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红颜-第2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的心,在砰砰地跳。

她的脸,很奇怪的红透了。

看到手机响,她没有接,就这样直直的盯着。声音停了,她才回了条信息。

顾秋赶到林业厅,来到厅长办公室。

厅长正忙,顾秋就在外面等了一会。

轮到顾秋了,厅长看到他,点点头,“你来啦!”

顾秋说,“家里等得急了,我不能不来啊!”

曹书记率清平班子,在等米下锅,虽然还没有到植树节,但是这么多苗子,要赶在春季栽下去,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林业厅长点点头,“嗯,时间比较紧,你们要抓紧啊。”

顾秋看到他签了字,立刻站起来感谢。

林业厅长在上面批示了,交给顾秋的时候,他问了起来,“你表妹快要毕业了吗?”

顾秋额了一下,马上会意过来。顾秋说,“快了,还有二三个月。”

林业厅长说,“单位联系好了吗?”

顾秋随便应了句,“可能去县里吧,找个工作应该不难。”

厅长摇头,“这样的人才,留在乡下太可惜了。应该在省城这样的大城里。”

顾秋不好意思地笑了起来,程暮雪的工作,哪用得着去联系,她这人挺灵活的,找工作绝对不成问题。

再说,她早就利用假期在外面打工几年了。

当然,顾秋明白厅长的意思,厅长有意投来榄橄枝,八成是他儿子的原因。顾秋说,“这个得看她自己的主意和家里的想法。能留在省里自然最好。”

厅长笑了下,“你先去忙吧。”

顾秋又谢过厅长,这才从办公大楼下来。

第一件事情就是给曹书记打电话,“林业厅的事情搞定了,马上派人拖树苗,五十万株。”

这些苗木,都要去苗木基地运的,由于时间紧迫,顾秋也就不管那么多了,叫清平县自己派人去取。

曹书记听说,顾秋又搞了五十万株苗木,心道今年的量是够了,剩下的就是花钱去买花木市场需要的景观树。

曹书记欣喜地问,“还有别的吗?”

顾秋说,“批了二百万下来。钱估计这两天就能到账。”

曹书记果然大喜,到底是顾秋,当初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如果当初这下这个决心,又哪来今天的喜悦?

还是关系起了作用,换了别人去,肯定达不到这个效果。二百万,能成很多事,虽然说二百万对于一个县来说,有点太少,至少比没有强吧。

他问顾秋,“你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顾秋如实告诉他,“看看吧,一定要把建行那边争取过来,将贷款批下来才行,否则光是这二百万,能成什么样啊?”

曹书记信心百倍,“我全力支持你的工作,家里的事就交给我吧,今年能不能打个翻身仗,就靠你了。”

顾秋也没有多说,交代了几句重点,挂了电话。

建行那边的情况,凭顾秋的关系,只怕不容易打通。而且他要贷的也不是个小数目。

夏芳菲在那边也没有人脉,只能自己想办法。顾秋想,这次只怕要借用人家的关系了。

孔秘书那边,他不好去问,左书记家里可是好久没去了。

顾秋琢磨着,既然来了省城,杜省长和左书记那里,还是要去拜访一下的。

顾秋看看表,决定利用中午的时间,赶去左书记家里,晚上再去找杜省长。

第0612章拜访老领导

左书记中午都回家吃饭的,因此顾秋很容易找到他。

按左家的惯例,应该在十二点四十左右,他们就吃完饭了。然后午休时间。

左书记有午休的习惯,所以顾秋必须赶在午休前,吃饭后,这个点必须踩准。

左书记刚刚吃了饭,坐在沙发上点了支烟,沈如燕正收拾碗筷,门铃就响了。

左书记有个习惯,就是不喜欢家里有外人干涉他和娇妻的私人空间,因此家里没有保姆。

家庭卫生,有人定时来做。每天下午四点左右。

沈如燕听到有人按铃,解了围裙过来开门,发现是顾秋后,她笑了下,“小顾,你吃饭了没有?”

对于小顾这个人物,沈如燕还是比较喜欢的。因此顾秋能得到一份别人无法拥有的热情。

顾秋买了些东西,放在门边上后,沈如燕皱起眉道:“来你左叔叔家里,还要买什么东西?别学人家那套。”

顾秋说,“没去买,这是清平县的地方特产。”

沈如燕这才哦了声,说你左叔在那里。

左书记早就听到顾秋的声音,他没吭声,顾秋喊他,他点了点头。顾秋坐过去,沈如燕问,“你吃饭了吗?”

