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铁血抗战918-第8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矿井口,十几个日军端着枪看守着。汉奸和维持会的家伙们则拎着棍棒,监督着劳工们,稍有不如意,上去就是几棒子,打得劳工们痛苦翻滚,还不敢反抗。

他们并不软弱,他们也不是怕这十几个日军,而是怕不远处碉堡里支着的七八挺轻重机枪。

曾经这里有过一次反抗,数百东北军老兵和热血汉子弄死了汉奸和矿井口附近的几个日军,抢倒了几杆枪。可还没等发动冲锋,在密如雨点的机枪扫射下,连两分钟都没坚持到,六七百人就被屠戮一空。日军的残暴也起到了作用,让这里随之安静了下来,整个世界都变成跟煤炭一样,让痛苦煎熬的这些劳工再也看不到光亮。

随着最后一名劳工走出矿井,几千的劳工在驱赶下,领了糠团子,排着队向半地下的工棚走去,很快,矿井周围就安静了下来。只有数盏探照灯,在这些工棚之间来回的转动。

夜,随之降临,在短短半小时的时间里,周围就漆黑一片。

岗楼上的哨兵正捧着探照灯来回的转动,并用上面微弱的温度来暖着手呢,突然,他感觉后背一疼,紧接着脖子间就漏了气,思维也瞬间停止。

在他手离开探照灯的时候,一只带着两个指头的棉手套就按住了探照灯,接着转动起来。

远处大门那里,正有一只巡逻队踩着积雪,咯吱吱的走进营门。门口岗楼里的哨兵站的笔直,目不斜视,背着枪一动不动。

走在队尾的一名日军都走过去了,微微顿了下脚步,但没有回头,继续跟在队伍的后面,向亮着灯的营房走去。

边走,他还边琢磨,哨兵干嘛在枪口上套个管子?

军营外面那些闲散的十几栋木笼房灯火全无,显然里面的汉奸和走狗都睡去了。

一栋靠着营地最近的三间木笼房外,一点火星忽明忽暗。

杨大炮蹲在门口,抱着膀抽着刚扔给他的一盒日本烟,一点不因为屋子里媳妇正跟一名中尉翻云覆雨而恼火,反到美滋滋的算计着,今天能捞到什么。

就在这时,他听到房山头传来轻微的脚步声。那踩着积雪发出的咯吱声让他有点不爽。

“还他吗的来,老子看来半夜前捞不着进被窝了。”

暗自咒骂着,他挪动了下发麻的腿,就准备站起来迎接刚到的太君。

突然,他感觉风声一动,没等他扭头,一只大手就捂住了他的嘴,连带烟头一并按在了嘴唇边。

“嘶……”

烟头烫的他猛抽冷气,没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突觉一股凉气在喉咙微疼间灌进了肺里,紧接着身体的力气随着脖子处液体的流动而被抽空。

“睡我老婆还杀我!”

这个念头升起间,他的意识停止了转动。

黑暗中,几十个人影快速分流,纷纷靠近那些房门,停顿了半分钟左右,几乎同时拉开了房门,冲进了屋里。

噗噗的声音在每一栋屋子里响起,三人一组,一个打手电,两个开枪,一间房子顶多十几秒就结束战斗。随着人影的离去,留下屋子里热炕头上的尸体,再度恢复安静。

“呸!”

一名东北军老兵离开杨大炮的家时,啐了口,小声嘀咕道:“吗的!也不知道你是当王八还替偷汉子的老婆看门?还是他吗的龟公!”

此时,营门口走出一队巡逻的日军,扛着枪,打着手电,向煤场方向走去。

他们才走出营门光亮的位置,一垛垛劈材扳子旁边响起噗噗的声音,日军连反应都没有,就在安装了消音器的驳壳枪密集的射击中纷纷倒地,连开枪的机会都没有。

在这队巡逻兵倒地后不到一分钟,一群人影顺着熄灭了探照灯的营门摸进了占地面积几平方公里的军营。

随之,一栋栋无人的军营在看到门口雪地上没有脚印后,被排查过去,人影在一排排的营房间晃动,摸向了靠近右侧亮着灯的营房。

此时,周围的探照灯都定格不动了,将那片照的雪亮,一个个黑洞洞的枪口锁定那些门缝透着灯光的房间。

随即,三人一组的人影在雪亮的光亮中靠近了这些房子,在一枚曳光弹飞起天空的一刻,纷纷拉开房门,两只驳壳枪喷射着火蛇就冲进了屋子里。

屋子里的日军或在赌钱,或在收拾准备睡觉,突如其来的袭击让他们的去慌乱摸枪,可惜,当第三个人冲进屋子里的时候,三四十人一个都没有靠近墙边竖着的枪支,就浑身是大小窟窿眼中,倒在了血泊中。

