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知不觉,三个多小时的行程过去了,下了飞机,正好是黎明时分,京城的天气阴沉沉的,空气很是闷热。
李丹琪打电话叫来一辆商务车,准备一尽地主之谊,华彬等人也不客气,李丹琪虽然有些玩世不恭,但人很真诚,而且以后还要合作。
“今天行程怎么安排?需要先找个地方休息一下吗?”李丹琪问道。
管伶俐很体贴的说:“还是先找个酒店休息一下吧,还要给我凤凰妹子买两身衣服,梳洗一番才是,让京城的人也看看我们这金凤凰的旷世仙姿!怎么样,妹妹?”
“全听姐姐安排。”凤凰无比乖巧的说,丝毫没有刚相识的陌生感。
“我要去火车站接人。”郑丽英说,从一下飞机,她的手机就没停过。
随后,人们的目光纷纷落在了华彬身上。
华彬哈哈一笑,丝毫没有长途跋涉的疲累,反而神采飞扬,前所未见的兴奋。
“我要踏踏实实的做一天京城地道的公子哥!”
第六百五十二章 秒变纨绔
华彬春风满面,兴致盎然。
掰着手指对众人说道:“一会进入市区我就出发了,先找个地道的小摊,尝尝那焦圈和地道的京味豆汁。然后去那享誉百年的澡堂子,泡个澡,修修剪,喝喝茶,睡个饱。
中午自然是去吃烤鸭子和涮羊肉,下午去天桥底附近看看那些说书唱戏的,热闹热闹。”
“哟,华爷,这都什么年月了,可您这贵族范儿一点没变啊!”管伶俐用地道的京腔调侃道,她曾经在这里上了几年学,口音和地道。
随后,管伶俐从口袋里掏出一张银行卡,递了过去说道:“奴家这有一点散碎银两,请华爷您收着,若是在戏园子里打个赏,捧个角儿,咱不能跌了份儿不是,但咱话说在头里,晚上您要是想逛个八大胡同,这钱可不够,您得悠着点!”
华彬麻利的收起了卡,这还是第一次见到管伶俐发钱,这大姑娘是个外场人,有个大事小情从来都是一门心思的维护华彬的,此时见他兴致盎然,自然不会扫了他的兴,主动掏钱支持。
华彬一抱拳,道:“多谢夫人赏赐,为夫去去就回。”
众人哄堂大笑,凤凰在一旁也是笑意盈盈,她对华彬还太陌生,来日方长,还是慢慢了解吧。
“彬哥,我陪你去吧?”李丹琪问道。
华彬一摆手道:“玩还用人陪吗?何况还是一大老爷们,算了,你们休息好了谈正事儿要紧,我自己吃吃喝喝就行了。”
“好吧,那我给你放在哪?”李丹琪问。
“五环。”华彬道。
“为什么放在五环啊?”李丹琪诧异道,那里可不是市中心,也没什么热闹的。
“因为比六环少一环!”
众人大笑,管伶俐凑过来,亲昵的搂着他肩膀,道:“还比四环多一环呢!
去玩吧,但晚上不许去什么酒吧,夜店,不然我饶不了你!”
说完,管伶俐还在华彬脸上亲了一口,就像留下了自己的标记,让外出的丈夫时刻惦记着自己的好。
车子开到五环,华彬跳下了车,挥手和众人告别,兴致勃勃的迎着朝阳上路了。
二十年了,当年离开时他还是个学龄前儿童,这么多年来,即便是五环也已经高楼大厦林立,京城早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华彬努力让自己的脑袋保持空灵,不去回想二十年前的事情,今天就是痛痛快快做一天公子哥。
接下来,他真的按照自己的计划,吃了焦圈,和了豆汁,然后去了百年老浴池泡澡,而且人家正好刚开门,等在门口的都是老大爷,看到他如此年轻,都有些吃惊,这么年轻懂得泡头一水,真是会洗澡的行家。
泡个澡,修个脚,这可是百年传承的修脚手艺,专治各种脚部问题,连脚臭的问题都解决了,沈艺馨要知道了一定很满意。
舒服的睡了一觉,精神饱满,神清气爽,喝上一杯凉茶,更是通体舒泰。
中午在最富盛名的烤鸭店吃了顿正宗的烤鸭子,配上冰凉的啤酒,香醇畅快,只不过他食量惊人没吃饱,然后到不远的烤肉店吃了正宗的烤羊肉,喝了三两白酒,当真是回味无穷。
吃饱喝足,找了一家老字号的茶馆,要上一杯清茶,清清油腻解解酒,当真是贵族般的享受。
下午两点,天桥附近的各色剧场开始演出了,买张票进场,看着剧场内古色古香,颇有古时候的韵味。
捡了张桌子坐下,有肩上搭着手巾的伙计送上茶水瓜子,演出很快开始,评书、大鼓、戏曲、相声逐一登场,听得就是原汁原味,可是比年三十晚上的那台汇报演出精彩多了。
尤其是最后一个老艺人,说了一段单口相声,更是引人入胜,笑料百出,每个包袱都响,让人回味无穷。
老先生下场,受到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齐声喊着:“再来一个!”
