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真是。。。。。。”布拉镇外一处残破的谷仓旁边,行色匆匆的第三团正在通过谷仓旁边的道路。坐在副驾位置上的张诚看着那已经铺满了一大片排列的整整齐齐,覆盖着白布的尸首。粗略一数至少也有数百之多。忍不住的抽了抽眼角。
“嘶~~~”一旁的张涛更是不堪,常年的办公室生活让他渐渐失去了军人的素质。看到如此惨烈的场景,顿时就连手脚都颤抖起来。
“看路啊!”张诚抬手推了面色惨白的张涛一下,沉声呵斥“当兵没见过死人啊?现在是打仗,慌什么慌!”
“是是。”张涛抬手抹了把额头上的冷汗,急忙应声。随着相处时间的增加,尤其是张诚在战场上的优秀表现让原本还有些小心思的张涛渐渐变的畏惧起来。还是那句话,只要有能力,自然会赢得别人的尊重。
路边其他部队的士兵逐渐多了起来,三三两两的散漫聚集在一起或是抽烟,或是聊天,或是对新来的这支部队指指点点的议论。
张诚的眉头皱了起来。路旁的那些士兵们大多都是脸无表情或是一脸的沮丧。看起来前线的形式不妙。
来到布拉镇外一处宽阔的炮兵阵地外,张诚下车吩咐张涛和杜风整顿部队,安排午饭。他自己前往南线指挥部去报道。
“长官,伦敦租界区第三志愿兵团前来报道!”进入简易的指挥部之后,张诚行礼,大声喊道。
“好好好,你来了就好!”负责指挥南线部队的是米兰总督领的驻军指挥官练清林上校。原本还趴在地图上研究什么的练上校见到张诚之后顿时大喜过望,笑着迎了上来。
这次进攻都灵城的部队虽然分成了许多路,但是总体上还是两大方面。一边是由刘岳少将亲自率领的主力部队,从米兰城出发一路向西突破诺瓦腊前往都灵。这支部队集结了大量的各处驻守军以及战斗力较强的雇佣兵团,总数接近五万之众。他们此时已经进抵都灵城西北方向的基瓦索镇,距离都灵城已经很近。
而另外一支就是由练清林上校指挥的南线部队,大多都是由雇佣兵组成,总数在两万人左右。张诚就是归属于练清林上校统属。
“萨丁尼亚人的抵抗非常坚决,我们已经被阻挡在这里好几天了。刘岳少将多次发电文催促我们立刻向他靠拢,一同攻击都灵城。”等到张诚与指挥部里其他军官们打好招呼之后,一脸胡子拉碴,眼中泛着血丝,明显没有睡好的练清林拉着张诚来到地图前焦虑的介绍战况“我们已经多次发起猛攻,但是除了伤亡数字之外,什么都没有得到。”
张诚看着地图上标注的敌我两军动态,心头微动,出声询问“刘岳少将的部队有没有遇上强力抵抗?”
‘啪!’练清林一脸无奈的扔下手中的铅笔,苦笑着开口“不知道那些萨丁尼亚人是怎么想的。刘岳少将那边一路高歌猛进,几乎没有遇上什么像样的抵抗。全都跑到我这边来了!”
张诚闻言顿时皱起了眉头。放开主力长驱直入,集中力量去阻击偏师?怎么看都不科学啊。
想了想,张诚继续询问“那我们对面的守军番号是多少?他们的正规军还是皇室卫队?”
“倒是抓了一些俘虏。”练清林摇头应声“不过他们都说守军是边防部队,地方民兵,甚至还有警察。听起来一点都不可信。”
张诚眉头轻跳“所有的俘虏一起撒谎?萨丁尼亚人的反审讯做的这么好?三个正规军的主力师还有皇家卫队消失了?既不在我们这边也不在刘岳少将那边?”
张诚心头闪过一抹不好的预感。萨丁尼亚人要么就是已经彻底放弃准备投降。要么就是即将进行一场大规模的作战!以张诚的推断,第二点的可能性更强!
“这些都不是我们需要操心的事情。”练清林摆了摆手“我们现在要考虑的就是如何突破这些萨丁尼亚人的防守,尽快前往都灵城。刘岳少将已经催促很多次了。”
练清林的语气不佳,不过并不是针对张诚,而是志得意满的刘岳少将。
统帅数万大军纵横于敌国境内所向无敌。战争开始之后的日子让刘岳非常满意。对于磨磨蹭蹭还被阻击着的练清林自然不会有什么好话说。
虽然军衔低了一级,但是练清林和刘岳并不统属,双方理论上都是殖民地驻军指挥官。但是在意大利打仗,指挥官却是从伦敦租界区派过来,而且因为战局不利还被训斥,练清林怎么可能有好心情?