顾秋说吃过了,沈如燕就给他倒了杯茶,又去忙去了。

现在的沈如燕,也不要上班,只做点饭菜其他的时间还是非常充裕的。

老左喜欢吃她做的饭,沈如燕就主动承担了这个责任。

左书记问,“清平那边有起色吗?”

前段时间,他在报纸上看到,清平班子大肆吹嘘,也可以说是信誓旦旦,要在今年把全县境内,百分之六十以上的空地绿化。

这可是一个非常艰巨的任务,而且据市里汇报的情况,他们清平班子是立下了军令状的。

这件事情,引起了左书记的关注。

因为顾秋是副县长,左书记自然不会认为,这是顾秋干的好事。左书记身为省委书记,每天要管的事情太多,不可能把目光和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清平县。

但还有一件事,引起了他的注意,就是清平县的自来水工程。这样的一个贫困县,能解决这个问题的确不容易。

真正引起左书记注意的是,他们并没有从上面拿走多少资金,大部分钱都是别人赞助。

清平县没什么企业,没什么经济动能,他们哪来的赞助?孔秘书把这个疑问给解决了,告诉他是顾秋在四处筹钱,为清平的自来水工程尽心尽职。

但是当地报纸上,少有提到顾秋。倒是县长频频露面。

一个贫困县,能解决市委自来水问题,这是非常不错的。左书记得知这些清况,暗暗在心里盘算,这小子居然有如此能耐,他们顾系又有希望了。

这些年,两系相争,顾秋一直处于下风,左系处处压制了他们。顾秋的出现,让左书记改变了很多看法。

顾秋此来,也并不是找左书记要钱的,纯粹只是过来看看。

左晓静离开后,老左除了工作就是娇妻。只可惜,法律不允许他们再生了,因此,沈如燕注定此生无子。

沈如燕忙完了,过来坐的时候说,“你有没有晓静的消息?”

顾秋摇头,自从左晓静离开,自己就没有了她的消息。两人约好的,到了那边要给顾秋打电话,她一直没打。

沈如燕说,“晓静在那边也挺好的,只是很少打电话回家。”左书记似乎并不想两人再有什么牵连,因此看了沈如燕一眼,这种事情能不提就不要提起。

再说顾秋现在已经订婚,他又是顾家的人,没必要搞得以后痛苦。在左书记家里呆了二十分钟,顾秋起身告辞。

他不能影响老左的午休,沈如燕说,“他来干嘛了?”

左书记道,“八成是想寻求支援,清平县这种地方,没有外力扶持,短期内不可能有发展。”

左书记看得透彻,分析很清楚。

的确,清平县如此贫困,没有外力作用,他们很难把经济搞起来。

让顾秋去清平县,有几个原因。

当初的想法,最重要的就是不要让他和左晓静太亲近,免得发生那种事,可没想到的是,顾秋走后,左晓静也心灰意冷,去了米国。

另一个原因,左书记也想看看,顾家传人的能力,他们在官场上又该如何作为?

虽然他不屑去压制顾秋,至少可以通过顾秋来了解顾系。正所谓,知己知彼。

沈如燕呢,心里总觉得,顾秋这孩子不错,遗憾的是,他不能与左晓静在一起。

在沈如燕看来,顾秋和晓静之间,就象电视里的男女主角,观众总是希望他们能在一起,剧终的时候,是个喜剧结尾。

顾秋走后,沈如燕就在想,这孩子倒是真不错,如果能帮他一把就帮一把吧。

下午,老左上班去了。

沈如燕打电话给顾秋,问他来省城干嘛了。

顾秋开始不说,后来沈如燕道,“在我面前,你就不要顾忌,我不会跟老左说的。”

顾秋才说出了实情,自己要找建行行长贷款。

沈如燕哦了一声,说凭你们清平县这地方,想贷款的话,银行恐怕有太多顾虑。

顾秋说,“没办法,不争取资金,清平县就搞不起起色,不管行不行,我都要去试试。”

沈如燕鼓励他,“有志者,事竟成,我相信你的执着,会成功的。”

顾秋倒是研究了这个建行行长,听说这个人比较顽固。他不收礼,不吃人家的饭,也不跟别人有什么过近的来往。

他没有那种收藏嗜好,唯一的爱好就是看书。

这样一位行长,顾秋分析了许久,的确有点无懈可击的味道。那自己该怎么下手呢?顾秋还在头痛。

下午,他打电话给夏芳菲,夏芳菲接了,声音很平静,听不出任何异样。

顾秋说,“晚上能不能跟我一起,去会会这位行长?”

