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工-第41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破也不算全破,总体来说还是完好的,坐上去也不会散架。但它的连接处已经松开,只要一摇晃,就会发出吱呀吱呀的声音。

    一个孩子坐在那张椅子上,不停地摇晃,吱呀吱呀的声音传进屋子里,刺耳而响亮,反复不断地重复着。

    苏进在木床上换了无数的姿势,想要让自己睡着。但他明明已经很困了,却总会在沉入睡眠的前一刻被那吱呀的声音拉回现实,反复撕扯,反复折磨。

    最后,他实在受不了了,终于猛地从床上坐起来,大步走到外面,俯视着那个孩子。

    那是一个智力低下的孩子,只有三四岁大,他兴高彩烈地坐在椅子上,前后摇晃,好像那是一匹木马。

    但是,他们中间的所有人都从来没有坐过木马,就算是那时候的苏进,也只在一些残破的画本中看见过它的存在。

    他看着那个孩子,对方却完全没有看他。他只是看着前方,脸上咧着巨大的笑容,不断不断地反复摇晃着,好像这是全世界最幸福的事情一样。

    苏进看了他好久,最后只是蹲下去,用布擦了擦他流出来的口水,返身进屋。

    他已经不记得那一次自己最后睡着了没有,想来应该还是勉强入睡了的。

    他记忆中最清晰的,还是那孩子当时的笑容。幸福快乐,却空洞麻木。

    苏进想不出他的未来,到现在也想不出。

    此时,苏进坐在阴影里,整张脸都沉没在黑暗中。

    他紧紧捏着那封信,手指深陷在纸张里,几乎有些痉挛的感觉。

    他一直以为,那时候的记忆已经剩得不多了,已经完全被他对文物的记忆所覆盖。

    但现在回想起来,那一片片浮光掠影却告诉他,它们曾经在他生命中留下了怎样深刻的痕迹。

    过了很久很久,苏进终于拆开了那封纸。

    信纸两页,写了一页半,字不大不小,作为一封书信来说,还是很有内容的。

    苏进曾经见过无数好字,张万生的、石梅铁的、齐九段的、他自己的……每个人的笔迹都各有风格,俨然大师风范。

    而现在纸上的这笔字,拙劣歪斜,一看就是很少提笔写字的感觉。

    信里的内容也并不是很好看,上来先夸了一通苏进,说是从电视上看见了他最近的表现,非常惊讶,也很为他高兴。蓝天福利院能走出这样一个孩子,是他们所有人的骄傲。

    这段话颇显浮夸,不太得体,简直有些谄媚的感觉,给人的感官并不算太好。

    接下来林林总总写了一些福利院的现状,到这里时,信里的语言风格突然一变。

    这里的用语变得非常平实,写到了福利院的方方面面。

    福利院的生活、学习、医疗……现在有多少孩子,大概处于什么样的年龄段,现状如何……

    看得出来,这一部分的内容是有意想要卖惨,但苦涩与麻木却丝丝缕缕地从字里行间透了出来,仿佛一个挥之不去的幽灵,带着比真实更真实的存在感。

    看到这些内容,那些浮光掠影的回忆再度从苏进的脑海中掀起,翻腾起各种各样难以言喻的心情。

    短短的半张纸,他看了很久很久,想的比看得更多。

    良久之后,他终于翻到了第二页。

    果不其然,第二页的用词矜持中微带卑微,说是想要苏进回福利院去看看,说是那里的阿姨和孩子们都很想他,但其实更深层的渴求苏进也看得格外清晰。

    能回来看看吗?能给点钱资助点东西吗?

