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体有九窍、五脏、奇经八脉……由这些基本单元入手,来探究健康与疾病的关系,并且提出具体解决方案,就是中医最基础的理论依据……”
会场内很安静,只有昊学清朗的语调在回响,伴随着无数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
当然有人带了录音笔等设备,不过一些岁数大的医生,还是习惯于传统记录方式。
这趟远赴华盛顿,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了解中医。现在终于说到干货,那当然是精神一振,不管能不能听懂,赶紧记录下来。
医学其实也是一个很现实的科学。
它不同于哲学这种挺缥缈的东西,你说这是一条狗,我偏偏说这就是你脑海里的一个印象,闭起眼睛这狗就不在了……
这种日了狗的理念辨析,甚至可以持续几百年……
医学归根到底是为了治病救人而存在的,你说破了大天去,也得落到实处,以解决具体问题为根本目标。
关于中医的一切质疑甚至是诋毁,其实随着平癌龙丹的问世,已经烟消云散。
说我不行?数千位被治愈的肝癌患者,分分钟打脸反杀。
疗效就是最好的证明,所以昊学现在宣讲中医理论,没人再说什么废话,这是需要学习的全新领域,已经不需要再怀疑和争论。
尽快迎头赶上,或许下一个癌症科目可以由本国研发出来。
若是再固步自封,按照常规的手段研究癌症,或许依然无法取得有价值的进展。
尽管交流会变成了答疑会,但似乎还是很成功。
一上午的时间很快过去,昊学关于中医最基础的理论普及,却还只是说了一个开头而已。
“嗯……有一条很重要的中医理论,在这里送给大家,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昊学看了看报告厅后面的巨大时钟,语气很郑重。
哦?是什么?
台下正听得如痴如醉,奋笔疾书记录昊学的每一句话,只觉得眼前仿佛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大门,里面藏着数不清的医学宝藏。
尤其是昊学提到,中药这个东西,并不是特指生长在华夏国的药材,受地域限制,在华夏国境内能找到的药材,相对世界范围,永远只是少数。若是各国重视中医理论发展,在本土找到更合用更具疗效的全新药材,是大有可能的!
或许只是一次随意的采药,都有可能创造历史。
忽然听到昊学特别强调“重要”的理论,不由得精神一振,赶紧准备记录。
只听昊学悠悠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时间差不多啦,中医讲究养生,可不能饥一顿饱一顿,这才是对身体健康的最不负责!”
呃……
众人哭笑不得,可人家说得那样义正词严,而且人都已经下了讲台,就算还想听,也得等下午了。
“昊先生,辛苦啦!”
格雷福斯也是认真做了一上午的笔记,这会儿上前迎道:“咱们特意安排了中餐和西餐两种风格,不知昊先生是习惯家乡饮食,还是说感受一下异域口味?”
这话其实是姜清翻译的,还显得挺文绉绉。
其实格雷福斯的话直译过来很简单,就是问他,吃华夏菜还是吃米国菜?
“西餐吧!”
昊学看了一眼姜清,这姑娘昨晚刚尝过自己的治愈系套餐,今儿中午的中餐要是唐人宴那水准的,恐怕难以下咽,还不如尝尝这边的牛排红酒呢。
华盛顿医院的院长格雷福斯亲自作陪,加上他助手布隆,一共四个人用餐,气氛比较融洽。
虽然其他国家的医生也很想单独邀请昊学吃点什么,中午时分能单独聊一些当然更好。可格雷福斯好容易把人拉来华盛顿医院,怎能把这么好的机会留给同行?
“昊先生,上午听你宣讲关于中医理论,果然是高屋建瓴,受益匪浅。”
在姜清富有中文韵味的翻译中,昊学果然听到了格雷福斯趁午休时夹带的私货。
“我们华盛顿医院一直走在世界医学领域前列,这次中医昌盛,我们当然也不能落后。只是……这方面的人才极其稀缺,包括我在内,对于中医的了解,完全来自于刚才昊先生的讲解。对于昊先生提出的世界范围内寻找全新药材的壮举,我很感兴趣,只是苦于没有内行来指导。”
“不知能否请昊先生担任我们医院的名誉院长,以后华夏国内有合适的中医人才,愿意来米国发展的,咱们医院可以提供最好的条件待遇。”
第790章米国秀肌肉
呵,好聪明的格雷院长!
