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超级位面系统-第1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哥你也听说了,老弟我可是听说,哪里是朝廷想着咱们百姓,那是宫里的太后她老人家,听到陕西大旱百姓手里没有粮食可吃,这心里就开始着急起来。”

    说着,匠工低声的说道:“听说是,太后她老人家在一天夜里沐浴更衣后,到佛菩萨面前跪地乞求,希望能够给陕西百姓求些粮食充饥,谁成想,那天夜里佛菩萨真显灵了,心感太后她老人家的慈悲,就给太后她老人家在山西变出来好多的米山,足够陕西百姓吃上一年的干饭了。”

    “真的?”农民老汉有些不大相信,这也太玄乎了,他求了大半辈子佛菩萨也没见灵验过,如今到显灵了?

    “当然。”匠工见农民老汉不信,接着说道:“老哥你只知道照顾你家那点薄田,不知道也不怪,老弟跟你说,那晚佛菩萨不仅给太后她老人家变出了米山,还有感太后她老人家心系大明百姓,有普世慈悲之心,佛菩萨又赐给了大明一种新的粮食,陕西那边来的人说新粮食特别耐旱,将来种下收成会比麦子多。”

    听到新粮食的特性,这农民老汉心生向往,羡慕道:“要是真有这种粮食,给老汉一些就好了,老汉那几亩薄田,也能有个好收成。”

    “会的,会的,太后他老人家对陕西百姓都如此慈悲,更何况咱们这些住在京城的百姓,离太后她老人家住的皇宫这么近,算的上是邻居了,理应更加照顾。”匠工笑说道。

    农民老汉认同的笑道:“那敢情好。”

    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地域区别始终存在着。

    工匠想到什么说道:“不过老哥,老弟可是听说,陕西那边感激太后她老人家的慈悲,家家户户都供起了画像、香火,尊称太后她老人家为活菩萨呢。”

    “是吗?”听到这里,这农民老汉情急起来,说道:“不行,等回去老汉我也给太后她老人家烧香供起来,不能让陕西那边把好处全抢了去。”

    “对,老哥说的是,老弟回去也给太后她老人家供上,这可是实实在在的活菩萨啊,是位心里装着百姓的太后娘娘呢。”工匠也认同的点了点头。

    两人想着回去给当今太后张嫣立画像烧香,当活菩萨一样供起来,不远处,一阵骚乱引起了他们的注意,一起同声的说道。

    “老哥,老弟,前边好像出什么事情了。”

    说完,相视一眼。

    “大捷,辽东沈阳城大捷,阵斩女真八旗十二万首!”

    “大捷,辽东沈阳城大捷,阵斩女真八旗十二万首!”

    。。。。。。。

    不等两人前去看个明白,一队飞骑共九人,风一般,如一抹红色从眼前飘过,战马奔跑带起来的风,吹乱了两人的衣襟与头发。

    “老汉刚刚好像看到一队红色骑马的将军,从眼前一熘烟的跑过去了。”

    “老弟还听到,什么辽东沈阳城大捷,阵斩女真八旗十二万首。”

    “老汉也听到了。”

    “乖乖,这可是了不得的大捷啊,咱大明多少年来没有听到这样的大捷消息了。”

    “是啊,十二万人也不知道是怎么斩杀的,就算是十二万头猪杀起来也要把子力气呢,咱大明的军队真的是威武啊。”

    “嗯,还是太后娘娘威武,自从太后娘娘监国听政以来,咱大明是越来越好了。”

    “对,这都是太后娘娘仁慈啊。”农民老汉说到这里,转身准备回家,说道:“不行,老汉今天不去看那几亩薄田了,这就回家给太后她老人家立画像,保佑太后她老人家长命百岁。”

    “老哥说的对,老弟也不去上工了,这就回家给太后她老人家烧香供起来。”

