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浮世经-第7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恩,从这一点推断,当年公主下嫁,的确是存有秘辛的。这也是为什么有宫里老人向老爷子说,徐夫人并非他的血脉,他立即就相信了的原因。

    但在徐夫人这里,当年再多的秘辛,此时都毫无追溯的意义。她只知道一点,她徐元真,的的确确是徐家血脉,就足够了!

    ——就算太上皇肯定是其中最大的知情人……难道他就不会从利于他的角度去撒谎吗?是以,太上皇的话,疑惑是其他知情人的话,谁来说,就算的确是真的,她都是不会相信半个字!

    “老爷子是我的父亲,你们的祖父。”徐夫人淡淡地道:“我既然已经保证不会去如何向你们大伯追究,就一定会做到。你们也一样。”

    “是。”徐立前三人都肃然应下。

    只是,徐惠心中却是难平:徐玫的确没有什么损伤,但自己却……徐惠突然想起胡不为的隐隐的别样的关怀之意,心头一阵拥堵难受,低声道:“难道就这么算了!”

    徐惠眼圈有些红,低声道:“娘您该知道了吧?女儿是经由周太傅府上经过一遍,才被送回来的。那个周汐儿,话里话外的意思,总强调她和她们周家一定会替女儿遮掩……但女儿又有什么好遮掩的!她们不过是想用女儿的名声要挟女儿!”

    “难道女儿就要任凭她们这般要挟!”

    “难道女儿从今之后就因此再不进京了!”

    “女儿心中憋屈的慌!”

    “你放心。”徐夫人看了她一眼,道:“不论周家接你入府是存了什么样的心思,我保证,他们绝不会再动一动某种心思!”

    徐惠抬起头,一脸狐疑地看向徐夫人。

    徐夫人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宝瓶行礼,轻声道:“实在不巧的人,昨日周家爱女也突然在府上失踪,疑是被人掳走,甚至惊动了京兆府的差人上门呢。不过,周家也解释了,这是误会,周汐儿是随着长辈去了寺庙礼佛,要住上两天两夜呢。”

    徐惠几人怔了怔,立即回过了味儿来。

    只怕周汐儿正是被徐夫人派人掳走了一遭,而后仿着周家对徐惠的说法逼着周家不得不撒了个慌!人不在府上,可以在寺庙礼佛,当然也可以是遇到了其他的意外!

    “那真是太不巧了。”徐玫立即附和道。

    她的娘亲行事,当真是……不拘一格,直来直去,威武霸气!徐夫人根本不想去揣测周府想要什么!她只管用这种直接的方法,将主动权找了回来!除非是周府愿意舍弃一个周汐儿不要了!不然,他们从徐惠身上有的任何想法任何打算都要偃旗息鼓,想都不要想!

    徐玫心中赞叹不已,向徐立前递了一个眼色。

    看吧,大兄,你与娘亲的行事手段差太多了啊!

    徐立前收到徐玫的眼神,面容微苦,也道:“是啊,那真是太不凑巧了。”

    如此手段,他只怕永远都学不来……

    徐惠冷哼一声,似乎放松了些,咬着唇,没有再说什么。

    徐夫人依旧淡淡地品茶。

    徐玫看了看徐立前,又看了看徐惠,觉得他们二人说过了,该轮到自己了,于是坐直了身子,问道:“娘,玫儿想知道,咱们徐家将来,到底是怎么打算的?其实我觉得祖父说的没错,商人单纯用金子银子堆积起来的风光,实在太惹人觊觎,难以长久的。”

    形势总是要往前走的。

    无论大夏能不能度过这个难关,将来是中兴还是覆灭,徐家扎根在大夏土地上,无论如何,都会受到巨大影响!

    “你这丫头,难得懂得居安思危,比他们两个强多了。”徐夫人闻言有些惊讶,随即目露赞许,就连清冷淡漠的神色也缓和了许多,有了不少暖意,道:“我徐家船队如今已经是东南这一片广袤大海上的霸主……徐家的退路,当然就在海上。”

    徐夫人看向徐立前,道:“既然说到这里了,立前,你孝期满了之后,去跟着走几趟海船吧。也看看外面天地广阔,并非仅仅眼前这一方水土吧。”

    徐立前愣了一下,恭声道:“是,母亲。”

    徐惠忙跟着问道:“娘,那我呢?我也想去。”

