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34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旗煤矿出了这么大的事故,杨建忠心下甚至惴惴不安。虽然依照现在的分析,是一起意外事故,不小心打通了河道。不过毕竟有三十七名工人困在了井下,万一救援不力,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也够他这个矿长喝一壶的。

现在杨建忠必须要竭尽全力为几位领导服务好,希望领导在事后能够高抬贵手,放他一马。当然,后续的动作也是必不可少的,该跑的要跑,该送的也得送。难道真的还希望几个包子馒头就能求得平安?

曹振起便招呼道:“来来,大家一起吃早餐,都辛苦了。杨矿长,其他的同志,早餐都有?特别是救援队的同志,一定要保证好后勤供应。”

杨建忠忙即说道:“有的有的,都准备好了,请曹书记放心。后勤供应,绝不会短缺的。”

“嗯,这就好!”

曹振起点点头,当先端起面前的稀饭,喝了一口,又夹了点榨菜吃了。别看熬了一夜,肚子里咕咕叫,真的吃起来,又没了胃口。人上了年纪,又劳神费力,就是这个样子的。

朱建国的胃口,比曹振起要好,他的身体底子本来也好过了曹振起,能吃能喝。刘伟鸿更是毫不客气,人家一个包子还没吃两口,他已经抓起了第二个。充沛的体力,是要靠足够的食物来支撑的。

曹振起喝了几口稀饭,转向张副局长,问道:“张局长,依你的经验看,救援的结果会怎么样?”

张副局长赶了一晚上的路,也是饥肠辘辘,一边大口吃着吃包子一边说道:“曹书记,这个可没准,关键要看当时井下的工人,经验是不是丰富了。我刚才看了地图,五号井不远处就有一条回风巷,他们要是能够及时撤退到那里,就有生还的希望。”

曹振起点点头,神情忧虑。

第664章还有幸存的工人

上午九点,大批的潜水泵运到了工地。事发仓促,这些调过来的潜水泵大小不一,型号各异,新旧不同,五花八门的。但不管怎么样,能拔脓的就是好膏药。杨建忠马上安排人手,将这些水泵安装起来,全力排水。

十一点钟左右,下井查探情况的救援队员回到了地面,一个个大汗淋漓,衣服完全湿透了,身上乌黑一片,都不大看得出工作服原来的颜色。

领队的肖队长一口气喝了两碗茶水,才喘息着汇报了情况。

五号井的积水已经比较深了,根据刻度来看,积水深达上百米,左右通道全部淹没。

“现在唯一的希望,就是他们能够及时进入回风巷。”

肖队长最后说道。

曹振起马上问道:“那有没有办法马上查探回风巷里面的情况?”

肖队长摇摇头,说道:“没办法。必须要先排掉积水,然后马上跟进清理巷道里的淤泥和杂物,下降到与回风巷差不多的深度,才有办法打通联系。”

曹振起便扭头望向张副局长:“张局长,你的意见呢?”

张副局长说道:“现在只能这样了。马上组织突击队,下井去清理淤泥和杂物,水位下降一米,就清理一米。暂时只要清理一条巷道,别的地方可以不管。咱们抓紧时间,组织好几个突击队,轮流接力,保证进度。”

曹振起想了想,说道:“好,就按照你的方案处置。”

当下大家又再回到指挥部,曹振起召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将任务分配下去,叮嘱道:“张局长,杨矿长,一定要注意救援队的安全,进度要保证,安全更要保证,不能再发生意外事故。”

张副局长和杨建忠点头称是。

刘伟鸿说道:“曹书记,朱专员,李司令,宋书记,你们几位也忙了一天了,先请回去休息,我留在这里协助救援。现在张局长和救援队到了,他们经验丰富,是可以信赖的。”

刘伟鸿这么说,亦是题中应有之义。红旗煤矿是浩阳市属煤矿,出了安全事故,他这个市长责无旁贷,必须坐镇现场指挥救援。而且他很年轻,不过二十五岁,身体强壮,体力充沛,自然也是应该他留下,请曹振起他们回去休息。

曹振起倒是没有反对,说道:“那好,我们先回市里去处理一下其他的工作,再过来。”

以他的年龄,坚持了一个通宵没有合眼,也确实有点难为了。再说,这个事,也必须由刘伟鸿去负责善后。这是原则性的问题。曹振起可不愿意为刘伟鸿去分担这个责任。

宋晓卫犹豫了一下,说道:“曹书记,我留下来。我和刘市长一起留在这里,万一有什么紧急情况,也好相互商量。”

