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一世富贵-第35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王德用自己知道自己的事,见李咨从徐平庄里提前回来,并不与自己说原因,便也不问,只是坐在那里安静喝茶。

    等了一会,张士逊才带着其他几位枢密副使回来。惟有新来的韩亿,因为杜衍还没有到京城,依然去御史台暂时视事。

    众人见过了礼,张士逊问李咨:“不是还要在中牟多待一天,怎么提前回来?”

    李咨叹了口气:“五台山有一个除役厢军,偶然发现了党项使节绘制山川地理之图,显然是赵元昊派来的细作。此事不小,只好先回来了。”

    张士逊吃了一惊:“怎么会有这种事?今天殿上,还在官员提起赵元昊有不臣之心,我还在圣上面前作保,党项决不会反呢!”

    (备注:皇城使此时是阶官,除非有特旨,不管本司事务。查资料王怀节任皇城使,好像是管着皇城司事的,但不确定,书中当他是皇城司长官。还有,今天有点不舒服,头蒙蒙的,有不到的地方,读者担待。)(未完待续。)

第169章 自打嘴巴

    听了张士逊的话,李咨不由苦笑:“相公怎么能够这么做?番胡狼子野心,他们的话是一句也信不过的,这种事哪里好作保?”

    “刘平新升龙神卫四厢管军,极言党项赵元昊图谋不轨,要到西北效力。朝廷大军一向在河北,岂能因为新任的管军大将就改变布署——”

    张士逊只觉得头大如斗,也不知道自己今年是冲撞了哪路神仙,总是碰到这种倒霉事情。刘平新近受到赵祯赏识,张士逊也是被他逼急了,才说出作保的话。

    宋朝国策,防卫的主要方向是契丹,军事政治都是按照这一原则布置。怎么可能因为一两个人的意见,就改变战略布署?战略改变,牵扯到的问题太多了。作为枢密院的主官,张士逊必然会坚持本府的战略判断。

    盛度面无表情,他这个人就是这样,心机深沉,没人知道他心里想的是什么。

    众人落座,沉默了一会,李咨还是道:“那个除役厢军我已经问过,所说的极为可信,赵元昊不臣之心,已经是昭然若揭。为今之计,我们只有立即入宫面奏,才能挽回朝堂上相公的言语之失。”

    张士逊轻轻拍了拍桌子,懊悔地道:“可现在,圣上正在招见刘平!”

    北宋说的管军大将是特指,并不是泛指一般的统军将领,而是武将的那几个终极职位。以此时来说,一共是八个,他们自诩为八公,与两府的宰执类比。

    宋朝立国之初,禁军管理体制还是仿后周,由殿前司和侍卫亲军司统领,称为两司衙门。后来侍卫亲军司又一分为二,为侍卫马军司和侍卫步军司,与殿前司合称三衙。三衙相互独立,互不统属,是禁军的最高管理机构。

    三衙的都指挥使或副都指挥使,以及都虞候,加上捧日天武四厢都指挥使和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称为管军,地位由殿前司、马军司、步军司、捧日天武至龙神卫四厢地位由高到低。因为枢密院是政府机构,枢密使副并不是军职,这八个职位实际上是军职的最顶端,俸禄优厚,经济待遇还要高过宰执。

    虽然国策是军人不得干政,但实际上,管军大将对于军政还是有很大的话语权。

    刘平本是文官,景德二年李迪那一榜的进士,后来以文换武,进入武将序列。这样的出身,再加上管军大将的身份,可以和枢密使张士逊对顶。刘平刚中进士没多久出任镇戎军通判,那里是对党项的前线,对西北熟悉,力主现在的主要威胁是党项。

    张士逊就是因为怎么也辩不过刘平,才拿自己枢密使的职位作保,党项赵元昊这几年绝对不会反宋。万没想到,话一出口,就碰到了这种事情。

    想来想去,张士逊也是没有办法,问坐在一边不说话的盛度:“公量,你觉得如今该如何应对?”

    盛度没有表情地道:“为相公想,若是能把事情压下来,那就先压下来。一个除役厢军而已,给些金银财物还封不住他的口?尹悦几个人,毕竟是党项使节,就是真做了细作的事,也不好宣扬。我们私下里知道,向西北调派人马就是了。”

    李咨急忙道:“此法不可行!在我去之前,这个人是先落到了皇城司手里。结果杨景宗正在聚饮赌钱,问也没问,就差点把人打得半死,如今已经是满城皆知了!”

