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宪闻言不喜,抢白他道:“你只怕是多虑了,大哥刚刚立下好大战功,天下均知大哥的威名,当着十几万金兵犯边的时候,东南压力不大,只有伪齐和少量金兵防御罢了,要么是让咱们去陕西打鞑子,要么也是往泰州去开边拓地,怎地会让咱们闲着,又怎会让咱们去和那些泥腿子打。钟相、杨么,不过是打了荆湖路禁军一个措手不及,李纲李平章尚在襄阳,金国几十万大军也休想轻易攻下,造反的逆贼,又怕他做甚!”
他如此一说,王贵人厚道老实,心里有些想头,被他一噎,却是说不出来。
岳飞却知道这闷罐子一样的人心里甚是清亮,因皱眉向他问道:“你说陛下不会允我所请,又说咱们会被调去平乱,这话是如何说,讲来听听。”
又用目光瞪视张宪,向他道:“下次议事,休得多嘴!”
张宪老大不服气,也只得低头答了一个”“是”,再也不敢做声。
一时间帐中安静下来,众人看向王贵,只看他是何道理。王贵心中清亮,语言却是组织不起来,此时无人和他辩论,他将脑中的思绪理顺一些,清清喉咙,方道:“不允前去陕西,这事多半是定论。诸位想,陕西有曲端、张俊、吴氏兄弟、刘氏兄弟,堪称是猛将如云。咱们虽然打了大胜仗,主帅的威名直达帝听,到底根基太浅,一万多兄弟尽可当得精锐,刘光世留下的三万人,没有几个月的功夫,是练不出来的。而西军诸将麾下的诸路兵马,却都是西军精锐。想我大宋,开国不久,诸路禁军废驰,神宗皇帝过后,天下兵马精锐,当属西军。我部兵马就算是能战敢战,也不能说强过西军很多。”
他这话说的含糊不清,有不少地方表述的重叠,但意思各人都是明白,当即各各点头。
第三十八章
姚瑞、吴玠、刘錡等人,都是西军宿将.又在富平一战中打出盛名,麾下的将军都是西军劲旅,岂是岳飞这一万多东拼西凑的杂牌军可比。
兵马精锐,虽然在主帅的兵法军纪和个人魅力铸造而成,然而岳飞成军的时间太短,又并不是太受重视,装备武器必定不能和一直是禁军精锐的西军相比。
若不是他整军极严,只怕部下的战斗力,还不如陕西的一个普通的乡兵弓箭手。
这种情况形成的时间已经很久,并不是一朝一夕可以改变。从另一个角度来看,就算是岳飞部下的战斗力当真在这个时候已经超过的西军,也不能改变人们心目中的既定印象。
如此一说,各人心中都是了然。
西军系统内部,争斗不断,而对外之时,却很是团结,有不少西军将领跟随赵构流落东南,却仍然自视自己为西军的一员,对所谓的京军、河朔军、东南禁军,都一并不放在眼里。岳飞求战固然是好事,西军的诸多将领,绝不愿意让一个八字军出身的将领到陕西领兵打仗。皇帝本人,也不会觉得岳飞所部强过西军,要千里迢迢将他调入关陕。
自然,他们并不明白,此时的皇帝赵桓,不但重视岳飞,而且远远超过对常人的关注。若是不然,刘光世所余下的几万兵马大量甲仗兵器战马,不会这么轻易的交付给他。
王贵如此一说。各人都是明白。调入关陕做战,只怕是缘木求鱼。
岳飞长叹口气,向王贵道:“不错,你说地正是。”
自己又低头去看眼前地奏章,摇头道:“不管如何,试上一试也好。”
王贵又道:“再有,陛下已命韩世忠全领江准。杨沂中布防建康,咱们现在也是堂堂招讨司的身份地位,兵马几万,这么过去,就屈居泰州一隅之地,施展不开,若要全线出征,就得提防整个东南不保,我想不管是陛下,还是咱们自己。都不愿意冒这个险。”
张宪脾气虽然急爆,却并不愚笨,若是不然。也不能成为岳家军中赫赫有名的统兵上将。他初时与王贵争执只是一时意气,听到此时,便已知道就里。当下点头道:“不错,现下两边是僵持,他们要防着大军自陕西杀出。顾此失彼,东南这边。只得先守。若是咱们贸然出击,失了水网地利。在平原上未必能讨得了好。”
他拍腿道:“没有马啊!伪齐自依附女真人后,几年间得战马十几万,光是马监就有好多个,而咱们呢,虽然建了背嵬、踏马、游奕三个军的骑兵,马匹只有几百,拼了命寻也是没有。没有大量的骑兵,怎么和人在平原相斗,死伤太重!”