夏芳菲犹豫了会,“那好吧!”

她发誓,绝对不能犯昨天晚上这样的错误。

让顾秋下这个决定,主要是杜省长不在。

既然杜省长不在,那就去会会人家试试。

夏芳菲和顾秋去银行,找人家行长的时候,对方看到两人,脸上没什么表情。

顾秋说明来意,对方笑了下,“很抱歉,晚上没时间,最近一个月都没时间。如果你们要贷款,请走流程。”

走流程,那是一条看不见希望的漆黑的路。

象这种情况,绝对不能走寻常路,再说,这个流程走下来,就算是有机会批下来,至少也是三五个月之后的事了。

顾秋在人家面前,没有半点面子,只得回去。

夏芳菲说,“不要灰心,再想想,总会有希望的。”

顾秋想了想,“也只有这样了,我晚点再到杜省长家走一趟。”

提到杜省长,夏芳菲的脸色就有些不太自然,虽然这种变化极不明显,还是能看得出来。

夏芳菲说,“我先回公司了,有什么事情你打电话。”

说完,她就匆匆走了。顾秋看着她的背影,当然知道她在回避什么。晚上十点多,杜省长才回家。

顾秋等他一晚上了,看到顾秋,杜省长就问,“你怎么在这里?清平不是大搞项目吗?”

顾秋说,“我过来看看您呢。好久没有来看望你们了。”

杜省长笑了,“八成是遇上什么难题。”他还真说对了。一眼就看穿了顾秋的心事。

在杜省长面前,他这点心思无处可逃,顾秋只得说了,杜省长说,“这个建行行长最头痛,谁的面子都不给。你还是不要去找他。”

杜省长这么一说,顾秋还真打了退堂鼓。时间太紧了,不想在一个冥顽不灵的人身上浪费太多时间。

第0613章茶道

顾秋也想过了,杜省长的说话很对,如果明知道不可以,那就不要浪费时间了。不如想其他的办法。

但是顾秋又想过了,其它办法暂时无门,到哪里才能搞到这么多钱?他们细算过了,至少得搞几千万。随着工程进度深入,以后还要增加投资。

除了银行贷款,其它地方不可能搞出这么多钱的。

顾秋头大了,从杜省长家里出来,一个人走在大街上,低头想事。

一辆黑色的奥迪车开过来,按了几下喇叭,“嘀嘀——”

有人探出头来,“小顾——”

顾秋扭头一看,“沈阿姨。”

这个沈阿姨,才比顾秋大不到几岁,但她的辈份摆在那里,人家可是左晓静的小妈。老左的女人,娇妻。顾秋很奇怪,她怎么出来了。

沈如燕看到他一个人走在路上,喊了句,“上车吧,我带你去喝茶。”

顾秋愣了下,拉开门上车了。

开车的司机回头看了眼,他认识顾秋。前段时间,顾秋经常在左书记家里进出自如,就象自己家里一样。

车子里,带着一股淡淡的香水味。

顾秋离她远远的,根本不敢靠近。

要知道,这可是老左的女人,左晓静的小妈。

虽然沈如燕很漂亮,顾秋还不至于这么浑,看到女人就想上。对长辈的尊重,是做人最起码的礼节。

沈如燕说,“你怎么一个人在这里?”

顾秋说,“我出来逛逛。”

“建行那边没动静吧?那个行长可是个老顽固,谁的账都不卖的。”

顾秋点点头,“我去找过他了,他根本就不讲情面。”

沈如燕笑了,“没事,车到山前必有路,总有办法的。”

司机把车子开到茶楼,顾秋立刻下车,本来要给沈如燕开门,司机已经抢了这活了。沈如燕穿着一条黑色的裙子,高跟鞋,提着一个很漂亮的包,走路的时候,她轻轻提起了裙子。

顾秋跟在她的身后,闻到那股淡淡的清香。

茶楼很高雅,门口的迎宾小姐,跟环球小姐一样漂亮,而且气质过人。

看来沈如燕是这里的常客,她们都认识沈如燕,见两人走过来,迎宾小姐脸上带着笑,“沈小姐,您来了。请问几位?”

