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实际上比起黑人遭遇的歧视,华人在欧美地区遭遇的歧视更加的严重。
视频的内容有些莫名其妙。
短片很短,是一名美籍华裔遭到伊拉克人绑架。
华裔问为什么是我?
绑匪告诉陆华,因为他是美国人。
然后讽刺的是,接下来,陆华报警911,得知和伊拉克有关,接线员将通话接到了fbi那里。
而fbi却不停地问,为什么伊拉克人没有直接杀你而是把你绑架了?
最后出现了手机快没电,陆华对着电话大声喊放我出去一定给你钱的镜头,在镜头下棺材旋转着并越来越小,最终淹没在黑暗之中。
这个短片,很明显的是剪辑过的画面。
虽然这个短片给人感觉是标题党,短片也没有凸显,这个问题,但是因为有了标题的暗示,很多人自然而然地就会想到,主角被绑架是因为他持有美国护照,可是求救的时候,fbi关心的却不是主角的安全问题,而是追问为什么伊拉克人没直接杀人而是绑架?
这里面难道是因为主角是华裔的原因?
关于人种的话题,一直都比较敏感,虽然有些美帝人士看了觉得,这个话题有些扯淡,但是实际上心里却觉得,这个视频当中的表达出来的东西,的确是客观存在的东西。
而在美的华裔却是有很大的共鸣感,因为华人在美帝遭遇到的歧视,他们或多或少都能够感受到,或多或少都有虽然不同,但是却类似的经。
抛开这个视频短片不说,标题那个,美籍华人到底算不算美国公民?
这个话题如果按照官方的解答自然是肯定的。
可是实际上,到底有没有一视同仁每一个华裔自己清楚。
这一点,很明显的表现就是,在好莱坞的电影中,除了白人,其他人种没有谁是英雄,或许黑人有一些,但是华人,抱歉真没有。
美籍华人到底算不算美国公民,这个短片因为被封推在首页,加上又是一个很现实很让人深思的话题,所以,点击率节节高升。
白人还好一点,敏感的黑人也同样提出一个问题,那就是,美国的黑色人种到底算不算美国人?
有一些被歧视过的黑人,纷纷留言称,法律上,美籍的黑人,华裔都同样是美国公民,但是在事实上,歧视却无处不在。
当然,对这段视频,也有人开始好奇,这到底是什么?是恶搞短片?还是电影?
如果是电影,又是哪一部电影?什么时候上映?那个华裔美国人,到底最后有没有得救?
当然好奇的人当中,也以华裔居多。(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活埋》上映
因为只是一部小成本影片,点映的场馆也只有10家,所以,环洋最终还是做到了,让美国和华国同步上映。
这也为《活埋》在华国的宣传多了一个噱头,首部,北美华国同步上映的影片。
虽然在美国只是小规模点映,但是普通人不知道这点啊,所以,反正感觉能够两个国家同步上映,就很吊了。
毕竟像《功夫英雄》可都没有做到同步上映。
《活埋》同样也按照国内的电影上映那样,在首场邀请了不少影评人和影迷来观看这部影片。
曾华也在其中。
曾华对《命运唿叫转移》的另类的影评,倒是也让他在网络上收获了不少人气。
导演:姜韦
编剧:叶秋
主演:陆华
在字幕过后,荧幕上却奇怪地没有出现他们所期待的画面。
播放故障?
这是许多人第一时间冒出来的想法,影院内,起了一阵喧哗,不少影评人和影迷都有些疑惑和皱眉。
长达半分钟的黑暗,每一秒都让影评人和影迷皱眉和疑惑。
很多人都有种上当受骗的感觉?出状况了?
曾华也眉头紧紧地皱起,怎么回事?难道真的是影片播放出问题了?还是机器故障?
亦或者是故弄玄虚?
