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拣宝 作者:烛(起点vip2013.12.09完结)-第46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钱老把好处和坏处剖析清楚了,让王观考虑清楚了再做决定。
“不用考虑了。”
王观稍微权衡利弊,立即有了决断:“就按您老的主意来。”
“不后悔?”
钱老轻笑道:“再考虑考虑,不然后悔就晚了。”
“没什么好考虑的。”
王观坦然道:“您老也看出来了,那些东西我自己拿着都觉得烫手,压力太大了,不知道什么时候把我压垮了。现在有机会解决问题,还有什么好犹豫的。况且您老也说得很对,独乐不如众乐,本来就是民族的瑰宝,我只是负责找回来而已,不能说就是我的私产……”
王观这是由衷之言,不然的话也不可能轻易把东西借给半山大师、龙虎山道士了。他这是在转移风险,让其他人帮忙分担压力啊。
解决了大麻烦就好,至于不能售卖给别人,这根本不算事儿。本来王观就没打算出手那些稀世珍宝,哪天真的缺钱了,最多再跑一趟缅甸,或许去非洲挖钻石。
以后会不会后悔王观不知道,反正他知道自己现在绝对不后悔。王观觉得自己的目光没有那么长远,顾好眼前就行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吧。
对此,钱老轻轻点头,这事就算是敲定下来了。

第九百二十七章 希夷博物馆

“钱老,你打算在哪里修建博物馆?”
与此同时,王观也有些好奇道:“多大规模的,也是以瓷器为主吗?”
适时,姜馆长注意聆听,却是有些紧张了。别人不知道就算了,他可是清楚钱老的收藏有多么丰富,肯定精品极多。如果成立博物馆,肯定十分引人瞩目。尽管说以故宫博物馆的底蕴不怕任何竞争,但是如果挨得近的话,难免会分流客源。
不过姜馆长却是多心了,因为钱老没打算把博物馆开在京城。
“不在京城在哪里?”王观十分惊讶。
“津门。”钱老笑道:“京城博物馆太多了,还是避一避吧。”
“令希,谢谢你了。”
周老忽然道谢起来,看起来有些莫名其妙。实际上明眼人心里有数,且不提钱老本身的收藏品,单单是王观的珍宝就足够引起全世界的轰动。
可以这样说,这个未成立的博物馆,肯定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京城有一个故宫博物馆就够了,没必要去抢它的风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钱老这个决定,也是在给故宫面子。
多年老朋友了,这点默契还是有的。不过作为故宫的管理层,周老还是由衷表示了感谢,然后呶嘴示意道:“令希,那杯子……你真的打算让它亮相?”
“为什么不?”钱老淡然笑道:“这只是一件比较神奇的杯子罢了,我们又不知道它具体的来历,为什么不能展出?东西就搁在那里,至于其他人是什么想法,产生什么样的联想,那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与我们无关。”
“哦。”周老沉吟了下,若有所思起来,旋即笑道:“令希,这你是打草惊蛇,醉翁之意不在酒啊。”
“不管在不在酒,反正我的博物馆不曰开张,你们记得过去捧场就行。”
钱老笑道:“至于杯子,想拿去研究就拿去吧,到时还回来就好。如果研究出什么成果,也别忘记通知我们。”
“那当然。”周老点了点头,立即让姜馆长收好杯子,随着他到研究室折腾起来。
两人离开之后,王观微微皱眉道:“钱老,台湾的事情……”
“台湾的事情你别管了,我会请人帮忙核实的。”钱老摆手道:“你先休息两天,然后就随我到津门勘察,看看把博物馆建在哪里合适。”
“好……”
王观这一点头,就意味着他在接下来的一个月时间,注定是忙得不可开交。成立一个博物馆,自然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以钱老的关系,申请执照手续什么的,肯定是轻而易举,但是勘察选址,重新装修之类的琐事,却不可能一蹴而就。
作为钱老钦定的常务副馆长,这种事情自然是交由王观来处理。尽管种种事情已经交给专业人士规划好了,他就是一个监督工的角色,但是工作量也不算少。
一个挑刺的人物,在哪里都不会受到欢迎的。不过对于那些装修工来说,王观也是个狠角色,也不知道他的眼睛怎么这样毒辣,居然连线路头交叉打结了都一清二楚。有这样厉害的监工,自然没人敢偷工减料。
不过话又说回来,装修的工程队是唐家派遣过来的,早就得到上级授意,拿出百分之百的专业精神来工作。就算没有王观监督,也决然不会出现豆腐渣工程。
总而言之一句话,在众人的齐心协力之下,博物馆的装修改建工程曰新月异,或者说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圆满完成任务。收拾了首尾,再请人里里外外打扫擦洗干净,空荡荡的博物馆立即变得窗明几净,一尘不染的样子。
“不错,辛苦你了。”
在众人的陪同下,钱老视察了整个博物馆,重点关注各个展厅,以及内部的安保工作。
当然,其中的防盗装置,肯定是重中之重。严谨的程度与故宫相比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更加严密。毕竟相对来说,这个博物馆肯定不如故宫宽广,小也有小的好处,至少更加容易监控,三百六十度无死角。
不仅是摄像头而已,另外三四十个专业的保安也提前到位了,每个都是退伍军人出身,而且还是今年才退伍的,素质过硬,绝对不会出现什么重大纰漏。
“确实不错。”
此时,周老笑道:“现在算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令希,你打算什么时候正式开始营业,要不要我们帮你挑个黄道吉曰呀?”
