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官道红颜-第7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就不要夸我了,我心里清楚。”

夏芳菲道:“杜书记所担心的,是不是想动之人,却不能动?”

杜书记愣了下,目光落在夏芳菲那张美丽的脸上,原本犀利的目光,立刻变得柔和起来。

“我不得不承认,你是一个观察入微的人。很多事情,你只通过表面,往往就能深透其中。”

夏芳菲轻轻端起茶壶,给杜书记加水。

“别忘了,我是记者出身。记者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任何事情,都比别人多一双眼睛。”

杜书记说,“以前我很怕记者。”

“那现在还怕吗?”夏芳菲的声音,柔柔的,很悦耳,听起来很舒畅。

想必见过她的人,都不得不承认,她那份独得的魅力。

杜书记无法想象,象这样一位女子,为什么孑然一身?

或许,每一个单身的女人背后,都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杜书记喝着茶,思绪有些飘远。

圣人的境界,无非就是美女当前,坐怀不乱。

君子的境界,也不过不趁人之危。

杜书记的修为,自然不同于常人。但他突然对夏芳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夏芳菲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聪明的女人,除了善于能说会道,更善于倾听与等待。

睫毛眨眨,脸上带着一种永看不厌的笑。

有人说,笑,能让你活得更年轻。

夏芳菲就是在这种笑容中,抢得了属于自己的青春。杜书记意味深长的道:“怕!但不包括你!”

夏芳菲的笑,更浓了。

那是一种会心的笑,发自内心,没有丝毫做作。

记者,的确是一种很缠人的动物。

他们很辛苦,却也令人望而止步。做为南川政界首要人物,杜书记又何尝不是?

但眼前这人,不管她是什么职业,不管她是什么身份,她,永远那么亲切,那么百看不厌。

杜书记喜欢跟夏芳菲在一起,享受那种宁静,那种心与心的交流。一次偶然的邂逅,让两个人不期而遇,从此,便为知音。

“谢谢!”夏芳菲美目一扬,竟然流露出一丝隐隐含羞的情意。两个人在这样的环境下,无比的空明。

杜书记更是心境大开,将今天的郁闷一扫而光。

有时他不禁在心里想,凡尘俗事,总令人烦恼,如果人生得此一伴侣,夫复何求?

夏芳菲在往日里,跟眼前自然判若两人,她也就只有跟杜书记在一起时,才会流露出这种别具一格的风情。

或许正是这种古香古色,再配上夏芳菲这样的女子,才让杜书记感触良多。

此刻的茶,不再是茶,而是天地之间,最精美的琼浆玉液。眼前的人,俨然一个云中仙子,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杜书记看着夏芳菲,夏芳菲的脸上飘起一丝红晕。

略带些许羞涩的脸,美得让人心动。

杜书记好象意识到自己出格了,抹了抹脸。

夏芳菲站起来,款款走到古琴边,“杜书记,让我为您再弹一曲吧!”

杜书记点点头,不再言语。

夏芳菲身材颇高,走起来就象一团云雾,从眼前飘过。那种淡淡的幽香,沁人心脾。

美妙如仙子的步履,似迎风摇柳。

咚——!

一个起伏如泉水叮当的声音,幽幽荡开。夏芳菲那双精美的手,十分流畅地弹开了。

美妙,再次让人回味。

只有用心去聆听,才能感受到的那种纤柔。古琴就摆在窗旁,临窗而放,夏芳菲留给杜书记一个背影。

透着她身上的薄纱,隐隐能感觉到她的身材,是那么的完美,仿佛从上到下,没有一丝多余的赘肉。

她的身材,自然天成,与这琴声融为一体。

微风拂来,薄纱飞舞。从夏芳菲纤纤十指间,荡出来的音符,余音不绝,绵远飘渺。

夏芳菲弹的是一曲南宋时期的《潇湘水云》中的第一段。乐曲开始,飘逸的泛音使人进入碧波荡漾、烟雾缭绕的意境。那种美仑美奂的感觉。

杜书记听得入迷,竟然连手上的茶水都忘了喝。

他就这样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似乎深有所思,又似乎什么都没有想。

夏芳菲微微一笑,她甚至不用看,好象是感觉到了杜书记的表情,曲调陡然转变。

换了一段充满着情意绵绵的曲子,她弹的,竟然是《凤求凰》里的段子。

相遇是缘,相思渐缠,相见却难。山高路远,惟有千里共婵娟。因不满,鸳梦成空泛,故摄形相,托鸿雁,快捎传。

喜开封,捧玉照,细端详,但见樱唇红,柳眉黛,星眸水汪汪,情深意更长。无限爱慕怎生诉?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

杜书记的眉头动了几下,伸手端起杯子喝了起来。夏芳菲背对着他,脸上带着笑。

一直到她弹完之后,她故意没有急于起身。而是问,“杜书记,好听吗?”

