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说得也是,那不然现在定一下?”苏进很无所谓地道。
“哦?你想要我的什么?”苏陌的声音突然变得轻柔,烟雾一般暧昧。
相比之下,苏进的话则果然而干脆,丝毫也不拖泥带水。
“不然这样。如果我输了,那还是老规矩,我这条命给你。”
“如果你输了,你就自动投案,伏法自首!”
0872 职业差距
投票还在继续进行。
第三天,蓝票总数6270,红票2852,前者超过后者两倍有余。
第四天,蓝票总数8554,红票3562,两者之间的差距进一步拉开。
第五天、第六天……
由于投票环节前面需要时间鉴定,所以每天天坛都限制了进入人数,游客总数控制在三千人左右。
即便如此,每天天坛门口都聚集着密集的人群,随着时间流逝,人们对投票的热情不仅未减,反而越来越高涨。
每天的票数都会对外公布,蓝票票数和红票逐渐拉开差距,每个关心此事的人都看在眼里。
一些人开始有些好奇——
不是说两尊方鼎几乎一模一样,难以分辨吗?
为什么现在蓝票票数会比红票多这么多?
天空电视台的一个网络频道全程在对投票进行直播,有时候镜头会毫不吝惜地掠过鼎身。从屏幕上看上去,两尊方鼎的各方面细节都是一样的,完全看不出票数上的那么大差距。
直播大部分时候还是对准投票者的。可以很清楚地看到,面对方鼎,大部分人的表现都有些相似。
一开始,他们会靠近方鼎,从一个走到另一个,认真仔细地观察。
接着,他们的脸上会出现迷惑的表情,反复左右细看。
这样看显然得不到什么结论,最后他们会带着明显的困惑,转身准备下去。
这时候,他们有的打算随便投张票就算了,有的打算直接弃权。
后母戊方鼎自带一种魔力,投票者们在下台的时候,经常会留恋地回头再看一眼。
通常看完这一眼,他们就会定住了,浑然忘我地凝望方鼎好一段时间。
然后,只这一眼,就仿佛帮助他们下定了决心。他们下台时再不犹豫,走到投票箱前投票的姿势格外果断。
这是投票前两天常常出现的情景,第三天开始,情况就发生了一些变化。
很多人提前留意到了直播里那些人的反应,开始有些疑惑。
他们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近看看不出来的,远看反倒能看出来了?
于是,很多人上台之后,并不像之前的那些人一样立刻靠近方鼎观察细节,而是保持一定的距离,远远眺望着两座方鼎的全貌。
他们的目光游移在两座方鼎之间,表情从迷茫渐渐变得清晰,最后定格为震撼与明了。
他们不再去细研方鼎的细节,而是这样凝望许久,带着意犹未尽与笃定前去投票。
第五天下午,过程中还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情。
一个人走到投票箱前,正准备把红票投进红箱里。
票还没有进箱,他后面一个人就上前一步,一把抓住他的手腕。
后面那人非常气愤地说:“你是傻的吗?真假这么明显了,你还能搞错?”
前面那人愣了一下,猛地甩开他说:“我投我的,跟你有什么关系?我就觉得红鼎是真的!”
