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之妇女主任-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锁子,你说一下这个怎么来分嘛,沙子土的田里沙子多,竹山排坊的田要好一些。。。”根子叔紧跟其后说道。

    。。。。。。

    “这个,我也没有想好,大伙商量着来嘛。。。”锁子村长搓了一下手坐了下来。

    “锁子,给我分竹山排坊那几块就行了,保下明年公粮交足。。。”小罗汉一听分田早就将村里的田都全部过了一遍,就那里的田要好些,旁边有水池子,地也肥沃,每年那里收得粮食也比其它地方要多一些。

    “锁子,我也要那竹山排坊的,要是不分给我,我日你先人哦。。。”大家哄堂大笑。

    五爷起了身,背着烟袋子,走了出去,看来,自己在村子里的威望也没多少了,当了二十多年的村长,咋就没有人听得到我的话呢?这是犯错误啊,这是走*派路线。。。

    大伙也看到五爷驼着背,苍老的脸上没有了往日的光辉,慢慢的打着手电从学校门口走了出去。这到好,五爷一走,大伙更热闹了,特别是那些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开始不好意思说,现在五爷一起全部要站起来说了。

    。。。。。。

    “锁子叔,不如让我来说两句,对那个徽省分田的事去年我就知道了一些。。。”燕冰看着大伙这一闹也整不出个什么事来,不如我一次性把这个事给说出来,作为农业学博士,对这分田的事肯定知道,都成了农业大学里的研究课题了。现在最主要的是让大伙特别是老一辈的想法扭转过来,还有就是极力促成这件事加快落实,夜长梦多。

    锁子叔看着燕冰也同意了,站了起来挥了一下手说道:“不要吵啦,大伙听听我们李老师说一下这个事,她在城里也听说过这个事。。。”

    燕冰站了起来笑了一下,便说:“感谢大家,首先我要说的是分田到户,这件事情在别的地方已经发生了,而且是两三年前的事了,大伙其实心里也明白种不出粮食,吃不饱饭的原因所在吧,主要还是我们缺少劳动积极性,大伙出工肯定有很多偷懒的吧,再加上没有科学的种植方法,才造成粮食产量上不去,交完公粮,大伙也分不到多少了。而这分田到户,大伙有没有想过,田是你自个的了,你想种谷子就种谷子,你想种黄豆就做黄豆,如果是你自个的,你想不想多种多产呢,这样大伙要不施肥,杀虫,除草。。。就好像这田是你家孩子,你会不会好好的对它呢?还有就是,这分田到户,其实早就有记者通过内参反映到中央和国务院去了,国家领导人也早就知道了,为什么不制止呢?就是说明这个事情国家是不会反对的,但也不推荐,既然国家不反对,那我们可不可也试一试呢,反正每家公粮按分田亩数算,只要交足了公粮,我看这事可以办,田是可以分下去的。”

    要不是穿越过来的,燕冰估计站起来说话的勇气都没有,历史已经证明分田到户是完全正确的,国家从八二年正式开始到八四年全国上下掀起了分田到户的****,人人都有田,人人都有地,人人都有林子也成了那几年最大的事情。

    “二妞,哦不,这李老师,按你这说法,那我们怎么分呢,这田可有好可差的哦。。。”

    “扎子叔,这田怎么分,我这里也过一点想法,说给大伙听一下哦。第一,将全村的田地丈量一次,所有田地上面都标好号,第二就是将好的水田和山坡上那些旱田给分出来,按人口算,如喻扎子叔你家六口人,而好的水田总共八百亩,全村人口总共六百人,每人分一亩,扎子叔你家就可以分六亩水田,旱田有一千多亩,这样你家还可分到十来亩旱田,先算总人口,再按人口分下去,而多出来的二百多亩水田和三百多亩旱田则是算成村里的机动田,这个机动田也就是比喻你家生了个娃,要不要分田,要,那就从这机动田里分。。。不够,不可能,有几亩田可分怎么会不够,再有就是那家老人去世了,这田就被村里收回来变成机动田,大伙说这样行不行。”

    锁子叔第一个鼓掌,到底是有文化的人,要是让我的捣鼓,还真不知道怎么来分。

    “还有一个就是,每家屋子前面的田必须分给这家人,大伙想想,每家都养鸡啥的,老往田里跑,所以田在那家门口就分给那家。。。”

