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随身空间-第13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太平说道:“没有什么麻烦不麻烦的,过两天我进镇子的时候给你看看。”这确实不是一件麻烦事情,好狗难求,但是一条普通的大狗却是很容易的,大集上几十块钱就能买到。

第二天一大早张太平家里的人就全都起来到地里摘西瓜去了,将家里面凡是要送到店里面的东西全都过了一遍。装上卡车之后,张太平同着卡车一起来到村长家门口,这里已经等候着好些提着篮子或者口袋的人。今天是第一次在村里收货,张太平需要亲自把把关,定下个标准。

所幸村民们心没有尖,拿来的都是好东西,没有出现什么不好的事情。张太平和王朋过秤,村长拿着个本子在旁边记录,一式两份,一份他自己留着,一份交到张太平手里。弄完后车子出发的时候,除过张太平家谁家的东西是当天最重的便出一个人跟着卡车一同去,一个是在车上面照看,再个就是到地之后下之后的事情张太平就不管了,只是每天早上将自家的东西送上卡车,然后等着一个星期的分钱就行了。至于东西的质量问题相信大家都能明白重要性,会相互监督了,再说了每天还有个老村长在旁边细心查看,实在是没有再航太平好*心的。

随着五月临近,气温升高,夏忙也*近了,麦子已经开始泛黄了。

家里面夏忙时用的农具基本上都是张太平自动手制作的,只有细竹篾编成的可以轻轻抚扫的扫帚和麦镰上面的刀片自己无法制得,需要到大集上面去买。所以他昨天赶了一次大集,买了这两样东西,顺便还给李老带回来一只小黑狗。

俗话说“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天张太平将夏忙要用到的农具都拿出来修补或者重新钉做了一番。接着正在磨刀片的时候,钱老头急急忙忙地跑进来了。

很少见钱老头这样匆忙,张太平有些惊讶,赶紧站起来问道:“出什么事情了?”

钱老头扶在门上边喘气边说道:“赶紧叫上你两只大鹰,麦田里来了一群麻雀,正在祸害麦子呀!”钱老头说话已经有些狠狠地味道在里面了。

麻雀在早先可是被称为四害之一的,其对庄稼尤其是小麦和谷子的危害仅次于蝗虫。有一段时间被人们大量猎捕导致数量急剧下降,最后在动物保护学家的呼吁下国家出台了相应的法规保护了一段时间,而后由于人们的生活逐渐好了起来有余粮了,对于它们偶尔害一些庄稼也没有先前那么反应激烈了。

就这样给了麻雀一段休养生息的时间,尤其是在环境日况下降、动物濒临灭绝严重、人们逐渐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的今天,麻雀的数量有急剧增大了。教科书上面出现的也已经是如何保护它们了,大多数下一代人甚至将它们当成了朋友,可是着是掩盖不了它们在老一辈人心中的形象,更改变不了它们祸害庄稼的天性。城市中没有庄稼当然看不到他么的恶行,在一些山村中,夏忙时麻雀依然是最大的害虫。

观钱老头着急的样子,这次来的麻雀肯定是数目不少了,张太平不敢怠慢,自家的麦地同样会受到麻雀的祸害。起身就跟钱老头朝着外面走去,到门口时打了个呼哨,小金和小风就盘旋在了头顶的天空上面。

在钱老头的带领下,两人三步并作两步半跑着来到东边坡上的一片麦地里。

看到眼前的情景张太平也有点惊讶了,地里面站了好些人拿着棍子在驱赶,只是这里一驱赶,哗啦啦上万只遮张太平心里面也不由升起一股怒气,任谁见到这种情景心里面都不会平静,辛辛苦苦种了一年的麦子眼看就要收进口袋了却是便宜了这些狗东西。更何况人们主要的粮食就是面食,面粉就是从小麦而来,这已经不是简单地祸害了,而是在从村民口袋里抢粮食要村民们的命了。

又是一声唿哨。

小金已然通灵,明白张太平的意思,一声清戾,朝着下面密密麻麻的麻雀扑去,小风紧跟在后面而下。

大鹰在天空上面的统治地位是毋庸置疑的,麻雀群可以不怕人们在地里玩起游击战,但是小金的一声戾鸣却是立即让它们惊慌起来,从麦地里扑棱棱飞起来已经没有了先前成群结队的气势,满天空都是的。