    听了这话,盛度摇了摇头:“那没别的办法,只好立即入宫,向圣上面奏了。”

    张士逊问了李咨事情的经过,一拍桌子:“这个杨景宗,出身街头闲汉,如今做了朝廷大臣,还是这般无法无天,着实可恶!”

    说完,当先站了起来:“走,我们进宫面圣!”

    走出两步,又转过身来对王德用道:“枢密院里,还请王太尉照看。”

    王德用忙起身捧笏:“遵相公钧旨!”

    枢密院的三位使副,出门上了皇城里的三轮车,穿过皇城,到了垂拱殿前。

    一进垂拱殿,三人着实被吓了一跳。只见这里熙熙熙攘攘,都是台谏言官,有的聚在一起群情激昂,唾沫横飞,有的趴在案上奋笔急书,更多的聚在通进司门口。除了台谏言官,还有好多位馆阁官员也在这里凑热闹。

    石中立急得满头大汗,在外面走来走去。好几外月了,这里又迎来了这种热闹场面,真是让人措手不及。

    李咨对张士逊低声道:“相公,事情已经泄了出来了。”

    张士逊哼了一声:“这些言官,怎么长了这么长的耳朵!”

    李咨只是摇头,没有作声,径直向着閤门而去。想当年张士逊自己,也是从御史言官任上升起来的,当言官的,哪有耳朵不长的?不但耳朵长,嘴还快呢。

    到了閤门处,一看今日果然跟往日不同,閤门使曹琮亲自在这里坐镇。

    曹琮上来见了礼,张士逊问道:“如今宫里是什么人在面对?”

    “回相公,是新任管军刘平。”

    张士逊有些烦躁:“这都多少时候了,刘平怎么还不出来!”

    来回踱了几圈,张士逊对曹琮道:“不管了,你只管进去通禀,就说枢密院有紧急军情,要立即面圣。——对了,与西有关,刘平不需要回避。”

    宰执有特权,进宫不需要按照常规排班,张士逊既然说了宰执不需要回避,曹琮只有立即进宫通禀。至于赵祯见与不见,那是另外一回事情。

    看着偌大的垂拱殿里面纷纷攘攘,进来的官员越来越多,神情越来越激动,张士逊的眉头越皱越紧。御史有几个官职在阶官序列,像侍御史之类,按常规这些人不是御史言官。但实际上,他们中还是有人当自己是言官,一有大事一样论谏。

    自己这次可是被杨景宗害苦了,若不是他胡来,昨天好好的把乔大头所说的情报送入枢密院,自己今天怎么可能在朝会的时候出丑?现在好了,刚刚赌咒发誓党项不会反,话声刚落,就来自己打自己的嘴马。等到事了,绝不能放过杨景宗。

    张士逊觉得时间过得特别慢,直等了好长时间,曹琮才从宫里急匆匆地出来,行礼道:“相公,圣上诏旨,诸位在崇政殿见驾!”

    张士逊谢过,整了整官袍,扶了扶官帽,吸了一口气,随着閤门人员进了大内。

    到了崇政殿前,行礼如仪,由小黄门带着,进了崇政殿。

    只见新任的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刘平一身武将官袍,端坐在下面,还没有离去。

    张士逊带着李咨和盛度上前行礼,赵祯吩咐赐座。

    盛度身躯肥胖,走了这一路,已经是气喘吁吁,赐了下来的茶汤也喝不下,只是坐在那里喘气。刘平觉得稀奇,不住偷眼看他。

    喝过茶汤,赵祯问道:“不知枢密院有何军情,如此紧急。”

    张士逊捧笏:“禀陛下,昨日代州有一个除役厢军进京来,说是在五台山发现了党项使节绘制本朝山川地理,而且不断四处刺探军情,显然是细作。只是皇城司把人捉了去,送到勾当皇城司公事杨景宗那里,却没有即时审问,只因一时心情不佳,便把人打得半死,就此贻误了。閤门祇候李璋恰好在场,因天色已晚,入宫已经来不及了。那除役厢军曾在邕州从军,为现在的盐铁副使徐平部下,他便连夜出京,到中牟报在那里的枢密副使李咨和徐平。他们两人连夜回京,今天一大早,把人从杨景宗那里救了下来,才问清了原委。微臣刚刚从李咨处得知消息,急忙入宫面奏!”