就在这个时候,终于有声音传出,不过荧幕上却依然一片黑暗,影院内的抱怨声越来越大。
此时,沉重,急促不规律的喘息声越来越大,黑暗的荧幕下这种声音给人精神很大的压迫感。
让抱怨声也随之一顿,纷纷把目光投向了依然黑暗的大银幕。
“啪嗒”“啪嗒”试图打打火机的声音响了起来,伴随着打火机火苗的闪动所有人终于看到了人的存在,尽管很快再次陷入了黑暗。
随着打火机的声音连续响起,终于黑暗的银幕上,出现了光点,照亮了画面。
长长的火苗照射下,影院里的观众终于看到了嘴巴被胶布封堵住的陆华。
陆华的身体疯狂地扭动着,伴随着的是,敲打在棺材中的打火机的火苗随之晃动。
打火机在几次摇晃之后,又一次熄灭了,荧幕上又一次陷入了黑暗。
只不过这一次,影院里的嘈杂声却是没有了,这样的一种别开生面的开场,还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
都在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
打火机的声音再次传出,在几次之后,终于,火苗再一次亮起。
陆华饰演的男主角,将口中的胶布撕开,然后大喊着:“help!”
“救我,救救我!”说的是英语,陆华的语气惊恐之中带着些歇斯底里。
然而一切都是徒劳的,任凭陆华如何叫喊,可是却没有任何人回应。
此时此刻,原本的抱怨声全部都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好奇和投入。
打火机的火苗最终还是再一次暗了下来,不过很快地随着一阵的摸索的声音,荧幕又亮了起来,这一次是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
曾华也不由地点了点头,这个开场很不错,无论是配音还是环境塑造,悬念,都设置的很不错。
当电话那头美帝的911接话员推脱责任的时候,影厅内不少人爆出了粗口。
“卧槽,这要是在华国110怎么也不可能这样吧?”
“美帝的911接线员也太坑爹了吧,特么的华裔怎么了?”
在曾华拨打联邦调查局号码之后,官员却没有理会陆华的要求,反而一遍遍询问为什么他们没有朝你开枪时,影院内再次粗口声四起。
“天下乌鸦一般黑。”
“真是日了狗了,特么的这个时候还关心这个问题?”
随着剧情的进展,虽然影片的画面一直都只有一个,主角也一直都只有一个,陆华,但是通过电话,通过对白,观众却都被代入到剧情当中。
尤其是到影片中的陆华工作的公司人事主管要求陆华录音承认今天早上就被解雇的时候,无论是在华国还是在美国,观众都离奇的愤怒了。
剧情变得越来越极端,每一秒似乎都在告诉大家陆华必死无疑,陆华工作的公司的冷漠,绑匪的无情,营救官员的无能。
当陆华在绑匪用家人威胁的情况下强忍着疼痛,切下手指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被狠狠的重击。
曾华此刻也是早就已经忘记了记录,而是目不转睛地盯着大银幕,原本他以为这应该是老套的那种,被绑架,在绝望的情况下,如何自救的电影,可是结果却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影片的场景一直都只有一个,甚至还没有出现什么其他人配角的脸,只有陆华,但是正因如此,所以才显得格外的震撼人心。
他也终于明白,为什么这样一部片子,会是英语片了,如果这部片子的背景发生在华国的话,那么怕是几乎不可能通过审核,而编剧将人物背景设置成华裔美国人,完美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并且因为是华裔,所以,对于华国观众而言,代入感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
当然了,电影当中,出现的一段剧情,主角向华国大使馆求助的那一通电话,的确有讨好华国民众和政府的感觉,不过,却并没有什么违和感。
在观众看来,主角是华裔,就算拿的是美国护照,但是依然是黑头发黑眼睛,黄皮肤的华人,所以在绝望的情况下,求助华国大使馆也算正常。
而华国大使馆的人和美帝的官员的截然不同的答复也的确有些讨好和美化的意思。
当然这段剧情在美帝上映版本当中是没有的。
影片越来越压抑,主角越来越绝望,而且,手机的电量所剩不多了。
所有人都开始为陆华担心起来,虽然电影当中,美帝官员最终还是答应了,尽力寻找和抢救陆华,但是之前的那一幕幕似乎都在暗示着,陆华必死无疑。
不过,大家都还是抱着一线希望的,在陆华几乎要放弃的时候,影片之中突然出现了一抹强光,以及直升飞机的螺旋桨的轰鸣声。
“找到了,我们找到你了杰克。”
“杰克告诉我,你还好吗?”
