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行车都要满城通缉,醒醒吧国人!”
“三人那方面的行为?死了还要遭到灵魂的玷污!搞不懂,为什么那么多人对华国不自信,国外的教育就好吗?国外的环境就好嘛?至少再华国不会有这么耻辱性的帽子!”
“绝不可能是自愿的,不然不会被打死。真是岂有此理!”
“全世界哪里都有草蛋的事情,不要每天喷击华国了,号称世界最发达的德国居然也干这种断子绝孙的事情!”
“德国居然敢这样大张旗鼓的欺我华国人!犯我强汉者,虽远必诛!”
“诛个毛线!只见到我们被诛!”
“我只想说,国外不是华国,千万不要晚上随便出门,很危险,听说连男人在那边都不安全。”
“夜跑的女孩子,请提高你们的安全防范意识。”
“杀人了还要给受害者泼污水!人渣!”
“派军舰杀过去吧!”
“在死无对证的情况下,试图以一面之词诋毁死者道德与人格,达到减轻甚至解脱自身的罪孽,显然是一种卑鄙的行径,罪上加罪。”
“这就是某些人吹嘘的洋人的严谨法律。”
“联系到德国大众汽车的排放作弊,德国给人的感觉就是伪君子!幸亏没买他们的高铁!”
“德国司法**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了,不要脸的狗男女和检察官,去死吧!”
“他的父母还是警察,教出这样的儿子,这父母也不是什么好鸟!”
“发生过三人关系你就可以杀人,就可以脱罪了吗?原谅我实在想不通这为何会成为脱罪理由?”
“德国嫌疑人家属竟然可以进去案件调查组,这也太光明正大了吧,还有居然连新闻发言人检察官都特么那逼样,德国真的让我真真切切失望了一次,在华国只要捅到网上,就算嫌犯有天大的关系都得掂量掂量了。归根到底,他们是根本没把华人受害者放在眼里!”
“总有华国人认为外国的月亮比华国圆!我看应该和网络上境外势力假扮的华国网民每天挑拨老百姓和政府的矛盾有很大关系,我们该采取行动了!”
“无耻的钠粹暴行!”
……
“在德国的各大华文论坛里,当地华人纷纷对此案给予极大关注,同时商议组织‘为遇难同胞争取公正’的游行。华国驻德国大使馆也对此案发表了最新声明。华国大使馆在声明中表示:自案发以来,大使馆多次向德方提出严正交涉,并对德国某检察官不负责任的言论表示强烈不满,要求德方公正调查、审理此案,还遇害者以公道,给公众舆论以交代。”汪谦继续着他的节目。
“在国内外舆论、特别是华人团体和华国大使馆的压力下,德国方面终于开始重视此案,并公布了警方的验尸报告:李同学生前被强歼,死因是头部遭暴力袭击。”
“出席作证的是两位法医。第一位是来自哈雷大学研究所的男教授,第二位是三十五岁的年轻女法医。教授在他的报告里详细的介绍了整个案发现场的血迹分布图记录,以及血迹是如何或以什么方式产生的。他并没有分析血迹是属于谁的。”
“教授表示一共在三百多个地方发现血迹,有些血迹能用眼睛便能看到,某些血迹要通过特殊技术才能识别。另外,案发现场还有十三个痕迹复合体。每个痕迹复合体不是指单独一个血迹,而是多个血迹联系在一起,或者彼此距离很近。”
“教授还说,在很多地方都有留下被清洗过的痕迹,比如男嫌犯的靴子,抹布和塑料扫把等等。在案发现场的地板上,沙发前面有靴子的鞋印,在通往后院的墙上也有手印。甚至在案发现场的天花板上也有血迹。”
“当男嫌犯被拘捕时,也是这位教授给他做的身体检查,当时并没有发现男嫌犯身上有任何伤痕,男嫌犯身高一点九五米,体重一百零八公斤。当教授给他检查的时候,男嫌犯情绪表现的非常暴躁,还不停地抱怨说他没有吃饭。”
“第二位出席作证的女法医针对李同学身上的伤痕作了详细的描述,她称受害者的头部是肿的,血迹都干了,全身上下都有被抓伤的痕迹。头部,脖子和下面都留下了被施过暴的痕迹。由于死者面目全非,根本无法辨认出准确身份。”
“女法医描述了受害者身上的种种伤痕,先是头部、额头、眼睛、嘴、脖子、身体、肚子、下面、大腿、小腿、胳臂、手、手指、背部、腰……有些伤痕甚至长达十四厘米。可以这么说,除了李同学的脚以外,尸体上没有一个地方是完整的。”
“法官询问女法医:你能说说受害者额头上的伤痕是怎么产生的吗?”
