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周萍也怕打击了丈夫脆弱的自尊心,还是呵呵的娇笑出声:“好啦看把你酸的,你也赶紧准备一下吧,我看大喜这回有心把影响力扩大。你都说了北山集团的崛起是一场盛事,你也不想错过吧?”
田中勤想想也对,再过几天文章见报,赵家村北山集团这个典型就算是竖立起来了,他作为省府办公厅主任,难免要全力配合赵大喜把声势壮大。夫妻两个对看一眼,都暗自心惊赵大喜的心智之深沉,远非常人所能及的。
他非到北山集团真正发展壮大的这一天,翅膀硬起来了才不留余力大肆宣传,光是这份忍耐力就足够让人心惊肉跳了。都知道只要赵大喜愿意去出这个风头,赵家村随时都可以成为名正言顺的中国第一村。
第五卷 第十八章 一鸣惊人
第二天在省委苏书记办公室里。苏和也觉得有点意外,孟省长也觉得很意外。
先是孟省长哈哈一笑,说笑两句:“赵大喜终于想开了啊,真不容易,前两年省委屡次想给他造一造声势都被他一口回绝,这回是怎么了?”
然后苏书记也跟着露出笑意:“老孟,这话就有点不客观了,前两年他也没一口回绝吧,赵大喜回绝的还是很委婉的。”
孟省长又呵呵笑两声也就不追究了,心里难免犯点嘀咕,要不要把赵家村这个典型树立起来,还不是您苏书记一句话的事情。苏和对赵大喜的欣赏几乎可以用袒护来形容,他们之间的事情外人也插不上嘴。省委早就有意把赵大喜捧起来,也都被苏书记几句话给压下去了,提了几回也就再没人敢提了。
孟省长也知道自己被排挤了,心里虽然不舒服脸上还是带笑,不管怎么样这一回秋后算帐,他也可以跟着沾一份光。只有在旁边一直没说话的田中勤,突然心虚低头好象想通了什么事情,脸上惊骇表情想掩饰也难。
这天晚上回到家里,田主任连呼吸都有点困难了:“坏了。我看这回苏书记是要高升了,不然大喜绝对不会去出这个风头!”
周萍听到一呆跟着反应过来:“很可能,你说的很有道理。”
两人同时想到这种可能性,赵大喜如此一反常态出这种风头,除了想给苏书记任上增加点光彩,实在想不出别的可能性。苏和任上不过四年时间,就生生打造出一个“天下第一村”,这毫无疑问是在他本来就很辉煌的履历上,又重重的写下了极为光彩的一笔。尤其苏和为官一向低调,这一炮打响了绝对是一鸣惊人,为他顺利进入下一届政府,增加了一个重重的砝码。
田中勤想通了这一点,言语之间倒有些唏嘘了:“他祖母个腿的,都不是什么省油的灯,赵大喜和苏书记他们两个……太过分了嘛。”
周萍一时也有点呆住,还是好言相劝:“大喜也好苏书记也好,他们也不是有意要排挤你,也不是有意要瞒着你。要我说这种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要怪也只能怪你脑子太笨,谁让你领会不了苏书记的意图?”
田主任两着几天来,是真的觉得自己脑子太笨了,这件事情他早该想明白的。夫妻两个人一时间失去了说话的兴趣。
田中勤突然一拍额头想通了更多:“我懂了,郑三公子是明苏书记是暗,大喜真正要依仗的人可真不是郑佩,他辅佐郑三公子多半是为了掩人耳目,要说咱们苏书记才是他真心想巴结的人!”
周副检察长听到大皱眉头:“你说话真是太难听了,什么叫巴结嘛。不过你说的也很有道理。”
田主任摘下眼镜揉一揉发酸的鼻梁,真心的发出感慨:“赵大喜啊赵大喜,你不进官场玩弄权术,怎么对得起爹妈给你的这个脑子。嘿,官场上这一套东西可真是被他研究的太透彻了。”
夫妻两个在家里议论了大半个晚上,最后田主任才谨慎的小声说话:“萍,你觉得苏书记在下一届政府里面,应该会是个什么位置?”
