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家-第648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白色高领t恤,水磨蓝牛仔短裤,修长白皙的双腿线条流畅无比,纤巧的美足之上,套了一双水晶凉鞋,微卷的长发随意披洒在浑圆的肩头,酥胸柔美,凸凹玲珑,浑身上下都洋溢着一股极其青春娇艳的气息,笑嘻嘻地坐在刘书记身边,却是新华社驻京华记者站记者萧瑜情。

另外一名二十二三岁的年轻男子,戴着黑框眼镜,斯文秀气,则坐在刘伟鸿的另一侧,低声和区长魏凤友说话。

这名年轻男子,名字很威风,叫做高尚,毕业于首都大学新闻系,是一个多月前刚到宁阳区外事办报到的。正是萧瑜情介绍给刘伟鸿的那位精通日文的同学。严格来说,高尚还没有毕业,要今年七月份才算是正式完成大学学业,现在还在实习期间。不过首都大学的高才生,历来都是抢手货。在后世,首都大学的一些热门专业的学生,根本等不到毕业,也许刚刚入学,就已经被用人单位签下了合同。大学期间所有费用,都由用人单位提供,家里无需负担。条件就是,毕业之后必须加盟用人单位,为用人单位服务一定的年限,才能换单位。

现阶段,大学生还是包分配的,这种情形倒是比较少见。不过临近毕业的首都大学学生被用人单位争抢,却不鲜见。

萧瑜情也是这般,甚至于刚刚上大学不久,就已经在报社实习。当然,萧瑜情的情况比较特殊,没有多少普遍性。她老子任守正乃是世家子弟,下海经商,早已发达起来,堪称有钱有势,对两个闺女又特别溺爱,对萧瑜情简直是有求必应。萧瑜情闹着要去报社实习,任守正自然不反对,请报社的领导吃个饭,大红包一递上去,什么事都办成了。

不过那只是刚开始的时候,需要任守正帮忙拉关系,等萧瑜情到了大二,就完全用不着老子出马了。萧二小姐很快就展露出在摄影和新闻事业方面过人的天赋,几家国家级的大媒体抢着要。最终是新华社“技高一筹”将萧瑜情挖了过去。

一个多月前,高尚接到萧瑜情的电话,说让他到京华来工作,高尚还在犹豫。他已经通过一些关系,基本落实了在首都的工作单位。那时节,毕业后能够留在首都,乃是很多在首都各个大学求学的大学生的一大理想。首都的单位,不是谁都能有机会进去的。

但高尚的犹豫,也没持续多久。等萧瑜情一说,是在刘伟鸿身边工作,高尚立即就答应了。

刘伟鸿的大名,着实是威震京师。

如同萧瑜情所言,高尚是个“小官迷”对政治上的问题,特别关注,立志从政。他在首都落实的那个工作单位,也是国家部委下属的一个处级部门。或许其他大学生,并不知道刘二哥是何方神圣,高尚却绝对听说刘伟鸿的大名。

国资办督察局的诸般动作,以及刘伟鸿那个有关教育改革和医疗改革的报告,高尚都有所耳闻,平日里对刘局长便十足钦佩。绝没有想到,有朝一日,能够去刘伟鸿身边,和他一起工作。

对于这样天上掉下来的大馅饼,高尚哪里还会错过,自然一跃而上,紧紧搂住了,张嘴就啃。

一开始,本来给高尚安排的是去宁阳区外事办工作,但刘伟鸿和高尚见面之后,谈了一回话,当即拍板,让高尚给他做秘书,就安排在区委办公室,请董书语带他一段时间,让他尽快熟悉宁阳区的情况。所以这一个多月,刘伟鸿真正的秘书,乃是董书语,高尚是“实习秘书”但在和白川一雄等人的日常交往之中,倒是无需再打电话向萧瑜情求援了。

萧瑜情他们这帮学新闻的大学生,一般都修了两门外语。高尚主修的就是英语和日语。对于普通大学的学生来说,学一门英语就已经能把人学晕了,有些人大学四年,过个英语四级都要作弊。然而首都大学,自是不可和一般大学相提并论。

人家那全是学霸啊!

学语言解习题,就和吃饭喝水一样,玩儿似的就搞定了。

套用后世的一句网络名言,就叫——彪悍的人生不需要理由!

