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写什么呢?
肖飞用毛巾擦了把身上的汗,心里思索着。
要想稿费挣得多,还是要给杂志写稿,像故事会、山海经、知音、家庭、女友、爱情婚姻家庭等杂志,稿费都很是不低,千字两百元起。
但杂志发稿周期长,即使稿子顺利过了终审,刊发出来有时也要至少等两三个月时间,稿子发出来后,再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收到稿费。
四、五个月的时间才有钱拿,肖飞有点等不及。
所以,还是先给报纸写稿子吧。
报纸尤其是日报,几乎每天都有发行,报纸的副刊稿子也好发表得多,只要质量过硬,编辑收到稿子后,两三天内就能发表出来,一个月后就能收到稿费。
最适合像肖飞这样渴望短平快,快速赚稿费的人。
肖飞想到了前世跟自己交好的两个编辑:h省日报大河副刊的责编张成功以及z市晚报百花台副刊的编辑刘泽来。
张成功时h省s市人,诗人,为人热诚,喜欢踢足球,爱好交朋友,其人儒雅文气,平日里爱穿宽宽松松的唐装,有一颗浪漫的心。
刘泽来则是西北人,一枚高大豪爽的汉子,善饮,认真负责,最爱做的事便是栽培有潜力的作者。
这两个编辑是肖飞最熟悉的。
前世肖飞跟他们关系极好,对他们也都比较了解。稿子投给他们,当不会被草率埋没。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两家报纸的副刊稿费都还可以。
z市晚报按篇付稿酬,每篇50元,无论长短。
h省日报则要高上一点,千字70元。
那就先给这两家报纸写一批稿子吧。至于文章的类型,肖飞想都没想就确定为反鸡汤小文。
励志类的文章是每个时代都不过时的,逆境的奋斗,不屈不挠的进取,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煽情而感人的故事,总是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初的中国,其实本身就是个很励志的故事。
经济飞速增长,国力迅速增强,鸡的屁赶英超法,将一个个列强甩在身后。
这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国民乐观向上的美好时代。
1990年,诗人汪国真因为励志小诗而走红全国,掀起最后一波诗歌热潮。
1993年,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主编的《心灵鸡汤》出版之后,不仅在美国大卖,更是风靡全世界。
同样是90年代,台湾作家刘墉的感悟随笔散文集《萤窗小语》、《点一盏心灯》等在国内也是备受拥趸。
总之,这个时代绝对是感悟励志文的天下。
投稿给报纸副刊的文字,若是能从生活的表层感悟出一点独特的东西,投稿命中率达到百发百中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是,肖飞并不打算自己也励志,也鸡汤。
他知道,新千年之后,尤其是2010年之后,国内泛起一股反心灵鸡汤风潮,很多社会精英都以批判鸡汤为己任,认为鸡汤文是精神鸦片,是一针灵魂麻醉剂,起了很坏的作用。
要想一鸣惊人,那就必须发出与众不同语惊四座的言论!
这一点,肖飞自然深深知道。
既然重生了,那肖飞就没打算再平庸地人云亦云,他要让这个世界记住自己,他要搅风搅雨,搏取大名!
出名要趁早啊!
更何况,他已经19岁了,他不能再按部就班的等待了。
这一晚,肖飞汗流浃背,伏案疾书。
围绕“反鸡汤”这一中心,他一气儿写了十篇稿子:《心灵鸡汤还是精神鸦片》、《虚假的励志》、《试论鸡汤的阿q精神》、《修炼自己与挑剔世界》《什么样的鸡汤文章才养人》……
因为是草稿,所以,他写得飞快。
几乎是头也不抬,手腕写累了,就活动两下继续。
父亲他们是在深夜10点多之后回来的,那时,肖飞已经写完了稿子,将自己的稿子收起来,寻思着明天上午好好抄写一下,然后下午直接投出去。
肖飞回来后,家里的住房更加紧张。
只是夏天还好,比较容易凑合。
肖阳夹了一领席子拿了条床单,冲肖飞一甩头:“走!去外面路边睡,凉快!”