    苏进的目光盯在那几行字上,很久、很久都没有移开。

0746 会所

    下午,苏进再次出现在大家面前时,已经彻底恢复了原样,看不出有半点不同。

    谢进宇想起信的事情,额外多看了他几眼,苏进回以微笑,神情间并无阴霾。

    谢进宇想了想,还是没有多问。

    接下来,苏进重新陷入了忙碌。

    回到帝都,他的事情比以前更多。

    他首先去南锣鼓巷,看了看承恩公府和整条巷子的改建情况。

    其实之前通过电脑和电话,他一直也对这边保持着关注,但再怎么详细的视频,也比不上现场的实地观察。

    这一切都依循他原先的方案,推进得非常顺利。

    承恩公府固然是苏进直接规划负责,全盘掌握动向;南锣鼓巷也是帝都的重点项目,前期掀起巨大风波,现在也受到各方关注,没人敢轻易疏忽。

    苏进就几个关键位置进行了检查,都没有发现什么问题。

    他还跟周景泽见了一面,开了个小会。

    周景泽是周景洋的亲弟弟,按辈份来说是苏进的亲叔叔。

    他已经知道了苏进的身份,刚看见他的时候表情非常复杂。

    现在,苏进跟周家正处于一种奇异的默契状态。该合作的继续合作,但在苏进松口之前,绝不会把两者之间的血缘关系放到台面上来说,而是保持一种心知肚明的态度。

    周景泽当然也知道这是自己从小走失的侄子了,但是苏进不承认,他也不能说。

    横空出世,陡然间光芒四射,自己的项目也格外倚重的年轻人,竟然跟自家有着这么亲密的关系……

    周景泽突然间有点羡慕起周景洋了。

    这哥哥从小到大一直非常混帐,中间还犯下那样的大错,没想到还能生出这么好的儿子……

    不过这儿子现在不认他,倒也挺令人大快人心的。

    总之,不管于公于私,周景泽对苏进的态度都比以前更加亲切了,这让他的秘书杨晋原感觉有些奇怪。

    周景泽对外一直严肃冷硬得像块石头,这还是他第一次看见他这么亲切的样子。

    不过想一想苏进前前后后为南锣鼓巷改建所做的事情以及表现出来的能量,杨晋原又觉得周景泽这态度很正常了。

    政府官员碰到有本事的技术人员,总是要放下一些架子来的。

    这场会开了一下午,几乎集中了所有南锣鼓巷改建的重点人员。

    苏进只负责拟定方案,后续的施工统筹全部由改建组负责。

    这其中有一些人从来没有见过苏进,但对他拟定的方案都是很佩服的。

    见到苏进真人,他们多少都有点吃惊。

    他们知道苏进年轻,但没想到这么年轻。

    不过这些人也是有眼色的,看周景泽和杨晋原对待苏进的态度,没一个人对他有所轻忽。

    会议中,苏进就方案中间他们一些不明白的内容进行了详解,对于他们在实施操作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也给予了详细的解答。

    两辈子加起来,苏进的实操经验比在场的每一个人都更丰富。

    很多关键部分他一看就知道是怎么回事,还有一些部分,现在看着没什么问题,后续操作可能会带来麻烦的,他也一一指了出来。

    结果一场会议下来,所有人都对苏进心服口服。

    可能一开始他们对他表现得很尊敬,是因为他以前的盛名,以及顶头司对他的态度。现在,他们为之折服的则变成了这个人。

    不愧是在惊龙会上掀起偌大波澜的苏进苏八段啊!

