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钓天下-第9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二名的位置上,倒数!仅次于一个娇娇小姐。

这个意外发现深深的刺激了他。原本他以为自己的身子骨应该还算不错,人高马大的,看着也挺唬人。可是一旦拉出来溜溜,立马就拉稀了,用哈里森的话说,就洪涛这种体格,如果不是帕维的朋友,他肯定不愿意和他在一起打猎。

被鄙视了,尤其是在身体素质上被一群老头给鄙视了,洪涛非常不服气。也非常无奈。于是帕维给他出了一个主意。可以让他提高身体素质,这个主意就俩字:跑步。

按照帕维的话说,他的身子骨就是在当兵那些年里锻炼出来的,而在那些年里。他做得最多的一件事。就是每天跑步。不管是在陆地还是在海上,每天出操的时候都要跑上几公里,只要坚持下来。身体素质就会越来越好。

当然了,帕维所说的好是指身体素质,并不是指身上能有多少肌肉,如果想练健美,那也不用去听帕维的意见,他那个身材距离美有十万八千里的距离,光他那个肚子和屁股,就是全美最nb的健美教练来了也得放弃。

洪涛觉得帕维说的很有道理,以后不管是钓鱼还是打猎,都需要一个好身体来当基础,如果像现在这样,可能就会失去很多探索新领域的机会。

于是,在加拿大的时候,他就开始每天跑步了,距离也不远,就是从周晓丽家跑到高速路入口,然后再跑回来,差不多3、4公里的样子。这个跑步也不是晨跑,那边的天气很冷,太早出来完全就是受罪,按照帕维的理论,除了饭后1小时之内别跑,其它时间什么时候跑都是一样的,不见得非得大早上起来就跑步。

洪涛对于帕维这个理论深以为然,他一般都在9点多出发,跑一圈回来洗个澡,正好该做中午饭。如果上午没时间,他就在下午出去跑,但是晚上他不愿意出去,一方面是冷,另一方面他有点害怕。那边大街上白天都没几个人,晚上更是清静,几公里之内就自己一个人跑步,洪涛还真没有那个胆子。

跑了几次之后,洪涛突然发现跑步也是一个挺有意思的事情,它不光能锻炼身体,还能欣赏美景。在第二次跑步的时候,洪涛在路上遇到了2个美女也在跑步,她们好像也住在这片住宅区里,一个是黑头发,一个是金色头发,都是白人,年纪大概也就没准差不多30岁左右。

白人女青年非常难以确定她们的准确年龄,从10多岁开始,她们就开始发育,很多中学生小姑娘都已经是要胸脯有胸脯、要屁股有屁股了,所以从后面看,18和48基本都一样。

从相貌上就更难区分了,白人女孩子皮肤都有点粗糙,艾琳还算是比较好的,不知道她的血统里是不是混上了其它人种的基因,至少她身上的毛发没有那么重,皮肤也还算比较细腻。但是大多数白人女孩都不怎么样,一脸的褶子和雀斑,全靠化妆品掩盖,所以从正面看,18到48岁的也都差不多样子。

不管这两位美女到底多大了吧,反正身材绝对一流,穿着更是惹火,大冬天的她们就穿一条薄薄的紧身运动长裤和一件运动上衣,跑起来那叫一个养眼啊。

洪涛最喜欢跟在人家后面跑,看着前面那团晃动的东西,他就像吃了兴奋剂一样,往往能够多跑半公里,一直把她们送到住宅区另一边才返回。

不管洪涛这种动机到底对不对,反正效果还是不错的,那两位美女不仅激起了他的跑步**,还迫使他保证了跑步的质量,因为人家跑步的速度明显比洪涛快一些,要想一直跟在人家后面过眼瘾也不是件容易事。

回到北京之后,洪涛发现了一个现象,其实也不能算是发现,这种现象原本就有,只不过一直没留意罢了。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和公园绿地中,锻炼的人也不少,但是年龄结构上和加拿大正好相反。在那边喜欢锻炼身体的大部分是少年人、年轻人和中年人,而在我们这边坚持每天锻炼的往往都是老头老太太,中年人的数量都不多。

如果把身体比喻成一种财富的话,加拿大人是从小就开始攒钱,一直攒到中年之后,才开始享受;而我们则是从小就开始享受,一直享受到中年之后,才开始拼命攒钱,也不知道攒着打算给谁花?难道说真有另一个世界,当人死之后,就带着你的全部去了那边?如果这么说的话,我们现在的这个选择还真是高瞻远瞩。

