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30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阿姨却不管这些,她听说刘伟鸿的老子是军长,顿时眉花眼笑,再也不提要朱毅军回浩阳军分区的事了。伟鸿跟老朱关系这么铁,肯定会让他老子关照毅军的。在部队,有军长关照,那还有什么好担心的?毅军只要自己表现好一点,前程未可限量。

聊了一阵朱毅军的事情,话题又转到眼下浩阳地区的情势上来,朱建国的神情便变得严肃几分,抽了口烟,说道:“伟鸿,现在看来,有人对你和我,都不是那么放心啊……”

刘伟鸿就笑。

朱建国这是有感而发,经过大宁市一年多的官场“历练”朱建国如今也算是官场老鸟了,对很多问题,颇能透过表象看本质。

“方东华书记,似乎对浩阳地区特别关注。”

朱建国又加了一句。

曹振起出任地委委员,算是顺序接班,没有什么好说的。以前方东华是力挺曹振起出任地委书记的,眼下总算是如愿以偿。至于调走魏爱国,又将苑忠兴换到地委宣传部去,依旧还算是官场上的正常做法,曹振起不是二百五,亦不是刚刚到任,强力掌控组织系统,也说得过去。地委党委副书记和魏爱国均是陆大勇的人,曹振起若不将方中翰换到组织部长的位置上去,他玩不转。

但是由方东华的秘书宋晓卫接替浩阳市委书记,就有点着相了。地委书记曹振起是你方东华一力举荐的,地纪委书记张平安也是方东华的老部下,如今再将秘书放进地委班子,直接兼任浩阳市委书记,方东华是想在浩阳地区搞家天下不成?

如此安排,多多少少有些犯忌讳。

照理方东华也是老于官场的积年老手了,怎么会如此着相?

刘伟鸿笑了笑,说道:“方东华书记大约是想好好建设一下浩阳地区吧,他自己看重的人,总是比较信得过。”

结合马国平从京师那边传来的消息,刘伟鸿几乎可以肯定,方东华是老贺家在楚南省的“代言人”这也不足为奇,胡高山与老王家关系密切,李逸风是老刘家的干将,老贺家在楚南省嵌入一颗“钉子”十分正常。

虽然说楚南省是本土势力比较坐大的一个省份,实际上在现行的政体之下,焉能有真正纯粹的本土势力?必定和高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只是方东华将自己的“嫡系亲信”骨干重臣一股脑都派到浩阳地区来,要说只是巧合,全无针对之意,刘伟鸿肯定是不信的。他没那么天真。

与贺竞强结怨已深,刘伟鸿岂能掉以轻心?

不过这个话,暂时不必对朱建国提起。

说起来,曹振起固然手段了得,实力雄厚,他刘伟鸿手里的“筹码”也未见得就是轻飘飘的。朱建国不论到什么时候,毫无疑问都是会向着他的,加上地委党委副书记、宣传部长苑忠兴,和其他与陆大勇关系比较密切的地委行署领导,好好整合一下,也不是不堪一战的。何况下面几个,县市的党政一把手,多数亦是陆大勇先前提拔起来的,实力不弱。

如果曹振起愿意合作,携手一致干工作,刘伟鸿自然要劝谏朱建国,好好配合,一起出成绩。刘伟鸿也希望是这么个结果,合则两利嘛!假如曹振起自以为大权在握,一定要出点幺蛾子,给他们找点难受,刘市长也不见得就怕了!

且看看情况再说吧。

第584章拉拢

宋晓卫心情很不错。

这是他第一次担任地方主官,市委书记,还挂着个地委委员的牌子,威风显赫。宋晓卫以前一直在机关工作,方东华一担任省纪委书记,便选中了他,让他跟在身边做秘书。对于地方大员的威风,他以前只有过侧面了解。总有和隔靴抓痒的感觉,不够直接。

这一回,算是直接体会到了。

宋晓卫尽管没有地方工作经验,但跟着方东华那么久,怎么做一把手的“流程”那是烂熟于胸,刚一到任,便有板有眼的,和班子里的同志谈话沟通。

第一个自然是要和市长刘伟鸿谈话。两人第一次见面,都谨守规矩,谈话的内容也是中规中矩。宋晓卫表示自己初来乍到,对浩阳的情况还不大了解,希望刘市长多多指教,多多支持。其实刘伟鸿也是初来乍到,不过比宋晓卫早了三四个月而已,亦是在熟悉情况的阶段。但早到一天也是“老同志”人家双胞胎兄弟早出生十分钟还是哥哥呢,一辈子的。

