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贾似道的古玩人生-第20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恰馔嬉舛羌俚摹!ⅰ舛魇鞘裁窗。俊ⅰ驼馄贫鳎材苣玫秸饫锢矗俊钊绱死嗟幕坝铮�

    让贾似道听着是大摇其头!心下里琢磨着,这古玩界里,还真是混乱啊,俗话说林子大了,什么样的鸟儿都有!或许到了这个时候,贾似道才算是真正的体会到了这句话的含义吧。只是,让贾似道颇有些诧异的是,为什么纪嫣然他们这些组织者,自个儿都是行内的人,却还是会允许这样的‘专家’的进入呢?

    当然,鉴定大会的现场,也不是仅仅是如此的‘趣事’的发生!

    贾似道就遇到一位年纪稍大的老头,身边携带着自己的老伴儿,两个人一起。抱着一截长方形的木头,来到了鉴定专家的面前,询问着说道:“专家你好,麻烦你帮忙着,看看这东西是个什么样的东西来着?”

    贾似道略微的瞅了一眼,发现,老头子正在鉴定的那位专家,正是先前鉴定出玳瑁烟盒儿的那位!心下顿时有些好奇起来,因为,在一开始的时候,看着眼前的这么一截木头,那位专家并没有任何的表示,只是皱了皱了眉头,随后,才拿着木头瞅了两眼,甚至还闻了闻味道,看了眼眼前的老头儿,就是不怎么开口说话!

    到最后,还是老头子自己按捺不住了,张口就询问道:“这位专家啊,您可看仔细了。这玩意儿,在我们家里头有些年头儿了,以前就在家中的院子里放着,风吹雨淋的,也没怎么去管过,这么多年下来,却是一点儿都没坏过,你看看,就连形儿都没变过。你瞧这里,还有这里,都很是完整,连个虫吃鼠咬的地方也没有,我琢磨着,这东西肯定不简单,专家您说,这东西是不是个宝贝啊?”

    “这个,……”

    专家琢磨着,刚准备开口呢。桌子前面的老伴,就说道:“专家您会不会觉得,这东西就是老紫檀的吧,我就听说过,紫檀的东西,特别的贵。您就给好好看看,这东西究竟能值多少钱啊?”

    “两位老人家,我想,你们是误会我的意思了。”专家开口说道,“这个东西呢,是挺不错的,您要是准备收藏着呢。也挺有意义的。所以我看,您哪,还是拿回家去好好留着吧。”

    “真的是好东西?”老伯自然是很高兴了。

    不过,这话在贾似道听起来,却是有些玄乎。若真的是紫檀的话,专家在鉴定的时候,肯定会直接的说出来。对于紫檀、黄花梨这样的材质,不管做工怎么样的话,能够拿出点材料来,都值不少的钱!而专家的话语,无疑已经说明了,眼前的长方形的木头,绝对不会是紫檀的了。只不过,专家的话说得比较婉转而已!

    而看上去,眼前的老头子老奶奶,明显就不是个地道的行里人,应该是随着最近几年的收藏热,而开始在家中寻摸出一点东西的人,想要借此,弄出点什么祖辈的值钱的东西,自然也就没有听懂专家的话语潜在的意思。

    到了这会儿,看他们俩的神情,还是比较的激动的。

    为此。专家不由得继续着很仔细的解释起来:“这块儿木料,你们所说的,几十年风吹日晒的而不坏,可以看得出来,其木质非常的细腻和沉重,而且发色有点是棕褐色,所以,让你们误会,这东西就是紫檀了。事实上,它并不是紫檀。……”

    许是看到两位老人家,都出来的惊讶的神情。专家不由得,苦笑着摇了摇头,说道:“我之所以说这木头不是紫檀的,首先,是因为它没有紫檀的牦牛纹表现,要知道,牦牛纹可是鉴定木质是不是紫檀的重要依据之一。”

    说完了,专家也不管眼前的这两位老人家,能不能听得明白,直接而快速的说出了其他的一些不符合紫檀的特点,比如发色什么的,都不太对。

    “对了,两位你们可以仔细的闻一闻这木头的味道,”专家把木头给递了回来,说道:“是不是有股清凉和辛辣相伴的味道啊?”