这个态也是必须表的,他也比较年轻,还是浩阳市委书记。

曹振起犹豫了一下,说道:“现在的主要任务是排水,清理巷道。事务性的工作,没必要留下这么多领导干部在这里。你也一夜没合眼了,先回市里去,休息一下。救援工作当然是最重要的,但市里其他工作也不能落下。”

所有的责任都由刘伟鸿去承担。宋晓卫留在这里,要是救援成功还好说,救援失败,他身为市委书记,只怕也要承担一定的责任。又何必一定要留下来?

关键时刻,自然亲疏有别。

对曹振起的心思,刘伟鸿明白得很。不过眼下,他没有丝毫兴趣与他们去计较这些东西。他们不愿意承担责任,那也没什么。刘伟鸿本就做好了独立承担的心里准备。

“宋书记,你也请回市里去休息,曹书记的指示很英明,市里的正常工作,也不能停顿下来,还是需要你回去主持大局的。”

刘伟鸿淡然说道,语气很是平静。

这事件的种种厉害关系,宋晓卫早就想通了。矿难事故发生的时候,刘伟鸿刚好请了婚假,宋晓卫很不爽。这就意味着,他要独立面对这个事故的善后处理。现在刘伟鸿第一时间赶了回来,那就最好。刚才那个表态,不过是形势严禁,不得不然。如今曹振起有明确指示,刘伟鸿也明白表态,他自然不会再“固执己见”了。

“既然如此,那好,我先回市里去处理一下工作。”

当下曹振起等人鱼贯离开了指挥部,朱建国紧紧握住刘伟鸿的手,低声说道:“伟鸿,沉住气,没什么好担心的。我回去休息一下,马上就会赶过来。”

刘伟鸿微微一笑,说道:“好,请专员放心,我一定全力以赴!”

目送着曹振起等人离去,刘伟鸿随即和张副局长等人,开始安排组织突击队的事情。这一点,当然要着落在杨建忠身上。

“杨矿长,现在红旗煤矿其他矿区的施工,都暂时停下来,马上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要排除所有的安全隐患之后,才允许继续下井工作。”

刘伟鸿眼望杨建忠,沉声说道。

杨建忠抬手抹了一把汗,连连点头,说道:“是的,刘市长,已经都停下来,正在进行安全检查。”

不知为什么,面对刘伟鸿的时候,杨建忠总是有点紧张,比面对曹振起朱建国等地委的大领导还要紧张,或许是因为县官不如现管。

“那好。那就马上将经验比较丰富,体力比较充沛的矿工组织起来,组成突击队,立即下井清理巷道。”

“是!”

杨建忠一边点头应诺,一边就往外跑。

“等一下。”

刘伟鸿又叫住了他。

“你把矿里的几个副矿长都一起叫过来,大家分一下工,轮流值班。要保证指挥部随时都有一位熟悉情况的负责人在。”

“好的好的……”

杨建忠等了一下,见刘伟鸿没有别的吩咐,拔腿就出了帐篷。

张副局长便饶有兴趣地望着刘伟鸿。这位刘市长,年纪轻轻,却是极有决断,处理事情有条不紊。不怪这么年轻就能做到市长。

不一会,向耘走了进来,说道:“市长,你先去冲洗一下,休息一会。”

刘伟鸿摆了摆手,说道:“等安排好了事情再说。”

非常时期,杨建忠的工作效率还是很高的,很快就组织了三支突击队,在青峰矿务局救援队的率领下,进入矿井开始清淤工作。数十台水泵全力工作,已经开始见到效果了,水位在缓慢地下降。

中午时分,云雨裳也赶到了指挥部,给刘伟鸿带来换洗的衣服。昨晚上,向耘送她回浩阳市内,就请她住在浩阳宾馆三零六号套房。那里本来就是刘伟鸿的临时住处。

熬了一天一夜,饶是刘伟鸿精力充沛,两眼也布满了血丝,坚毅的脸庞上,露出了丝丝的倦意。云雨裳一见之下,自然大感心疼,柔声说道:“卫红,你先休息一会。不休息好,脑子不清醒,很容易做错决定。”