“咳咳——”

杜书记被呛着了,手中的茶水晃了出来。“好听,好听!咦,这是什么曲子?太美了。”

夏芳菲见状,抿嘴一笑,“一曲充满情意绵绵的爱情名曲。”

“哦!”杜书记若有所思,又喝了几口茶,“芳菲,怎么平时都不见你弹过?更是很少有人知道你如此精通音律,既然有如此才华,为什么不展示出来?”

夏芳菲道:“古人云,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每个人都有一些秘密,不肯轻易示众,不是吗?”

“嗯,的确如此!”

杜书记站起来,“谢谢你的茶,我该回去了!”

夏芳菲立刻站起来,相送到楼梯口。

直到杜书记的身影走远,她才回到古琴边,再度弹起了那曲《凤求凰》相遇是缘,相思渐缠,相见却难。山高路远,惟有千里共婵娟。因不满,鸳梦成空泛,故摄形相,托鸿雁,快捎传。

喜开封,捧玉照,细端详,但见樱唇红,柳眉黛,星眸水汪汪,情深意更长。无限爱慕怎生诉?款款东南望,一曲凤求凰。

夜漫漫,路更长。

夏芳菲弹着曲子,身浴晚风。

杜书记走在路上,脑海里不断浮现茶楼里的一幕一幕。跟夏芳菲相识,转眼间已经二年了。这个夏芳菲,每次都能给他带来全新的感受,还有心灵上的冲击。

他很喜欢相处时,那份淡淡的宁静,又惊异于她的惊艳。

在他看来,夏芳菲心里,或许深藏着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又或者,她本身就是一个充满了传奇色彩的人物。

以她之才,完全可以进省台,甚至央视,但是她却留在这方小城。

杜书记脑海里,总是徘徊着她的身影,一切,那么美轮美奂,一切,那么完美无暇。

如果人生,没有遗憾。

如果官场,没有争斗。

如果人间,没有贫富。他原意,永远停留在,她的世界。

第0172章杜书记的顾虑

顾秋也是连夜赶回南川,他知道杜书记心里不爽,故此不敢迟到。

杜书记出来的时候,杜小马也打了电话给顾秋。

约他去KTV见面,顾秋不同意。

这两天没什么心情,便叫了杜小马直接到自己房间。

顾秋问他,安平的事情,有没有进展?

杜小马道:“不太好办,老爸这两天心情不好,没敢开这个口。你懂的,象汤立业这案子,他是一把手,肯定不用自己动手。这样查下去,将不知道要牵出多少人?我也担心会因此引发一场官场地震。”

顾秋何尝不知道?

两人好久没有说话,顾秋想了想,“你在上面有没有什么人?”

杜小马明白他的意思,“你是说,到省纪委找人施压?那怎么行?绝对不可以啊!”

让省纪委施压,那不是等于向杜书记施压?

杜小马倒是有个人选,但他不能这么做,这件事情必须经过老爸点头,才不至于被动。

顾秋想了想,好吧,随你怎么办都行。

杜小马拍拍他的肩膀,“别性急,有的是机会。尽快吧,我会找一个时间,跟我爸好好谈谈这事。”

顾秋叹了口气,“不进体制,谁都不知道想要办点事情,会有这么难。但事实上,我们任何一点小事,任何一个想法,都不可能跟普通群众那样挥洒自如。”

杜小马点了点头,“我听说你今天被黄省长训了一顿,这是怎么回事?”

顾秋在心里笑了,这种事情,自然一日千里,很快就会传开。他们不会说自己救了黄裕松,而是大肆宣扬自己被黄省长训了一顿之事,甚至会越传越虚,夸张得令人不敢相信。

通过这件事情,顾秋算是明白了一个道理。

当领导的,他就是再错,他也不可能承认自己的错误。相反,有些人甚至为了掩饰这个错误,将捅出一个更大的错误来转移。

当然,他们这个错误的对象,肯定是别人。

这样的事情,屡见不鲜。

杜小马望着他,“到底是怎么回事?能说说吗?”

