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新列强时代-第1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吴可正率军跟英法联军僵持于天津,一时抽得不身只得任由朝廷这般瞎折腾,反正只要他这位主将不出岔子,安徽清也出不了事。

“朝廷太过心急了!”

桂良在天津一待就是大半年时间,早就明了乡勇队的战斗力有多强悍,知道与之同出一系的安徽清军实力也差不多哪去,所以对朝廷如此慌慌张张的举动很有些看不过眼。

“是啊,庐州方面可没向朝廷求援呢!”

花沙纳也跟着附和道,大半年时间的相处,此时三人已有并肩作战的战友之情,拿此事闲聊也算不得什么事。

“哎呀算了算了,朝廷也是一番好意,长毛的嚣张气焰也确实该压一压了!”

吴可本来还打算调派身在江西的吴大牛过来帮忙,眼下既然朝廷已经出了手便弃了这个想法,正好让这小子在江西好好经营出一番事业来。

可惜他对这一时期的历史知识不甚了了,根本不知道太平军将掀起多大风浪。

太平军的主要进攻目标并非庐州,而是江北大营。

因此,未等清军援兵赶到,陈玉成早已挥军由界牌直趋滁州,于9月中旬抵乌衣一带,与自全椒进抵该处的李秀成部会师。

在此之前,吴如孝按约率部自庐州北进,占店埠镇(今肥东)及其东北之梁园,进逼定远,以牵制胜保军。

安徽清军虽然强大,但总兵力不过近三万出头,除了驻守庐州的一万精锐之外,淮北各州县都需要兵力驻守。近两万人马分散在偌大的淮北平原连点浪花都掀不起,更不要说照顾到附近的乡镇了。

太平军则不然,动则便是兵力以十万计,要比人数和见缝插针水平的话,安徽清军真不是对手,有些照顾不过来也是没办法的事。

当时,江北大营统帅德兴阿拥有兵勇一万五千余人,以浦口、江浦之间的陡冈、安定桥、小店(今永宁镇)一带为重点,分驻于西至江浦石碛桥(今桥林)、高旺,东至瓜洲、三汊河,北至来安、施官集的广大地区内,绵延二百余里。

长江内则有水师巡船往来游弋,以资接应。战前,德兴阿得意地说:“各路马步兵勇,或多或少,择要分布,有警则奋勇向前,贼多则添拨援应。

海全一军驻扎石佛寺,无论何处紧急,皆可策应。他认为攻守都有把握,但作战结果表明,清军的这种分散部署,正好给了太平军以各个击破的极好机会。

李秀成、陈玉成两部太平军会师乌衣之后,众达数万,与江北大营清军相持。9月26日,德兴阿派出部队由小店进攻乌衣。太平军奋起迎战,大败清军,歼敌三四千人。

27日,太平军乘胜向小店发起猛攻,击败由江南大营来援的总兵冯子材部五千人。陈玉成部于是冲破清军陡冈军营,直下浦口,在从九洑洲渡水前来的太平军配合下,再次大败敌军,并将浦口一带的清军营垒全部烧毁。

清军见后路被袭,阵势大乱,纷纷夺路而逃。德兴阿先逃六合,后由水路逃往扬州。陈玉成部随即于29日占领江浦。至此,江北大营再次被摧毁,清军前后损兵万余人。

太平军攻破江北大营之后,恢复了天京与江北的联系,保障了对天京的物资供应,同时自然也大大鼓舞了士气。

朝廷可被这几记闷棍打得不轻,要不是天津战局焦灼,一时半会还结束不了,限丰帝在某些朝臣的挑唆下甚至一度还动了调动吴可南下的心思。

而身处前线的钦差大臣胜保虽然想要做出一番成绩来,在江北大营危急时候甚至要求庐州城内守军出城作战,结果自然被城防总兵吴图勾毫不客气拒绝,他能调动的也就一路纠集的上万乌合之众,连太平军负责牵制的数千人马都拿不下。

安徽淮北之地可是张亮基和吴可经营数年,无论军政都犹如铁桶一般的存在,哪是挂着钦差大臣名头,却啥都不是的胜保可比?

除了一些上得不台面,想要投机一把的地方乡绅和团练武装之外,在河南还有安徽等地他真很难混得开。

胜保虽然憋了一肚子气却又无可奈何,不说安徽清军驻扎州县不好调动,想要强来的话还得看张亮基答应不答应,别忘了安徽提督吴可还奋战于天津城,李保京师平安呢,哪里又是那么好动的?