各人都是百战猛将,此时也都是皱眉长叹。
宋军缺乏战马,自立国来便是如此,西军尚好,毗邻西夏,有一些养马地,又和西夏交易或是掠夺了不少战马,还有几万成建制的骑兵。而东南禁军,则拥有战马的数量太少,简直不能成军。
岳飞向来重视骑兵,知道骑兵才是争斗决战地不二利器,在东南与敌相接,尚且可以利用地形施展不开的好处,若是征战到平原地区,则非骑兵不可,又非有大集团的骑兵不可。
在坐各人,都是与岳飞征战多年的宿将,当年在中原争战,都见识过大规模的女真重骑,一想到黑压压的铁骑乌云盖顶一般的冲过来,各人都是脸上面色。
后世谣言,说是岳家军以钩镰枪来破女真人的重骑兵,其实当真是笑话。大规模的骑兵集团冲锋时,用枪头去勾对方的马腿,且不说冲击力有多大,能否勾住,就是几万十几万地马腿,却要多少人去勾。
从古至今,能破骑兵者,唯有关墙劲弩,或是以骑制骑,舍此之外,再无别法可言。
岳飞深明其理,在部队规模刚刚过万,战马很少情况下,就建立起三个军号的骑兵部队。只是战马太少,平时分别训练,临阵时,就让身为岳飞亲军的背嵬军上阵,也正因如此,背嵬军名声越打越响,破敌无数,成为后世著名地一支精兵。
此时他见各人有些丧气,便道:“行军做战,也不能全然依靠战马。伪齐的李成如何,还不是在咱们手里吃了很多的亏。现在手头的不少战马,也是他奉送的。”
此语一出,各人却是哄然大笑。
岳飞所部在镇守泰州时,与伪刘地大将李成所部多有交战,对方自忖兵多将广,战马很多,经常气势汹汹压将过来,却总是要在岳飞手中吃不大不小的亏,几次三番下来,却是再也不敢主动来求战了。
各人笑罢,岳飞又皱眉道:“王贵所说,我已明白。陕西多半去不得,我以招讨使和所部大军,江淮京东,也不雾我去。如此一来,只怕真地要往荆湖去了。那边又正好生事,虽然有苗傅和刘正彦前去镇守,不过他们是扈从禁军,甚少战阵,只怕打起仗来未必管事。荆湖那边,也很少有战将。只有一个折可求,还要镇守襄阳,护卫李平章的安全。”
王贵连连点头,答道:“正是,我正是如此想法。”
张宪摇头顿足,连声道:“以为苗刘二人离了咱们,却又要与他们相会一处,晦气。”
岳飞亦是脸色阴沉,心中甚是不喜。
他现在是招讨使,在浙东与苗傅刘正彦各负其责,并不需要敷衍。而到得荆湖,上有李纲也罢了,再加上身为节度使和苗刘二人,只怕要多受节制,一想到此,心中很是不乐。
众人身为武将,苗刘二人起兵谋叛,却是武人地大忌。逼赵构退位,倒向赵桓,这也罢了,为了一已之私,杀害老上司王渊,这更加为人不耻。
各人想到要与这二人共事,甚至受其指挥,心中都是不乐。
半响过后,王贵却呐呐道:“我看陛下对将军很是喜爱,此次虽是有功,其实并不在苗刘二人之上,但我看来,陛下对咱们的重视,还在苗刘二人之上。将来到得荆湖,只怕未必会让这二人节制,若是不然,何苦壮大咱们的实力,那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么。”
岳飞默然一想,也觉得他这话有理,只是他向来不愿意忖度皇帝的心思,当下摇头道:“不管如何,只需做好本份,为国效忠便是。”
话虽如此,想到要去与反贼做战,去剿灭那些被逼造反的农民,心中更是郁郁。
他心中不乐,旁人亦是如此。身为武将,当着强敌在外,却要对自己人动起刀枪,任是谁也不会欢呼鼓舞。
当下各人起身,向着岳飞抱拳行礼,依次退出。
张宪也欲离去,岳飞突然想起一事,便将他叫住,又命人取过蓑衣来,向着他笑道:“陪我去营中走走。”
张宪本欲回去,见他相邀,只得应道:“是。”
岳飞见他神情,知道这青年城府太浅,为着往荆湖的事不乐,因向他笑道:“你且别如此,我对你别有任用,就算咱们都去荆湖,你可能要很久之后才来。到那时,钟相已平,又可以调往别处了。”
张宪闻言大喜,忙向他问道:“大哥派我往何处?”