    刚出门的两人,又带着吃饭的家伙,各自回了家。

    。。。。。

    皇宫内。

    九骑红翎信使到了京城,将身上带着的东西交到兵部,自然会享受到高规格的待遇,剩下的就没他们什么事情了。

    魏忠贤刚得到消息,立马去兵部拿了红翎信使送来的辽东奏章,李牧的亲笔信笺,带着东西直奔后宫跑去。

    一脸的兴奋,跑起来的样子,根本就不像是个几十岁的瘦老头,矫健的身姿,倒像是个健壮的小伙子,看来自从男根复生,魏忠贤很注意对身体的保养,身子骨变的硬朗了不少。

    在通往后宫的御道上一熘小跑,路上对那些行礼的宫女太监都没心思理会,终于到了后宫的边界,刹住了脚步,双脚不敢再向前迈出一步。

    不管如何兴奋,他的心中谨记一条禁忌,也是在宫中唯一要遵守的一条规矩。

    那就是不得踏进后宫一步。

    这一条宫中禁忌,他铭记于心。

    不能进入后宫,就到不了仁寿宫,李牧大胜女真八旗,沈阳城下阵斩女真八旗十二万的消息,就告诉不了太后。

    “小兔崽子,过来。”情急之下,魏忠贤叫过来一个小太监,将手中的奏章、信笺交给这名小太监,正色的吩咐道。

    “小兔崽子,给老祖宗拿好了,赶紧送到仁寿宫呈给太后看,这路上要是有半点差池,小心老祖宗要了你的狗命,听懂了吗?”

    “老祖宗,小玄子明白。”小太监捧着奏章、信笺,颤着身子弯腰保证道。

    “玄字号的。”说完,魏忠贤踹了一脚这名叫小玄子的太监,骂道:“小兔崽子,这么没有眼力见儿,还要老祖宗我送送你吗?”

    “还不赶紧的,不知道太后等着看呢。”

    “呃。。。。,老祖宗,小玄子这就去。”捧着奏章、信笺的小玄子,不管有半分停顿,急忙向着仁寿宫跑去。

    身后伴随着魏忠贤的骂声:“小兔崽子,快点,没吃饭啊。”

    将奏章、信笺让一名小太监送到仁寿宫,魏忠贤并没有离开,而是等在后宫外面,随时迎接太后张嫣的到来。

    在这期间,一名行迹快速的太监到了魏忠贤身边,弯腰从怀里取出一封密函奉上,说道:“老祖宗,东厂在辽东的密探刚刚送来的密函。”

    “看了吗?”魏忠贤恢复了从容。

    “回老祖宗,密函到了,小的就直接送进宫来了。”

    魏忠贤点了点头,接过密函,再接过身边太监奉上的匕首,挑开密函上的封蜡,将匕首重新放在那名太监的手掌上。

    取出里面的密函信,将信封也放在那名太监的手掌上,魏忠贤才看起密函信里的内容,当眼睛扫过所有文字后,脸上的喜悦由心而发。

    “大明真的在沈阳城大捷,斩杀女真八旗十二万首。”

    东厂送来的密函佐证了兵部消息的准确性,魏忠贤心中大喜,挥手让前来送密函的太监退下去。

    他依然在这里等候太后张嫣,怀里揣着刚才的那封密函。

    东厂太监离开后不久,魏忠贤就看到张嫣从进出后宫的御道上迎面而来。

    许是刚才那名小玄子太监将奏章、信笺送到仁寿宫,张嫣看到内容后,想要在找魏忠贤问问消息的准确性。

    “老奴见过太后。”魏忠贤对到了近前的张嫣行礼道。

    “魏公多礼。”说完,心情焦急的张嫣拿着手中的奏章、信笺问道:“魏公,哀家问你,这奏章中的内容可是真的?这信笺也是牧郎亲笔所写?”

    李牧的亲笔信笺,张嫣一时也拿不太准,她也没有看过几次情郎写字。

    魏忠贤不敢怠慢,点了点头,说道:“太后,是真的,刚刚东厂在辽东的密探送来密函,密函上说辽东经略孙承宗大人,正带着一大堆车马步卒出关,前去迎接上主的凯旋之师。”

    怕张嫣不信,又将刚才东厂送来的密函拿了出来,接着说道:“太后,老奴觉得用不了多久,上主掌管的锦衣卫,也会将消息送到京城来的。”

    看过东厂送来的消息,张嫣心中大定:“魏公,看来牧郎真的战胜了女真人,大明辽东边疆将因牧郎而改变。”

    “上主,雄武自是天下无敌,对付一个小小的女真叛族,自当手到擒来。”魏忠贤笑着拍起马屁。

    虽说不是在拍张嫣本人的马屁,不过拍李牧的马屁,比拍她自己的听着还要欣喜三分,脸上带着笑容问道:“那魏公,等牧郎回来,该当如何赏赐?”

    “太后,上主凯旋之日,朝廷应当以王爷规制仪仗迎接,到时后,太后再亲自出城三十里相迎,以示朝廷皇家对上主的恩宠。”

    魏忠贤想了想,接着说道:“上主立此不世之功,在这之前我们应该再做一些什么?”

