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谁给化的妆?太象了吧?”徐继超夸赞了一声。
“这眼神和肢体动作也很专业,很象真正的丧尸。”姚承洲也点了点头。
第554章 当然不是我
“e_on_baby!这里来!”沈琳翔走出了嘉宾席,向女丧尸招了招手。
女丧尸嚎叫了一声猛地扑向了沈琳翔,然后张开嘴咬向了沈琳翔的脖子,瞬间咬断了沈琳翔的颈动脉,鲜血不要钱地从沈琳翔脖子处飙射了出来。
汪谦眼疾手快,操起身边一根钢管冲过去,向女丧尸脑袋上猛砸了好几棍,一阵骨裂的声音之后把女丧尸砸死在了地上。
“救我……救我……”沈琳翔摸着自己飙射鲜血的脖子,向其他人求救着,但他的声音越来越弱,很快眼神就涣散开了。
“啊!!!!”
在场几位女嘉宾目睹这一切,全都声嘶力竭地尖叫了起来,她们一直以为这女丧尸是工作人员扮演的,进来逗乐子的,没想到居然是真的丧尸!而且把沈琳翔给当场咬死了!
在场的另外两位男嘉宾姚承洲和徐继超也吓傻了,好半天才回过神来到沈琳翔身边检查他的伤势。
沈琳翔突然翻着白眼嘶吼了一声,然后张开血嘴咬向了姚承洲的脖子,把姚承洲的颈动脉也给咬断了,鲜血不要命地飙射了出来,姚承洲推开了沈琳翔,一边惨叫着一边后退,鲜血飙射得整个舞台上到处都是。
徐继超连忙抓起汪谦手中的钢管,死命地向沈琳翔脑袋上砸了过去,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伴随着一阵阵的骨裂声响,终于把沈琳翔又砸倒在了地上。
现场的女嘉宾全都吓傻了,甚至有些不良气味传播了出来,不知道是哪位已经吓到那种程度了。
……
“我靠!玩真的啊!汪胖子已经发明出丧尸病毒了?”
“这个丧心病狂的家伙!居然对自己的朋友动手!”
“汪胖子已经疯了!谁管管他啊!千万别让这病毒传播开啊!”
“真的出现丧尸了吗?哈哈哈哈哈……有意思了啊!世界末日了吧?我是不是可以到大街上开抢了?”
“我先去找几个美女爽一爽!”
“楼上两个变太!”
“千万别玩真的啊!我小日子过得挺滋润的!我不想世界末日啊!”
“汪胖子越玩越大了!越来越没底线了!”
网友们各种弹幕、各种惊讶和惊恐。
……
就在这时候,地上躺着的女丧尸、沈琳翔、徐继超、姚承洲等人全都坐起了身来,哈哈大笑着看向了现场被吓傻了一众女嘉宾。
很显然刚才他们合演了一出戏,整蛊了现场女嘉宾和屏幕前所有观众。
女丧尸确实是化妆师弄出来的,沈琳翔有意去招惹她,然后被咬,他挤压身上的道具血袋,让道具血从颈口处的胶管里飙射了出去。
汪谦手中的所谓钢管是空心胶棒,涂抹成了金属银色,砸在脑袋上一点儿也不疼,至于骨裂的声音,是有工作人员偷偷在旁边捏白菜梆子和芹菜杆,用麦克风把声音放大了而已。
“喂!你们太过分了!”
“居然这样整蛊我们!知不知道会吓死人的?”
“一群坏男人!凑到一起就没什么好事!”
“老实交待!是谁出的鬼主意?今晚罚他请吃饭!”
“罚请吃一顿饭太轻了!罚请吃一个月的饭!”