岳飞含笑摇头,只道:“此事边讲边说,这里人多,听到不便。”
“是,小弟省得。”
两人自己披上蓑衣,蹬上木屐,帐外虽然仍是大雨如注,劈里啪啦打在身上,却只觉得浑身舒适,且又在闷热的帐中呆了半天,此时出来,只觉得空气清新,一股股冷风吹打在身上,更觉惬意。
岳飞信步而行,张宪紧跟其后,却听岳飞向他道:“我给陛下的奏章已经写就,打算派你去长安呈送奏章,然后代我陛见。”
张宪极是意见,愕然半响,方道:“送奏章派个军官带上几人便是,何必我去。至于陛见,大哥常说,做一方镇守的,需得好好保境守民,要不然需图进取,没事老是去见陛下,有何益处。这一次,又是为何?”
岳飞回过头来,向着他正色道:“我信你重你,人都说陛下自从五国逃回后,行事与往日绝然不同,陕西局面,也非同往日。只是人言不可信,我自己又不能亲自前去,只得让你代我一行。”
张宪释然,笑道:“原来如此,我看大哥神情,以为有了不得的事。”
岳飞却仍是脸色铁青,四顾无人后,方向他道:“还有一事,我心中不安,借着让你去陛见的由头,让你与苗傅等人一起行进,我才稍稍放心。”
张宪见他如此,却是一呆。待岳飞说罢,张宪面露难色,只道:“这件事若是触怒陛下,又是何苦。”
岳飞顿足道:“此事关系到宗庙社稷,不能任由陛下行事。我辈臣子武将,所为何事?若是宗庙不稳,岂不是图劳无功。便是为着此事丢了性命,亦是值得。”
他如此一说,张宪再无别话,当下概然道:“既然如此,我绝不辱命!”
“好!”
岳飞在他肩头重重一拍,笑道:“如此,我方才放心。”
两人相视一笑,转头四顾,却见烟雨迷离中,一队队士兵兀自挥刀舞枪,训练不休,吆喝喊杀之声,在这雨线里仍然清晰可闻,声声入耳。
第三十九章
岳飞的奏书在第二天便封存完毕,交由张宪。数日之后,靖康五年的仲夏时节,秦桧先奉着隆佑太后先行动身,由陆路往镇江,见韩世忠,然后入江启航。
苗傅与刘正彦二人,则与张宪等人一起,连同二人麾下数千禁军将士,在秦桧其后动身,直接由建康入江乘船,往着荆湖路而去。
赵构亦被由显忠寺接出,归入二人军中。
他们并不需要如同信使那般急行,加上人员重多,辎重负担很重,每日只行二三百里,都算快捷,待秦桧奉着太后到达长安城外,已是一个半月之后。
由于太后身份贵重,赵桓虽然身为帝王,也不能怠慢托大,秦桧在接近长安不远时,便每天派遣一个信使,前往宫中送信,待太后得到城外一日距离时,赵桓早就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灞桥前去迎接。
回到长安已经一年多的时日,赵桓的精神气色,已经比较往日强过百倍。他每日行后世锻炼之法,跑步健身,合理饮食睡眠,原本瘦弱的身躯体已经变的健壮爽利,在他的刻意努力下,骑射功夫,也已经不在一个寻常的禁军马军之下。
不仅身体如此,精神气质也是与往日那个胆怯懦弱的赵桓完全不同,断事明快,城府深沉,眼光锐利,直入人心。
这样一来,使得不少当年见过皇帝的人,都盛赞他有中兴之主的模样,对他的身体和智力,都有绝对的信心。
虽然国家面临太后将至,国事渐渐走上正轨的喜事,今春以来,天时很好,在考成法的督促下,各地的官吏都不敢怠慢公事,虽然还做不到当初秦国耕战的细致和严苛。在好天时和官员居然不添乱和帮忙的情况下,整个陕西和川中,还有东南、福建、两广诸路。都由着上好地收成。
唯其如此,面对着河东十几万金兵的重兵压境,荆湖路的混乱局面,才更使得赵桓关注和忧心。
他自己知道,他目前所做地一切不过是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以改良,而真正的变革和考验,还在后面。
