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启风云-第3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刘宗周皱眉道:“多数人赞同的不一定就是对的,少数人坚持的不一定就是错的,臣认为按人多人少来判定是否是异端邪说怕有不妥。”

    听了刘宗周的话天启暗暗不爽,这认死理也是知识分子的通病,不把他说服说通,要他做事他就会不情不愿,不象对待武将,一句一切行动听指挥就损了好多事。

    尽管心里不爽天启还是赞许地点了点头道:“你说得有道理,朕的意思是只有得到大多数人赞同的东西才能允许向天下百姓宣扬,少数人坚持的东西不一定是错的,但他们在没有被大多数人接受前就是不值得推广的,将错误的或者是不值得推广的言论四处传播就是异端邪说。”

    见刘宗周还在想天启说:“朕的宗旨是学以致用,少数人坚持的东西就算是正确的,但你不能说服多数人说明你的东西暂时还不能被多数人接受,也就不值得运用。朕的观点对不对慢慢探讨,刘大人以为如何?”

    刘宗周问道:“臣还有个疑问,皇上说的大多数人不赞同只是某一个地方的大多数人,比如说在圣学院。如果让普天下的百姓来判定恐怕就是另一个结果,不知道皇上以为臣说得对不对?”

    本以为一个慢慢探讨就能就此打住,谁知道刘宗周还产生了兴趣纠缠着问上了,天启想了想说:“百姓其实没有多少判断对或错的能力,他们只会选择是否符合自己的利益,而且还得是与他们息息相关的事才可以。圣学院中探讨的问题都不是普通百姓能够判断正确与否的问题,把不一定正确的东西拿去给百姓选择,是非常危险的事。你想一想,如果百姓选择了一个不一定正确的观点,多年后发现这个观点是错的,那么得花多少时间和精力才能挽回影响?正因为这个原因朕才要你把关避免异端邪说毒害百姓。”

    刘宗周点了点头说:“那圣学院中有哪些部门呢?”

    看来是忽悠住了,天启一时心情大好说道:“朕初步分其为三个部,就是主要记录整理如何治理百姓的政学部,还有主要记录整理如何用兵的军学部,还有专门探讨归纳普遍原理的哲学部。”

    估计一时半会儿没理解过来,这次刘宗周没有再问只是说道:“臣遵旨,下去后慢慢理会。”

    天启点了点头转头对徐光启说:“徐大人是博学大家,朕的意思是让徐大人主持博学院,其宗旨还是学以致用。博学院还是分为三个部门,主要研究农作物的产量和品种的农学部,主要研究兵工器械的军工部,还有主要研究普遍原理的数理部,徐大人有疑问可以提出来。”

    徐光启说:“臣没有异议,只是这博学院的门类太多,需要的人也很多,臣怕人少了忙不过来。”

    原来以为对徐光启也要费些口舌,谁知道徐光启直接说没有异议,看来学理科的没有学文科的那么些弯弯绕。

    天启说:“你旁边的孙元化和茅元仪你应该认识,他们就是朕专门找来主管军工部的,你觉得如何?至于说农学部和数理部的人就需要你徐大人去发掘和培养。只要能够让粮食增加产量,无论是何身份都可以招来。同样,只要对数学和机械等方面有特长,无论是何身份都可以招来。如果还不够,就在国子监里找有兴趣的人来培养。”

    徐光启忍了忍问:“如果是海外来的外国人,皇上允许他们进博学院吗?”

    天启说:“朕不是已经说过了吗?只要有能力无论什么身份都可以招来,别说是外国人,就是一匹马一只羊,只要它讲道理并有一技之长,朕都允许其入博学院。”

    见徐光启没话天启对孙元化和茅元仪说:“你们进博学院军工部专门想法造火统和炮,人手不够就提出来。”

    待孙元化和茅元仪应承了后天启对刘宗周说:“圣学院里已经有很多老臣,朕再推荐个有经验的人进军学部,这个人就是前辽东经略杨镐。”

    听天启提到杨镐,政务院协理大臣刘一燝说:“皇上,这杨镐损兵折将丢城失地按罪当斩,皇上现在用他是不是要赦免他的罪?”

    天启说:“他以前如果被处死也就算了,既然到现在都没死也算是造化如此,朕确实准备网开一面。再说朕的宗旨是尽量物尽其用,把他一刀砍了还不如让他把他的经验教训都全部写出来,就算是反面教材也是很丰富的,大家说对不对?”