“你是不是傻!这票数最后会决定哪座鼎被留下来,你想看着真的被毁掉吗?!”后面那人痛心疾首。
“你这人怎么回事?投票是我的自由……”
前面那人的话还没有说完,就被旁边另一人打断了。他看上去是在劝架,但开口前先瞥了前面那人一眼,道:“不要吵不要吵,有些人眼力就是不行,你也没有办法。一张票两张票,决定不了最后的结果的。”
“你这话什么意思……”前面那人越发生气。
“我就是受不了有人的眼睛会这么瞎!”后面那人反倒更生气的样子。
两边险些打起来了,旁边武警上前,以“任何人都不得干涉他人投票意向”为名将他们分开。
前面那人得意地看了后面那两人一眼,再次走到投票箱前,准备投票。
红票靠近红箱的投票口前,他突然有些犹豫。
在投进去的最后一刻,他回头向后看了一眼。
两座方鼎高踞圜丘坛上,从这里也仍然能看得清清楚楚。
他的目光掠过碧空,停留在青色的鼎上,整个人突然顿住了。
他呆了好一会儿,直到旁边武警再次催促,他才动作缓慢地转头,准备把票塞进去。
在红票将要没入箱中的那一瞬间,他突然醒神,手忙脚乱地把票抽了回来。然后,他找到被扔掉的那半张蓝票,毫不犹豫地换了个箱子,再次把它投了进去。
后面那两人看见他的动作,一起愣了一愣,接着对视一眼,真心实意地笑了起来。
这只是直播过程中的一个细节,被人留意到,然后单独截出来,放到了微博上,迅速迎来了大量转发。
这个细节引起了很多人的好奇——
真的一眼改变自己的判断?
究竟是什么让他们有了这样的判断?
接下来前往投票的人再不像开头几天里的那样盲目,他们大多选择了先远观,再看细节的步骤。
然而,有心人也会发现,其中大多数人会把两分钟全部都花在远观上,再无心去观察细节。
这个变化直接导致的结果是,接下来几天,蓝票的比例越拉越大,到达投票第十天时,当天的蓝票总是是2845张,红票只有区区的186张!
事到如今,蓝红票数的差比已经超过一万六千张,提前宣布了投票的结束。
只剩五天了,就算所有的票全部投给红鼎,蓝鼎一样会获得胜利。
这个结果,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之外,又在更多人的意料之中!
“这,这个结果,不正常啊!”
许九段抬头看着电视屏幕,不可思议地说道。
“这两个鼎几乎一模一样,怎么可能拉出这样的差距!这不对劲!”
天坛现在彻底向公众开放,十天里只要是白天,全部挤满了人。
文物协会本来就已经名存实亡,被迫搬到了城里的一座三进的四合院里。
这座四合院不是协会里谁的产业,而是文物局安排给他们使用的,也算是替他们保全了最后的颜面。
此时,几位九段全部都站在这座四合院的正堂屋里,紧盯着屏幕上头一天的投票结果,一脸惊讶。
“说起来……我刚刚收到一个数据,文物局发给协会的,说是供给我们参考。”岳九段慢吞吞地说。
虽然上届惊龙会之后,文物协会再也无力阻止现代科技的入侵,但这些老修复师们还是习惯了传统手段。
文物局发过来的是邮件,岳九段现在拿出来的却是几张纸。不过好在不是手抄的,而是打印出来的。
几位九段接过纸张,开始传看,看了一会儿,他们的脸色也变了。
就像岳九段所说,文物局发过来的是一些数据,也是对前十天投票人员与投票结果的具体分析。
投进去红蓝两个箱子的每张票,对应的都是独立的身份证。从这上面,能够很清楚地分析出投票者的性别、年龄、籍贯、职业等构成。
现在蓝红两种票数的比例是72%比28%,呈现了碾压性的优势。
同时,投选蓝票的投票者里,女性更多;年少与年老者更多;籍贯相对平均。
最令九段们在意的是,职业这一栏里,文物局特别统计了文物修复师的投票占比。
蓝红的总票数比例如此悬殊,文物修复师的判断则远没有这么清晰。
在这一职业里,蓝红票数的比例仅有51%比49%,几近一致!
也就是说,在文物修复师眼里,方鼎的真假难以辨别;但对普通人来说,孰真孰假,一眼即明!
这是怎么回事?
对于文物,对于后母戊方鼎,明明应该是修复师们懂得更多,了解得更多!
0873 再看一次
专业修复师真假难辨,普通外行人一眼即明?