“杰克,你还好吗?”
观众们都激动地,目不转睛地看着荧幕,奇迹出现了?陆华饰演的主角,杰克?陈,终于要得救了吗?
在观众的期待下,杰克?陈的手机震动起来,耀眼的光亮瞬间消失,绝望笼罩着每个人的心头。
就在所有人接近失望的时候,杰克?陈接起了电话,那边传来了营救官员传来的好消息。
只要三分钟他便可以得救,他们和杰克?陈一样感受到了一丝生还的希望。
沙子漏的越来越快,镜头给了手机一个没电警告画面的特写,电话那头营救人员的声音让所有人紧张起来,因为沙子就要填满整个棺材。
电话那头的营救声告诉所有人只要再坚持一会儿杰克就可以得救。
“我们就在你的上方,我们看见棺材了。”
所有的观众也都是紧张激动地看着大银幕。(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九章 主角死了,点睛之笔
“快,快!”陆华似乎也看到了获救的希望,大声地对着手机喊着。
沙子已经快将她整个人吞噬掉,越来越多的观众都忍不住跟着大喊:“快,快,快!”
营救人员的电话,给了陆华希望,生的希望,也让观众感受到了希望。
就在大家都以为陆华就要获救的时候,突然电话中传来了官员的不可思议的声音:“oh,mygod!”
所有的观众都沉默了,一股绝望的气息弥漫在整个影院里,他们都仿佛已经能够猜测的到结局了。
“什么?什么?”陆华紧张绝望的声音说出了所有观众此刻都想问的问题?
怎么了?到底怎么了?不是已经看到棺材了吗?不是说三分钟后就可以救出陆华吗?
为什么官员的声音会那么的不可思议?难以置信?
“杰克,对不起!对不起!”官员的声音传来。
所有人的心都沉了下去。
“什么?那是什么?”陆华的声音失去了活力,剩下的只有绝望和不解。
“他们将我们带到了马克?怀特这里。”
官员的声音彻底击垮了所有人,寂静的影厅内绝大都数人都在内心发出了不的喊声,但似乎怎么也喊不出声音。
沙子吞噬者杰克?陈,闪烁的电池标志停止跳动,手机勐的亮了一下。
在杰克?陈绝望的“ok!ok!ok!”声中,棺材彻底的被沙子淹没,整个荧幕再次暗了下来。
“i’msorry,杰克,i’msosorry。”
电影结束了,就这么结束了。
影院里面的灯光亮起,但是却奇怪的没有谁站起身来。
“卧槽,就这么死了?”
“那个马克?怀特是什么鬼?”
“这就是特么的高效率的,自由民主的美国?”
“特么的我有些怀疑,他们根本就没有救他的意思,一切都是假的。”
“……”
相比起观众的纯粹的愤慨,影评人显得要理智一点。
曾华看了看依然一片白的笔记本,苦笑着摇了摇头,看观众的反应就知道,这部影片成功了。
站在一个影评人的角度,曾华觉得,最后主角死了,才是这部影片的点睛之笔,也是最大的亮点!
