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之之:好啊好啊。
徐成:老婆,你想我吗?
之之:想。
徐成:什么时候最想?
之之:给天意换尿不湿的时候……
徐成:……还有呢?
之之:晚上想吃夜宵的时候……
徐成:……还有么?
之之:梦里吧。
徐成:老婆,你越来越不浪漫了。
之之:嫌弃了?
徐成:不是,我只是觉得有了天意之后,我们好像回不去从前了。
之之:给我十分钟。
徐成:干嘛?
之之:开着时光机带你回从前啊……
徐成:……
十分钟后,之之在客厅大叫:出来吧,老公……
徐成走了出去,发现之之穿着他的衬衣躺在沙发上,两只长腿白白的,头发高高地挽了起来,拿着红酒杯,妩媚地说:徐总,今晚回家太晚了,我就睡你这里可以么……
徐成:……真的回去了……
之之(媚眼如丝):徐总……
美好的夜晚,从角色扮演开始……
☆、写在薇安番外之前
在文中恪纯有透露过,除了之之,薇安是本文中最完美的一个女子。
关于薇安,恪纯有很多很多的文字想要表达,所以继之之之后,她成了恪纯最想要下重笔去描述的一个女子。
一个奇特的女子,必然有着其不为人知的过往。没有人,天性是云淡风轻的。
薇安,有一段很另类的爱情故事。恪纯想花很多很多的力气去刻画这样一个独特而深刻的爱情故事,它必定是不流俗套的,它必定是刻骨铭心的,它必定是无可替代的。
这会是一个完全颠覆之之式爱情的故事。
如果,让我给薇安的爱情一个定义。那么,我脑海里有一个词很想去描述去表达,那就是:灵魂爱恋。
恪纯已经动笔了,不管薇安的番外会有多少读者支持,不管会面临多大的非议,恪纯都会坚持自我,坚定地落笔一路往下,原原本本还我想要的一个薇安的故事。
这是在恪纯心底的一个故事,恪纯会用全部的力气去描绘去体会。这段爱情,是青春在最凛冽的时期绽放的午夜玫瑰,爱到心疼身也疼。
这一段爱情,它撕心裂肺,有着爱情最绝对的样子;它张牙舞爪,带有绝对的侵略性;它完全非主流,却又与主流的爱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从女孩到女人,是一段很长的路。有些女孩,在不懂青春的残忍时已经懵懵懂懂成为女人。有些女人,在成为女人多年之后,内心依然是个女孩。
这就牵涉到一个词:成长。
这是恪纯所写的每一篇文里所涉及的关键词。也是恪纯希望自己和亲们都能领悟到的一个词。
我们都需要成长,通过自己的人生,通过他人的故事,去感受去经历,去领悟去升华。
易之之带领大家走过从懵懂少女到成熟女人的过渡,接下来,陈薇安带领大家去回味一段别样的青春期爱恋。
我们都曾渴望过爱情的惊心动魄,我们都曾渴望过童话爱情式的邂逅,我们都曾自我陶醉自我颓废自我疯狂自我沉迷,我们都在懂事之后由衷感叹,拿什么祭奠你,我的青春?
当早恋不可避免,当一代更比一代早熟,当爱情必然发生在校园,当洁身自好被视为“怪癖”,身为女孩该如何止损如何安然度过青春期?