    三天后,南锣鼓巷的“婉容会所”正式对外开放。

    它产取会员制,绝大部分内容只对会员开放,对会员以外的人只开了一个主题餐厅,价格同样不菲。

    会所由谈修之帮忙联系的职业经理人负责打理,纪老太太和盛老爷子负责监管。

    盛老爷子虽然精神健硕,但其实也不年轻了。偶尔做一顿还可以,当然不可能每天下厨房做饭。

    他收了两个徒弟,把自己的一身本事倾囊相授,自己只负责指点。

    御厨世家的本事果然非同凡响,这两个徒弟本来底子就很厚,自己也颇具天份,等到会所开业的时候,盛老爷子很勉强地表示他们已经有了自己的“八成功底”了。

    托谈修之、何三和舒倩等人的福,会所的名气在开业之前就已经打了出去,变成了帝都的新时尚,帝都的各种二代们早就已经摩拳擦掌,以拿到第一批会员卡为身份的象征。

    第一批会员卡仅有一百张,刚刚推出就被一扫而空。

    这套会员卡的编号不是从1开始的,而是从0开始。编号为0的这张,纪老太太和盛老爷子专门把它留下来,交给了苏进。

    没有苏进,婉容故居始终只是以前那座破旧的宅邸,绝不会有现在这样的风光。

    更何况,对于纪老太太来说,苏进碎瓷复原,解开她的心结,这是比修复婉容故居更加重要的事情……

    现在的婉容会所,它的外部仍然维持着清朝公爵府整体的格局与样式,古色古香,庄严华贵。

    在一些细节上,它又进行了现代化改进,引入了水电隔热防潮等现代装修方式,恒温恒湿,非常舒适。

    婉容曾经所住的西三进厢房被隔离出来,做成了一个私人博物馆。

    这个博物馆虽然是私人所有,可以说是国内最新型、最完善的博物馆了。

    里面展出的,绝大多数都是当初从秘室里找出来的那些文物。

    现在它们全部被修复一新,再不见当初残破潮湿的模样。

    那些书画、那些纺织品、那些珍奇玩物……它们精美古老的样式以及其中蕴含的昂贵价值,饱含着巨大的吸引力。

    而在这个博物馆正中央最显眼的位置,摆放着的就是两只三果碗。

    这两只碗一只完整无缺,另一只却曾经碎裂,被金丝密密织缝而成,金丝与瓷碗浑然一体,几乎分不出彼此。

    两只碗放在透明展柜里,里面都装着半碗水。

    完整的那只也就算了,那只修复过后的瓷碗周围也不见一点水渍。

    参观的时候,有些比较懂行的就会很老道地告诉别人,旧社会焗瓷匠在完成工作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习惯。

    展柜里的这两碗水,延续了当年的传统,是对焗瓷修复结果的肯定。

    其实不用他们说,展柜旁边的立牌上就已经把焗瓷修复的全过程写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了。

    不光是这个展柜,其他的柜子也是一样。

    由于承恩公府秘室的保护条件实在太不好,所以这里所有的文物全部都被修复过,所有的文物旁边都有立牌,立牌上全部都有着修复的时间、地点以及全过程。

    这仿佛给这些数据增添了一种全新的光彩,引来了不少参观者在这里逗留。

    婉容会所除了主题餐厅以外,只有这个私人博物馆是对外开放的。它每天只接待固定数量的游客,达标了就关门,尽可能地给文物营造出了最好的保护条件。

    “博物馆的主要职责不是展示,而是对文物进行保护,这是我一直以来的理念。”

    苏进站在那两个瓷碗的展柜旁边,对身边的人说。

    站在他旁边的那个人身材高大, 腆着一个肚子,天生一张笑脸,看上去像弥勒佛一样,正是国家文物局新上任的局长杜维。

    杜维注视着那两只瓷碗,眼中流露着惊叹的神情。

    他不是第一次见到这只被修复后的瓷碗了,但每次见,他都能打从心底感受到一种战栗,仿佛看到了人类技艺的某种极限。

    杜维拍拍自己的肚子,点头道:“是的,这次文化交流会,我们的目的之一,就是通过讨论,给文物保护法拟定一个框架,把它的影响力更广地宣传出去。”

    两人举步,开始在展柜之间穿行。

    这是一天的傍晚,婉容博物馆的接待工作已经完成,馆内只有他们两个人。

    杜维欣赏了一会儿这些文物, 尤其关注旁边的立牌,一个个地看过去,看得非常认真。

    “这次文交会包括展示环节,对这个,你是怎么想的?”杜维问。

    “当然还是要把重点放在保护上。加展示文物的数量和种类都要考虑到。我建议……”

    两人交谈起来。

    这次文交会,苏进的确很重视,这段时间,他非常认真地思考了这方面的问题,现在一一对杜维说了出来。

    杜维这次就是为了这些来的,他同样听得非常认真。

    最后,让苏进说到因为正古十族的文物而需要往苏城一趟时,杜维脚步一顿,转过头来看他。

    他明显不太赞同:“咱们文安组……文物局再穷,也不至于连这点文物也拿不出来。”

    “这是当然。”苏进笑着点头,他轻描淡写地说,“不过那些文物流失在外面实在太久了,既然总要拿回来的,那就干脆趁早不趁晚了。”

