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士信脸上露出悲伤的神色,叹道:“张通守为李密所杀,而最后裴仁基那厮竟要投降李密,我与张通守情同父子,不能为他报仇已是羞愧难挡,怎还能投降于李密?于是我便在裴仁基投降李密后,找了个机会离开了虎牢关,之后四处游荡,就这么来到了关中。”
李隐道:“隋朝掌权者昏庸无能,在明知张通守连年征战,士卒疲惫的情况下,仍将他调往荥阳,以致有了大海寺的惨败,此等朝廷,已不值得有智之士效忠,罗壮士可否愿意到我麾下效力?”
罗士信道:“我听闻张通守遇害的噩耗传到河东之地的时候,唯有远在边塞的雁门郡挂了白布祭奠张通守,我实已久慕晋公之名,现在晋公又对我有赠马之恩,士信无以为报,唯愿为晋公鞍前马后!”
罗士信说着,便向李隐行了个大礼,李隐连忙将他扶起,欣然道:“我得士信,胜得千军万马,此等喜事,不可不庆贺一番,大家都随我到贺丰楼去庆祝庆祝吧!”说着带头往故城最大的酒楼贺丰楼走去。
……
数日后,武德殿中。
武德殿是太极宫的一处殿宇,与皇帝杨侑居住的东宫邻接,杨侑只是个傀儡皇帝,什么事都做不了主,所以李渊居住的武德殿,才是此时长安的中枢所在。
扶风郡公窦琮,是窦家的长房嫡子,所以他才能虽比不上弟弟窦轨,叔叔窦威,但却最先被李渊封了了个郡公的爵位,他也是数日前与李隐在故城闹过不愉快的那个窦实的老爹。
窦琮并没有实职,他来武德殿似乎只是为了和李渊闲聊套近乎的,李渊也一边处理政务,一边与之答话。
许久后,李渊见窦琮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便向窦琮道:“有什么事情事,直说便是,不必吞吞吐吐的。”
窦琮这才道:“说出来唐王勿怪才是,许多人都觉得晋公既为京兆尹,又在故城手握数万精兵,权势实在是有些过重了,况且他还只是庶子,万一……”
“够了!”窦琮话还没说完,李渊便严词不善的将他的话打断了,皱眉道:“这种挑拨我父子关系的言论,我希望你以后不要再说第二次,否则这武德殿你就再也不用来了,来人,送客!”
窦琮万没想到李渊的反应会这么强烈,有些手足无措的被人送出了武德殿。
不过在窦琮走后,李渊却将政务放下,在殿中来回踱着步,显得有些心绪不宁,恰好在这时,有人传报,长史裴寂求见,裴寂为此时李家势力重最重要的人物之一,李渊自无不见之理。
裴寂进来武德殿后,先是向李渊禀报了一些政务上的事情,最后打量了一下李渊的神色,试探着问道:“叔德可是有什么心事?”
裴寂与李渊私交甚厚,故而仍称李渊的字,现在整个长安城只怕只有他一人敢如此称呼李渊。
李渊沉吟一番后,向裴寂吐露道:“不久前窦琮对我说,许多人认为我儿李隐权势过重,玄真,你怎么看此事?”
窦琮前脚刚走,裴寂后脚就到自然不是巧合,乃早与预谋之事,等的便是李渊问的这话。
于是裴寂故作沉思了一会后,语重心长的道:“叔德,你是要坐龙椅的人,得善用帝王之术才行,而帝王之术,要诀便在于平衡之道。晋公虽为将才,又立有大功,重用他没错,但现在他的权势确实过重了,叔德应当采取制衡措施才是。”
裴寂将话说完后,武德殿中一片寂静。
许久后,李渊才叹了一声,“没什么事的话你就先下去吧,这我会好好考虑的。”
裴寂听后,心中暗喜,以他对李渊的了解,知道李渊已是下了决心要消减一下李隐的权势了。
第160章 进军河东郡
十一月初一,李渊下令免去李隐京兆尹的职位,并让他将所部数万大军移师到长安城西边、距长安有五十余里的新丰县。
窦实、裴寂之流得知这个消息后,顿时弹冠相庆,李隐虽仍为晋公,仍掌握着数万精兵,但权势确实消弱了不少,是件值得他们庆贺的好事。
然而李隐对此事并没怎么放在心上,京兆尹他本来就没打算久做,新丰县虽与故城相比,离长安稍远了一些,但也是旦夕可至,并没有多大影响。
只要李渊不动他的兵权,其他的事情,李隐都是可以接受的。
此时,新丰军营李隐大帐内,李隐正与宋正本、房玄龄这两大谋士商谈事情。李渊做出的决定李隐虽觉得对自己的利益影响不大,但其中透露出的意图信号,却值得去品味斟酌一二。
宋正本这时道:“唐王只怕是听了谗言,对晋公起了猜忌之心,才会做出这样的决定的。”
房玄龄道:“唐王有可能是听了谗言,不过却不一定是对晋公起了猜忌之心,或许只是单纯的出于制衡之道罢了,不需过于担心,不过晋公需在朝中找到强援才行,以免以后再有这种发生。”
李隐点头道:“我在朝中的强援,便是司马刘文静,不过他现在尚在永丰仓与屈突通对峙,不能抽身入朝。”
李家入主关中后,此时首要解决的,便是河东郡的屈突通,若不能将河东郡拿下,关中与河东道的太原郡、雁门郡等地联系只能通过凶险的黄河,十分的不方便。
宋正本道:“晋公既然在长安行事多受桎梏,何不向唐王请求带兵去与攻略河东郡?”