今儿晚上这个“奇怪”的团队,乃是宁阳区准备出访日本大屋市的干部们聚集在一起,学习出国访问的简单外语和外交礼节。

大屋市市长池田二男此番邀请宁阳区的负责人友好访问大屋市,不但引起了江南省外事办和京华市外事办的高度重视,还惊动了外交部。

外交部亚洲司,专门派了一位处长,亲自赶赴宁阳,和刘伟鸿会谈,商讨一些出访的细节事宜。

原本这种层次的官方外交,多多少少还带有一点“民间形式”够不上外交部那么重视。关键还在于刘伟鸿的身份,比较敏感。

正厅级的宁阳区委书记,或许不算什么。但已故刘中原主席的嫡孙,却非同小可。一些比较八卦的外媒,总是希望胡乱揣测,爆出所谓的“猛料”来吸引眼球。何况刘伟鸿又是如此年轻,堪称华夏国最年轻的在职正厅级干部,又能够为“八卦新闻”提供不少的素材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为了确保此番出访的圆满成功,外交部亚洲司这位厉处长,不但亲自到了京华,向刘伟鸿魏凤友等地方干部面授机宜,根据外交部负责同志的指示,厉处长将陪同刘伟鸿,一起出访日本。当然,厉处长的身份会做些“修正”临时挂了江南省外事办公室某处处长的头衔。对外宣传的时候,这个访问大屋市的团队,全都由地方干部组成,没有外交部的同志参与。

等访问结束,这个临时头衔再去掉不迟。

“空尼奇哇在日语里面,是你好的意思,大家跟着我一起念——空尼奇哇!”

站在讲台上的一位四十来岁的中年男子,西装革履,一脸严肃,倒是和日本人的面部表情有几分相似。

“空尼奇哇……”

台下响起参差不齐的声音,大家都忍不住好笑。

“严肃点。”

中年讲师便很不高兴,厉声说道。他是省外事办的资深日语翻译,或许因为长年累月和日语打交道的缘故,性格上也变得颇受日本人的影响。

日本人是全世界最没有幽默感的民族,所谓笑话幽默,在日本简直就是“生僻名词”据说二战结束之后,驻日美军总司令美克阿瑟将军在某次演讲的时候,说了一个自认为很好笑的笑话,笑话很长,结果刚刚讲完,日语翻译只讲了一句话,台下就哄堂大笑起来。

麦克阿瑟很高兴,直夸日语翻译水平高,那么长的笑话,他一句就解释完了。

其实那日语翻译是这样说的:将军刚才讲了一个笑话,请大家大笑。

于是便大笑了!

饶是麦帅精明过人,也不免被小鬼子用小布袋装了。

“日本是一个很讲究礼貌礼仪的国家,同志们出访日本,代表着我们国家和政府的形象,绝不可以掉以轻心,被人家笑话我们没礼貌。大家明白了吗?”

这中年讲师益发的端出了老师的架子,毫不客气地将刘书记魏区长等人一顿训斥。

大伙便诺诺连声。

“下面大家跟着我说谢谢这个词的日语——阿利亚多!”

这一回,台下倒是响起了整齐的“阿利亚多”的叫喊声。

不过这样的情形也没持续多久,刘伟鸿第一个违反纪律,悄悄对身边的萧瑜情说道:“这小鬼子的话,就是古里古怪,那么多青蛙,怎么不叫蛤蟆?”

萧瑜情禁不住“扑哧”一下,笑出声来,漂亮的大眼睛随即瞥了他一眼,嗔道:“你呀,还是认真点吧,到了日本可不要出洋相。听说池田二男是个极右分子,你可要小心点,他说不定就会搞出什么名堂来。”

刘伟鸿嘴角一撇,不屑地说道:“那又怎么样?池田这个老鬼子要是敢出幺蛾子,你看我怎么收拾他!”

“刘书记,牛!”