    “我看李老师说的不错,大伙商量商量,如果没有意见,我看咱们小丰村正式分田到户也可以搞嘛。。。这离收晚稻还有一个多月,这个月把我们先把田地给量出来,收完稻子就正式把田给分了。。。”

    “锁子叔,这事我就不参加了,学校刚开学事还很多,反正我支持大伙把田分下去。。。”燕冰看大伙积极性都很热情,甚至有人已经开始盘算着要是自个分到了田要放多少肥下去,那个什么牛粪之类的也可以多放点。

    “行,李老师,这事要不是你,我还真说不清呢。。。大伙安静一下,这样,从明天开始,咱村子里就一件大事,量田地,反正大伙也没事,来几个人帮忙,要来的现在到我这里报名,春林给记一下,先说明哦,这个没有工分的。。。别挤。。。还有就是这件事大伙可不要乱传哦,千万不要让乡里知道了,就是你们那些个三姑六婆凡不是咱村子里人都不能说。。。别挤,尿都快被你挤出来了。。。还有就是别告诉你们家里那些小子姑娘,他们什么事传得都快。。。散会,明天早上听喇叭。。。”

    “李老师,你说这事能成吗?我们可都是无产阶级。。。这田分到咱手里,还算不算是无产阶级?”

    “锁子叔,无产阶级就不能有田吗?”

第一章 悄悄的粉墨登场 十七.大姐李红

    当天晚上小丰村很多人是通宵无眠,男人们开完会回去后,找到自家老娘们,把这事一说,没有那个老娘们说不同意的,从当晚开始就数着手指盼分田了,不少人都在盘算着咱家多少人,可以分多少水田,可以分多少旱田,水田一季可以收多少谷子,旱田一季可以收多少谷子,交了公粮后家里还留多少,能不能多养头猪,能不能加几只鸡,要是谷子卖了可不可以给娃扯上两尺布,给孩他爹买上两条好点的烟。。。。。。真是几多欢笑几多烦,有男人的家盼着来,家里没男人的就唉声叹气了,分吧自己家没个男人种不过,来,不分吧大伙都在磨洋工,等救济等死。

    燕冰第二天起床时,就见到娘坐在门口看着外面稻浪一片,燕冰知道娘的心思,自从爹去世了,家里的事是越做越多,柴没有得去砍吧,菜没了得去种吧,听卫国说爹在时可不让娘做这个的。

    “娘,是不是担心分了田之后我们没有精力去种啊?娘,放心吧,这田我们肯定可以把它种好的。。。”

    娘也没有说什么就去做早饭了,燕冰悄悄的爬上后山,去看那块爹坟边地里的苗子,现在也不能叫苗子了,昨天看上去才抽穗,咋今天就长谷子呢,这山上又没水也没有多少阳光晒到,每株上面都沉淀淀的压着谷子,颗颗金黄饱满,燕冰用手试了一下,每株上面最少得有半斤了,这一块都有两三百株,这样一来,就可以收一百多斤谷子,就不知道能不能吃了。

    下去在屋子后面的菜地里又看了一下新出的苗子,又长了许多新苗出来,得移走这些苗子,再不移,就烂根了,燕冰小心的将一些新苗的拔了出来,找了一个大的箩萁装了一部份,特别是苗子最多那些,等下去学校时就带过去,插到学校后面。

    报名参加量地的人太多,最后还是锁子村长敲定了几人,锁子村长带队,后面跟着李扎子,李根子,小罗汉,李春林,二贵子爹也就是胖子叔,李锁啦也就是锁啦匠,李正就是木匠李师傅的小儿子,老人代表就是李五爷,妇女代表就二婶子和花婶子,这也是大家共认,毕竟这是量大伙以后各家的地。

    整个队伍摆成一条长龙,后面跟着一些没事可做的女人婆子,还有一大群老爷子坐在村头念叨着这事不能整啊,对不起。。。那些人那些人的。。。更有一些老爷子大声的叫唤着自家的不子不要去。。。这是走**路线啊。。。

    不过凡是跟着锁子村长去的人都没有理会这群老爷子,饭都没得吃说什么也不管用,再说了人家可以干咱们咋就不能干啦,反正是人死卵朝天,不死活万年。

    量田工作由锁子叔和李扎子负责,从竹山排坊开始,到沙子土给束,这全村下来也有几百亩水田,一千都亩旱田,其实旱田都种不出什么粮食,全是黄土,沙土,肯定种不出来嘛,按燕冰的想法不如上面全种上红薯,还好些,红薯这东西就喜欢沙土这些的。但村里人怕了,要交公粮啊,你不可能交红薯吧,没产量也种多少可以收获一点。