……好吧,这些问题,陈薇安也回答不了你。
她只能用她的另类故事,告诉你她是如何走过一段青春期爱恋,或许你能从中获得一点体会,一点感悟,甚至,一点共鸣。
首先声明:薇安篇的文风与之之篇的完全颠覆,文章开头会略显颓废,但是颓废并非是行文基调,这个,统观薇安后来的变化,大家就知道,一定是向上的。只是,恪纯想写的是青春期,青春期的代名词是什么?我想,必定有一个词的存在,那个词叫,叛逆。
Are you ready?薇安模式开启,一起进入下一个故事……
薇安故事简介
20岁之前,我没有期待爱情。
20岁之后,我没有爱情。
我没有爱过他。我不想念他。
因为他死后,他就是我,我就是他。
☆、001 孤独患者
羽禾是爸妈从遥远的西藏带回来的孤儿。带回家的那天,我7岁,羽禾8岁。
他黑,瘦,脸上还有高原红,穿着爸妈新给他买的小礼服,看上去像一只瘦骨嶙峋的猫披上了龙袍一般,滑稽,搞笑,不伦不类。
他的眼神里透着一份凶残,仿佛狼一般随时都要露出尖利的牙齿,对这个世界充满了警惕。他长得一点都不可爱,嘴唇厚厚的像涂了一层蜡一般,站在那儿,一动不动地怒视着我。这样的目光让我心生寒意却并不胆怯,我像城堡里的公主一样骄傲地抬头藐视着他。
第一次见面,我和他就差点像野兽一样撕咬起来。我很不欢喜这样的孩子,他身上的野性与我的乖张形成一种强大的反差。这是我十分渴望却无法得到的,所以,我不欢喜他。
我撇撇嘴说:妈,这是从哪儿捡回来的野孩子,我不喜欢他,让他走。
妈妈连忙说:薇安,不许这么说话。以后,你要叫羽禾哥哥。在西藏,他救了我们的命。
我那时候还小,爸妈经商多年,常年全国性的跑,总是因缘巧合地带一些孤儿回家,在我家呆了一段、熟悉了都市生活的环境之后,爸妈再把他们送到附近的一家大型孤儿院,每个月按时去看他们,做他们的爸爸妈妈,替他们联络愿意领养的家庭,陪每一个孩子过生日,甚至为了给他们过生日,非故意遗忘了我的生日。
我的爸妈不是我一个人的,他们是很多人的爸爸妈妈。我的童年时光孤独而漫长,常常一个人在大大的房子里孤魂一样飘来荡去,陪伴我的,只有父母隔三差五请的临时保姆。长期的保姆呆不长,除了爸妈,没哪个人能够接受得了我这么没有温度的孩子。
对于父母领养回来的、那些来路不明的孩子,我是极其痛恨的。父母给我的爱本身就少,因为他们的存在,就更少了。很多时候,我宁愿我是一个孤儿,那样,至少爸妈会愿意在我身上倾注目光。
羽禾不会说普通话,爸妈只能用极其浅显的普通话配合着肢体动作和他交流。他一直都佝偻着脑袋,坐在沙发的一角,眼睛冷冷地注视着桌上的水果盘,看上去不像是想吃,倒像是想一口吞掉。那股执着的赌气模样,让我觉得有些可笑,又有些可怜。
大概父母的同情心过度泛滥,导致我成了一个没有同情心的孩子。小时候,我最爱玩的不是芭比娃娃,而是解剖动物的尸体。父母说,我这样的孩子让他们胆寒,天知道我怎么会是这种个性。
妈妈抓了一个苹果递给他,他接了过去,有些迟疑地看了看,然后就开始没命似地啃,仿佛和苹果有仇似的。
妈妈说:羽禾没有上过学,等开学了我送你们一起去上学。
爸爸说:羽禾是个孤儿,会在我们家呆很长一段时间。薇安,你要好好和羽禾相处。
我转身看着他,他的眼睛在黑夜里也亮亮的,像狼一样发着冷冷的光。我大叫了一声,趴在了爸爸的怀里,我说:我不要和他做朋友,我害怕。
父亲安慰我说:羽禾其实很善良,薇安,你不要怕。
我隐隐地预感,羽禾和我定会有一种交集。他的出现,带给我的感觉和其他的孩子不一样。
他是来自高原上的少年,父亲说他曾经和狼群比邻而居,他的眼神里有种凛冽的孤傲,看得让我又恐惧又好奇。
我从小就喜欢红色,喜欢一切血红的东西,包括血红的血液。
母亲说,她和父亲去了一趟缅甸的边界,回来就怀上我了,一定是沾染了什么邪灵,才会生出我这样怪异的女儿。
7岁,我被医生诊断为重度自闭症,我不爱去学校,只是疯狂迷恋看书和画画。我画的画一般人看不懂,因为我爱画人体的部位,我想象出来的内脏对话,我想象出来的心和肝的爱情。
我的画画老师说,我是一个带有侵略性的问题儿童。但是他愿意教我,因为他觉得我虽然很怪却很有天分。不过,每次我去学画画的时候,我都是被单独隔开的。老师说,我画的东西会把别的单纯的孩子吓坏。
可是羽禾并不害怕我的画,我画的画都血红血红的,钟爱那种血一样的红色。我画画的时候,羽禾坐在我的旁边,胆怯又好奇地看着我在纸上胡乱的涂鸦。
妈妈从来都爱把我画的画扔掉,她说:小孩子老是画这些,太邪气了。
我不,我不肯扔。羽禾居然走了上来,帮着我一起抢,我吃惊地看着他,他看了看我,又看了看妈妈,然后用汉语生涩地说:阿姨,画,漂亮。
那一刻,我知道,他读懂了我的孤独。我破天荒地对他笑了,他也笑了。我笑着对妈妈说:留下好不好,不扔好不好?
