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浮世经-第16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小姐说的是。”小红道:“婢子也是听到人人都说,夫人是成竹在胸,要用这红日城来练兵呢。说是咱们徐元的军队是训练有素装备精良,到底是没打过硬仗,甚至许多人都没有见过血杀过人,这样的军队,战斗力很难说有多厉害。”

    “哦,婢子还听说,这阵子有许多人要报名参军,挑选十分严格的。”小红又道。

    “还有这样的事?”徐玫有些好奇。

    走投无路之下往徐元来的,原本青壮就不多。而想要当兵,却只能是青壮。徐玫很难想象,一家人老幼在只有一个青壮男人做顶梁柱的情况下,竟然还有许多人报名从军?

    “也不知是谁在散布徐元败亡论,说是南越国得到了古陀国和西南张氏的大力支持,一定要将徐元歼灭于弱小之时呢。到时候,徐元败亡,他们要让将咱们百姓都变成奴仆充当苦役呢。这一下,老百姓人人惶惶之下,反而生出了勇气,踊跃从军,不为别的,就为保护新家和妻儿!”

    徐玫闻言心想,这些话,说不定是徐元找人散步引导的。为的就是让人肯积极参军。不然,凭着徐元对领地内的经营和控制程度,想要抓住几个进来捣乱的人,又有何难。

    “背井离乡来这里,好不容易有了土地能安稳地过日子,谁愿意让这日子没了。保卫家园,说的就是这般情况。”徐玫轻声道:“恩,还有呢?”

    小红又说了一些街头见闻,徐玫听着,也不觉得有什么。

    谁也没想到,徐元围困了红日城,这一围,也僵持到了新年。到了小年这一日,徐元军竟然缓缓后退了十里地重新安营扎寨,当然也就放弃了包围圈!将近两个月的围困,真正攻城的时候没有多少次,且规模不大,的确有操练新军之意,但却吞掉了三股援军共计一万五千人,硬是让红日城惶惶难安!

    因为城内的补给不多了!

    甚至,再难以支撑一个月!

    此时,看到徐元军竟然放弃包围圈后侧,红日城大喜之下,也异常困惑谨慎,不知大好形势之下,为何徐元军放弃包围后退了?

    终于有人想到:新年。

    “新年是汉人最重视的节日,人人都要尽量赶回家团圆欢庆交际的。”新年这个节日,南越国也有庆祝,但却并不特别重视。有人提出道:“这样的大日子,徐元军无心打战,也是情理之中。”怕人不信,一位官员补充道:“汉人尤其注重仪式规矩。我年轻时候曾在大夏国游过一阵,印象深刻。许多百姓,到新年时候,甚至借钱也要买套新衣服穿上,买些好吃的来招待客人,完全不顾年后会不会饿肚子。”

    “果真如此?”

    这毕竟有些不可思议,红日城方面并不能完全相信这一点,所以几日间都谨慎没有动作,反复查看着徐元军营地的动静。只见军营之中,大红灯笼高高挂起,一片喜庆,无数的牛羊海鲜流水一般地送到了营地,甚至供应了无数美酒给将士们畅饮,酒香轻易地飘进了红日城,那令人沉醉的味道忍不住让人喉结滚动,吞咽着口水。

    随着除夕越来越近,徐元军中,热烈喜庆的氛围越来越浓,竟然开始飘出了丝竹之音。

    “报,十个时辰之内,共查到巡逻队十三队,一队百人,分南北东西十个方向,大约两个时辰轮换一次……”

    “果然有巡视。”一位将军反而放心了,道:“这样的密集巡视,我等一旦有所动作,只怕徐元军立即就会得到消息。”

    “要的就是让他们得到消息。通知下去,给本帅准备一批人马,分批向东南西三个放心突围!若是被阻,能拼杀一阵,就佯作不敌退入城内。若是能突围出去,所有人在三十里外的红石山集合……”

    很快到了除夕这一日。

    爆竹声声,徐元军营地内升起无数熊熊篝火,烧亮了半边天空。火光之下,无数美食流水一般地端上了席,一坛又一坛美酒被拍开,香气弥漫,醉人无比。美酒美食,有豪爽的将士来是击节高歌,又或者舞剑角力,叫好声起伏不断,端的是沸反盈天,热闹无比。

    相比之下,红日城一片冷清。

    便是城墙上悬挂的一排大红灯笼,红光打在青灰色的城墙上,于黑夜之中不过是照亮了一点光晕,显得格外凄清。

    “就是此行!”

