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4300万的销量,也就意味着酷风的营收规模达到了220亿美元(1720亿人民币)!
利润也要接近110亿美元(860亿人民币)!
尼玛,林风前世的时候,每次看到苹果发布财报都流口水,对iphone恐怖的现金流羡慕不已,没想到,现在不知不觉中,酷风也成为这样的现金牛公司了!
这个业绩也震惊了世界!
一家营收规模超过200亿美元(1700亿人民币)的公司意味着什么?
谷歌2009年全年营收为237亿美元,利润是65亿美元;
微软2009年全年营收584美元,利润为146亿美元。
再看国内,通信巨头中移动2009年的营收为4520亿人民币,利润为1152亿人民币;
中国联通的年营收为1539亿人民币,利润为95。6亿人民币……
而世界500强的最后一名商船三井的应收规模为185亿美元。
也就是说,创立仅仅三年时间的酷风科技,在业绩指标上已经与谷歌、联通相当,利润更是接近微软和中移动!
按照这一营收规模,酷风已经可以排到世界五百强的415位!
这简直就是一个“奇迹”!
当然,林风一直以来都善于创造奇迹……
22岁创业,24岁就带着第一家公司梦龙科技在纳斯达克上市,身家超过十亿美元,成为最年轻的亿万富豪。26岁登顶中国首富。
28岁,再次带领另一个公司风行集团在纽交所上市,创造“史上最大规模互联网ipo”,缔造了市值近千亿美元的全球第三大互联网公司,个人身家超过200亿美元,进入全球前十大富豪行列。
林风已经比所有的同龄人都更优秀了。
但谁能想到,他会一次又一次的打破所有人的想象……
他创立的第三家公司,手机制造公司酷风科技,创立三年时间,再次成为了全世界的焦点!
要知道,从全世界范围,还没有一个企业家像林风一样,多次创业,均大获成功的。
这已经不是“天才”可以来形容的了……
“近乎于妖”。
当然,也有一些理智的分析人士,开始盘点林风的发家历史,指出林风独到的优势在于大势、战略和眼光。
但若不是有王浩、安迪鲁宾、李一男、张小龙等众多技术天才;有李东、张志帧、张勇、刘胜义、雷军等管理高手;并且通过收购和投资等方式,获得了马化腾、刘炽平、俞永福、张志东……等无数的行业精英人才,林风也很难取得如此骄人的成绩。
无论如何,林风作为大老板,他在战略布局、资本运作、人才培养等方面的出色,依然是不容忽视的。
…………
林风当然很高兴,酷风的成绩也表明,他邀请雷军的加盟是非常明智的选择。
当然,有了这样的成绩,一向大方的林风作为老板,也要有所表示。
2010年2月,春节前夕。
林风飞抵深圳,准备出席酷风公司年会。
因为现在旗下公司规模太大了,风行集团、酷风科技、腾讯、风行音乐集团、风行影视集团、风行文学集团、支付宝、风行移动公司……,集团各事业部和下面的控股公司,子公司的年会,都开始分开举行了。
大部分年会林风已经不会亲自出席了,除了集团总部年会,也就是挑一些当年有突出成绩的部门年会参加。
而今年,因为酷风的业绩最为出色,林风就选择了出席酷风科技的年会。
林风一向以“壕”著称,下车伊始,他就向酷风董事会提报了一项员工期权激励计划!
按照林风提出的建议,包括雷军在内的酷风管理团队,都将获得本年度公司的高额股权期权激励,从500万股到100万股不等,而包括全球各分公司(北美、欧洲、大中华区)在内的近万名酷风员工,都将获得不同额度的股权期权激励。
要知道,虽然酷风还没有上市,但是这些股权期权也是非常值钱的!
虽然这些股权期权暂时不能通过二级市场来交易,但可以享受相应的分红。
而酷风如果上市,市值绝对不会比风行低,也是千亿美元级别的公司。
酷风的总股本并不多,目前仅仅不过5亿股,按照酷风如今的营收和利润数据,每股的价值超过200美元!