沈如燕笑笑,“三位。”

“请跟我来!”一名身材高挑的迎宾引导两人上楼,还是老地方。

顾秋跟她进去,打量着这间茶楼。茶楼里,带着淡淡的书卷气。墙上挂着一副书,茶香。茶香这两个字,用的是行楷。

笔墨很浓,凝目望去,仿佛这两个字,象要突出来了一样。如果换一个角度,又象是一条汹涌的河流。

顾秋觉得这几个字,写得很有深意。但偏偏没有署名。

顾秋是个书法行家,看着这两个字,就在琢磨什么。沈如燕说,“你也是行家,知道这是谁写的不?”

顾秋摇头,沈如燕笑了,“这是茶楼的老板写的。”

顾秋一惊,真没想到这家茶楼的老板,还有如此造诣。沈如燕说,“这家茶楼里的字,都是他亲自写的。也可以说,这是他的个人书法展。”

顾秋暗暗称奇,茶楼重要突出一个雅字。因此,在装修风格上,重点突出风雅这种风格。当然,前来喝茶的人,三流九教都有,但无一例外的,这些人必须有钱。

一般的普通市民,当然舍不得在这样的高档场所喝茶,这里一壶茶下去,普通工人一个月工资。顾秋和沈如燕坐下来,一名头发很长的服务员进来了,这名女孩子很有特色,她的头发长达腰际。

她的个子也很高,两种与众不同的特色叠加在一起,就成了一种特别的气质。服务员这个行业,最善于的是微笑和亲和力。

她朝顾秋和沈如燕笑笑,“沈小姐,今天几位?”

沈如燕的头发也是披着,很垂,她的头发刚刚剪过,仅到肩膀的位置。侧过头打电话的时候,头发很柔美。顾秋刚才听到她说过,便接过话题,“三位!”

服务员微笑点点头,给他们张罗。

外面传来服务员的声音,“行长,这边请。”

沈如燕站起来,朝顾秋使了个眼色。

顾秋刚站起,另一名服务员就引着一名男子进来了。顾秋看到他时,有些惊讶,此人竟然就是自己碰了避的建行行长。

显然,对方看到他的时候,也呆了下,不过他马上明白过来。今天沈如燕请他喝茶,原来是别有深意。

沈如燕伸出手,“行长辛苦了!百忙之中还把你叫出来,真是不好意思。”

行长哈哈大笑,“没什么不好意思的,你叫我,我再忙也要出来。”

沈如燕笑道:“非常感谢您这么给面子。”她给顾秋做介绍,“这位是顾秋,我的外甥。”

外甥?

顾秋听到她这么介绍自己,差点要喷了。

沈如燕到底是歌舞团出来的,演起戏来,一点都不露痕迹。连顾秋都佩服她的演技。行长显然十分意外,打量着顾秋,说,“我们认识!”

顾秋喊了句,他就点点头,“小伙子不错,年纪轻轻,就当了副处级干部。有潜力。”

沈如燕说,“他就是我们家里最有用的一个,换了别人,我还不想管他们的事。他从小就最听话了,遁规蹈矩。而且有潜质,是块材料。”

旁边的服务员给三人斟茶,听着三人谈话,她就在那里恭恭敬敬陪着。

今天喝这茶,行长可谓是亏大了。

他怎么也不敢相信,顾秋竟然是沈如燕的外甥、这太巧了吧?

不过怀疑归怀疑,既然沈如燕这么说,就算他不是,也必须是。

沈如燕只是提了下,大家心照不宣,也不必再说其他的。因此,接下来的话题,就是拉家常。顾秋也搞不懂两人的关系,看起来他们应该还不错。

按年龄,行长足可以当沈如燕的父亲辈,因此,顾秋猜测着,他们应该是其他的关系。再说沈如燕是老左的女人,不可能存在那种事。

坐在那里聊天,聊着聊着,就扯到了书法作品上。行长很健谈,什么都能聊。虽然他没什么特殊嗜好,但是他对书法也有相当的了解。

三人正说着墙上的字,茶香时,茶楼的老板匆匆而来,进来就喊,“真是不好意思,来迟一步。”

沈如燕和行长都站起来,跟他握手。茶楼老板先是给两个男人敬烟,坐下来后,对服务员道:“你去忙吧,我亲自来。”

茶道,是非常有讲究的,这是一门很深的学问。煮茶可不比煮饭,这里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