随着江南局势出现巨大变化,吴可所在天津战场也不可避免受到影响,朝廷不愿再打下去而英法联军也疲惫不堪失去了锐气,正寻求一个体面的台阶好下,天津战局僵持了差不多半年时间终于出现缓和罢战的曙光……

第389章气愤

就是吴可自己也没想到,天津一战竟然能够纠缠大半年时间……

从春末一直到天寒地冻的冬季,吴可率领上万乡勇队战士,与英法联军竟然耗费了这么长时间。

原本以为英法联军后勤压力巨大,只能从香港和广州等地筹备,再不远千里送到天津应该支持不了多长时间。

可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联军不仅后勤一直没有出现问题,更是从后方抽调了好几千兵力支援天津战场。

战斗就这么一直耗了下去,英法两国专使倒也硬气,尽管情况不是很妙但坚决不肯率先低头服软。

却是谁也没料到,这样的局势被京师来的一封圣旨打破……

“朝廷到底是怎么想的,这时候跟洋人讲和?”

送走了传旨公公,吴可将明黄圣旨让人收好,转过头来没好气说道。

“朝廷财政出现了困难呗!”

桂良在朝堂上的消息渠道,自然不是吴可比得上的。

“哈,这理由真是……”

吴可都不知该说什么是好,双手一摊没好气道:“要是我脑子没糊涂的话,咱的钱粮供应有一般是自己出吧?”

话说他极度不相信朝堂官府的信誉,驻守天津的上万人马千万开支一半依靠朝廷,另一般则是自行在河南和安徽两省筹措。

想当初他提出这想法时,朝堂上下一片赞誉之声,哪个不夸他吴某人公忠体国是大清的官员楷模,暗地里说什么难听的都有。

可他们又哪知道脱误可心中的担忧,以朝臣们的尿行说不得某些家伙突然脑子不灵光,冲划拨给乡勇队的钱粮上下其手,被黑了钱粮倒没什么怕就怕耽搁了战事引起不必要的麻烦,真要出了问题最后算谁的?

虽说英法联军顿兵天津城,被乡勇队整得不上不下没了脾气,但乡勇队应付起来可没表面看起来那么轻松,非得提起十二万分关注才成,不然被洋人钻了空子可不是开玩笑的。

因此驻防天津的上万乡勇队战士的士气不能出现任何问题,要是因为钱粮的事儿影响了军心士气,最后导致不可预料的结果出现,那才叫一个冤枉。

“这个倒不是咱们的问题,南方那边打成一锅粥,所耗费的钱粮物资无计其数!”花沙纳脸色有些尴尬,但还是硬着头皮解释道。

“这个我当然知晓!”

吴可挥了挥手有气无力反驳道:“可也不差这么点时间吧,洋人眼看着便要支撑不住了!”

说起这个他便一肚子火气,明明前不久才上报朝廷,洋人最多坚持不过春节,希望朝廷一如既往的支持天津守军,没想到却是等到了一封讲和圣旨。

要说他怎么如此肯定洋人快要支撑不住了,谁都不是瞎子,英法联军的表现摆在那呢。

刚开始时,英法联军不了解天津守备状况,急于求成差不多每天都将发动一波攻势。

等到双方交手数次,联军发现天军守军不要惹之后,发动攻势的频率便放缓了下来,一般都要准备个三天左右才会发动一波攻势。

这样的情况一直维持了大半个月,后来联军高层一看不成啊,先不说消耗的物资是个天文数字,就是巨大的伤亡也让他们受不了。

后来战斗间隔又改成五天八天还有十天,最后确定在半个月发动一次有炮火支援的凶猛攻势。

可是最近联军已经间隔二十来天没啥动静了,这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桂良跟花沙纳一时无言,他们也看出了联军的不对劲,可是此时朝廷旨意已到,再说这些已无意义。

见两人这般神情,吴可顿时明白了些什么,打气精神故作气愤问道:“两位大人,不知朝堂之上到底发生了何等变故,可否跟小子说个明白?”

桂良与花沙纳再次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无奈和愤怒,最后还是桂良重重叹了口气,揉了揉发酸的眉心无奈解释道:“还不是谭廷襄那厮,上报朝廷说美国专使愿意跟咱和谈……”

“真是好笑之极!”

吴可一听顿时怒极反笑,毫不客气打断了桂良的话连连冷笑:“嘿嘿,美国又没出兵,只要英法两国不送口这就是个天大笑话!”

