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贞观文宗系统-第5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么?山东战场上他的条陈救了不少人的命,明德门前一首歌让十二军都记住了他的名字,平阳昭公主的葬礼上他当了虎贲甘愿做仪仗。这些事情下来,虽然他从来没有上过战场,但是他在军中的声望比你还高。再说文坛,他老师是江南文坛领袖,还和孔颖达那个家伙交好,就连虞世南对他也赞不绝口,《权书》一出,就是你我如今也都能随口念上几句,年轻一代,无人能与其争锋。仕途上,你莫看他在山中苦读了三年书,但是养望三载,难道出来就只能在王府当一介笔吏?”

高士廉的一番话,说的长孙无忌后背都湿了。这不总结不知道,一总结吓一跳,不经意间,这个被认为是年轻一代幕僚的罗彦,实际上也就是在秦王府被他们这些早就跟随了李世民的人给盖住了光芒,不然,人家如今的地位,也不会比自己低。

。。。

第九十七章罗彦怒斥李世民

等罗彦被人领进来以后,长孙无忌有些神色复杂地和罗彦见过礼。

这一见礼之后,长孙无忌反而不知道说什么了。看着久久无动于衷的长孙无忌,高士廉暗叹自家这外甥还是太嫩,所以就接过话头,问罗彦:“进之,好久不见。不知今日此来,所为何事?”

“确实好久不见。治中依然是风采依旧。罗彦此来,所为之事,却是和治中一样。”看到高士廉,罗彦心里也是轻松不少,总算是来了个以前说过话的。

“哦?不知道进之有什么高见。”高士廉这个时候也不打算让长孙无忌继续呆下去了,直接越过那些云山雾罩的话,询问罗彦的意思。

“高见没有一个。但是请求倒是有一个,不知道治中和长孙郎中能不能答应?”罗彦也不再绕弯子,开始说起正题,而此时脸上也收敛起刚才的轻松,变得严肃起来。

“愿闻其详。”高士廉见罗彦这会儿要开始说重点,示意罗彦继续往下讲。一边的长孙无忌此时也回过神来,仔细听罗彦接下来要说什么。

“请治中和长孙郎中,合力劝殿下及早动手。此外,还请长孙郎中派快马,把房杜二位先生接回来。有了这两位,殿下也更好行事。”罗彦这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高士廉和长孙无忌。

听了罗彦的话,两人也是一阵苦笑。“不是我等没有劝过殿下,而是此时殿下还没有下定决心。非要等到太子他们先动手,才肯行事。至于接回房杜二人,这个倒是简单,我手书一封,快马送过去,想必一两日内就能够把他们接回来。”长孙无忌这个时候说道。

“不,等到太子他们动手,恐怕一上来就是雷霆万钧,殿下到时候根本就不会再有反抗的机会。事到如今,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地步,点下如此妇人之仁,怕是要送了性命。”罗彦一字一顿,盯着长孙无忌说道。

这个时候也就这位能够和李世民说上话,如果长孙无忌再不苦劝先下手为强,那么到时候大家的下场都不会好到哪里去。

也不等长孙无忌继续说话,罗彦接着说道:“太子殿下向来宽厚,对秦王都起了杀心。我等虽然只是幕僚,能过了太子那关,但是能过得了齐王那关么?不止是为秦王殿下,也为了我等惜身保命,还请长孙郎中三思。”

长孙无忌如何想不到这一点,刚才和高士廉说的就是这个事情。这会儿再被罗彦说出来,心里头也是一阵发苦,自己这些人果真是已经把性命寄托在李世民身上了,要是李世民还不行动,怕是到时候离心离德,李世民更加不容易成事了。

想到这里,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对视一眼,然后对罗彦说道:“如今殿下已经有杀太子和齐王之心,但是迟迟找不到合适的理由,所以便是我等苦劝,怕是效果也不是太好。不知道进之有什么好主意。”

罗彦这会儿也没有放松,只是简单说道:“威胁到性命的时候,殿下自然会做出决断。而这样的时机,恐怕也不远了,就在这几天。”

听到罗彦如此笃定地说时机不远,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一脸震惊,当下就问道:“进之为何如此肯定?”