至于萨丁尼亚人的主力部队消失不见,练清林真的一点都没有察觉?他可是米兰总督领驻军指挥官!正规的地头蛇。
练清林并不认为萨丁尼亚人的主力会来找他。因为他这支偏师对于战局并没有什么影响。萨丁尼亚人如果来围攻他,那刘岳的部队就要进都灵城了。
这个时代的人,尤其是欧罗巴人可没有什么农村包围城市,放弃空间换取时间的概念。一城一地的得失就意味着一切,更何况还是他们的首都城市!
“各部都已经连番作战,疲惫不堪。现在是你上场的时候了。”练清林抬手拍了拍张诚的肩膀,沉声命令“休整一天,明天上午由你部发起攻击,务必突破当面敌军阵地!”
作为指挥官,练清林对于自己麾下军队的实力自然是心中有数。他对张诚也算是特殊对待。能够自己掏腰包武装军队来为帝国打仗的人,要么就是有大志向,要么就是钱多的用不完。无论是哪一个都不是他练清林想得罪的。
只是现在战场上的战况已经到了这个程度,拥有近五千之众,而且装备精良的张诚所部就是他麾下最强的力量。军队就是军队,如果他不能按时完成任务,那刘岳可不会和他客气。
张诚所部实力强大,而且还生力军。之前几天的战斗之中归属于练清林麾下的其他部队都已经打的精疲力尽,伤亡高达数千之众!练清林已经没有别的选择。
“是!”张诚面色一凝,行礼应声。
第三十章 堑壕突击 (上)
第二天上午,冬日里难得一见的明媚阳光悬挂在半空之中,尽情的将自己的温暖洒向大地。
都灵城南方的重镇布拉镇外萨丁尼亚人的阵地上此刻已经被弥漫的硝烟所覆盖。残破的尸首,四散的零件,纷飞的泥土还有各种声音混杂在一起奏响的生命之歌。这里就是战场,生命绞肉机。
萨丁尼亚人在布拉镇外的防御工事做的很完备。几道深深的壕沟构建坚固。内壁挖有防炮洞,地面上铺着坚实的木板。阵地前方拉出了几道铁丝网,而且明显有着雷场的痕迹。各处的支撑点和机枪点安排的既隐蔽又合理,足以发挥出重要的作用。
这条堑壕好似一个半月牙一般将布拉镇围在身后。死死的阻挡着大明帝**队的前进步伐。
在没有装甲部队的时代,对付堑壕最好的办法就是用重炮轰,一直轰,轰到彻底垮掉为止。可惜张诚手里现在没有大口径的重炮,一百毫米以上口径的火炮都被调派去了刘岳那边。他那里才是主力部队。
张诚自己手里有六门分发给第三团,以及自己掏腰包买的二十四门七十五毫米野战炮。而练清林上校麾下除了张诚的第三团之外还有七个团。一个正规米兰驻守军的步兵团以及六个雇佣兵团,再加上一些辅助部队。此刻还能继续使用的火炮大约在五十门左右。前几天作战的时候与萨丁尼亚人的炮兵对轰损失了一部分。
那么此刻,应张诚的强烈要求,近八十门火炮被集中起来从天色刚刚放亮的时候开始就对着萨丁尼亚人的阵地发起了残酷的炮击。
别的部队炮兵们或许只是意思一下,但是张诚自己麾下的三十门火炮却是按照张诚的命令大肆倾斜炮弹。大有把一百多辆卡车上装的炮弹全都打光的意思。
这种完全不在乎身管寿命也不在乎炮弹的作战方式让练清林上校和其他部队的军官们目瞪口呆。这一炮出去就是几十块银元啊!