萧瑜情便笑着对刘伟鸿竖起了白生生的大拇指,戏谑地说道。

这个时候,他们谁也不曾料到,此番访日,竟然真的会生出偌大风波。

第1248章大政方针………第1249章红色资本家传人

九五年七月上旬,两台进口依维柯中巴车,驶出宁阳区委大院,向东,进入了直达明珠的国道线。

这是十七座的依维柯小客车。

搭载着京华市宁阳区访日代表团。代表团一共二十三人,团长是京华市长助理,宁阳区委书记刘伟鸿同志,副团长宁阳区区长魏凤友同志,团员有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韩必成,区委办副主任董书语,区委办秘书兼日语翻译高尚等人,还有区委区政府的相关负责人以及金和街道办事处的易书记和曾主任。

外交部亚洲司厉处长,京华市外事办的一位副主任和一位日语翻译,也在代表团的成员名单之中。此外,新华社驻南京记者站的两名记者,也随团出访,其中自然包括萧瑜情在内。

加上代表团的正式成员,一共是二十五人。

在宁阳区投资的三名日商,白川一雄,秋田和井上,再加上白川的汉语翻译兼行政秘书金小姐,也和大家一起坐在依维柯内。他们是陪同人员。

白川,秋田和井上,俱皆是大屋人,此番宁阳访日代表团出访大屋市,白川三人决定全程陪同。反正他们也有一段时间没有回国了,正好借这个机会返回日本国内,处理一下公司本部的一些事务。

京华虽然和大屋是友好城市,但也没有直飞大屋的民航航班。只有一趟航班是先飞首都,然后转飞大屋市。刘伟鸿决定,前往明珠机场搭乘直飞大屋市的班机。

明珠机场,也只有一趟飞大屋的班机,每周一个来回。

起飞时间是下午五点三十分。

如果正点起飞的话,飞行三个小时左右,就能抵达大屋机场。

“区长,这依维柯小客车不错,性能挺好,能坐十几个人,作公务车挺适合的。”

坐在依维柯内,刘伟鸿笑着对身边的魏凤友说道。

这两台车,不是宁阳区委办的车,是从客运公司租来的,民间营运的小客车。这也是依照刘伟鸿的指示,大型公务出行,尽可能坐中巴车,不要坐小车,不经济。一台十七座依维柯小客车,一个司机,能顶得上四五台小车的载客量。

“是啊,我们京华汽车制造公司,正在和意大利依维柯公司合作,建依维柯汽车的流水线,预计明年就能正式投产了,估计价格能够便宜一些吧。到时候区里也买一两台。”

魏凤友笑着说道。

刘伟鸿上任一个半月,除了找公安分局局长吴清谈话,免掉了金和派出所一个治安联防大队长的职务,就没有动过干部,和区长魏凤友的关系,处得很不错。魏凤友也比较配合。

原先大家猜测之中的“龙争虎斗”并未出现。

看来这人到了一定的份上,大家都修心养性,懂得同舟共济的道理,不胡乱起衅了,那样对大家都没好处。一些想要趁着一二把手狠斗而浑水摸鱼,左右逢源的干部,不免深感失望。

刘伟鸿感叹了一句:“现在又开始到处搞汽车了。”

魏凤友马上说道:“嘿嘿,书记,搞汽车现在是个好行当,很赚钱。就是投资太大,一般人搞不起那个大成本。这东西,成本压得太狠,规模上不去,就没有竞争力。搞起来也是个亏。”

刘伟鸿点点头。

根据他脑海里的记忆,九十年代开始,国内汽车行业开始遍地开花,很多地方,不管有没有条件,都在上汽车项目。所有有困难要上,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上,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流行的。

究其原因,主要是两个方面的刺激。第一个方面,是对国家经济发展的后市非常看好,预测分析异常乐观,认为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汽车尤其是小型客车将越来越多的成为生活办公必备用品。第二个方面,是争取立项,争取国家支持。

汽车是大项目,国家扶持的产业,只要能够通过立项,立即就能从国家拿到扶持资金。

刘伟鸿说道:“汽车的主意,咱们暂时不打。不过,区长,咱们可是国家级经济开发区,要是没有几个打得响的企业和几个打得响的品牌,未免有点名不副实。”

魏凤友脸色不由一红。

宁阳撤县建区,也有两年时间了,当初就是打着建这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的牌子才搞起来的,魏凤友也官升一级,由正处级的县委书记变成了副厅级的区长,轻轻松松就迈过了那道坎。可是两年过去,宁阳还是宁阳,基本没有什么变化。各种工业区工业园以及商业区商业园的牌子,倒是挂起来不少,机构和工作人员配置齐全,但真正产生效益的,几乎一个都没有。很多只是一个空壳子,白白增加不少吃财政饭的人员编制。

作为区长,魏凤友当然有责任。

心中有鬼,就不免觉得刘伟鸿这句话是意有所指。

不过魏凤友也是厉害角色,脸上尴尬之意一闪而过,马山便笑着说道:“书记一定是成竹在胸了,那就给大伙上上课吧,让我们都跟着进步进步。”