宋晓卫在赴任浩阳之前,听得最多的名字就是“刘伟鸿”方东华亲自告谅过他,要多多在意刘伟鸿,这个年轻人不简单,脾气不好,很难合作。

刘伟鸿还是一个小小区委书记的时候,就径直将方东华派到林庆县的调查组给轰了回去,方东华还有苦难言,什么话都不能说。这般手段,方东华自然要告诫自己的秘书,多加小心。曹振起去省城跑项目,宋晓卫去拜访他,曹振起给他特别指出来的,也是刘伟鸿。

曹振起说话,就比方东华直白多了。

毕竟方东华是宋晓卫的上级,“恩主”在宋晓卫面前,要讲究个官威官体,只能很隐晦地提醒他一下,有些话不能说得太直接了,有失体统。曹振起就不一样了,曹振起不是宋晓卫的上级,而是朋友。

曹振起比宋晓卫大了十几岁,职务也高了一级,却一直和宋晓卫像好朋友一样在处着。和上级领导的秘书搞好关系,是官场上一个不成文的规则。但凡在官场上有一定手腕的人,都会很好地实践这一条。

曹振起之所以能够始终获得方东华的信任看重,宋晓卫虽然不是最主要的因素,但宋晓卫经常在方东华面前给曹振起美言几句,亦是功不可没。

现在,宋晓卫就要前往浩阳工作,成为曹振起的左膀右臂,曹振起对他自然更加亲热几分。

从曹振起的嘴里,宋晓卫获得了比较清晰的资料,刘伟鸿的形象,在他眼里变得生动起来。总结一下曹振起对刘伟鸿的评价,可以分为四个方面。年轻、脾气暴躁、有后台、有心计!

年轻不说了,二十四岁的市长,在全国可能都是独一份。

脾气暴躁,倒是与方东华所言吻合。刘伟鸿在林庆县掌握县纪委副书记,将省纪委调查组硬生生顶了回去,宋晓卫均有所耳闻。至于将林庆县委书记慕新民搞得灰溜溜的,不得不靠“装病”回了省城,就更是令人印象深刻。

官场上如此作为,岂止是脾气暴躁而已,简直就是嚣张跋扈,不可一世。

所以,曹振起说的有后台,也是明摆着的。曹振起很明白地告诉宋晓卫,刘伟鸿和李逸风关系非同一般,据说与李逸风的公子李鑫,是穿一条裤子的哥们。而且,似乎在首都也有些后台。

谈到首都的后台,曹振起语焉不详,神情也比较谨慎。

宋晓卫了解曹振起的为人,一般来说,没有根据的东西,不会乱说。估计刘伟鸿这个首都的后台到底是哪一位,曹振起也不是那么清楚,只是按照分析,应该是那么一回事。涉及到如此高的层面,曹振起自然也不能信口开河。但这个,消息还是让宋晓卫有了一定的警惕之意。

宋晓卫一直在省里大衙门工作,尤其是在方东华身边工作的这几年,让他深刻体会到,官场上背景硬扎是何等重要。他自己就是典型的例子。可以说,如果不是有幸成为方东华的秘书,他宋晓卫这一辈子,几乎都绝无可能当上浩阳市委书记。

能够在机关混个正处副厅退休,就要烧高香了。省里的大机关,五六十岁的老处长甚至老科长,数不胜数。

当然,宋晓卫觉得,这也和自己的本事有关。宋晓卫骨子里头,是一个十分骄傲的人,如果不是他自己有本事,方东华也不会重用他。并不是每一个领导的秘书,都能获得重用的,很多秘书跟了领导好几年,最后也就是安排到大机关做了个处长了事。不是领导不关照你,实在是你自己的本事稀松平常,烂泥巴扶不起墙。

而对于曹振起说的最后一样:有心计!宋晓卫暂时还没有直观的认识,第一次和刘伟鸿的沟通,还是很友好的,刘伟鸿的姿态摆得很端正,并未露出跋扈嘴脸,对他这个党委一把手,表示了应有的尊重。这个东西,需要在今后的工作接触之中,才能慢慢看出端倪。

宋晓卫心情愉快,不是因为刘伟鸿,而是因为班子里的其他成员。党委副书记刘庆隆、常务副市长周鹏举都对他明白表云了“拥戴之意”刘庆隆不用说了,曹振起早就告诉过他,这个同志可以信任。也就是说刘庆隆是曹振起的亲信。料必浩阳市的干部,只要是有点分量,恐怕都清楚他与地委书记曹振起“系出同门”刘庆隆既然是曹振起的亲信,自然也会对他宋晓卫忠心耿耿。身为市委书记,有党委副书记的全力配合,这全市的乌纱帽,已经有一多半捏在了手里。

党委书记能抓得住乌纱帽,就能当得威风凛凛。

至于组织部长丁立国,无疑是前任市委书记苑忠兴的心腹,一时半会动不了。这不苑忠兴还是地委宣传部长呢,总不能宋晓卫一上任,就将丁立国换了下去,也找不到合适的位置来安排他。但这不要紧,书记和党委副书记一条心了,组织部长的胳膊还能拧过大腿?