顾秋抽了口烟,“有什么好说的?如果是你,救了人家,反而被人家怀疑你害了他,他会怎么想?”

杜小马道:“那老子一气之下,拂袖而去。”

“这恐怕是你最后的招数吧?”顾秋觉得这事,真的没劲。如果早知道那人是黄裕松,老子救个屁啊!让他摔死得了。

杜小马笑了起来,“可我听人家说,你自己又没有解释,这下可好,黄省长肯定要怀疑你,甚至对我爸有成见。”

他的话的确不错,如果顾秋真做错了什么事,黄省长看到杜书记又没有处理他,势必会连杜书记都要恨上了。

“有些事,无需解释,解释只会越描越黑。”

杜小马就笑他,跟自己一个德性,这臭脾气应该改改了。

这晚上,杜小马在顾秋这里,聊到很晚才回家。

第二天上班,顾秋就发现杜书记好象心中有事。

跟杜书记也有一段时间了,顾秋大致能看出点什么来。

黎副市长一大早,就来找杜书记,顾秋将他引到杜书记办公室,倒上茶水后,他就退下了。

刚刚出来,秘书长李双林赶到,也不经过顾秋,直接就往老板办公室去了。

顾秋心道,黎市长刚来,李双林也到了,看来他们三个有什么重要事情商量。

李双林是市委秘书长,杜书记的心腹,黎市长呢,看样子也是杜书记的人。

顾秋就把黎小敏和杜小马的事情,联系到了一块。

老板办公室里,黎市长在道:“杜书记,我看这样不行啊?这样下去,势必会招来上面的猜忌。”

李双林也在劝,“黎市长说得对,这事还真不能草之过急,现在紧要之处,还是先按以前的路子,按部就班。”

原来杜书记想再次重申,大力查处贪腐之事。还有,他要提倡,禁止公款吃喝,禁止铺张浪费,禁止以权谋私等现象。

两人正在极力劝阻,黄省长刚走,南川就发出这样的通知,这是什么意思?冲着我来的吗?

不用说,黄省长肯定会这么想的。

上次在安平县的时候,安平县的作风,让杜书记很不爽了。他分明就是想整整这股风气。

三个人在办公室里,谈了将近一个上午。

吃了中午饭,顾秋正在整理资料,杜书记又来了。

平时这个时候,他肯定会在家里睡午觉,今天的表现有些反常,这令顾秋有些疑惑。

没想到他去倒茶的时候,杜书记喊了他一句,“你身体怎么样了?”

通过两件事,杜书记看出了顾秋这个年轻人,满腔热血,一身正义。

上次在长宁救人,这么大的风险,他奋不顾身。

这次在安平,他又是如此,没有任何犹豫。有些时候他就在心里想,这年轻人,品质不错。

顾秋轻轻地回答,“我很好,谢谢书记关心。”

杜书记道:“你啊,唉!”

叹了口气,又没说了。

顾秋就在心里反复琢磨开了,杜书记是什么意思?怪自己多事吗?还是有其他的含义?

这时杜书记道:“你上次跟我说的,内地经济崛起的重要条件,你回去写份材料。”

顾秋略一迟疑,“好!”

杜书记道:“你是怎么想的,就怎么写,不要讲那些大道理,那些空话,套话,要讲实话。”