    “做什么?”张嫣好奇的问道。

    魏忠贤恭敬的说道:“太后应下旨,将上主立下的不世功勋,传功九边,以示大明武功赫赫。”

    “传功九边?传功九边!”张嫣在心中念道了几句,对魏忠贤说道:“魏公,传哀家懿旨,李牧沈阳城大捷,斩首女真叛臣十二万首,功在大明江山社稷,利在千秋万代,理当传功九边,昭告天下,以震异心宵小之辈。”

    “老奴遵旨!”

    一朝功勋传九边,世上谁人不识李牧名!

    于此同时,孙承宗亲自率领的大队车马步卒已经出了山海关,向着李牧归来的方向迎去。(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八章 锦州城下

    风吹雪寒,冰冻千里辽河水。

    中国古代使用的时间纪年法,为中国古代独有的农纪年法,农属于一种阴阳,以天干地支基础推演而来,六十年为一周期,配以二十四节气,告知世人季节的变化。

    也就是说,古代中国的十月中旬,换算成现代本位面使用的公月份,时间已经进入了十一月份,甚至有可能快到了十二月份。

    在这个月份节点内,冬季已经来临了。

    大明位面的十月中旬,辽东早以进入了滴水成冰的极寒天气,如果人长时间暴露在户外,不进行任何活动,在这种环境下,身体一定会被冻得失去知觉。

    从天空俯瞰,在冬季低温的作用下,辽河水面被冻的如同玻璃镜一般平滑,二十几公分的冰冻层,如一条天然的平摊道路,足可以支撑任何牲畜、车马在上面行走,如履平地。

    此时,在辽河冰面上正有一支延绵数里的队伍,顶着冬季的寒冷,沿着辽河水慢慢前行。

    这只队伍不是别人,正是李牧所率领的得胜之师,自从离开沈阳城后,他就带着这支队伍行进在辽河的冰面上,向着大明踏上归途。

    冰冻的辽河水,很适合用来行走,完全不用担心会发生冰面断裂的现象,也不用在乎方向的错误。

    只要一直顺着辽河冰面走下去,前面就能到达大明边疆。

    唯一的缺点,如此庞大的队伍,带着数不清的牲畜、财物,以及两万多归顺的女真族妇女,却只有两万关宁铁骑在维持秩序,行进起来略显缓慢。

    。。。。

    “大人,锦州城到了。”

    这一路上,满桂都没有时间歇息,不停地骑着战马在队伍的前后奔驰,照看着整个队伍,当看到锦州城出现在眼前,才赶紧打马来到李牧的车驾前禀报。

    车厢内,李牧正躺在哲哲和大玉儿的怀里睡觉,享受着两侧的温香暖玉,火炉中的银霜炭燃得炽红,这种白木炭中的上等炭,燃烧起来没有烟气,又让周围的空气温暖如春,感觉不到一丝外面的寒冷。

    再加上四轮马车的车厢外面,包裹了密不透风的上等皮毛,锁住里面的热气不被挥发出来,也有效的阻挡了外面的冷空气侵入。

    车厢里面一半都是床榻,床榻上铺满了锦被,垫着厚实的皮毛,让人感觉不到任何的寒冷,不用将身体裹得厚厚实实。

    用半果身体包裹李牧的哲哲,听到车驾外满桂的禀报,低头轻语道:“爷,满桂将军说锦州到了。”

    “嗯。”李牧动了一下,一只手放在哲哲的丰满上,待了一会儿,才睁开眼睛,说道:“知道了。”

    被抓住丰满的哲哲,没有一丝想要躲开的想法,就这样被李牧抓着。

    享受了一会儿,李牧坐起身来,看了一眼还在熟睡的大玉儿,对哲哲说道:“你们两个好好的在里面待着,爷出去看看。”

    说完,李牧站起身来,准备掀开帘子走出马车的车厢。

    “爷等一下,外面风大。”哲哲连忙拿起身边的一个斗篷,给李牧披在身上,动作轻柔,像极了一个温柔听话的婢女。

    李牧用手拢了一下斗篷,然后捏了一下哲哲的脸蛋,说道:“乖。”

    。。。。

    披着斗篷掀开马车的门帘子,李牧一个探身走了出来,临近锦州城,整个前行的队伍便停了下来,等待下一步指示。

    满桂一直等在车驾旁,未曾离开,看到李牧要下马车,紧走两步到车驾前搀扶,说道:“大人,咱们到锦州城了。”

