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小说巨匠-第7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令月边说边谄媚地走到妈妈背后,捶背揉肩。

……

这时,地球的另一端已经进入深夜,网络上陆陆续续地有人放出自己的作品,不过很快被网友的唾沫淹没。

“用这种东西来打柳敬亭的脸,我都看不过去好吗?我是评委都直接扔垃圾桶好吗?”

“楼主是认真的吗?楼主真的是认真的还是柳敬亭请来拉仇恨的?”

“看了楼主的大作,非常震撼,无论是遣词造句还是故事的起转承接,都让人无话可说,我相信。向前五百年,向后五百年,绝对不可能出现比楼主这篇大作更逗比的文章,妈蛋,完全不知道楼主在写什么啊!!!”

……

在一众网友的吐槽下,提前发文的作者纷纷出面自嘲道:“抛砖引玉,抛砖引玉啊,大家不要在意,缓解一下气氛嘛。”

凌晨一点二十分左右,这次群嘲戛然而止。除了大多数网友已经休息之外,余下的夜猫子也纷纷把目光从这些“笑话”中移开,因为鼎世文化知名传统型作者申由在博客上挂出自己的“参赛文章”——《献给孩子的abc变奏曲》。

申由一共写了三个小故事,第一个故事写的是与她合租的一个做翻译,正努力进军同传的励志女孩。第二个写的是她的一个小表妹,第三个故事写她支教的经历。写她眼中的那些山区的孩子。

一贯的申由式风格。点到即止的煽情,灵光乍现的幽默,不明觉厉的人生感悟,最重要的是,全文弥漫着满满的正能量。

可读性非常强!

所以,申由的文章放出不久后。夜深人静的网络世界还是出现了一小波骚动,申由的粉丝就不必说了,自然是交口,自然是雀跃。自然是奔走相告,而那些看不惯柳敬亭的网友,本着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一原则,也少不了一番夸张的称赞。

两点多的时候,薛慕亮转发了申由的博客,顺手点评道:“美由把千字千元的文章免费放在这里,确定合适吗?为什么我看得那么有负罪感,感觉自己是个可耻的看盗版的呢?求博主公布银行卡号,密码私信我即可,我要付钱!”

……

四小时前的万象评委办公室。

灯火通明。

评委齐聚。

康园长跟大家说:“要不都先回吧,反正他也不能今晚写完。”

“再等会,园长,别的也帮不上什么,这样也算并肩作战吧。”

“评委跟选手并肩作战,这话传出去真的会引起误会啊。”

“他好像出来了,在阳台上站着呢。”一个年轻的评委指着窗户外,说道。

“估计卡文了吧。”

另一个好奇的评委探过身子,透过窗户看着三贤楼阳台上那个并不雄壮却异常卓绝的身影,猜测道。

又一个小时过去。

已经有评委开始打哈欠,特别是几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家。

“好了,并肩到现在,心意已经到了,大家都早点回,明天还有工作。”

这一次,没人再提出反对,大家纷纷起身,倦意十足地向门外走,然后他们愕然发现门口站着一个人影,半个身子隐在门外的黑夜中,半个身子迎着办公室的灯光。

柳敬亭!

“园长,各位老师,我来交卷。”

“交,交……卷?”

那位中年女性评委疑惑地重复了一遍。

“是。”柳敬亭提起手里的手提,脸色挂着疲惫的笑意,语气十分谦虚。

屋内评委们集体精神一震。

“别在门口站着了,进来吧。”康园长摆手道。

柳敬亭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我把笔记本放这里,各位评委老师抽时间看,我先回。”

半个小时后,柳敬亭已经回到寝室。

评委办公室,仍旧灯火通明。

没有一个评委离开,因为他们在看柳敬亭的稿。

一篇名为《阿q正传》的中篇小说。

一屋子人。

鸦雀无声!

……

就在申由在博客里放出自己文章的时候,万象征文大赛六大主评委之一——卢教授,把手中厚厚的文稿往桌子上一放,沉默良久,长叹一声,道:“我,没有评语,非不愿评,而是不敢。”

接着,其他评委纷纷掷卷,或摇头叹息,或面露惭色,或一脸苦笑。

和卢教授一样,无人作评。

这件事成为文学史上最为人津津乐道的一条花边逸事,坊间称之为“掷卷不评”。

“这将是柳敬亭同学对挑战者们进行的一次最为强烈和致命的反击,这将是近年来最为重大的一次文化事件。”胡坚像打了鸡血般宣布道,“柳敬亭赢了,司马无忌、周载道差太远,余者不足论!”