女嘉宾们发现被整蛊之后,一个个气得脸色胀红,把桌子上的饮料、各种东西向男嘉宾们扔砸了过去。
“老实交待,是谁吓尿了?”姚承洲接过一瓶矿泉水,一脸嘲笑地向女嘉宾们问了一声。
“不是我!”刘小美立刻进行了否认。
“当然不是我,我才不会那么胆小!我刚才还想过去一起咬你们呢!”薄荷也进行了否认。
“不是我啦!其实我早就猜出是演的了!只是我不想说破你们而已。”刘小溪也进行了否认。
“不是我,上次演过《真相》之后,已经没什么能吓到我了。”楚云也进行了否认。
“不是我!不信你们可以检查!”张萌迪也连忙撇清了自己。
“那就奇怪了!为什么我们明明闻到气味了,却没有人生产那种气味呢?一般情况下,这种事情是不可能发生的。但是在我们专业人士看来,要达到这样的效果有三种可能性。”沈琳翔模仿着汪谦的声音和语气,一脸沉思的表情。
“三种!这种情形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然而在专业人士眼里却是司空见惯,至少会有三种可能性!究竟是怎样三种可能?请锁定《真相》,广告之后马上回来。”徐继超接上了沈琳翔的话头。
“好吧,导播说今天没有广告,我们继续。”姚承洲也模仿了汪谦的语气。
三位男嘉宾又迎接了几位女嘉宾矿泉水瓶和各种东西的又一轮轰炸。
……
“这些人跟着汪胖子,都变得不正经了!”
“刚才被吓了一跳,还以为是真的,结果是演的!”
“汪胖子的节目看多了之后,我发现我开始精神分裂了!”
“与楼上有同感!最近一直做各种怪梦,而且做梦的时候不知道自己是在现实里还是在梦里。”
“楼上就没有人分析一下,究竟是哪位女嘉宾被吓尿了?”
“应该挨个检查一下,就可以知道《真相》了。”
“楼上两位太无聊了吧?”
网友们继续各种弹幕。
……
“好的,刚才的玩笑,只是今天《正义之声》节目的热身,下面我们进入本期《正义之声》的正题。”
“这一期《正义之声》,我们要谈一谈幼儿园虐童的事情。”
“最近发生了很多起幼儿园虐童案,针扎幼儿、殴打幼儿、给幼儿喂不明成分的药丸……”
“这让很多家长在放学的时候,拉着上学的孩子不停地追问:你们上幼儿园的时候,有没有挨打?有没有被老师喂药片?有没有……问完自家孩子问同学,确信真的没有挨打、被扎针、被喂药片之后,家长无比感恩。今年的感恩节要感谢老师们放过俺家嫩娃。”
“县城幼儿园发生虐童,大公司的亲子中心发生虐童,一个月交几百一千的黑幼儿园不靠谱,想着一个月交五千多的纽交所上市公司旗下连锁品牌应该可靠吧?结果,同样虐童,还虐出了新手段、新高度。”
“这脸,打得是啪啪啪啪地响啊!”
“我可以看到,无数个手机屏幕前,无数台电脑显示器前,无数口倒抽的凉气,无数声绝望的叫喊,还有无数颗正在被恐惧冻成冰白色的心脏。”
“这种绝望不是因为别的,而是因为他们几年前当上了父母,现在正好有孩子在幼儿园里,那些他们所担心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发生在他们孩子的身上。”
“有正规的大媒体声称,绝大多数托幼机构、幼儿园,都有着规范、科学的管理,能够让孩子健康成长、家长放心托付……近期的这些事件属于极端个案,但是击中了孩子这根家长绷得最紧的神经。大媒体说的未尝不是事实,但用‘极端个案’来安抚人心,恐后是很难奏效了,当某些事件的个案越来越多的时候,这个事件恐怕就不能再用个案来形容了。”
“华国崛起,华国人买遍全球,十余年来,我们已经慢慢习惯了花高价买质量,这种习惯后面也有着很朴素的消费心理:越是大企业、越是高价产品,就越担心负面名声,越害怕消费者投诉,所以就越注意品质控制,越懂得危机公关,所以越值得信任。”
“这种认知在大多数时候是有效的,所以容易被百姓们当成普世法则。但在儿童教育这件事上,华国的父母们却是屡屡受挫,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可是华国的父母选择谁来育谁来教自己的孩子,现在却是完全失去了标准。”
“儿童教育变得就象是一场全民撞大运的抽奖一样了,运气好的,或许会遇到好的学校、好的老师,运气不好的,到底会遭遇什么……一起一起的虐童新闻正一次一次刷新我们的认知。”
“这些原本应该爱护我们的孩子、替家长伴随孩子健康成长的幼师,她们的面目正逐渐变得狰狞,变得和刚才的女丧尸差不多,她们对家长交托给她们的孩子毫无爱心,甚至充满了各种憎恨,这种行为模式的背后,究竟有着怎样的动机呢?”