董库在一个岗楼上盯着下面,他看到了这些东北军老兵的成长。这些人受过正统的军事教育,虽然很落后,但当时小张还是很舍得花钱滴,不但购进大批量的武器,还输出人才去捷克,法国,英国去学习深造,让东北军的素质在当时来说,在中国地界是首屈一指的,某种程度来说,比日本人要强悍的多。

五分钟后,这处可容纳五六万人的营地就易手了。那些在远处工棚里忍着饥饿睡觉的劳工们居然没有听到任何动静。

搜索没有活人之后,一个个车库被打开,一辆辆卡车、装甲车、坦克被开了出来,一具具尸体被收拾干净后,像死猪一般被运出营地,扔在了营地前面的山坡下。

工棚里,被发动机轰鸣惊醒的劳工们纷纷睁着眼睛,盯着黑暗的门口。

“小鬼子又活动了。”

一名东北军老兵用胳膊肘碰了下旁边的同伴小声说道。

“不知道又要去哪造孽了……”

那人长叹一声,回了了句。

他们旁边的一个劳工忍耐不住,披着棉袄就下了抗,蹑手蹑脚的来到门前,透过门缝向外看去。

看了几眼,他慌忙跑了回来,钻进被窝小声说道:“小鬼子不是走了,是回来了。”

“回来了?”

周围几人都小声的问道。

“嗯哪。”

那人小声的说道:“俺看到远处的军营灯都亮了,院子里到处是人影,八成是都回来了。”

“安稳些吧,看来又没机会了……”

伸头议论的几个人叹了口气,缩回肩膀,静静的听着外面的动静。

此时,董库他们将尸体运走后,将所有空营房的物资堆积到探照灯下的空地里,营房的火炕全部点着,为半夜能到的大部队提前做好取暖工作。

十几个伙房里,一帮大老爷们忙碌着,烙饼炖菜。浓郁的油饼香气慢慢的随着北风飘荡在营地里,惹得那些饥肠辘辘的劳工们跟是难受。

一个满脸鹊黑,看不出年龄的劳工吞咽了口唾沫说道:“俺要能吃顿葱油饼,让俺干啥都成,就算死了也值个了……”

“一会做梦吃吧……”

旁边的同伴噎了他一句。

他话音还没落,工棚的房门突然被拉开,手电随之照了进来。

劳工们一惊,大气不敢喘,都缩在露着棉花的破被子里,不敢吭气。

手电光亮晃了下,照在了挂着的马蹄灯上,随之一人上前掀开罩子,紧接着点燃。

光亮升起中,没等劳工们判断要发生什么事呢,一个年轻的声音喊道:“你们这里谁是伙房的?”

“俺……是……”

“俺也是……”

几个怯怯的声音中,大通铺上爬起几个身影,麻利的登上棉裤,穿上棉袄站在了炕下。

那个年轻的声音再度响起:“你们跟着俺去伙房,俺们不知道你们有多少人,你们自己去烙油饼,肉都熬上了,就差油饼了。”

“熬肉……”

“油饼……”

这俩个他们两年都没听过了的词让这些劳工懵了,想不明白豺狼般的日本人怎么改性了?没有一个人注意到说话的声音有着浓重的东北口音,虽然不是这附近的,可也是黑龙江的口音。

第152章喘气的都收

当那些做饭的跟着出去后,工棚里都在猜测今天这是怎么了,但却没人敢出去看。

二十几个工棚都有人走出,都是各工棚负责做饭的,他们进了各自的厨房后,迷迷糊糊和面切葱花,倒油烙饼,抬着成桶的土豆炖肉,白菜炖肉,酸菜炖肉,抬着喷香的一大盆一大盆的葱油饼走进各自的工棚。

看着冒着热气的菜,看着焦黄的葱油饼,劳工们一个个都傻了,半天没有人动手。

这一切太不真实了。就算早年年头好,也难的奢侈的吃回葱油饼啊!更别铁这是在阎王殿一般的矿上了。

“吗的!该死该活吊朝上!!”

一个劳工咒骂了一句,伸手抓起一张油饼,卷吧卷吧一口就咬了下去,还没等咽下,用木桶里的大勺子舀起块肉填进了嘴里。

“好吃……”

他含糊不清的说着,费力的一伸脖子,将嘴里满满的食物吞咽了下去。

“艹!就算死也做个饱死鬼!!”

