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浮世经-第17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格尔图认了错,那出面的首领反而有些不好意思起来,站在那里,没能说出些什么。阿古达木想要说话,才一犹豫,但格尔图又继续开了口。

    “前天夜里那诡异的蓝光你们也都见到了,本王得到最新消息,那蓝光最后在上元城炸开,将上元城笼罩了一整夜!这且不说,只说蓝光笼罩之后,气温骤降,变得奇寒无比,一夜之间冻死了无数人!”

    “这分明就是上苍的诅咒!”

    “就算你们不来,本王也已经下了决定,必须立即退兵离开!”

    这句话之后,底下“嗡嗡”生起,众人纷纷议论起来,说什么的都有!

    “肃静!”格尔图低斥一声,道:“各位首领的意思本王明白!我们草原上勇士何曾这般窝囊过!舍了无数人命耗了大好时间却空手而归!既然大夏的骨头难啃又啃不出油水来,那我们就要从大康身上咬下一块肉带走!”

    此话一出,全场寂静。他们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错愕之后,眼中都流露出激动兴奋之色。之前那位首领当先开口问道:“大人,您有什么计划!我族还剩三千五百二十五位勇士,全都听您号令!”

    “计划,已经有了……保证不会让大家空手而归就是!”格尔图沉声道。

    待众人兴奋离开之后,格尔图高坐主位,摊开手掌,展开纸卷再次看了看,面容越发阴沉。半晌,他拳头一握,纸屑从指缝间纷纷落下,口中喃喃道:“哼!本王不是不知道你是谁……但你这主意对本王有用,本王孤且就用了……”

    能劝说引诱他北胡退兵的,除了大宣,还能有谁!但事实的确是,他们北胡,这么耗着,迟早要玩……不是死在两军阵前,就是要被大康吞掉!

    嘿!那大康兄弟,打的好主意啊好主意!

    “扎哈!”格尔图低唤一声,见扎哈进来,道:“东西都送出去了?”

    “是,属下亲自出手送的。八位首领都收下了。”扎哈道。

    “那就看看,鱼儿会不会上钩了。”格尔图声音刺骨如刀。

    是夜。

    阿古达木在自己营帐里徘徊很久,直到一块云朵飘来遮住了月亮,他才咬了咬牙,从营帐之中快步走出,对守卫摆摆手,四下看了看,快步向侧前方走去。

    一路上,他碰见不少巡逻队伍,微微颔首错过,没有出任何差错。

    营地十分安静。

    只有高大的篝火在熊熊燃烧,时不时发出一阵阵毕剥的炸裂之音。

    阿古达木顺利地出了北胡营地,心中稍微送了一口气。前面就是大康营地了,不过是一里地的距离,很快就到了。

    他开始兴奋起来,抬头看天上阴云出现,心想果然老天帮忙,抬脚向前走去。走出了几十步,他越发放心,脚步轻快极了。

    “阿古达木,你这是要去哪儿?”

    熟悉的声音从黑暗中突然传出来,阿古达木骇然停步,看着前面出现的特尔图,又看了看包围过来的八位首领,心脏骤停!

    “我睡不着,随便走走。”阿古达木口干舌燥。

    “正好我们也睡不着,一起喝酒?”特尔图声音幽冷。

    “哦,好,喝酒,喝酒。”阿古达木抹了一把额头上的冷汗。

    ……

    上元城。

    天气依旧很冷很冷,仿佛那夜的幽蓝冻住了一切,就连一日一日的太阳也无力划开。

    极寒笼罩之下,街面坊市无比冷清萧条,几乎看不到有客人上门。而棺材寿衣店的生意却更加火爆:这种极寒之下,人们的性命更加脆弱,似乎每一刻,都有人在死去!

    甚至还听说,皇宫那些偏僻所在也冻死了许多地位底下的太监宫女,甚至一位失宠的妃子因为火炭等被故意克扣,竟然生生冻死在寝宫里!几个大牢且不说,因为位于地底湿冷之下,直接就冻死了许多戴罪之人;六部衙门所在,竟然还冻死了两名夜里值夜的小吏!

    上京城的上空,无论雪白的纸钱被冷风裹着,飘飘荡荡,仿佛又落了一场雪一般!