    两位老人家自然是依照着专家的解释去做了。不过,两人并没有把长方形的木头给接回来,反而是直接的扒下了身子,微微躬着腰,凑上前去,闻了一闻。

    “这种味道,其实就是典型的樟木。这东西用来做个柜子啊,房梁啊,什么的,都还挺好的,也不怕虫咬,不怕变形等等。”专家说道,“但要说这东西的价值嘛,其实,也值不了多少钱,在我国的长江以南,很多地区都产樟木。不过,你们都放了这么多年头了,应该,把它好好的保管下去吧。也算是比较有纪念价值的了。”

    “专家,你说的不太对啊。”老头子在闻了闻,眼前的长方形木头之后,说道。“你给说的什么味道,我怎么就闻不出来呢?专家啊,我们可是大老远的跑过来一趟,实在是不容易,您看,要不,您再给我们好好的看看?”

    “两位,我是说真的。这东西啊,就是个樟木。也就是老年间儿,经常用来做箱子的那种木头。”专家解释道,“至于您说的,闻不出味儿来了,可能是把它放在外面的时间太长了,味道淡了。不然,您仔细的再闻闻,看看是不是樟木的味道。”

    把话说到这种程度,若是眼前的老者,再不愿意相信,恐怕这位专家也没有什么办法了吧?每一个人前来的时候,都是带着很大的期望的。不说东西一定就要是对的吧。但凡是前来鉴定大会的,首先就是指望自己的东西是真的,不是造假的,此外,就是关心自己的东西的价格了。

    若不然,想要以平民百姓的身份,把自家藏着的‘宝贝’给亮出来,可着实不是件容易的事情。这可不光是仅仅体现在百姓的身上,哪怕就是一些老收藏家,大收藏家,当家中的藏品,足以比拟博物馆的时候,他们也不愿意,把自己的藏品给拿出来,让大伙儿给开开眼!

    远的不说,就说是揭阳的刘宇飞吧,若不是贾似道是刘宇飞的朋友的话,想要见识一下他的碧玉的收藏,恐怕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了。

    贾似道听着听着,虽然对于眼前的前来鉴定的两位老人家,比较的遗憾,毕竟,他们拿过来的东西,着实是有些平凡了。但是,即便是如此,贾似道也能从鉴定专家的嘴里,听到不少的知识。

    这样的鉴定大会,才是让人欣然的鉴定大会嘛!

    再看那两位老者中的老头子,这会儿,把木头给直接的凑到了鼻子的边上,用力的嗅了嗅,随后,又让自己的老伴儿给闻了闻,最后,两人相视一下,脸上的神情,并不是很愉快。不过,贾似道看那意思,应该是闻出来点什么味道了。毕竟,这地处江南的临海地区,不要说是以前了,就是现在的一些乡下,也还有着不少的樟木,甚至于,贾似道的母亲,在结婚的那会儿,陪嫁的嫁妆中,就有用樟木做成的箱子呢。对于这个味儿,是再熟悉不过的了。

    “麻烦你了啊,专家。”老头子摇了摇,说道,“不过,我还是觉得,我这东西,和一般的樟木不太一样。……”

    至于究竟是什么地方不一样,老头子没有说,贾似道更是没有想到什么合适的理由。唯一的,还算是比较符合的,恐怕就是老头子和老奶奶两人的心情,此时,虽然是写满了失望,但是,神情也还算是比较镇定的。

    不像有些前来鉴定的收藏爱好者,一听闻到专家说自己的东西是假的,是做旧的,或者,干脆就是现代的工艺品,就直接的在现场流下了后悔的眼泪!

    这些人的眼泪,不正是说明了,古玩小贩们的腰包,也越来越鼓了吗?

    ……

    贾似道不由得感叹一声,这年头,对于收藏而言,连普通的老百姓,都惦着自己手里的东西是个宝儿了,那一些真正的收藏爱好者,又从哪里去捡漏呢?在古玩街上,所有的东西,都要先经过古玩小贩们的鉴定,暂且不说,这些小贩们的眼力,究竟怎么样,光光是他们在古玩一样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大致的一些判断方式,也还是能明白不少的。想要从他们的手上捡漏,没点眼力,压根就不是可能的事情。

    当然,若是你有非常强劲的运气的话,那谁也无话可说。

    可是光凭着运气就能够一辈子捡漏?

