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时代巨子-第15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酒足饭饱之后,有的人还有其他的应酬安排,提前离开。

    剩下几个和林风这几天处的关系较好的,则坐在客厅里,喝着红酒,抽着雪茄,聊天笑谈。

    林风虽然是班里年纪最小的,却是目前来看成就最高的(仅仅指财富),去年的福布斯富豪榜,他的身家已经飙升到了26亿美元(202亿人民币)。虽然梦龙受到国内移动增值行业监管的影响,股价有所下滑(实际是林风在压低股价),但是因为他拥有股份公司,像风行、腾讯、facebook、youtube等公司,都是中美在互联网领域的明星企业,业务发展迅猛,使得林风的身家,这一年里不减反增。

    所以,班里相对年轻一些的,像60、70的一批人,都和林风关系不错。

    像今晚,留下来的就有蒋锡培(远东控股主席,63年生人)、郭广昌(复星集团董事长,67年)、虞峰(分众传媒联席主席,63年)、马云(阿里巴巴主席,64年)、江南春(分众传媒董事局主席,73年)等人。

    对于马云,林风虽然心中将他视为互联网行业里最大的对手,但实际上还是非常佩服他的。

    马云能够在未来成为“中国名片”,在全球范围内享有盛誉,的确是有着他的独到之处的。

    从个人个性上来说,和张朝阳、李彦宏这类硅谷创业型企业家的形象不同,马云起点低、好斗、顽强、高调,他似乎是一个天生的生意人,浸淫在底层的商业环境中,眼光敏锐,对大势把握能力强。最重要的是,他非常善于利用经济和政治形势来塑造自己和公司的形象,从这点来说,他又像是一名传统的资本家。

    从业务上来看,一方面,阿里的主业电子商务,尤其是b2b部分,天然的有着连接全球经济,尤其是对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里的中小企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阿里巴巴有一个非常强悍的执行团队,马云自己“吹牛”的水平很高,团队对他“吹牛”内容的执行力却更高,让所有人不看好他的人,最后都被打脸打的很疼。

    阿里巴巴最可怕的就是,马云每次“吹牛”之后,下面的人真的能把他说的,都实现了!

    这就不是“吹牛”,而变成“战略眼光”了……

    当然,现阶段,除了在“支付宝”和“诚信付”两个产品有所竞争之外,林风的风行和马云的阿里巴巴暂时还是在不同的战场上,并不是生死大敌。

    所以,两人还可以坐在一起,相谈甚欢。

    大家随意聊天,不觉间又说到了最近刚刚完成的,分众传媒收购竞争对手聚众传媒的案例。

    2006年1月9日,江南春创立的分众传媒以3。25亿美元(9400万美元现金+2。31亿美元股票)的价格,全资收购了在国内楼宇广告领域最大的竞争对手,虞峰创立的聚众传媒。

    并购之后,分众传媒一举成为国内楼宇广告的绝对霸主,占有98%的市场份额,成为行业垄断寡头。

    而虞峰以20%持股比例,进入分众传媒,担任联席主席。

    恰好两位当事人都在场,林风有点好奇的问虞峰:“老虞,把聚众卖给老江,你后不后悔?”

    虞峰眼镜后面的眼神微微闪动光芒,他看了一眼坐在一旁笑眯眯的江南春,叹道:“后悔当然是不后悔的,但是……还是有遗憾吧。”

    江南春笑着接话:“这一点上,我真的非常佩服老虞,他的理智和果断,非常人所能及啊!换做是我,我可能明知道后面双方会两败俱伤,还是想拼一下的……,老虞,我敬你一杯。”

    虞峰淡淡笑笑,举杯遥遥示意。

    马云坐在另一边的单人沙发上,也道:“这一点上,我也很佩服老虞,进退之道,进取易行,舍弃极难,而且舍弃的还是登陆纳斯达克的荣耀。舍得二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可就难了。”

    虞峰笑道:“现在我觉得这个决定还是明智的,从分众的业绩和股价上看,资本市场还是很认可的。可当时,我真是煎熬了很久,是一种极端痛苦的选择。我整整失眠了三周,睡不着觉……”