    “传我命令!目标徐元营地,全力进攻!”

    一支烟火高高窜起,在空中炸出一片红红绿绿的美丽光点,如同绿叶托衬着红花,美丽无比。于此同时,徐元营地也是烟花朵朵炸开,一片欢唿之声。

    岁除!

    迎新!

    杀!

    南越军迎着那绚丽烟火,一张张脸孔激动张狂,开始幻想一会儿是先杀人头还是先饮美酒!又或者左手美酒右手血刀,杀一个人头饮一口美酒!

    “杀!”

    美酒宴席就在眼前,南越军清楚地看到徐元军多半已经醉的东倒西歪,面容狰狞癫狂,憋了一晚上的“杀”字破肺而出,气冲云霄!

    “杀!”

    南越军眼中清楚地看出徐元军的脸上的错愕,看着他们连滚带爬地向后逃跑,南越军气势如虹,一边欣赏着敌人的狼狈和恐惧,一边挥舞着大刀长枪飞奔追入大营,再次大喝道:“杀!”

    “杀!”

    “兄弟们,年夜大菜来了!拿下了红日城,还能赶得上回去给娘老子磕头拜年!”

    “拜年!”

    “杀!”

    无数徐元军从暗夜中冲出来,铠甲明亮,长枪一往无前,刹那就挑飞数个红石军!

    血染长夜!

    “糟糕!中计了!”

    “啊,被埋伏了!”

    “振作!我们还有援军!”有人大叫道。

    “放心,就放出去的那几个,早就有人去料理了!”一名大将站立如塔并不征战,朗声道:“就你们,也想包我徐元勇士的饺子!就怕你们饺子皮太薄,包不住!”

    “哈哈,廖将军这笑话实在太不好笑啦!您啊,还是好好说话吧!”有将士们哄笑。

    那位将军长枪举起插进长夜,吼声如雷:“杀!”

    “杀!”

    ……

    初一,清晨。

    徐玫收功,小红激动过来,道:“小姐,红日城拿下了!拿下了!”

    徐玫没有意外,点头道:“应该的。也耽搁有一阵时间了。”

    徐夫人行政并不冒进,但一旦定下计划,那就有绝对把握。红日城看似坚固有数万守军,以徐元军的水平,若真是不计牺牲强攻,怕三日城里人就顶不住了。拖这么久,只是爱惜将士性命罢了。

    没错。

    春节。新年。这是汉人最重视的节日。

    总不能让大家真的无法过个好年。而拿下红日城,则是最好的新年贺礼。

    “小姐,咱们徐元不小了吧?”小红激动问道。

    “是不小,但也不大。”徐玫有着清楚的认知,道:“这一年,怕不会有太大的战事了。”

    “那婢子就不懂了。”小红道:“婢子只知道,咱们徐元,是越来越厉害了。将来啊,小姐您就是公主呢。”

    “瞎,胡说什么呢。”徐玫摇摇头,嗔道:“尾巴别跷这么早,没到这地步呢。”她问道:“母亲她们今天能回来了?”

    “夫人让人送了信,说要留在红日城摆庆功宴,暂时不回的。”小红正了正神色,道:“倒是姑苏的大夫人送信请求来徐元看一看,夫人应了,派人一路接应,估计元宵时候就能到了。府上也在收拾住处了。”

    徐玫点了点头,道:“大伯娘他们要来,一定要招唿好了。”

    徐大夫人等人一直留下姑苏,一开始心中惶惶,却又不愿意跟来,大约是觉得梧桐苑空了,她处处当家作主,更加快活;这两年见江南依旧太平富贵,放心之后,更不愿意离开了。

    这一次不知怎么,竟然转了心思,愿意来看一看。

    徐玫觉得,徐大夫人应该是没想到,徐夫人竟然真的就在南洋打下了大片江山吧。眼看徐元势力已成,她一家人远远在外,以后徐元正式立国之时,她们能得到什么好处?

    以徐大夫人的性子,这种毫不费力的好处,她肯定舍不得不要的。一国勋贵,以后是真正有大身份的人,怎么能放过?

