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世英雄-第2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再不退,恐怕就得全军覆没。

    当然,就算是撤退,也避免不了覆灭的悲剧。

    随着日军第十四师在二十日上午十点左右开始收缩防线,主动向后方撤退,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战斗压力骤然降低。

    受此影响,第一装甲师也不得不向后方收缩。

    如此一来,美军第三机步师的侧翼就暴露了出来。

    对第六十五集团军来说,这绝对是天大的好事。

    问题是,打到二十日上午,特别是在临近中午的时候,对第六十五集团军构成最大威胁的并不是美军第三机步师,而是位于最南面的第二机步师。

    可以说,第六十五集团军最大的软肋,就在战场南面。

    ''

第三十八章 关键时刻

    第三十八章关键时刻

    第二机步师成为主攻部队,完全不在帕特里奇的预料之中。

    要知道,第一装甲师的实力是最强的,不但装备了最多的主战坦克,而且该师坦克旅全部装备了最新式的m1a3,只有装甲旅装备的是m1a2,战斗力绝对是最强的,突击能力远超过机步师。

    问题是,第三十九集团军在战线北面所向披靡,不但打得日军落花流水,连美军第一装甲师都难以招架。可以说,如果之前还有部分美军官兵怀疑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战斗力,这场战斗之后,他们都得闭上嘴。

    受此影响,帕特里奇不得不把希望寄托在南面的两个机步师身上。

    准确的说,是让第二机步师肩负起重任。

    虽然在部署上,帕特里奇更重视第三机步师的作战行动,不然不会在加强了两个日军主力师之后,还让两个日军主力师在后面当替补,更是让第七步兵师守在了战线后方,但是从整体部署上来看,帕特里奇在第三步兵师这边投入的精力,主要是针对最坏的情况,即第一装甲师的战线被突破之后,必须由第三机步师与第七步兵师堵住漏洞,阻止第三十九集团军向南突击。

    由此可见,第三机步师的主要作用还是稳住美军战线,而不是突破东北军的战线。

    这一点,在第三机步师的作战行动上也体现了出来。虽然在战场中央,该师在得到两个日军主力师团的支援之后,打得有声有色,让第六十五集团军不得不把主力摆在这边,而且没能跟上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进攻步伐,但是在优势明显的情况下,第三机步师的进攻行动仍然非常谨慎。

    当然,这也与北面第一装甲师向后收缩有关。

    不管怎么说,在稳住了中央战线之后,美日联军只能把希望放在南面,即第二机步师的身上。

    事实上,在第六十五集团军把主力派去迎战第三机步师的情况下,几乎没有办法在南面与第二机步师硬扛。

    要知道,第六十五集团军本来就要比第三十九集团军差一点,坦克少了两百多辆,而多出来的步兵战车又难以发挥作用。在战场南面,第六十五集团军只有一个装甲师与一个摩步师,连像样的预备队都没有,而第六十五集团军要面对的,不仅仅有美军的第二机步师,还有日军的第二十一师与第十九师。虽然这两个日军主力师团都是在战后成立的,但是两个师的参战时间都在一年以上,均装备了一百多辆主战坦克,还有大量的步兵战车。算上美军第二机步师的话,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半点优势可言。

    为了顶住第二机步师的凶猛进攻,第六十五集团军不得不出动一个装甲师。

    如此一来,就只能用一个摩步师对战两个日军主力师。

    毫无疑问,不管是在装备上,还是在人数上,一个摩步师都太少了。要知道,在中**队里,师只是一个非常普通的战斗单位,摩步师的满员编制也就八千多人,而日军主力师团的规模与美军相当,即便像第二十一师这样的新增主力师团,满员也有一万五千多人,几乎是中**队的两倍。

    当然,日军主力师团的实际战斗人数要少得多。

    这也可以理解,日军是在境外作战,即便出动了大批二线师团负责后勤保障,各个主力部队也需要充足的保障人员与支援人员。比如在日军第二十一师中,仅炮兵旅就有将近三千人,独立后勤旅有两千多人,另外还有防空营、警卫营、侦察营等等,除掉这些支援与保障部队的话,三个战斗旅的官兵大约只有七千余人。也就是说,在日军主力师团中,作战人员大约只占了总兵力的一半左右。