    “满桂,锦州城有没有派人前来询问?”下了马车,李牧看了一眼不远处的锦州城,宁锦大战留下的印记,依然清晰可见,尽显这座城池战后的沧桑孤寂。

    皇太极就是在久攻锦州城不下,致使女真八旗损失惨重,不得不选择撤兵回沈阳,结束这场对大明边疆的侵略,才有了这场大明与女真对战以来的一次大捷。

    “大人,目前还没有,怕是锦州城还在执行大人离开时,孙大人下达的严防死守命令,不敢有一兵一卒出城。”说完,满桂接着说道:“大人,要不然满桂派人前去通知一下,就说咱们要进城休息?”

    李牧摆了摆手,说道:“算了,锦州城也算是大明辽东边疆重镇,咱们这些人没必要麻烦他们了。”

    阻止了满桂想要派人去锦州城的想法,指着周围看不到边际的队伍,说道:“这锦州城内也没有多少物资,咱们这么多人进城那不是给锦州城平添负担吗。”

    “全凭大人决断。”满桂点了点头。

    李牧接着说道:“咱们又不是没有粮食,暂时在这辽河的冰面上休息一下,等等看山海关有没有人来迎接。”

    正在说话间,队伍的前面有一骑关宁铁骑跑来,停在两人的面前,禀报道:“启禀李大人,前方有大量的车马步卒靠近。”

    听到有大量的车马步卒靠近,李牧对满桂笑道:“说曹操,曹操还真就来了,一定是孙大人接到了本座的信笺,在山海关召集了一匹车马步卒,派出关来迎接咱们了。”

    这月份,山海关内不可能有商队出关,天气太寒冷了,不适合进行任何的边外贸易,大明军队就更不要说了,他带着狼骑卫、关宁铁骑出关后,辽东边防便开始执行严防死守的政策,防备女真人的突袭。

    再说了,明末后期的大明军队根本就不擅长野战,哪有胆量在关外随意出没。

    “嗯,末将也是这样认为,就是不知道带队的是哪位辽东同僚。”满桂点了点头,一副对出关领队很是好奇的样子,在沈阳城这么长时间,他还是蛮想念那些辽东同僚的。

    李牧也很想知道,便对这名前来禀报的关宁铁骑问道:“带队的是哪位辽东官员?”

    “回大人,是辽东经略孙大人亲自带队。”关宁铁骑回道。

    “孙大人亲自来了?”

    李牧和满桂十分惊讶,两人都没有想到,会是孙承宗这个辽东边防经略亲自带队前来。(未完待续。。)

第二百八十九章 围炉夜话(二合一大章!)

    李牧和孙承宗相见,预示着两只队伍正式汇合。

    接下来的事情自然有满桂来接手,用不到他们两位上官亲自动手安排事宜,坐上官的,总要给手下表现的机会,才能凸显出对手下的重视。

    再说,满桂在沈阳城管理这种琐碎杂事早以得心应手,完全可以一个人处理的清清楚楚,没必要他们两人在旁边指手画脚,那样反而会显得更乱。

    牲畜留在辽河的冰面上,在河岸两侧砍一些树木,用木桩临时围成一个简单的栅栏,阻拦牲畜随处乱跑。

    忙完这些,也到了吃晚饭的时候,所有人都上了河岸两侧,点燃篝火,杀牛宰羊,架起锅炉,准备一顿丰盛的晚饭。

    山海关的队伍到来,孙承宗的出现,也预示着辽东边军严防死守的命令结束了,在拿着代表辽东经略的手令,前去叩开锦州城的城门。

    锦州城守将在见到手令后,即刻带着丰厚的生活物资前来拜见,述说了一些原由,李牧的队伍刚到锦州城下,没有前来拜见的为难之处。

    李牧也很大度的表示了谅解,当着孙承宗的面前,亲自邀请这位守将参加今晚的篝火夜。

    人家严格遵守将令,他没有理由生气,毕竟这条将令还是因他而下达的。

    。。。。

    锦州城下,一段辽河的两侧,点满了橙红的篝火堆,空气中可以清晰的听见木柴燃烧时哔哩啪啦声响。

    军营的篝火夜,总是离不开男人之间互相角力,比拼酒量的活动,将身体里多余的精力发泄完,痛快的酣畅淋漓后,便围着烤好的牛羊肉大快朵颐,唱着只有男人听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