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红颜-第47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最后,他宣布,感谢远道而来的新加坡白氏企业,为宁德教育事业捐助一个亿的消息。

当时,那些正在看电视的企业家们,一下就炸开了锅。连左安邦反应也极为激烈,什么?一个亿?

正在喝开水的他,猛地跳了起来,手里的杯子打翻了。

当顾秋公布这一消息,那些企业家们,脸上就挂不住了。

宁德才区这么大,上千家企业,居然只捐助了区区二千万。当然,这上千家企业中,有一部分是没有捐助的。

还有一些企业,不过十几个人而已。

真正的大企不是很多,产值过亿的企业不到三十几家,产值在几千万这个等级的居多。不过他们的捐助,是相当有限。

看到这新闻,他们就觉得,自己做得太小气了。

更有一些人在心里觉得这事,说起来有点没面子。

这笔资金,注入教育局的一个全新的账户中,开始筹备学生们的服装。

为了保护服装的供应,和在明年开学之前能够全体换装,顾秋要求教育局那边,到沿海服装业最发达的地方去采购,联系供应商。

内地这边的小企业,通通不予考虑。

关于顾秋提出为孩子们解决服装一事,很多小厂家就在悄悄地努力找关系了。

无奈这个量太大,他们根本承受不了这样的规模。按理说,真要是把这个单位接下来,小企业一年就壮大了。

但是他们能量有限,厂地有限,时间有限,制约了他们的发展。

对于白氏集团赞助一个亿的事,左安邦一直在想,这是为什么?白氏集团凭什么会赞助宁德一个亿?

这个问题,在很长一段时间内,他都没有想明白。

左安邦很想见到白若兰,跟她交流一番。

白若兰这样的女子,一直是左安邦追求的对象。当初他看到白若兰就动了心思。他甚至想到,如果与白若兰结婚,无疑是为左系争取到了一个巨大的财团。

但是后来发生了一些意想不到的事,在宁系的穷追猛打下,他误打误撞,与曹慧发生了关系。

突然想到白若兰,左安邦心里还有些想法。

白若兰和夏芳菲一起,创建了双娇集团,左安邦琢磨着此事,他就来到省城,想找夏芳菲谈谈。

看着双娇集团的崛起,左安邦倒是希望,夏芳菲能和左系走得更近一些。因为之前,左书记对双娇集团颇为重视。

左安邦突然造访,令夏芳菲有些措手不及。

她跟左安邦没有任何交情,也不知道左安邦的用意,见到左安邦的时候,听到左安邦老是提起左书记,夏芳菲就在心里思量,他这是用意为何?

顾秋完成了资金筹集之后,特意赶到省城找杜省长。

关于白氏集团的百亿项目,要好好运作一下。

当然,能够在南阳落户,那可是一件不得了的大事。

顾秋提着东西,拜访老领导。

杜省长正在家里练字,看到顾秋时,他就说了句,“你来得正好。”把笔丢给顾秋,“热热身。”

顾秋说,“没天天闷在家里,出去透透气吧!”

杜省长道,“你有什么事就直说?”

顾秋道,“我只是过来看看您,听听您的教诲。”

杜省长笑了下,“我可是听说,你到处拉赞助,怎么?拉到我这里来了?告诉你,这种事情我可帮不了你。”

顾秋很小声地道,“赞助的事,已经解决了。”

“哦,有这么快?”

顾秋笑,“还行吧!”

杜省长说,“行啊,你小子。”不过这事,在某些人眼里看来,那是哗众取宠的事。搞个教育事业,那可不是给孩子们买几件衣服就能解决的事。任重道远啊!

杜省长扔了笔,和顾秋出门了。

省城的大街上,可是一年一个样。杜省长上台以后,更是注重省城的发展,他执意将省城,打造成为能与沿海一线大城市比肩的内地城市。

两个人走在路上,顾秋说,“我们去喝茶吧!”

杜省长也没有拒绝,他对顾秋说,“如果有一天,省城的发展,赶上沿海一线大城市,你觉得会怎么样?”

顾秋说,“这个我完全相信,以这几年的发展趋势,和您的英明决策,这个不难实现。”

杜省长骂了一句,“马屁精!”