    至于民间的一些收藏爱好者,家传的,那毕竟是少数的。再不济,就和眼前的这两位老人家一样,从家中随便寻摸出一件东西来,哪怕就是个长方形的木头,都以为是家传的古董了呢。这样的心思,让贾似道琢磨着,这古玩一行,还真是越来越不容易混下去了啊。

    当下,贾似道看了眼左边的玉石珠宝的鉴定席上,前来鉴定的人,是越来越少了。反而是这这边杂项组的,收藏爱好者丝毫不见得少了的架势!

    而像刚才那位鉴定专家这样细致的评说,乃至于用最平常的事情,来说服前来的收藏爱好者,自己的东西是不对的,实在是太少了。这不,贾似道就见到,刚有位收藏爱好者,排上了号,好不容易把东西给递过去,那些所谓的老专家,连手都动过一下,直接说出了一句:“这东西,就是所谓的一眼假啊,下一个。”

    很是让人无语的鉴定评语!

    像这样的例子实在是太多了。即便主办方,已经规定了,所有的专家在鉴定的时候 ,都要说出一些大致的意见,或者对于藏品的评语什么的,但是,依旧有很多人,刚一亮出自己的东西来,就被专家们给打发走了。

    没有解释,也没有原因,很多所谓的专家只是一句话,东西不行,假的。

    弄到最后,连贾似道都琢磨着,是不是自己在杂项上的眼力太弱了呢?不然,为什么那些专家都可以一眼就看出东西的真假,而他贾似道却是需要经过不断的上手把握,仔细的寻摸着,才能判断出个大概来?

    当即,贾似道就到了瓷器鉴定这一边。

    若说对于杂项组的鉴定,贾似道因为自身的能力的原因,没有什么特别的发言权的话,那么,对于瓷器上的眼力,贾似道虽然不至于和卫二爷这样的大家来比,却也能勉强的看出不少的端倪来。

    因为贾似道的胸前别着鉴定专家的证件,虽然是玉石珠宝这个类别的,但是,对于进入瓷器组的屋子,还是有一定的特权的。至少,门口的工作人员在贾似道出示了自己的证件之后,很快就放贾似道进入了!

    这一幕,看得边上的一些收藏爱好者,直嚷嚷着:“黑幕,黑幕啊。竟然,在古玩鉴定大会上都有人走后门的。……”

    “嚷什么嚷?嚷什么嚷?”门口守卫着的工作人员,却是没好气的说了一句,“刚进去的这位,可是大会上的鉴定的专家。是玉石珠宝那边的,到这边来找人的而已。又不是送东西过来鉴定的,不会抢了你们的鉴定的位置的。要是他真准备送东西来鉴定瓷器的话,也是需要排队的。”

    这么一来,原本还嚷嚷着的人群,一下子就安静了下来。

    刚跨进屋子的贾似道,自然是听到了身后的动静的了。只能是苦笑着摇了摇头,心下里琢磨着,什么时候开始,他贾似道也能拥有了这样的特权了呢?

    只是,进入到屋子里之后,因为临海县区瓷器收藏的爱好者比较多的吧,以前的时候,就开过瓷器 鉴定的专长,所以,家四大猛一入眼的是瓷器组的鉴定专家,人数要比贾似道那边的珠宝玉石,来得更加的多一些!

    而且,更为有意思的是,贾似道注意观察了一下,其中不少的专家,都很少用到放大镜和手电之类的,所谓的管镜,那就更加的少了,几乎摆放在桌子上,成为了一个摆设!每一个专家上手的时候,无非是把玩几下,有的甚至于就连翻转着看一下都省略了,直接从嘴里蹦跶出来几个字:“这东西不对!”

    贾似道就见到,其中的那位最年轻的专家,模样上,看着比贾似道要长上不少的岁数,约莫在三十到四十之间的光景!自从贾似道进入这个屋子之后,一连鉴定了有五个人次,六件的瓷器作品了,手上的速度非常的快,同样的,嘴上的速度也不慢!一个接着一个的瓷器被否认掉了。

    贾似道都觉得要不,这位专家就是真正的大行家,要不,就是什么都不懂的新手!到这边来,凑数的。

    随后,贾似道从排队在他前面,等待着鉴定的收藏爱好者中,仔细的打量了几眼,发现有个人,手上拿着一个典型的康熙青花麒麟送子的小罐子。贾似道猛一入眼的时候,就发现这东西,不管是器型、发色,还是人物的画法,以及釉面上透lou出来的荞麦地儿,都是典型的康熙风格!

