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染大明-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哈大全派人去广宁要军饷,得到的回复是,物资不足,要哈大全自行筹备。只要来了一车打造好的箭头,如果哈大全不派人去,恐怕连这一车箭头也没有。

王化贞也是没办法,朝廷不给银子,他难道要自己掏腰包,只好让哈大全自力更生了。最近王化贞也想明白了,既然朝廷要打压哈大全,他也只能袖手旁观,冒冒失失的掺和进去,搞不好会跟着倒霉。

军饷不足,眼看就要支持不下去了。

哈大全找来了朱敦。“朱先生。你可得给我想想办法。”

朱敦升了官现在工作积极性级高,作为监事也是哈大全军中的后勤部长,朱敦知道现在军饷不足,军械不足,就连粮食都不足。

现在才刚刚是七月,离粮食收成还早。如果这个时候金军打过来,哈大全只有逃跑一条路可选。别看现在军容整齐,吃不饱饭的人再多,也是打不了仗的。

更何况,哈大全的手下,一半以上是乌合之众。

自从哈大全升官之后机遇扩张兵力,对士兵的训练有所放松。

结果造成乱竽充数者越来越多。

哈大全原本是想先扩军在训练,粮饷迟迟不到位,训练计划一拖再拖,到了今天这种尴尬的境地。

能够按照现代化军事训练的士兵,也就只有哈大全的三千人亲卫军,还有王张氏率领的三百人的军医队。

至于其他部队,没办法了,只好找了些老兵,按照哈家军的训练方式日夜*练。

哈大全没工夫管练兵,有时间也要想着办法弄钱,弄粮。

吃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还怎么练兵,不过哈大全的心态不错,再苦再累也不抱怨,哈大全是出来混的,现在为止他一直认为自己是个成功的混混,在那里都是混,在学校他领的是几十个小弟,现在不过是小弟多了一些而已。

        第36章 为将辽东。不能抢自己人。

为将辽东 第36章 为将辽东。不能抢自己人。

最近几天哈大全做的就是和老婆对峙怄气,并指派手下每天种地砌砖头。

现在整个辽东的明军都在这么干,哈大全也算是跟着潮流走。

溪苑是余婉儿住的地方,离哈大全办公的聚义厅有二百多米远的距离。是一处十分安静的所在。房子是现成的,只是简单的装修了一下,附近被清空出来,按照哈大全的要求挖了池塘,布置了假山石,种植了草坪,院子里一处竹林也被特意的保留了下来。

走进溪苑人们会有一种宁静清雅的感觉。

徐氏夫人白天会来看女儿,母女两大多时候会在竹林边的凉亭里聊天,或做些针线活计。徐氏夫人不来的时候,婉儿会坐在窗边看书,或者注视着池塘内的鱼儿呆。

侍候婉儿的丫鬟香草是徐氏夫人带来的,与婉儿十分的贴心,两人的感情如姐妹一般。

“夫人。老爷来了,老爷来了,已经快到院门了。”平时香草充当着哨兵的角色,哈大全还没到溪苑就会被现。

“来了又如何。”婉儿随手拿起一本书装作看书的样子。

“夫人。老爷对你多好啊,你看我们太老爷,娶了多少房姨太太,就是大少爷、二少爷也有几房侍候的人,老爷却只娶了你一个。”

“你怎知他以后不会娶小的。”

“我看不会。”

“你又不是算命的,你怎么知道。”

“我就是知道,老爷进院子了。”香草急忙迎了出去。

婉儿可以耍脾气,对哈大全不搭不理,香草是一个下人,可不敢这么干,她可不想被赶出哈家堡。

哈大全走进屋子四下看了看,摆设十分的朴素,平淡中有着几分的儒雅,东西是哈大全弄来的,布置是由婉儿亲自动手。

“看什么书呢?”

“《李清照的诗集》。”

“才下眉梢,却上心头。的李清照?我不喜欢她,幽幽怨怨的好像全世界的男人都亏欠了她,你也不要看了。”

“没想到你也知道李清照。”

“知道一点,我对读书没兴趣,我也不是个读书的料。”哈大全直接坐到婉儿的身边,吩咐香草上茶,哈大全喝茶用的是大碗,让他学人用小杯子细品,还不如杀了他。

用很不斯文的动作猛灌了二大碗茶水,哈大全拿起手巾擦擦嘴。“哎呀。可算活过来了,这一天也没闲着,能把人忙死。”

婉儿没做声继续看书。

“你不想知道我今天都干了什么。”