    或许是压在心里一段时间,又是这样的私人场合,虞峰话匣子忍不住打开了。

    分众和聚众的战争,在2003年两家公司刚刚创立的时候就展开了。

    1999年,虞峰当时在芝加哥发现了电梯间的楼宇视频广告,他发现这是一个全新的商机,回国之后,因为液晶屏当时价格太贵,7、8万块一台,条件不成熟。而当到了2002年底,液晶屏降到8000块的时候,他就毅然踏入了这个市场!创立了聚众传媒。

    本以为这是一片无人的荒野,却不想,遇到了自己最大的对手分众传媒。

    2002年底,在沪上太平洋百货电梯口,突发奇想的江南春琢磨出了电梯楼宇视频广告这个“新想法”,并开始在沪上写字楼推广,但2003年到京城出差时,意外发现他刚刚“发明”的竟然已经在京城写字楼出现了!

    两家公司就像是京剧《三岔口》里一样,和对手忽然在黑暗中遭遇,都慌了手脚。

    但紧接着,他们就意识到,这是一场比拼速度,抢占楼宇的“疯狂”游戏。

    于是,两家公司开始大肆圈地,刺刀见红的厮杀起来。

    这是一场资本的竞争,烧钱的游戏!

    因为楼宇视频广告的模式非常简单,谁占有优质的楼宇资源,谁就拥有更多的目标客户群,能够拉到更多的广告客户。

    “圈地运动”愈演愈烈,那时候两人都经常会在半夜被电话吵醒,下面的人一般只会问一件事“这个楼是xx市的标志性写字楼,对方已经出到了xx万,咱们要不要加价拿下来?”

    举个例子,一个写字楼的电梯广告,进场费分众最初谈的8万,聚众出到10万,彼此加价,一路上扬,最终25万成交!

    双方打的“头破血流”,除了推高自己的成本,圈到有限的楼宇资源之外,收效甚微。

    这场商战最终变成了烧钱游戏,近乎于零和博弈:进入楼宇的成本不断上升,广告收入赶不上烧钱速度,天量的资本被用来养活躺着赚钱的物业。

    这种情况下,双方都意识到,谁先上市,谁就能抢先一步,打破这种竞争的平衡。

    正所谓,“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最终,江南春的分众快了一步,2005年7月13日,在纳斯达克上市,取得了先机。

    紧接着,2005年底,聚众也向纳斯达克提交了上市申请,计划在2006年初上市。

    就在这个时候,双方的投资人受不了了……

    聚众背后的投资人凯雷集团、承销商摩根斯丹利,分众背后的投资人软银都大力推动双方谈一谈,是否有合并的可能。

    原因很简单,聚众上市又能怎么样?

    还不是双方拿着美元继续互相烧?打着毫无意义的价格战,对双方和双方背后的投资人,没有一点好处。

    对于虞峰和江南春而言,他们坐下一聊,才发现双方在战略、眼光、境界上都很相似,也都觉得价格战、抢人、抢楼毫无成就感。

    再加上分众给出的价格还不错,最终,痛定思痛的虞峰,毅然决定在上市前夕放弃,与分众合并……

    消息一传出,分众股价立刻大涨,双方联手后,实现了在国内楼宇广告行业的垄断,凭借所持有的股票,虞峰和江南春身家双双飙升至16亿和40亿,也算实现了双赢。

    听到这里,林风心中暗自叹息。

    这几乎就是未来互联网行业里的标准模板啊……

    58同城和赶集、优酷和土豆、美团和大众点评……,一个个行业里的“老大”和“老二”,长期血拼、势不两立,忽然间就合并了,被网友们惊呼“又相信爱情了”……。

    其实,都是一场资本竞争的游戏而已。

    真正主导的都是背后的投资人,毕竟当市场进入到价格战的血拼时,就变成了毫无意义的“烧钱”战争。

    当谁也打不死谁的时候,为了保证双方投资人的利益,合并就成了最佳的选择。

    只是,谁合并谁?合并之后,谁为主,谁为次?