这一晚,哥俩就在家门口的路边铺开席子,睡了一晚。
天气太热,屋里睡不舒服,路边睡觉的人比比皆是,到处都躺满了贪图凉快的人们。
星月满天,夏虫唧唧,微风阵阵,比之溽热的屋内,舒服太多。
肖阳身子一挨席子就沉沉入睡。
肖飞却是怎么也睡不着,脑子兴奋得不行。他在想,自己1996年就高举起反鸡汤的大旗,时间是不有点过早了?
要知道,现在还是国内鸡汤文字的发轫期,要到2000年初的几年,鸡汤文学才逐步达到**,同时也暴露出其种种弊端和缺陷,以致开始被人诟病。(未完待续。)
第175章 他是灵魂歌者
此为,请不要订阅。
支持作者,请到起点付费阅读。
作者这也是没法子了,才会出此下策,各位大大请原谅一下。如果辛苦认真努力尽心写书的人却得不到订阅支持,长此下去,书估计也很难写好。每本书都是作者的心头肉,大抵都是想有头有尾尽量让它完美终结的。
可若是作者爆肝写出来的文字却没有什么收获。
书的命运可想而知。
所以,真心喜欢本书的大大请支持正版,请给本书一条活路,给作者一个写下去的理由。
昏黄的灯光下,肖飞趴在小方桌前,摊开了稿纸,手里捏着一杆钢笔。
他要开始写稿大业。
家人都去棉花地里跟棉铃虫蛾子作殊死斗争去了,家里就剩他一个,刚好给他腾出一段清静的时间。
手里捏着笔,他有些感慨。
多少年都不曾用笔写过稿子了,一时间肖飞还真有点不习惯。1996年,电脑在城市里都还是个稀罕玩意,更别提农村。
这时代写东西还是得靠笔杆子,一个字一个字的写出来。
俗称爬格子。
屋里很热,门窗都开着,还是没风吹进来,肖飞只穿了条大裤衩子,仍是一身的汗水,小溪一样流淌。
写什么呢?
肖飞用毛巾擦了把身上的汗,心里思索着。
要想稿费挣得多,还是要给杂志写稿,像故事会、山海经、知音、家庭、女友、爱情婚姻家庭等杂志,稿费都很是不低,千字两百元起。
但杂志发稿周期长,即使稿子顺利过了终审,刊发出来有时也要至少等两三个月时间,稿子发出来后,再等一个月的时间,才能收到稿费。
四、五个月的时间才有钱拿,肖飞有点等不及。
所以,还是先给报纸写稿子吧。
报纸尤其是日报,几乎每天都有发行,报纸的副刊稿子也好发表得多,只要质量过硬,编辑收到稿子后,两三天内就能发表出来,一个月后就能收到稿费。
最适合像肖飞这样渴望短平快,快速赚稿费的人。
肖飞想到了前世跟自己交好的两个编辑:h省日报大河副刊的责编张成功以及z市晚报百花台副刊的编辑刘泽来。
张成功时h省s市人,诗人,为人热诚,喜欢踢足球,爱好交朋友,其人儒雅文气,平日里爱穿宽宽松松的唐装,有一颗浪漫的心。
刘泽来则是西北人,一枚高大豪爽的汉子,善饮,认真负责,最爱做的事便是栽培有潜力的作者。
这两个编辑是肖飞最熟悉的。
前世肖飞跟他们关系极好,对他们也都比较了解。稿子投给他们,当不会被草率埋没。
另一个重要的原因,这两家报纸的副刊稿费都还可以。
z市晚报按篇付稿酬,每篇50元,无论长短。
h省日报则要高上一点,千字70元。
那就先给这两家报纸写一批稿子吧。至于文章的类型,肖飞想都没想就确定为反鸡汤小文。
励志类的文章是每个时代都不过时的,逆境的奋斗,不屈不挠的进取,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煽情而感人的故事,总是会被人们津津乐道。
90年代一直到2000年初的中国,其实本身就是个很励志的故事。
经济飞速增长,国力迅速增强,鸡的屁赶英超法,将一个个列强甩在身后。
这是个思想活跃百家争鸣国民乐观向上的美好时代。
1990年,诗人汪国真因为励志小诗而走红全国,掀起最后一波诗歌热潮。
1993年,美国人杰克坎菲尔和马克汉森主编的《心灵鸡汤》出版之后,不仅在美国大卖,更是风靡全世界。
同样是90年代,台湾作家刘墉的感悟随笔散文集《萤窗小语》、《点一盏心灯》等在国内也是备受拥趸。
总之,这个时代绝对是感悟励志文的天下。
投稿给报纸副刊的文字,若是能从生活的表层感悟出一点独特的东西,投稿命中率达到百发百中也是轻而易举的事。
可是,肖飞并不打算自己也励志,也鸡汤。
他知道,新千年之后,尤其是2010年之后,国内泛起一股反心灵鸡汤风潮,很多社会精英都以批判鸡汤为己任,认为鸡汤文是精神鸦片,是一针灵魂麻醉剂,起了很坏的作用。
要想一鸣惊人,那就必须发出与众不同语惊四座的言论!