“女法医回答,理论上讲有很多种可能性。比如行凶者紧紧地抓着受害者的头发,使劲把她的脸往地板上砸。又比如用拳头使劲地打在她的脸或额头上,解剖结果显示,受害者在临死之前曾长时间被殴打、被掐、被咬、被虐待、被强歼,尤其是脸部上的伤害格外严重,整个脸完全变形。”
“女法医称,造成李同学的死因是由于脂肪油流入肺,堵塞通向心脏的血管,最终导致心跳停止。女法医也因此得出结论,李同学在临死之前承受着长时间的、令人无法想象的非人煎熬和折磨。”
“女法医在讲述到这里的时候,整个法庭鸦雀无声,但两名嫌犯却是摆出一副‘不关我的事’的模样。”
“和在米国失踪的张同学一样,在德国失踪的李同学在给父亲打电话的时候说过和张同学几乎一样的话:爸爸,德国是个美丽的国度,天很蓝、空气很清新、人们都很友善,到处都很安全、这里的人们充满了爱。”
“然后,李同学就以生命为代价,被‘友善’、‘充满爱’的德国人好好地上了一课。”
“国人,特别是我们国家的很多年轻女生,她们无比向外国外的生活,从读初中时就刻苦学习英文,高中、大学时更加努力地学习英文、甚至法文、德文、西班牙文……然后考托福、各种考、想办法考到国外、留学到国外、千方百计地移民国外。”
“这里我要再说一件事情,就在今年,米国马里兰大学的毕业典礼上,一位名叫杨舒平的华国女留学生作为全校学生代表上台发表毕业演讲。对于在台下,乃至在美国各地留学的中国学生而言,这本该是一件十分骄傲,自豪的事情,可这位杨同学接下来演讲的内容可让大家高兴不起来,甚至让台下的中国同学们尴尬不已。”
“我们来看看她演讲的内容……”
“各位家长、同学、朋友们,下午好!我很荣幸,也很感激能够在马里兰大学2017届毕业典礼上发言。”
“人们经常问我:为什么你选择来马里兰大学?我总是回答:新鲜的空气。”
“五年前,我从华国来到米国,出了达拉斯机场航站楼,呼吸到在米国的第一口空气后,我就丢掉了正准备戴上的五层口罩。这里的空气是如此的新鲜甜蜜,尽管说起来奇怪,但这对我来说很奢侈、很意外。我在华国的都市中长大,每次外出都必须戴口罩,不然的话,我可能会生病。”
“所以,当我在机场外面呼吸到第一口空气的时候,在机场外深呼吸的那一刻,我感到了自由。不再有蒙在眼镜上的浓雾,不再有呼吸困难,不再有压抑的生活。每一口呼吸都是一种愉悦的体验。今天站在这里,我情不自禁地回忆起这种自由的感觉……”
“后面的发言全都是对米国的赞美,对华国的诋毁,我已经念不下去了,请容忍我先呕吐五分钟。”
“杨舒平的事情不是个例,很多华国女生在踏上米国的土地时,都有着类似的狂热,我们可以想象她们当时那种兴奋的心情,在她们的眼中,国外的一切被无限美化,她们就象发情的母狗一样热情地迎接她们在国外的新生活。”
“可惜,国外,特别是西方世界,真的没有她们想象的那么好、那么甜。西方男人是未进化完全的生物体,他们的变太程度远超她们的想象,这些变太的西方人不敢对自己身边的同胞动手,看到华国很傻很天真的小女生,当然立刻把她们当成了发泄他们变太心理的目标。”
第444章 丢的是十三亿国人的脸
“张同学和李同学以生命为代价终于看清楚了真正西方人的嘴脸,她们的遭遇引起了国外华国团体的高度关注,并在国内舆论发酵、由华国大使馆出面,迫使当地执法机关进行深入调查,尽量为她们争取一个公道。”
“但是,还有更多的华国小女生,各种原因在西方世界失踪、死亡,并没有能引起媒体的关注,对她们下手的凶犯至今仍然逍遥法外。血的教训不可谓不深刻。”
“我倒是更希望那位说米国的空气很甜的杨同学,能代替张同学体验一番米国真正的‘甜蜜’,我相信,这期节目播出之后,她应该很快就能体验到的。”
……
网民们看到这里不由得义愤填膺起来,更多的弹幕出现在了屏幕上,主要都是冲着那位说米国的空气很甜的杨舒平去的。
“没啥说的,就是这种傻逼太多了才会把米国这种水质、空气都不见得比华国好、基础设施破烂不堪、城建落后又到处是穷人、犯罪、凶杀的大农村说得跟天堂一样!总之就是搞不懂,米国好象特别吸引在国内都少见又混不下去的奇葩!”