    关键还是看实力啊,或者就是谁先上市,谁占优势,比如优酷和土豆,又比如此刻的分众和聚众。

    打仗,归根结底还是看粮草啊……

    林风想到这里,瞥了一眼坐在一旁,举着酒杯若有所思的马云。

    联想起前两天在和财政司长唐英年会面时,马云颇为积极的提问。

    林风忽然想到,或许这个时候,马云已经开始考虑阿里巴巴在港上市的问题了!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

    风行的上市步伐也要加快了啊!

    至少,梦龙的私有化,必须提上日程了。

    林风举起酒杯,抿了一口红酒,暗自思忖着。

第二百九十八章 启动私有化

    这一晚聚餐之后,在香港的ceo班第一模块课程全部结束,第二天,学员们就地解散,纷纷坐上飞往京城、沪上等地的航班,返回自己的企业。

    他们都是企业的灵魂人物,离开一周的时间,尽管可以遥控指挥,相信公司里还是积累了一大堆事情需要处理。

    下一次的课程是一个月之后,在美国沃顿商学院的第二模块(美国费城,2006年5月29至6月2日)。到时候大家再直接飞到费城会和。

    林风在香港继续陪了叶薇语几天后,才飞回京城。

    这次在香港的学习和交流之后,他忽然有种紧迫感。

    生意做到这个阶段,谁也不是等闲之辈,风行还没有达到前世bat那种无法撼动的领先优势地位,他必须抓紧时间尽快推动风行的上市了。

    无论是接下来的收购、投资布局,还是智能手机项目的研发和制造,都需要大量的资金。

    风行的资本化进程要提速了。

    同时,时间节点到了2006年,无论是从无线增值业务的衰落周期,还是从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布局来看,梦龙都到了开始启动私有化的阶段。

    将梦龙私有化之后,与风行合并,形成集团整体上市,是林风很早就规划好的路线。

    凭借着前世对中国移动无线增值业务的熟悉,林风从建立梦龙起,几乎每一步都踩在无线增值业务发展的节点上,从短信互动平台到彩铃业务下载,梦龙更是以中国sp概念第一股的名头在2003年底登陆纳斯达克。

    从创立到现在,梦龙一直实现正向的现金流,为林风自身的财富,以及后面在互联网领域布局风行,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劳苦功高。

    不过,基本上到2006年,国内的sp行业和无线增值业务已经到了一个行业拐点了。

    移动梦网为代表的无线增值业务,当初就是移动刚刚独立,为了尽快实现对新业务的宣传和内容,吸引大量合作伙伴来共同推动业务发展的举措。

    事易时移,现在移动已经发展成为巍然大物,而sp公司们却因为大量的违规操作,而引起了社会的大量负面影响。

    形势开始发生变化了……

    拿移动开始进行监管的2004年来说,增值业务虽已增至316亿元,但在移动的营收占比不过6%,再加上15:85的分成比例,在中移动眼里,就变成了是“收不到多少钱的麻烦货”。

    所以从2004年到2006年,一轮轮的行业监管和新政策不断推出:先是禁止短信代收费,统一misc平台,清理短信沉默用户,随后又出台文件,要求sp必须获得信产部颁发的跨省经营牌照,才能在全国开展业务;申请跨省业务的sp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0万元,申请省网的sp注册资本不得少于100万元。

    2005年,开始调整与sp的分成比例,分了三个档次,除了一些优质的大sp公司如风行、tom、空中、新浪等之外,绝大多数的sp公司的分成比例从之前的15:85,改成了3:7分成,甚至有些变成了5:5分成。

    到2006年,中移动再次出台“二次确认”政策。各省移动亦根据总部要求制订对sp的各种考核处罚方法。

    上述一系列的政策,带来了sp领域的一次大规模洗牌,几乎所有sp都受到冲击,小公司出局,大公司亦被频频点名要求整改。

    像2006年,雷霆无极(tom)因违规操作引发客户投诉,被gd移动通报整改。年信产部曝光13家违规sp,其中包括雷霆万钧(tom)和深圳腾讯,违规行为涉及业务名称与内容不符、虚假宣传等类似“代收费”事项。