    皇宫别院位于上京城外。

    这是太后凤栖所在,园林广阔而幽静。西面有温泉汤池,冬天不冷;东面有青山碧水,夏天不热,实在是最好不过的修养所在。

    自从康帝登基坐稳了皇位之后,太后便搬进了这里,一住就是数年。哦,之前康帝病重,她立即回宫坐镇,压住了朝堂内外,丝毫不敢乱动!功成之后,她又回到了这别院。

    冬季尚未过去,太后自然居住在温暖的西苑。

    今日,康帝微服出宫而来,来寻皇太后说话。近日这诡异反常的天象,实在是让他心头有些惴惴不安。

    “……母亲,您说这到底是为什么?朕翻遍史书,问了钦天监,也没能得到一个答案。”康帝请教道。

    “哀家本不该干涉朝政……”皇太后抿了一口茶,淡淡地道。

    “母亲,儿子今日就是找您给想过主意来了,您这么说,岂不是让儿子难堪吗?”康帝苦笑道:“儿子知道,因为那粮仓之后,您这生气儿子没给您小儿子留脸面……但您老也替儿子想想,一国粮仓,那是多重要的事情,安弟他怎么就……唉……”

    “行了!粮仓的时候,是你弟弟错了,哀家还没有煳涂!”皇太后有些不愉,看向康帝,道:“皇上既然来问哀家这个老婆子,那哀家就斗胆说句话……”

    “母亲,请训示。”康帝肃然道。

    “算不上训示。”皇太后面上微缓,沉声道:“这种时候,‘为什么’这三个字,不妨往后放一放。哀家建议皇上,此时不妨去学一学朝代皇上的做法……在有天灾**诡异天象之时,在百姓面前,做一做样子,先自己认个错……”

    康帝恍惚,片刻才道:“母亲是说,朕此时应该下个罪己诏,安抚百姓?”

    罪己诏,对于一个皇上来说,肯定是不想接受的。但有时候,这个东西,却又是必须的。比如说,遇上了天灾老百姓人心惶惶有心人要浑水摸鱼之时怎么办呢?一个罪己诏,给了老百姓一个交代,民心就会多少安定一些……至于史书记载后人看法,罪己诏对于一个皇上来说,并不算是什么污点。

    就像是一个人,犯了错,或者被莫名其妙地犯了个自己也不明白的错,旁人将这莫名其妙地错处推在他身上,他若是坚持不肯道歉,那肯定会遭到旁人非议;若他痛痛快快地认下了,诚恳地道歉了,旁人反而会觉得这人还不错,值得信任,甚至还会为他认下的错误进行开脱。

    与此次最像的,就是天狗吞月了。

    要说天狗吞月能与皇上有多大关系?但每一次天狗吞月,几乎在位的皇上都下了罪己诏自我认错了!

    如今极寒的天气已经让人心惶惶,他若是再没有任何表示,只怕真的要大失人心的。尤其在前方联军还在攻打大夏的时候。

    想到这里,康帝肃然道:“母亲说的是,朕的确应该下罪己诏。”

    “什么罪己诏?”一个男声传来,却是安王人未到声音先到了。之间他快步走过来,向皇太后行了大礼,转向康帝,一边行礼,一边问道:“皇兄要下罪己诏?这是从哪里说起的!若说有罪,我安王身为大康亲王,却搬空了粮仓里的粮食酿酒谋私,简直是被黄金白银给煳住了眼的混账!”

    “说有罪,我安亲王才是大康皇室的罪大恶极之人!皇兄您直接罚我就是了,下什么罪己诏!”

    “安弟,别胡闹。”康帝沉着脸向他解释了一遍。

    这种事情,哪是不痛不痒地罚个安王能交代的。老百姓也得认不是?(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375 痛煞

    “皇兄,我不是胡闹。”安王听过之后,反而更加认真了些,道:“我知道皇兄是觉得罚了我怕也不能交代过去……但皇兄,我是真的犯下大错在前,大康上下谁不知道。倒是皇兄一直顾念兄弟之前包庇于我,这才连累了皇兄您。”

    “您狠狠罚我,夺爵下狱打板子什么的,肯定能够交代的。”

    康帝怔了一下,不由打量着安王,见他神态真诚至极,忍不住有些怀疑起来。

    安王面色一变,又嬉笑道:“当然了,皇兄您罚我可以,千万给我留着命啊,三五年的,再找个由头赦免了我的罪,再赏赐回来……”

    “你啊。”康帝淡淡一笑,目光闪烁,似乎有些心动。

    皇太后冷哼一声,训斥安王道:“罪己诏乃是皇上收心之举,你在其中参合什么。皇上真要狠狠罚了你,那岂不就成了惯会推诿之辈!反而对德行有碍!”