    “到时候你若愿意跟着,就跟着。”徐夫人似乎并不如何赞同,但也没有反对。

    徐玫于是也道:“那娘,到时候我也跟着凑凑热闹吧。”

    “随你。”徐夫人瞥了她一眼,道:“老爷子身边不能没有人……立前,你下车步行扶灵去吧。”

    徐立前连忙应“是”。

    徐惠和徐玫紧接着,也被打发了出去。

    车队缓缓而行,洒下漫天的白色纸钱。

    ……

    才正月里,天气就一日比一日暖和起来。

    人们像是随着春天的脚步到来,也生出了力气有了盼头似的,京城的街道也格外热闹了起来,到处都是说着姑苏徐氏捐献家产以兴大夏的故事。

    “两百万两银子,那得要多少啊!”很少有人能想象的出,这么多的银子,到底该是多少银子,不禁道:“只怕我要掉进去,就爬不出来了!”

    “一百个你都爬不出来!”其中有人眼神轻蔑,道:“我告诉你,这么多的银子,若是造成砖石的话,完全能够造一栋三间三层的银楼!真正的银楼!”

    “那徐家真有钱啊!”许多人骇然无比。

    “唉,你们这就不知道了吧?”有人神秘地道:“徐家是做生意的不错,但在座大家有不少都是做生意的,到底能赚多少,心底难道没有估算?别说如今世道艰难,生意难做的时候了!徐家这是大义,为大夏,贡献出了全部的家底!我有个侄子在徐家分会做底层的小伙计,他说了,他们最下面的小伙计已经养家艰难,所以还没有被扣工钱,只是赏银少了绝大部分而已,他上头的人,越是在徐家干的久的拿的工钱多的家中日子好过的,就越是扣下的多!据说他们分会的大主事和两个副主事,最近半年都要一分钱也拿不到呢!真真是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喽……”

    “真的假的?”有人不相信。

    “那还能有假?”那人继续道:“不信你们去打听!给徐家做事的有那么多人,难道个个都撒谎?我跟你们说,要说这徐家传家两百多年,代代都经商,肯定攒了不止这么多的银子这么多的家底不是?”

    “对啊对啊,都说富不过三代,徐家都富了十了代了。”有人品出味,咋舌道:“家底肯定厚实着呢。”

    “是啊,徐家原本攒了两百年的家底,的确很厚实……但可惜啊,十几年前,这家底都空了!听说就连祠堂里供奉的金银铜器,都被人融了带走了呢……”

    “怎么会!谁敢对姑苏徐家动手?”有人惊呼起来。

    “各位都不是傻子吧?”那人睨着眼睛,声音却放的很低:“十几年前是什么时候,各位不知道?”

    十几年前,正是太上皇修建陵寝约十来年,国库压力大增入不敷出的时候……徐家那么大的金山银山又怎么能留得住!

    那个时候被整个家族被搜刮一空的,岂止一个徐家!

    多少有名的富商大族,从此一蹶不振,甚至家破人亡!

    只是徐家悄悄地度过了难关,很快重新以海路发达起来,让人误以为他们家没有遭劫呢……

    人群会意过来,但已经涉及到了太上皇,就没有人再敢接这么话头,打起了哈哈,说起别的。但一阵哈哈过后,话题又情不自禁地绕了回来:

    有人忧虑地道:“若是这两百两银子不够用的,怎么办?徐家都掏空家底了,怕是再供不上了吧”

    许多人不禁忧心忡忡。无他,大夏太穷了,到处都是要花钱的地儿!

    但还是有人咬牙低声道:“我堂堂大夏国,怎么能将国运依赖在一介商家身上!徐家能掏出家底供应大夏度过一次难关,已经是仁至义尽!若朝廷依旧无用,白养他们做什么!”

    甚至更有口不遮拦的:“这大夏又不姓徐!”

    新帝高坐御座之上,听闻周太傅面无表情地复述着“民间言论”,终于控制不住,抓了面前一方砚台,猛地砸到了大理石地面上,砰的一下,摔个四分五裂!

    “好!好的很!”新帝满脸涨红,激动得浑身发颤,咬牙道:“好一个徐家!好一个徐夫人!”