又有一个劳工伸出漆黑的手,抓起油饼就往嘴里塞。

这一下,工棚里立时喧闹起来。劳工们没有说话的,满屋子里在昏暗的马蹄灯下只有一个声音,那就是跟猪抢食的时候动静一样,哼哧哼哧,呱唧呱唧的咀嚼声,享受的哼唧声,在工棚里成了主旋律。

正拼命的吃着,一个工棚的门突然被拉开。

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了下来,大家都腮帮子鼓鼓的,瞪着眼睛瞅着门口。

门口的那人没有进屋,直接站在门外说道:“一会伙房的去抬汤,小鬼子的海菜汤。”

“还有汤……”

劳工们脑海里冒出个不可思议的词汇。

那人说完就要关门,他突然看到马蹄灯下一个个腮帮子鼓鼓的漆黑面孔,遂停住脚步说道:“都慢着点吃,明天还有,管够,可别撑坏了肠子,到时候臭烘烘的没人给你们收尸。”

“咕咚……”

那人话音落下,工棚里响起清晰的吞咽声音,显然是开门的那一刻,食物已经咽了大半了。

随着们关上,工棚里还是一直安静着。劳工们彻底懵了,小鬼子这是要干嘛?

“老邢,你看他穿的不是小鬼子的军装,花里胡哨的。”

第一个声音响起,大家七嘴八舌纷纷议论起来。

“对啊!他还是黑嘴子口音。”

“他们不是日本鬼子。”

“俺做饭的时候要啥给啥,都是自己去拿,满伙房堆的都是小鬼子才能吃到的东西。”

一个矿工晃了晃手,待大家声音小了,这才小声说道:“老邢,你去看看吧,你眼毒,看看咋回事。”

“行,俺去看看。”那个叫老邢的矿工将手里的油饼放下,说着,起身就开门走了出去。

他一出去,视线首先落到了远处的那些碉堡上。视线落实的一刻,他心里一畅。碉堡还亮着灯,但那些大杀器却都不见了。他们这里也没有人看着,只有远处不断有人忙碌着。

怎么回事?

老邢疑惑着,就准备再走两步看看,看看是不是真的没人看着。

还没等他抬脚,侧面的伙房们开了,紧接着一个浓重的辽宁口音喊道:“爷们,喝汤就自己进来抬吧,用盛菜的桶,桶不够了!”

“嗯哪!”

老邢答应着,凑前了两步,小声问道:“长官,俺问个事,你们是……”

“别长官长官的,俺只是个做饭的,俺们是反满抗日先遣军,喝完汤把屋子烧暖和的,没事别可哪瞎跑哈。”

“反满抗日华夏先遣军?”

老邢重复了下这才一惊,忙问道:“长官,那太君……”

那个胖胖的东北军老兵大咧咧的说道:“都说了,别长官长官的,多别扭,你说的小鬼子啊,都他吗的给老把头烧炕去了。吃饱了把屋少暖和的,心放肚子里,安稳的睡觉吧。”

“都……没了……”

老邢被这突然的惊喜击晕了,喃喃的说道。

随着老邢回到工棚里,日本鬼子没了的消息迅速传遍了二十几个工棚。吃饱喝足,将地火龙烧的滚烫,连天窗都得开着透气,但大家却无心睡眠,胆大的站在工棚门口,看着远处那些忙里忙外的身影,恍如隔世。

他们获救了!脱离苦海了!

这是工棚里每一个人的心声。但大家都没乱,都安静的在他们这一片呆着。

一夜舒服的睡眠,在战马的嘶鸣声中结束了。劳工们早早的起来,在吃完新烙的油饼,喝着昨晚的饼用海菜烩的汤,议论着各自得到的信息。

“昨晚半夜俺起夜,你们不知道,那边那个人多啊!老鼻子了!”一个用雪将脸上擦得还算干净的年轻后生夸张的连说带比划。

“这是咱们的队伍,人还可和气了。”

“是啊,只说那边人多,别瞎走动添乱,没人管俺们,俺们几个都到了炮楼边上了呢!”

这是一支什么样的队伍呢?他们居然悄无声息的将防卫森严的军营,牢笼攻破,连枪声都没有听到,近在咫尺,连战斗的声音都没听到,最关键的是没有军阀队伍的那些习气,非常的和善。

大家小声的议论着,慢慢的,都不说话了。他们才想起,一旦日军再杀回来,他们……

“老邢,你去问问,看咱们能到他们队伍里领军饷不……”

几个东北军老兵期待的看着貌似很有威望的老邢。

“好!我去问!”