康园长一脸欣慰到不能再欣慰的微笑,右手轻轻地拍着手里的文稿,好像怕它飞走一样,自言自语道:“阿q精神,阿q精神,好,很好,他不光是在嘲讽那些挑战者,他也是在嘲讽我们所有人啊。”

康园长说完之后,众人纷纷附和。

“这个柳敬亭同学看上去温温和和的,没想到笔触这样刻深、刁钻,我不知大家什么感觉,我是看的汗流浃背,感觉他就指着我的鼻子在骂,在嘲笑,我觉得,阿q就是以我为原型。”

“同感。”

“同感。”

“是这样。”

康园长开头之后,大家终于“敢”发表一些浅尝辄止的看法。

“胡院长,把文章挂到官网上吧,折磨了我们之后,也要让大家都感受感受一下吧,大家把文稿都带回去吧,看得出大家都有话说,先回去好好休息,明天大家好好地聊一聊。”(未完待续。。)l3l4

()

第一百三十二章文坛飓风(下)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唯一一部中篇小说,全文共九章,采用章回体形式写成,也是对旧体小说的一种承接与革新。

众所周知,鲁迅先生一生未写过长篇,《呐喊》是中短篇小说集,《朝花夕拾》散文集,《野草》散文诗集,《坟》是杂文集等。

鲁迅没写过长篇小说,既是文坛上的一大遗憾,也成了后世评论者引为诟病的一个弱点,大嘴巴李敖就因此认为鲁迅先生不能被称为文学家。

这个论断当然是为博眼球的哗众取宠,别的不用多谈,单是一部《阿q正传》就足以傲立世界优秀小说之林,至于阿q这个角色,更是中华文坛数百年难遇的一个经典人物形象,其影响力之深远,已然超越时代和阶级,成为普罗大众真正喜闻乐见、耳熟能详的艺术形象。

仍是那句话,判断一部作品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它有没塑造出经典人物,看书中的人物有没有进入人们的生活,很多人没看过《阿q正传》,甚至对鲁迅先生也不了解,但是,说到阿q精神,说到精神胜利法,他们多半是明白其中意思的。

类似“只能用这种阿q精神安慰自己咯”这种话,生活中时常听到。

这,就是影响力,这,就是经典!

另外,鲁迅之所以一生没写长篇,主要原因还是时间和环境不允许,毕竟那是一个笔斗成风的年代,先生文字泼辣刻深、入木三分,因而树敌无数,时评事评本就讲究时效性,战机转瞬即逝,根本没余暇构制长篇。

所以。鲁迅先生的文字被形象地比作匕首,直插敌人心脏,即是这篇看上去貌似幽默风趣的《阿q正传》面世的时候,也让论敌们好一阵坐立不安,抓狂失控,乃至大失风度地破口大骂。

……

第二天早上六点半,《阿q正传》悄无声息地挂到万象征文官网首页,标明柳敬亭最新参赛文章,没做任何其他说明,就是一副“假装低调也吓死你”的姿态。

这时。夏日清晨的第一缕阳光安静地洒满整座校园,柳敬亭睡在万象某栋四室一厅的学生公寓中,不知在做着什么美梦,放在床边精致木桌上的手机突然毫无征兆地响起来。

不是闹钟,而是来电提醒。

响了七八声之后。柳敬亭终于眯虚着眼睛伸手拿过手机,看也不看地接通。迷迷糊糊道:“谁?找谁?”

“古帅。我是宫承恩,起床了没?”

“宫承恩?喔,还没起呢,怎么了?”

“出来喝酒,我正好得空。”

“我不得空,而且现在是早上。是早上吧?”

“我就今天上午有空,有事跟你聊,请你吃饭还这么磨蹭,快点的。”

“不会又是北城吧?”

“你想多了。我现在没钱请你吃北城,在一大排档店,我把地址发给你,你打的过来吧。”

柳敬亭摁了电话,又躺了一会才很不情愿地坐起身,习惯性冲了一百下拳后,起床、穿衣、洗刷。

柳敬亭到街吃坊时,太阳已经正儿八经地升起来,耀武扬威地挂在半空,像打了鸡血似的宫承恩手里拿着一罐啤酒,边喝边瞅着来往的车辆。

“怎么像一个痞子在等女朋友啊。”

吹了一路风的柳敬亭清醒不少,看到宫承恩,开了句玩笑。

“古帅你说得对,我现在可不就是在这里等着芊芊,进来吧,菜都已经点好了。”

“老板是怎么答应你一大早开门做生意的?”