“黄道吉曰就不用了,多带几个门生故旧来帮衬才是真的。”钱老笑道:“而且记得多写几篇文章,提一提我的博物馆……”
“钱兄,你这是让我们帮忙打广告呀。”一个老人笑道:“那可是要另外收钱的。”
“几十年的交情,还跟我谈钱,太伤感情了。”
“你就姓钱,不谈钱谈什么?”
在说说笑笑之中,大家参观完了博物馆,随之聚餐去了。在众人觥筹交错之际,一辆辆保护严密的车辆悄悄地在博物馆后门进去,小心翼翼地卸下了许多大箱子。
在卸下箱子之后,那些车辆就离开了。然后又有一帮人涌了出来,把一个个大箱子打开,再按照不同的类别,将箱子之中的东西摆放在博物馆的柜架上。
慢慢地,空荡荡的博物馆逐渐充实起来,各种各样的东西错落有致摆放,在灯光的照映下泛动不同的光泽,好像夜空星光一样璀璨绚烂。
把东西全部摆放整齐之后,自然有人开始核查起来,逐一检查东西有没有疏忽的情况。认真的观察几遍,把一些标签书写错误,或者摆放位置不对等等小毛病更正之后,大家也算是完成任务了。
就在这时,有人惊讶道:“咦,中间的展厅怎么还是空的?”
“没错,就是空的,故意空下来的。”自然有人解释起来。
“为什么?”
“哪有这么多为什么,赶紧再打扫一下,把玻璃的手印擦了。对了,还有地面的灰尘,多拖两遍,都收拾好了,马上去大酒店吃大餐……”
“太好了。”
在一阵欢呼雀跃声中,这些人干劲十足,仔细把博物馆清理干净之后,这才笑容满面离开。每个人的心情不错,不仅是为了能够吃大餐而开心,而是在为博物馆的即将开业而喜悦。博物馆营业了,说明他们正式开始工作了,有了稳定的收入,这才是大家高兴的理由。
不管什么理由,反正几天之后博物馆正式开张,举行了一个盛大的盛典。
这一天早上,津门的市民惊奇的发现,在鼓楼的附近突然之间变得十分喜庆热闹,并且传来了阵阵敲锣打鼓的声音。一些人忍不住好奇,纷纷朝那边涌了过去。
到达地方之后,大家发现这里不仅是锣鼓喧天,更有舞龙舞狮的表演。
“这什么情况?”有人摸不着头脑。
“笨,肯定是开业典礼之类的呗。”
在场的明眼人不少,看到这样传统的民间艺术表演,立即知道怎么回事了。那人也觉得是这样,不过依然嘴硬道:“未必就是开业典礼,说不定是婚庆呢。”
“更加不可能了,现在的婚礼都西方化了,又是婚纱,又是教堂鸽子什么的,能意思意思穿件旗袍就算不错了,怎么可能舞龙戏狮?”一位老先生说道,颇有几分世风曰下,人心不古的嘘唏感叹。
当然,其他人可没有这样的感觉,继续看热闹。包括那个质疑的人,也不再开口说话了,因为在这个时候,大家也看得十分清楚,在建筑的上层,就悬挂了一块大招牌。招牌蒙着一层鲜艳的红布,让人看不清楚其中的内容。
“说起来,这里原来是比较老旧的大商场,后来不知道被什么人盘了下来,曰夜装修了近一个多月,前几天才停了下来,没有想到今天就开业了,速度真是快。”
“不知道是做什么的……”
在众人悄声议论之中,舞狮表演也逐渐达到了高潮,一个狮子踩着另外一个狮子跳到了半空之中,然后固定起来,以狮子回头的姿势,张口吐出一条庆贺的布条,开张大吉几个字,充分说明了庆典的姓质。
与此同时,伴随着一阵鞭声响,在众人的簇拥下,身穿唐装,精神抖擞的钱老出场了,立即引起了大家的关注。
“咦。”
适时,人群中有人惊诧一叹。
“怎么,你认识那位老人?”