这一点,肖飞自然深深知道。
既然重生了,那肖飞就没打算再平庸地人云亦云,他要让这个世界记住自己,他要搅风搅雨,搏取大名!
出名要趁早啊!
更何况,他已经19岁了,他不能再按部就班的等待了。
这一晚,肖飞汗流浃背,伏案疾书。
围绕“反鸡汤”这一中心,他一气儿写了十篇稿子:《心灵鸡汤还是精神鸦片》、《虚假的励志》、《试论鸡汤的阿q精神》、《修炼自己与挑剔世界》《什么样的鸡汤文章才养人》……
因为是草稿,所以,他写得飞快。
几乎是头也不抬,手腕写累了,就活动两下继续。
父亲他们是在深夜10点多之后回来的,那时,肖飞已经写完了稿子,将自己的稿子收起来,寻思着明天上午好好抄写一下,然后下午直接投出去。
肖飞回来后,家里的住房更加紧张。
只是夏天还好,比较容易凑合。
肖阳夹了一领席子拿了条床单,冲肖飞一甩头:“走!去外面路边睡,凉快!”
这一晚,哥俩就在家门口的路边铺开席子,睡了一晚。
天气太热,屋里睡不舒服,路边睡觉的人比比皆是,到处都躺满了贪图凉快的人们。
星月满天,夏虫唧唧,微风阵阵,比之溽热的屋内,舒服太多。
肖阳身子一挨席子就沉沉入睡。
肖飞却是怎么也睡不着,脑子兴奋得不行。他在想,自己1996年就高举起反鸡汤的大旗,时间是不有点过早了?
要知道,现在还是国内鸡汤文字的发轫期,要到2000年初的几年,鸡汤文学才逐步达到**,同时也暴露出其种种弊端和缺陷,以致开始被人诟病。(未完待续。)
第176章 骑马舞
第二关是才艺展示环节。
原则上这个环节选手可以展现任何的才艺,什么唱歌、跳舞、魔术、打拳,甚至是编织、绘画、干农活等等,只要你觉得自己的某种才艺比较新鲜比较能吸引观众注意,那么,你就可以展示出来。
在这一环节,选手们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希望能讨好观众,得到观众们的认同和喜爱。
来自鄂省的“的哥歌王”展示了自己在器乐方面的专长。
他一气儿为观众表现了笛子独奏,吉他独奏,唢呐独奏三种乐器,最让人叫绝的则是他同时用嘴吹响了两把唢呐,还都吹成了调儿。
这引发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
来自黑省的农民,豆腐哥周凯则唱了一段二人转《小两口回门》,跳得那叫一个活泼欢实,最后转手绢的那段儿闹了个满堂彩。
吴艳宁第三个出场。
她直接来了个戏曲联唱。
一段儿戏曲,她用京剧、二人转、豫剧、黄梅戏、秦腔等等国内经典剧种串唱,各种唱腔之间的转换流畅自然,每个剧种她也都唱得字正腔圆有板有眼。
能一下子唱这么多剧种,而且都能唱出个模样的,那可不多见。
吴艳宁的表现也是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回应。
最后,到了郑潇出场。
几个评委在那里小声议论。
“郑潇估计会来一段明星模仿秀吧?”阿宝小声说道。
“很有可能,模仿算是他的拿手才艺了,随随便便模仿一下,就能闹个满场彩了。”于文华点头认可。
“也可能会来个口技表演吧?毕竟,他的口技也是很厉害的。”师胜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
“我猜,郑潇很可能会给大家再度带来一点意想不到的惊喜,经过我对他的研究,我发现他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人,他总是想创造出一些不一样的东西让人们为之感到震惊。”梁宏达笑道。
