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钓天下-第1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不会后悔的,等你发财了,我就带着我妻子和孙子再到中国来找你,吃住都算你的。”帕维丝毫不动心,在他看来,发财不发财不重要,只要日子过得舒心,比天天数钱要高兴的多。

在这之后的几天里,洪涛基本上就看不到人影了,准备各种材料,去委托那些代理公司去给办理执照,这些事儿就够他忙的了,另外刘老板和高胖子也都给他找了几个房管所和房管局的关系,虽然有他们的面子在,人家也都客客气气的一口答应帮忙,但是这只是应付人情,具体赶到事情上了,还得靠自己去和人家相处,总不能什么事情都得把高胖子和刘老板交出来联络。

老盖尔他们三个从珠海回来之后,又在北京待了一周,就启程回国了。他们虽然在刘老板的那个院子里住得挺舒服,没事儿的时候还会去前海的小花园里看那些中国老头下棋打牌,再不就让洪涛带着他们满北京的找小商品批发市场逛,但是他们对于北京的夏天真是过不惯,气温太热也太闷了,而且老盖尔稍微有点水土不服,心脏的情况不是很好,所以还是决定提前回国。

送他们的那一天,洪涛可算是累坏了,这三个老头的东西整整装了一后备箱再加上一后座,这还不算他们随身携带的行李,光是在机场帮他们办理拖运手续洪涛就跑了无数趟。

“我们非洲见,你要多锻炼锻炼身体了。”这是哈里森的临别赠言,依旧是那么简练。

“记得给我来电话,告诉我你到底发财没有,我也好提前买打折的机票来中国。”这是帕维偷偷和洪涛说的,在候机大厅里他还端着一份洪涛前一天给他买来的烤鸭在吃呢。

“闲下来的时候记得来加拿大看看我们,我们这次来的时候,周小姐的房子已经换了主人,我很想念我们在一起的那段时光。”老盖尔比较文艺一些,说得也比较煽情,顺便还算给洪涛透露了一些周晓丽的私人情况,不管算不算打小报告,对这个古板的老头来讲,也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他们讲究不探听、不传播、不关系别人的**。

“赶紧走吧,等着我发财啊!”洪涛对着三个老头的背影挥了挥手,眼泪是没掉,不过眼圈还是有点红,转眼一年过去了,当初自己在加拿大的生活点滴至今仍会出现在梦中,不管还有没有周晓丽,那一段时光都是值得记忆的。

送别了友人,洪涛的时间更充沛了,目前渔具店的生意基本都交给了高明去管理,他比洪涛更适合当老板,没2月的功夫就把渔具店的经营商品数量翻了好几倍,目前这个彩鳞渔具店终于不用再靠着一款特效鱼饵来撑门面了,也终于算是一家综合性的渔具销售商。

洪涛拖杨科买的车也终于落停了,一辆只有不到一年车龄的切诺基2500,4*46缸准新车让杨科只花了不到5万块钱就给买回来了,从里程表上看这辆车只开了不到2000公里,四个车轮还是新的,而且除了备胎,买车的单位还送了2条新轮胎。

“这车的磨合期还没出呢,你开的时候悠着点。”杨科在把车交给洪涛时,就嘱咐了这么一句。由于是单位出来的车辆,去车管所过户这一切手续都由杨科帮着洪涛办理,不过着得等一等,单位里办事,尤其是大单位,都是一波一波的,没人会因为某个人去单独给你跑一趟,除非这领导特别交待下来的,洪涛当然没这个谱儿,反正他也不急。

拿到这辆车之后,洪涛只过了2个小时的瘾,就是开车去了一趟房管局接人吃饭,然后就把车停在了渔具店里,车钥匙交给高明,这辆车算是渔具店的公车,平时归高明使用、保养,洪涛想用的时候再去店里开。

前世里开了半辈子车,洪涛早就没了车瘾,也不能说没有,要是白给一辆过百万的好车,洪涛也能新鲜些日子,至于这辆小妾,还是算了吧,坐着也不舒服,开着也不拉风,除了油耗大之外,只剩下一个越野性能不错、改装空间比较大的优势了,但是洪涛自己不豁车,这个优势也无从发挥。