“找了十几家,就这家二十四小时营业,先来一罐。”

柳敬亭接过啤酒,笑道:“谁能想到宫家二少居然要一大早地到处找饭店吃饭,这个不用说了,说说看,你什么事找我?”

“不急,先走一个。”

柳敬亭也不催问,“啪”地一声拉开啤酒罐,跟宫承恩碰了一下,仰头喝完。

“比赛怎么样?”

“已经结束了,这两天出结果吧。”

“小事,进不了万象,就加入我们剧能行小组,凭你的才华,还怕出不了头。”

柳敬亭笑而不语,又拆了一罐,示意宫承恩继续。

“我昨晚通宵,一夜没睡。”宫承恩得意地说道。

“加班?”

“嗯,我现在在做一个偶像剧,昨晚跟同事聊结局,弄了十几个结局,搞到五点才出结果,本来以为忙完工作会倒头大睡,没想到完全睡不着,精神到现在还亢奋着,就喊你出来喝酒了。”

“理解。”

“然后就是,”宫承恩犹豫了一下,甩了甩手上的啤酒沫,“芊芊她回复我的留言了。”

“她怎么说?”

宫承恩先是苦笑,然后转为欣慰,道:“她回了两字,不错。”

柳敬亭哈哈大笑,道:“那就不错。”

两人边喝边说,从个人感情扯到古庸生小说,又从小说扯到影视剧,接着再是社会热点新闻、国际局势,最后又回到古庸生小说。

“我不知你是怎么想的,不过如果我是你,我肯定不会一辈子给别人写稿,我会自己办杂志,你觉得呢?”

柳敬亭点头,道:“想过。”

“看,英雄所见略同吧,来,这杯喝完。”宫承恩说完后,自己先一饮而尽,然后借着酒劲道:“跟你坦白一件事,当初有意接近你,其实是受芊芊的指点,那时你正在写《七剑下天山》还是《越女剑》吧,她跟我说以后要想在电视界混出名堂,牢牢抓住你,现在看来,她说得果然没错。”

“所以当初酒吧那次冲突其实是她安排的?”

“这个我不知道,也不重要了,跟你接触之后,我发现我们挺臭味相投,也就真的想交你这个朋友。从小长大,接触很多人,但是真正能成为朋友的寥寥可数,在学校里,要么是知道我身份盯着我的家庭的,要么是不知道我身份跟我做朋友,但是知道后又默默离开的,我自己都数不清有多少,后来有点心灰意冷,直到碰到王芊芊。”

“她不把你当一回事。哪怕知道你的身份?”

“是,能做到这点的,除了她就是你。”

“难怪你做偶像剧。”

“没错,我这回弄的偶像剧就是以她跟我为原型,当然里面也有你和弥琥。不过都经过后期修饰创作,加了一些。嗯。意淫的元素。”

柳敬亭微笑颔首。

“刚我问你了什么,对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弄你的杂志?”

“现在还不确定,估计读大学的时候,现在还是学习和积累。”

“行,到时我要投资的。”

柳敬亭摆摆手。道:“这个不急,如果我要做杂志,就一定是完全独立自主的,当然。以后如果真能够做起来,合作的地方肯定是有的。”

宫承恩点点头,道:“我明白你的意思,没问题。”

两人吃完饭喝完酒,已经是快到十点,宫承恩晕乎乎地去结了账,拉着柳敬亭要去江边吹风,柳敬亭看着他两个深深的黑眼圈,加上自己也喝得有些晕,就提议各自回去睡觉。

“没事,咱们去江边吹吹风,去橙浦江游泳,我要游到南港去……”

柳敬亭笑着摇头,不知道说什么,突然听到宫承恩一惊一乍地叫道:“坏了,我刚才付酒饭钱,打赏小费的时候,把一百块当做十块的扔出去了,现在,现在身上只有,嗯,只有十五块六毛,回去打车的钱都不够了有没有?”

柳敬亭哑然失笑,道:“别担心,我有呢,哈哈,下次打赏的时候,注意点啦!”