“可朝廷不愿再打下去了!”

桂良倒也没生气,只是有些无奈解释道:“这总是个机会不是,朝廷想试一试也可以理解!”

“是啊!”

花沙纳也跟着附和道:“要是南便没出那些乱子倒也罢了,可是眼下朝廷的精力大部分都被吸引到南方,不希望与洋人再出现节外生枝的情况!”

桂良担心吴可心里不痛快,生了什么抵触心理,于是接着花沙纳的话头道:“吴军门不必如此恼怒,朝廷也是担心把洋人逼急了,最后彻底倒向长毛那边可就大大的不妙了!”

“这才是朝廷最为担忧的吧?”

吴可自嘲的嘿嘿一笑,摆了摆手有气无力道:“好了好了两位大人的心意我领了,自然不会傻到跟朝廷对着干!”

“这就好这就好……”

闻言,桂良跟花沙纳齐齐松了口大气。

如果放在康乾之时,他们才不会管吴可心里憋屈不憋屈。可是眼下时局不同了,只要不是傻子都看得出大清的江山不稳,各地叛乱四起可谓名副其实的乱世。

他俩说不定什么时候便会下到地方,又或者肩负剿匪重任。有吴可这么一位强势军方大佬做朋友极为难得,更不要说这大半年时间并肩作战的经历,早让他们有了战友般的不错感情。

“不过……”

吴可话题突然一转,又让两人的心提了起来,生怕吴可牛脾气上来不管不顾跟朝廷对着干。

“不过什么?”他俩异同口声追问。

“嘿嘿两位放松放松,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

吴可轻轻一笑,摆了摆手解释道:“之前我就说过,美国人又没派兵出战,在洋人军队当中根本就没啥话语权,就算他们想和谈要是英法两国不答应怎么办,这战斗依据结束不了哇!”

“这个……”

桂良跟花沙纳互视一眼,齐齐皱起眉头脸露担忧之色。

吴可的话虽说有挑刺嫌疑,但事情确实如此。在天津窝了大半年时间,他们也基本明白了洋人国家的大致情况,知道洋人内部也不是铁板一块,矛盾丛丛不说有的甚至还在世界某处打得不可开交。

美国他们也大概知道是个什么情况,跟英法这等列强中数一数二的强国不在一个大洲,国力一般内部也是矛盾丛丛,听吴可的意思少不得一场波及全国的内战,纯粹的外强中干不值一提。

而且英国还直接插手了进去,支持了一方对抗另一方。如此情况之下美国专使在联军当中的话语权真的让人担心,不要搞到最后朝廷被骗了才好。

“哼哼,还有姓谭的那混蛋……”

吴可也没管挂良与花沙纳的神色如此,怒气冲冲继续道:“咱们在天津打生打丝,他到好不知何时与美国人勾搭上了,竟然在这时想火中取栗,世上哪有那么简单的事儿?”

他不提还好,这一说桂良跟花沙纳良人的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正如吴可所言那般,丫姓谭的这是想干什么?

之前天津城打得最为激烈时丫在哪,现在好不容易洋人要快支撑不住了丫就蹦了出来,想不让人怀疑居心都不可能!

而且丫堂堂一直隶总督,竟然暗地里跟洋人勾结,在这关键时刻可以说得上犯了不小忌讳。

“那吴军门认为应该如何是好?”

反应过来之前想得太过简单,桂良也不嫌丢脸直接开问。

“呵呵,咱们现在对美国人要怎么和谈,又提出了什么意见一无所知!”

吴可没好气说道:“现在说什么都是白搭,还是先向朝廷问清楚情况再说吧!”

“如此也好!”

桂良与花沙纳闻言齐齐点头,心思电转寻思着怎么向朝廷探问详情。

……

吴可这边为突然出现的变故伤脑筋,英法联军高层也不好过。

伤亡和消耗实在太大,大到了眼下的额尔金跟葛罗急得焦头烂额,却又骑虎难下不知该如何收场。

事情到了这份上,再向达成之前意愿几乎没有可能,能够占得些便宜就非常不错了,甚至以前跟清国签订的条约都有可能被废除。

这是他们无论如何都难以接受的结果,真要是发生的这样的事情,他们俩的政治前途也就到此终结,就是调回本土也少不得一场磨难。

可是战事已经进行不下去了,正如吴可他们猜测那般,打了这么久还没取得决定性胜利,加上伤亡不小联军眼下士气却是极其低落。

最让他们恼怒的是,后方的广州跟香港也不太平,英法两国驻军跟平民时常受到清国地方武装分子袭击不甚其扰。短时间内还没什么,时间长了谁都受不了不是?

