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奋斗在晚明-第2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大明,烧炭是主要的取暖方式。每家每户都会备一些炭块用来冬天取暖。更不必说有十几名雇工的宁家作坊了。

    不多时的工夫雇工找来了一筐的炭块,宁修指挥工人将炭块磨成粉,混合生料后加入适量的水,再一齐倒入窑炉中。

    此时的生料已经变成细小的球状,在高温煅烧的过程中更容易反应完全。

    将生料全部倒入后,宁修下令封窑。

    接下来就是生火煅烧了。

    孙悟范看热闹似的在一旁笑着。他们实在不明白把一堆废土送入窑炉能烧出什么来。

    宁修却是毫不紧张。

    他知道烧瓷的窑炉能达到1200度的高温,有时甚至会达到1400度。这个温度便是熟料烧成的温度。

    事实上,碳酸钙在800度到1000度就会分解,更高的温度是保证熟料充分煅烧而已。

    在高温煅烧中,碳酸钙分解为氧化钙,并与氧化硅、氧化铝反应,生成铝酸钙、硅酸钙等。

    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是硅酸钙为主的硅酸盐。得到硅酸盐水泥的置备就成功了一大半。

    接下来就是等待了。

    过了约莫两个时辰,宁修下令开窑。

    孙悟范很好奇,凑近去瞧却是被开窑喷出的热浪吓得一蹦三尺高。

    “乖乖,这他娘的也太热了吧。”

    孙悟范拍了拍胸口,心有余悸的盯着窑口。

    “把这些熟料再加上石膏放到磨盘上去磨。”

    雇工们遵命照做。只不过这一次他们研磨的是经过煅烧的熟料,而不是生料。

    等到加入石膏的熟料研磨成细致的粉末,水泥便算做成了。

    宁修摸了摸粉状的水泥,满意的点了点头。

    “接下来,就是见证奇迹的时刻。”

    宁修冲七郎、十郎道:“取两块砖,一个盆来,三哥哥给你们变戏法。”

    七郎、十郎早已看得目瞪口呆,宁修这么一说他们才反应过来,连忙去取来砖块和盆。

    宁修把制成的水泥粉末倒入盆中,再灌入清水,用木棍不停的搅拌,很快就得到了糊状的水泥。

    接下来他用木棍蘸了一些水泥糊在两块砖头间,不到半个时辰,糊状的水泥便凝结。但这只是初凝,要想完全凝固要大约三个时辰。

    宁修冲七郎、十郎和孙悟范道:“过上三个时辰,大家再来看看。”

    七郎想要上前去摸黏合的砖块被宁修喝住:“现在水泥还没有完全凝固,不能碰。不然会影响黏合效果的。”

    七郎连忙把手缩了回去,就像一头受惊的小鹿。

    三个时辰一晃而过。

    宁修拉着众人来检验水泥的黏合效果。

    此时水泥已经完成终凝,两块砖头完美的贴合在一起。

    孙悟范上前用力掰了掰却是完全掰不动,惊叹道:“这玩意比石灰砂浆的效果好多了。石灰砂浆若是不混蛋清、糯米汁塑性很差,即便混了这些也没有水泥的黏合效果好啊。何况,水泥凝固只要三个时辰,大大缩短了等待时间啊。”

    对孙悟范和宁修来说,眼下最珍贵的是时间。修缮王府外墙和坍圮破败的殿宇迫在眉睫。

    水泥显然比石灰砂浆更适合。

    “最重要的是,水泥的造价比混合了糯米汁、铁砂、蛋清的石灰砂浆便宜的多。”

    宁修笑着补充道。

    “对,对!”

    孙悟范兴奋的挥舞着拳头,对他来说成本问题也是需要首先考虑的。

    。。。。。。

    。。。。。。

第六十一章 祭出王炸

    (感谢书友苏子宣再次的500币打赏,感谢书友宝宝熊猫再次的100币打赏~)

    兴奋过后,孙悟范有些担忧的问道:“宁贤弟,这水泥能够大规模量产吗?”

    宁修笑道:“能否量产无非是看原材料和加工条件。原材料就不用说了市面上都可以买到,至于加工条件,最大的制约是窑炉。这口窑炉虽然不大,但煅烧出修缮王府的水泥熟料是没有问题的。”

    听宁修如是说,孙悟范总算吃了颗定心丸。

    “哈哈,宁贤弟真乃神人也。如此一来我们还怕什么延误工期?一个月内一定能将王府修缮完成。”

    孙悟范上前拍了拍宁修的肩膀,压低声音道:“宁贤弟,说实话你这水泥制作的法子是咋得来的?”