不管如何看待锻炼身体这个问题,洪涛自己已经想明白了,他没那么长远的计划,至于去了那边之后的事情就先别琢磨了,先顾着眼巴前的吧。所以这个锻炼还得坚持,咱也不求能练成铁人三项选手的那种级别,至少要比老头强一点吧。

但是洪涛遇到了一个小麻烦,那就是动力明显不太够了,他回来第一天就去后海边上跑步了,足足跑了一整圈,结果一个能跟随跑的美女也没看见。后来他又降低了自己的标准,不再要求过高的身材和相貌了,但是还是没碰到。

他没有死心,后海边上都是公路,估计比较讲究的人都不会选择这里来跑步,毕竟和自行车、汽车共用一条路还是不太安全。于是他又换了一个地方跑步,去北海公园,哪里没有自行车和汽车的骚扰,虽然离家稍微远了一点,但为了锻炼身体,这点小困难必须克服。

可是连着去北海公园里跑了2天,还是一无所获,这下他死心了,也不往北海公园里钻了,去那里跑步不光离家远,而且还要花门票钱,太浪费了。

今天早上没起来,一睁眼都9点半了,上午是跑不成了。吃完中午饭,眯瞪了一小会,眼看着2点左右,洪涛换上运动服和跑步鞋,把随声听的耳塞往耳朵里一塞,一溜小跑又奔后海边去了。

沐浴在午后的阳光里,洪涛觉得浑身都暖洋洋的,刚跑过银锭桥,鼻尖上就已经见汗了。湖边的人和车都不多,岸边的柳树和杨树都已经长出了嫩绿色的树叶,配着一大片蓝黑色的水面,就算是不跑步,来溜达溜达也会让人心情舒畅。

二百二十四章不是冤家不聚头

“青青的山倒影照淡绿湖上,看水色衬山光;

浮云若絮天空里自在游荡,笑苍生太繁忙;

今天的她竟跟我泛舟湖上,美景仔细欣赏;

。。。。。。

在水中央有丽影一双仿似画在湖上,愿终此生跟她一对一双。。。。。。”

洪涛一边跑,一边跟着耳机的音乐唱起了林子祥的《在水中央》,这是他最喜欢的歌曲之一,老林那沧桑的嗓音非常有味道。

不过这首歌从洪涛嘴里唱出来,算是百分百糟蹋了,经常被过路的行人耻笑,倒不是洪涛五音不全,而是戴着耳机唱歌,如果没受过专业训练的话,很容易跑调的,自己却还不知道。

好在洪涛的脸皮已经厚到了一定的程度,而且沿途很清静,没有多少路人可以有幸欣赏到这种让人牙酸的天籁,就算偶然被人听到了,洪涛也不在意,谁认识谁啊。唯一难受的就是沿途树上栖息着的小鸟,它们是有苦说不出,只能用更刺耳的叫声来对抗洪涛歌声。

“呦西。。。花姑娘大大滴!”正沉浸在自己的独唱音乐会中的洪涛突然停住了歌声,冒出一句河北日语来。

在洪涛的正前方一百多米的一个胡同口里,突然窜出一道红色的身影,蹦蹦跳跳的上了环湖公路,和洪涛一个方向向前跑去。

当这个身影刚刚出现时,不到五分之一秒,洪涛那个数码的眼睛立刻就把对方的大致信息传进了他的大脑里:这是一个穿着红色运动服的年轻女子、她有一头长发梳成了一个马尾辫、她的身材谈不上前挺后撅但是也算很苗条。

要想知道更多更详细的信息,那就必须尽量靠近对方,于是洪涛抱着一种科学探索永不停休的精神,迈开大步,向前追去。

距离慢慢的拉近了,已经不到30米远。洪涛有分析出来几个有价值的信息:这是一位中国或者说亚洲女孩,她穿的运动服很贴身,而且质量不错,她还戴着一副挺奇怪的眼睛,左边的镜框上凸起一个小东西,远远的看不出是什么东西。

此时前面的女孩突然加速了,洪涛也没往心里去,一般跑步的人刚跑的几百米都会比较慢一点,当身体和关节都活动开之后,就会跑得稍微快一点。

她快咱也快。洪涛此时的速度已经达到平时跑步时比较快的速度了,但是追了半公里,前面都快到后海南岸的小公园了,距离前面那个女孩的距离还是没有拉近。

穿过小花园,再路过得胜桥,一路往北,眼看就要跑到宋庆龄故居了,洪涛还是没追上前面的红衣服女孩,不过距离慢慢的拉近了一点。可是洪涛的体力也快用光了,幸好前面那个女孩好像也跑不动了,双腿也不像之前那样轻快。