“不想。”婉儿的视线就没有离开过书页。

“我今天杀了人,杀了很多很多,因为我的心情不好。”

婉儿眉头跳动了一下,脸色变得有些苍白,她听不得这个,旁边的香草收了茶碗,识相的离开,牵连到这对夫妻的冷战之中,可是会没命的。

哈大全对婉儿万般的容忍,对外人可不会客气,香草因为做错事,而挨过一次打,哈大全大概是想报复婉儿,打香草的时候,下手特别狠,打得香草几天下不了床,要不是婉儿苦苦哀求,香草差点被哈大全打死。

“还想着你的检哥哥吗?”哈大全想忘记,却实在太难。

提到检哥哥,婉儿都是低下头不出一声,哈大全自顾自的说:“我如果遇见他,一定请他喝酒,让他教教我怎么追女孩子,怎么能得到女人的心。”哈大全说完站起身整理了下衣服。“好了。不坐了,该回去办公了,记住一点,你现在是我妻子,不要在想那个男人了,你们已经不可能了。”

哈大全起身离开留下独自落泪的婉儿。

“夫人。你们这是何苦。”连香草都看得出两人是在互相折磨。

“你下去吧。让我静一静。”香草退下之后,婉儿关好门窗,偷偷的从窗下拿出一个木盒,打开木盒里面是一块雪白的玉佩,上面雕凿着精美的牡丹花纹,正中间是一个“检”字。

“检哥哥。你到底在那里啊。生同床,死同穴。你难道把婉儿忘记了吗?”

伤心的女儿泪,那个叫做检的男人是听不见的,哈大全却听得一清二楚,在婉儿的房间里,装有中空的竹管,哈大全可以偷听到婉儿的所有话,这是哈大全无比强烈占有欲的一种体现,哈大全越听脸色越是苍白。

走出密室时哈大全的脸色已经变成锅底了,现在他是一个嫉妒得快要疯的男人。

朱敦正要向哈大全报告,见情况不对转身想走。

哈大全也看到了朱敦。“朱先生有事吗?”

朱敦无奈的转了回来。“主公。这是这个月的账目,库房亏空很大,朝廷的军饷又迟迟不到,拖不了多久了。”

又是一件烦心的事情,哈大全耐着性子问:“库房里的钱粮还能用多久。”

“大概一个月,如果朝廷的粮饷在不到,我们就只能停止放粮饷了,这样恐怕会激起兵变。”

“朝廷到底想干什么?可恶。”

享福,砌砖头,都是需要钱粮的。

哈大全占山为王的时候,抢到了大笔的金银,攻打刘家铺,也抢来了大笔的银子,可让哈大全拿自己的钱养兵,他是绝对不会干的,现在他就在花老本,事态很严重,情况很复杂,果如在拖下去。就有破产的可能。

所以没过几天朱敦再次被叫来了,哈大全给出指示:“你想个办法,怎么凑错粮饷。”

“主公。现在青黄不接,要找粮食实在不容易。”

“以前怎么没有这样的问题。”

“以前都是去抢啊。可现在归顺了朝廷,周围都是自己人,东边的后金边防军又撤到三岔河以东去了,实在不知道要去抢谁。”朱敦的回答充满了无奈,强盗逻辑的无奈,这个不成功的读书人当强盗的时间长了一点。

“抢谁呢?”哈大全也开始思考。

就在哈家堡的聚义厅里,一个朝廷的参将,一个朝廷的军中监事,两个朝廷命官,开始为怎么打劫努力的思考着。

如果王化贞知道,绝对会第一时间派兵灭了哈大全这个祸害,这就是一个惹祸的根苗。

“不能打劫自己人。”这是哈大全考虑了半天的结论。

        第37章 为将辽东。狩猎蒙古。

为将辽东 第37章 为将辽东。狩猎蒙古。

哈大全说:“不能打劫自己人。”

朱敦眨巴眨巴眼睛没吱声,自己人当然不能抢了。“将军。我们要枪谁呢?”要解决粮饷问题,最终方法还是得抢。

“去后金那里抢?”

“将军。以我们的兵力,恐怕没什么希望,一是太远。二来三岔河以后的后军哨所都驻扎有重兵,以我们的兵力,占不到丝毫的便宜。”打不过人家,就谈不上抢劫了,哈大全很清楚这点。

这时哈大全突然灵光闪现。“对了。我怎么把他们忘了。”

“将军可有了决断。”

“后金和蒙古人不是一伙的吗?打不过后金,我们就去抢蒙古人好了。”

“啊。”朱敦的脑袋有点断路,过去都是蒙古人来抢明朝,过去抢蒙古人,还是第一次有人公开的提出来。“将军。蒙古人骁勇善战,我们过去,能抢得了吗?”