    一边的刘平一拍掌:“我说什么来着?赵元昊狼子野心,必然要反!曹武穆镇秦州的时候,已注意到了此子,命人画其相貌,知其不凡,必然不会甘心臣服!”

    张士逊摇头叹了口气,现在面对刘平,他是真没有什么话好说了。

    曹玮天圣八年去世,谥“武穆”,开国以来,当得起将门虎将的,曹玮怕是最后一人了。他去世之后,满朝文武对他的评价极高,他的话也有分量。

    赵祯在上面沉默不语。他看重刘平,是因为以进士出身转武将,知诗书,明礼制忠义。至于刘平对党项的看法,赵祯并不以为然。两府宰执多少年来一直强调,国之大患在北不在西北,已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哪里一下子转变过来?张士逊要不是嘴欠,以职位作保赵元昊不会反,也不会对这消息如此重视。

    杨景宗又闯了祸,才让赵祯心烦。杨太后年纪大了,实在受不了折腾,怎么好重罚杨景宗?好在这次是杨景宗闯祸,徐平和李璋立功,在自己心里,那两个人的分量还要更重一些。只是怎么赏怎么罚,实在让人难以拿捏。

    至于党项赵元昊,就是真派了细作,大概,也许,应该还是不会反吧?

    想来想去,赵祯道:“徐平和李璋呢?让他们一起,与那个除役厢军来见!此等军情大事,朕要亲自询问。”(未完待续。)

第170章 早晚会反

    离垂拱殿不远的閤门卫士歇息的地方,乔大头坐在交椅上龇牙咧嘴,口里不住地叫唤。给他上药的太医也不知道碰了他哪里,小心翼翼。

    徐平在一边听着乔大头叫个不停,对他道:“刚才把你打个半死,一声不吭,现在上药了,怎么又痛起来了?”

    乔大头道:“郡侯不晓得,那时候全靠心中一股气顶着,我一叫,气就泄了,无论如何再也忍不住,所以那里候打死也不能喊。现在,我又何必憋一口气在心里?自然是要叫个痛快,口里叫着,身上就不觉得痛了。”

    徐平摇头,这也真是个怪人。平时浑浑噩噩,关键时刻还真能顶得住,令人意想不到的硬气,自己以前还真是没看出来。

    见乔大头的精神好了些,徐平问太医:“待诏,他身上的伤碍不碍事?”

    太医道:“不妨事的,看着厉害,其实都是皮外伤,没有伤到内腑,将养些日子就好了。只是这些日子要静养,切不可不小心再伤上加伤。”

    乔大头道:“这可怎么好?岂不是要在郡侯府上吃些日子闲饭?”

    徐平和李璋再也忍不住,一起大笑起来。

    一个内侍带着两个小黄门从外面进来,见到徐平和李璋,出了口气:“徐待制和小衙内果然在这里,可是让我们好找!”

    李璋认得,急忙上前问道:“阁长找我们,不知有什么要事?”

    内侍道:“官家和枢密院的相公正在崇政殿里商量军机,要徐待制和小衙内一起过去。还有那个报军情的除籍厢军,若是身体无碍,一起上殿。”

    徐平听了,问乔大头:“你能不能走动?若身体没事,一起进宫见驾。”

    乔大头看了看自己的身上,有些不好意思:“我穿成这样有些不雅观,怎么好进宫见君上?不要让人说我怠慢,什么欺君之罪。”

    徐平道:“无妨,你就是这样讨饭进京来的,有什么见不得人?上完了药,便就起身与我们走。进宫之后,谨记规矩,切不可犯浑。”

    乔大头应了,等御医上完药,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手脚,喜滋滋地道:“御医果然是天下圣手,这药一上,我竟然就觉得身上不痛了!”

    御医吓了一跳,忙道:“静养,静养!你这伤需要静养,切不可如此鲁莽!”

    乔大头哈哈一笑,向御医深施一礼:“多谢待诏妙手救我!”

    说完,便就要跟徐平和李璋两人进宫,浑不把太医的话当一回事。

    到了垂拱殿前,因为乔大头不知礼仪,赵祯特旨免了手舞足蹈那一套很让人尴尬的程序,让直接进殿见驾。

    进了崇政殿,徐平和李璋两人行礼如仪,乔大头扑腾跪在地上,连连磕头道:“小民乔大头,今日承蒙皇帝圣人招见,得睹天颜,实在是几辈子修来的服气!”