“在最近曝光的一则由家长拍摄的视频中,家长质问幼师为什么要打孩子,其中一个幼师带着哭腔说:我控制不住。”
“‘我控制不住’这句话在网络上被骂得很惨,但这非常能说明幼师的真实心态。我们不得不承认幼儿园的孩子可能是全世界最难搞定的人群之一,而幼师也很可能是全世界最难做的工种之一。”
“很多人在做父母之前,比如我,见到其他人家的熊孩子就觉得很烦,特别是当他们嚎哭、吵闹搅扰到自己的时候。但是在做父母之后,关于孩子的很多看法都会改变。”
“别人的孩子,你永远无法真正喜欢他,当看管孩子成为一项工作、一项用于谋生的工作时,就象我们面对日复一日的工作一样,会很厌烦、甚至憎恨,这也是幼师为什么虐童的根本原因。”
“但是,这个行业和其他行业不同,其他行业面对的是机器、是文稿、是已经成年人的客户。而幼师这个行业,面对的是还不谙世事、还没有自我保护能力的幼童。对幼师来说,爱孩子应该是上线,不虐童应该是下线,也是绝不能碰触的底线。”
“底线已经失守了,也就没有任何借口。但我们可以反思的是,这样的失守是不是必然,为什么虐童事件会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幼师这份工作本来应该有比较高的门槛,而不是学习不好、找不到工作的女生,没办法了才去做幼师。幼师门槛低所以收入低。收入低吸引不了高素质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从业人员素质低最终导致了虐童这么个结局,而且形成了一个无解的死循环。”
“好动是儿童的天性,儿童受到好奇心的驱使会不断地去探索周围世界,提升自身的运动能力和思维能力。这就决定了幼师需要时时刻刻面对一种混乱、难以管理、甚至是难以控制的局面。”
“上文提到了素质一词,对幼师而言,素质主要指两方面:一是对孩子的爱,二是职业道德。爱孩子、喜欢和孩子在一起,应该成为幼师选拔的第一标准,也是金标准。做幼师如果不爱孩子,那还是从事其他行业吧,如果仅仅为了那点低收入进入这个行业,就是害人害己。”
“现在幼师需求量巨大,真正爱孩子的幼师很难找,一些根本不爱孩子的人也进入了这个行业,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希望这些人能守住职业底线。”
“底线是什么?不要虐童。”
“一个人能不能守住道德底线,和一个人的成长环境、所受教育等因素有关。目前来看,选拔幼师的两个标准都存在很大问题,是否爱孩子,没办法量化,也没有可以面试考核的标准。一个人可以在面试的时候说多么爱孩子,但一回头没有人监督的时候,或许就化身成了一个巫婆甚至是恶魔。”
“而第二标准职业素质的高低,不能说和学历有因果关系,但如果学习不好、找不到工作的女生去做幼师是很普遍的现象,那么,由于不是主动选择,这些人对这份枯燥、甚至让人烦躁的工作的忍耐程度就很值得怀疑。”
“让人很遗憾的是,就算是幼师教育行业里的顶尖人才,毕业后往往也不会从事这个行业,以北京师范大学为例,学前教育专业,硕士毕业生毕业后仅有不到四分之一从事幼师行业。”
“根据记者的采访,不愿意从事这个行业的学生声称,因为这个行业待遇太低,而且很不正规,如果毕业后从事了这个行业,说出去甚至会让亲戚朋友看不起。”
“面对这样一种很尴尬的现况,这样一种死循环,我们究竟要怎么做,才能让这个行业正规起来,才能避免更多虐童事件的发生呢?”