两人来到茶楼,杜省长正要问,“你和左安邦的关系,怎么如此难以处理?”

突然间,他就看到茶楼里,左安邦和夏芳菲在那里喝茶。

第1059章一汽事件

左安邦是约夏芳菲出来,夏芳菲当然不会在自己家里接待他,因此,就选了这么一个地方。

而杜省长和顾秋,阴差阳错也来了这里。

当然,选择这里的原因,主要还是这里环境不错,茶好。

看到夏芳菲和左安邦的时候,杜省长脸上那一闪而逝的神色,令人难以察觉。

到底是杜省长,修养非同常人可比。

顾秋跟在后面,也看到了两人,当时他的心里,比杜省长更加生气。

杜省长直接上楼,也没有惊动任何人。

顾秋多看了一眼,也上楼去了。

两人进了一个包厢,坐在沙发上,有专门的服务员为两人煮茶。

杜省长说,“最近省城决定开会搞个招商评比活动,年关将近,必须加大力度引进外资。”

顾秋道,“现在招商引资,比以前难度更大了。刚开始改革开放那些年,相比之下政策要好许多。”

杜省长说,“这次政策是这样的,看项目的大小。小项目没有太多优惠,大项目可以考虑。”

顾秋道:“多大的项目才是大项目?”

杜省长说,“至少五十亿左右,才能在省里排得上名。否则项目太小,意义不大。”

顾秋哦了一声,他一直在考虑一个问题,白氏集团的百亿大项目,落在哪里最为恰当?

当然,他也想引进来,落在宁德地区。

但是宁德地区,没有能匹配的企业。这种投资,必须与地当汽车制造业匹配。在省城倒是有这个机会,省城有一家大型的汽车工业生产厂家。以前做重汽,后来做面包车,小汽车。但是技术上一直达不到标准。顾秋想来想去,也只有这一家了。

这家汽车制造厂是属于国企,叫南阳一汽。

厂地那是不用说,大得没边了。光是工厂的工人,都多达十万,俨然一座小城。

现在他们改革,面临的就是资金,技术问题。

很多汽车企业,都与外商合资,很快就在大陆占有一定的市场。那些日资企业品牌,更是销售奇好。

有人预言,在未来的几年里,大陆汽车市场销售,将成为全球第一。

这一点,很少有人质疑。因为诺基亚公司与摩托罗拉公司在手机上的竞争,充分说明了这一点。

当初,摩托罗拉公司一直认为,大陆市场还不完善,不成熟,或者说,他认为这些人,还达不到购买手机的条件。

而诺基亚公司的观点完全相反,因此他们迅速抓住这个机遇,一举成为全球大的手机经销商。

顾秋心里琢磨着这事,杜省长呢,他也在考虑,马上就要过年了,要在年关来临之前,再冲一把,让今天招商引资的规模,再上一个台阶。

后来,杜省长又跟顾秋谈到,宁德班子不和谐的问题。换了别人,这些话他是不会说的。

只是因为顾秋和他的关系,顾秋也曾一度在心里猜测,杜省长对自己关照的诸多问题,会不会有自己这个顾系背景在内?

当然,如果能让杜省长和顾秋扯上关系,这才顾系来说,也是如虎添翼的事。

顾秋承认,自己与左安邦之间存在着很大的隔阂,这种关系,直接导致了很多工作不便开展。

在相当的程度上,左安邦非但不支持,配合自己,反而拉后腿,这一点令顾秋实在不爽。

顾秋何曾不想,让左安邦调走?

如果让自己和宁雪虹合作,肯定不是今天这局面。

在茶楼里谈到十点多,顾秋送省长回去。下楼时,夏芳菲和左安邦早已离开。

顾秋给夏芳菲打了电话,说晚上到她那里去过夜。

杜省长呢,回到家里,继续练字。杜小马在旁边说,“爸,你今天状态不对。”

杜省长看了他一眼,“你懂什么?”把笔搁下,就坐在沙发上抽烟。

家里的电话响起,黎小敏接了电话,马上喊道,“爸,找您的。”

杜省长接过电话,秘书在电话里急道,“一汽发生群体事件,书记和总经理都被他们堵在办公室,恐怕要出大事。”

杜省长道,“什么情况?”

“具体情况还不是很清楚,正在问呢!”