    梦龙虽然一直在林风的强调和坚持下,违规操作相对较少,但毕竟作为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受到行业大环境的影响依然很大。

    其中对梦龙的致命一击,也是林风之所以决定在这个时间点启动梦龙私有化进程的关键一点。

    是2006年3月,中国移动在sc建立“无线音乐基地”,并通过建立“中央音乐平台”和“12530音乐门户”,自主掌控中国无线音乐市场。

    这对于梦龙就造成了两方面的影响:

    一、根据新的规则,所有运营无线音乐(mp3、铃声、彩铃)的sp公司,都需要重新与中央音乐平台签署协议,而不再是之前的每个省份自行接入,尤其是彩铃业务的运营权和推广资源也被收到了无线音乐基地。这样梦龙之前遍布全国的办事处和运营多年的当地省市运营商关系就全部没有了用武之地。

    二、移动直接和cp(内容提供商)签约,逐步迫使sp(接入服务提供商)推出无线音乐产业链的痕迹越来越明显,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均已经和世界上最大4大唱片公司和本土唱片公司签约,直接购买彩铃。2006年中国移动还实行彩铃竞价购买机制,直接将sp抛在一边。

    说实话,要不是梦龙的兄弟公司风行,旗下的风华唱片和吾爱音乐网,在国内音乐市场上的巨大影响力,让移动还是比较谨慎的话,估计业绩大幅下降就是免不了的了就像tom等其他sp公司一样。

    尽管短时间内,梦龙从业绩层面还没有收到显著的影响,但这是大势,林风也无力改变。

    他有三种选择:

    一、让梦龙像前世的灵通、空中、tom等sp概念股一样,股价一路跌到白菜价,然后被动退市。这样的话,对于林风在美国资本市场的口碑会是很大的影响,林风不会做这个样的选择。

    二、为梦龙注入新的业务,比如智能手机业务,让梦龙改变sp公司的属性,变身成为一家新技术公司,但这对于未来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梦龙和风行之间的业务合作和利润输送中间会存在很大的麻烦。硬件和软件必须是在一家公司里,所以林风也不会选。

    三、就是在一个合适的价格和时间,将梦龙私有化。

    这样的好处是,对资本市场而言,尤其是最初上市时持有梦龙股份的投资者,还是能有投资收益的。

    对林风而言,梦龙这些年收购了不少移动互联网方面的公司,在人才、技术上都有着成熟的经验,是未来公司移动互联网方向的基础,私有化后,将梦龙与风行合并,就可以成立一个移动互联网部门,与智能手机部门形成软硬件上的搭配,更快的实现风行推出智能手机的战略。

    ……

    林风回到京城后,召集了李东、王浩、李梦媛,进行了两天的闭门讨论。

    随后,做出了最终决定。

    启动梦龙私有化!

    李梦媛负责梦龙私有化的具体实施,从制定私有化方案,组建收购联合体,获得银行支持(采用杠杆收购的模式),聘请财务顾问、法律顾问等等……

    林风、王浩、李东作为大股东和收购方一致行动人,这个时候对手中持有的梦龙股票、期权就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资本运作了。

    私有化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尤其是梦龙本次的私有化,目的是为了退市后与风行合并,那么如何设计收购模式,尤其是参与进来的私募基金和其他财团如何配备股份或者给予回报,都需要进行设计和博弈、谈判。

    林风希望李东和李梦媛能够在一个月内组建团队,做出一个可行性的私有化方案来,供他参考。

    这样,他就可以在美国费城的ceo课程期间,和那些同学,包括美国资本市场的机构们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形成初步的意向。

第二百九十九章 私有化要约

    所谓私有化(privatition),是指由上市公司大股东作为收购建议者所发动的收购活动,目的是要全数买回小股东手上的股份,买回后撤销这间公司的上市资格,变为大股东本身的私人公司。

    上市公司“私有化”,可以说是资本市场一类特殊的并购操作。

    与其他并购操作的最大区别,就是它的目标是令被收购上市公司除牌,由公众公司变为私人公司。

    在林风前世的时候,在2012年之后,尤其是2015年,曾经在纳斯达克掀起了一股中概股私有化回归的浪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