    见群臣无话就宣布散朝。

    其实群臣不是没有话而是不敢再说话,怕勾起新话题又得继续等。大家都以为天启说一两件事就散朝,有的人早饭都没有吃准备散朝后吃早饭,谁知道天启一口气说到快午时,早饭是没法吃了回家直接吃午饭吧。

074 兵临雄关

    在天启与群臣在北京理论安排时,在辽西宁远城,明军和女真人已经打成一锅粥了。

    正月二十,代善就率两万人来到了宁远关下。一开始代善还是很谨慎,前进途中发现明军城堡时都是先包围住,然后四处搜寻看有没有埋伏,最后攻入城堡中。在进攻锦州时,看到高大的城墙想起明军的火炮威力,很多士兵都非常紧张,当大家架起云梯爬上锦州城头时,发现四周静悄悄的没有一个守卫的明军,让墙头上的所有人都感到不可思忆。

    当然也不是完全没有动静,一群抬着木头冲击城门的士兵因为没有料到城门没有关死,由于用力过大十几个抬木头的士兵全部收不住脚摔倒在地,当场就被木头压死一个。刚刚爬上城墙的人听到城门巨响外加有人在下面大呼小叫,以为明军起了埋伏急忙张弓搭箭向下面瞄准,其中有几个性子急的看都没看就是一通乱射,当场又射死两个,后来才知道是因为太紧张被自己人误伤。

    后来大家就比较放松了,经过塔山、松山、杏山等堡时都是直接推门而入,当然毫无例外的都是里面都是空无一人,这让负责探路的代善又是高兴又是忧虑,直到来到宁远关下发现一座雄关矗立在两山之间,才明白明军都在这里防守,一颗提着的心才算放了下来。

    仔细看了看地型,代善一边叫人向后面的努尔哈赤禀报情况,一边叫人寻找合适的地方安营扎寨。稍微休息了下,代善又遣人向左右两边分开打探是否有其它通路。第二天上午,负责向宁远关西北方向探路的人回报说关侧的山势很陡峭,没有办法翻越过去。再向前行走七八里有几里地段稍微平坦些,但明军已经修有关墙且箭塔林立,而且沿途人可以过但骑兵没法通行。

    下午,接到报告的努尔哈赤率领其他人到来了,听了代善的回话努尔哈赤没说什么,只是亲自到宁远关前看了一阵,然后聚集将领问道:“大家看这个关怎么过?”

    代善首先说:“父汗,此关既高且厚,外面还有九道又深又宽的横沟,周围的树木也被砍得干干净净,看样子明军是彻底想当缩头乌龟了。儿臣的意思是直接强攻没有把握,看从两边绕道能不能过去,上午向西北探路的人已经回来,回报说沿途明军都有准备且不能行马,向东南探路的还没有回来,等他们回来后再做打算。”

    努尔哈赤帐下猛将鳌拜说:“大汗,左右无事不如先叫人把沟给他填了,然后预备楯车、云梯等器械上下齐攻,看明军如何应付,光在这看也不是个办法。”

    努尔哈赤说:“此城修得颇具匠心几乎没有什么死角,单一强攻死伤定然不少,等听听探回来的消息再说,不过可以先叫人运土填沟。”

    鳌拜一听努尔哈赤听从了自己的意见,立即叫人掘土石添沟。冬天里泥土都被冻硬了,要掘松不是件容易的事,但耐不住人多一会儿就装了好多车,只见几百人推着几十车土慢慢靠近第一条沟而去,鳌拜见人太少还在叫添人加快填沟的速度。

    就在这时,只听得“咚咚咚咚”几声巨响,宁远关上的大炮响了。碗大的炮弹伴随着巨大的声音呼啸而来砸向深沟前面,遇到人人碎砸着车车裂,砸在地上弹起后还会变换着向无法预料的方向砸过去,顿时就死伤一地,没死没伤的连爬带滚跑了回来。

    鳌拜一见大惊,不过他也是有着丰富战斗经验的将领,估计了一下距离后喊道:“大家不要慌,明军大炮的射程有限,大家不需要跑到沟边倒土,离远一点把土丢进沟里去。”

    努尔哈赤这时也听到前面炮响,派人问鳌拜是怎么回事,鳌拜急忙回去向努尔哈赤禀报实情,正在这时代善急匆匆地进到帐中叫道:“父汗,天大的喜事!”

    努尔哈赤转头问道:“什么喜事?”