这倒不是魏凤友故意在调侃刘伟鸿。刘伟鸿到任一个多月,得了个“讲师书记”的雅号。原因无他,刘伟鸿确实喜欢“上课”每次区里开会也好,下基层视察,给基层干部开会也好,刘书记都要给大伙上上课,主要是灌输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和管理理念。刘伟鸿要求全区的干部,不论职务高低,都要睁开眼看世界,尽力学习外界的新知识,新思维,不能再闷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既要低头拉车,也要抬头看路。同时,刘伟鸿也一再强调民生工作的重要性,并且明白无误地告诉大家,论重要程度,民生工作更在经济工作之上。

每到一地,刘伟鸿必定要考察当地的学校和医院,特别是乡村学校和乡村医院的情况,刘伟鸿都要深入了解,反复询问相关人员,力争掌握第一手资料。

尽管刘伟鸿新官上任并未烧三把火,一个干部都没动,甚至很少批评谁,但新书记的威信,却在不知不觉间逐渐树立起来。盖因刘伟鸿对待工作态度之认真,每个干部都能看得到。

刘伟鸿说得明白:你可以做错事,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嘛。但你不能文过饰非。错了就是错了,错了马上改正,还是好同志。

你要是做错了事还在刘书记面前隐瞒真相,想要蒙混过关,那性质就变了。

刘书记绝不原谅你!

刘伟鸿暂时不动干部,不代表他动不了。

等待时机罢了。

谁要是硬往枪口上撞,那就是别怪刘书记手下无情。

隐雷霆于九天之上,往往更加令人心惊胆战。就像高悬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之所以让人害怕,是因为它悬而未掉,却随时都有可能掉下来,从剑下经过的人,无不战战兢兢,冷汗横流。真要是掉下来了,除了被斩中的那个倒霉蛋,其他人反倒都会长舒一口气,从此不再害怕。

你知道刘书记总有一天会发威,但就不知道会是哪一天,这才煎熬。

刘伟鸿微笑说道:“我倒是觉得,有两个方向,值得我们去关注。第一个是饮料和食品行业。尤其是饮料和矿泉水,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都将是朝阳行业。现在,我们的国产饮料矿泉水行业,才刚刚起步,没有哪一家企业,能够做到覆盖全国市场。而这个市场,却只会越来越大。基本面已经具备了。云山那边,有很优质的水源,暂时没有多少工业污染,我看可以考虑引进一个大型的饮料和矿泉水企业。他独资经营也行,我们区里掏点资金,大家合作经营也行。这个东西,只要市场营销到位,很快就能打响品牌。在今后几年之内,顶级市场营销术,依旧是打造大品牌的主要依托。”

原本还略略有些嘈杂的依维柯内,完全安静下来,大家都被刘书记的言语吸引了过来。

“讲师书记”上课的时候,深入浅出,简单易懂,大伙都能听得津津有味,比对着稿子念报告可要吸引人得多了。

“第二个方面,就是机械制造业,主要是重工业。这个产业,国家大力扶持,我们京华的地理优势也很明显,水陆空交通都比较发达。这也是可以做大做强的企业。现在动手,为时未晚。再耽搁两年,难度就要大得多了。另外,服装业和商业批发行业,也可以作为重点来开发。”

魏凤友沉吟着说道:“饮料矿泉水行业,我完全赞成书记的意见。不过,这个机械制造业,尤其是重工业,我们没有基础啊……”

刘伟鸿微笑道:“没有基础不要紧,只要方向正确,工厂可以建起来,人才也可以引进。我们京华,各类大学和职业学校不少,都是可资利用,可资开发的人力资源宝库。把产业和教育紧紧结合起来,转变科研成果为生产成果,就是我们的出路!”

“书记,这可真是与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啊……”

魏凤友感叹地说道。

四点钟左右,两台依维柯赶到明珠机场。

明珠机场比较老旧了,旅客很多,机场候机室熙熙攘攘的,已经很难满足明珠作为囯际化大都市的空运需要。江东新区正在准备新建一个更大的机场,以满足曰益繁忙的空运需求。

飞往大屋市的囯际航班下午五点三十分起飞,还有一个半小时办理各种登记手续,时间方面比较宽裕。候机室内,到处都是拧着大包小包的旅客。其实很多旅客的旅行箱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