    赵祯见乔大头一派天真,一切都是出自真心,没有丝毫作伪,不由心中欢喜:“听说你身上有伤,不必行此大礼!来呀,赐座!赐茶!”

    小黄门搬了杌子来,乔大头站起身连连搓着手道:“天子面前,哪里有小民坐的地方?这要是传了出去,岂不会被人骂我不识时务?使不得!使不得!”

    张士逊悄悄与李咨对视一眼,心中暗暗摇头。做皇帝的,最喜欢的就是这种发自内心崇敬自己的老百姓,平时循规蹈矩的大臣见得多了,偶尔来这么一个,能让做皇帝的高兴好几天。乔大头这人浑是浑,但是傻人有傻福。

    徐平在一边眼观鼻,鼻观心,沉默不语。他比这个时代的一般士大夫还要更加对什么君明臣贤的道理没感觉,不过他也不会瞧不起乔大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风貌,乔大头就是这个时代的一个普通人,见到皇帝真地以为自己祖坟冒青烟了。

    子曰,吾道一以贯之,忠恕而已矣。忠恕是仁的一体两面,缺了一面都不足以为君子的待人之道。君待臣以礼,臣事君以忠,缺一不可,这才是这个年代读书人普遍的想法。不过到了这个时代,又有一些读书人多了一条,把自己心中的大道看得更重。

    见到乔大头一片赤诚,赵祯刚才不快的心情一扫而光,命小黄门把乔大头硬扶在凳子上坐下,道:“我大宋有你这等一心为国的百姓,怕什么番邦敌虏,你且坐!今天这里,你就是我大宋的有功之臣!”

    乔大头在凳子上虚坐了,左扭右扭,局促不安。

    赵祯心情大好,问乔大头:“听说你父亲是征交趾的禁军,流落在邕州?”

    乔大头腾地站了起来,叉手道:“禀圣天子,我阿爹与陈阿爹都是禁军,当年随着孙团练从邕州讨伐交趾,不幸吃了败仗,就留在邕州了。”

    “坐下说话,坐下说话!在这崇政殿里,你不需要拘束!”

    赵祯连连摆手,让乔大头在凳子上坐下来。

    说完,赵祯又转头对张士逊道:“这种人物,才是我大宋的精兵!他的父亲,还有那个什么陈——”

    徐平忙道:“陛下,是陈老实。曾经在微臣与交趾作战的时候,他与乔大头一起做先军向导,第一批进入升龙府。凯旋之后,不幸身故。乔大头自小由陈老实抚养长大,为此自愿除了军籍,带着陈老实的骨殖回故乡安葬,由此发现党项使节的龌龊。”

    “陈老实,就是陈老实。张相公,枢密院录这两人的军功,以示褒奖!”

    张士逊捧笏领旨。这两个人的军功,奖励自然就落到了乔大头的身上。

    看着乔大头,赵祯又道:“你不错,一心想着国事,为忠;带着陈老实的骨殖奔波万里,回乡安葬,为孝。很好!很好!”

    乔大头搓着手,一时不知道自己该说什么。他浑惯了,别人夸奖两句,也不往心里去,但皇帝是跟天一样的人物,从他的口里说出来,那自然就是不同了!

    活了数十年,没想到自己还是如此人物,乔大头突然发现不认识自己了。

    突然之间,赵祯发现自己没有心情再问乔大头是怎么发现党项的使节为细作,到底是有没有误判。这种赤诚百姓,怎么可能编假话骗自己?他说发现了,那自然就是发现了。现在的问题,是党项使节绘制本朝山川地理,到底是不是意味着要造反?

    又详细问了乔大头的伤势,赵祯便就让小黄门把他带下去,到偏殿里再让御医看一看,用最好的药,顺便赐些糕点给他填填肚子。

    乔大头出去,赵祯对张士逊道:“似这等赤诚百姓,绝无说假话的道理!现在只是要看,党项使节做这些事,到底是不是说明元昊起了反心。”

    李咨捧笏:“陛下圣明!臣天亮之前已经详细问过乔大头,他条理清楚,各处关节都能对得上,说的话确有根据。”

    “那么,枢密院以为,党项是不是要谋反呢?”

    刘平张了张嘴,想要说话,想了想还是把嘴闭上。自己突然升迁,不能表现得太过咄咄逼人,不然很容易得罪人,惹人忌恨。

    张士逊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5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