如果主角没有死了,最终得救了,那么这部影片的质量起码要打一个折扣,可是主角死了,反而让这部影片得到了升华。
而亮点不仅仅如此,在曾华看来,结局绝望之后,那欢快的配乐也是一个巨大的亮点。
这么一部充满绝望的电影,片尾曲居然那样的轻快,给了这部片子一种别样的升华。
影片结束了,但是绝望之旅才刚刚开始。
曾华看完电影之后,连夜赶出了一篇影评。
“绝对的超低成本的电影,演员1个人,场景1处,甚至脑海中浮现出蓝天白云的场景都没有,灯光也不是很多,经常是大片的黑暗,只能听到喘气声。
故事情节很简单,一个在伊拉克当货车司机的美国人(华裔美国人也算美国人的话),被伊拉克人绑架、扣为人质,逼迫他跟美国政府要赎金,形式比较特别,伊拉克人把他放在一口用简易的木板拼成的棺材里,埋在了地里……1个多小时的影片,全在那口憋屈得不能再憋得小棺材里,空间上就很压抑,绑匪要求在有限的时间内,拿到赎金,时间上,也很急迫。
想象一下,当你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被关在一口棺材里,脑子里第一反应是什么?慢慢地,又会想什么?呵呵,恐惧!绑匪给他留了个手机,让他求救、所要赎金,结果换来的是雇主冷冰冰地辞退声明,营救美军不断地欺骗,绑匪血腥残忍地要求……
主人公几度放弃一切努力,但这个故事残忍就在于,总是不断地给出一点点新的希望,再不断泼灭,你就不断地经着精神和**上的折磨。
片尾,是**。手机里,妻子与自己通上话了,手机里传出营救的美国大兵的唿喊声,一切都让压抑了1个多小时的我,几近释放了,主人公马上就要被救出来了!但是,随着一声:iamsorry!刚刚眼前那刺眼的光芒,没了!变回了不断流入棺材的沙土!号称不会放弃每一个美国人的美国大兵,挖错棺材了!
这是一个很讽刺的结局?不!这是一个很真实,很沉重的结局!
其实从这部片子的一开始就已经暗示了,主角的结局,棺材是用来装什么的?
而且主角还是一个华裔美国人。
不过影片最独具一格的是,并没有讲述一个陷入绝境的人如何发挥自强不息的精神成功自救的俗套励志故事,而是通过最后杰克的死向我们讲述了一个本质上仍属于孤独与绝望的故事。
最后吐槽一下姜韦导演在这部如此绝望的电影的片尾竟然放了一首那样轻快的曲子。
《活埋》意外的收到了不少影评人的好评。
通过各个不同的角度,将这部低成本,只有一个人,一个场景的电影,竟然被解读出许多东西来。
而在华国的网友,却是在那里吐槽电影讨好政府的同时,也在嗤笑那些一心向往美帝的自由平等的华国人们。
华国人在国外遭遇的歧视还少吗?遭遇的不公平不公正的待遇还少吗?
可是依然还是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地一脑门的想要出国。
而在北美,这部低成本电影,竟然爆发出了和其成本不对等的威力。
虽然无法和大制作相提并论,但是却依然让不少人为之点赞不已。
抛开主角是华裔不谈,就算是换成其他人种的美国人,似乎同样的也是这样的结局。
《活埋》的营销方面,叶秋自然不会无所作为。
原本叶秋是想着,在影院门口放棺材,让观众体验的,不过几乎一下子就被院线方面拒绝了。
毕竟这里是华国,在门口放棺材,想都不要想。
最终只能退而求其次,虽然不是放棺材,但是在放映《活埋》的大型影院的门口都有一个类似棺材的金属箱子。
只要有观众能够在这个密闭的金属箱子里面呆超过10分钟,就可以免费赠送两张《活埋》电影票,并且如果能够在密闭金属箱子里呆超过20分钟,那么每超过1分钟,将会获得100块华币的现金奖励。
别小看这么一个小活动,不少原本不知道《活埋》这部影片的观众,在到了电影院之后,看到这个活动,就会知道《活埋》。
而一开始,有人不信邪,就去试了,结果发现,原本他们认为很简单的10分钟,竟然是那样的困难。
更别说是20分钟了。(未完待续。。)
第四百六十章 电影奖?
在这个《活埋》挑战的活动举行一周之后,保持最长的记录也只有28分钟,而大多数人甚至连10分钟都呆不下去。
因为那个“棺材”是特制的,带有隔音效果,在“棺材”里面,还有内置音响,播放水滴地声音。
而且还有内置摄像头全程对挑战者在“棺材”里面的体验进行现场直播。
叶秋也没想到这个为《活埋》电影做宣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