    “陛下为何恼怒?”周太傅微微侧了下身子,躲开了溅过来的砚台碎片,面容十分沉静。

    他是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双鬓已经斑白,面容也已经苍老生出了许多褶皱。但他站在那里,身姿却依旧如同一座高山一般坚定挺拔,仿佛能承受住任何的重担,双目依旧如同深渊一般深沉宁静,充满了万事了然于胸的睿智。

    “世人议论,乃是实情。”周太傅沉静地道。

    “什么实情!”新帝恼怒道:“以为朕不知道呢!那个女人这二十年挣的银子,比整个徐家二百年加起来挣得都要多!两百两算什么!两千两她也拿的出来!什么发不出工钱节衣缩食,什么掏空家底支持大夏……荒谬至极,简直就是在放屁!”

    新帝显然恼火极了,竟然是爆出了粗口!

    徐元慎可是将徐家家底透给他了!他想的很好,只要将徐家通过一次捐献与大夏绑到一起,那么徐家那两千万两银子就能任他索取!有了那么两千万两银子,更有了徐家这个能够捞钱的钱袋子,中兴大夏,轻而易举!

    可如今,那个女人竟然装穷!世人愚昧,居然真信了!

    关键是,若他再向徐家要钱,就成了他这个大夏皇帝无能!整个朝廷无能!大夏不要再姓“赵”,姓“徐”算了!

    “陛下慎言。”周太傅冷静地道:“徐氏拥有金山银山又如何?难道他徐氏愿意供养这大夏朝廷上下人等,陛下您就真的满意了?若真有那么时候,臣又有何面目位列百官之长,倒不如投在徐家门下做个账房!”

    “老师!您!”新帝梗着脖子看向周太傅,不敢相信周太傅会说出这样的话。

    “陛下,您要一笔银子度过难关,臣理解,臣也赞同。”周太傅施礼,道:“但救急不救穷。难关度过去之后,正是彰显陛下仁政爱民识贤任能,臣等兢兢业业发挥才干的时候!”

    “唯有您我君臣同心同德,方能成就中兴大业!”

    “而非单单指望着一介商人供养!”

    “臣等丢不起这么脸面!”

    “陛下您也丢不起这个脸面!”

    “大夏更是丢不起这个脸面!”

    泱泱大国,全靠一介商人支撑……说出去要被人笑掉大牙了!

    新帝面上红一阵黑一阵,变幻许久,方才吐出一口气,握着拳头缓缓坐下,道:“老师教导的是。朕差点陷入了迷障,丢了祖宗脸面。”

    “陛下心忧天下庶民苦难,心情急迫一些,实属难免。”周太傅声音缓和了下来,似乎对于新帝能够立即反省而感到格外欣慰满意,他开口道:“徐氏既然已经捐出了足够数目的银两粮食,陛下也当大肆褒奖,安抚人心才是。如今当务之急,一是征伐张贼,此乃维护陛下之名誉大夏之名誉;二是督促春耕,此乃国之根本,耽误不得;三是肃清吏治……此为收复民心,不过非是一日之功,且其中复杂不易操之过急;四便是新科取仕,年轻士子心怀正义且满腔报国之心,不能辜负。您的首届门生,日后也好填补整肃吏治后留下的空白。”(未完待续。)

197 春日来

    “朕幸有吾师。”

    待周太傅一一言罢,新帝恭敬的向其拱手行礼道。

    周太傅侧身避让还礼,道:“臣不当陛下如此厚待,唯肝脑涂地死而后已。”

    “别,老师一定要保存己身才是。”新帝有些惶惶,感叹道:“若无老师在侧,朕恐怕都不敢来坐这个位子,挑这份担子吧。”

    感慨一番后,新帝又道:“徐家老爷子乃是朕的姑丈,之前听闻他病重,徐元慎还向朕请求御医来着,不知眼下如何了?徐家出此大力,朕要格外体恤才是。”

    “皇上仁心。”周太傅道:“只可惜徐老无福瑞,已经去世了。其家人已经扶灵返乡。陛下有体恤,可直接往姑苏下旨便是。”

    “徐老丧了?”新帝怔了片刻,道:“罢了,老师有空的时候,替朕拟旨致哀吧。”

    “臣领旨。”周太傅恭声道。

    ……

    京城永远不缺话题。

    上元节过后,冰雪消融,柳枝转绿之时,有关徐家大义赠产的消息谈论的渐渐少了,人们开始关注着朝廷发布的每一道政令,如同看到了盛世盛景的希望,反复谈论,欢喜不已。

    首先,新帝彻查三处问题严重的官仓,倒卖搬空官仓存粮的官场蛀虫,并以雷霆手段抓住了与之勾结的米粮奸商,抄查其家产所得,金银粮食古董字画等等,总价值竟然足有八百万两之多!