“我x,大洋马比我跑的快我也认了。你也想压我一头,姥姥!”洪涛控制了一下呼吸,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步伐节奏,不再把这场追逐战做为一场遭遇战。而是打算进行一场持久战,按照他的算计,应该能在银锭桥前赶上或者超越她。

又跑了半公里左右。不管是前面的红衣服女孩还是后面的洪涛,都已经开始拉风箱了,现在已经不是跑了,按照北京话讲,这也就算是颠儿着,也就是快走和慢跑之间的那种状态。

“嘿嘿,小样儿,还想逃出太君的魔爪,不成了吧。”很显然,红衣服女孩的体力还是比不上洪涛更牲口,她终于从慢跑的状态改成了快走。

“我x,怎么看着这么眼熟啊!!!”后面的洪涛见状不由一阵得意,正打算咬牙再坚持一会,超过前面这红衣服女孩,让她见识见识本大爷跑步的风姿。结果前面的女孩突然拐了个小弯,靠在后海岸边的铁栏杆上不走了,而且把头扭了过来,从墨镜后面盯着洪涛看。

就在红衣服女孩一转头的瞬间,洪涛心里突然一哆嗦,就好像心绞痛犯了似得。那个红衣服女孩的正面轮廓有点眼熟,和那个刘晓梅非常的像,再仔细看看,见了尼玛鬼了,她嘴角那个标志性的冷笑就更像了。

“嘿。。。你追了半天,就打算这么过去啊?不过来搭个腔儿啥的?”洪涛怀着一丝侥幸的心理,若无其事的打算从这个靠在栏杆上的女孩身前跑过去,此时他已经不再琢磨如何看清楚人家的长相了,他只是在默默的祈祷:千万不是她!千万不是她!但是老天爷很显然没听见自己的祈祷,侧后方传来了那个熟悉的冰碴子碎裂的声音。

“呦!不是吧,您要是不开口,我都认不出来您了,您这是哪天回来的?刘大哥也回来了吗?”洪涛知道再假装不认识已经不成了,赶紧做出一副万分吃惊的表情来。

“谁是刘大哥啊?我说你怎么顺着杆爬啊!我爸就是这么一说,你还当真啊!”刘晓梅摘下墨镜,这时洪涛才看到,她的墨镜左边居然有一个指甲盖大小的后视镜,你说这是谁尼玛吃饱了撑的设计的,墨镜上弄个后视镜干毛用啊!也别说干毛用,这次真是有了毛用了,人家一直从后视镜里看着自己呢,怪不得自己快跑她也快跑呢,这是帅猴玩呢!

“那成,刘大爷成了吧,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洪涛一听,糊弄是糊弄不过去了,那就别嬉皮笑脸的了,有话说话,没话就回家。

“我爸后天的飞机到北京,你那些破烂我都带回来了,都在我家放着呢,你是打算自己去拿,还是我给你送过来,对了,这是你的那个渔具店吧,怎么关张了?”刘晓梅指了指斜对面的彩鳞渔具店。

“嗨,这不闹传染病呢吗,我琢磨着先关2个月,避避风头,挣钱再多也得有命花不是。我没车,要不麻烦您给我送一趟吧,不远,就鼓楼西大街。”洪涛本来想说自己去拿,但是一想人家那是高门大院的,欢迎不欢迎自己还两说着,就别去哪里受刺激了。

“没看出来啊,你不光身体不成,胆子也不大啊,有那么邪乎吗?你到挺不客气的,还我给你送家去,你有车本没有?”刘晓梅问了一个不相关的问题。

“车本倒是有,可我没车啊。”洪涛没明白她什么意思。

“那成了,走吧,跟我回去开车去,你自己拉回家,再把车给我送回来,没问题吧。”刘晓梅都没等洪涛说成不成,转身就走。

“你大爷的,你就该得上**。”洪涛倒不怕她牙尖嘴利,比嘴欠他谁也不怕,但是她那股老娘天下第一的气势真是让人讨厌到家了。

再讨厌自己的东西也得拿啊,而且人家再怎么说,也是帮了自己一个忙,把东西从国外给自己带了回来,先不说拖运的费用,就光这个收拾、打包的麻烦也得领人家的情不是,算了,忍了吧。

