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上。
媒体的渠道永远都很难保密,因此一夜之间记者们的态度就发生翻天覆地的改变,他们从批判大鸦洲的教育改为探寻教育的秘诀,他们不肯相信这就是儒家教育的功劳。
这的确不是儒家教育的功劳,如果没有那启蒙+5的石碑,这些幼童同其他的学校的学生不会有太大的区别,因为功劳并不属于自身,身为大儒的苏正楷再怎么样也不会冒领。
第二百五十章 人情关系
虽然记者们再三追问,但是他们仍旧没有得到答案,可是有一点他们仿佛已经明白,那就是教育的最终成果好像儒家教育并不是主要原因。
这个事实苏正楷自然不愿意主动说,毕竟他本身就是儒家的人,如果儒家教育能够得到认可那么对儒家而言代表着什么不言而喻,可是他很清楚,大鸦学堂启蒙学生们的成就他们不是主要功臣。
如果全国各地都要进行模仿,那么固然儒教会一时鼎盛,可然后呢?教育不出想要的结果来,那么倒霉的会是谁?
就算不想那么远,国内的教育部门会允许这个现象?
可以说大鸦学堂是不可复制的,苏正楷在媒体中也是这样说明的,如果单单他说出这样一番话而没有任何的解释记者们不会这么轻易的放弃,但廖筠菊也站出来说话,那么这结果……
没错,廖筠菊把这件事也归根到风水上,很多记者通过调查都已经知道廖筠菊的身份,有的半信半疑可有的却是选择相信,毕竟事情总要有一个理由吧!
大鸦学堂的学生都一部分也在其他的地方上过学,调查一下他们的学习成绩很简单,之前和现在完全就是天差地别,除去用风水这种玄学相信其他的都不好进行解释。老师再优秀也不可能让几个甚至是几十个学生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发生这么大的改变,而且人家老师也解释过这不是自己的原因。
大鸦学堂这么的神奇,那么记者们自然要帮那些望子成龙的富豪们问一问大鸦学堂的进学条件,山长苏正楷在这方面倒是没有隐瞒,可是结果并非他们想要的。
结果就是温氏族人之外,只有那些对大鸦洲做出贡献的人,他们的孩子才能够进入大鸦学堂学习,外人一概不收。
世界上有很多的精英学校,大鸦学堂在这个时间郝然也成为其中的一员,甚至可能还是最精英的那种,毕竟不是谁都有能力在一个月的时间里把一个很差的学生改变为天才。
其实不单单是学生们,就是这些记者们来到课堂的范围内也感觉到自己的头脑清明,很多绝妙的媒体题材在他们的脑海中浮现,一些以前有的不知道怎么形容的场景也被创造出一个个的词汇,很适用的那种词汇。
因为涉及到教育问题,大鸦学堂在短时间里就红遍全球,很多地方都在谈论大鸦学堂的相关事情,而这个时候大鸦学堂也进行一次紧急会议,召开会议的郝然是大鸦洲集团的ceo何松兰,而参加会议的则有温老七几位大鸦洲村温氏元老和苏正楷、廖筠菊这些方外人士。
“港城政务司司长刚刚联系过我,希望我能够给出一个大鸦学堂的名额,特首也通过一些渠道询问过这件事,并且希望如果事情是真的,那么他希望能够帮忙解决一些入学的问题。”
港城政务司司长、港城特首,这还是何松兰说出来的,任谁也知道打过招呼的绝对不止这两个人,提起他们只是因为没有办法拒绝而已。
温老七好像是听出什么意思,犹豫一下仿佛在暗示什么一样说道:“大鸦洲到今天离不开港城政府的支持。”
“但大鸦学堂的规矩是阿纪规定的。”
一句话温老七瞬间沉默下来,随着时间的流逝,陈纪在大鸦洲的话语权越来越大,甚至已经到一言出众人莫敢不从的程度。
虽然觉得拒绝港城的那一众高官不合适,但是同违背陈纪的意愿相比较温老七情愿不要那点政府高官的人情。
何松兰也知道港城政府对大鸦洲的帮助,因此他并没有一次性说死:“这件事我会和阿纪商量一下,适当的做出一些让步对我们来说也有很大的好处,毕竟人不能知恩不报。”
目的达到但是温老七并没有太高兴,因为本应该是他的人情关系现在却和他没有太大的联系,因为这份人情人家只会认陈纪和何松兰而没有他温老七的份。
因为大鸦学堂的缘故大鸦洲很乱,而同样在河东的陈纪现在也不清闲,当大量的陈家寨村民聚集到村委会,陈宝康把陈纪的身份一说出来,现场瞬间乱成一团。
“一个月有没有3000块?”