几个人正说着,郑潇却是身穿一身板正的黑西服,穿短袖白衬衣打着领带,戴了一副大墨镜登上了舞台。
这一身的装扮真的挺另类。
就这打扮,根本就不像是要表演才艺,反倒更像是要出席上层社会派对的名流,很酷的样子。
几位评委没见过彩排,都是有些面面相觑。
大家不知道郑潇这究竟是想干嘛。
说他想唱歌吧,他连话筒都没拿,戴的只是耳麦。
说他打算给大家跳个舞吧?他穿的这也太正式了点。总之,西装革履的打扮真的很不适合才艺表演环节。
观众们也是一片哗然。
都在小声议论,郑潇这是想干嘛。
只有郑潇不紧不慢对着乐队的方向微微鞠躬示意。
紧接着,大厅内骤然响起欢快而陌生的舞曲旋律。
这旋律煽动性很强,让人情不自禁的就想随着摇摆身体。
台上的郑潇这时候动了。
他很有节奏感地舞动着,节奏感很强地摇摆着身体。一会儿扬鞭策马,一会儿纵马驰骋,一会儿跃马奔腾。
他跳起了节奏感极强的舞蹈。
他脸上的表情是桀骜不驯的。
他浑身上下洋溢着一种很搞怪的气势。
他的样子,似乎是在以舞蹈动作比拟骑马的动作。
穿西服跳这么激烈的舞蹈,可真的有点不伦不类,但是,为毛偏偏看上去又很酷的样子呢?
在最开始的时候,全场的人都是一脸的愕然迷惑:这是什么玩意儿?是舞蹈吗?可怎么从来没见过这样的舞蹈呢?
但是,很快的,现场就沸腾起来。
人们发现,郑潇所跳的这种崭新的舞蹈貌似很好玩的样子。
它的动作很简单好学,只是看上两遍,就能似模像样的跟着跳起来。而舞动起来的时候,自己都忍不住的想发笑,一种恶搞的愉悦感打心底油然而生。
老毕站在舞台下,也跟着旋律,看着郑潇,跳了起来。
然后是评委席上的几位评委。
最后是看台上的不少观众。
演播大厅一时间陷入到群魔乱舞的境地之中。
因为郑潇没有配合以歌唱,所以,整个骑马舞的表演被他缩短到了两分钟多一点的样子。
郑潇跳完舞,微微鞠躬向观众们和评委席众评委表示谢意。
老毕一边还继续模仿着骑马舞的动作,一边走上了台,他眨动着小眼睛问:“郑潇,你这舞叫个什么名字?”
郑潇笑答:“骑马舞!”
老毕追问:“你自己编创的?”
“是的,毕老师!”郑潇答道。
《江南style》这首神曲和骑马舞要到2012年7月才会发布。而现在,才不过是2006年,郑潇现在将它拿出来,自然是存了据为己有的念头。
“这舞很好玩,你怎么就想到要编创这么个舞蹈呢?”老毕又问。
“我也是受了蒙古族舞蹈的启发,前些天灵光一闪,就想到了编这样一个简单的舞蹈。”郑潇说道。
两人互动了几句,老毕也就把其他三位选手给叫到了台上。
照例是评委点评。
这一关的才艺展示可以说大家的表现都是可圈可点。
但其他三人的才艺都只能算是中规中矩,只有郑潇的算是一种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
要知道,自创一套舞蹈动作,还是相当难的一件事。
而郑潇拿出来的《骑马舞》跟正儿八经的舞蹈却又不同,它是恶搞的舞蹈动作,简单好学,很有戏谑自嘲的精神。
这是跟这个网络时代的某种精神内核相吻合的。
但评委们在做出点评的时候,这一次却没有一边倒地支持郑潇。
师胜杰的点评倾向于吴艳宁,他说,吴艳宁表现出来的戏剧天分非常之高,能唱这么多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