这问题周萍又怎么回答的上来,微皱着眉头只敢猜测:“苏书记为官一直很低调,说不好。只不过苏书记是河北人,要论资排辈的话,咳……真的说不好。”
这一晚田主任家里电灯亮了一夜,一下想通了这么重大的事情,田主任夫妇这一晚怎么还睡的着。数天之后文章刊登在中国时报上,苏和自然懂得配合,让办公厅田主任带队组织省内大报小报,组成阵容庞大的记者团,奔赴赵家村进行深入报道。几乎是一夜之间就把赵家村的典型给树立起来了。
就连省内不少地方也是第一次知道,东官还有个赵家村,赵家村里还有个北山集团。
这一宣传等于是投下了一颗威力巨大的重磅炸弹,北山集团十八层高的办公大楼。极具现代感的大片厂房,省内外坐拥十二家分店的百姓连锁。几乎是在一夜时间内占据了省内报纸的头版头条。净资产高达二十亿的北山集团,更成为大报小报极力宣传的先进典型,中国新农村建设大潮中的上乘之作。
一星期后农历新年之前,腊月二十号这一天。
赵大喜就坐在庄严的赵家村村委会里面,接受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栏目组的实地采访。一身笔挺的中山装打扮,还破天慌的让纳兰施展化妆妙手,在他大脸上折腾了一整个早晨,纳兰和林海燕在他脸上拍拍打打擦了厚厚一层粉,才让他看起来象个儒雅的年轻企业家,新农村带头人。
数天之后农历小年这一天,赵家村父老各自守在电视机前面,七点十分的时候赵大喜准时出现在新闻联播画面上。赵家村内外一下就沸腾了,整个北山都轰动了,这天晚上北山人提前过了大年,把家里准备好大年夜要放的烟花鞭炮都拿出来,直到下半夜两点动静才小了一点。
北山集团这回替北山光宗耀祖,北山人一点都不觉得被代表了,也跟着沾了天大的光。到这时候距离赵大喜心目里的五年规划,刚好在第四年年底提前完成了。北山集团顺利做大,下属产业横跨零售百货,通讯器材数大产业,也是该把中国北山的金字招牌亮出去了。
这天晚上在杭州,郑副省长家里也贵宾云集,守着电视机看了一阵。新闻播完了郑家客厅里鸦雀无声,连浙商总会的人这才知道,原来旗帜插遍浙江省内的百姓连锁,居然是一家村办企业。不少人想起赵大喜赵总那张大黑脸,脸色同时古怪起来。这些也都是成功的商人,难免拿自己跟赵总做个比较。
电视里赵总侃侃而谈,话说的干脆漂亮又很直接,言语之间感谢了省委英明的领导,提到了初创业时期的艰难。就是没提时任东官市委书记兼市长的郑副省长,眼看着郑副省长脸色略有些阴沉,心里应该是很失望了吧。
在场也多是聪明绝顶的人,一看这情况再陪着郑副省长小坐一会,也就赶紧起身告辞了。家里一下空了起来,郑副省长仍是坐在沙发上脸色仍有些阴沉,陪在旁边的梁婉看他脸色,还是忍不住在心里面叹一口气。她丈夫的心性她当然最了解,可能她大哥的评语是最恰当的,郑佩此人耳根子实在太软了,可以共患难,但是不可以共富贵。
话到嘴边,梁婉还是委婉的小声说话:“佩哥,大喜不提你也是情理之中吧,他故意不提你也是为了避嫌吧,你可不要不识好人心。”
郑佩听到她这样说,心情倒一下好了不少,随手抓起一包客人留下来的三五烟,抽出一根给自己点上了。梁婉顿时大皱眉头。捂上自己小嘴小鼻子避远了一点,还把窗户给打开透气。
不管怎么样,梁婉说话还是很柔和的:“佩哥,你从什么时候开始学会抽烟了,我怎么不知道?”