房玄龄也赞同道:“正本之言大善,春秋之时,公子重耳在外周游列国,后来才成就了晋国的霸业,晋公如能效仿公子小白,领军于外,不失为当前的一大良策!”
在宋正本、房玄龄两大谋士的极力主张下,李隐向李渊上书,请求攻略河东郡,打通太原、雁门诸郡与关中的联系,以巩固李家的现有势力。
李渊得了李隐的文书后,想起了裴寂的话,不愿再让李隐再立过多的战功,所以想要拒绝李隐,然后再派李世民去攻略河东,以使李世民的战功与李隐持平。
不过就在这时,李渊却收到急报,盘踞陇右的西秦皇帝薛举,亲率十多万大军包围了扶风郡,扶风郡的情况十分危急。
扶风郡就在京兆郡的西侧,关系长安的安危,对长安来说极为重要,现在的扶风太守为窦,窦也是李隐妻子窦氏的族兄,但窦似乎有持扶风郡待价而沽的意思,所以现在仍没有投靠李渊。
扶风郡的西北方源县一带,是在杨玄感之乱后,起兵拥立了个傀儡皇帝李弘芝,然后自称唐王的唐弼势力。
薛举亲率大军进犯扶风郡之前,曾派派他儿子薛仁杲劫掠扶风郡,唐弼据守源抗击薛仁果。
薛举派遣使者招降唐弼,唐弼觉得西秦势大,不愿硬抗,便同意了归降,于是便就杀死皇帝李弘芝向薛举请求归降。
薛仁杲乘唐弼没有防备,袭击并攻取了源,收编了唐弼的全部部众。
而那个唐王唐弼,则率领几百名骑兵逃到扶风郡请求投降,扶风太守窦这些年来在就对占据自己大半个管辖之地的人恨之入骨,见到唐弼自投罗网后,又怎会容他?
于是,窦先假装同意唐弼的归降,等唐弼入城后,便一举将唐弼袭杀了。
薛举吞并唐弼的势力后,实力越加壮大,其部众号称三十万人,此次亲自带兵来攻扶风郡,恐怕仍有意于长安,所以李渊自然是不能坐视不理的。
最终,李渊决定,派李世民率兵进击薛举,然后又派窦轨等人出使大散关,去安抚陇右地方的百姓,散播谣言,以乱薛举的后方。
薛举方面算是做好了安排,但河东郡却又让李渊犯难了,河东郡的重要性自是不言而寓,是必须得尽早平定的。
最后思虑再三,李渊还是决定了让李隐带兵去平定河东郡。李渊用人有一个特点,将领如带大军出征,统帅必为李氏族人,这也是牢牢抓住兵权的办法。
当然,李渊是懂兵之人,知道兵乃大凶之器,统帅必须善于领兵,所以是不会随便让不知兵的李氏族人带兵的。
现在的李氏族人中,能带兵的,在李渊看来也就李建成、李隐和李世民三兄弟,以及他的女儿李秀宁和堂弟李神通。
李建成为唐国世子,不便带兵打仗,李秀宁为女儿身,李渊不愿让她独挡一面,以免让人认为他手下无人,至于李神通,他与李渊虽为堂兄弟关系,但在李渊发迹以前,两人关系并不亲厚,所以李渊此时是不怎么放心将大军交给李神通的。
所以基于以上的诸多考虑,李渊最后才决定了李隐的请求,让他带兵前去平定河东郡。
李隐在得到李渊的命令后,立即召集本部的五万精兵,离开新丰,直往永丰仓而去,打算先与刘文静会合,再做下一步的打算。
屈突通和刘文静相持了一个多月,眼睁睁的看着长安被李渊占据,却什么事情都做不了,心情可谓郁闷之极,又因部下大都来自长安,当听说长安已经失守,军中许多人的家属都被李渊俘获后,军心便开始离散了。