两个人一前一后,慢跑着进入了后海南岸的一条胡同,到了一个小院门口,刘晓梅直接推门就进去了,洪涛也跟了进去。

这是一个标准的四合院,虽然从外面看起来就是一个很普通的小院门,但是里面挺大的,北、东、南三面都是青砖大瓦房,一看就是翻新过的,比自己家的老房子高大了不少。

三面房子中间是一个院子,面积有100多平米的样子,院子中间有一颗老榆树,看树干应该是原来就有的,上面的树冠正好铺满了整个院子,就像是一把大伞,如果到了夏天,在树下面摆上个小桌和躺椅,喝着茶在躺椅上眯瞪一觉,真是很享受的事情,当然了,这是在树上没有吊丝鬼的前提下。

二百二十五章引狼入室

这样整齐的院子在北京越来越少,洪涛他们家的那个院子严格上说其实是半个四合院,只有北、东两侧房子,南边的房子都是文科时期后盖的,没法和这个院子比。这种标准的四合院,放到2010年之后,价格能翻上天去,都得论亿起步,你拿着几千万觉得挺多的了,想要买这种院子想都别想。

院子的西边是院门,院门旁边是个车库,此时车库冲着院子里面的折叠门大开着,里面停着两辆车,正有一个中年妇女在车库门口摘菜。

“小姐,您回来啦。”那位妇女看到刘晓梅和洪涛走进来,马上站起身来,一张嘴就能听出西北腔,估计是刘老板老家的人。

“婶儿,我回来拿点东西,您把库房打开。”刘晓梅和那位中年妇女说话倒是挺和气的。

“哎,我去拿钥匙去,你们先去屋里坐,小伙子,你是喝茶还是喝饮料啊?”那个中年妇女挺热情,嗓门也挺大,一看身体就好,中气很足。

“您别管他了,走吧,别院子里戳着,你先坐会儿。”刘晓梅冲着北屋抬了抬头,然后她自己却走向了东房。

“唉,这到底是让人进屋还是不让人进屋呢?”洪涛按照刘晓梅的示意,打开北屋中间正房的屋门,里面看样子是客厅,面积挺大,差不多是3间房打通了。不过这个屋子的地面都是木地板,中间还铺着一张大圆地毯,门口也没有拖鞋可换。

“小伙子,进去吧,没关系的,脏了婶再擦,去吧去吧,桌子上有烟。我也不抽,不懂好坏,你抽你的。”看到洪涛在门口迟疑着不进屋,院子里那位中年妇女走过来,直接把洪涛推了进去,然后在门口盯着洪涛,那意思好像是不抽烟她就不走。

“我x,不抽都对不起你!”洪涛看了看,茶几上有个登喜路的小铁桶,打开之后里面是像自己卷的大炮一样的卷烟。一头细一头粗,外面是正片的烟叶,里面是黑色的烟丝,虽然自己没抽过,但是看着就高档,不抽白不抽。

“小伙子,你是小姐的朋友?”那位大婶手里拿着一串钥匙,没有去开库房,而是跟进屋里。帮洪涛找到了一盒火柴,又把烟灰缸端了过来。

“大婶,我自己来,自己来。啊,我和刘老板比较熟。”洪涛赶紧自己接过烟灰缸,对于她的问题,洪涛也不能说不是。只好把刘老板抬出来。

“你是本地人吧?有25了吗?”那个大婶显然不甘心被糊弄过去。

“哦,我就住后海北边,您老眼光真准。今年正好25;6月份生日。”洪涛一看,得,这位三句两句是别想打发走了,既然愿意聊,那就聊吧。

“哦,是周岁吧?你们这边不兴虚岁是吧?”大婶问的真细致。

“对,是周岁,您今年有40了吧,孩子也在这边吗?”洪涛不能再让她这么问下去了,马上她就得问自己的父母和工作,干脆咱主动出击吧。

“嗨,婶子我都快50喽,大娃都上班啦,小闺女快上大学了,都在北京呢。你是做什么工作的?成家了没?”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绕来绕去,大婶还是绕回来了。

“哦,我自己干点小生意,还没成家呢。”

“嗯,自己干好,那你父母退休了没?他们是干什么工作的?”大婶估计是每天待在小院里,捞不到人聊天,不好容易逮到洪涛,半点客气都没有。

“哦,他们都不在了,前两年出了车祸。”洪涛心话,这下您该没话可聊了吧。

“啊!哎呀,你这孩子的命可太苦了,那你跟谁住呢?你这个年纪也没个家可咋过啊!”这个大婶一听这个,一屁股就坐洪涛身边了,拍着洪涛的腿,看样子再说眼泪就得下来了。

“没事没事,还好,一个人过也挺好,自己吃饱全家都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