郑佩仍是自顾自的吞云吐雾,有些漫不经心的回答:“我也是工作需要,省委几位领导都会抽烟,我有什么办法。”
梁婉话到嘴边觉得有点委屈,又强忍住了,才刚刚缓和的夫妻关系又起波澜。梁大小姐小脾气上来,默默的收拾行李提着大箱子。到了家门口还是不自觉的停下脚步,等着丈夫来挽留她。哪知道郑佩此人在老婆身上的耐性已经用光,有点烦躁的给自己再点上一根烟,终究还是没有说话。
梁婉冲出家门的时候难免落下几滴清泪,连跑过来拦她的小区保安都一把推开,到大街上自己打个车奔机场去了。买了去上海的机票想一想又退掉了,最后还是买了火车票去东官。
第二天清晨在赵大喜家,谁也没料到她会突然跑来,都有点傻眼了。
赵大喜耐着性子柔声劝她:“这回真是你太没道理了,男人嘛偶尔抽几根烟,又有什么大不了的,这回是你管的他太厉害了。”
梁婉正在气头上哪肯听他的劝,又一脸委屈的想哭,旁边林海燕和纳兰一看这架势赶紧使个眼色过来。
还是纳兰打个圆场:“你就别说她了行不行啊,你先出去嘛。”
赵大喜一肚子的话咽了回去,无奈只能先抬头走人,心里黯然很清楚郑佩夫妻感情已经出现了大大的裂痕。抽不抽烟的都是小事情,梁婉也不过是借题发挥,心里的不满积攒到一定程度自然爆发了。不管怎么样还是要先打个电话给梁新城,告诉他妹子在赵家村让梁家人放心。
这天下午郑家人也惊动了,居然会是郑部长把电话直接打进赵家村村委会。众目睽睽之下梁婉接起电话,仍是轻声细语跟公公说两句话。郑部长自然是好言相劝,梁婉也表现的很柔弱。赵大喜和身边众女看在眼里,也都知道这就是梁婉的可怜之处,换个普通人离婚也就离了。
涉及到郑三公子未来的前途,郑梁两家的核心利益,这婚姻关系也只能继续维持下去,郑梁两家甚至可以接受他们分居,也绝对不可能同意他们离婚。这本来就是一桩政治婚姻,早早晚晚要出问题。
腊月二十六这一天,赵大喜考虑再三,还是领着卓婷回一趟杭州。
对郑佩这个人赵大喜当然很了解了,知道该怎么才能平息他的怨气,这两几天接受采访的时候还是提了当年的郑市长几句,早报纸上说了郑佩几句好话,也好满足他骨子里的虚荣心。
果然进了郑家,郑副省长对他态度仍很和气:“我打算后天回家过年。还有什么事情这两天抓紧办了,年初七省委上班之前我人不在杭州。”
卓婷先沉不住气想说话,被赵大喜使个眼色阻止了,提也不提郑副省长夫人,在郑家小坐一会起身告辞,回总店安排好过年值班表。
忙了一个上午卓婷还是忍不住了,皱眉娇嗔:“他算怎么回事,回家过年不带着媳妇,他就不怕把老爷子再气病了?”
赵大喜放下值班表抬头看她一眼,忍不住有点好笑:“你也把郑家人想的太简单了吧,郑副省长现在地位不一样了,他也是该有自己的主见了吧,这种事情外人还是不要插嘴了,不太合适。”
卓婷身为女人虽然有些气愤难平,还是忍住不说话了,赵大喜也无心在杭州多呆,安排好值班表把各店经理叫来嘱咐一阵,一天后赶回赵家村过年,这个新年对赵大喜来说意义重大,总还是要在赵家村过年。农历除夕这一天下午,苏和一家赶来赵家村,只带了苏家的人还有田中勤夫妇,来的很低调并没有惊动任何人。
赵家村人也不会蠢到把消息传出去,苏书记肯来赵家村过年,那就是给赵家村父老天大的面子。这天下午苏书记兴致勃勃,让赵大喜和田中勤陪着去百姓家里坐一坐,所到之处欢声雷动,自然是好好的热闹了一阵。苏和坐在赵大喜亲婶婶家的院子里,摆开桌椅板凳茶水伺候,也难得深入民间了解群众疾苦。
有份在场的除了省厅田主任,北山集团赵总,还有东官市公安局局长张汉,浙江省人大周天庆,连东官市长市委书记都早接到通知,不要来赵家村凑这个热闹。四个人坐在整洁的院子里喝一喝茶水高谈阔论,这番场景倒也十分动人。
苏书记为官随和低调,这时候更是一身的轻松:“今天我不是省委书记,你们也都抛开顾虑,就算是朋友之间聊一聊天吧。”
他话虽然是这样说的,也没人敢在他面前胡说八道,自然赔笑几句附和几句。
反倒是苏和自己又随和的笑一笑,油然说话:“那我先说吧,组织上年前已经征求过我的意见,年后想要调我去中央工作,我个人当然是服从组织安排,可能三月份中旬就得中央党校去报道了。”
第五卷 第十九章 大年初一
苏和一说他三月份就要去中央党校报道,在场的人里面只有周天庆露出惊喜表情,真心说了几声恭喜苏书记。只要不傻不蠢的都知道苏书记要么在任上干到退休,要么连升三极再往上调,在场多是苏书记任上提拔的干部,多少都会跟着沾点光。
苏和倒是也不否认,他今天心情很好也没什么架子,众人也都识趣的不再谈公事,开开心心在赵家村过年。这个大年三十赵家村里真是星光闪耀,天刚黑下来各家各户的烟花在天上炸开。村委会院子里最热闹,小董领人放了两个小时的烟花,二百块钱一枚的烟花放起来眼睛也不眨一下。
烟花在高空炸开临近各村百姓都站到院子里看,就恨自己不是赵家村人,看赵家村放烟花让人觉得眼红。大年初一早晨苏和兴致仍旧很高,自掏腰包弄了一些红包,往各家各户有孩子的家里面送。
除了赵大喜之外,连张汉都脱下警服换上一身唐装,一帮人陪着苏书记在村里转一转四处拜年。
田中勤看看赵大喜身上中上装,忍不住开玩笑:“这可不行,我们都穿唐装凭什么你搞特殊,你也换一身嘛。”
话一说完所有人哄笑出声,赵大喜一脸尴尬他也不是不想换,问题他穿上经典的唐装不但穿不出古典气息,更象个唐朝来的山大王,连着换了几身越换看起来越糟糕,把林家姐妹和卓婷梁婉笑的直不起腰。
还是苏书记拍一拍衣服,笑着给他解围:“好了中勤也别为难他了,哈哈不应该啊,堂堂赵总也一表人才怎么穿上唐装,活脱脱象个山猫野兽呢?”