三百四十一章洪涛的攻势

洪涛现在不缺车了,桃心头和他那两个小弟开了两辆车来北京,虽然拍照还是外地的,但是已经办理了长期进京手续,满北京哪儿都能跑。不仅车比洪涛那辆小妾拉风得多,还不用洪涛自己开,他和他那两个小伙伴随时随地都可以充当司机的角色。唯一让洪涛觉得还不够档次的就是这3块料对北京的大街小巷不太熟悉,大部分时候需要自己给指路,这一点就破坏了洪涛打算坐在后座上充当成功人士的美梦。

不过洪涛还是着实过了几天大老板的瘾,出门就有专车和专职司机,不管是请客吃饭还是带着那些能给自己办事的人去北京周边的会所或者度假村里**,至少也有两辆高级轿车跟着,另外还有桃心头这3人当小弟,吃饭他们买单、开房他们结账,连给夜总会的小姐小费都不用自己经手,那个派头那个气氛,真tm太让人陶醉了。

不过这些只是外面上的需要,所有的花销都算作成本记到了账上,此时公司虽然还没注册下来,但是一切财物手续都必须明了。

朝中有人好办事,如果你再有了钱,那就得加上一个太字。大概也就用了两周左右的时间,洪涛就通过各种**手段,拉拢和腐蚀了西城区房管局里的一位副局长和2名处长。当然了,这些关系都是通过刘老板和高胖子给拉拢上的,不过实际出面接洽的是洪涛本人。

一起同过窗、一起扛过枪、一起下过乡、一起飘过唱(此处为错别字,自行脑补)、一起分过赃,此乃人生5大铁!这个意思就是说,当你和一个人一起干过上面5件事儿里的任何一件,那你和这个人的关系就已经很近了。

洪涛由于年龄和经历的关系,不可能与这个时代里任何一位30多岁以上的干部有过前3项接触,但是这并不妨碍他通过后两项来增进与他们的关系,而且有了刘老板和高胖子这两个中间人。对方也不太忌讳与洪涛做更深层次的探讨。

所以经过一两次安排在高级饭馆里的初步接触之后,洪涛很顺利就把对方带到了某些只有在夜幕降临时才会焕发出勃勃生机的娱乐场所里。洪涛干这个玩意是轻车熟路,前世里他也没少为各种来头的人安排这些节目,为了让自己的客人更加放心和满意,洪涛甚至去刻意结交了几位手下有好货色的妈妈桑,时不时的从她们手中预定小姐,再由专车送到北京周边的某个度假村里,与他的客人们进行彻夜畅谈,聊一聊人生、顺便进行一下保健按摩啥的。

这样做的好处显而易见,花钱不太多。效果出奇的好,只要这些人答应和你出去,不管是度假村也好,温泉城也罢,他们心里就已经做好了这方面的思想准备,如果你有节目,那是正常的,如果你没安排节目,那反倒不正常了。不信你凉人家一次,洗完澡就回家,看看下次人家还和你出来不?在看看下次你找人家办事的时候还顺利不?

理顺了官面上的事情,这个买卖算是做成了一半。还剩下另一半,那就是去找房源了。这个东西洪涛刚结识的那些人帮不上他什么忙,人家天天坐在局里的办公室内,喝着茶聊着天。那儿有功夫去下面的各个所里去帮你打探房源啊,除非那个人是你亲爹,否则给钱人家也不干。太丢份儿。

不过这难不住洪涛,既然钱已经花了,那咱就得让这个钱花得值!你们不是不能去亲自帮我打探消息吗?咱不光理解还支持,不过你们帮我介绍几个下面所里的头面人物,这个不丢份儿,不劳心吧?

于是,洪涛又开始奔波于几个房管所之间,这回的节目依旧,只不过档次稍微降低一点,以前去的是豪华高档海鲜大酒店,现在就改成高档海鲜酒店,把豪华给去喽。

以前找得是超五星级度假村,现在就把超字给去了,找个五星级的,或者四星级的也可,多说一句,四星级还真不好找,但凡能够得上四星级的,拼死也得挂上五星级的牌子,哪怕准五星级也成。

以前找得陪同谈心的小姐都是800块起步的,现在咱改成500块的,其实除了价格不一样,装扮谈吐略微有差别之外,500的和800的没啥区别,有时候800的服务还不如500的呢。

其实这到不是洪涛心疼那几个钱,而是不能把他们的胃口提得太高,你的能力、位置和档次就决定了别人迎合你时的位置和档次,局长的待遇肯定不能和所长一样,花这个冤枉钱没必要。