丁立国要是不识相,到时候再处置他就是了。

周鹏举的拥戴,略略有点出乎宋晓卫的意料。曹振起并没有说周鹏举也是他的亲信,只说这个人能力还不错,作风硬朗,是土生土长的浩阳人,算是个地头蛇吧。

能够获得曹振起这样的评价,也要算是了不起了。

宋晓卫可是知道曹振起的眼界,在朋友面前,轻易不开口夸人。至于在公众场合作报告,点名表扬某位干部,自然另当别论,那是工作的需要,不代表着曹振起真是这么看的。

宋晓卫原本就有笼络周鹏举的意思。周鹏举是市委副书记,笼络住了他,再加上刘庆隆,在书记办公会议上,宋晓卫就能获得绝对多数的优势。至于人大主任古建轩,马上就要退休,却是不必在意了。他要是“懂味”那就最好,大家好合好散,更是不懂味,嘿嘿,你老人家就靠边站吧!

周鹏举还是常务副市长,在经济建设这一块,很有话语权。

宋晓卫只要拉拢了周鹏举,就能将一颗大大的钉子锲入市政府。如今中央一直在强调要党政分家,党委不要干涉经济建设事务太多。宋晓卫担心刘伟鸿利用这个理由,在市政府“另立山头”利用经济建设的借口,与市委分庭抗礼。如今周鹏举主动“来投”宋晓卫自然欣然接纳。有这么一位强势的常务副市长时时刻刻给刘伟鸿添点堵,刘伟鸿再厉害,只怕也应付维艰吧?到时候就不得不向他宋晓卫这个市委书记一把手低头了。

虽然市委书记管帽子是关键,权力很大,但如果经济建设领域这一块,自己完全插手不进,权威就要大打折扣,油水也就少了许多。

做了市委书记,那就什么都要大丰收。不然做这个市委书记干嘛?

当然,宋晓卫并非排斥与刘伟鸿合作,然而这个合作的前提,必须是以他宋晓卫为主,刘伟鸿为辅。决不能颠倒过来。

这个还得看刘伟鸿的态度。不过根据宋晓卫自己分析,刘伟鸿那种性格的人,是绝不会主动“臣服”的,他宋晓卫得有足够的实力,让刘伟鸿臣服。

除了刘庆隆和周鹏举,其他好几位班子成员的态度,也让宋晓卫很高兴。大家话里话外,都表示了要好好配合宋书记的工作,把班子团结搞好,将浩阳的经济尽快发展上去。

唯独让宋晓卫略感意外也略感不爽的,竟然是市妇联主席兼市总工会主席郭丽虹。照说郭丽虹是曹振起的妻姐,那就百分之百是靠得住的“自己人”谁知见面一谈话,郭丽虹姿态还比较高。在他这个市委书记面前,说话很是随意,隐隐带着一点“教导”之意。

宋晓卫郁闷之余,亦有些无奈,更有点不屑。女人就是女人,自我感觉总是那么良好,还以为自己真的有多了不起呢。若不是沾了曹振起的光,你郭丽虹能进常委班子?

笑话!不过宋晓卫也没有太计较。女人嘛,到时候哄她几句,给点甜头也就是了,当得什么大事!

第585章初次交锋

市委办公大楼小会议室,暖气开得比较足,排气扇也全部打开了。

这是一个很无奈的事情。

今年春寒比较厉害,尽管已经是三月初,天气还是较为寒冷,会议室内必须开暖气。但与会的五位正副书记,人人都是烟枪,不开排气扇显然也是不行的。只好这样自相矛盾了。

今天这个会议,是宋晓卫上任之后,第一个书记办公会议。宋晓卫很重视,其他几位副书记,亦是按时与会,脸上都带着微笑,连古建轩亦不例外。

班子要团结嘛,一团和气很重要啊!