昊学深深望了对方一眼,大家都是聪明人,有些话心照不宣。
其实格雷福斯最想邀请的人才,正是昊学本人!
中医又不是什么突然出现的全新门类,它的存在长达数千年,早在三皇五帝时期就有记载,《黄帝内经》更是被称为中医基础理论典籍。
可是到了近代,除了华夏国内还有中医传承的痕迹,世界各国哪还有把这个东西当成正经科学的?
甚至中医的概念,已经和巫术、迷信、落后画上等号。
直到……平癌龙丹的横空出世!
这是中医的崛起,却只是昊学一个人的胜利。
其他中医?
格雷福斯其实并不太感兴趣,若是能把昊学挖到自己医院来,那才是了不起的人才引进。
可是格雷早就了解到,昊学其人虽然年纪轻轻,却是志存高远,在华夏国已经开始建设自己的医院,和自己是平起平坐的存在。
这边就算自己让位,那也只是一个院长而已,凭什么吸引人家过来?
不得已而求其次,这才许诺了一个名誉院长的位置,而且提供了极其丰厚的条件,作为昊学向海外输送人才的渠道。
他未必在意这些所谓的人才,却十分在意和昊学本人的友好关系。
最近米国和华夏间火药味很足,颇有点剑拔弩张的意思,尤其是后天还有米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阅兵仪式,据说正是为了针对华夏。
格雷不管这些,他只知道,昊学今年才不到25岁,已经有了世界性的医学成果。他未来的路还有很长,将来的成就,真是不可限量!若是连续攻克医学难题,那他手中掌握的医药专利,足以扼住全世界的喉咙。
若是和此人交恶,总有一天,会给自己的医院,乃至整个米国,带来不可预知的灾难性后果。
这个未来,格雷福斯作为医务工作者,看得比谁都透彻清楚。
华夏国是发展中国家,米国是发达国家。许多华夏人很乐意到米国来发展,这一点格雷福斯也是心知肚明。所以给昊学提供的这些海外就业岗位,其实就是为了给昊学留一份人情,让双方的关系借此更进一步罢了。
你看,你送来的这些中医学徒,我都好好养着。以后若是有什么先进成果,总不能你们那里吃肉,我这里养了这么多“出身名门”的中医,连汤都喝不着吧?
昊学明白这个道理,也是会心一笑。
若是这个消息传回国内,作为蝶谷医院吸纳人才的条件之一,恐怕比那一万月薪更加吸引人。
去米国工作,那是多少华夏人梦寐以求的机会。
然而,昊学忽然觉得有些伤感,为了这种切实存在的心态。
米国,华盛顿医院。
就真的这么了不起?
总有一天,我要让世界各国所有学医的人,心中唯一的医学圣地,只能是华夏国蝴蝶谷!
“格雷院长客气啦,我也邀请你担任我们蝶谷医院的名誉院长。若是有西医人才,可以推荐给我们医院。”
这不是一句针锋相对的俏皮话,昊学的确希望能引进各国人才,让蝴蝶谷的影响力不仅在华夏内部,而是渐渐向世界范围扩张。
中医虽然在治疗肝癌的方向上领先一步,昊学可没有因此而忽视现代医学的价值。
关于西医的治疗手段,昊学知之不多,这也是蝶谷医院急需加强的领域。在昊学的蓝图当中,蝴蝶谷并不是一个传统的中医基地,而是综合性的医学圣殿。
西餐的味道……也就那么回事儿。
昊学本来就没有什么期待,没觉得有什么奇怪。
倒是姜清觉得十分诧异,今天中午是格雷院长邀请昊学共进午餐,按理说应该极尽殷勤才对。
怎么待客的水准这么差?这牛排简直难吃到爆!
她却没意识到是昨晚吃了昊学亲手烹调的治愈系套餐之后,自然而然对食物挑剔了许多,原本美味的牛排,现在也只是勉强入口罢了。
一连两天,昊学都在这样按部就班的流程中,开会、吃饭、休息……
参加会议的所有人,都觉得收获颇丰,脸上洋溢着振奋的笑容,对台上滔滔不绝的这个年轻人,越发五体投地。
据说这位昊医生只是20来岁,却对中医了解得极为透彻。整整两天的交流报告,有时候是解答疑惑,有时候是宣讲理论,从没见他准备任何书面文件。所有的理论知识也好、临床病例也好,全都信手拈来,毫无滞涩。
昊学当日苦读《蝶谷医经》,在胡青牛的督导之下几乎把十几卷医学巨著全部背诵下来,终于在这一刻显露出深厚底蕴,震惊世界。
收获最小的,就是昊学本人了。
除了宣传中医的目标完成得不错之外,他可是没吸收任何知识,光给人家上课来着。
好容易两天过完,昊学拒绝了包括格雷福斯在内所有同行的请求,没有将原定两天的交流会延期。
不能延期啊!