再经久不息的掌声中,老艺人从幕后返场,抱拳拱手,给大家作揖道谢,随后在台中站定,手里拿出一副竹板,微笑着说:“感谢大家的热情,谢谢大家对传统艺术的支持,下面给大家唱一段数来宝,希望大家喜欢!”
热烈的掌声过后,清脆的竹板声响了起来,节奏感极强,老艺人的声音洪亮,吐字清晰,节奏明快,而且这一段唱的是‘老药铺’。
这数来宝的艺术形式,就旧时代的艺人,拿着竹板走街串巷,打竹板一是有节奏,二是为了显得热闹。那时候的艺人钻们挑选一些商铺店面,做买卖的人有钱呐。
到了不同的店铺门口,艺人即兴编词,以吉祥话,吉利话为主,加入眼前的店铺营生,唱得掌柜得高兴,赏几个铜钱大子,就靠这个糊口。
而台上这位老先生唱的就是旧时代,艺人在药铺门口的即兴说唱,台词与药铺,中草药都有关。
“铡药刀,亮堂堂,几味草药您老先尝。 先铡这个牛黄与狗宝,后铡槟榔与麝香。 桃仁陪着杏仁睡,二人躺在了沉香床。 睡到三更茭白叶,胆大的木贼跳进墙……”
听到这节奏感极强的台词,华彬的思绪猛然回到了二十多年前,记得曾经有个走街窜巷的数来宝艺人,就在他们家的药铺门口,唱得就是这么一段。
当时大人都在忙着给患者看病,就只有他在门口,那艺人对着他唱:“你说掌柜的不在家。掌柜的不在你老在,你老办事更明白。我看掌柜的走不远,有这个买卖把他管。里推外,外推里,少掌柜的就是你。”
当时华彬还不太明白,只是听着傻乐。
但此时,记忆与汹涌的潮水涌上心头。
他之所以做一天逍遥公子,就是因为他心中有愧,离家二十多年,他连家门都不认识了,连在哪个区,什么街,那条路都忘记了,连过去缅怀一下都不能,也只能苦中作乐了。
现在听这位老先生唱起这老调子,让他的心中顿时重新燃起了希望之火。
二十年过去了,虽然京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人还在,孩童变成了男人,那时候的年轻人现在也只是中老年而已,不认识路可以打听,总会有人认识吧。
热烈的掌声把华彬从记忆中唤醒,老先生下台,他也立刻站起身朝后台走去。
在门口被一个伙计的人拦住了,他立刻拿出一张百元大钞,道:“今天我听的高兴,要去后台酬谢演员!”
那伙计一看华彬出手阔绰,类似的客人也经常看到,和旧时候捧角儿一样,都愿意当面打赏,显得有身份。
伙计不再阻拦,华彬顺利的来到了后台,刚才那老先生正喝着茶水润嗓子。
“老先生演出真精彩。”华彬抱拳拱手道。
老先生看了看他微笑带:“现在难得有你这样的年轻人还喜欢听传统节目了。”
华彬掏出一千块,并诚意十足的双手奉上,道:“一点小意思不成敬意,请您喝茶的。”
老先生有些受宠若惊,毕竟这样的节目已经不讨彩了,完全就是货卖于识家,只有真正喜欢和懂行的人才算知音。
老先生接过钱一个劲的道谢,华彬笑道:“这个段子我小时候就很喜欢听,有个艺人隔三差五就回到家我门口唱,只不过词儿不大相同,他唱的是舒庆堂!”