其他各个团的炮兵们为什么不大力支援,原因就是这次作战每一门火炮都只配备了两个基数的炮弹。两个基数的炮弹能做什么?战斗打的激烈起来很快就会被消耗干净。至于为什么强大的大明帝国只给自己的军队配备两个基数的炮弹?哪怕只是雇佣兵部队?当然是因为种种原因了。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最简单的贪。腐。
殖民地嘛,监管方面肯定没有本土严格。军用物资的倒卖活动异常猖獗,没有谁会和钱过不去。握有实权的人通过做假账等方式让物资留在账目本上,而实际的东西早已经不知道被卖去了什么地方去。甚至有可能还流到了萨丁尼亚人的手中也说不定。帝国承平日久,这种事情自然就无法避免。
而等到真正要打仗的时候,那些上下其手的人全都傻了眼。远在本土的陆军司令部按照账面上的数据下令拨付武器弹药,可是实际上根本就没有这么多。不仅仅是炮弹,其他像是步枪等等什么物资都缺。最明显的就是除去张诚的第三团之外,其他的雇佣兵团全都有不少的徒手兵。
这些事情所有人都懂。但是却不会有人多嘴多说些什么,哪怕是张诚也不能说。做这件事情的人太多,从中分取好处的同样很多。谁捅了出去就等于是得罪了整个利益链。
为了弥补漏洞不被发觉,整个利益链条全都动了起来。费尽心思的掩盖。就连张诚都收到了三万银元的遮口费。在所有人看来,这一切只要等到战争胜利结束就可以宣告结束,甚至还能大赚一笔。只要战争打赢了,那想要报销多少损耗都行。陆军司令部总不会专门派人去数弹壳吧?
张诚当然也是默默的收下了钱。别的不说,他首先也是希望大明能赢的。毕竟是自己的民族和国家。其次就是,这种事情如果输了,那该负责的人一个都别想跑掉。
因为早就知道了会有这种事情,所以张诚自己掏钱购买了大量的装备,子弹炮弹这种装备自然是重中之重。他带来了二百多辆卡车,至少有一半的卡车上装的都是炮弹。战场上火炮为王,这一点张诚可是清楚的很。
张诚得知其他团的火炮因为缺少炮弹而渐渐停火之后,当即派人开着卡车将炮弹送去。“往死里轰,用多少都算我的。”
数十门火炮狂轰乱炸了近两个小时。当然了,也不是一直不停的开火,中间也是控制射速,并且泼水降温的。而且现在还是寒冷的冬天,要不然两个小时一直维持高射速的话火炮早完蛋了。
张诚知道七十五毫米口径的火炮不足以摧毁萨丁尼亚人的堑壕,炮弹的威力小了。他把主要目标选择在了毁掉雷场与铁丝网上面。
萨丁尼亚人的军队都是接受法兰西教官训练的,他们的防御体系非常完备。不把雷场和铁丝网摧毁就让步兵出击那就是在犯罪。之前几个团轮番出击却损失惨重,最终一无所获。就是因为他们的炮击力度太小,压根就无法完全摧毁守军的防御体系。
“重机枪进入阵地。”前进指挥部里,举着望远镜的张诚冷静的命令“不要畏惧损失,没有命令谁都不许撤退。”
“是!”已经逐步取代了张涛工作的杜风抬手行礼,转身离开。至于原本的团副张涛,此刻已经去后方协调物资去了。
数百名戴着制式钢盔,背着工兵铲,胸前挂着弹药夹,腰间插着长柄手榴弹,手持汤普森冲锋枪和温切斯特m1897的士兵们安静的拥挤在出发阵地上。大部分的士兵都在抽烟聊天,也有不少人在检查自己的装备。
这些士兵们基本都是张诚自己招募的退伍军人,他们在三个多星期的集训中重点演练了堑壕突击战术。虽然是临阵磨枪,但是终究还是有用处的。
张诚之所以要通过张家买来冲锋枪和散弹枪,为的就是对付让人挠头的堑壕防守。至于战术,张诚直接翻抄了风暴突击队的战术。简单来说就是精兵渗透战术。
传统意义上的人海作战在铁丝网和重机枪的面前就是自杀。张诚不认为自己麾下五千名士兵能消耗多久。想要在突破敌军阵地,那自然是使用被证明过的有效战术。
看了眼手表上的指针,张诚眯了眯眼睛“开始。”
一直都在反复蹂躏萨丁尼亚人战壕的残酷炮击突然开始向后延伸封锁增援道路。等到炮火刚刚转移,那些躲在防炮洞里的萨丁尼亚人迅速开始进入各自的战位。这些经过严格训练的守军都知道,炮火延伸就意味着敌军的进攻即将开始。
前面就已经说过了,萨丁尼亚人非常穷。不过四百多万人口的小国能够有多少经济实力?他们在使出吃奶的劲武装出数万正规军之后,还能有多少钱去装备重型武器?更何况守卫这里的守军还不是主力正规军。
守军仅有的一些火炮早在前几天的对射之中就已经被摧毁。他们手中的重型武器也就只剩下了重机枪。之前持续两个小时的炮击同样摧毁了一部分的重机枪,此刻一线堑壕里的守军重型武器并不多。
‘咚咚咚~~~~’进入阵地的守军惊恐的发现,对面大明军队的阵地上不知道什么时候突然冒出了数十挺重机枪!
