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窃国贼-第8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精选的漠北战马与辽东战马杂交而得的后代也有五百余匹,但这些杂交马同样需要建立全新种系,至少十年内,刘存和将校们无法指望获得更多的重装战马。

    王杞和颜慎组建重装骑兵旅所需的一万二千匹战马,大多是两年来从辽东和辽西陆续购入的,里面三分之二的战马来自北海(今贝加尔湖)鲜卑人和丁零人部落,这些体形雄健、耐力和速度都非常好的战马如果不使用马蹄铁,四只马蹄同样无法承受重装骑兵的长时间驱使,这也是刘存接到王杞的汇报之后,不得不将高桥鞍和马蹄铁技术提前贡献出来的重要原因。

    如今,重装骑兵已成为琅琊军和青州军高层无比期待的兵种,外界对此依旧一无所知,没见过重装骑兵的魏延和陈到自然也就毫不在意,他俩觉得自己麾下的骑兵无论装备还是马匹,都是天下最强的,因此,两人喜滋滋前往洛阳东门外军营,向赠给他们西域骏马和宝贵兵器的主公刘存拜谢。

    刘存见到魏延和陈到非常高兴,一番问候完毕,干脆一同前往营中校场出出汗。

    陈到和魏延看到刘存换上的铠甲和自己身上的几乎没有分别,感到非常不解,侍卫长翟趋看到两人疑惑的表情后,低声向两人解释道:

    “外界有很多传说,有人说,主公身穿上天授予的黄金甲,也有人说,主公的铠甲是一千名琅琊大匠师花去一年时间制成,堪称刀枪不入的天下至宝,这些都是胡说八道!”

    “实际上从建军开始,主公的铠甲与咱们这些将校就毫无二致,真要说有什么不同,就是主公的铠甲左胸前没有象征品秩和资历的军衔标志,倒是主公的长枪和佩刀略有不同,得自于罕见的陨铁锻造,出自技艺精湛的大匠师之手。”

    “但是,我军绝大多数将校的武器基本都是难得的精品,都是按照各人习惯和喜爱,交由珠山兵器工坊的大匠师用最好的材料打造而成,在外人眼里,无一不是千金难求的神器,可在咱们这些将校眼里却很普通,军候以上级别的军官只要愿意,都可以向珠山兵器工坊定制自己喜欢的武器,不过得自己花钱。”

    魏延和陈到恍然大悟,心底里对刘存更为敬重。

    ********

    ps:谢谢孑与大大的打赏!巨火继续求订阅、推荐票、月票和全赞支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第一七九章 驾驭之道(下)

    小将陈到对自己拥有与刘存几乎一模一样的长枪和佩刀很满足,倒是对刘存的武技深感兴趣,借此机会,他低声询问比他大四岁的翟趋:

    “仲明兄,军中传言,主公当年仅用一个回合,便枪挑张举麾下大将张荜,当时兄长是否在场?”

    翟趋自豪地笑道:“当时我和另外几名师兄弟就在主公身后压阵,主公那一枪不但出乎敌将张荜预料之外,咱们所有人也惊愕不已,实在太大胆、太冒险了!”

    “要知道那时候彼此间策马对冲,速度非常快,几乎在眨眼之间就爆出一团血雾,然后张荜的脑袋就顶在主公的枪尖上了……张荜没了脑袋的尸首还骑在马背上跑出四十几步,才被咱们的士卒堵住,接着就是一阵掩杀,那一战打得酣畅淋漓啊!”

    魏延连忙问道:“主公是怎么出枪的?”

    翟趋悄悄指向前方十余步外正在与爱马一同热身的刘存:“等会儿你就知道了,数年来无论多忙,主公都坚持磨练武技和射术,虽然射术比太史将军和颜慎将军略逊一筹,但与徐盛将军、张郃将军、乐进将军他们不分上下。”

    “其实,主公最厉害的还是在马下,主公的搏击术军中无人能敌,军中使用的刀术训练教材和徒手搏击教材,就是主公亲手编写的……我几乎隔三差五就被主公打倒一回,放眼全军,唯独我兄长翟越能在主公手下支撑二十个回合不倒地,其他谁也不行!”