那是我第一次对羽禾展示友好,妈妈见到这一幕很欢喜,瞬间因为欣喜格外开恩了,摸了摸我们两的头说:从今以后,你们两就是兄妹,要相亲相爱,知道吗?
我们彼此看了看对方一眼,仿佛有种契约在彼此体内生成了一般,瞬间友好了起来。后来想想,母亲让两个问题儿童天天呆在一起,真的是一种错误。
我开始叫羽禾学说汉语,我一句,他一句,他的发音生涩而木讷,他每学一句,我便肆无忌惮地哈哈大笑起来。他不介意我的嘲笑,很认真地跟着我念,我念一遍,他念十遍。
我从这种简单的对白中获得了无数的快乐,那是父母始料未及的。长到7岁,第一次听到我咯咯地笑,父母瞬间安心了不少。
没有想到,两个孤僻的少年,撞在一起会有春天。羽禾就这样,在我的首肯下,留在了我的家里,没有被送去孤儿院。父亲办理了领养手续,正式收他为养子,改姓陈,陈羽禾。
我8岁那年,已经把普通话说得很标准的他,开始改口,称我父母为爸妈。我们被父母送入同一家私立贵族小学,读的是同一个班级。
隔开坐的,我坐在最前面,他坐在最后面。入学第一天,我回头看他,发现他望向我的眼神特别无助。
放学后,他自自然然过来拉起我的手,拉着我到校门口,准备等司机开车来把我们接回家。
那时候,我们都还是质朴纯洁的孩童,除了漫画和小人书,几乎没有接触过外面的世界,不懂所谓的男女界限。羽禾之于我,是无性别的。
几天后,有个小女生问我:薇安,那是你哥哥么?
我点了点头,她又问:薇安,你们是双胞胎么?
我摇了摇头,她再问:薇安,他是你亲哥哥么?
我失去了耐心,但是我很诚恳地说出了实话:他是我家里领养的一个孤儿。
这对于8岁的我来说,是一句再诚实不过的话语。我说这话的时候,羽禾正趴在自己的小书桌上,用铅笔不知道在画什么。
后来,有一个男生一把抢走了他的图纸,然后哈哈大笑说:哈哈,他在画陈薇安。
说完,手一扬,那张纸上赫然有着我扎着辫子哈哈大笑的模样,虽然画风幼稚笔画简单,但是分明是我,就连头上的发带颜色都和我头上绑的一样。
问我的那女孩尖声说:他们不是兄妹!陈羽禾是个孤儿!是陈薇安家领养的孤儿!
后面的男生都起了哄,七八岁的年纪,已经被那些泡沫剧所侵蚀,硬是说出了那种“陈羽禾喜欢陈薇安“、”陈羽禾是没人要的孤儿“之类的话语。
我目瞪口呆,第一次觉得人类世界如此虚伪,连说真话都没办法拥有被包容的权利。
羽禾受伤了,他的眼睛又开始发出冷冷的光,望向我的时候一点温度都没有。他站了起来,扬手给了那个抢他画的男孩一拳,我才发现他的力气这么大。一拳下去,那个男生的鼻子就喷出了血。
他气呼呼地甩门而去,大半女生被这一幕给惊哭了。老师闻讯而来,一把拽住了他,提着他的衣服进了教室,问清楚情况之后。老师一扬手,给了他一记耳光。
老师说:以后再乱打人,你就站在外面上课!
我冲了过去,我说:老师,明明是他不对,他抢走羽禾的画,骂羽禾是孤儿,羽禾才打他的!
老师瞬间变了张脸似地,和颜悦色地对我说:薇安,老师知道谁对谁错,乖乖坐回位子上去。陈羽禾,殴打同学,罚站在墙角上课,一整天不许坐!