屈突通知道如果再这样干等下去,迟早陷入败亡,于是决定兵行险招,派副将桑显和率兵去夜袭刘文静的军营。
屈突通这一招确实有些出乎刘文静的意料之外,连忙和左光禄大夫段志玄指挥军队全力苦战,但因迎战仓促,故而节节败退,形势十分危急,屈突通副将桑显和见此大为兴奋,认为此次自己定能大胜一场。
虽是夜晚,但永丰仓四周一片火光冲天,宛如白昼,见着渐渐有些崩盘的战局,刘文静和段志玄的心慢慢沉了下去。
“难道我军就要这样败于敌手了?”刘文静和段志玄两人都同时如此想到,而屈突通的副将桑显和,也暗暗兴奋,准备亲自指挥人马,向刘文静杀过去。
第161章 屈突通归降
就在桑显和亲自指挥人马往刘文静杀过去,以求予以陷入穷途末路的刘文静以最后一击之时,忽然后方传来万马奔腾之声,接着桑显和便见一个身穿黑色盔甲的英武将领,带着大队骑兵向他所部冲杀过来,桑显和顿时惊得肝胆欲裂。
这个身穿黑色盔甲的将领,便是李隐。他带着五万大军这天本就已到了离永丰仓不足十里的地方,但因天色已暗了下来,不便继续行军,便原地扎营,打算翌日一早再去永丰仓与刘文静会合。
但谁知到了半月,忽见永丰仓方向火光明亮,由于视野开阔,故而即使远在十里之外,亦能看到。
李隐知道事情不妙,立即点齐所属的七千骑兵,飞速驰援永丰仓。
刘文静这时也看出了来援之军是李隐所部,顿时精神大震,与段志玄指挥着军队配合李隐对桑显和军前后夹击。
桑显和军在李隐骑兵的背后突袭下,早已是士气大跌,阵型散乱,所以刘文静军这一反攻,立即便无法再战,军队纷纷投降的投降,逃散的逃散。
是役之后,桑显和仅带着数十人马逃回屈突通处,屈突通损兵折将之下,处境愈加的窘迫了。
桑显和败退后,刘文静先让部下收编俘虏,然后再与段志玄热情的迎接了李隐。
李隐与刘文静两人算是老交情了,所以也没怎么客套,坐下之后,便开始讨论时局与屈突通、河东郡等事。
“晋公打算如何对付屈突通?”欲定河东郡,必先决绝掉占据潼关的屈突通,刘文静与之对峙多时,深知此人的难缠,故而首先便向李隐如此问到。
李隐自信的笑道:“这点我已有定计策,屈突通军此时士气低迷,进退维谷,相信其军中想投降我军的人不在少数,只要联络到其中之人,屈突通军定能不战而胜!”
上兵伐谋,不战而屈人之兵,才是最高明的战争手段,在宋正本与房玄龄的指点下,李隐已渐渐品得其中三味。
就在李隐打算让傅鹰前去潼关探明情形,寻找有意投靠自己的人之时,潼关那边却有人主动向他送信投诚了,而且第一个给他送信投诚的,竟然便是不久前才被他大败的那个屈突通副将桑显和。
屈突通自觉时局不利于自己,常常摸着自己的脖子向身边之人道:“我应当为国家挨上一刀,以报国恩!”他又时常慰劳勉励将士时,没有不痛哭流涕的,众将对此也很感动。
但无奈诸将的亲人都在关中,而屈突通又显然不能带他们与家人团聚,所以感动虽感动,给李隐的投诚信却没少写。
这一天,桑显和与潼关诸将一起忽然齐劝屈突通向李隐投降,有几个将领神色十分不善,似乎如果屈突通不答应的话,便要动手杀人一般。
屈突通哭道:“我侍奉过两个主上,皇帝对我的恩宠照顾非常优厚,拿着朝廷的俸禄而在困难时背叛,我不能做这样的事!”