    与之相比,东北军在本土作战,不需要太多的后勤支援人员。更重要的是,中**队主要以集团军为单位参加大规模会战,因此大部分后勤支援力量都编在集团军下,各个战斗师所需的后勤支援人员就大大减少。比如在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摩步师中,只有一千多名后勤支援人员,其余将近七千人都是战斗人员。

    如此计算的话,摩步师的战斗力基本上与日军主力师团旗鼓相当。

    这一点,也从双方的主战装备数量上看得出来。一个摩步师的主战装备就大致相当于日军一个主力师团,如果战斗人员过少的话,自然不需要如此多的主战装备。

    与两倍于己的敌人战斗,确实是件很吃力的事情。

    所幸的是,日军坦克部队的战斗力确实非常糟糕。第二十一师与第十九师又是在前线进行整编后成立的主力师团,主战坦克全是美国货,根本不适合日本坦克兵。如此一来,即便在坦克数量几乎是对手两倍的情况下,日军也没有占到多少便宜。

    问题是,战场南面最为开阔,战线也拉得最宽。

    别忘了,在战场北面,因为第十六集团军守住了玉田县,并且提前进入了防御阵地,加上美军在中路投入了第三机步师,所以双方都没有拉开了打,战线较短,兵力非常集中,也就导致双方投入的都是坦克部队。

    在南面战场上,本来双方投入的坦克就不多,战线拉开后,更是不可能在每一处地点都动用坦克部队。

    结果就是,在很多地方,装甲战的主力成为了步兵战车。

    拼步战,第六十五集团军吃的亏就大了。

    虽然日军第二十一师与第十九师的步兵战车也是美国货,大多是m2a3与m3a3,基本上都是美军淘汰下来的,有的甚至是美军使用过的二手装备,但是对日军来说,美军战车还算合手,至少不存在装弹困难的问题。

    事实上,比起日军的89式步兵战车,美军的m2与m3系列战车更加皮实可靠。

    要知道,这两种战车在美军中服役了三十多年,参加过数次战争,经受过各种环境的考验,不但技术成熟,还非常可靠,基本上不会掉链子,而日本研制的89式步兵战车却没有这么好的可靠性,经常在战场上出问题。

    这一点,与日本的90式、以及04式主战坦克非常相似。

    关键是,日军在数量上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

    可以说,步兵战车之间的战斗,比坦克战还要残酷。原因很简单,任何一种步兵战车都没有足够厚实的装甲,大多只能抵御大口径机枪子弹,要想扛住机关炮的穿甲弹,往往需要增添附加装甲。在战场上,步兵战车的最大特点就是机动灵活,而增添附加装甲,必然降低战术机动能力,从而降低了战车的生存能力。也就是说,实战中,特别是在野战中,步兵战车很少增添附加装甲,只有在攻坚战,比如城市战中,因为不需要进行快速机动,步兵战车才会增添附加装甲。

    步兵战车间的战斗,几乎都是秒杀。

    只要在机关炮的有效射程之内,即便是m2上的二十五毫米大毒蛇机关炮,也能用穿甲弹打穿中**队最新式步兵战车的正面装甲。同样的,m2也肯定扛不住中国步兵战车打出的三十毫米穿甲弹。

    如果双方使用反坦克导弹的话,那更是一击毙命。

    要知道,步兵战车几乎没有装备主动防御系统。这也很好理解,在正规战场上,几乎不需要步兵战车冲锋陷阵。等到步兵战车上场的时候,坦克已经控制了局面,因此步兵战车很少直接面对反坦克导弹的威胁。

    在这种相互都能秒杀的战斗中,数量决定一切。

    毫无疑问,第六十五集团军没有数量上的优势。

    在夜间的战斗中,第六十五集团军还能利用夜色掩护,拖住日军,让日军不敢在敌情不明的情况下快速推进。很多时候,第六十五集团军甚至能够用突然反击,迫使日军在立足未稳的情况下主动后撤。

