皇太子妃的服饰,头戴哀冕,身着黄罗鞠衣,头发上缀着花树博鬓,颈间金饰,腰间玉佩,好一阵珠光宝气。

秦霄在心里叹道:真是龙生九子,各不相同,连母就是十个样了。仙儿那么知书达理温情婉约,李裹儿却是个十足的煞星,老娘韦氏又是个标准淫妇……幸好还没跟他们挑明“亲戚”关系,不然夹在中间,真是难做人,也难为情!

李显上了龙尾道,百官夹道而拜,直到将他送进了含元殿。

秦霄身为东宫护驾,自然跟随李显最近。到了含元殿中,才步入武将班列,和众臣站到一起。待众臣都进了殿中,司礼大臣张柬之才将武则天请了出来。

武则天依旧是皇袍珠帘冠,由上官婉儿轻搀着走上龙椅。太子率先拜了下去,百官跟着下拜,高呼万岁。

武则天环视了朝中众臣一眼,鼓起精神朗朗说道:“朕自登基以来,夙兴夜寐十余年,大周朝天下升平,百姓安乐。但朕终是年岁已高,颇感劳累。太子李显,敦厚仁人,堪理国事。朕于今日,禅位于太子,并授太子即日登基为帝。”

太子和百官自然又是大呼万岁。秦霄有些心不在焉的跟着做这些礼节,眼睛却时不时的瞟瞟上官婉儿,婉儿却一直平视前方目不斜视。

接下来,无非是由张柬之宣读一份由上官婉儿执笔的制诰,武则天的最后一份圣旨,然后李显步上龙庭,由武则天亲自为他加帝冠,端坐上了龙椅,武则天则是委屈地坐在了一旁特设的椅子上。

秦霄看着这情景,看着武则天麻木而没有表情的脸,心里不禁感觉有些发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坐了那么多年的宝座被人夺走,自己却只能偏坐于一隅,的确不是一件很不爽地事情!

然后,就是李显宣读了一篇长达一个多时辰的‘就职演说’。无非就是如何继续和发扬武皇的‘革命精神’,将盛世的繁荣坚持到底。同时,恢复国号为——“唐”消失了十多年的大“唐”,在这一刻,总算是又回来了!虽然是回到了一个并不英明神武的主子手里。

当即就有许多李唐老臣激动的热泪盈眶,连呼万岁。

登基仪式持续了整整一个上午,武则天明显早已是不厌其烦,仪式刚刚结束就告辞走了。让上官婉儿搀着她回了长生殿去。

中午,太子李显在麟德殿大摆宴席,宴请所有参加仪式的臣将。秦霄与东宫的几位将军以及李多柞他们坐了一桌,各自聊天扯淡地吃了一些饭菜。没敢多喝酒,怕在下午的朝会上出岔子。

午宴结束后,李显领百宫再回含元殿,开始了这场改朝换代中。最核心也最引人注目的事情。

首先,就是尊武则天为“则天大圣皇帝”,连武则天在内,祖上三辈避讳,文武百官上奏时都得要注意。同时,却又将武则天之前所封的武家地王公,从王降为了“公”。这一动作。名义上是尊李压武了,但是这些武家王公们的实权,却又一点也没有削弱。

接下来,就是宣布将社稷、宗庙、陵寝、郊祀、行军旗帜、服色、天地、日月、寺宇、台阁、官名等等的这一些称呼,改回到以前高宗永淳时的样子,神都变回了“洛阳”,国都为长安,改年号——神龙。

秦霄心里暗暗地嘘道:年号神龙?这不就是神龙政变了么!一说这两个字,我倒是想起来了……

文武百官都静静的听着这些。全都不约而同的期盼着李显后面的说辞。果然,最后宣布“人事任命”时,所有人都来了精神。支起耳朵听着。

最先是立韦氏为皇后,卫王李重俊为皇太子。然后表彰张柬之等人的功劳。封张柬之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吏部尚书,任宰相,汉阳郡公;唐休堤与姚崇也为同中书门下三品,兵部、刑部尚书,同为宰相。同时,提拔了之前多次被流放的魏元忠为宰相;封桓彦范、敬晖为纳言,宰相;袁恕己同中书门下三品,宰相。羽林大将军李多柞进封辽阳郡王,赐实封六百户。同时,参预政变有功的太平公主,加号为镇国太平公主,实封达到五千户,准予开府设署,这在中国历史上,都是盛况空前无人可比拟地。相王李旦坚持不肯当太尉,但也加号安国相王,授了个同中书门下三品,当了个挂名宰相。同时,武三思因为也有功劳,特免他仍袭王爵,称为“梁王”,权力一点没减,还加封了个一品开仪府同三司,意思就是与“三公”并列的官爵。虽然没有什么实际的职务,但是作为皇帝的“高级顾问”,实权不小。

秦霄心里好一阵冷笑:这还真有点意思,一个给自己戴了绿帽子的男人,被李显当作个宝贝留在身边当顾问,那不是引狼入室,或者说是,更加助长那对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