文物局发来的数据很快传遍了协会,几乎所有人都被这个事实震惊了。
“能够判断得出其中差别……不代表判断的就是对的!”一个高段修复师艰难地道。
“但至少,这其中的确有某些差别,普通人看出来了,我们这些‘专业人士’没有看出来。”岳九段缓缓道。
修复师们不吭声了。
又过了一会儿,许九段说:“我要去向苏进再申请一次机会,再近距离重看一次两座方鼎!”
这件事情虽然从一开始就是国家文物局组织推进的,但内部人士其实都很清楚它究竟是由谁主导的。
“我也要去!”岳九段立刻道。
两人的话迅速引起了所有人的附和。
在文物鉴定上,输给普通外行人,这实在太丢脸了!
许九段很快跟苏进联系,当时在文物协会的这座四合院里,所有八段以上的修复师全部聚集在一起,聚精会神地听着免提里传出来的声音。
苏进的嗓声一如即往的清朗和悦,不疾不徐。他听完许九段带头提出的要求,轻轻笑了两声,爽快地道:“没问题。不过时间上……”
许九段毫不犹豫地说:“什么时候都可以,你随便安排!”
“这十五天的白天全部都要用来投票,可能没有机会。晚上没有天光,不利于鉴定。不然这样,十五天结束,到票数最终统计出来,约摸有个半天的时间,那天上午,你们一起到天坛重新鉴定方鼎,如何?”
苏进的提议合情合理,修复师们当然没什么意见,于是就这样说定了。
十五天投票结束之后,第十六天的上午,所有文物修复师会到达天坛,重新鉴定一次后母戊方鼎。
这次鉴定只为求得他们自己心安,结果不会再被计入最终的票数里。
当然,文物修复师再怎么专业,毕竟也只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放在人民群众中,只是大海中的一朵浪花。
他们的投票,并不足以影响最终的结果。
第十一天、第十二天、第十三天……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去,在这段时间里,所有文物修复师关注的事情只有一件——就是每天的投票情况以及最终票数。
之前想象的逆转并没有到来,之后五天,投选蓝色方鼎的不仅没有减少,比例反而越发增加了。
所有前往投票人里已经传遍了“如何鉴定方鼎”的决窍。
不要近观,只需远看!
最后,第十五天中午十二天,前十四天的票数统计已经全部出来。蓝票以一个绝对性的优势压倒了红票,取得了全面胜利!
这样一来,不管两座方鼎究竟孰真孰假,它们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已经奠定了下来。
第十六天上午,会统计前一天的票数,与之前的相加,把最后结果对外进行公布。
然后等到第十六天下午,之前的承诺会在这时候正式履行。
被认为是假的的那一座方鼎,将会被直接销毁,销毁过程当众直播,展示给所有关注它的人看!
投票第十六天,天坛门口明显比前一段时间冷落多了。
不过相比起以前,这里又算是热闹的。
有一些人仍然如常来到了这里,眼巴巴地看着天坛的门口,想看看能不能找个机会进去。
之前近距离观察方鼎的时间只有两分钟,那两分钟带给他们的震撼,至今仍然深深印刻在他们的心里。
他们很想有个机会再看一次,于是一直留到了现在。
现在已经正式进入农历九月,深秋逐渐降临。空气里弥漫着些微的寒意,天亮也越来越晚。
天色正式大亮时,天坛门口突然多了一群人,引起了周围很多人的关注。
这些人年龄都已经不轻了,大多数都在五六十岁以上。他们穿着中式的棉袍,看上去严肃方正,像是旧画里走出来的人一样。
有明眼人看见了他们胸前的徽章,低声叫道:“文物修复师!”
“对,是文物修复师,还都是高段的,八段、八段……这位是九段!”还有对文物修复更了解的粉丝,直接认出来他们的身份了。
果不其然,仔细看他们的徽章就会发现,这一批人全部都是文物修复师,段位全部都在七段以上。
这种人物,平常可能只有在电视或者网络新闻里才能看见,而且能够请到一个就已经很厉害的。结果今天,他们全部聚集在了这里!