    问题是,到了二十日上午,随着天色放亮,第六十五集团军就再也没有优势了。

    当天上午,日军在南面的进攻打得非常积极,甚至可以用难能可贵来形容。要知道,在其他方向上,日军的表现都非常糟糕,甚至可以用溃不成军来形容。

    也正是如此,第六十五集团军面临着史无前例的艰巨考验。

    如果挡不住日军第二十一师与第十九师,首先遭殃的肯定是在附近与第二机步师鏖战的装甲师。这样一来,美军第二机步师就很有可能取得重大突破。随着美军主力撕开了第六十五集团军的战线,北面的战斗必然受到影响。

    正是如此,打到当天中午,罗耀武就不得不让部署在后方的新编集团军压上去。

    为了稳住战线,罗耀武甚至命令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南面适当向后收缩防线,避免让美日联军形成大范围突破。

    只不过,这也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

    只要第六十五集团军在南面坚持不住,北面的战斗迟早会受到影响。真正能够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就是尽快在北面取得实质性的胜利,让第三十九集团军向南压缩,迫使美日联军调整战术。

    正是如此,打到二十日傍晚,罗耀武不得不让根本没有得到休整的第三十九集团军继续发起进攻。

    第二个夜晚,成为了决定胜负的关键时刻。

    ''

第三十九章 迂回得逞

    第三十九章迂回得逞

    二十日夜间,第三十九集团军率先在战场最北面取得突破。

    入夜后不久,负责战役迂回的摩步师就攻到了鸦鸿桥,击溃了盘踞在这里的一个日军机械化步兵旅,占领了这一至关重要的战略要点。

    可以说,这也是整个装甲会战的转折点。

    鸦鸿桥位于玉田县南面,从这里出发,既可以沿着京沈高速公路向东推进,直接攻打丰润县,还能从零二七省道南下,攻打唐山西面的新军屯。

    相对而言,南下进军新军屯的意义更加重大。

    不管怎么说,京沈高速公路遭到严重破坏,根本不适合行军,即便是机械化部队,也只能在野外推进,战术突击能力大受影响。

    更重要的是,新军屯是唐山西面最重要的军事据点,也是美军第一装甲师的进攻出发地与物资囤积地点。也就是说,当时支持第一装甲师作战的几乎所有物资都囤积在这里,而守卫新军屯的,只有一个美军旅,而且还是一个后勤旅,兵力只有两千多,根本没有什么战斗力,也不可能顶住一个摩步师。

    打下新军屯之后,还能控制至关重要的三六一省道。

    可以说,这才是最致命的一点。

    要知道,三六一省道正是美军第一装甲师的进军线路,也是日军第十七师获取后勤补给的主要通道,还肩负着向后方运送伤员的重任。因为在第三十九集团军突击得手后,第十六集团军及时将防线向南延伸,基本上到达了京沈高速公路一线,所以三六一省道失守后,美日联军的三个主力师将别无选择,只能向南突围。这样一来,美军第三机步师的战线肯定会受到冲击。

    由此可见,只要打到新军屯,美台联军在北线就将崩溃。

    只不过,局势也不是很乐观。

    经过之前近二十个小时的战斗,战场已经从大钟庄到了石臼庄,美军第一装甲师则在收缩防线的时候,退到了窝洛沽,并且在离新军屯大约十公里的李钊庄建立了后勤补给点。也就是说,美军第一装甲师的主力部队到新军屯也就二十公里左右。当时,第三十九集团军的突击部队在新军屯北面的鸦鸿桥,到新军屯大约还有十五公里,而且还没有完全歼灭溃散的日军。

    也就是说,只要第一装甲师及时后撤,有很大的机会抢先到达新军屯。

    这个时候,第三十九集团军肯定应该全线压上,紧紧咬住美军第一装甲师,不让美军从容退却。

    可惜的是,突击部队到达鸦鸿桥的消息,竟然晚了两个小时才送到东北军司令部

    这也不能怪突击部队,毕竟美日联军在电子战上仍然有很大的优势,当时至少有十多架美军的电子战机在战场附近徘徊,压制东北军的无线电通信频道。为了削弱东北军的通信指挥能力,美军甚至出动了几十架战斗机,专门轰炸东北军的长波电台。