顾秋明白,杜书记如此做法,可以说是问政于自己,更可以说,培养自己。

关于内地经济建设的事,顾秋还是那次从省城回来,在大巴上碰到杜书记,没想到杜书记一直记在心里。

于是顾秋回去之后,就开始着手写这篇稿子,关于内地经济的腾飞必须具备的诸多条件。

写这篇稿子,顾秋花了很多心思。

从地理位置,人文环境,地方特色,等等各方面都做了详尽的分析。

当然,最关键的是人。

如果人的观念和心态不改变,一切都是空谈。

讲大道理的人,都是那些浮夸之人,只有真正务实的人,才会低调。

顾秋还在文章中写了,一个地方经济的腾飞,必须从交通开始。环顾全球,从欧洲到美洲,没有哪一个发达国家,不具备最发达的交通网络。

如果能首先解决这些问题,内地经济腾飞诸多困境,将解决了一半。

商人最注定时间观念,没有高速,没有机场,没有网络,将是内地经济发展,最致命的缺陷。

把这篇文章交给杜书记后,杜书记看了,并没有说什么。顾秋以为自己写得不好,但是自己已经尽力了,为了这篇文章,他查了很多资源。

分析那些发达国家,之所以富裕的原因。当然,有些话,不可能在公开场合下说,更不可以发表在内刊上。

顾秋并不知道,杜书记看过之后,内心极度震撼。

他真的无法想象,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脑子里装有这么丰富的内涵,可他却不知道,顾秋学的就是经济管理系。

顾秋的文章,杜书记看了至少三遍,他也一直在考虑,从哪个方面着手。

文章中,虽然提到很多方法,也大量举证,但是他隐约感觉到,这个年轻人依然有言犹未尽之意。

治国先治人,治州何尝不是?

杜书记正在思量这些事,外面来了一个人。

这个人正是南川市组织部左部长,左部长这个人,平时说话慢吞吞的,不急不缓。

看到顾秋的时候,他笑了笑,“小顾,杜书记在不?”

顾秋道:“正在里面忙呢?我去请示一下,您稍等。”这个左部长,顾秋当然认识,而且非常清楚他的为人。

上次就是因为左部长,从政军才得以解脱,他这个人呢,不好说,有点亦正亦邪的味道。

第0173章五和县的怪现象

左部长好玉,这是他最大的缺点。

顾秋正是利用他这一点,才叫从彤把家里的宝贝送给他。经过通报之后,顾秋请他进去。

左部长背着双手,走进书记办公室。

杜书记问,“老左,今天怎么有空过来?”

左部长道:“我倒是有空,就怕你没有空见我。”

杜书记道:“少扯弹琴,说吧,什么事?”

扔了支烟过去,左部长就接过来,点上烟,嘎吧嘎吧抽了几口。“老杜啊,你说这个黄省长心里究竟是什么意思?我琢磨来,琢磨去,总觉得有些不对劲啊?”

“哦?你还有闲工夫,琢磨这些?组织部的担子不轻啊?”

“那是!每年对干部的考察,就得我们忙好几个月的。”左部长吐了口气,“自从你定下这个规矩,我们组织部的同志,可没有闲着。现在每个干部的档案,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你还是说说你今天来的目的吧!”

杜书记可不想浪费时间,他一向是他很直接的人。

左部长嘿嘿地笑,“我听说,那天你们在打牌的时候,黄省长说了句,领导叫你上,你就上。你说这是什么意思?”

杜书记有些郁闷,这种捕风捉影的事,他居然也记在心里,这不是很明显嘛,黄省长希望黄柄山同志动一动。

黄柄山可是在五和有些年头了,最近市委班子,有一名副市长要退,难道他暗指这个缺?

这可是常委班子里的副市长,如果让黄柄山上来,直接就提了半级。

当然,领导的话,句句得斟酌三分。

黄省长是不是这个意思,杜书记哪能不明白?

左部长是过来探口风的,但是左部长跟黄省长的关系,也是一般般而已,这一点,杜书记心知肚明。

杜书记道:“这是人家领导在牌桌上的话,当不得真的。不过这个黄柄山同志,你倒是可以考察一下。”

左部长点点头,“不瞒你说,有人早就跟我透过信了,只是我一直没跟你说。黄柄山同志,能不能上,还得看他自己有没有这个能力不是?”

杜书记看着左部长,心道,他到底想说什么?是打压黄柄山?还是另有目的?

对于组织上的事情,杜书记并不是那种十分专权的人物。只要那些常委提名,经得起考验,杜书记基本上不会阻止。

这就是说,他没有刻意去栽培自己的班底。

要是你们提出的人选,达不到要求,他就很干脆,一锤定音,不给任何人反对的机会。

这就是杜书记的魄力。

很多人害怕他的原因,也正在如此。

左部长呢,估计心里有小算盘,却没有明说。

他跟杜书记谈了个把小时后离去,顾秋进来收拾杯子,杜书记问,“你对五和县熟悉吗?”

顾秋当时就愣了下,自己只去过五和县一回,谈不上熟悉。不过他猜测,杜书记会不会有什么任务?

所以顾秋说,“去过两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