我频频回头,看着站在角落里的那个孤独的羽禾,老师让他站得笔直笔直的,不能依靠,不能动,一直保持那个姿势到下课。
我每次回头,他便对我笑笑。但是,每次老师看向他的时候,他的眼神会瞬间切换成那种狼一样杀气腾腾的眼神。
好不容易下了课放了学,我过去拉他的手,我说:羽禾,我们回家。
其他人又开始肆无忌惮地嘲讽我们是一对小情侣,羽禾的手迟疑了,我一把抓住他,我说:走啊,走啊—
☆、002 告别灰色
他乖乖地跟着我,任由我牵引着,穿过校园小道,走到大门口。
等司机来接的过程中,他说:薇安,我不想上学了。
我扭头看着他,我说:为什么?那你想去哪里?
他说:我想回西藏,回我的帐篷里。
我惊讶地张大了嘴巴,我说:别傻了,那里有狼,会把你吃掉的。
他摇了摇头,他说:那群狼比这里的人好,除了你和爸妈,我感觉其他人都是坏人。
我拉起了他的手,我说:你要是不上学了,我就和你一起去西藏。
他眼睛亮亮地看着我,他说:真的?薇安,你要去吗?
我很认真地点点头,我说:我也想和狼做朋友,不知道是什么感觉。
他握紧了我的手,他说:就是和我做朋友的感觉。
他最终也没回去西藏,他只是一个孩子,一个命运被我父母主观改变的孩子。因为赠与,他得到了家和爸妈,得到了和我一样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和我一样进入贵族小学的机会,得到了很多藏区小朋友艳羡的一切。
但是,他并不快乐。他也爱上了画画,我们的画笔,红色和黑色是用得最快的,其他的颜色几乎不用。
因为,我钟爱红色,他钟爱黑色。他总是喜欢画狼的眼睛,漆黑的一片背景里,狼的两只眼睛透着绿绿的光。
羽禾说:薇安,我讨厌那帮自以为是的孩子。
我说:我也不喜欢,可是爸妈却一定要我们去上学。
羽禾说:老师看你们的目光,和看我的一点儿都不一样。
我说:因为我们有爸妈,你只是一个孤儿。
那是8岁的我,对世俗最基本的认知。羽禾的眼神再一次黯淡,随着黑夜沉寂了下去。在我的强烈要求下,父母特地弄了上下铺的小床,羽禾睡上铺,我睡下铺。我的理由是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一个人害怕,他们答应了。
羽禾,与其说是我的哥哥,不如说是父母为了不让我孤单,特地安排给我的一个玩伴。这么想来,他们其实是爱我的。
父母外出的时候,除了每天有司机来接我们上下学、有保姆帮我们做饭洗衣服之外,剩余的空间,都是我们两个人的。
羽禾说,这便是他最轻松惬意的时光了。
我说,我也觉得。
羽禾说,等我有了力量,我就帮你解除魔咒。
我不解,我说:羽禾,什么魔咒?
羽禾深沉地说:我感觉你像被囚禁了。
我无言以对,灵魂被深深地震撼到了。
那一年,我10岁,羽禾11岁。羽禾,已经是我们家的一份子了。他不听话的时候,父亲会直接动用家法,用鞭子狠狠地抽他,不会再顾及他养子的身份。
羽禾说,他是为了我才忍受这一切的。读小学,我语文好,他语文就交白卷。我数学差,他数学就满分。他说,他之所以满分,就是为了学会了回来教我。
父亲抽他,就是因为他总不把学业当回事儿。父亲苦口婆心地劝,他说:羽禾,你现在不努力,将来可怎么办。
羽禾很无所谓,他当着父亲的面沉默,背地里却对我说:我将来铁定是要回西藏的,读书不读书,都一样的。
现在细想起来,羽禾的浪子身份是天性使然。父母所赠予他的一切,他没有感恩,因为他本身就不需要。
我们在一群小孩的异样目光中度过了小学,他只爱和我玩,我去哪儿他都跟着,除了我去厕所。老师说:薇安,你不能总和你的哥哥在一起。
我说:老师,他是我的护身符。
老师不解,老师说:你们不能总在一起,男孩和男孩一起,女孩和女孩一起玩。
我摇了摇头,我说:不,他是我哥哥。
老师无奈,不再劝说。我的父母来学校的时候,老师把他们叫到办公室里,谈了半个小时。
出来的时候,妈妈对我说:薇安,我们只希望你快乐。
我问:妈妈,那你希望羽禾快乐么?
母亲沉默,对我说:你快乐,他就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