    小学按燕冰的课程安排,大半小子屁大孩子基本上都按时来上课放学,也没有出现什么打架闹事的情况发生,特别是离学校远一点的孩子,更是一放学就跑回家里了,让燕冰少操了很多心,不像现代,网吧,录相厅,游戏室,每一张大门都是一个陷井,进去是人样出来是鬼样。

    最后一个班放完学,燕冰将收上来的作业改完才回去,三个弟弟早就回去帮娘做事去了,这一点还是让燕冰感到很心慰,起码三个弟弟不用自己操什么心。只不过现有刚接手学校工作,教书这事也没有整过,燕冰这几天还是有点累,备课,上课,改作业,回去到家快吃晚饭了。

    燕冰回到家时,灶房里传来另一个女人的声音,难道是大姐回来啦!燕冰将手里的备课本放进自己房间,才走进灶房,娘坐在灶炉前加柴火,灶台边站着一个女人,快三十岁的样子,和自个差不多高,长得也差不多,但少了一点气质,这是燕冰自己总结的,那女人一看到燕不,大声叫道“二妹,回来啦,听说你去村小学做老师啦?你怎么不听娘的,好歹也是大学毕业,学校是要分配的嘛。。。”

    燕冰撂了一下头发笑着对大姐说“大姐,过来啦,还是我来吧。。。”说完就要过去抢菜刀,燕冰对这个大姐并不是很感冒,没有和三个弟弟在一起的那种感觉,三个弟弟虽然有时很调皮但和他们在一起感到很温馨,而大姐李红却给人一种很压抑的感觉。

    “二妹,姐这些日子家里有事,没有过来帮忙,娘,你和二妹可不要想那么多哦。。。二妹,要不我叫你姐夫将你给调动一下,到乡里中学去,在这里有什么前图,工资低,有没出息。。。你姐夫好歹也是乡里干部。。。”

    “大姐,不用了,我在这里挺好的。。。姐。。。姐夫在乡里做什么工作?”

    “他啊,也没什么出息,在乡政府呆了十来年了才是个副乡长,工资没多少还专受人家气,不过给你调过工作应该是可以的。。。”说这话时大姐头都扬了起来,生怕人家不知道她男人是个副乡长。

    “娘,卫国他们三个呢,早就放学了啊?”

    “那三个家伙在后面那个水塘里捞泥鳅,就是前些日子放进去的,还没有捞完,今天你大姐过来了,就说去捞一些来吃,妞啊,你去看看。。。”

    走到屋后面水池子那里,就看到卫国和定国一人一个捞网正在水里捞,振国拿着个小木桶跟在后面。燕冰走了过去一看,木桶里已经有许多泥鳅了,而且条条都长得比较粗,最粗得看上去得有二三两了,不行啊,放进去的都是筷子粗,咋就长得这么快呢?难道是那颗种子。。。平时分出来的苗子都放在这小池子里泡着,走时再捞上来,难道这池子里的水也被影响了,什么东西都长得快又长得大。

    “卫国,姐问你,你这泥鳅是不是你们上次挖的那些。。。”

    “姐,这里面以前就没有过泥鳅,都是上次才放进去的,不过长得好快哦,才几天就长这么大了,姐,你来看,这泥鳅都快有振国手臂粗了。。。”燕冰上前两步一看,就是嘛,都快振国手臂粗了。。。

    “姐,还有很多小泥鳅呢,姐,你要不要吃这个小的,可酥呢?”

    “定国,把小的放下去留着以后吃,看样子这些小的都是刚出生不久的,把大的捞一些出来就可以了,卫国,去家里看看有没有米糠,拿一碗过来。。。”米糠就是谷子打成米后剩下的谷壳子,谷壳子磨成粉就是米糠,平时喂猪喂鸡之类的,饿死人那几年就是人吃。

    不一会儿,卫国就端来了一碗米糠,里面还混有一些小米粒,估计是没有捡出来,燕冰将整碗米糠给倒入水池里,池子里就有几条大点的泥鳅冒了出来,看样子是来吃米糠的,没多久,又出来一些,最后两三个平方的池子里全是泥鳅,个挨个,个顶个,密密麻麻,以小的泥鳅为主,天啦,这也发展的太快了吧,看来以后家里可以天天吃泥鳅了,不过吃多也没就没口味了,泥鳅土味重,要用油炸,或者用水长时间煮,直到煮烂,送人嘛又舍不得,不送人嘛就家里这几个人也吃不完啊,最好是能在那里找口大池塘子,把这些个泥鳅苗子放进去。