小金俯冲下来当即就挥爪撕裂了一只,后面的小风也是如法炮制,两只大鹰在天空中不断飞舞或用爪子或用利嘴,只见不断有洒着鲜血的麻雀从天空中跌落下来。如果这么多麻雀合起来共同进攻小金和小风的话,即便两只大鹰再英勇也只有落荒而逃的份儿,可惜麻雀没有那个聪明劲儿也没有那个气势,直让小金和小风如狼入羊群般任意驰骋。

站在下面的人看的是大快人心,只见头顶上整个天空都是逃命而去的麻雀,这会儿可没有谁同情那些被两只大鹰杀死的麻雀,这样才能解心头之恨。

天空上的麻雀又在不远处合在了一起,张太平指挥着小金和小风在后面追赶。见他们有往山那头飞的趋势,就赶紧让小金堵截,然后也不让它们两个进攻,就只是在后面三个方向驱赶,只留了一个进山里的方向任其逃窜。

一直将麻雀群赶到了深山之中,小金和小风才回来向张太平复命。

张太平向着村长和钱老头说道:“已经赶到深山之中了,这几天估计是不会出来了。”

村长抹了抹汗心有余悸地说道:“幸好有大帅的这两只神鹰,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呀。”这句话没有夸张,那些家伙落在麦穗上要不了几下就能将上面的麦粒儿啄个大半,现在距离割还得几天,要是照刚才那样子下去,几天后估计麦穗上就只剩下空壳了。

“已经很多年没有见这么多的麻雀一同出来了,今年这是怎么回事呀?看来冬天的时候得召集人手备齐家具进山灭上一些!”钱老头也在旁边说道。

张太平说道:“别,千万别,有小金和小风在,保护咱们这一片一按空鹰该是没有问题的。这周围的村民纷纷过来向张太平道谢:“要不是大帅的大鹰,后果真的不敢想象呀。”“对呀,真是感谢大帅了。”村民们七嘴八舌地说着感谢的话,张太平也没有谦虚,站在那里接受了,今天确实是多亏了两只大鹰了。

也有的小孩子将被小金撕落在地上的麻雀捡起来,拿回去喂狗了,村里的土狗门是很少能吃到肉的,这也算是一些肉了,所以小娃娃们没有浪费。

第278章麦子黄了

为了以防万一,张太平让小金和小风一直盘旋在麦田的上空。没想到第二天早上那群麻雀还真胆大包天又从山里面飞出来了,只是这次还不等它们落在地里就被小金和小风驱赶,这次也许是小金感觉自己的权威受到了挑战,一路上没有收敛,放开杀戒,在麻雀群中大肆屠杀。小喜也跟上去凑热闹了,后面还吊着两只嘴里面不停喊“杀”属于摇旗呐喊的鹦鹉。只一次驱赶的地方可能有点远,几只鸟儿知直到中午的时候才回来。

村民们为了感谢小金和小风,竟然将自家的鸡绑着送来给它们食用,更甚者还有人抓了一条蛇送过来,弄的张太平哭笑不得。推辞不下只能收下,至于小金和小风吃不吃就不知道了。

到了一个星期的时候,吕凤带着这个星期的收入从城里回来了。这一个星期总共卖了差不多六万块钱,吕凤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多的钱,放在自己身上面战战兢兢的,老师害怕让人偷了。一路上坐车手一直放在口袋上面,精神高度紧张,任意一个人在她身上面看上两眼,都能让她胆战心惊个半天。

回到村子里面的时候连自己家门都不进,毫不停留地跑到了张太平家里,将口袋里面用信封包起来的钱交到张太平手里后端着蔡雅芝递上来的茶水竟然有种快要虚脱的感觉。

张太平没有急着打开信封,而是看着她问道:“看你害怕成这样,难倒后面有人跟着你?”

吕凤一愣,摇了摇头上说道:“没有人跟着,只是我自己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钱,装在口袋里面老感觉不安全,一路上看到一个人就感觉好像要抢钱似的。以后这钱还是不要再让我往回带了。”她实在是不想再体会那种紧张一路、好像路上每个人都对自己不轨一样的感觉。

张太平也是一愣,感觉让她将钱带回来确实有点考虑欠缺。丢钱都是小事情,一同而来的人身伤害才是大事情。便说道:“是我考虑不周,以后你给我打个电话将钱让送货的王贵带回来就成了。”