“舒庆堂!?”老艺人大吃一惊:“那是我师傅他老人家的定点单位呀!”
华彬一愣,心跳骤然加快,连忙问道:“您这是什么意思?”
老艺人笑道:“我师傅他老人家是旧时代的艺人,那时候混口饭吃不容易,经常走街串巷,夸西家,赞东家,可给钱的不多,难得有几个好人家,艺人为了糊口,隔三差五就会到好人家门口去唱一段,讨几个钱花,说起来那时候的艺人就是叫花子!”
说着说着,老人还感慨了起来。
华彬急切的问:“您的老恩师经常去舒庆堂吗?”
“可不是嘛!”老艺人说道:“舒庆堂是当年京城首屈一指的药铺之一,虽说没有同仁,济安等百年老号的资历老,但也是享誉京城,更有神医坐堂,药到病除。
而且这家人好,经常赠医施药,对我老恩师那样的落魄艺人也甚是关照,每每去了都会给几个大子……
你看我刚才说的这段,唱的就是同仁堂,可师傅当年教我的时候,总是一开口就把同仁堂说成舒庆堂,然后他就会满心感慨,那家老医师人好心善,他都说顺嘴了!”
华彬静静的听着,但心跳却如重鼓,时至今日还有人念着华神医的好,赫赫之名至今仍在,但人却已遭遇大难,不知身在何方。
他不由的眼眶有些湿润,吸了吸鼻子问道:“老先生,您还知道这舒庆堂在哪吗?”
老艺人频频点头,道:“当然知道,我师傅他老人家当年隔三差五就会带我过去看看,虽说药铺早已经关闭,医师一家人也不知去向,但师傅始终惦念着。
舒庆堂的老铺还在,师傅他老人家去年过世之前,我们还去过,就在……”
第六百五十三章 物是人非事未休
三环,比五环少两环。
一处红砖青瓦的四合院前,华彬心情悲愤,热泪盈眶,双手紧紧握拳,身体因为强烈的压制而在阵阵颤抖。
二十年游子情,今日终回故里,那积蓄的情感犹如火山即将喷发。
他没想到,二十年后,当年的故居旧宅仍然保存完好。
现如今的京城,四合院已经所剩无几,若不是纳入了文物保护,就已经变成了杂居的大杂院,像这里这样保存完好,又无人居住的,几乎没有。
这是一座典型的三进三出的大宅院,一进是门房,门厅,倒座房,二进是正堂,庭院,和东西厢房,三进是后罩房。
他曾记得,当年门房就是接待处,倒座房是给那些药铺伙计们居住的,正堂就是诊室,老爷子在那里坐堂应诊,两侧厢房一面是药方,一面是病房。
后面的罩房是他们一家人的起居所,分配的非常合理,满是童年的回忆。
只是周围已经变了样子,当年门口那颗杏树已经不见了,但院子里那棵杏树却已经高耸参天了,记得这是当年老爷子给当年开国的宰相爷看病开药之后,他老人家为了表示感谢,亲自赠送的杏树,表示杏林高手,妙手回春之意。
“真是奇怪,二十年来没有人居住,这里竟然崭新如往昔,连个蜘蛛网都没看到。”华彬抑制住了情怀,冷静的分析着:“而且这周边已经大变了摸样,我可这里非但没有被拆除,反而保存完好,真是奇怪了。”
这是回自己家,多想无益,直接进去看看就是了。
华彬走上前,直接推开门朱漆大门,真的就没上锁,这让他越发的好奇了。
刚要迈步进门,忽然从们房中窜出一个男人,大喝道:“干什么?”
这是一个五十岁左右的中年汉子,穿着白色t恤和黑色短裤,脚下是一双布鞋,耳朵上还别着一根烟,看样子刚要抽烟似得。
“你干什么,私宅不许乱闯!”中年男人说道。
听到这话,华彬险些忍不住抽他两嘴巴,这里可是他的家!
华彬当然不能因小失大,迫不及待想要知道详情。
但他也知道,旧时代这些大宅门的看门人,也就是门房,都是一个比一个牛叉的主儿,所谓宰相门人七品官,都难免有些狗仗人势。
而在这三环内能拥有古典四合院的人,必然是大人物,这家伙难免也有些傲气。
华彬微微一笑,自然有得是办法对付他,他当即用南方的普通话说道:“老先生雷猴啊,唔要误会啦,偶滴老嘎就狙在则个屯,偶系则个屯里土生土长滴羊……”
那男人一听顿时冷笑两声道:“拉倒吧,就您这舌头,还土生土长的羊啊?再者说了,您管这事儿叫屯儿啊?你长眼仔细搂搂,这是三环,京城的核心区,这儿要算屯儿,那纽约的曼哈顿就是村儿!”