    代善说:“向东南方向探路的人回来了,他们说退后五里有条小道可以直通海边,如果找人修一下骑兵也能过去。”

    鳌拜奇怪地看了代善一眼说:“二贝勒是准备让大家骑着马从海里游过吗?”

    代善不满地看了一眼鳌拜说:“鳌拜将军恐怕不知道,由于天太冷海面上已经结冰了。”

    努尔哈赤问道:“结的冰厚不厚?能不能承得住骑兵行走?”

    代善说:“探路的仔细探过,远了不敢说,离岸四五里之内如履平地,而且他们已经潜行到宁远城下才回来的。”

    努尔哈赤大喜道:“这么说可以绕过这座关直逼宁远城下?真是天助我也!”说完高兴地在地上走来走去。

    走了一阵后努尔哈赤说:“西北方向不能行马,命一万人换上白色的衣袍走小路爬过去,看能不能爬过明军防守的边墙,如果能过就毁墙后从内破关。”

    代善说:“父汗常叫大家看三国中的用兵之道,吴国取荆州时是白衣过江,父汗是白衣破关令儿臣叹服。”

    马屁和高帽人人都喜欢,努尔哈赤也不例外,听了代善的话他点了点头说:“能从里面破关则破之,不能破就原路返回,本汗这样做的目的是令其首尾不能相顾,主要进攻方向是从海边直到宁远城下破城,宁远一破大局可定。”

    鳌拜这时也说道:“这是兵法中的声东击西之计,大汗真不愧是大汗,让人佩服啊!”

    努尔哈赤说:“你们两个率五万人从海边绕到宁远城下,争取一举破之,本汗率剩下的两万人填土做出正面进攻的样子,我们三路出击让明军顾头顾不了腚!”

    代善说:“父汗身边只留两万人是不是太少?万一明军杀出来怎么办?”

    努尔哈赤说:“明军已经是惊弓之鸟,给他们十个胆子也不敢出来,再说你看他们三个门堵死了两个,剩下个小狗洞能出来多少人?而且还有九条沟呢。”

    当下商议已定,立时就分头行动。

    正月二十二日夜里,宁远关西北七八里处的边墙内,一队一百人的骑兵巡逻小队举着火把缓缓而过,带队的百户对着边墙边的一座座箭塔喊道:“敌人已经到了关下,各人防守好各人负责的地段,防止敌人趁黑翻边墙,有事就举火敲锣。”他就这样一边走一边喊着话。

    这段边墙外的地势稍缓,虽然立有边墙建有箭塔还把边墙外的缓坡削成了陡坡,但还是不敢大意,每隔半个时辰就要派一个百户领一个百人小队来回巡逻一次。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的,在不知不觉中天空中纷纷扬扬降下了雪花,开始是小米粒样稀稀落落一颗一颗地飘,然后像是三四月份的柳絮样一团一团地飞舞,没有多久地上就有了薄薄的积雪。再后来连边墙墙头也堆上了白色的积雪,与边墙外的黑色旷野形成了鲜明对比。每半里就有一座箭塔,白色的雪花也积满了箭塔的顶部,这时的箭塔也像是戴着白色斗笠的魁梧巨汉,一排排整齐地站在边墙内。

    在诸多箭塔中的一个箭塔上,一个负责巡视的士兵正通过了望口看着边墙外,他身后是七八个跟他穿着一样的士兵正在烤火。突然,负责巡视的士兵发现一段边墙上白色的雪花没了,再仔细一看发现白色的积雪还在不断往下掉,他略感奇怪地喊道:“大家快看,那是怎么回事?”

    这时一个老兵冲过来看了后大惊失色喊道:“敌袭!快敲锣!快放箭!快!快!快!”

075 月城初现

    一个箭塔敲锣示警,旁边的箭塔立即纷纷响应,锣声一路传回了宁远关前的月字关城中。

    明军一向是以文制武,在宁远前线的文官中除了督师高第居宁远城指挥不动外,熊廷弼、王化贞、袁崇焕、黄道周无论从官职、年龄、资历等都排在其他人前面,所以高第让他们各人都负责一块,熊廷弼负责宁远关的防守,袁崇焕负责宁远城的防守,王化贞负责协调月字关城中剩下的两万后备军及其家属,让他们呆在月字关城西半边不要出来乱跑就可以,当然如果万一敌人绕过来进攻西面也要守好,老婆孩子就在身后保家卫国就不是一句空话。