桑显和等诸将听后,都默然不语,有人这时说了一句:“屈既然要做忠臣,何不去洛阳?恕我等不能追随你了。”
屈突通无奈,只得留下桑显和镇守潼关,率军东去,准备奔往洛阳。屈突通刚走,桑显和就献出潼关投降了李隐,李隐就这样兵不血刃的带领大军进驻潼关。
随后,李隐派段志玄带着刚刚归降的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以及桑显和等人,率领轻骑与桑显和去追阻屈突通,在稠桑县追上了他。
屈突通摆阵势以自卫,派屈突通的儿子屈突寿去劝说他,屈突通骂道:“这个贼人来干什么?过去我和你是父子,现在我和你是仇敌!”
他命令身边的人用弓箭射屈突寿。桑显和对屈突通的部众说:“如今京城已经失陷,你们都是关中人,打算去什么地方?”
屈突通身边的士兵听后,都纷纷扔掉手中的兵器投降,屈突通知道自己已无法逃脱,就下马向东南方向再三跪拜号哭道:“陛下,臣力屈至此,非敢负国!”
士兵于是抓住了屈突通,李隐将他押送到长安,李渊任命屈突通为兵部尚书,赐他蒋国公的爵位,兼任秦公李世民的元帅府长史,但仍派他到李隐帐下,助李隐平定河东。
李隐派屈突通到河东郡的郡治招降守将尧君素,尧君素看到屈突通,唏嘘不止,悲不自胜。
屈突通也流泪沾湿了衣襟。他对尧君素道:“我军已经失败,唐王义旗所指之处,无不响应,事情已到了如此地步,您还是早些归降为好。”
尧君素道:“你身为国家大臣,主上委任您以防卫关中的重任,代王将社稷都托付给您了,你为什么背弃国家而投降呢?还替国贼作说客呀!你所乘之马,就是代王赏赐的,你还有什么脸骑着这匹马呢!”
屈突通道:“唉!君素,我是力尽图穷才来的。“尧君素道:“我现在力量还未用尽,哪里用得着你多嘴!”屈突通惭愧退走。
对于无功而返的屈突通,李隐并未责怪,他也知尧君素不是轻易能劝降的人,派屈突通去也只是略尽人事罢了。
在原本的历史上,李唐为定这河东郡,可是整整费了三年多的时间,才完全平定下来的,尧君素在那期间一直坚守城池,最后粮食全无,都到了“人相食”的地步,仍是不肯投降,可见其守城的意志有多坚定。
十一月初,李隐与刘文静合兵九万,驻扎在了安邑城外,然后留兵四万,分兵攻取河东郡的其他县、城,以剪除安邑的羽翼。
尧君素将兵力主要集中在安邑和安邑东北的夏县两地,其中安邑有兵两万,夏县则有士兵八千余人,两城互相守望,以抗李隐大军。
李隐自然是不愿花个三年多的时间,来平定这河东郡的,于是召集众将,商议破城之策。
众将踊跃献策,挖地道、找内应什么办法都有,但李隐却觉得不怎么靠谱。史载尧君素“性严明,善御众,下莫敢叛。”找内应里应外合应该是行不通的。
第162章 河东郡攻防战(上)
至于挖地道等攻城的微末小计,若是尧君素都不懂得防范的话,只怕是不能在历史上坚守多久的。
房玄龄献策道:“不如指挥大军先全力攻打夏县,并在安邑与夏县之间的半途中埋下伏兵,若夏县告急,必向安邑求援,安邑若出兵救援,便中我军伏兵,若不出兵,则夏县先为我军攻取,也能打击安邑守军的士气,让其失去外援。”
房玄龄此计,阳谋与诡计相结合,实乃此时最适合的计策,所以说完之后,立即立即被李隐采纳了。
十一月初四,黄君汉攻占河东郡的虞乡,同日,苏定方破桑泉县,初五,罗士信杀入芮城,丘行恭攻破猗乡,没用多少时间,李隐帐下将领便将河东郡的除安邑、夏县两城之外的城池占领,并在分处一部分士兵留守后,率人马与李隐会合。
十三日,李隐率大军离开安邑,往夏县而去,并于半途让苏定方带着万于人马寻有利之地埋伏,然后亲率其余大军将夏县的县城围了个水泄不通,等攻城器械都准备好后,李隐下令,大军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