而且你也不能对每个人都这样,每个单位你只能挑一两个主要拍板做主的人这样伺候就成了,剩下的再分出几个层次来,那些是该没事请吃饭聊个天的,那些是该年节里送点购物卡让人家记住自己的,那些是隔三差五甩条烟混个脸熟的。

这样一套工作下来,差不多又是一个月过去了,工作到了这里才算正式开始,前面那些都是铺垫,您就说吧,干事业容易吗!那个小庙都得进去拜一拜,但凡漏一个,后果就很可怕,说不定你以前拜的庙全白瞎。

没有花钱的不是,也没有请客吃饭的错,钱花到位了,关系处到位了,你想要的信息是马上就到,而且一来就不是一个,是一批。

如果说前面那些铺垫工作还比较考验人的交际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的话,那后面这些工作就得考验人的阅历和对这座城市的熟悉程度了。

从几个房管所工作人员哪里得到的消息都是笼统的,片面的,人家不可能去亲自给你过问那些有意出售房屋的房主的具体报价和想法,只能给你提供一个意向和具体门牌号以及房屋的质量和面积。

于是,洪涛的工作又来了,他得从这些信息中筛选出最具操作性、最符合自己要求的房源来,然后再反馈给具体管这一片的房管员,通过他们和房主建立直接联系。

经过了2天的仔细甄别,洪涛从这一批信息中选出了3处目前看还算合适的房源。一处是位于东城区黑芝麻胡同的两间平房,这里是个大杂院,房屋就谈不上啥质量了,已经好几年没人居住,屋顶都快漏了。

房主是位40多岁的下岗工人,家里有个同样下岗在超市里干合同工的妻子和一个刚刚大学毕业参加工作的儿子。他们一家人并不住在黑芝麻胡同的这所房子里,而是住在朝阳区的回迁房里,是个二居室。

这所房子是他父母留下来的,父母前两年去世了,房子就转到了他们的名下。其实他们属于有房户,按理说不应该继承这两间平房,不过这位男主人的户口一直都落在这里,一般情况下,房管所的人都不会和人较这个劲儿,差不多花点小钱也就把这事儿给办了。

目前他这个儿子要结婚,但是没钱买新房,而他们的儿媳妇又不愿意继续住在这种大杂院的老房子里,一直蹿腾这他们的儿子去买新楼房,而且还拖着不肯去领结婚证。

其实这事儿是明摆着的,人家女方就是想要一套新楼房,也算是正当要求,一点都不过分,那家的闺女愿意嫁给一个没房的男人啊。不过这个正当要求可就让这两口子犯了难,去哪儿弄那么一大笔钱给儿子付新房的首付啊!别说几十万,就算是几万,这两口子也一下拿不出来啊!

三百四十二章商机

于是房管所的管理员义正言辞的把这件事就给否了,那两口子也清楚这里面肯定有猫腻,不过他们花不起那份送礼钱,更缕不顺这里面的弯弯绕,只好就这么作罢。巧了,这件事刚发生没几天,洪涛的腐蚀就蔓延到了这个房管所,当洪涛在小白羊里请这个所里的几位管理员吃饭时,这个管理员趁着上厕所嘘嘘的功夫,悄悄的就把这个消息透露给了洪涛。

洪涛是个懂事的人,不能白听了人家的消息,虽然还不能确定这个小心的可靠性,但是两条软中华还是妥妥的落入了管理员的皮包,至于后续的好处,那就得看洪涛的选择和管理员的办事能力了。

除了这两间平房之外,洪涛还选出了另外两处房产,有一处同样是学区房,位于府学胡同,属于另外一个东城区的房管所,也是公房,情况和黑芝麻胡同的这两间房差不多,也是急等钱用。

不过这个房主是个酒鬼,从年轻就开始喝,每顿饭少则半斤多则2瓶,他原本是个电梯维修工,挣得也不少,但是整天这么喝,已经酒精中毒了,不喝酒手就哆嗦,啥也干不了,最后让单位给辞退了。

没了工作,就没了收入,他媳妇也是个实在人,一看大事不好,干脆离了吧,反正孩子也都大了,没啥可牵挂的。自从离婚之后,这位酒鬼就更加变本加厉了,原来喝酒还找不到个由头,现在可好,妥妥的借酒浇愁啊,名正言顺了。

不过就算你喝最便宜的酒,也得花钱买不是,他又没了收入,虽然每月有几百块钱的低保,但是也架不住顿顿往酒厂里送啊。几年下来,就混不下去了。于是他就想着把多余的这处房产给卖了,拿着钱再找个外地媳妇,凑合把后面这几年或者十几年的余生给混下去,反正他自己心里也清楚,他是活不长了,阎王爷曰小鬼,舒服一会算一会儿吧!