华彬哈哈大笑,道:“老仙山雷瞒搞笑啦,实话跟你讲啦,我是在南边的高楼别墅住的厌烦了,最钟意这里古色古香的平房,想要买一栋住一住啦!”
“住一住?”中年男人拿出狗眼看人低的架势,道:“你当时村里盖房呢,说住就住啊,你知道这套房子现在值多少钱吗?”
“多少钱都唔紧要啦,我是来自那位老爷子画了个圈圈的地方啦,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花点钱,毛毛雨啦!”华彬唔紧要的说着。
那中年男人冷哼道:“我告诉你,这样的四合院,在清朝的时候就算不是王府,也都是一品大员的官邸,整个京城不过百十座,之前卖出一栋每平米要价五十万,还有一座和这个差不多,整体出售要价十亿,你给我撒点毛毛雨我看看!”
“哎呀我去!”华彬一激动,北方口音就出来了,把那中年男人吓了一跳。
这可是华彬家的祖宅,听说只十多个亿,不激动才怪呢,这要是拆迁,他摇身一变就是拆二代了!
中年男人听他北方口音都整出来了,当即皱眉道:“我说你这人到底是干什么的,我没空跟你逗咳嗽,赶快走,不然我报警了。”
华彬连忙变回南方口音,道:“老仙山不要酱紫嘛,我是真的很喜欢这样的房子,但十个亿我肯定系唔啦,但花个十万八万租上个把月,住几天,过过王公大臣的瘾总可以吧?”
“你想得美!”中年男人道:“这都快被列入文化遗产保护行列了,你还当大杂院说租就租呢?我告诉你,这房子一位大人物斥巨资买下来的,现在在超级女明星汤燕儿名下……哎,我和你说这些干什么,快走,快走吧!”
说完,中年男人自知多言,急忙的关上了大门。
大门关上的一刹那,华彬脸上虚假的笑容瞬间消失不见,他眼中一片冰冷,死死的盯着大门。
这里承载着他最无忧无虑的童年回忆,但现在亲人不知身在何处,自己更是有家不能回,而且连房子都被人霸占了,居然在女明星名下,难道是当礼物送给明星的吗?
这天下有谁能出资数亿做礼物,这不是土豪,简直是土*匪了!
“当初就算是发生了医疗事故,也是个人行为,总不能株连九族没收财产吧?”华彬暗想道:“房产过户更名,是必须原房主本人到场签字的,就算有人手眼通天不需要这个步骤,也需要拿到原有的房产证之类的证明吧,是谁就这样强行霸占了他人房产?”
很显然这个人一定和梁家有关,甚至和梁家背后的势力有关。
好消息是,这个神秘莫测,毫无头绪的幕后黑手,因为这个狗眼看人低的门子暴露了线索。
汤燕儿……
这个名字还真有点如雷贯耳,经常霸占娱乐头条,连剪个头发,画个指甲都能成为新闻,但出道十年,绯闻不断,却从未公开过男朋友,是当今娱乐圈绝对的大姐领军人物。
如此公众人物成为线索,简直是再好不过了,因为全国成千上万的狗仔都将成为他的眼线。
不过要说起娱乐圈,有一个人更是站在制高点,那就是吴氏传媒的总裁,吴颖娴小姐。
上次一别至今没有联系过,临别一吻的甜蜜与神情仍然萦绕心间,还有那一对奇尺大茹更是让人魂牵梦绕,华彬始终纳闷,那么大竟然还不下垂,她是怎么摆脱地心引力的?
想着想着,华彬心中旖念顿生,立刻掏出手机打了过去,电话很快就接通了,但对方的声音有些冷漠,公式化的说:“喂,你好。”
这可不是华彬期待的方式,他打趣道:“我好,你也好,大家好才是真的好!”
“请问你是哪位!?”对方公式化的问道。
华彬一愣,这肯定是吴颖娴的私人手机号码,应该不会让秘书接听的,而且这声音也确实是吴颖娴啊。
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