    魏延和陈到非常震惊。

    在无影山大本营的三个月强训中。他们对徒手搏击术和刀术训练印象深刻。对两本教材上的精确绘图和巧妙阴狠的打击方式非常重视。原以为定是哪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世外高人传授,做梦也没想到竟然是自己追随的主公的杰作。

    翟趋看到两人惊讶莫名的样子,再告诉两人一个秘密:“武学院的十二科教材,主要的五科就是主公编写的……”

    “如今武学院三百教官中的百余名年轻教官,大多是城阳武学院第一、第二期毕业生,都是主公非常器重的将校,这些弟兄毕业后分到各部磨练一到两年,然后返回学院。边当教官边总结,不少人已经陆续晋升各部副将。”

    “文长兄的副将张溥张义原,便是武学院首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此人有勇有谋,精于筹划,擅长训练和长途奔袭……”

    说到这儿,翟趋四下看了看,稍稍靠近魏延,低声说道:“有件军中机密,相信你们很快也会知道。只是二位需要记住,此机密军中仅将校一级才有资格了解。二位听完后切记不要外传:前兖州刺史刘岱的脑袋,就是张溥砍下来的,此次要不是主公点名张溥出任文长兄的副将,恐怕纪维将军打死也不愿放人。”

    魏延和陈到彻底震惊了,魏延脑子里立刻浮现比自己大两岁的张溥形象:体型偏瘦,相貌平凡,脸上总是挂着和蔼笑容,说话慢条斯理,性格随和乐于助人,深受官兵喜爱,活脱脱是个文质彬彬的教书先生。

    如不是出自主公心腹弟子翟趋之口,魏延和陈到绝对不敢相信,文质彬彬貌不惊人的张溥,竟然砍下了闻名天下的兖州刺史刘岱的脑袋!

    在接下来的骑战和步战比试中,神智有点儿恍惚的魏延和陈到,均败于刘存之手,勉强出身汗的刘存看到两人明显不在状态,以为两人放不开,也就没有了继续比试的兴致。

    刘存接着完成数轮骑射训练后,独自坐在场地边喝水,欣赏翟趋等人的骑战训练。魏延犹豫再三,终于鼓起勇气,走到刘存身边低声问道:“主公,义原兄真的砍下了刘岱的脑袋?”

    刘存愣了片刻,想了想对魏延点点头,随即好奇地问道:“文长对此有何感想?”

    魏延如实说出自己的想法:“刘岱素来残暴骄横,恶名远播,死不足惜……属下只是对义原兄的武技和胆略深感震惊,说句实话,之前属下有点儿小看他了。”

    “来来来,坐下说话……其实张溥武技并不算高,真要和你单挑的话,恐怕顶不住十个回合,哈哈!”

    刘存让魏延坐在身边,介绍道:“张溥是个孤儿,与徐盛是从小玩到大的好兄弟,小时候常被人欺负,一直是徐盛护着他,无论学文还是学武,张溥的天赋都不高,但他非常努力,每天学习兵法之余坚持武技训练,通常是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苦练不辍,硬是凭着这股子狠劲从三千同袍中脱颖而出,考上城阳武学院第一期。”

    “我教了他三年,他的每一点进步我都看在眼里,嘉许之下传授给他的东西比起别的学员多一些,三年期满,张溥的各科成绩在城阳武学院首期师兄弟中名列第三。”

    魏延又是惊讶又是感慨,对自己的新搭档张溥钦佩不已。

    刘存继续介绍:“张溥毕业后,进入当时军中最为精锐的灵山营任队率,在奇袭蒙阴县城的战斗中立下一级战功,晋升灵山营假军候,两年后被他的武学启蒙师父,也就是武学院学监纪维将军调到身边,担任侦查和突袭两门学科的教官。”

    “后来泰山郡发生战乱,严重威胁我青州安全,于是我命令张溥率五百精锐进入战区找刘岱麻烦,他没让我失望,整个行动计算周详,行动迅如猛虎,最终他成功砍下了刘岱的头颅,也砍断了袁绍的一条胳膊,为无数被刘岱害得倾家荡产妻离子散的兖州百姓报了仇。”

    “此后,盘踞泰山中的十余万黄巾军和老弱妇孺分批向西迁移,在咱们的军队和各级府衙的接济下,建设自己的家园,开垦荒地,挖矿炼铁,如今都过上安定富足的生活。”

    “由于此事太过机密,不能声张,张溥也就没有获得应有的荣誉,战后他默默回到武学院当教官,此次组建青州军第七师,我才找到机会将他调出,授予他参军校尉军衔,担任你的助手,辅助你统领麾下将士。”