“不是我肯定,而是齐王一旦把玄甲军的精锐调走,殿下就彻底没有了依仗,这个时候,就算是太子和齐王犯浑,他们手底下那些谋士们也不会刚过这个机会的。到时候直接把殿下叫出王府,不论是在哪里,瞬间斩杀,然后逼迫圣人交出手中大权,那么大事就定了。”

按照脑子里的记忆,罗彦把李建成接下来的计划说了出来。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心中一合计,确实按照罗彦所说的推演下去,太子一系成功的几率太大了,大到他们都不由得惊出一阵冷汗。

震惊之下,这两人不由得对罗彦也是高看一眼。这样的计谋,确实很毒辣,还好罗彦是在自己这方的阵营里。真要跑到李建成的手底下,凭借李建成虚心接受建议的本事,把罗彦的提议作为一种备用的手段,都能让李世民好好喝一壶。

当下两人就拉着罗彦,把送给房玄龄和杜如晦的信写好,只等着明日一早城门一开,就飞马送出去。

眼见得夜色已深,大街上已经宵禁,长孙无忌就留下罗彦,三个人开始合计接下里的事情。

谈论这怎么对付李建成,这个时候长孙无忌才发现罗彦的厉害之处。

回想起三年多前,罗彦参加那次幕僚会议的时候,建议让李世民的手下众多谋士在长安周边的州县任职,尤其是长安县和万寿县,甚至让于志宁和李玄道两个人去当个县尉。当世包括长孙无忌在内的很多人都觉得罗彦就是年少轻狂志大才疏,但是现在回想起来,罗彦所说的,不就是眼下这个情况么?

房杜二人被赶出长安,而且任职的地方距离长安还不近,快马加鞭来回也要两三天。而当初罗彦建议他们去的地方,完全就是一天的时间就可以来回。

至于当初罗彦建议李世民手下武将子弟送去千牛卫金吾卫,怕是也早就做好了依靠武力解决事情的打算。这份预见能力,简直就是妖孽。

更不用说前些时候讨论迁往洛阳的时候,人家给出的五条细则。

现在想想,每一条都对于当前的形式合适到极点,甚至是李世民起事的时候人手不足的事情人家都考虑到了。这时候,长孙无忌才发现,自己思考了这些事情,已经把自己的后背吓湿了。

没错,这个贞观时期大放异彩的长孙无忌,年龄已经三十过,这个时候也被这个比自己小将近十岁的青年给吓出一身冷汗。

收拾好心神,长孙无忌继续开始和罗彦还有高士廉讨论关于怎么逼李世民先下手为强的事情。

“太子的近臣当中,有殿下的眼线吧?”罗彦莫名其妙冒出这么一句。

事到如今,罗彦已经充分表明了他的忠心,长孙无忌也不好隐瞒,只能正面回答:“太子率更丞是我们的人。”

长孙无忌是这个时候已经把罗彦当作李世民麾下幕僚的核心了,所以直接具体到人。

“那么明天我等就应该会接到密报,到时候希望长孙郎中和治中能够趁机劝殿下动手,不然的话,不出几日,我等可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这话罗彦倒不是为了恐吓长孙无忌和高士廉。

别人不好说,罗彦自己怕是就逃不了。之前他拒绝李建成的时候,态度绝对没有那么委婉。加上过来拉拢的那个人回去一番添油加醋,要是李建成胜利了,自己能好得了才怪。

至于长孙无忌,他是李世民的大舅子啊,杀完李世民全家,第一个受死的绝对是他。

三个人谈到很晚,实在是太困了,这才草草睡下。

第二天一早,长孙无忌就派出心腹,把写给房杜两人的迷信趁着城门刚开送出去。这件事情处理完毕以后,才和罗彦以及高士廉一起到了秦王府。

此时李世民的身边已经没有几个人可用,秦王府里也显得冷清不少。罗彦可没想过这会儿就主动找李世民,再怎么着,也得让李世民请自己一回。通过昨天晚上和长孙无忌的谈话,罗彦已经得到了长孙无忌和高士廉的高度认可。要是这个时候不趁机提升自己的地位,那罗彦绝对是傻了。