    安王一个将近四十岁的中年男人,此时在皇太后的训斥之下,竟然像是个小孩子一般,缩着脑袋低着头,又舔着脸凑到皇太后身边,求饶道:“那个,母亲,我这不是想要帮点忙嘛。”

    康帝脸色面色不便,目光却微微一沉,心道:母亲总是将小儿子护的严实,从小到大,真是一点儿苦头都舍不得让他尝一下啊……

    “你有心是好事,但也要看看你自己的分量!能帮上什么忙!”皇太后继续训斥道:“你现在什么不是你皇兄给的,权势地位,这些你皇兄难道还在意!你有心,就把你做生意赚来的银子送给你皇兄一些,不管你皇兄用上用不上,放在国库里,也是备用不时之需!”

    “母亲教训的是,母亲教训的是。”安王一咬牙,向康帝道:“皇兄,我最近筹到了二百两银子,回头就让人给您送到私库里去。”

    送到国库,那就入了户部的账,被户部的人管制住了。康帝想动用,都得找个借口。而私库不一样,那是他个人财物,不在户部掌管范围,他想怎么花,就怎么花。

    这也算是安王心思灵巧,刻意讨好康帝。

    二百万两……看他装的肉痛,实际上呢?倒像是他一个皇上,被这二百万两,就收买了一般……康帝心中有些不愉,面上露出一些笑容,摇摇头道:“朕要银子有什么用。”却没有再就此说什么,肃然道:“多谢母亲指点,朕回去后,立即就命人拟罪己诏,祭祀天地,广告天下。”

    “你能想通,那就再好不过了。”皇太后一脸赞许。

    安王一脸震惊,半晌道:“皇兄真要认错啊……”他快速地添了一下唇,向康帝道:“皇兄,这天象真的不怨您啊……唉,走,借着母亲的地儿,弟弟陪您好好喝几杯去。”

    康帝有些迟疑。

    安王已经上来抓住了他的手臂。

    皇太后温声道:“你们兄弟,也是很久没有好好说说话了。今天哀家就资助你们一桌酒席就是。”

    “皇兄,走吧,给弟弟我一个面子。”安王拽着康帝,哀求道:“您就算是恼了我,也不能一辈子不理我了,是吧?在母亲这里呢……”

    康帝回头,看皇太后目露一丝哀求,想着回京之后就要面对那些十分不顺心的政事,心中一叹,道:“好吧,朕就陪安弟你醉一场就是了。”

    安王大喜,把着康帝的手臂,拜别皇太后,准备在这园子里找个景致不错的好地儿,去饮酒去了。

    ……

    很久没醉过了。

    这滋味,还别说,真是不错。

    康帝从皇家别苑回来,一路醺醺然,顺顺利利地回到了皇宫。他往寝宫一坐,挥手宫女去备一碗醒酒汤,回想方才,嘴角流露出一丝笑容。

    安王这些年虽然混账,但真到了时候,还是很像样子的。就像这一次,天降异象,民间人心惶惶说什么的都有,若他真有大逆不道之心,只怕多半要趁机浑水摸鱼,想要他这个皇兄狼狈难堪。但他也没想到,安王不紧没有浑水摸鱼,反而处处为他着想……

    想来,安王之前干下的那些混账事,不过是如他自己所说,是被金银给煳住了眼,贪心作祟,想要多捞银子罢了。至于更多的野心,安王怕是没有的。

    康帝揉了揉脑袋,觉得胸口有点儿闷,应该是喝多了。他皱了皱眉,催促道:“朕的醒酒汤呢,怎么还不来?”

    “陛下,来了!”一个太监端着一碗汤水,跪地呈上。

    玉碗碧绿,汤是暗褐色。

    有小太监快步走出来,用银勺分了一点饮尽,没有任何一场,便又退了回去。

    康帝这才端起玉碗,一口一口,将醒酒汤用掉了大半。

    醒酒汤的味道并不好,康帝觉得差不多了,便不想再喝了。他正想要挥退那送药太监,却见他的左丞相竟然不顾几名太监向他飞奔而来,看见康帝,普通一声跪下,将一份奏折高高举起,道:“皇上,紧急军情!”