“这跟毕业典礼有关系吗?而且貌似你家乡鲲明的空气很好吧?华国是没让人说话了还是没给你氧气了?这样捧米国的臭脚?贱货!你丢的是十三亿华国人的脸!”
“对这家米国大学很失望!演讲稿难道没人审批吗?不考虑一下国际影响吗?这种垃圾货色也能代表华国学生在毕业典礼上演讲?”
“说这种鬼话、侮辱自己国家、一个连祖国都不会尊重的人,有什么资格得到任何人的尊重?还代表学生发言?你代表妈卖批好吗?”
“米国人是故意这么做的吧?”
“别让我在米国看到你!看到你我会忍不住上前抽你耳光!撕烂你那张逼嘴!”
“祖国做了这么多努力在国际上立住脚跟,让华国人能在国外抬起头来为自己的国家和出生在这个国家的自己感到骄傲,就因为你这种满嘴放屁的人引来外国人对我们异样的目光!”
“我实在想不懂是什么样的动机能说出这种话,草尼玛逼的贱货!”
“以诋毁祖国的方式博眼球是坚决不能容忍的,校方支持此类毫无依据的攻击性言论在毕业典礼上发表不仅是考虑欠佳,更是让人怀疑是否有其他用意。希望这位小姑娘好自为之,脸丢光了的话在美国出门也得戴口罩了,不然的话,所有遇到你的华国人都会抽你嘴巴子!贱货!”
“这是一种自卑到骨子里的表现,她知道米国人想听什么,所以就去迎合,她想用这种方式极力融入米国社会,活久见。”
“同为留学生,对你不辨是非毫无自我判断力、通过抹黑自己祖国来获得米国人好感的行为感到恶心!”
“不知道你父母能不能听得懂你的演讲,如果能听懂会是什么反应,你的发言充满了偏见与浅薄,你就是一个典型的傻逼。”
“这个锅我们鲲明人不背,我从小到大住在鲲明从来没戴过口罩,我在温哥华这种空气质量巨好的地方都觉得和鲲明没什么区别。”
“留学生应该是两国文化交流的使者,是加深理解、消除隔阂的力量,而不是用贬低自己的祖国来博取米国人的掌声和眼球,你谄媚的姿态真让人恶心!”
“汪老师说得对,应该让杨同学体验张同学和李同学曾经体验过的一切,她就知道什么是甜蜜的空气了。”
……
“我再说几件媒体以前没披露过的案例吧!”汪谦继续了他的节目。
“二零一零年,刚到米国两个月的三十岁女孩姚同学,在纽约皇后区法拉盛街头被墨西哥裔非法移民以铁棒击打头部并拖至小巷墙暴,送院后不治身亡。凶手拒不认罪,在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之后只被判了二级谋杀。”
“二零一二年,两名同为二十三岁的南加州大学留学生吴同学、瞿同学做完实验深夜归家,在距校园不到两公里的住宅门口泊车时遭遇歹徒袭击。吴同学胸口中两枪,瞿同学则被枪击数次,其中一枪打在头部,凶手是不满十六岁的非裔歹徒。”
“二零一三年,新泽西理工学院留学生仲同学被非裔歹徒劫杀,在送医途中死亡,凶手至今未抓获。”
“二零一三年,波士顿大学统计学研究生吕同学在观看马拉松时遭遇恐怖袭击,不幸遇难。验尸官称她的身体多处被贯穿,在几分钟内大量失血而死亡。”
“二零一四年,二十四岁的南加州大学电气工程系留学生纪同学在凌晨回宿舍的路上遭遇抢劫,头部遭棒球棍和扳手打击,挣扎回公寓后死亡。五名凶手皆为西裔,其中三人是未成年人。十六岁的主犯被判一级谋杀,二级抢劫。过堂时,几名凶手不时相对嬉笑,无动于衷。”
“在这里,我想提醒大家,西方国家并不象国内媒体描述的那么美好,西方人也不象国内媒体描述的那么友善、充满爱。”
“西方人就是未发育完全的生物体,他们虚伪、野蛮、无知、蛮横、卑鄙、下流、无耻、龌龊、霸道、刻薄、愚蠢、自私、残暴、无恶不作!”