    这是人之常情,倒也不知道多谈论什么。来了,多少也能帮些忙。

    “都是忙人啊。”徐玫对着冉冉升高的太阳伸了个懒腰,想着今日她又没有什么必须要做的事情需要去做,实实在在闲人一个……这么一想,她心底竟然生出了些愧疚来。

    “忙些什么呢?”徐玫出了徐府,在元城随意走上了一圈,看元城车水马龙热闹之处堪比江南姑苏盛景,心中欣喜,但却是依旧没想好她能做些什么,愿意做些什么。

    无奈,落日时分,又回转了徐府。

    “小姐,京城商会转过来的信。”朱燕匆匆进来,给了徐玫一封信。

    徐玫接过信,没有立即拆开,问朱燕道:“你准备的怎么样了?若有什么缺的少了,要及时同我说。不然,你自己吃了亏,大好的日子里有了遗憾,就怪不上我了。”

    朱燕俏脸染红,道:“小姐就会取笑婢子。”

    之前因为修路,她替徐玫管着一摊子事,在外面来回跑了好一阵子,与工部的一个叫龚建的小吏相识,惹了人家上心,先是大胆求到了徐立前面前,由徐立前引荐,又求到徐玫面前。

    徐玫问了他几个问题,见他诚心诚意,倒也乐见其成。朱燕自己倒是拖了好一阵子不肯答应,最后也不知因为什么,就松了口。礼已经走的差不多了,只差正日子,就在正月十八。

    这是喜事,但用不着徐玫如何操心。

    她只是给朱燕准备了丰厚的嫁妆,其他就不管了,自然有其他人去操心劳累。

    所以呢,她当然还是清闲的。

    “以后这种小事,交给其他人做吧。”徐玫道:“再有十几天,你就是新人出嫁,要准备的事情多呢。”

    朱燕红了眼睛,道:“婢子嫁人了,就算心中再惦念小姐,也不能同现在这样伺候小姐了。您就让婢子最后再尽几天心吧,不然,婢子就算在绣着嫁衣,心中也不踏实。”

    徐玫心中也有些感伤,轻叹道:“日子过得真快啊,朱燕你都在我这里有整整十四年了。”

    “是啊,不知不觉,小姐就长大了,婢子都成老姑娘了。”朱燕擦了下腮边的泪。

    徐玫笑道:“是啊,我这里最老的两个老姑娘,总算打发出去了一个呢。”

    (新春快乐,大吉大利!给您拜年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363 去!

    “婢子问过了,朱雀仍是不愿嫁人。”朱燕笑着道:“所以,小姐,您由着我们这些人,少不得要担些恶名的。”

    “既然由着你们了,难道小姐我还怕担不起这点儿恶名。”徐玫也笑了,倒是冲淡些感伤,道:“我就是希望你们都能过得好吧。”

    朱雀醉心于武,心思单纯,根本就不会考虑情爱婚姻大事。除非是徐玫一定要指一个给她。徐玫肯指婚,朱雀也会答应,日子大约也不会过的太糟糕……但总归是平淡的。

    徐玫并不愿意安排这样的婚事。就算看似她身边的大麦小麦几个都到了年纪被耽搁了被人议论,她也不愿做主安排。

    反正早早向几个婢子都明说了她的态度,由着她们自己想办法。至于听不听的,好不好意思的,她就不管了。

    闲谈了几句,徐玫打开手中信件,眉头微微一抬。

    落款“师兄,莫”。

    竟然是宣仁帝通过徐立行转过来的信。

    “……长冬无趣,师妹是否愿意北行赏雪?”

    北行赏雪,这是什么意思?

    按照信件来回答复的时间,她就算答应了邀请立即动身去京城,差不多也是二月新春了吧,赏不了雪。二月里依旧有素美雪景可以欣赏的,那就只有再往北去。

    去大康么?

    他一个大宣皇上,竟然要去大康赏雪?

    徐玫有点儿不知要说什么。

    不过,没有多做考虑,徐玫就决定了:去。

    反正也没什么事情,不如去赏雪。

    不过,以她想,莫仁大概又像是之前往渤海国的那种行程方式,乘坐金雕高高在天上飞。高来高去是很快,但显然是不能带人的。不能带人,事事亲力亲为……

    算了,她学不来,还是老老实实地带上婢女仆从,借助徐氏商会的方便好了。

    朱燕要嫁人,那自然是不能带上的。好在,她一身本事,被青瓷学了差不多了……带上青瓷就是,万一需要用到呢?朱雀武功已至一流,当然要跟去。大麦活泼机灵,可以与她说话解闷,也得去。然后,几个小丫头,总得要涨点儿见识,不然她这里的“老姑娘”嫁人,“小姑娘”还不中用,那就不好了。

    干脆都跟去。

    那么,那只箱子,也得带上。

    或许,到了北国的冰天雪地里,会发生什么特别的变化?