    宁修一耸肩道:“我若说是做梦时一个白胡子老爷爷托梦给我的,孙兄信不信?”

    孙悟范撇了撇嘴道:“有时候真在想你是不是个妖孽。”

    宁修赞许的点了点头道:“妖孽这个词我喜欢,带着一股浓浓的羡慕味道。”

    孙悟范:“。。。。。。”

    “好了,咱俩也别在这里扯淡了,赶快把这第一批水泥拿到王府,叫工人们开始粘合损毁的府墙,殿宇吧。”

    二人相视一笑,一起朝辽王府走去。

    。。。。。。

    。。。。。。

    宁修和孙悟范带着雇工推着满满一小推车的水泥粉来到王府。

    吴宏正在指挥工人们用石灰砂浆粘合砖块,宁修快步上前咳嗽一声道:“宁某给吴工头带来一个惊喜,吴工头要不要看看?”

    吴宏闻声转过身来,见宁修身旁的小推车里装着一车灰色粉末,不由得好奇道:“宁公子说的惊喜该不会就是它吧?”

    宁修点了点头道:“这东西叫做水泥,是强力粘合剂。一般的外墙使用的是砖块,用水泥粘合效果非常好,且省时省力。”

    “比石灰砂浆如何?”

    “天壤之别。”

    宁修知道吴宏不会轻易相信,叫人取来一盆水,倒入一些粉状水泥,搅拌均匀后形成浆状。

    “这一段坍圮的外墙还没有用石灰砂浆粘合吧?”

    宁修挥手点了点道。

    “是啊,石灰砂浆一下子粘不过来,得慢慢来。”

    “你们蘸着水泥先粘这段外墙试试。像我这样用铲子铲一些浆状水泥,均匀的涂抹在墙砖之间。”

    宁修来到坍圮的外墙旁,用铲子铲了些水泥耐心的做起了示范。

    涂抹水泥的过程没有什么技术含量可言,和工人们涂抹石灰砂浆差不太多。

    很快,他们便掌握了水泥的使用方法。

    宁修让他们每人取了一把铲子,蘸了水泥开始一边搭建一边粘合外墙。

    “老吴啊,这玩意真的像宁公子说的那么神?我看和石灰砂浆差不多嘛。”

    “试一试就知道了。不过看手感可是比石灰砂浆黏的多啊。”

    “还别说这玩意一会的工夫就开始干了,就是不知道干了之后会怎么样。”

    “要是干的快,或许我们还能把工期往前赶一赶,这样九月就能去码头接活儿了。”

    “是啊,早点做完早点完事,你们都干的麻利点,别给老子丢人!”

    看着工人们卖力的干着,宁修嘴角泛起了一抹笑意。

    这些力棒也希望早点做完工程好在九月赶到码头做工。

    宁修和他们的愿望是一致的,这种情况下最能上下一心,效率可以最大化。

    用了一个下午的时间,工人们便将一段坍圮的外墙搭好并在每块砖头间仔细均匀的抹好了水泥。

    按照宁公子的说法水泥完全凝固要三个时辰。现在已经日落,那就明天早上来做工时再看好了。

    宁修叫吴宏把众力棒叫到一起开始训话。

    “诸位,辽王殿下重新规定了工期,要王府修缮工作在一个月之内完成。宁某叫来大伙儿便是要嘱咐一句,大家尽全力将修缮工作做好。按期完成对大伙儿和宁某都有好处。若是工期延误,不但宁某要吃挂落,大家也会受到责罚。”

    宁修可不是危言耸听。

    官府虽然将辽王府的修缮工作外包了出去。但那到底是王府工程,真是出了问题这些工人一个都跑不了。

    “如果大家能在一个月内将修缮工程做完,宁某会给大伙儿每人发一两银子做奖励,大伙儿说好不好啊!”

    “好,当然好啊!”

    “支持宁公子,我们一定会尽全力做工!”

    “宁公子对我们实在太好了。不但在我们饿肚子的时候雇佣了我们,还给我们丰厚的酬金。现在还要给我们一两银子的完工奖励。”

    “不是一定能拿到的,你小子没听宁公子说嘛,要在一个月内完工才能拿到赏钱。”

    “那又如何。有了这水泥效率将大大提升,将工期缩短至一个月内并不是不可能。宁公子对我们这么好,咱们当然要卖力气干了。上下一心还怕一个月完工不了吗?这钱我胖虎是拿定了!”