    新帝无比震怒,当即下令,所涉大小官吏一律斩首示众!所涉不法不义商人均下狱坐牢,刑期不等!而新帝也仁慈,放过了罪者家人,允许其自力更生。

    至于失去了所有家产的那些人家在这艰难的世道要如何过活,就不是皇上需要考虑的了。百姓们深受这些人相害,恨不能食其肉寝其皮,唾骂尚来不及,又如何会同情他们!

    而有了这些银两之后,新帝又开始颁布新政,补贴农耕,安置流民……一道道政令下来,在国计民生面前,征讨张贼似乎也显得没那么急迫了。

    “若百姓归心,张贼不过跳梁小丑尔。”周太傅漫不经心地放下了一颗棋子。

    春日明媚,暖风微醺。御花园之中,湖石边上的迎春花开的金灿灿的,明媚无比,一看就让人心情愉悦。

    新帝心情十分不错,闻言笑着道:“老师话说的不错。不过,让一个跳梁小丑总在那蹦跶着打朕的耳光嘲笑朕,朕总不能放任不管。”

    “那是自然。”周太傅点头道:“眼下我们手中有了点银钱粮草,勉强保证春耕之余,差不多也够去与张贼打一场了。不知陛下可有属于领兵的大将人选?”

    其实粮食还是远远不够。

    原本周太傅看的很清楚,大夏朝国库丰盈多年,养活了多少贪官污吏。不过才十几年,这些蛀虫基本上都还在,而且肥硕无比!正好拿来开刀,一为新帝收复民心,二是快速得到一批银钱充盈国库,不至于让他手头完全无钱可用——

    在周太傅眼中,这些个巨贪让大夏国库之财躲过了太上皇的浪费,而后进献于新帝,其实是大大有功的!

    而他打算的很好——

    惩了巨贪,得了银子;拿了银子后,借助徐家商道之力,购买粮食物资;从而让大夏顺利地度过这个严冬再度过青黄不接之时,熬到田里有收获,大夏的这个坎,就过去了!

    他原本就没打算请求姑苏徐家捐钱捐物!他看中的是能与徐家庞大的海上船队合作!他给徐夫人所写信中,也是这个意思!因为这远比单纯从徐家得到几百两银子要有利的多!

    但周太傅没想到的是,他不过是一个疏忽,新帝就默许了徐元慎行事……如此,再要请求徐家给予方便,就难了!

    不过,事情既然发生了,周太傅只能予以补救,而不是愚蠢地去指责什么。是以,他在新帝面前,根本提也没提。

    “老师以为呢?”新帝问道。

    “桂全宗桂老将军镇守边线数年,用兵如神,战无不胜,可堪大用。”周太傅沉吟道。

    “桂全宗?”新帝皱眉,眼中露出狐疑。

    周太傅轻叹道:“陛下知道,这些年大夏军备废弛,能战之军没有几人。桂老将军乃是太上皇老臣,战功赫赫,老而弥坚。陛下若能予以重任,更显陛下心胸坦荡,进而将士归心。臣与桂老将军也算是旧年知交,相信他不会让陛下失望的。”

    见新帝依旧皱眉,周太傅又道:“若陛下依旧有所顾虑,可用信任之人为副将。军中年轻一辈俊才不少,只是缺乏经验。略作锻炼,相信将来都能成为陛下左膀右臂。”

    也就是说,这一仗重要,需要一个常胜老将来总领全局!新帝心腹将才,想要重用,得要多多磨练成长起来才行!

    新帝缓缓低头,放下了一个棋子,道:“就以老师所言。不过,桂老将军镇守之地同样重要,不知该由何人接任?张贼不过跳梁小丑,但大康却是虎狼之敌,朕实在放心不下啊。”

    “这也正是臣要与陛下所说的……”周太傅微微到来,仿佛是将棋盘作为沙盘,指点之间,听得新帝频频点头。

    暖阳和煦,怕是不久,春日繁花就都要开了。

    夏长渊在窗边站了片刻,俊朗的面容上露出几分惊讶的苦笑,低头打量自己实在不能算是整洁一身,微微摇头,随即轻轻推开窗户,不过眨眼之间,人就落到了窗外。而他身后的窗户已经关的严严实实,看不出一点儿有人动过的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