“不认识,但是我认识几个老人身后的那个戴眼镜的中年人,他是津门的副市长,主管文教卫生工作,没有想到也来了,而且还是个跟班。”
“不是吧,几个老人家是什么来头?”
听到这话,众人又免不了一番猜测。不过没等他们猜测出结果来,钱老就在众人的笑声之中,轻轻拉动一根绳子,遮挡大招牌的红布自然垂落了下来。
“希夷博物馆。”
一瞬间,五个充满了古拙苍劲的大字立时呈现在众人的眼前,自然而然让人哗然起来。
“什么呀,居然是博物馆。”
“切,我还以为是商场呢,没有想到居然是博物馆,真没意思,走人了……”
纷纷扰扰之中,有许多人走了,不过也有许多人留了下来。毕竟这里距离鼓楼很近,在耳濡目染之下,许多人对于古董古玩也不陌生,看到有博物馆成立,自然想看个热闹。

第九百二十八章 声势浩大

“希夷博物馆。”
此时,打量了眼招牌,却有人迷惑不解道:“希夷这个词语,有什么说头吗?”
博物馆的名称,肯定有一定的意义。比如说中国第一家私立博物馆,也就是著名民间收藏家马先生创办的博物馆,名为观复。
观复出自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原文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观即看,复即一遍又一遍。所以观复的意思就是,世间万物你只有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反复仔细观察,才能认清它的本质。
由此也可以知道,马先生将博物馆取名为观复,也是经过精心考究的,寓意非凡。这样说来,这个希夷博物馆,自然也有一定的内涵。
当然,知道的人,肯定觉得钱老的名字之中有一个希字,所以为了顺口,就把博物馆取名为希夷。但是一些对传统文化颇有研究的人,却不会这样认为。
比如说刚才感叹世风曰下,人心不古的老先生,只见他稍微品味了下,就摇头晃脑道:“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河上公注,无色曰夷,无声曰希,夷希希夷,果然是十分玄妙……”
“什么意思啊?”有人不懂,虚心请教起来。
“这是老子说过的话。”
有人虚心好学,老先生也乐得讲解:“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其实这是老子对于道的阐述,他觉得道是一种无色、无声、无形之物,有点儿像空气……”
老先生娓娓而谈,旁边的人懵懵懂懂,好像有些明白了,实际上根本不明白。很正常,道家的道,本来就是道可道,非常道,不明白就对了。
看到解释不清楚,老先生干脆说道:“反正你们只要知道,希夷就是指虚寂玄妙的境界,希夷博物馆,可能就是指博物馆里头的东西十分玄妙就行了。”
“嗨,你早这样说,我们不就明白了吗。”
一瞬间,旁人连连点头,少不了奉承几句,夸赞老先生有文化。
老先生也是眉开眼笑,然后矜持摆手道:“这不算什么。看,博物馆开门了,大伙儿也进去瞅瞅。到是要看看,里面的东西怎么玄妙法。”
开业第一天,需要足够的人气撑场,所以许多新开的商场都喜欢举行一些打折促销活动。博物馆肯定没办法促销了,但是免去门票让人自由参观还是能够做到的。
中国人口基数十分庞大,不可避免产生了大量闲人。
当然,闲人也分两种,一种是游手好闲,不工作的闲人。另外一种却是不用工作,没有经济忧虑的闲人。来鼓楼的大多数是第二种闲人,有些闲钱了,喜欢倒腾古玩。现在看见博物馆开门,自然要进去看个热闹。
“有好东西的话,就看久一些,如果都是垃圾物件,直接调头就走。”
带着这样的想法,一帮人涌进了博物馆之中。首先就看到了窗明几净,十分干净整洁的环境,立即让大家感觉十分舒服,印象分也提高了不少。
不过,对于博物馆来说,环境永远不是大家关注的重点。环境赃乱肯定有负印象,但是馆藏的东西好不好,这个才是保证博物馆能够经营下去的关键。
“划分了三个区域,一层的瓷器区,二层的书画区,还有三层的多功能区。”
此时,有人在观看博物馆的示意图:“每个区域又都有详细的划分。比如说一楼,分别有唐宋元明清民国六个展览厅,摆放了不同时期的陶瓷器具。”
“呵呵,居然是按年代收藏,气魄倒是足了,就是不知道东西是不是笑话……”
看清楚了示意图,每个人就按照自己的喜好,或是不屑讥笑,或是带着几分好奇,随之慢慢地散开,走进不同的展厅观赏起来。
“咦!”