毕竟酷风团队的业绩非常好,林风作为大股东,拿出几千万股来激励团队,也是应该的。
包括谷歌和高通在内的董事们也一致通过了这一提案。
林风这次来,除了给团队进行奖励之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就是对酷风的公司组织架构进行调整。
酷风科技与之前的风行集团不同,从一开始,就不仅仅是一家国内公司结构,起步于北美,业务范围也遍及全球市场。
所以一直以来,酷风内部都分为大中华区和欧美区两个架构。
而随着在全球市场和传统手机厂商开始进行贴身竞争,更需要在当地有机构,能够更快的反应和决策。
同时,酷风虽然成立时间不长,但内部业务也比较复杂。
有软件部门:android部门。
有硬件部门:xphone的设计研发。
还有分处于硅谷、深圳等地的研究院。
还有市场营销部门、运营商部门、运营部门、供应链管理和生产……
而且林风接下来还要推出xpad,以及更多的智能电子产品,还需要增加新的部门。
以前层峦叠加的组织架构就需要重新调整了。
另外,还有一个让他有点头疼的问题需要解决。
王浩,这个从一开始创业,就陪伴在他身边的,坚定的合伙人,似乎有了退意……
第三百八十章 王浩退休
在国内互联网行业中,风行系的“铁三角”是众所周知的。
不同于百度的“七剑客”、腾讯的“五虎将”、阿里的“十八罗汉”,在多年的公司发展中,总有人退出或者被“清洗”。
风行的铁三角一直极其稳定,这么多年来,从未出现过变故。
从梦龙到风行,再到酷风……,每一个新的公司创立,甚至林风投资的其他项目,比如私募基金枫叶投资、第三方支付产品支付宝等业务,他也都不忘带着铁三角的另外两人,李东和王浩。
相比李东从高盛董事总经理的外资高管职位,选择加盟梦龙和风行来创业,王浩则资历更深。
王浩是林风的第一个合伙人,两人真的是白手起家,共同创业。
甚至可以说,在林风这一世的创业过程中,王浩是最重要的合伙人!
9年前,刚刚大学毕业的林风,来到北邮,忽悠到即将研究生毕业的王浩一起创业。
那时的两人都一文不名。
林风21岁,王浩24岁。
王浩带着费扬等三个学弟,从无到有的设计开发了梦龙最初的sms短信平台、crbt彩铃系统等业务后台系统,帮助梦龙成功接入移动梦网业务,在sp领域掘得了第一桶金。
他一手创建了梦龙乃至后来风行公司的技术团队。
正是在王浩的成功事迹的鼓舞下,一批批的北邮毕业生,在毕业时选择了加入梦龙或风行,“北邮系”成为了风行集团技术团队的核心骨干。
在梦龙上市后,王浩也获得几亿美元的身家,按说也算功成名就了。
可他始终安静的站在林风身后,心甘情愿的跟随着林风的战略转移,渐渐脱离sp业务,转向互联网。
在风行,虽然对游戏业务不熟悉,王浩作为技术的主负责人,并没有过多的干涉游戏研发团队,而是着力于公司基础网络技术平台的建设,同时,他亲自带队,领导秘密研发了ff语音平台,奠定了风行在社交网络和即时通讯领域的基础;研发了支付宝(原快付通)产品,解决了风行核心的收入业务网游的网络支付问题。
随后,在林风下决心做手机业务之后,他又再次临危受命,重新从互联网行业回到通信领域,亲自飞赴硅谷,出任硅谷研究院的院长,与安迪鲁宾一起进行xphone的研发……
可以说,林风每一步的成功背后,都离不开王浩的努力和支持!
当然,林风也从来没有亏待过这位合伙人。
王浩是梦龙科技的第二大股东,梦龙上市后就已经实现了财务自由;在风行集团,王浩也拥有超过10%的股份,是林风之外的第二大个人股东,这些股份目前的市值已超过100亿美元!