    宁修见大伙儿热情满满,悬着的心总算放下了。

    他这下算是激发出了众人的热情。干工程最怕混日子,混日子的人多了工程就会拖拖拉拉,这是宁修绝不能接受的。

    他把吴宏拉到一边嘱咐道:“找个麻布袋子把水泥装进去,平日里不用的时候把袋口扎紧,注意防潮一定不能被雨淋着。”

    吴宏频频点头,一一应道。

    等到宁修说完,吴宏挠了挠头道:“宁公子,有一句话吴某不知当讲不当讲。”

    宁修笑了笑道:“吴工头但说无妨。”

    吴宏感慨道:“这水泥如此厉害,哪里能买到呢?”

    宁修咳嗽一声道:“这水泥是宁某特意调制出的,市面上可买不到。”

    “啊,那原料成本一定很高吧,宁公子为了赶工期也不必这么拼吧?”

    “这个吴工头就不必操心了。宁某有宁某的考虑,吴工头只要督促弟兄们早日将工程做完就是对宁某最大的支持。”

    水泥的造价并不算贵,但宁修却并不打算对吴宏透底。这玩意现在只有宁修会做,属于市场垄断,定价完全由宁修来。若是原料价格透露出去,宁修岂不是反而被动了。

    吴宏频频点头。宁公子这是在敲打他呐,不该问的别问,瞧他这张嘴又犯贱了不是?

    。。。。。。

    。。。。。。

第六十二章 铺货武昌

    有了水泥,宁修的产业模式就变得更加丰富合理。

    从利润角度看,整合手抓饼业务后酒楼的利润在一天三十两到五十两之间,遇到包场则会激增到一百两。

    肥皂的销售在经过爆炸式增长后趋于平缓,一天的利润在六十两左右。

    也就是说,仅仅靠肥皂和酒楼宁修就能一天稳赚一百两。

    注意这可是利润而不是流水,宁家现在真真的是日进斗金。

    这还不算即将量产的水泥和进入陈酿期的葡萄酒。

    前者将会对建筑建造业进行一场革新,宁修也将凭借水泥彻底垄断江陵乃至荆州的新屋建造、旧屋改造工程。

    这一块的利润绝不比肥皂和酒楼差,在任何一个时代盖房子都是最赚钱的。

    葡萄酒就不用说了。等到半年后宁修就可以将陈酿的葡萄酒推向市场,相信这种新式酒品可以一举俘获官绅公子的心。

    宁家发达,最高兴的莫过于宁修的死鬼老爹了。

    宁良每日不辞辛劳的在酒楼和肥皂作坊间奔波,一来是为了督促雇工、伙计们干活,二来是为了数钱。

    不管是一枚枚的铜钱,还是一锭锭的银子,宁良都会乐此不疲的数着。

    当然大明宝钞酒楼和作坊是不收的。到了万历朝这玩意就是一堆废纸,在黑市上和银子的兑换比例超过了一百比一,拿来当厕纸都嫌硬。

    宁良记得儿子对他说过,人生最快乐的事情就是睡觉睡到自然醒,数钱数到手抽筋。

    现在看来,真太他娘的有道理了。

    睡觉睡到自然醒宁良是不指望了,他每天要去后厨巡视一番,有些菜品必须亲自掌勺,得早早起身。

    但数钱数到手抽筋是绝对可以做到的。

    数钱的时候宁良往往会傻笑,不但手会抽筋,有时嘴也会抽筋。。。。。。

    这日宁良数钱的时候嘴又笑歪了,宁修来到老爹身边咳嗽一声道:“爹,酒楼里还有客人呢,您就不能注意点形象吗?”

    宁良一个激灵反应过来,瞪着宁修训斥道:“臭小子,啥时候轮到你来教训老子了?老子摸着银子就想笑,老子乐意。你管得着吗!”

    这个,宁修貌似真的管不着。。。。。。

    “不是儿子多嘴,您老人家哈喇子都快流了一地了。”

    宁良连忙用手在下巴上胡乱摸了一把,还真是水啦啦的。

    “臭小子,你不是在王府督工吗?怎么跑到酒楼来了?这里有你爹你放一百个心,赶快回去吧。”

    宁修身子往前一探,凑到老爹耳边压低声音道:“王府修缮工程按部就班的进行,儿子也不用一直盯着。儿子这次回来是有一件大事和爹商量。”

    “啊?”