    刚刚从军务院派来的三个御史监军张祥安、孙传庭和倪元璐三位也有分工,倪元璐带了两百人进入月字关城东面城头,孙传庭带了一百人进宁远城帮助守城南,张祥安带一百人进宁远关协助他大哥张静安守宁远关,这是军务院的安排大家也不好说什么。只在心里对三个书生和四百人表示了不屑。为了防止万一,黄道周把卢象升和八百锤兵也派了过去应急。

    三天前赵率教带走两万人去与侯恂、毛文龙、祖大寿等汇合,准备抢占南关修城堡并攻取旅顺,同时也把这两万人的家属送到后方的前屯、高台堡等地暂住,月字关城的东边就空出来了,曹文诏的一万骑兵,左良玉的五千车营就进驻到月字关城的东边,并指定由黄道周负责,接到警报黄道周马上命令曹文诏派三千人火速出击。

    当三千骑兵赶到时,女真人已经翻边墙进来了一千人左右。箭塔里的守军一边敲锣一边放箭,虽然有一些杀伤但止不住敌人越来越多,厚甲外套着白袍使得女真士兵显得格外妖异,看着箭支射在女真人身上纷纷掉落,箭塔里的明军心中恐惧得都要失去战斗下去的勇气。

    女真人一翻过边墙就试图把墙推倒,有的还想着如何把箭塔拆垮,只不过因为天冷用手拆不了。正当女真人寻找趁手的工具准备推墙拆塔时,明军的三千骑兵旋风般赶到了。面对挥舞着马刀的明军骑兵女真人再勇猛也无济于事,脑袋像西瓜一样被砍掉滚了一地,伤口处的鲜血翻涌一阵后立即结了冰,这也证明了农耕民族士兵骑上畜牲也能狂虐单枪匹马的游牧民族士兵。

    见势不妙女真领军大将只好命令撤退,双方隔着边墙互相怒目而视,传承自远古的仇恨因为今天的战斗又加深了一层,或许这种不同民族之间不可调和的仇恨还得不断延续下去,直到有一方彻底归顺。

    在宁远城下,代善带领三万人站在大炮射程之外,看着城头上无数支火把,代善就知道没办法偷袭了。他也没有闲着,让鳌拜带一万人去偷袭觉华岛,因为几月前有探子传回情报说明军的粮草都在觉华岛上,只要能把岛上的粮草抢过来带回辽东,这一趟就算没有白来。

    除此之外代善还安排另一万人悄悄从宁远城东边绕过去准备从背后袭占宁远关,只要占了宁远关让努尔哈赤的后续部队一进来,宁远城里的人就插翅难飞,想到这里代善不由得露出笑容。

    笑了没多久就见鳌拜回来了,见到代善鳌拜说:“二贝勒,明军可能预先知道了消息,觉华岛上空无一人。”

    代善皱眉道:“粮草呢?也没有?”

    鳌拜说:“没发现粮食,只有些发霉腐烂的干草,估计马吃了会拉稀。”

    见代善面色不好看鳌拜又说道:“不过在下看到了一样奇怪的事情。”

    代善问:“什么事?”

    鳌拜说:“本来据情报说岛上有很多船,但我们上去后发现除了几只破船外其它的船都不见了,更为奇怪的是地上有推过船的痕迹,这痕迹最多三四天。”

    代善不解地说:“推船的痕迹?还是三四天前的事?是不是推回宁远城了?明军有那么多船宁远城也装不下啊。”

    鳌拜说:“根据对痕迹的勘察,明军是把船推到海里去了,离陆地七八里外的海中冰层就越来越薄,如果砸开薄冰就可以乘船下海,不过这天寒地冻的他们会去哪里?”

    代善点了点头说:“明军惯会用计,难道他们想从海上绕到右屯去断我归路?不过那儿有义州五万人在附近,他们去了也讨不了好,难道会去袭击旅顺?马上派人禀报大汗为好。”

    正在说着推船痕迹的事,派去偷袭宁远关的一万人回来了,说在宁远关和宁远城之间还有很多一条一条的怪城,人一靠近就被射回来了,天黑也看不清楚是什么情况。代善听了只好下令说先安营等天亮看清楚情况再说。

    其实女真人嘴里的长长的城堡就是修建在宁远关与宁远城之间的月字关城。最早熊廷弼在宁远关和宁远城之间修了无数火墩,最后准备在火墩外包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