    当然,东北军也不是没有准备。

    针对美日联军的电磁压制,东北军采用了一种非常简单,也非常有效的对抗手段,那就是尽量用有线通信取代无线通信。美日联军再厉害,也不可能发现埋在地下的电线,更不能对通过电线传输的电子信号进行干扰与压制。

    为此,东北军在各级部队成立了专门的通信部队,负责在部队进攻的时候架设电话线。

    问题是,当时第三十九集团军的摩步师推进得太快了,而赶来接应的第十六集团军的作战部队又没有能够及时到达,所以突击部队只有在停下来之后,才能通过有线电话线路与后方取得联系。

    在占领鸦鸿桥之后,突击部队开始围歼溃散的日军,使得架设通信线路的工作一直没有能够完成。直到两个小时后,即第十六集团军的作战部队到达,突击部队才通过第十六集团军司令部,把消息发了回去。

    这个时候,美军第一装甲师已经开始收缩防线了。

    战线对面,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部队还在补充燃油与弹药呢。

    虽然在接到命令之后,第三十九集团军的坦克师与装甲师立即出动,以最快的速度向窝洛沽推进,但是要想把损失的两个小时追回来,显然是不大可能的事情。要知道,第一装甲师的撤退速度,绝对不比第三十九集团军突击速度慢。

    跟随第一装甲师一同撤退的,还有日军第十七师与第十四师。

    到了当天晚上十一点左右,美日联军的三个主力师全都退到了新军屯附近,并且以第一装甲师为核心,调整了战斗队列。

    虽然在仓促的撤退中,美日联军丢掉了很多装备,但是主战力量都在,三个主力师至少没被击溃。更重要的是,到了新军屯之后,弹药物资再也不是问题,美日联军也因此保住了已经不是很充足的士气。

    可以说,当时美日联军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在新军屯,没有可以防守的阵地。

    要想顶住第三十九集团军,唯一的办法就是进攻。

    对于刚刚撤下来的部队来说,即便还有战斗力,要想组织起进攻,也得需要时间。

    毫无疑问,当时美日联军最缺的就是时间。

    要知道,在新军屯西面,已经没有任何力量能够阻挡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集群了。

    为了挡住第三十九集团军,帕特里奇不得不在这个时候让美国空军使出全部力气。从十一点二十五分开始,美国空军就全面出动,不但一口气派出了三百多架战斗机与中国空军争夺制空权,将那些威胁到了美军攻击机的中国战斗机赶出战场,还在接下来的四个小时内出动了五百多架次的战斗机,对第三十九集团军的装甲集群进行集中打击。在当天晚上,仅部署在锦州的一个中队的二十架a…10c就出动了三次,投下了将近四百吨弹药,仅仅是发射的对地导弹就多达数百枚。

    美军的疯狂轰炸,确实起到了一些作用。

    比如在窝洛沽西面,两架a…10c就在三十分钟内,用“硫磺石”导弹、激光制导炸弹与三十五毫米航炮摧毁了二十多辆坦克与战车,几乎瘫痪了一个装甲营。在几公里之外,美军一个f…35a中队的集中轰炸,让一个坦克营丧失了突击能力。

    只不过,美军也为此付出了极为惨重的代价。

    虽然当时美军出动了三百多架战斗机执行制空任务,但是在之前的战斗中,美军f…22a机群的出动频率已经高得惊人,所以在二十日夜间,美国空军只派出了两个中队,也就是不到四十架f…22a,其余的全是不太适合执行制空任务的战斗机,比如f…35a,甚至是即将退役的f…15c。

    当然,中国空军的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

    在这几个小时的战斗中,中国空军也只出动了不到五十架的j…20,起飞与美军争夺制空权的主力是j…10与j…11。

    只不过,在战斗中,中国空军抓住了难得的机会。

    要知道,很少能够碰到f…22a无法全力出动的机会。不管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