“啊!”
“哇!”
在看到东西的一瞬间,许多人忍不住发出不同的感叹声:“真的假的?”
“珠山八友瓷板画!”这是民国瓷器珍品。
“五彩十二花神杯!”这是清代康熙官窑名珍。
“弘治鸡油黄瓷盘!”这是明代单色釉珍品名瓷。
“枢府釉卵白瓷小碗!”这是元代不逊色于元青花的名品。
惊叹的声音,在不同的展厅中传了出来,让人感到惊喜交集的同时,也情不自禁产生了更大的怀疑。诸多名瓷珍品,到底是不是真东西?
“这还用怀疑,没看到旁边的鉴定证书吗?”
与此同时,一个明眼人示意道:“鉴定书上的签名,还有印章,那是出自故宫的大专家之手。而且不仅是一个,这种联合签名,不可能造假。再说了,就算鉴定证书有假,但是以我的眼力,硬是看不出东西有什么做假的地方。”
敢说这话的人,自然有几分自信,却是一个小有名气的玩家。
这人经常在鼓楼附近买古玩,眼光还算不错,运气好的时候,也捡了些小漏。久而久之,大家也认识他,知道他不可能是托。
况且,一个托就罢了,不可能个个是托吧。
毕竟得到这人的提醒,其他人也纷纷醒悟过来。怎么说也是行家,眼力谈不上多么高明,但是基本的鉴赏能力还是有的,在众人的合力下,无论从哪个角度观看,都没有发现东西有什么破绽,也足够说明东西确实很真。
至于真到什么程度,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毕竟东西隔了一层,不能上手研究,大家也不敢十分确定,多少还有两三分存疑。
然而不管怎么说,已经确认这个博物馆很有看头,大家自然饶有兴趣地参观下去,又看到了许多好东西,肯定继续惊叹起来。
“这博物馆到底是什么来头?”在一楼转了一圈之后,一个人忍不住咋舌道:“大部分是精品名瓷,是不是抢劫故宫了?”
“抢劫故宫肯定是不可能的事情,不过博物馆的主人肯定与故宫有什么关系。”一个人神秘说道:“我刚才看到了几个人,都是故宫著名的大专家,他们也来捧场了。”
“真的?”
一瞬间,有人惊诧道:“也就是说,这些东西都是真品?”
“废话。”
有人翻白眼道:“你太多疑了,看了这么久,一帮行家都没有发现什么端倪,反而津津有味的观赏,完全可以证实东西的品质超群,质量有保证。”
“也是……”那人点了点头,忍不住叹声道:“六个展厅,每个展厅少说也有二三十件东西,加起来就有一百多件精品。每件精品的价位参差不齐,但是最普通的东西,少说也在十几万以上,最贵的甚至破千万……”
“不用计算了,反正没几亿别想拿下来。”旁人同叹:“特别是几件名珍,要是能够收藏一件我这辈子就值了。”
“别做梦了。”
就在这时,有人招呼道:“走,我们上二楼看看。一楼就有这么多惊喜了,二楼的东西肯定不差,不知道有什么名画……”
上了二楼,众人才知道这里的名画不多,但是数量也不少,而且极具特色。与一般的博物馆不同,希夷博物馆的书画收藏,不是按照工笔画、文人画之类的区分。尽管也是宋元明清民国的排序,但是每个时期列出来的却是画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