众人又几天爆出一阵哄笑,赵大喜老脸一热含糊过去,在场所有人却都知道苏和对赵大喜真是另眼相看,苏书记这种身份地位的人,他什么时候又跟别人开过这种玩笑,这也就是在赵家村吧。
苏和毕竟是忙人只在赵家村呆到年初一下午,就和田主任赶回省委主持新年茶话会去了。这天下午赵大喜一时兴起,提议众兄弟去杨姐哪里玩一玩,一大帮人各自开车出了北山,进了东官市区的时候一排近十辆车首尾相连,过往东官市民看到这场面也都知道是谁,对着赵大喜指指点点难免议论几句。
赵土匪现在是北山集团赵总了,不能再拿以前那副眼光看待他了,不管怎样自从赵土匪占据了东官市区,这两年东官市容是大大的改善了,以火车站对面的百姓超市为支撑,市政府凭空规划出一个繁华的商业区。眼看着路边的高层建筑越来越多,总比秦中在位的时候要强的多了。
尤其这一任东官市委还算清廉,在东官人心目中要求连任的呼声也很高。
下午…,仍在歇业中的皇宫酒吧。
谁也没想到这伙人里面玩的最凶的居然会是梁婉,郑夫人似乎已经从前几天的坏心情里解脱出来,四处跟人说说笑笑一脸的雀跃。林海燕和卓婷这两个当大姐的,也很识趣陪在她身边哄着她。
梁婉喝了几杯酒兴致高涨起来:“海燕姐,婷姐海草纳兰咱们逛街去吧。”
几女看她脸色也不忍心拒绝,还是杨姐忍不住笑:“今天可是大年初一你们要去哪逛街,哪有商场这时候还营业的嘛?”
几女对看一眼,还是林海燕笑着说话:“百姓连锁可是从中午就恢复营业了,咱们去逛百姓超市吧。”
连赵大喜在内都仍的摇头失笑,眼看着几个大美女领着宋家姐妹,说说笑笑逛街去了,剩下一大帮男人坐着喝酒聊天。众人惬意的喝着高档洋酒,对看一看笑了两声,这时候终于体会到有钱有势的好处。要喝酒自己开家酒吧,想逛街去自己的店里逛,做人活到这个份上也挺不容易。
张汉端着杯酒笑着说话:“你把小燕儿送哪去了?”
众兄弟脸上同时露出有趣表情,赵大喜老脸又是一热尴尬回答:“在杭州陪她爸妈过年。”
张汉这个当大哥的,难免说他两句:“你呀自己心里有个数吧,两个都是这么好的姑娘,你到底想娶哪一个?”
这一桌人也就只有张汉有资格说这话,赵大喜心里也汗颜知道大哥这人也很传统,估计也早就看不惯他了,这时候才说出来算挺给面子了。旁边人互相看一眼,还是朱宇一看赵总有难赶紧救场。
朱总赶紧轻咳一声,也开个玩笑:“张局,我倒觉得这事挺无所谓,外国早就不流行结婚了,就是两个人看对眼了就住一起了,该过日子也过日子也不领结婚证,该分手的时候一拍两散多简单……不信等台湾棒子回来你问问他!”
张汉这么传统的人当然是不肯信的,周天庆趁机岔开话题:“又叫人家台湾棒子,你等人家探亲回来了又跟你急眼,天天就知道欺负老实人。”
众兄弟想起来李正那副老实样,终究是忍不住又轻笑两声,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