不出所料,罗彦拿着书读了不到一个时辰,就被匆忙叫到李世民的书房。

这地方可不是一般人能够进来的,罗彦也就单独求见李世民的时候进来过一次。其他时候,这里都是李世民和心腹幕僚商议密事的地方,等闲人就是靠近都做不到。

走进书房,李世民已经是一副忧心忡忡的样子。

原来,就在刚才,太子率更丞王晊传来密报,说太子和齐王想趁着为李元吉饯行的时候,谋害李世民,然后对外谎称暴毙,再指使大臣逼迫李渊交出权利。

听到王晊传来的消息,长孙无忌和高士廉惊呆了,这事儿果然是如同罗彦所料,甚至就连李建成的计谋都被罗彦说个**不离十。当下两人强烈建议李世民把罗彦叫过来

进门之后,静静等李世民把事情讲完之后,罗彦把目光撇向长孙无尽。意思就是询问长孙无忌有没有趁机劝导李世民下手。见长孙无忌先是点头,后是摇头,罗彦心知长孙无忌已经尽力,但是李世民还是放不下心里头那点虚名。

“殿下可知,宋襄公有几胜几败?”罗彦也没有直接说什么,倒是问起这种无关紧要的问题。

李世民知道罗彦这是说自己妇人之仁,但是却没有反驳。

罗彦又问:“败宋襄公者,而今千年已过,当世可曾皆言其不义。”这话问的李世民一阵脸红。“虚名加身,便要杀生成仁,早知如此,殿下何必当日苦劝圣人反隋之****。须知上若不仁,亦可行周公之事,何须甲胄在身,同胞相残。”

“而今千钧临头,系于一发。殿下若要迟疑,何不从我等,自缚双臂,长跪玄武门,以求速死。”罗彦这个时候可是一点面子都不给李世民留,把李世民说的脸上一阵发白。

虽说罗彦很是欣赏李世民往后的政治道路,但是可不代表罗彦就盲目地搞什么太宗崇拜。像李世民这个时候的矫情,那明显就是还想当失足妇女,还想要贞节牌坊。罗彦可看不惯这种人,所以更是不能给李世民留面子了。

。。。

第九十八章秦王府中谋事变

罗彦这个时候可不是在卖直,性命攸关的时候,罗彦只想着催促李世民做好决定,然后,亲身经历那场千古名案:玄武门之变。

罗彦说了这些之后,长孙无忌和高士廉也搀和进来。尤其是长孙无忌,直接流着泪说道:“殿下,当断不断反受其乱。想想观音婢和承乾,我等身死名灭,他们孤儿寡母日子又怎么会好过。”

李世民这个时候还是有些作难地说道:“辅机,这些事情我都知道,只是,我等要是这么做了,这天下人怎么看,到时候怕是各地又会叛逆蜂起。”到了这个时候,李世民还是一副没法决断的样子。

长孙无忌终于放大招了:“这件事情做完之后,只要保得观音婢母子的性命,就是把罪名推到我的头上,让我以死谢罪,我也认了。”

望着泪眼汪汪的长孙无忌,再看看欲言又止的高士廉,以及脸上已经明显露出不满神色的罗彦。再想想自家妻儿的容颜,以及,往后手握大权的风光,李世民咬咬牙关,强逼出几个字:“罢了,便是这千古骂名,我也认了。”

破开了心里头那扯淡的道德枷锁,这个时候的李世民终于恢复了当初意气风发的模样。对着长孙无忌说道:“辅机,要想成事,没有房玄龄和杜如晦,仅仅依靠我等几个,风险实在太大,我想派人把他们接回来,然后再做打算。”

见到李世民终于有了决断,长孙无忌停止了流泪,也不顾还在脸上的泪水,转脸和高士廉以及罗彦相视一笑。

看着这三个人莫名其妙的就笑了起来,李世民有点懵:“怎么,我说的不对吗?”

“不,殿下说的极是。不过,让他俩回来的事情,殿下就不用管了,今日一早,城门初开,接他们回来的人就已经快马出了长安,这个时候,怕是都快要到了。”长孙无忌把自己做的好事就这么坦白出来。

望着这会儿有点得瑟的长孙无忌,李世民结巴着说:“你们……你们居然这么早就已经想好了。”

“昨天晚上,进之过来找我,正好舅舅也在,我们三个就已经把当下的局势仔细推敲了一遍。不论怎么说,房杜二人是必须要回来的。如果还等着殿下下令,事情恐怕就已经不可控制了。所以我等自作主张,派人前去请他们二位。”讲到这里,长孙无忌还冲着罗彦点点头,表示这不是他一个人的主意,也有罗彦的功劳在里边。

“若是失了锐意进取,殿下还是当初那个英姿勃勃的秦王么?我等可都是冲着心怀天下济世安民秦王来的,若是如此殿下还不能成事,那我等死了,也只能怪自己识人不明。”罗彦淡淡说道。这个时候,不给李世民点刺激,这货估计没等房玄龄他们回来,到时候又后悔了,那罗彦可就亏大发了。

听了罗彦的话,李世民一阵脸红。

这段时间自己一直怀着妇人之仁,或者说,自己根本就没有承担千古骂名的那个胆子,所以才一直等着李建成他们先出手。但是事到如今,李世民才发现,其实自己这么做,完全就是在自取灭亡。

也不等李世民继续反思,罗彦问道:“前些时候我说要收买长安县的差役和狱吏,不知道殿下做的怎么样了?”