云姐姐不愧是自小看着刘伟鸿长大的,对丈夫的脾性了如指掌,知道什么话才能真正打动他。

果然,刘伟鸿就点点头,说道:“好,我就休息一会。不过,洗澡就不必了,就这么躺一会。”

云雨裳也不坚持,说道:“那好,你就在这休息。”

非常时期,小节就不拘了。

指挥部的帐篷内,没有行军床,刘伟鸿就躺在椅子里,闭上了眼睛。云雨裳就坐在一旁,轻轻握住了他的手,生怕他摔下椅子。

清淤工作不是那么简单的。矿井之下,氧气缺乏,巷道也十分的狭窄,容不下太多的人展开工作,只能一点点地清理淤泥和杂物,进展比较缓慢。而且救援突击队在井下的作业,极其耗费体力,不到三四个小时,就必须换上一班新人。同时救援队也开始使用仪器,进行搜索,希望能够尽快与可能幸存的矿工取得联系。

一直到晚上,依旧没有任何振奋人心的消息。

刘伟鸿下午只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就再也睡不着了。

次日一早,朱建国又赶了过来,一进门就问道:“伟鸿,进展怎么样?”

刘伟鸿双眉紧蹙,轻轻摇了摇头,说道:“水位倒是下降得比较快,但清淤工作很慢,要到达回风巷的平行位置,至少还得一天时间。”

“那有没有什么消息?”

“暂时没有。专员,大型钻探机调过来没有?如果有了消息,这个东西真有可能用得上的。”

朱建国点点头,说道:“已经在路上了,从青峰地勘大队调过来的。这东西太笨重,运输要花不短的时间,估计最快也要明天才能到达。”

朱建国做事,倒也不含糊。

刘伟鸿便不再多言,现在什么都做不了,只能耐心等待了。

朱建国在指挥部待到中午,安慰了刘伟鸿几句,赶回了市里。

又过了一天,救援队的肖队长忽然从井下出来,冲进指挥部,很激动地说道:“刘市长,有消息了,回风巷那边很可能还有幸存的工人……”

刘伟鸿“呼”地站了起来,急急问道:“有多少。”

“现在还不清楚,但肯定还有活着的。”

“马上救援!”

第665章成功救援

大功率的钻探机在矿井上方树立起来,开始钻孔。

曹振起、朱建国、宋晓卫等地市领导再一次全部赶到现场,整个矿区都沸腾起来。

回风巷里还有活着的矿工!

这已经是矿难发生的第五天,救援队确定,要打通回风巷救人的话,至少好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而且必须特别小心,在救援施工过程中,很可能发生塌顶事故。

刘伟鸿随即指令,必须小心施工,不可冒进。

被困的工人要救,救援者的安全,一样要保证。考虑到工人们已经被困在矿井下五天四夜,体力消耗极大,随时可能发生不测,刘伟鸿断然下令,用大功率钻探机向回风巷钻孔,想办法输送氧气和其他必须的生存物资。

这在国外矿难营救之中是有成功先例的。

当然,这个先例发生在另一个平行世界的二十一世纪,目前国内尚未有过先例。紧急从青峰地区地勘大队调过来的大型钻探机,也不是专业的营救设备,而是地质勘探设备。加之地表距离回风巷垂直距离近两百米,要钻一个足够大的空洞输送氧气和其他营养物资,碰运气的成分极大。

回风巷的宽度只有三米左右,在两百米的垂直距离上,以超过两百毫米的钻机打孔,终孔位置刚好打通回风巷,没有准确的标高和经纬度定位,难度非常之大。所幸红旗煤矿提供了准备的地图,刘伟鸿决定无论如何也要进行尝试。最多是不成功,也没有损失。如果什么都不做,那就更加没希望了。

无可否认,这样的生命大营救,是需要一些运气成分的。

要碰碰这个运气!