这些重机枪的枪口喷射出长长的火舌,将泼水般的子弹倾泻在了守军的阵地上,密集的弹雨压制着守军抬不起头来。尤其是那些暴露出位置的重机枪,这才是进攻方士兵们的最大的噩梦。张诚的想法就是炮火封锁援军,重机枪压制火力,突击队突击堑壕。
‘嘟~~~’随着军官吹响哨子,数百名第三团的士兵们顿时纷纷从出发阵地上冲了出去。分散着向着守军的阵地摸去。
“咦?”同样在观察着战场的练清林上校非常惊讶的举着望远镜,他看到了一支作战战术与他的认知截然不同的军队。雇佣兵第三团的士兵们分的很开,而且前进的速度并不快,不时就会借助着各种掩体弹坑的掩护匍匐在地。这让练清林上校非常惊讶。
风暴突击队战术说白了就是突击士兵们交替掩护跃进配合。冲锋枪开路,重机枪提供火力支援。远距离释放烟雾弹,近距离扔手榴弹。快速清理铁丝网等障碍物,然后利用近距离作战武器肃清堑壕里的守军从而夺取堑壕的战术。
在没有装甲部队的年代里,这是最好的战术。
数百名大明士兵又蹦又跳的弓着腰跑着之字不断靠近守军的战壕。在他们的身后还有上千名手持步枪的士兵趴在地上等待着冲锋的号令。
而被数十挺重机枪的密集火力所压制的守军也顾不上别的事情了,只能是硬抗着重机枪的子弹去阻击突击队。
一线堑壕里的千余名守军拼命的射击,尤其是那二十多挺马克沁更是狂暴的喷吐着长长的火舌。面对守军的猛烈抵抗,突击队的攻势顿时为之一顿,冲在最前面的数十名士兵一头就栽倒在了地上。其他的士兵们顿时全都扑倒在了地上。
张诚紧了紧拳头,死死抿着嘴角一言不发。战场就是如此,生与死只是在一线之间。
ps:感谢书友、纯洁小莫、閆佬師的打赏。感谢所有收藏,投票,点击的朋友们支持!大家如果有什么意见可以在书评区给我留言。我一定会认真听取意见的。
第三十一章 堑壕突击 (下)
如果有可能,张诚宁愿用数百门重型火炮将萨丁尼亚人的阵地连同那座镇子一起抹平。但是他暂时没有这个实力,那就只能是忍着。
爆豆般的枪声响彻四野,弥漫的硝烟笼罩在大地之上。流星一般的子弹嗖嗖嗖的来回飞奔,无论是打在泥土里还是打在了人的身上全都是噗噗的恐怖声响。
进攻方在重机枪数量上的优势很快就显现出来。数十挺重机枪毫不吝啬子弹,枪口射出长长的弹链集中攻击守军威胁最大的重机枪,很快就将守军的重火力压制住。不过,突击队的前进依旧艰难。守军打的很坚决,攻击与防守完全就不是一个概念。
“命令炮兵分出一半的火力轰击守军堑壕,直到突击队靠近为止,注意不要误伤。”张诚看着突击队的伤亡越来越大,迅速作出了战术调整。
真正上了战场之后张诚才发觉自己的不足。突击队现在根本就靠不上堑壕,重机枪的火力压制远远没有自己想象的那强大。他忘记了重要的步炮协同。
战场之王的称呼可不是吹出来了。强大的火炮足以摧毁战场上的任何东西。张诚花费大价钱招募来的这些退役炮兵们表现出色,经过紧急调整之后,密集的弹雨很快就落在了堑壕之中的萨丁尼亚人的脑袋上。
尘土被掀起,炙热的泥土漫天飞舞着。锐利的弹片流星一般四面八方的飞射而出。不管是谁,只要挨上了就必死无疑。虽然口径不大,但是炮弹威力对于步兵们来说已经足够了。爆炸产生的冲击波同样能够杀伤士兵。如果没有堑壕的保护,萨丁尼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