“这么多顶级修复师,他们是来干什么的?”
很明显,他们要进入天坛。
下午就要进行伪鼎销毁的仪式了,他们莫不是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许九段站在天坛门口,抬眼看着大门与远处隐约可见的树木及建筑。
他周围全部都是同行,基本上都是文物修复师。他们面上不显,但心里其实有些紧张。
今天到这里来,如果能认出来真假方鼎还算好了,如果认不出来,他们以后还怎么在这一行混?
为了缓解紧张,他们开始闲聊。许九段身边那两位八段就是,窃窃私语声直接传进了他的耳朵里。
“说起来,文物局那边找你了吗?”
“哦?你是说聘任顾问的事?”
“除了这个还有什么?你是怎么打算的?”
“哎,文物局……”
两人这样说了一句,就不吭声了。
两人说得很模糊,但许九段知道他们是什么意思。
以前文物协会势力还盛的时候,瞧不起文安组修复师,几乎是协会这些修复师的共识。
现在时势变化,文物局不再是以前的文安组,但想起这件事,他们的心里还是有点不得劲儿。
尤其是他们现在站在天坛面前,心情就越发复杂了……
过去,天坛是文物协会的地盘,对于他们这些八段九段来说,就跟自己的家一样。
文物协会建立最初,目的其实非常纯粹,就是为了给修复师们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
那时候,大家齐心协力重建天坛,重修祈年殿、皇穹宇等建筑,他自己也是在这个过程中升成九段的。
那段时间里,众志成诚,所有人都全心全意地为了一个目标奋斗,查询古籍资料,讨论建筑结构……
在这个过程里,多少修复师的实力有了提升,还涌现出了相当一批有天赋的好苗子。
当时很多人,包括许九段自己也坚信,文物修复的中兴时期,马上就要到来了。
但时间一长,好景不在。
天坛修好了,成为全华夏第一个被修复完成的大型古建筑群。
当时许九段还挺高兴,在心里盘算,下一个集体修复的项目该是什么。
说起来,许家研究了很多年的金陵大报恩寺,是不是可以接替天坛,占据这个位置?
当然,他不是没有私心。
许家在金陵大报恩寺上花了这么多年的心力,对它的了解是最深的。
如果这个项目真的能成为文物协会的集体项目,许家凭借这些势必可以占据一个主导的位置。
但是,如果真的把它贡献出来,由文物协会集体进行修复,到时候青史留名的可就不止是许家,而是整个文物协会了!
其中孰得孰失,其实很难说,但许九段当时的确是报着极大的热忱在考虑这件事的。
他的打算还没有开始就被破灭。
修完天坛的文物协会,似乎就此失去了进取精神。
他们没打算再继续修复下去,而是开始躺在功劳簿上准备论功行赏。
他们开始分配在天坛修复过程中的功劳,在文物协会里进行排位。协会里迅速充斥了陈腐的官僚气息。
许九段非常失望,离开协会回家重新钻研技艺,结果他的儿子被打动了……
回想起文物协会这一路走来的历史,许九段深深叹了口气。
也许他早该明白,文物协会已不再是他记忆中的那个——这个世界,也不再是他了解的那个了!
0874 价值所在
天坛门大开,文物修复师们鱼贯而入。
陈市是一名普通游客,今天到这里来就是想找个机会看看能不能再进去看一次的。
看着修复师们的背影,他的心痒痒的,终于忍不住上前,扯着旁边一个门卫问道:“老铁,跟你商量件事情。我前两天看了后母戊方鼎一眼,那叫一个朝思暮想,彻夜不能安眠。今天投票已经结束了,人不多,能不能放我进去再看一眼?我保证全程老实,绝不惹事!”
他本来只是抱着试一下的心理问的,没想到门卫看了他一眼,拿起对讲机开始询问里面人的意见。
对面应该是这门卫的领导,他的语气非常尊敬的样子。没一会儿,一个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