第三处房产比较特殊,这里是一座小院,里面连同房主一共有3家住户。而且这是一座私房,更巧的是,这座小院居然就是洪涛的邻居,不过洪涛和这家人没什么接触,也就是见面点头的关系,搞不好连那三家人都认不全。

这家人不是急等钱用,而是生了一个争气的闺女。他们的女儿已经在美国定居了,据说是个女博士之类的高端人才,两口子都移民了。在当地混得不错。现在正催着这老两口赶紧也过去呢,估计是去给他们带孩子。中国人这个传统走到哪儿都不容易改变,就说美国那个地方教育体系是多给力啊,但是不成。中国人一去,还是愿意让自己父母帮着带自己的下一代。

老两口本来是不想去,谁不愿意守着祖产养老啊,这么大岁数了。语言也不通,大老远的赶过去,把这把老骨头也埋在异乡。太亏了!不过天下的父母都是一个德行,尤其以中国人为最,不管你有天大的理由,一听说自己孙子或者外孙子需要自己了,立马浑身都是劲儿,啥祖产啊,啥自行车!全都顾不上了。

所以啊,现在还没结婚没当父母的朋友们,快长点心吧,世界上谁亲也不如爹娘亲,那才是赤果果的爱,一丝杂质都不添,就算是在某些地方和你有不同意见,那也是百分百为了你好,只不过是出发点不太一样而已,对不起谁。也不能对不起父母,让他们过得舒心一点、快乐一点是做儿女唯一能够回报给他们的,其它的东西他们用不到。

写着写着就跑偏,赶紧拉回来继续说正题。

这老两口下定决心要去米国照顾外孙子或者外孙女,在有生之年估计也就不打算回来了,不过他们这所房子可就成了难题了。这玩意带又带不走,卖又没法卖,因为里面还住着两家人呢,这个属于文革时期留下的历史遗留问题,还不能轰走。而且那两家的情况也挺清楚,人家真的没房,单位也不可能分房,按照他们两家的工资,也不可能买得起商品房,就算是两限房也买不起。

其实这个问题挺好解决的,找房管所给调配一下就成了,把那两家人给调到那些无人居住的公房里,双方都不会有意见的。不过话有说回来了,在当今这个社会,让你去当房管员,不光没有任何好处,还有可能得罪同事,并且肯定会有一大堆麻烦等着你,你会去给他们调房子吗?反正我是不会,我能不害人就已经很克制了,这个年头当好人不得好死,什么土壤就长什么作物。

这件事儿也不能怪房管所的人不主动给群众解决实际困难,这都什么年代了,指望不上这些了。怪就怪那老两口当教授当傻了,光把自己闺女教育成才,却没跟上时代的步伐,结果落伍了。

这个事情解决起来其实非常容易,只要老两口吐个口,答应给房管所的经办人员一笔费用,那两户租客立马就能转到别的房子里去,就算你是在不想掏钱,你睁只眼闭只眼的让买你房子的人掏这份钱不是也一样嘛!

不过这老两口活得那是真硬气,直接就把房管员这个提议给回绝了,并且放下话来,不清楚楚的事情人家老两口坚决不干!如果房管所不能给他们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就去找房管局的领导投诉,如果房管局也不管这件事儿,他们宁可把房子荒废了,也不会花这份钱走这个门路,人家活了一辈子,从来没干过亏心事儿,到了到了,离坟头没几步远了,更不能干这种事儿了。

洪涛听完还是很佩服这老两口的硬气,不过也得送给他们一句话,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您们这是去米国投靠女儿女婿,那边也不缺吃缺住,有没有这所房子两可。如果你闺女等着结婚缺钱,不卖房子就结不成婚,看您老两口还这么硬气?洪涛真的不信。但是洪涛觉得,这个社会不是这种太多了,而是太少了,由于土壤的原因,这种人活得很艰难,基因自然变异,下一代长出来就会自然而然的适应社会,也就没了这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