    说到这里,刘存颇为感慨:“两个半月前,就是张溥赶到无影山大本营与你见面那天,他的第一个儿子刚出世,他夫人差点儿因难产死掉,我得到消息后悔也来不及了,早知道这样,就该让他晚一个月去找你报到,可张溥毫无怨言,只在家陪伴妻儿三天就返回军营。”

    “昨天下午他来领取你们第七师的给养物资,完了找到我汇报,最后向我郑重举荐你的亲卫长魏统等五人,请求准许他们进入六月开学的武学院第四期深造,对我说魏统五人都是难得一见的才俊,若是获得系统的军事学习,掌握我军的各种军法军令和先进训练方式,熟悉我军的指挥体系,将来定会成为高水平的领军将校。”

    “我正想晚饭时征求你的意见,如果你舍得放人,后天就让魏统几个跟我回济南,魏统他们的家人已在济南安居了,若能借此机会让他们结婚成家就更好了。”

    魏延感动不已,站起来向刘存深施一礼:“属下替族弟等人感谢主公恩典,请主公尽管放心,属下定会虚心向义原兄请教,绝不辜负主公的信任和栽培!”

    刘存对魏延的精明和悟性非常满意,他让魏延坐下后低声问道:“知道我为何不把名声更大的徐盛或者管亥将军调到太谷关,反而调你魏延去镇守吗?”

    魏延想了想,如实说出自己的揣测:“估计是属下的老家就在南边,熟悉太谷关周边和以南地区的地形地貌,只是……似乎数年来率领黄巾军转战四方的管亥将军,更熟悉如今依然盘踞豫州、荆州和司隶交界地区的各路黄巾军啊!”

    说到后来,魏延皱起了眉头。

    刘存笑着道:“说对了……不过,难道你忘了,管亥与黄河以北的并州黄巾军和黑山黄巾军也很熟悉啊。”

    魏延立刻睁大眼睛:“主公想收复大河北面的河东和河内两郡?”

    刘存点点头:“这两郡本来就是洛阳直辖的司隶地区,但如今要收复两郡非常困难,哪怕我下得了决心,恐怕也要耗费一年以上的准备时间,还要对各路黄巾包括占据弘农的杨奉所部进行说服瓦解,这就需要管亥在黄巾军中的威望了!”

    “到目前为止,咱们和各路黄巾相安无事,没有联系,更无交恶,但是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咱们的军事行动都必须以洛阳安定为基础,如今对洛阳威胁最大的,除了北面的并州和西面的西凉军各部,就是南面的荆州、东南面的豫州和东面的兖州,搞不好这几个方向随时都要爆发战争。”

    “我和幕府的先生们已经决定,今后不管是谁,只要胆敢对咱们驻守的洛阳动心思,就要狠狠教训他,甚至灭掉他,否则不能保住刚获得新生的洛阳,不但对不住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数十万民众,也无法昭彰我军威严。”

    “因此,相比于盛名在外的管亥和徐盛,你义阳魏文长身上的担子一点儿也不轻啊!”

    魏延一听,顿时热血沸腾,双拳紧握,目光炯炯地望着刘存。

    *********

    ps:谢谢acmjwu大大的月票!巨火求订阅、推荐票、月票和全赞支持,感激不尽!(未完待续。。)

第一八〇章 问鼎之基(上)

    初平四年,四月二十五。

    刘存回到阔别半年的青州,正式进驻张灯结彩筹备盛大庆典的济南新城将军府。

    周长二十八里的济南新城已为天下瞩目,规模仅次于帝都长安城、故都洛阳城和周长三十二里的齐国古都临淄城。

    济南新城四面城墙的高度与坚固程度前所未有,与依附四面城墙而建的四个军营一起,构成全新的城市防御体系,总体防御力远胜以上三大都城无数倍。

    新城街道宽阔,布局完善,拥有新颖坚固的地下排水系统,居民区、文化区、商业区和行政区的分区设置更为合理,十二座大型官办学堂和十座医馆分布其间,遍布全城居民区的三百六十口装饰华美的井台错落有致,济南新城干出了许多前所未有的创举。

    坐落于新城东面三里左右,隔着遍栽垂柳的宽阔护城河的老城历城,已完成城墙修复和旧城改造,与新城一东一西,相依相映,济南国治所也从西面七十五里的东平陵,搬到改造一新的历城之中。