    宁良就知道臭小子又有鬼主意,清了清嗓子道:“你说吧,别搞得那么玄乎。”

    “爹,孙公子联系到了武昌的朋友,想要把肥皂引进到武昌卖。儿子来是跟您商量商量。”

    “把肥皂运到武昌卖?”

    宁良是典型的小市民,小富即安的性子,闻言立刻摇头:“有那个必要吗?在荆州卖肥皂赚的钱还不够你花?”

    “爹,钱这玩意哪有嫌多的道理。再说了开发武昌市场也不全是为了赚钱啊。”

    “不为了赚钱?那是为了什么?”

    宁良见儿子开始说胡话,立刻炸了毛。

    “爹您先别激动。您想啊孙公子的父亲是湖广巡抚对不对?”

    “是啊。”

    “孙公子家族经商很成功对不对?”

    “是啊,他们孙家绸缎铺、米行、茶叶、瓷器,什么生意都做,在湖广也算是颇有名气了。”

    “爹您想过没有,这两者有什么联系?”

    “联。。。。。。联系?”

    宁良想了片刻,猛的拍了一下脑袋。

    “呀,那是因为孙巡抚暗中给了许多方便啊。”

    宁修笑道:“是啊。朝中有人好办事,孙家之所以能够日进斗金全因为孙巡抚的缘故。其实朝廷对此早有顾虑,在官员委派时也刻意规定官员不得到原籍所在布政司赴任。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官员的亲戚们往往背井离乡跟着官员来到赴任地经商,这孙家便是这么一个情况。”

    树是死的,人是活的。商人本就在各布政司间往来经商,朝廷总不能下令禁止官员的族人经商吧?

    何况还是在晚明这个特殊的时代,资本工商业迅猛发展,商人的地位急剧提升。不少朝堂大员就出身于大盐商家,朝廷依赖商税也不敢乱下禁令。

    故而便出现一个奇特的景象,官员到哪里赴任亲戚族人便随脚跟到。

    官员任期满了调任别处,亲戚族人立刻变卖铺子产业跟着官员一起去新的地方经商。

    孙家的情况特殊一些。巡抚并没有固定的任期,孙巡抚就在湖广一口气干了五年。

    五年的时间不算短,孙家有这颗大树乘凉产业发展的极为迅猛,是湖广不可小觑的商阀势力。

    相反孙巡抚的籍贯老家反而没闹出什么动静,孙家在当地最多就是个地主罢了。

    “你是想跟孙家示好,好以后获得照拂?”

    宁修点了点头。老爹终于明白了,他的一大番话可算没有白说。

    他虽然跟孙悟范合伙儿经营手抓饼,但那最多算是搭上了孙家这条线。要想彻底靠上孙家这棵树便要给到孙家足够多的好处。

    宁修决定在肥皂销售上做文章。

    在大明要想做到商品全覆盖是很难的,莫说跨省便是跨府运输都需要耗费较大的资本。

    想要减少运输成本就需要拥有自己的商队,这点宁修现在显然办不到。

    这就是肥皂只能在荆州本地销售而不能铺货到湖广其余府县的原因。

    而孙家在湖广经营了五年之久,肯定有自己的商队。靠孙家商队把肥皂运到武昌等地铺货销售,不但可以增加肥皂的知名度也可以赚上不少。

    虽然因为多了一级经销商利润要变薄,但总好过没有。

    何况宁修就是要让孙家获利,有钱大家赚,孙家才会念着宁修的好,将来有求之时他才好开口。

    宁修相信,不管是孙家商队还是孙巡抚,迟早有用的上的时候。

    未雨绸缪总归是好的。

    。。。。。。

    。。。。。。

第六十三章 立契卖田

    (感谢书友l599xl再次的200币打赏,感谢书友宝宝熊猫再次的100币打赏~)

    湖广,武昌府。

    武昌城外的常家庄子内,管事常贵正指挥着仆从打谷。

    农忙之时,庄子里所有人都得动起来。

    便在常贵大汗淋漓,拿着一把扇子打扇去暑时,与常家庄子相邻的侯秀才来登门造访。

    常贵犹豫了片刻还是决定去见一见。

    二人来到一间屋子分别坐下,却是那侯赖率先说道:“常管事,我家那三十亩水田打算卖了,您看看收不收吧?”

    常贵直是大惊,好端端的侯家怎么主动卖田了?

    侯家虽然破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4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