……

就在柳敬亭提醒一向用信用卡消费的宫承恩,注意打赏小费问题的时候,网上关于《阿q正传》的讨论浪潮,如同大西洋和北太平洋东部地区形成的热带气旋,摧枯拉朽般地席卷了整个网络文学论坛和各家门户网站的微型博客。

从上午七点到十点的这三个小时内,关于这篇文章的争吵议论,犹如掠过无边草原的龙卷风一般,迅猛且片甲不留地摧毁一切关于其他文章的话题。

那完全是一种纪念碑式的文学争论!

由酱油围观网友到职业文学评论者,由普通文艺青年到知名写手作者,由精力充沛的学生到不苟言笑的教师,由为论文忙得焦头烂额的研究生到为国家课题忙得同样焦头烂额的教授导师,最后是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作协副主席……

这股文坛飓风不由分说地掀起一朵又一朵讨论云,再毫不留情地撕得粉碎,继而高歌猛进掠过汪洋大海般的网络,吹到一家家早报、日报上。

敏锐的文学评论者迅速地挖掘出“阿q精神”这一论题,称其为“中华人品性的结晶”,“三四十年代中华文化精神的化身。”

至于阿q的形象分析更是五花八门,不一而足,有说他是“落后农民的典型”、有说他是“国民性弱点”的典型、更有人说他是“全人类精神现象的象征”。

仿佛《楚留香传奇》在武侠界引起的轰动,《阿q正传》的问世,彻底成为文学界文学工作者们一次罕见的狂欢!

“小说塑造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创造典型形象,勾勒出沉默的国民的灵魂,从而使典型具有极大的艺术概括力量。”

“小说采用了悲喜交融的表现手法。作品引起人们的阵阵笑声,但同时又是一出写得异常沉重的悲剧,寓庄于谐,亦庄亦谐,在笑声里隐含着深沉的忧郁与哀痛。”

“小说对阿q是含泪的鞭挞,重在显示其虚妄、健忘和耻辱,毫无疑问,这也是整个人类面对的共同命题。”

……

对那些文学研究者来说,《阿q正传》仿佛一座挖之不竭的宝藏,里面可供探索的内容太多,小说技巧层面的,艺术形象层面的,人性挖掘层面的,历史因果层面的……简直就是眼花缭乱,如误入宝山的猎人。

而那些不懂这些条条道道的网友读者们,也对阿q这个人物形象充满着兴趣,他们津津乐道于阿q关于尼姑的言论:“和尚动得,我动不得?”然后根据这句话进行各种天马行空地创造:

恶搞版:“高富帅泡得女神,我泡不得?——没错,我的确泡不得。”

励志版:“学霸可以进得燕大、清华,我进不得?”

举一反三版:“土豪开得豪车住得豪宅,我住不得?——住不得有什么了不起,我儿子以后肯定可以住得……”

xx版:“……”

……

然后就是关于阿q临行刑前画的那个圆的问题,死到临头了,他居然还担忧自己画押画得不够圆,会让人笑话,这是何等逗比的情怀,又是何等深如骨髓的悲哀?

十一点,鼎界申由更新微型博客:“看了柳敬亭同学的《阿q正传》,很惭愧,跟他的作品相比,我写的文字不过是幼儿园大班的习作,我认输,心甘情愿地认输。”

十一点半,还没完稿的司马无忌也发了一条新博客:“唐朝时期,诗人元稹、刘禹锡、韦楚客等到白居易家做客,大家商量各作一首《金陵怀古》。刘禹锡一气呵成做成一首。元稹等感慨地说:“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于是大家弃笔不做诗,开始喝酒作乐。

此事成为千古文坛之佳话,不料今日我也遭遇此等局面,只是我才不能比元白,柳敬亭所写《阿q正传》却必将不朽,我何必再献丑?麟角尚不能得,可谓输得一塌糊涂,快哉,悲哉。”

这件事很快在网上传开,被称为“无忌有忌,掷笔投降。”

至于另一位名家周载道,已经完成了他的长篇论著《外来和尚好念经?由abc想到的》,正在进行最后一轮的修改,突然接到一位作家朋友的电话,朋友告诉他,那些要给柳敬亭一点颜色看看的各位作家写手们,正在网上排队向柳敬亭投降认输。

周载道挂了电话后,不以为然地打开了网页,然后看了《阿q正传》,看得面红耳赤之后,经过一番犹豫不决,最后还是勇敢地把自己的文章挂了出去,文章刚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