    “北胡背叛,火烧南征大营,趁着混乱回撤我大康境内,一路抢掠,肆无忌惮!”

    “我大康引狼入室了啊!”

    “左相,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康帝站起身,额头青筋直跳,眼珠几乎瞪了出来!

    左相高举手中奏折,道:“北胡背叛了!南征将军魏熟年呈报军情再此!请皇上一定要早作决断!若任由饿狼在我大康境内肆虐,危害无穷啊皇上!”

    左相的话,犹如一把重锤,狠狠撞在康帝胸口之上!让他不禁后退几步,扶住了椅子,才没有跌倒!

    “呈上来。”康帝按住胸口,沉声说道。

    此时此刻,他依旧心存一丝侥幸,不敢相信左相所言!无他,只因为这对他康帝而言,无异于最大噩耗!

    康帝双目通红,紧盯着一名太监从左相手中将奏折取过,一步步走上来。待太监走近,他一把将奏折夺过,飞快地看了起来。

    “臣魏熟年百死而奏……”

    康帝越看越急越看越急,突然间大声道:“啊,痛煞我了!”说罢,便是一口鲜血喷出,向后栽倒而去!

    奏折染红了鲜血,被高高抛起,又重重落下!(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376 出了大事

    “小姐,出了大事。”素素面皮紧绷,格外紧张。

    她低着头走近,向徐玫低语道:“师父隐隐收到风声,说是康帝突发重病,情况十分不好。据说,皇太后已经紧急回了宫。”

    “按照以往,若非是与康帝相关的大事,太后轻易不会回宫。”

    徐玫微怔,问道:“知道为什么吗?”

    素素低声道:“商会那边传来消息,说是北胡背叛联盟,意欲回撤草原,一路上抢掠无数,惹出了极大动乱。具体如何,眼下还不知道。大管事说,上京城怕要乱起来,让小姐多加小心,最好离开此地。至少,撤出上京城。商会已经替小姐物色了一个不错的园子,供小姐随时居住。”

    “北胡背叛联盟擅自回撤草原……”徐玫略一沉吟,道:“这样的大消息,并不是能压得住的。你替我传话大管事,让他能确定了这个消息的准确性之后,再来回话。”

    素素应下,很快去了。

    “大麦,吩咐下去,收拾一下吧,我们要准备离开了。”徐玫轻叹一声。

    “啊?小姐,难道素素姑娘方才说的都是真的?”大麦震惊道:“怎么可能!”

    “不然,怎么会传出这些风声。”徐玫摇头道。

    她想起了莫仁。

    这么多长时间没有动静,差点儿让徐玫以为,他就那么放弃了呢。若是没有切入口他或许不会轻易动手……有了切入点,被他盯上了,以他的能耐和心性,怎么会轻易罢休放过。

    徐玫并未等待多久。

    很快,大管事跟在素素身后亲自过来了,呈给了徐玫一个纸条。纸条上有徐氏密函的标注,上面较为详细地记录了北胡背叛的前后:“……粮仓突然起火,刺水城出动一千精锐奇袭康军大营,让康军无暇他顾,没有及时发现北胡军早已离开营地向西北方向回撤。在清晨康军整顿营地计算损失之后,向北胡问讯,这才发现北胡人马早已离开。……事发突然,北胡连夜洗劫数位富商,收获金银财宝无数,这才稍微收敛。大康官府虽然及时收到消息,奈何北胡全部都是骑兵,难以拦截追赶,是以只能谨守城池,送北胡军扬长而去。……”

    “小姐,属下合作的一位皇宫内侍卖给属下一个消息,说昨日傍晚之时,左相几乎强闯康帝寝宫,送达了一份奏折。康帝在看过奏折之后,喷出一口鲜血当场栽倒,至今昏迷未醒。”

    “消息属实?”徐玫谨慎地问道。

    “应属实。属下为了这个消息,花了五千两银子。”大管事道。

    “落账,准予报销。”徐玫微微沉思,突然觉得这大康风雨突变,一桩桩一件件,实在配合的太好了些。像是冥冥之中,有一把大手,在统筹安排着一般。她沉思片刻,问道:“康帝出事之前,有没有任何不同寻常的事情发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