吕凤点了点头,然后将这段时间店面里面的情况向着张太平陈述了一遍。

吃过饭后张太平就拿着钱到了村长家里,让村长在喇叭上面通知了一下发钱的事情,没多久不管是卖东西的人,还是没有卖东西的人来了好大一群。

张太平拿着钱袋说道:“这个星期的总输入已经出来了,现在按照当时记录的东西的多少和在城里面卖的价格发钱。”又拿出十几张纸说道“这是店里面全部东西的价格表,大家相互传着看一下,有没有什么异议。”说着将十几张表单递给村民。

村民们将单子拿到手里面看了看,卖过东西的人各个面露喜色,原因无他,价一个老汉欢喜地出了声,他卖的是山里面采摘的蘑菇之类的山货:“这个猴儿脑竟然一百块钱!”他所说的“猴儿脑”并不是真的猴脑,而是一种样子有些酷似猴脑袋的野生菌,是山菇里面少有的珍品,味道鲜美营养价值高,还有一些特殊的功效在里面,只是这种菌生成的条件苛刻很难人工培育,只能运气好了在山里面偶尔碰上一两个。

看了单子上面的价格之后,村民们自然没有什么异议。如此张太平就根据记录斤两的单子和价格单子给大家发钱了。每个拿到钱的人都比自己自己预料的多,自然满脸欢喜,前来看热闹看情况的人脸上没有什么表情,但是心里面却也是火热的,迟早自己也必定是其中的一员。

值得一提的是,让村民们惊讶羡慕的是,王老枪的西瓜分到了近一万块钱,乐得他嘴巴都快要咧到耳朵后面去了。

分了钱也没有人忘记张太平的好,有的请他去家里吃饭,有的说是给卡车加些油。请吃饭的张太平全都拒绝了,至于说是给车加油的张太平没有管,反正自从卡车买回来之后他是没有掏过油费的。

村民们散了之后,吕凤眉头皱了起来,向着张太平问道:“现在麦子快黄了,到时我家的麦子怎么办?”

张太平和蔡雅芝早就商量好了对策,笑了笑说道:“你家的麦子我家里帮你割了,到时候和我家的混在一起碾了,产出的小麦按照种地的比例分给你。其他的事情你不用管,只要在店里面将店面看好就行了,怎么样?”

吕凤想了想,这不失为一个好方法,而且是对自己很有利的方法,自己虽然只种了一亩地的小麦,但是要是自己一个人忙活的话从地里割回来到变成麦粒儿也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现在不用自己忙活了自然是高兴着点头答应了。其实她也知道这是张太平家在帮自己,但是已经接受了一次帮助也就不介意接受第二次了。

吕凤晚上将天天接回去在家里睡了一晚上,第二天一大早就又和卡车一同离开了。而村子却进入了热火朝天的夏忙准备当中。

这几天每天都能看到村民们在麦田里转悠,一个是害怕麻雀群去而复返,在一个就是掌握麦子成熟的情况。而张太平就是其中的一员。

这割麦子的时间可是有讲究的,既不能太早也不能太晚。太早的话麦粒还是水胀的,割后晒干就瘪了,影响麦粒儿的质量;但是也不能太晚了,如果等其完全黄了的话就拾不到手里面了,要是熟透了麦粒外面的麦是以要随时查看麦子的情况,随处可以看见村民摘下一个麦穗儿放在手心搓一搓然后查看麦粒儿的长势和外面麦壳的情况。有的还会将麦粒儿放在嘴里面嚼一嚼,以此来查看麦粒儿的成熟度。

张太平站在自家地头也搓了个麦穗,将麦粒儿放在嘴里面嚼了嚼,硬中稍微有点软,有些嚼麦芽糖的味道。这个火候还有点欠缺,今天是割不成了,今晚上吹一晚上夜风,明天早上和中午再晒晒到了下午就可以下镰刀了。

直起身子望着在风中起伏荡漾的麦田心中也有些欢喜,沉甸甸的麦穗左右摇摆沙沙作响,直接展示着今年的丰收。

“今年的小麦是这几年少有的丰收了。”王贵从后面上来说道。

张太平点了点头说道:“今年的小麦确实很喜人。”

“只是不知道啥原因不但引来了大批麻雀,就是这地里面的蚂蚱也是提别的多。”说着踩死一只蹦跳到脚前面的蚂蚱。

张太平不知道往年地里的蚂蚱是个什么样子,但是今年的蚂蚱的确不少,在麦秆只见蹦跳着,分好几个品种,有细腿的,有粗后腿的,还有带着翅膀的飞蚂蚱,鸣叫之声也各有不同。记得小时候夏忙期间老爷子就曾给他编制过蚂蚱笼子,放上一两只叫声好听的蚂蚱,挂在门口晚上听着叫声也算是一件趣事,寻思着是不是到时候为家里的几个小孩子也编制几个笼子逮几只蚂蚱。