“有啥啊。不就是一群牧民吗?我就不信,他们平时也聚集在一起。听我的没有。去。去把王八一和赵士给我叫来。”

“将军。三思而后行啊。”朱敦很想说:那些可都是您的老乡。

“三思个屁。等饿的拿不起刀了,想出去抢也没机会了,赶紧把人叫来。快。”

“是。将军。”

很快王八一和赵士就来了,两个人现在很威风,娶了几房媳妇,其中有买的,也有霸占的。哈大全是不过问手下的私生活,抢几个女人回来,也不算大事,作为头领,两个人不用担心挨饿,好吃好喝的几个月下来,两个人都一副红光满面,没有了以前做难民时的落魄样子,富贵了不少。

王八一和赵士进来先是下跪见礼。齐声称:“主公。”哈大全很满意的点点头,做山大王的感觉还真不错。

“赵士。记得我和你说过,要把你以前的工作扬光大。”

“是。”赵士心想:你还准备出去打劫啊。

每次哈大全问赵士这个问题,都是准备出去打劫的前兆,这次也不例外。

“朱先生。你给他们讲一讲我们的计划。”

哈大全把讲解的任务交给了朱敦,很快王八一和赵士就领会了领导的意思,现在粮食不够,领导想出去抢一把,唯一让两人意外的是,领导要他们去蒙古那边抢牛羊回来吃,这可是个高难度的任务。

蒙古人是马上民族在草原上漂浮不定,没有固定的住所,特别是在夏季,蒙古各部都是追逐水草而居的。

要在茫茫的草原上找到蒙古人都困难,更何况是带兵去抢劫了。

哈大全在满意于自己的决定。

“八一啊。你没当过强盗,这次出去你挺赵士的调遣,等有了经验,我让你们分兵去抢。”

赵士与王八一,哈大全更信任王八一,这小子机灵,知道什么时候表忠心,所以抢劫的事情,要赵士来牵头,王八一辅助,有功劳大家分,万一出了问题,上面追究下来,赵士去背黑锅,没有王八一啥事。

赵士不知道哈大全的想法,反倒无比的感激,领导信任啊。

王八一不表意见静静的听着。

四个人挨着脑袋在聚义厅里商谈到半晚,商谈的结果就是没结果,其实也不是没结果。

就这四位的文化水平,出谋划策就别想了,哈大全虽然现代知识丰富,可经验不足,又属于临场挥型选手,事情不*到头上,他是想不出好主意的。

会议的最终结果,还是一个字“抢”。

没有任何的计划,蒙古人是游牧民族,在草原上四处游荡,要抢特定的目标是不可能的。计划就不用做了,哈大全给了赵士一千骑兵,这是哈大全所有的骑兵了,其中有三分之一骑得是驴和骡子。

按照哈大全的指示,赵士带兵连夜出,绕过广宁进入鞑靼领地(也就是蒙古人的领地,在百年前改回了原来的名字。鞑靼。),遇到一个抢一个,遇到一群抢一群,抓到壮丁拉来当兵,家属当人质押回来,所有的牛羊都要抢回来。

第一期计划为二个月,这段时间哈家堡要勒紧裤腰带过日子,哈大全还要含着眼泪花私房钱,就这样赵士和王八一出了,带着了哈大全手下所有的骑兵,带着他们打劫的目的,还有对未来美好的期望。

为了顺利的追击到蒙古人。

哈大全特别挑选了三十条凶猛的藏獒跟着赵士和王八一出征,借助藏獒灵敏的嗅觉,他们能够更加顺利的寻找草原上的蒙古部落,并起突如其来的攻击。

“哈家堡的未来就拜托你们了。”

哈大全对两人抱有极大的希望。

当他们回来时,他们给哈大全带回了胜利的果实。

同时也有人让哈大全无比失望。

        第38章 为将辽东。我要下海。

为将辽东 第38章 为将辽东。我要下海。

赵士和王八一带走了所有的骑兵,所有的马匹、驴和骡子。

如果不是嫌牛跑的慢,山羊又太矮小没法坐骑,哈大全会把所有的牛和羊都配上骑士全部派出去。

哈大全的动作当然瞒不过王化贞的耳目。

明朝是个很神奇的时代,这个时代商业达,工业得到展,虽然国家很穷,通货紧缩(没有足够的白银。官府印的纸币同等于废纸。),但物资十分的丰富,也是中国历史上一次资本主义萌芽的时代,可惜这个萌芽覆灭在了战火之中。