明天就是米国那个劳什子阅兵式,老子就是奔这个来的,你让我继续给你们讲基础?
尝个甜头就好了,想深入学习,回头来华夏国好好当个中医学徒吧,还指望着我一直上门做家教?
“小姜,明儿陪我逛逛吧,来这里两天,光开会来着,也该放松一下啦!这次刚好赶上米国阅兵呢,我也参观一下,看看和咱们国家的相比,有什么出彩的地方。”
昊学从没把姜清当成外国人,这回即将一起回国,语气上更是清晰区分了米国和华夏。
这个请求并不显得有什么突兀,毕竟米国这次阅兵,坊间相传是针对华夏而特别举办。昊学作为华夏国来访者,关注一下那也很正常。
没人知道昊学这次是来搬东西的,医学交流什么的,只是个掩护罢了。
姜清本来是打算带昊学转转华盛顿一些著名景点之类的,毕竟过了今天,昊学就要回国,带着自己一起离开。
不过既然昊学想看阅兵式,她当然不能反对。
这几天,她已经习惯于跟着昊学的节奏走,因为这个年轻男人是如此强大,用短短两天的时间,就收获了世界各国医学精英的由衷尊重。
最后一天的交流结束之后,全场起立,掌声雷动。
无数人当场恳求昊学,能不能把交流的时间改成半个月?哪怕一周也行……
说是交流,其实到了后来,当各种疑问逐渐解答之后,几乎成了昊学的一言堂,给众人描述了一个有关中医的美好未来。
米国这次仓促举办的阅兵式,地点设在华盛顿凯旋广场。
嘿,和我大天安门广场怎么比?
昊学看到这处处模仿痕迹很重,仿若山寨版一样的所谓阅兵式,越发觉得搞笑。
看来胖子那三板斧,真的把米国人砍得好疼,怕是砍到要害了。
否则好歹也是泱泱大国,怎么也不至于如此紧张地临时举办阅兵。
想我大华夏为了阅兵式也得准备不少时间,倒要看看你这不到一周内匆忙上马的仪式,能搞成什么样子,又凭什么来震慑华夏?
很快,昊学就明白了到底凭的什么。
这特么叫阅兵式?
这分明就是简单粗暴的秀肌肉而已!
好吧,其实华夏国的阅兵式也有秀肌肉的成分在内,不过咱弄得多优雅多高大上啊!对内鼓舞国民信心,增强民族自豪感;对外弘扬华夏国威,震慑别有用心的妖魔小丑……
就好比健美比赛吧,大家都知道是秀肌肉的存在,可好歹也练几个姿势,做一套经典动作什么的。
米国这搞得……根本就是站在台上傻不愣登地抖动,给大家看胸大肌的跳跃……
没有仪仗队,没有检阅,只是米国总统简单讲了几句话,说是最近米国在军事领域取得了不少新的技术突破,为了振奋军心,展示力量,特地举行这次阅兵,云云……
之后,就是正式秀肌肉开始!
首先亮相的就是号称“重火力移动堡垒”的最新型主战坦克——M1TUSK,根据广播里公布的信息,姜清将其翻译为“坦克城市生存套件”,一个有些古怪的名字。
M1TUSK编队,足足有几十辆坦克,排着……不怎么整齐的阵型,从凯旋广场上缓缓驶过。
这种阵型要整齐划一,是需要一定训练的。米国如此仓促的阅兵式,整齐是别想了,能安安稳稳开过去就算不错。
有姜清的准确翻译,昊学对这种坦克的各项技术指标有了粗略的认识。
这种主战坦克采用了什么高膛压什么滑膛炮,射击精度高,火力威猛。装甲方面也是新式陶瓷复合装甲,耐打击程度极高,据说140毫米以下的各种枪炮火力都无法正面击穿这种防御。
好东西啊!够用了!