“所以,请不要把你们在国内养成的深夜撸串的安全感带到米国或者欧洲。”
“米国是一个与华国全然不同的、犯罪率极高的国家。根据米国犯罪信息中心的统计,全米国每年大约有六万五千名大于二十一岁的成年人失踪,其中约一千八百人被确认遇害,失踪时间越长,生还可能性越小。”
“贫穷滋生犯罪,米国不是一个福利国家,税收各自为营。富裕的社区交税多,市政收入多,可以招募更多的警察,建更多的消防局。脏乱差的贫民区只能依赖联邦政府杯水车薪的拨款,警力稀薄,学校荒芜。”
“富人区可以夜不闭户,贫困区则子弹横飞。一街相隔可能就是天堂与地狱的差别。在衰落的城市,继底特律之后,芝加哥南部基本已经失控。一位退休米国警察说,如果跑到那种地方去就别指望警察能救你了。”
“坐落在城市中的大学常常处于犯罪相对集中的区域,学院内外一墙之隔,就象网游里的安全区和野怪区之隔一样,在米国大学念书绝对不能跨过红线,不要贪图房租的便宜跑到校外租房。总之,在米国生活,你要象打网游一样,清楚哪些点是爆怪的区,要小心避开,不要挑战。同时也要注意,就算安全地区,有可能也有散怪突然出现,不可掉以轻心。”
“不对比就没有伤害。”
“相比起米国、德国这些西方国家的不安全,我们国内的情况如何?从我们自己同胞的口中,特别是一些女同胞的口中,比如那位说米国空气很甜蜜的杨舒平同学,从她们那里经常听到瞧不起我们国内的各种声音,所以,《正义之声》这次的取样将不通过国内华人的口,而是听一听居住在华国的一些外国网友是怎么评论的吧。”
“首先是一位米国网友。”
“我已经在华国住了几个月,我向你保证,华国是我曾经去旅游或者居住的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这里的人民难得的好客,慷慨,礼貌,无条件的善良。从我第一天踏足这个国家,我就被这里的人的善良所感动。当然,文化差异还是有的,但如果你决定前来这个国家,就不要把自己显得那么无知了。”
“我看过网上的数据,我现在居住的这个城市是快速发展的一个城市,我在这里经历过的经历到的,只有善良和真诚,以及本地人热情的帮助。居住在这座城市的外国人很少,很多时候你出门不会看到其他外国人的脸孔,但华国是一个你不会感到孤单的国家。”
“想一下,这么多人口的一个国家,治安依然可以变得这么好,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我大晚上走在城市的大街上,和在华国大部分城市例如邶京、沪海、深镇、茜安一样,我感觉到超级安全。华国很拥挤,但在这里,你能感觉到和平以及内心的平静。”
“如果你是一个外国人,这里的人会以尊敬的态度对待你。你为他们的国家带来新的体验,新的思维方式,他们会真正感激和羡慕这些。在这里住了几个月的心得,只有善良和安全。我爱华国,我想一直生活在这里。”
“下面是另外一个米国网友的发言。”
“我用我现在居住的城市深镇在举例吧。在我居住的地方附近有两个非常大的公园,深镇中心公园和莲花公园,我经常凌晨两点甚至更晚的时候穿过那里。我在三藩市和纽约的时候就不敢这么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