大家相互撒着烟,说了几句寒暄客气的言语。宋晓卫环视一周,微笑说道:“既然同志们都到齐了,那就开会吧。今天这个会议,主要是讨论一下今年全市的经济发展规划。春节已经过完了,各项工作也该走上正轨,好好商量商量今年的经济怎么发展。刘市长,请你先谈谈吧。”

根据官方履历,宋晓卫今年三十八岁,也算得十分的年轻。

对上级领导如此安排,其实古建轩等三位副书记,心里是有点不大舒服的。瞧瞧这两位党政一把手,三十几岁,二十几岁,再瞧瞧他们三位,最年轻的周鹏举也有四十几岁了,古建轩五十八岁。结果还要看这两个年轻娃娃的脸色行事,滋味不大好啊。

当然,这种不满只能是埋在心里,一点也不会带出来。上级领导要这样安排,又有什么办法呢?把浩阳市当做了“试验场”给年轻娃娃练手脚。

“好的。”

刘伟鸿微笑点头,打开了面前的笔记本。

“有关全市的经济发展规划,市政府报了个草案,现在我谈谈其中的几个重点:第一个是能源管理公司的运作。去年年底,这个能源管理公司已经正式挂牌,人员也基本到位了。目前正在进行清查的工作,把我们全市的煤炭资源、有色金属的家底好好摸一下,看看具体的情况到底是怎样的。这个工作,王树国同志在具体负责落实。”

王树国的名字一报出来,周鹏举的双眉便微微一蹙,眼角闪过一抹怒意。这个“叛徒”还干得挺欢的。不过现在“变天”了,王树国心里,肯定也很忐忑吧!

原以为投靠了刘伟鸿,就等于攀上了地委书记和市委书记的高枝,从此前程似锦。谁知道一夜之间,就“换了人间”地委书记和市委书记都换人了。今后怎么样,还不知道呢。真要是曹振起不待见刘伟鸿了,到时候叫你王树国哭都找不到坟头。

周鹏举心里在想些什么,刘伟鸿自然有数,却也不去理会,继续说道:“接下来,市政府这段时间的工作重点,就是想办法为能源管理公司筹集资金,更换设备,全面整合现有的煤矿和其他矿产企业。这个事情,林庆县那边已经在进行试点,有些经验可以借鉴。必要的时候,可以去林庆县取取经。”

宋晓卫听得比较认真。

对于地方经济建设工作,他的实不是那么熟悉,多了解一下很有必要:“刘市长,我赞同你这个意见,好的经验确实应该借鉴。不过,单纯借鉴经验,怕是不能解决舍部问题。目前的关键是资金。估计要全面整合改造全市的矿产企业,需要的资金很庞大吧?”

刘伟鸿点点头,说道:“是这样的,宋书记。林庆那边,去年搞到了一笔三十亿日圆的无息贷款,相当于一点三个亿吧,引进设备花了七千多万,一次性支付的,剩下五千多万用于内部改造和基础建设。我们浩阳的管辖地域比林庆略小,需要整合改造的煤矿也没有那么多,估计能有一个亿左右的资金,六千万左右的新设备,基本上就够用了。”

宋晓卫初来乍到,不熟悉浩阳的情况,还没什么,古建轩、刘庆隆、周鹏举就有点无语。

一个亿的资金,在这位嘴里说出来,还真是很轻巧,似乎也没多少。

“刘市长,这个资金数目可不小啊,咱们浩阳去年一年的财政总收入,也就四千万出头。”

周鹏举微笑着提醒了一句。

刘伟鸿瞥了他一眼,说道:“确实是不少,要一次性搞到这么多资金,有一定的困难。所以要靠大家齐心协力,一起来想办法。”

周鹏举说道:“如此庞大的资金,单纯靠咱们浩阳市自身,是很难解决的。就算全市干部不吃不喝,一分钱工资不发,也得两三年时间才能凑齐。要解决这个问题,无非是三个路子,第一走向上级请求支援;第二走向银行贷款;第三是招商引资,不过数目太大,三个路子都不一定能够走得通。”

书记办公会议并没有太严格的规则,主要就是讨论。在座的五位,乃是浩阳市真正的决策人物,也不存在谁压制谁的问题。刘伟鸿刚刚提出第一个议题,周鹏举便开始讨论,也不算坏了规矩。默然是讨论,那就应该畅所欲言,各抒已见。

刘伟鸿微笑说道:“一条路子走不通,那就三条路子一起走嘛。宋书记,你是省里大机关下来的,是不是可以去省里想想办法,搞点支持?”

宋晓卫微微愣怔了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