能够以公司联合创始人的身份,登上福布斯中国富豪榜的前三名,王浩也算是国内互联网cto这个领域的旗帜人物了。
林风、王浩、李东,三人在战略、技术、管理方面珠联璧合的“梦幻组合”,时人都极为赞誉。
王浩最大的优点是,他非常低调,很少在媒体上曝光,而是潜心于技术研发,而且为人和善,也愿意提拔技术出色的年轻人才,在风行集团的技术团队中,威望极高。
同时,他自始至终都非常尊重,甚至有点崇拜林风,虽然林风比他还小三岁,但他是一路看着林风不断创造奇迹走到今天的。
可以说,在公司每次大的战略转型时,他都是林风坚定的支持者,与李东相对张扬的个性相比,王浩很多时候充当着“铁三角”中润滑剂的角色。
王浩是风行集团的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高级副总裁;酷风科技董事会副主席、执行董事、硅谷研究院院长;同时,他还在风行旗下控股和投资的十多家公司的董事会中,担任董事职务。
可以说,在整个“风行系”,王浩都是举足轻重的核心人物。
不过,随着近年来集团新的人才不断涌现,在风行,张小龙、吴瀚青、韩晓、李俊、费扬等人已经在各自的团队中承担主要责任,在酷风,李一男、安迪鲁宾在移动通信领域的技术水平更是顶尖水准……
王浩开始感觉到,可以放手了。
王浩其实并不是一个有着强烈成功**的人,否则在前世他也不会在华为多年,低调研发技术,始终不为人知。
林风重生后邀请他一起创业,改变了他的命运。
这些年来,一直在创业的路上,披荆斩麻,林风的每一个想法,王浩都是去落实和技术实现的那个人。
虽然仅仅9年的时间,但说实话,王浩的确是挺累的。
而且,随着风行和酷风的发展,成为全球瞩目的巨型企业时,王浩也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
在移动通信领域,他没有李一男多年的技术积累,没有安迪鲁宾无穷的想象力和极客(geek)基因。
在互联网领域,林风下一步准备主要攻关的技术要点是深度学习、大数据、云计算和人工智能,这方面王浩在硅谷的时候,接触到了很多全球顶级的大牛,他认为相比自己而言,这些人水平更高,更适合领导硅谷研究院……
所以,就在不久前,王浩和林风沟通,开始探讨是否可以从一线退下来,一方面可以修养身体,多陪陪家人,虽然他现在也才34岁,但是长期的技术开发工作,让他的身体不太好,也没有时间陪伴妻儿。
另一方面,他也想休息一下,享受一下生活,多尝试一些新鲜的事物。
这次到深圳开酷风年会,林风就准备和王浩好好聊聊,听听他的想法。
林风其实也有点不好意思,在不断的开展新业务和挖牛人的过程中,也总是在变更王浩的职务,让他去开拓全新的业务。
虽然老王一直没有怨言,林风也要自己反省一下,是不是把老王用的太狠了……
…………
“说实话,真的有点力不从心的感觉,现在风行也好、酷风也好,都是上万人的规模,你也知道,我在管理上并不是强项,技术层面呢,现在公司里已经有很多非常优秀的工程师和专家,我觉得可以放心的交班了……”
王浩坐在林风对面,难得的接过林风的雪茄,抽了起来。
他整个人看起来非常放松,似乎真的心情不错。
“我也想学学你,在加州的海边别墅休休假晒晒太阳,去澳洲买个农场,养养袋鼠,陪老婆孩子享受一下生活。”他笑道。
林风有些无言。
其实王浩想休息一下,也可以理解。
想了想,林风道:“老王,我理解你的想法,这几年你太忙了,是应该休息一下,陪陪家人……,不过,是不是不用这么急啊?你要现在退下来,风行的cto谁适合接班?还有硅谷研究院那边,没你坐镇可不行啊。”
林风顿了顿,有些真情流露:“咱们这些年从一无所有一点一滴的做起来,风行也好,酷风也好,里面都凝聚了你的心血,你真舍得啊?而且,有你在旁边,我已经习惯了……,要不这样,你先休假一段时间,然后再回来!”