“告诉他们,先把事态平息,其他的事情,冷静下来再处理。”杜省长挂了电话,站起来背着手,在客厅里踱来踱去。

南阳一汽,一直是南阳的大型国企,几次转型,效果都不理想。最后一次,新任班子决定,继续从事汽车制造行业,干以前的老本行。他们也一直在寻求合作单位,无奈没有哪家外资企业看上他们。

没想到内部矛盾终于激化,工人们把领导班子成员困在办公室,非让他们给个交代不可。

十几万人的大型国企,如果没有雷厉风行的手段,没有巨额的资金,没有适当的机会,怎么可能绝处逢生?

顾秋来到夏芳菲家里,夏芳菲正准备洗澡,看到顾秋过来,就给他递了双拖鞋。

顾秋问,“你晚上去哪了?”

夏芳菲望了他一眼,“左安邦来了,我请他去喝茶了。你是不是来过?”

顾秋说,“没有,我去拜访杜省长了。”

夏芳菲没有说什么,回到沙发上坐下。

顾秋问,“左安邦来干嘛?”

夏芳菲道,“他能有什么事?向我打听若兰的事,莫名其妙的。”

顾秋在心里冷笑了声,他究竟要干嘛?晚上,两人在聊天的时候,一汽那边已经出事了。

杜省长连夜召开会议,就南阳一汽的问题进行探讨。

但是很多人都没有一个好的方案,有人说,不如直接破产。政府已经承受不起这么沉重的负担了。

也有人说,“分流吧,把企业给分解,承包到个人,或者用其他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还有人说,“这么多职工,万一破产,那是要出大事的。只能想一个办法,慢慢实施解体方案。不有下猛药。”

众说纷纭,就是没有一个具体的方案出来。

闹到半夜,三点多钟,由政府出面,才把事态压下去。第二天一早,阳书记就这事,进行了会议。

要求政府尽快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案,解决南阳一汽的问题。阳书记说,“这个问题,刻不容缓,政府班子必须不遗余力,解决这个问题。”

这可是十来万人的大企业,哪能说解决就解决?

杜省长也是一愁莫展,本来,象这样的企业,早就应该破产了,但是一直由政府担着,国家贴钱,让他们延续至于。

现在走向市场经济,国企一日不如一日。除了那些垄断性行业,其他的国企,就象濒临灭绝的恐龙。

有人说要保这些国企,有人说,让他们自生自灭。

这个会议,开了二天,都拿不出具体可行的方案。阳书记道,这样吧,分几步走。

我去安抚这些职工,一文那边,你就尽快想办法,争取早点解决问题,不要让我难看。

杜省长又是继续开会,政府班子里这么多领导,每个人的意见都不统一。

最后阳书记没有办法了,在会议上放了狠话,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让谁上来。

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

自古以来,重赏之下必有勇夫。说不定这么一刺激,还真有人解决这个问题。

顾秋当然不知道那天晚上发生的事,他是回到宁德之后,听人家说的。南阳一汽工人闹事的事情,没有上电视也没有上报纸。

左安邦也听到了这个消息,他很在意这句话,谁能解决这个问题,就让谁上来。

因此,左安邦开始绞尽脑汁,寻思着解决南阳一汽的问题。

奇州的宁雪虹,也听说了这事,虽然她不太肯定这是阳书记说的话,但这个条件太诱人了,她也决定一试。

第1060章光明正大

其实,这句话只是阳书记当时气头上的话。

副书记私下里,悄悄说,“这样不妥,政府那边会很被动的。”若大一个省政府班子,解决不了南阳一汽的问题?

说出去,那是丢人。

阳书记虽然稳重,但说这句话,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的。如果有人能解决这个麻烦,官升一级,这又有什么不妥?

于是他喊来了杜省长,重点讨论这个问题。

杜省长就亲自下去了,深入调查。

组织专家,就南阳一汽的问题,进行研究。看看哪个方案最好,就实行哪个方案。

可南阳一汽的职工,非常的愤怒,他们反映很多问题,主要是关于那些领导班子严重腐败。

据说,一个分管采购的部门经理,短短的几年时间内,捞到上千万的家产。这些钱哪里来?