老邢毫不迟疑的站了起来,几步就来到了门外,略一琢磨,直接向工棚大门的炮楼走去。

“长官,我想问个事,你们是打鬼子的吗?”老邢笔直的站在一个跟着通讯兵的猎户身前,尽显军人气质。

那名猎户诧异的从上到下扫视了老邢一遍,说道:“是啊,俺们就是打鬼子的,都杀了好几万了!”

“那你们还招兵吗?招什么年龄段的?”

“招!”

那名猎户再次看了眼目不斜视的老邢说道:“只要喘气的俺们都招,不能扛枪打鬼子,总能做饭喂马吧,再不济也可以给营地烧火劈材吧。”

“啊!?”

老邢愣了下。他完全没想到对方这么强悍的队伍居然什么兵都招,有点捡破烂的意思。

“你不用怀疑,只要是中国人,只要打鬼子,不背叛民族的,这支队伍都招。”

老邢诧异的扭头看去,他见到了一个浑身散发着铁血味道的军人。对!是军人!这种感觉只有当兵久了,经历过生死,经历过战火洗礼的才会感觉出来。

“队长!”

那名猎户一个立正,规矩的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

“稍息!”

董库摆了下手说道:“三团长,你把你们团的文职人员集中起来,今天要安排这些矿工的事情,去顺子那里领大洋,走的每人三块大洋当路费,留下的做好档案。”

“是!”

那名猎户转身离去。

老邢没有动,他很奇怪,一个团长官不小了,却规矩的称他为队长,难道是联队?

“老兵,稍息!”

就在他满脑子想东想西分析的时候,董库说话了。

老邢目不斜视,叉腿背手。

董库看着老邢沉声说道:“老兵,我不管你是张帅的部下,还是马帅的部下,只要你还想着抗日,想着打小日本,想着收复失地,想着雪耻,华夏先遣军就欢迎你。”

“是长官!我想抗日,想雪耻,我们不是孬种!”

老邢大声吼道。

“好!”

董库满意的说道:“看的出,你受过良好的军事教育,这里还有多少兄弟?”

“报告长官,还有三千四百一十二人!”

“哦?”

董库饶有兴趣的看着老邢。能清晰的知道还有多少人数,显然这个老邢是有心人。

“老兵,加入新兵连是没有实际职务的,但这里的兄弟我都划给你,暂时成立**旅。”董库看着老邢,郑重的说道,“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旅长,你的兄弟没有新兵期,直接投入战斗,直接领饷,你能指挥吗?”

“能!”

老邢热血上涌,大声吼道:“长官,刑远在东北军就是旅长,这里的兄弟虽然大部分不是我的部下,可我们相处了一年多了,给我一个月,我能让他们成为精英战士!”

“刑远?”

董库看着这个老兵,重复了一句。

“到!长官!”

董库摆摆手,下令道:“刑远听令!你现在召集所有东北军兄弟,和摸过枪领过饷的兄弟,配合三团长做好登记信息,领取枪支的工作,从现在起,你暂时成为华夏先遣军第一**旅旅长!”

“是!长官!给我一个月,我能摘掉暂时的帽子!”

“好!我相信你能做到!”

董库满意的点点头。

刑远走向工棚的时候,不再缩脖抄手,腰背挺直,以极为标准步伐进入了工棚区域。

很快,工棚的劳工就被清点出了总人数,让董库意外的是,这里居然有八千多的劳工。

随着宣传,那些从死亡线上挣脱的劳工都愿意加入先遣军,不论岁数大小。至于原因,这大雪封山的季节,他们就算想回家,一二百公里的情况下是非常艰难的,再者,他们都没有良民证,就算回到鸡西,密山,虎林,也还是会被日本人抓住,再抓住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死亡。反正都是死,跟着先遣军,拿上武器,或许还有活路。最起码还能吃到葱油饼不是。

董库没有太过于操心这些问题,他安排完这些就按着找到的电讯记录开始逐级用电台呼叫支援。

很快,七台河矿区遭到上万敌人袭击的电文就到了关东军司令部那里。

联系不上第三师团,联系不上所有的增援部队,‘植田谦吉’正跟热锅上的蚂蚁般在司令部乱转悠,两天不曾睡觉了,接到七台河求援的电文后,紧急下令,让刚刚从齐齐哈尔到达哈尔滨的第十一师团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