李世民不假思索地说道:“这件事情我交给张公瑾去办了,只是,进之,为什么要收买这些人?”

“若是到时候殿下府中兵力不足,拉拢这些人,以厚利诱之,再加上长安城中的那些囚犯,予之免罪,亦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罗彦口中轻描淡写,但是落到李世民和长孙无忌以及高士廉的耳中,差点没吓死。

罗彦的这个办法,绝对是可以称得上老辣了。居然把兵力不足的事情都已经早早考虑在内,那么罗彦早在那个时候就已经想到了会有今天的事情发生。

长孙无忌和高士廉虽然在昨夜就已经对罗彦的预见性感到惊讶,原本以为罗彦让李世民交好那些差役和狱吏只是为了到时候不给自己找麻烦,谁知道罗彦是打的这个主意。连囚犯都敢用,罗彦的胆子已经不是一般的大了。

看着三个人一脸懵逼样,罗彦说道:“历史纳囚犯为己用的,比比皆是。我等既然是行非常之事,便是用些非常之人,又有什么好奇怪的。”

良久,李世民才感慨道:“进之,实乃当世鬼才。”除了这个形容,李世民已经找不到其他合适的词汇来形容了。

因为派出去的人不断在驿站倒换马匹,房杜二人在接到长孙无忌的书信之后什么也没有收拾,就跟着前去接他们的人飞马赶往长安。所以在第二天城门刚开的时候,两人就直接进城门赶往秦王府。

好在天色尚早,又不是早朝的时候,两人一路没有阻挡,很快就进了秦王府的大门。

这个时候李世民已经把手底下能够召集起来的文臣和武将都召集在秦王府,整整候了一夜。年龄大一些的,李世民安排到了客房休息。而年龄稍微小一点的,都陪着李世民熬着。

这会儿房杜二人一到议事大殿,李世民也不废话,直接开始步入正题:“我决定,尽早对太子和齐王下手,诸位可有什么建议。”

听到李世民如此决断,这些人脸上终于露出笑脸。这些日子可是憋屈坏了,被李建成和李元吉各种打压,偏偏自己的主子又迟迟拿不定主意,所以只能忍气吞声,无处发泄。这下好了,终于可以发泄自己的怨气了。

里头尤其以尉迟敬德和程知节最为激动。尉迟敬德被李建成整的可是不轻,因为李渊耳根子软,他差点就死在李元吉的诬陷中。至于程知节,当初李渊无缘无故把他外放,也是因为李建成和李元吉。而且尉迟敬德还遭受过刺客的威胁。

“他爷爷的,这次一定要了李元吉那小儿的命。”尉迟敬德当场就撂下狠话。

但是,决断是有了,想要实行,还需要一个详细的计划。

房玄龄一向计谋多,当下就出了主意:“殿下今日就向圣人告发,说太子****后宫。想必圣人必然会在明日召太子进宫审问。而太子和齐王一向同出同进,必然会一起前往。我等乘此机会,在玄武门外埋伏人马,到时候一举将其擒杀。”

房玄龄的这个计谋,完全就是抓住了李渊的心理。李渊当了皇帝之后,没有正牌老婆管束,自然就成了勤劳的小蜜蜂,所以后宫妃嫔不少。但是是个男人就有占有欲,这会乍一听有人图谋自己的女人,不勃然大怒才怪,尤其,这个人还是自己的儿子。

就是利用了这种心态,房玄龄吃定李渊不会像往常李建成犯错一样软禁,而是要当场质问,所以才定下这样的计策。

杜如晦深思了一下房玄龄的计策,然后说道:“这倒是可行,只是玄武门毕竟狭小,容纳不了太多伏兵,而且距离东宫又近,一旦太子手下增援,怕是我等抵挡不住。”

“那到时候再让王府中的士兵过去增援好了。”

“不可,太子手下卫士众多,一旦兵分两路,一边增援玄武门,一遍攻击秦王府,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