    当然了,因为没有上手,仅仅是粗略的看了几眼,贾似道也不好直接的去判定这样的东西,就是件赝品。正准备走过去和那位藏友拉拉交情,顺带着把玩一下他手上的小罐子呢。结果,却是发现,在他打量的时间里,这位藏友前面的人,已经是全部鉴定完毕了。

    刚巧就轮到他上前去做鉴定!

    为此,贾似道的心下里,不得不再一次的感叹了一下,眼前的这位专家,鉴定起瓷器来,实在是很快啊!

    __!~!

    ..

第312章 怎么是你

    下

    不过。即便是如此,贾似道也还是很期待,这位专家对于这件清康熙年间的青花小罐子,究竟是有着如何的评价的。于是,在贾似道的翘首期待之下,那个专家拿过了小罐子,把玩了一下,再随意的看了看,很是直接的告诉那个鉴宝者,这东西是仿的,假的,不是康熙的,纯属于是现代的工艺品。

    这不由得让贾似道大为惊讶!

    莫非自己在瓷器上的眼力,也还是很不到位?贾似道很是诧异的看了眼那位专家,随后,又看了看鉴定席上的那只清康熙的青花麒麟送子的小罐子,因为没有上过手的原因,贾似道不说自己能百分百的认为,那件东西就是真的吧,但是,因为就贾似道的眼光而言。至少,也有五成的把握了可以确定这件东西应当是康熙年间的真品。无非,这件东西,是属于民窑的东西罢了!

    即便是如此,贾似道也没有说句什么反驳的话语出来,转而是期待着眼前这位专家,能说出点什么理由来。为此,贾似道还特意的kao近了一些,想要听得真切一些。说白了,在古玩鉴定上,若是看着一件古玩是真的,就会越看越觉得东西是真的。若是看着一件古玩是假了,初步的印象不好的话,那么,你或许很自然的就会从中寻找出一些不利于这件古玩的证据了!

    而现在贾似道所做的,就是等待着鉴定专家,说出个所以然来。若是真有什么地方出了一丁点的差错,人家专家判定这玩意儿是假的,也就没有什么失误的地方了。一时间,贾似道感觉到自己的心跳,竟然在这么一个不适宜的时刻里,莫名的跳动着,越来越快速起来!

    ……

    静!非常的安静!

    在贾似道的听觉中,边上的那些专家的鉴定评语,似乎都不可闻一般,而眼前的贾似道想要听从他评论一下的这位专家,却是还没有任何的只字片言。许是。连送来小罐子做鉴定的收藏爱好者自己也有点儿憋不住了吧,小声询问了一句:“专家,您看,这只小罐子,我给过不少的朋友看过,他们都说,这东西是属于典型的开门到代的东西的。……”

    那潜在的意思,自然是想要询问一下专家,这小罐子究竟是‘假’在哪儿了!

    贾似道闻言,真是恨不得冲上前去,赞美一下这位收藏爱好者!

    在这种时候,说出这样的话语来,似乎是有点逼迫专家给出正面的回答一样。这样的勇气,在贾似道看来,若只是个平民百姓的话,是断然不会体现出来的。最多,平民百姓也就是直接的询问一下,这件小罐子假在什么地方而已!而像眼前这位收藏爱好者这般的言语,相比,对方应该也是个多多少少混过古玩一行的人吧?

    不过,再看那位鉴定专家。此时却是依旧一副风轻云淡的感觉,看了眼收藏爱好者,直到收藏爱好者询问第二句了,这位专家才终于是说了一句话出来:“我说这东西是假的,自然是有我的依据了。……你看看底足的地方,对,就是那个kao近边上的旋痕,不对,康熙时候的青花,可不是这么旋的!”

    顿时,贾似道差点没岔过气去!

    贾似道也算是接触过不少的瓷器一 行的行家了吧?而在鉴定瓷器的时候,不讲胎质、不讲釉色,也不讲发色,甚至于不讲瓷器表面上的画工,只是盯住了所谓的旋痕不对,实在是很少见。不,应该说,贾似道是第一次听见!

    不过,贾似道寻摸来寻摸去的,这瓷器的底足上,怎么还能有旋痕呢?或者,干脆点说,这瓷器的旋痕,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不光是贾似道不明白,恐怕那位送小罐子前来鉴定的收藏爱好者,此时也傻眼了吧。直愣愣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3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