王浩也有点走心了:“林总,说真的,我真舍不得!不过我是做技术的,在技术上,一丝一毫做不了假,我能够感觉到自己有点力不从心了……”
“在酷风,一男在通信技术上是真正的天才,他做cto非常合适,也能掌控局面;风行那边,费扬、韩晓和李俊都成长起来了,小龙在产品研发上也非常强,风行cto的话,我建议让韩晓接手,一直以来他都是技术工程事业群的负责人,公司的工程师群体大部分都是他的下属。”
“至于硅谷研究院那边,你不是一直在说人工智能是下一个新趋势么?我这段时间一直都在研究这个方向,全球在深度学习领域,yann lecun、yoshua bengio和geoffrey hinton三个人都是最顶尖的科学家,我和hinton、lecun都交流过,如果能够邀请到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人加盟研究院,组建人工智能实验室,相信就能够极大的提升我们在未来人工智能领域的竞争力和技术优势!”
王浩笑着说:“为了公司更好的发展,我应该让更优秀的人才走到合适的岗位上,这才是正确的选择……,再说了,我只是从一线退下来,又不是卖掉公司股份,彻底不干了。我可以换个形式,继续帮你嘛。”
林风很是感触,没想到王浩自己已经考虑的这么全面了……
想了想,他终于点头:“好吧,我同意你先休息一段时间,不过这事儿还真不能急,你说的这些安排,总要扶上马送一程吧?怎么也得个一年时间吧?……而且你自己也说了,只是从一线退下来。”
“这样吧,董事会你可以退,现在的职务你也可以辞任……,但是要等你把这些事情都安排好,就一年之后吧。一年之后,我给你放个大假!你是想去海边晒太阳,还是去澳洲养袋鼠,随你高兴。不过休息好了,你还得回来,你是公司的联合创始人,也是主要股东,必须还要承担责任,可不能撒手不管!”
“到时候你也和我一样,就在大战略上出出主意,培养培养新人,我准备在风行和酷风都建立公司企业文化学院,到时候你和我都去讲讲课,传承一下我们曾经创业的经验和公司的文化。”林风想了个主意。
王浩笑着点头:“这也行,这方面我绝对有发言权。”
两人笑了一会,林风叹了口气:“老王,说真的,没有你,风行绝对走不到今天!我一直都没有说过谢谢,现在我要说,谢谢你当年不嫌弃我一无所有,愿意和我一起创业!”
王浩正色道:“你千万别这么说,我应该谢谢你,给我了一个机会!林总,没有你的领导,我们也绝对走不到今天!”
林风笑了笑,又忍不住叹了口气。
似乎今天他也多愁善感起来。
或许,这就是人生。
第三百八十一章 酷风集团
王浩的事情就只能这样了,他会继续坚持一年时间,然后退休。
休息一段时间后,继续担任公司的技术顾问和荣誉讲师,为风行学院技术人才培养再贡献力量。
既然如此,为了能够顺利完成风行集团和酷风科技两大公司在技术团队上的交接班,现在就开始进行人员调整就非常必要了。
林风和王浩商量,选择一个合适的时机来对外公布。
和王浩沟通之后,林风又将重心放在了酷风的组织架构调整上。
酷风发展到现在这个规模,已经远远超出了林风最初对它的定位,他本来只是想在智能手机兴起的时候,分一杯羹。
怎么也没有想到,xphone居然能够在这两年里,都压着苹果的iphone,成为智能手机的新霸主之一……
可以说,因为林风的“先知”和提前多年的准备,酷风是在一个最恰当的时间,适当的爆发,抢到了一个最广阔的市场中的领先地位。
既然已经走到这一步了,林风就要认真一点了,通过组织架构调整和人员调整,挖掘全球顶尖的大牛,保持住酷风得来不易的优势!
2010年酷风年会后,公司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