那才是真正的挑战。
时值正午,唐朝时所谓的灞桥风光早已荡然无存。千多年的开发和无数次的战乱毁坏,使得陕甘大地已经不复当年的那般俊秀风光。
光秃秃的黄色大地,烈日下张大了嘴巴。无言的在诉说着什么。
几株沾满了灰尘地柳树委靡不振的挥动着树枝,树边不远,一条蜿蜒扭曲的小河有力无力的在大地流淌而过。
水土破坏,绝大部份的的土地的植被被破坏。陕西大地在孕育着汉唐强盛文明的同时,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虽然说是出来迎驾,赵桓并没有将手头的事务放下。
吴玠带着大军由川回陕,早就被派往延州一带布防,其余环庆、河熙诸路兵马,亦渐渐往着河东前线集结。
刘錡,被派往潼关、陕州一线。
长安城内。也由原本地一万多驻军,渐渐增实到三万余人。
清军之后,节省下来的钱并没有用做别处,相反,赵桓相反设法,在诸多高压和权术的逼迫下,各地官府节省开支,亦用来招募禁军,精选精练。陕西兵额不但没少,反而由当初的十八万余人,增加到了二十二万以上。
以这样的兵力,却仍然显的局势紧张,捉襟见肘。
以守势对攻势。河东又是上游,由多路压迫着陕西诸路。而失而复得的同州、陕州、潼关等地,城防措施虽是得到了有限的恢复。面对着集结在洛阳的几万金兵,压力也是很大。
在这样地严峻环境下,对敌情的判断和分析,敌人的主攻方向的判断,就显的犹为重要。
赵桓前生只是一个官员,虽然与普通地中国人一样,对历史有着极高的兴趣爱好,在回到这个时空后,对军事上地也是孜孜不倦的学习,但限于天份,并不能在根本上有所改变。
如此一来,他就只能在纷至沓来地军情汇报中,尽量的发动自己手中的力量,给前线加以补充,对前线将领加以鼓励和信任,对将领之间的矛盾加以调解,以期面对强敌的宋军,能发挥出它最大的效能。
至于结果如何,会不会象靖康三年那样,被完颜活女强行叩关而入,沿着渭河河谷压迫过来,或是如同完颜撒离补和完颜银可术那样,由着河东太原等地进兵,压向延州等地,殊未可知。
局势严峻,赵桓却并不慌乱,每天照样接见大臣,甚至也召集亲近的翰林学士到宫中讲读经史,有时偶尔还议论诗文。
天子这样的风度和气概,使得局面并没有前几天金兵入侵时的那种混乱,一切按部就班,紧张急迫的进行,却没有一点慌乱,那种几个金兵张牙舞爪的一冲,就使得官员投降,军队逃跑,百姓离散的局面,再也不会出现了。
因着太后未到,他处置完几件公事,时间虽然尚早,却是不知怎地,竟无心再坐下去。
起身信步而行,到得这行宫殿门处。
抬头去看,远方几里路外,已经远远看到烟尘升起。
鲜盔亮甲,身材高大的御前武士持戈佩箭,站在他身侧。
赵桓默然不语,只是看着远方的烟尘出神。
隆佑太后,他不知道其人如何,也并不相识,也并不打算让这个有贤名的老妇人再参与在国事之中。自然,也不会让她再受颠簸流离之苦。
历史上,这个老妇人一直逃到过江西福建,而赵构正流亡海上。这样的事,也不必再让它发生了。
而赵构…
他嘴角露出一丝笑容。
心知不妥,却又将它迅即敛去。
或许历史上的赵桓会饶他这个九弟一命,而他,绝对不会。
只是张宪企图救援赵构,这背后明显站着岳飞的影子,如何处置。已经成了他这几天悬在心头最大的难题。
正自出神,耳边响起铁甲甲片声蹡蹡做响。他回头一看,却是今日值宿。负责行宫安全的郎官傅宿。
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