    “话是这样没错……”杜维注视着他,非常郑重地道,“但是正古十族在外面时间实在太久,人心易变,他们现在是怎么想的,我们很难判断。贸然前往……实在太鲁莽了。”

    “我知道。”当苏进说他知道的时候,他就是真的想清楚了一切。

    “为了那些文物,总要人走一遭的。”

0747 忙碌

    离苏进出发还有大半个月的时间,这段时间里,他一天也没有停下来过。

    在忙碌文交会的同时,新建立的文物局另外成立了一个小组,开始负责故宫修葺相关的事宜。

    这件事才刚刚开始,但越是开始的时候,事情越多。

    现在马王堆的事情已经暂时告一段落,只剩一些后续的修复整理事宜。

    舒倩把相关工作移交给别人,成为了故宫修葺重建工程的负责人,苏进担任首席顾问。同时还有很多文物局以及其他部门的人才汇集到了这里,准备共同进行这样一项大型工作。

    苏进把自己手上所有的资料全部交给了她,舒倩也拿出了很多国家关于这方面的历史资料,汇聚成了一个大型资料库,开始由专人撰写方案。

    光是这方面的工作就已经繁重无比,还好无论是苏进还是文物局都很有耐心,决定把这个当成一个长期的工程来做。

    当然,当前最紧迫的,还是文交会的事情。

    文交会直接成立了一个筹备小组,苏进同样加入顾问组,成为了顾问之一。

    文物保护与修复只是文交会的一部分内容,苏进当然也不会是首席顾问。

    但是开会的时候,无论哪方面的人,都不敢因为他的年龄对他掉以轻心。

    不久之前,天空电视台再次播放了龙门石窟的相关专题片。

    这个专题片经过细致的资料整理与现场剪辑,完整再现了龙门石窟从修塑到修复的一系列历程,尤其强调了这次修复工程中,苏进以及当地管委会起到的重要作用。

    龙门石窟作为华夏最著名的奇观之一,名声非常响亮。威严巨大的卢舍那大佛、十万神态各异的佛像、从古至今无数名人留下的遗迹……数千年来,为它增添了一层又一层的异样光彩,让人无比神往。

    这样一座古老的石窟,它因什么而建立,现在变成了什么样子,未来将是什么样子……

    天空电视台以一个特殊的角度切入,引着所有对它有所好奇的观众深入其中,通过它,了解了当地的文化,了解了这一段悠远却又近在身边的历史,了解了文物修复师的工作……

    当然,这其中还有一个不是噱头的噱头,天空电视台在犹豫再三,同时辗转征求了龙门石窟管委会以及周离那边的同意之后播放了出来。

    那就是卢舍那大佛的佛手,以及更多佛像被千辛万苦夺回的过程。

    这段过程里,有背叛、有死亡、有追击、有海战……可以说是惊心动魄。

    监守自盗的管委会、操纵人心的文物盗卖集团、默默守候石窟的一干人等……

    这些事情经过一些删减编辑之后,大部分以纪录片的形式播放了出来。

    这段纪录片天空电视台经过认真调查与细致剪辑,剪得如同一部电影大片,刚一播出就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

    这部纪录片一经播出,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一时间,无数电话以及邮件几乎打爆了天空电视台的客服。

    无数人前来询问这件事是不是真的,华夏真的有一个这样的文物盗卖集团存在,不断地内外勾结,把华夏文物运往海外吗?

    这个文物盗卖集团真的如此凶残,把人命不当回事,渗透得如此之深,还在在海上跟部队发生海战吗?

    天空电视台在一段时间的手忙脚之后,迅速稳定了下来,派专员一一进行回复。

    是的,这是真的,这是纪录片不是电影电视剧,里面所有的内容全部都有据可查,他们也是在查询到真实的证据之后才播放出来的。

    他们通过各种渠道把这个信息发布了出去,一瞬间,网上网上的反响突然变得更大了。

    龙门石窟管委会,几十年来一起自发地对石窟进行保护与管理,现在出钱出力修复石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们内部都有李文夫这样的人,还坐上了会长的位置,造成了石窟石像与文物的大批流失……

    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