昊学笑得合不拢嘴,不用什么140毫米的火力防御,你的对手只是一千年前的强弓硬弩罢了,哈哈哈哈!
强弓?
硬弩?
只要脑补一下那种场景,就觉得十分欢乐。这不是机关枪打蚊子,而是蚊子死命撞击机关枪……
慕容复,这下还不够你臭屁的?
何况,这只是刚刚开始罢了!
昊学看着这一台台威武不凡的坦克,这可都是即将属于自己的米式装备啊!
米国人真是太客气了……
坦克编队很快开到凯旋广场正中,一齐停了下来。
轰轰轰!
众人注目当中,一排排坦克炮悍然开火,面向一个早就准备好的方向,极远处放置了巨大的靶心,被炮火覆盖,很快各自命中目标,腾起一阵阵彩色烟雾。
太粗暴了。
昊学摇头叹息,华夏搞了那么多次阅兵,也没在阅兵时展示火力来着。
不过说起来,这打得还真是挺准。不管操作员的素质还是坦克炮的技术指标,都相当不错。
“&……%&……%&¥……¥!!!”
有人在昊学身边,很激动地大声高呼。
昊学表示……完全听不懂,就把目光投向姜清。
两人已经有了相当的默契,他不用多说,姜清就点点头,翻译道:“他说的大概意思就是,好厉害的火炮,太牛逼了……”
呃……
这翻译得还挺接地气,牛逼都出来了。
昊学表示领会精神,借由姜清的媒介,和这位满脸兴奋的米国民众聊起天来。
“你们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火炮?”
昊学很无耻地套话来着,看样子这个很激动的米国人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主战坦克。
“是啊!”
那人看了他一眼,知道不是本地居民,说话也有些警惕。
昊学又问了几句,对方始终是不温不火的样子,不太乐意和这位华夏人交谈。讨了个没趣,只好不再闲聊,让姜清把周围观看阅兵的米国人说话内容,捡重要的翻译给自己听。
“我听说这次阅兵,是为了华夏人举办的?”
“嘘……小点声,我看那边就有两个华夏人,一男一女,别是华夏派来的间谍。”
“想多了吧!哪那么多间谍,不过是两个旅游的小青年罢了!再说了,这可是在我们米国人的土地上,这坦克也是光明正大放出来给你看的,不怕他们知道!”
“就是就是!华夏的阅兵我也看过,不过就是队形弄得好整齐而已嘛!哪有咱们这坦克的炮火威猛?真打起仗来难道靠队列整齐克敌制胜?”
无知啊无知!
昊学无奈摇头,非得打得硝烟弥漫才算厉害?
再说了,不管哪个国家也好,能展示出来的,都并非是最核心的军事机密。
真到了两国交战,动用的秘密武器,绝对是这种公开式阅兵中完全无法看到的高精尖装备。
能开放给民众看的,当然谈不上什么秘密。
不过,对昊学来说,根本也不需要什么高精尖装备。给一个导弹发射井,慕容复也找不到人来操作啊!
坦克这东西就很好,操作相对简单,一个巨大的乌龟壳,凭北宋那会儿的军事力量,根本就没有任何形式的攻击能够破坏,只能被动挨打。
而北宋的城墙,又经得起坦克穿甲炮弹的几次轰击?
再听了一会儿,都是些没营养的话。美国民众倒也被阅兵式激发出爱国热情,一副老子天下第一的即视感。
昊学没了兴趣,开始摸出,拍摄面前的坦克编队。
先来一张特写……
嗯?谁!!!
第791章又一个充气娃娃
昊学看着坦克距离自己渐渐近了,刚拿出来拍了一张,猛然觉得背后一凉,仿佛被什么东西盯住了一样。
特么的阴魂不散!
昊学基本可以肯定,这不会是米国官方的人,很可能又是那个神秘的组织派人监视自己的行动。
玛格吉,还真是蹬鼻子上脸啊!
昊学目光闪烁,很自然地回了半身,凭借敏锐的感官和鹰一样的犀利目光,一下子就发现了那个监视者。
嘿!不过如此?
昊学反而有点意外,毕竟在华盛顿医院的报告厅里,他曾经感受到有人盯着自己,却怎么都没发现。
这次派来的人,水准一下子差了这么多!
要不要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