一定要尝试一下。

等曹振起等人赶到的时候,大功率钻探机已经怒吼着开始钻孔了。曹振起朱建国问清楚了情况,谁也没有反对。

不管怎么样,只要有一线希望,也要做百分之百的。

同时红旗煤矿组织了一支精干的井下突击队,在青峰矿务局救援大队专业人员的带领下,开始在井下进行掘进作业,争取早日打通回风巷,将被困矿工救出来。

也有人建议直接从回风井下去救人,随即被张副局长否决。

在煤矿安全生产规定中,回风井是不允许作为人员升入井井筒的,回风井根本就不允许大量的电源及电器机械设备的存在,极易引发不可测的安全事故。导致发生二次人员伤亡,不但营救不了被困的工人,还有极大的可能危及到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一旦回风巷发生事故,所有的救援希望随即破灭。

不能冒这样的险,还是要从其他方向掘进,打通回风井,才是合理的救援途径。

没有人反驳张副局长的意见,张副局长才是矿难救援的权威。发生二次伤亡的风险,谁也冒不起。

救援过程依旧是十分紧张而且枯燥的,进展很缓慢。

曹振起等地市领导留下一些指示之后,再次离开现场,返回了市里。红旗煤矿营救指挥部的实际负责人,还是刘伟鸿。

下午时分,地勘大队的负责人走进指挥部帐篷报告,第一次钻孔失败,没有能够打通回风巷。

“再钻!”

刘伟鸿毫不犹豫地下了命令,平静的脸庞上露出坚毅无比的神情。

地勘大队负责人一声不吭地离开了指挥部。

“刘市长,用大功率钻机打孔营救被困的矿工,这在全国都没有先例。恐怕在全世界都没有先例……难度是很大啊。”

张副局长望着刘伟鸿,焦虑地说道。

这几天,张副局长都和刘伟鸿呆在一起,教授了刘伟鸿很多有关煤矿安全生产和矿难救援的专业知识。这是一位凭着实干苦干升上来的技术性官员,刘伟鸿对他极为敬重。张副局长对这位年轻市长也有了全新的认识。五天四夜,刘伟鸿几乎是一刻都没有离开过救援现场。整个救援有条不紊地进行,固然有赖于救援队的指挥,刘伟鸿协调各种人力物力,亦是功不可没。

张副局长不知道刘伟鸿的出身来历,却对刘伟鸿极度认真负责的精神深感佩服,两人有了惺惺相惜的感觉,关系也变得密切起来。

刘伟鸿苦笑一声,说道:“张局长,我们有选择吗?”

张副局长默然点头。

矿工已经在井下被困了五天四夜,没吃没喝,体力消耗已经到了极限。任何一分钟的耽搁,都有可能造成一条生命的流逝。所以,哪怕钻孔营救的几率再低,也必须尝试。

如同刘伟鸿所言,没有别的选择。

沉默一会,张副局长咧嘴一笑,说道:“刘市长,也不要太担心了。我是无神论者,但是这样的事情,有个时候确实要求老天保佑的。”

刘伟鸿轻轻摇摇头,说道:“我也希望老天开眼。”

又是漫长的一夜过去。

第六天早上的太阳刚刚升起来,钻探机那边忽然传来一阵惊天动地的欢呼之声,刘伟鸿和张副局长急忙从指挥部冲出去,向着钻探机方向疾奔而去。

“打通了,打通了……”

钻探机那边的十几个人高声大叫起来。

刘伟鸿跑到近前,急急忙忙地问道:“打通了吗?”

“是的,刘市长,打通了,下面有了回音……”

地勘大队的负责人将一片分不清楚颜色的破布递到了刘伟鸿的手里,满脸激动之色,说道:“这是下面的矿工系在钻头上的信!”

刘伟鸿急忙抢了过来。

仔细分辨一下,还是可以隐约猜到,这是一个矿工从背心上撕下来的布片,上面似乎是写了几个字的,但现在自然什么都看不清楚了。

但是不要紧,这块布片在井下被系在钻头上,就已经说明了问题。

下面确实有人活着,而且,刚好发现了钻头的位置。

“太神奇了,真是奇迹!奇迹!”

连多年从事救援工作的张副局长也忍不住大声叫喊起来,兴奋不已。

第二次钻孔,不但准确无误地打通了回风巷,而且刚好被困住的工人们发现了钻头的位置,这中间,确实是需要极大的运气,说是奇迹一点都不过分,冥冥中似乎真的有天意,在眷顾着这些被困的工人。

刘伟鸿强行按捺住心中的兴奋之情,问道:“侯队长,有没有办法送些食物和水下去?”

侯队长说道:“太大的东西不行,直径要小于十公分,就可以试一试。”

“好,我们马上准备,送罐装的食物和水,给他们送下去。”

刘伟鸿随即做了决定。

救援指挥部随即有条不紊地开始了各项工作。尽管救援现场有点乱,但刘伟鸿极强的组织能力和掌控能力发挥得淋漓尽致,六天五夜,救援工作一直都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