忽然反应过来自己还正在和人说话呢神思却是不知道神游到那里去了,赶紧定了定神说道:“这不正是说明了今年的小麦质量好吗?在外面那些个打过农药的小麦地里确实没有蚂蚱,但是那些个小麦恐怕对人同样有着危害,只是一般情况下看不出来罢了。地里蚂蚱多了最起码说明小麦的质量更好了,在这些事情上面动物可是比人聪明多了。”

王贵呵呵一笑没有说什么。

张太平问道:“你家的麦子咋样了?准备啥时间开始割?”

王贵也尝了尝张太平家里的麦子说道:“今晚一过明天早上就开割,你这还有点不行呀。”

张太平笑了笑说道:“嗯,的确稍微有点不成,所以明天早上和中午再等两晌,到了下午再进地,反正地也不多。”

王贵又说道:“只是明天这卡车恐怕要耽搁了。”这才是他过来找张太平说话的真正原因。

“哦,没事,我估计这两天也没有人再有心情顾忌这个事情,要拉的东西肯定不多,明天后天两天时间你能找时间出一次车就行了。”张太平无所谓地说道。

王贵想了一下说道:“这个倒是能出抽时间来。”

“你也不必有什么负担,要是实在没有时间也无所谓,还是以收粮食为重。”张太平说道。

王贵笑了笑:“只要明天过后就能腾出时间了,后天出车的话就不影响割麦了。”

张太平说道:“你且你自己的时间就行了。”

两人又说了一会儿话,就散开了。张太平回到家里的时候,蔡雅芝正在泡米,张太平好奇地问道:“这是书快吧,准备做什么了?”

蔡雅芝抿嘴笑道:“再有两天就是端午节了,先将书快泡上,到时候蒸些粽子。”

“端午到了呀!”张太平不甚记挂日子,没想到竟然到了端午节了。

第279章割麦子

第二天张太平又将刀片拿出来磨了磨,在镰刀架子上面装好。这种镰刀的刀片和刀架是分开的,由于刀片为了图锋利是硬钢打造的,使用起来锋利异常但却容易崩掉刀片尖端的薄刃,一般都会备有好几个刀片,刀片可以任意换。

一切准备妥当就等下午进地割了。

这时蔡雅芝过来说道:“我忽然想起来,家里面还没有彩条布,要是到时候忽然下起了大雨就不得了了,还是赶紧买一块彩条布。”

经她这么一提醒张太平也才记起家里面确实没有什么能挡雨的东西,当下就骑车去镇子上面买了一块二十米长十米宽的大彩条布,下雨时不但能遮粮食,平时也可以用来晒东西。

下午的时候,除了被张太平劝回去的老爷子其他人无论大小全都进到地里面去了。

整片麦地里面别的人早已经干得热火朝天了。其实人们喜欢将夏收的“夏”字换成“抢”字,抢收,抢手,自有一番急迫的意味在里面。夏天的天气谁也说不准,也许这会儿还艳阳高照,一顿饭还没有吃完就又变成狂风暴雨了,甚至一边晒太阳一边淋雨的事情也不是没有遇见过。

只有抢收到了打麦场上才算是有点保障了,最少来了雨能用东西遮住。嘿,要是麦子熟了还在地里面却忽然下起了暴雨,那么就只能等着到时候和玉米一起长一地的麦青了。

张太平的这块地两亩,主要耍镰刀的是张太平和蔡雅芝,行如水虽然没有做过这种活,但是却像勇敢地试一试。于是三人割,范茗带着三个小姑娘坐在一棵大树下做腰子。

这个说起来简单,也就是将两把麦秆拧在一起就行了,但是做起来却是没有说得那么容易,最起码范茗就没有叶灵做得好。

范茗不由惊奇问道:“灵儿,你以前是不是做过这个活计?”

叶灵笑了笑说道:“奶奶病了以后收庄稼的事情都是我自己做的。”这一刻十岁小姑娘的脸上却有着与年龄不相仿的成熟。

“灵儿你可真厉害!”范茗感叹道“我是什么都做不来。”

叶灵笑了下没再纠缠这个问题,实在是没有拿出来炫耀的必要,生活所迫罢了,不然一个本应在学校里学习的年纪又怎会连镰刀都会玩了呢?向范茗讲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