    有了决定,徐玫自然要去找徐夫人说一声。

    “你要去大康?”徐夫人稍微有些怔愣,问道:“去做什么?”

    “啊,没什么一定要做的。”徐玫答道:“就是觉得眼下清闲,又没有到过北地,所以才想要去看一看。娘亲,您不会不答应吧?”

    “我有什么不答应的。”徐夫人淡淡瞥了她一眼,道:“我之所以问,还不是误会你去闹事的。之前你去渤海国,说是没事,却将胡不为给杀了……”

    “啊。”徐玫面皮微微发红,咬唇道:“娘,您放心,我这次真的不是去杀人的啊。当然,若是临时起意的话,就说不准了,反正不是带着目的去的。这次真没骗您。”

    “你如今武力高强,天底下大可以去的,我也没什么不放心的。你想出去玩,也随你。”徐夫人十分通情达理,道:“只是若是真有大事发生,一定要记得及时与我沟通。”

    “是,女儿明白。”徐玫答应下来。

    徐夫人沉吟一下,道:“你此去,是便装出行隐瞒身份吗?”

    徐玫摇摇头:“不是。只是低调出行,不大肆宣扬而已。到了地方,肯定要麻烦商会给安排住处的。”

    徐夫人点点头,道:“大康上京商会来信说,大康有一官员同他们私下接触,想要购买一笔粮食,数量极大,至少十万石,多多益善,一百万石也不嫌多。”

    徐玫微微一怔,皱眉道:“若我没记错的话,大康似乎连年丰收,不缺粮草的吧?”

    这也是为什么人人都看好大康而不看好大夏的原因。

    大夏天灾不断粮食年年减产,大康却连年风调雨顺粮食丰收……这实在不得不说,是老天爷都站在了大康那一边,有意支持大康推翻大夏江山取而代之一般。

    “据商会调查,大康的确并不缺粮草。国内三十五个粮仓,仓仓爆满,其中囤积,便是在大康没有任何粮食出场饿情况下,供应三年嚼用,也足够了!”徐夫人轻声道。

    大康将粮食看的极紧。连年丰收,粮仓里的粮食甚至都霉烂掉不能吃了的,也依旧按照平价收购百姓们地里种出来的出产,坚决不让一粒粮食流出国土去。

    “既然如此,他们买粮做什么?”徐玫不解。

    “根据那小吏的隐晦之意,似乎是他的一位负责粮仓进出的上官却是监守自盗,偷偷将粮食卖给了走私的商人,谋了极大好处。原本一年一年新粮送进去旧粮折出去做成饲料喂养牲畜战马的,他们一伙人能够做平库房账面,但不知为何,他们突然损失掉一笔粮草,又怕朝廷突然彻查,听说徐元有粮,才想到先从徐元买一些,应对一下局面。”徐夫人皱眉,仿佛因为这内容语焉不详而格外不喜。

    “听起来似乎不可信。”徐玫摇头道:“他们弄出来的粮食,卖给了谁?要知道,尤其是最近一年多,咱们徐氏商会背靠徐元,才是最大的粮食供应商人,而且价钱也是极其公道的,供应也算充足……”

    “我们卖粮食,是要用银子交换的。”徐夫人缓缓地道:“那粮仓之人卖粮食,没有成本,价格当然极低。价格极低,当然就有商人肯要,以转手获取大量差价。”

    “再说,大康还有一个禁酒令。”

    禁酒令,徐玫听说过。

    这是大康开国时候就颁布下来的法令。大康起源于北地,与南方相比,那里冬日更长且更加寒冷,而喝一口就能烧入心窝的烈酒,就成了人们的心头好,消耗自然极大。甚至有那些贪杯又短视的,秋天里才收的粮食,不论丰年还是贱年,竟然等也不等想也不想,迫不及待地就将大把的粮食酿了酒。有一年,开国太祖秋后让人去筹备军粮,却没想到只收到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