同时明朝还有更达的特产,就是特务机构。

锦衣卫和东厂的细作渗透入了整个大明的各个角落。

据传说,地方官员晚上在那个小妾的房里过夜,用了什么样的姿势,在皇宫里的皇帝都知道。

恐怕啊,简直就是恐怖片。

哈家堡也不缺细作掺杂在其中,哈大全私自出兵的消息很快传到了王化贞耳朵里,私自出兵的行为在当时等同于造反。

王化贞看到报告的第一反应是。“我是不是看错了。”所以王化贞再次确认了一下,接着王化贞感叹了。“猛啊。真是猛啊。”

这就是王化贞给对哈大全的总结,王化贞并没有派人谴责哈大全。人家连饭都要吃不上了,你不给钱,难道还要拦着人家自凑粮饷,做事不能做太绝,王化贞也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让哈大全的骑兵顺顺当当的绕过广宁进入到大草原。

广宁在当时就是防止蒙古人入侵明朝辽东领土的屏障,现在整个辽东都被后金占领了,现在变成了防御后金。

王化贞在广宁期间从来不害怕蒙古人,不听话的,敢捣乱的,全部砍死,老实来做生意,交换商品的,只要老实交税,王化贞还是很仁慈的,所以从王化贞到了广宁之后,蒙古人一直都很老实。

这种友善的关系原本可以一直保持下去的,但就在几个月前,沈阳因为成内的蒙古饥民叛乱实现,数万守军全军覆没,王化贞对蒙古人唯一的一点好感也变成了仇恨。

对于哈大全派人去抢劫的行为,王化贞选择了沉默,把锦衣卫的奏本拿去垫了桌脚。

在王化贞看来,哈大全出去抢劫是个人行为,跟他一点关系都没有。

出去抢劫的人走了,可缺粮的问题无法马上解决。哈大全还在愁,每天都要把朱敦叫来,在精神上摧残一下。把朱敦*的,整天抱着账本说胡话,谁管他要钱粮,他就跟谁急眼,那眼神简直是在看不共戴天的仇人一样。

就在哈大全坐在聚义厅里愁的时候,一份抵报送来了。哈大全现在也算是官了,按照规定,他每个月可以收到一份抵报。为了让哈大全了解局势,王化贞叫人把最近六个月的抵报一起送来了。

哈大全在抵报中看到了一个名字“毛文龙”。

一个传奇般的猛人。

毛文龙绝对是一个传奇人物,不过最有名的,还是他的两个手下耿精忠和尚可喜,著名的大汉奸。毛文龙活着的时候,能压住这两位,等袁崇焕杀了毛文龙之后,没过几年,耿精忠和尚可喜就背叛了明朝,跑到清朝那边去了。

而且在清朝建国后与吴三桂一起被封为三藩。

当时袁崇焕还没有出场,毛文龙要死还得几年,至少得等天启皇帝死了以后。

哈大全对这段历史没多少认识,就算哈大全认真上历史课,高中教材里面,介绍明朝末年的历史也少之又少。

哈大全虽然不了解历史,虽然不知道毛文龙何许人也,虽然不知道毛文龙手下有一对叫耿精忠和尚可喜的历史名人。但他得到了一个启示那就是下海,现代点的解释就是经商,下海做生意才是生财之道。

辽沈失陷时,毛文龙还是都司,因为辽阳失陷的太快,毛文龙带着二百多人掉队了,身陷敌后,逃跑的明军顾不上他,追击的后金军部搭理他,当时的毛文龙成了地地道道的弃卒,他当时有几个选择。

第一找个山头,带上手下的兄弟潜伏下来,当几年山大王,等着明军大反攻。

第二解散队伍。往脸上摸几把黑灰,混进难民之中,脚底板抹油,溜出山海关,跑到关内去。

第三就地不走,等着金军现他们,然后整队投降。

在旁人看来毛文龙只有这三个选择,很快毛文龙作出了第四个选择“下海”,他带着人跑到海边找了几艘船出海了,他没有逃,而是跑到后金的后方捅了一刀,在所有都逃跑的时候,毛文龙选择了进攻,这是纯爷们的表现,然后被后金赶下海,跑到皮岛钓鱼去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5 4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