企业的亏损,一年比一年严重,但是小数人的腰包,越来越鼓了。有些企业领导子女,开豪车,住别墅,招摇过市。这还不算,有一次,一名领导的女儿开车撞了一名职工,非但不赔礼道歉,反而叫人把人家打了一顿。

这事影响极坏,职工们的情绪越来越不稳定。

就在前几天,终于爆发了。

杜省长下去,第一件事,就是整顿,查处贪腐问题,打击那些仗势欺人的领导家属子女。

杜省长在南阳一汽,展开了一场严厉的整风运动。一时间,多名企业领导人被查处,科处级干部,一共牵出二三十个。

南阳一汽的案子,轰动一时,也成了杜省长仕途上,最严厉的一次整风运动。

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里,杜省长基本都呆在南阳一汽。这次重拳出击,给这些职工们出了一口恶气。

大家无不拍手称快,高呼杜省长万岁。

但是杜省长心里明白,这事,还没有解决。整风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的班子重组,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还有,重组之后,如何挽救整个企业,这才是重中之重。

为了这个问题,杜省长几天都睡不好觉了。

白若兰呢,安顿好新加坡的事务,带着秘书周琴来到南阳。她要投资汽车产业的事情,除了顾秋夫妇之外,没有向任何人透露。

夏芳菲也不知道,她有一个如此庞大的计划。

到了南阳之后,从彤和夏芳菲去接的机。

顾秋得知这个消息,私下里和白若兰通了电话,让她对外不要宣布此事。

此刻已经临近过年,顾秋借着周末的机会,赶到省城。

跟杜省长约了一个时间,带上白若兰去见杜省长。

这一次,是非正式的洽谈。

对外,一律保密。

杜省长正值困惑之际,突然听说,白氏集团有意在大陆投资,建立一个汽车品牌。这一刻,他眼前一亮。感觉到这是一个机遇。

外资企业,对工人都有严格的要求。

毕竟她们前来投资,是要赚钱的,并不是过来做慈善事业。因此,白若兰在原则上的问题,一概不妥协。

与南阳一汽合资,由白氏集团提供技术和资金,但是所有的职工,都要通过考核,不合格者坚决不录用。

而且从上到下都采用聘用制,没有所谓的铁饭碗这一说法。从某种意义上讲,新工厂与老工厂,基本上没什么关联。

只是从他们那里就地取材,与南阳一汽合资。

所产生的利润,将来也许可以救活原来的老企业。还有一点,新的企业成立之后,老企业可以为它加工零部件,这也是一种途径。

汽车产业,拥有自己的品牌之后,将会有很多零部件需要加工。如果这个品牌做得好,市场占有率高,新旧两大企业都会跟着火红起来。

杜省长看中的就是这个,只要新企业盘活了,老企业为他们加工,利润也不低。

白若兰还有一个重要的条件,就是原来一汽的部分场地,必须归她无偿使用。光是这一点,就能给她节约不少资金。

杜省长看在长远利益上,不得不答应了她的要求。

接下来,白若兰开始进入考察程序。

夏芳菲听说,她要在南阳再度投资百亿的大项目,显然,光是这个项目的本身,就超过了双骄集团所有资产的总和。

夏芳菲对她这个决定,感到不可思议。

但是白若兰已经进入考察期了,如果条件成熟,她肯定要在南阳落户。

这个消息,不径而走。

很快就有人知道,顾秋引进了这个近百亿的大项目,因此,省委几位大佬就在那里议论了。

这个顾秋还真是不错,能引进这么大的项目,解决了我们南阳一汽的燃眉之急。

副书记说,“岂只是燃眉之急,只要白氏集团能够稳定下来,必定成为我们南阳的纳税大户。”

阳书记对此,没有表态。

杜省长陪同白若兰,在南阳一汽考察了半个月之久。考虑到在过年了,白若兰提出,年后再签合同。

阳书记对杜省长说,“这个项目一定要抓紧,不要因为过春节担误了时间。要不要把那个顾秋调过来,这段时间就让他全程跟着这个白氏集团。”

杜省长说,“这倒不必,白氏集团还是蛮有诚意的。”

阳书记还是不放心,“这样吧,这个春节,一定要让客人过舒服了。你成立一个应对小组,把顾秋同志也叫过来,其他的事情不要做,专给我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