第555章 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目前呼吁比较多的办法,是希望上级管理部门加强监管。面对人数众多的低素质从业人员,上级管理部门监管的难度确实比较大……归根到底,还是要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拨更多的专项款,很可能是一笔庞大的财政支出,在目前的国情下,很多地方都要用钱、都要投入的情况下,想让上级主管部门把钱用到这方面,恐怕不太现实。”
“也有人提出设定幼师收入补偿制度,通过提高待遇弥补幼师心理落差以增强职业认同感,甚至通过职称评定等方式将幼师纳入教育系统进行统一管理,对幼师上岗进行资格审查、定期考核、不定期淘汰等等。说白了,这方面还是需要增加幼儿教育方面的投入,而且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和上面的理由一样,想让上级主管部门把钱用到这方面,还是不太现实。”
“相比起我们的孩子,可能有些人认为其他的事情更重要、更值得投入。或许,要等到我们的孩子长大了,等他们生了孩子的那一代,才能享受到真正严格监管的幼儿教育吧?”
“不指望上级管理部门加强监管方面的投入,那就只能另想办法,有技术派提议装手机监控软件,让家长随时可以看到自己的孩子,全民监督幼儿园。但这一做法也存在不少问题。”
“首先,很多幼儿园里已经布满了摄像头。但总会有死角,比如某家三种颜色的幼儿园,根据法院的判决书,虐童幼师们把孩子拖到监控死角,比如厕所扎针,说明她们已经有充分的反侦查能力。你总不能把厕所也装摄像头吧?”
“其次,这是一种信任感全面崩塌的问题。幼师和家长之间,不再有信任,而是监督和被监督的关系,这种关系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变得敌对,最终是不是一定会带来好的结果,也是要打个大问号的。”
“父母们在这件事上的心态很简单,他们视若珍宝、重视程度甚至超过自己生命的心肝宝贝,在监控视频里,在幼儿园工作人员手中,就象个物品,象快递员对待快递包裹那样,想踢就踢、想打就打、想虐就虐。”
“事实就是本该对儿童爱护备至,而且具备应对儿童哭闹职业能力的幼师们,良心早就不知道被什么吃了,对于违法行为毫无畏惧,很任性地对待顾客托付给他们的爱子爱女,让身为父母的,如何能放心把子女交到他们手中?”
“很多评论者说:如果是我的孩子碰到这种人,我一定十倍还施于这些禽兽的身上!法律很远,拳头很近!”
“但事实上,大家都心知肚明,这样的事平淡如水收尾的可能性很大,虐童案以前有很多起,今后也不会少。大家有心可以去查一查各起儿童伤害案件中的结局,恐怕会更加气愤。”
“比如某起盗车致婴儿死亡案,死亡婴儿父母仅仅获赔1。7万元;又比如另一起办案人员醉酒将婴儿摔成重伤,赔偿婴儿家庭后,肇事者只遭到禁闭15天的内部处理。”
“还有我上次提到的保安偷女婴,然后扔到三米深的地下室造成颅脑重伤,法院判定他涉嫌贩卖人口,但只给了两年刑期。”
“为什么这些案都判得这么轻?归根结底,是我们这个社会对婴儿、对儿童生命的极度忽视,对婴儿、儿童价值的判定,与身为都市中产阶级的孩子父母们的认知相差甚远。这种皮毛般的轻微惩罚,远不足以吓阻那些制造、漠视儿童痛苦的管理者、不足以阻止那些虐童者,这是父母们内心真正的恐惧和愤怒。”
“如果法律重判一起虐童案,以十年起刑并罚没全部家产以用于受害家庭赔偿,然后公示于众,并制订成可以执行的法律条文,或许会对那些想要虐童、即将虐童的从业者起到一定的警示作用,让他们在考虑到严重后果之后及时收手。”
“总而言之,我们的法律在某些方面过于严厉,而在某些方面却是过于宽松了,如果能用管理和打击网络小说的力度来管理和打击虐童事件,或许很多起虐童案件都不会发生了。”
“从大的方面来说,怎样对待小孩子,是判定一个国家文明程度的最高标准,而恰恰在这一点上,我可以宣布,我们这个国家是最野蛮的国家。”
“对野蛮的恐惧是最深层的恐惧,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现代文明前提下的推论。一起又一起幼儿园虐童事件,其实是在提醒我们,经济发达会自然而然带来的道德提升根本就是妄想,我们仍在承受着社会转型的阵痛之中。”
“《正义之声》在这里,呼吁国家增加在幼儿园监管方面的投入,呼吁增加虐童违法行为的法律成本,从监管和惩治,首尾两方面强化治疗幼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