    历城内外原有五十余家冶炼工坊,在新城开工之前已尽数迁到西面八十里的新城章丘,与誉满天下的东平陵冶炼二十余家小型工坊一起,整合成两大冶炼制造工坊,共享青州府衙在章丘城南大山下新建的两座水库提供的水力驱动等先进技术,获得南部山区丰富的铁矿资源配给,一跃成为青州第二大冶炼与制造基地。

    历城南面和东面原有的冶炼工坊区,如今已被占地两千余亩的一座座纺织工坊替代。

    从南面大山中流出直通北面济水的河道经过修浚。为两岸十余家大中型纺织工坊提供充沛的水源。两岸架设百余座大大小小的新式水车获得了丰富动力。纺织机器和技术得到革新革新,使得产量倍增成本急剧下降,预计一年之后,历城将成为青州乃至大汉天下最大的纺织基地。

    当初在刘存苦心说服下,济南国、齐郡的三十几家皇亲国戚和名门大阀为获得入股琅琊钱行济南分行的资格,不情不愿答应刘存的附加条件,集资八千万钱投入章丘冶炼制造业和纺织业,获得他们谁也不看好的六成股份。

    这些权贵门阀对此没有给予任何期望。不少人干脆把自己的投资当成是向刘存交付保护费,谁知州府在不到半年时间里,便将十余座纺织工坊建好,从琅琊引进的新式纺机效率惊人,投产两个月便已获利。

    章丘冶炼制造工坊已初具规模,州府衙门从数万流民中征用一万八千余青壮,在一片荒芜的大山脚下夜以继日地苦干,建起了延绵四里的高大工坊区。

    产业整合后接受聘请的六千余名本地工匠,在珠山和临淄铁城调来的三百余名匠师带领下,仅用两个月时间就建起八座先进的大型炼炉和高效水排。沿着钢筋混泥土浇筑的两条引水渠装上二十余座硕大水车和数十台制造设备。

    三个半月前,点火试产成功。如今已生产出三种外销型兵器甲胄、十余种先进农具和两个系列的五金工具,所有产品尚未入库,就被合约经销商琅琊商会的商队运走,销往冀州、徐州、幽州甚至更远的吴越和交州地区。

    如今,投资入股的三十余家权贵门阀笑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对刘存怀有的那点儿怨念烟消云散,以济南王刘康为首的十三世家欣喜之余,非常后悔自己当初的保守,不少门阀悄然改变了态度,重新审视刘存温和的政治经济改良政策,开始主动向刘存靠拢。

    以目前形势看,章丘两大工坊和济南纺织工坊给他们带来的丰厚利润,绝不低于琅琊钱行济南分行的月利分红。

    因此,最近一段时间,刘康和济南国十三世家频频聚会,商讨如何说服刘存,将章丘两大工坊中属于青州府衙的四成股份全部买过来。

    相比之下,青州政府的收获更大。

    成千上万民众因为章丘两大工坊和济南郊外的数十家纺织工坊获得宝贵的就业机会,方圆百里内的居住环境在科学合理的规划下大为改善。更为重要的是,一年的免税期满之后,两大行业将会成为青州重要的支柱型产业,给青州政府带来丰裕的税收。

    刘存对青州各级衙门半年来取得的成绩深感满意,他回到济南后的第二天,便在霍坚、管宁、国渊、秦义等文武官员的陪同下走出南门,穿过横卧历下波和五龙潭之间的九孔石桥,前往新落成的济南大学进行视察,这里才是刘存寄托了无限希望的地方。

    “大学”的名称由来已久,《礼记。王制》中就有“小学在公宫南之左,大学在郊”,以及“束发而就大学,学大蓺焉,履大节焉”、“五帝名大学曰成均”和“上庠为大学,在王城西郊”的记载,大学也称为“成均”或“上庠”,西周时期有了直属中央机构的太学,本朝前期在京师也设立了太学,为中央官学和最高学府,太学祭酒兼掌全国教育行政。

    为避免引起朝廷文武大臣和各路诸侯的诟病,刘存和麾下心腹商议过后,为这座青州规模最大、等级最高的学府,定名为更富地方色彩的济南大学,变相地实施科举制度,为将来的发展积蓄人才。

    令所有人没想到的是,济南大学的首任山长并非享誉天下的郑玄或邴原,而是郑玄和邴原的学生济南相管宁。而负责济南大学具体管理事务的学监,则是刘存敬重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