这时美国专使列卫廉突然抛出,可以通过他的渠道跟清国谈判,战场上得不到的可以从谈判桌上争取的意见时,英法两国专使是又喜又怒心情一时复杂到了极点……

第390章针锋相对

朝堂之上,直隶总督谭廷襄正侃侃而谈……

“美国专使列卫廉向我保证,和谈绝对不提过分要求……”

“列卫廉转达了英国专使额尔金和法国专使葛罗的意愿,希望能与朝廷坐下来好好谈谈……”

“下官以为,朝廷目前关键是扑灭长毛乱匪,适当向洋人退让不算过分……”

“嘿嘿,谭大人说得轻巧!”

等到谭廷襄话音刚落,吴可迫不及待出列连连冷笑,反驳道:“洋人已经坚持不了多久了,谭大人这时候暗中联络美国人,说是洋人想要谈判休战,难不成之前大半年的战斗都白打了不成?”

“吴大人此言差矣!”

不用谭廷襄出面,便有朝臣跳出来大声反驳:

“先不说洋人到底还能支持多久,反正朝廷是坚持不了几线作战太长时间!”

“至于暗中勾结美国人更是无稽之谈,要不是之前谭大人与美国专使列卫廉有接触,列卫廉为何单单找上谭大人而不是近在咫尺的吴大人?”

“真不明白吴大人哪来的底气说这话,天津之战打了足足半年有余,洋人依旧活蹦乱跳这就是吴大人的本事么?”

“强词夺理!”

花沙纳崩不住了忙不迭跳了出来怒喝道:“洋人什么情况难道周大人眼睛瞎了,我记得之前特意上过解释折子!”

没有理会周姓大臣涨成猪肝色的脸膛,花沙纳环视一周掷地有声道:“既然周大人那么健忘,我可以再次跟周大人还有诸位朝臣解释解释缘由……”

“洋人船坚炮利都是众所周知的事儿,天津外海完全就是英法洋人的天下。只要外海还在洋人手中,登陆天津作战的洋人陆军损失再大也能及时补充过来!”

“打消洋人某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还在其次,咱们又不能把洋人得罪得太惨,让他们彻底倒向长毛一方……”

花沙纳唾沫横飞一通解释,引得大部分朝臣纷纷点头不已,认为如此行事才是最为稳妥之策。

“至于天津城外的洋人能够支持多久,我想我这个亲历前线之人更有说服力一点吧?”说到这儿花沙纳故意顿了一顿,脸露不屑解说道:“半年前洋人几乎三天便发动一次进攻,之后改成五到十天发起一次进攻,四个月前又改成半月发动一次进攻,而最近一个来月洋人却是来世得很,啥过火举动都没有,这意味着什么想必大家应该心中有数!”

“至于跟洋人在天津耗了半年时间,官军损失不过三千,洋人损失也绝不会少于这个数字!”

闻言,不少朝臣纷纷露出不以为然之色。花沙纳看在眼里怒在心头,他只冷冷一笑大声道:“不要以为损失了这点人手没什么,洋人军队本就人数不多,放在远东地区的更是少得可怜!”

接着他有科普了一下英法两国军队在大清的数量:“不要怀疑,根据多方统计得出来的结论,英国和法国布置在我大清的陆军总兵力不会超过一万五千!”

“咝,这不可能!”“这怎么可能,怎么可能就这么点人手?”“骗人的吧,谁人统计出的这个结果?”“……”

花沙纳这番话犹如石破天惊,顿时在朝堂之上引起一阵轩然大波。不要说朝臣一个个风中凌乱,就是高坐龙椅之上的咸丰帝都很是诧异不信。

“呵呵,这可是我跟桂良中堂,还有吴军门花费了不少代价才整理出来的情报,虽然可能有错漏之处,但也事实应该相差不大!”

花沙纳嘴角微弯,眼神跟桂良还有吴可轻轻对碰,满脸自信说道。

一干朝臣面面相觑,三位大佬联合做出的统计,就算不实他们也没胆子反驳,更何况是不是事实他们也不清楚不是?

让朝臣们好好消化了这个惊人消息后,花沙纳嘴角一扬继续解释道:“可以说,半年时间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