    晚上就是一大碗油炸泥鳅,用的是大油不是豆油,燕冰整整挖了三大勺子,让娘心痛了老半天,炸好的泥鳅,上面散上盐,再加上干辣椒炒一下,出锅时加一小把紫苏叶子,香得三个小子连吃几大碗米饭,就连平时吃小半碗的娘吃了一大碗,大姐就更不用说了,别说你副乡长,也就那点工资,吃肉的机会同样很少,大姐吃了一碗饭还舍不得放筷子,寻了一条大泥鳅咬着。

    “姐,你要是喜欢,回去时带点回去,后面池子里有很多。。。”燕冰看着大姐喜欢便说了一句。

    大姐李红一听连忙叫好,说明天上午就回去,到时一定要多带点,给家里男人小孩尝尝。燕冰心里一笑,这东西是好吃,但吃多了就没有什么味道了,不过这种土生土长的泥鳅要是放到现代可得买十几二十块钱一斤了。

    吃完饭,大姐就张罗着准备睡觉,并且要和燕冰一起睡,说实话,燕冰并不太喜欢大姐这人,有个当副乡长的老公就了不起了,太张扬,也不好当面表示出来,只好看着娘,娘看到燕冰的表情就知道她不想和李红一起睡,连忙说道“大妞,二妞晚上还要改作业,你就和娘一起睡吧,二妞给娘做了一张大床,打了个绵花垫子,睡得可舒服了。”

第一章 悄悄的粉墨登场 十八.乡里下来个调查组

    清晨大姐走之前,带着卫国三个家伙一起去捞泥鳅,还没有到上学时间,三小子正在用网捞得起劲呢?大姐提着一个小木桶,里面已经装满了,大姐还不停的在喊卫国多装点多装点,大的泥鳅基本全部被捞空了,只留下密密麻麻的小泥鳅,看这样子,大姐连这样小家伙也不想放过啊。

    “卫国,不能捞了,这些个小的等长大了才能捞,大姐,这都有一桶了,下次再来捞吧,等这些小的长大嘛。。。”

    “二妹,你不知道你姐夫就好这口,特别是这泥鳅,他特喜欢,平时没上班都喜欢去村子里捞,你看你这里满满的,多捞点也没有关系嘛。。。”

    “大姐,把小的全部捞走,那我们吃什么?家里有娘还有三个弟弟,不要吃啊。。。现在家里没钱买肉,养点泥鳅吃,你全捞走。。。”燕冰本身就对大姐没感觉,一看她还想把这些个泥鳅全捞着火气就上来了。

    “二妞,你可不能这样说,我又没有说全捞走,不就多捞点嘛,何必大惊小怪的呢?卫国,算了,大姐够了。。。”大姐说完捞着那木桶气呼呼的就走了。

    来时没有带一点东西,回去时反而带了一桶泥鳅走,做女儿做到这种程度真是。。。

    吃完早饭,娘也没有问燕冰和大姐吵什么,反正两个都是女儿,手掌手背都是肉,也不好问,燕冰也没有说什么就去了学校。

    村里面量地工作队这几天可说是热情高涨,吃饭都不回来了,都是村里拿点红薯,量到那里就在那里用火煨红薯吃,反正一说话就是红薯味,一闭嘴就是红薯屁味。不过成绩还是看得到的,几天时间下来,全村的水田全量完了,现在已经转战山边的旱地了,看样子再过几天就可以完成了。

    燕冰的三个弟弟可是天天开心,蹦得也高了,说话也大声了,家里天天晚上都吃白米饭,偶尔吃点红薯,娘都是变花样的做,这不是娘舍得粮食,而是燕冰一定要这样做,反正前两天根子叔去乡里时,燕冰又叫带了两大包大米回来,现在全村子的人都知道燕冰家里有大米饭吃,有时还有一些饼干糖之类的,所以来燕冰家窜门的也多了,过来聊几句的有,过来借个什么锄头的也有,还有过来给燕冰说媒的也有,不图能不能成,就图过能过来瞧瞧新家具,吃点个小瓜子啥的,如果遇到吃饭时,也顺便吃顿白米饭,娘不反对,燕冰也不好说,乡里乡亲的,也不好怎么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