“真的是二叔家的?说起来你还要叫我一声二伯伯,我和你爸爸可是一起光屁股长起来的。”
“卫国这个人可惜了,多好的一个人,不过他儿子现在这么有出息,相信在九泉之下也一定很高兴。”
面对陈纪每个人的心态都不同,不过陈纪能够看出他们对自己还是很欢迎的,脸上的热情也没有用半分的虚假,陈纪明白,这多半是和原来爷爷在村里打下的基础有关。
陈宝康说起陈纪准备带一部分人前往港城,对于老人们来说这并没有多大的诱惑力,甚至他们连离开山区都不想,但对一些还没有走出大山的中青年来说,前往南方、前往富裕的港城那不是一般的有诱惑。
乡亲们都知道陈纪现在是大人物,没见到连镇长、县长都围拢在他的四周,这些人物可是他们日常见都见不到的。
对于老乡人的一些询问陈纪都准备给予回答,但就在这个时候张婷芳拉扯住陈纪的袖子暗暗的使一个眼色,就在陈纪有些不懂张婷芳想要干什么的时候她代替陈纪给出回答。
“港城是发达城市,那里的普通员工一个月也有七八千的薪水,陈纪在港城有一个很大的集团,你们是他的老家人,他给你们的薪水自然要比其他人高,至少一个月要一万块吧!”
张婷芳的话刚刚说完,那边的陈宝康就急忙补充道:“这是咱们的省领导,专门陪着陈纪回老家视察的。”
“不是视察,是陪着陈先生回老家转一转。”
“对对对,不是视察、不是视察!”
一边擦汗,一边陈宝康急忙的进行解释,这一番姿态让村里那几个心直口快性格爽朗的大汉们纷纷开启嘲笑模式,陈宝康也不在意,只是脸面上有些尴尬。
当然,很快话题就被转移开,张婷芳说的再少,那一万块的月薪也足以让村里的大部分人都吵闹起来。
第二百五十一章 大鸦洲的福利待遇
老陈家在陈家寨还有祖宅,不过因为很早一家人就搬到深市的缘故,这里还保持着80年代的风格,当然这在陈家寨也并不特殊,因为很多孤寡老人的家里都是如此。
土木结构的房屋、老掉牙的大门、很有年代感的锁具,再加上那墙头茂盛的杂草,这一幅荒凉的场景几乎让人有些心酸。
伴随着嘎吱的刺耳声音,大木门被推开,映入眼帘的是遍地的荒草,跟在陈纪身后的一位镇干部狠狠的瞪一眼陈宝康,很明显是因为陈宝康没有早一点打理一下这里。
前面的陈纪倒是没有因为这个不满,甚至他根本就没有往那方面想,对眼前的一切他仿佛都非常的有兴趣。
“在港城和深市很难见到这些东西吧!”
这个时候会开口说话的自然只有张婷芳和刘伯轩,说实话眼前的景色对于张婷芳并不陌生,毕竟她不是出身富贵家庭,小的时候老家也是这副模样。
面对同样饶有兴趣脸上挂着笑意的张婷芳,陈纪还之一笑:“几个月前的大鸦洲比这里也强不到哪里去,其实我觉得这样更有感觉。”
这说的是实话,高楼大厦固然生活环境好一些,但是这里也有这里的优点,充满年代感的宅院很轻易的就能够把陈纪带到那个时代,感受父辈甚至祖辈小时候的光景。
“这里原来有一台纺织机,是你奶奶年轻时候用过的东西,那边还有烧火用的灶台,估计小纪你没有见过吧!”
见到陈纪很感兴趣,陈宝康积极的帮陈纪介绍着老院的一切,虽然一些东西都已经不在,但是在陈宝康的描述下,这些都一一的在陈纪的脑海中还原。
说起陈纪爸爸小时候到镇里上学的事情,陈纪突然说道:“大鸦洲也有自己的学校,启蒙幼儿教育的学堂,如果有愿意到大鸦洲工作的,可以带着孩子一起过去。”
对于那块可以启蒙+5的石碑陈纪很是信任,如果不是这样他也不会主动的邀请那些可能前往大鸦洲的陈家寨村民带着自己的孩子。
还是那句话,今后的大鸦洲陈纪不希望是温氏族人的一言堂,对于权力的斗争虽然陈纪还有些青涩,但是一些基础的东西他还是明白的。
带着孩子这件事陈宝康并没有开口回答什么,主要是他清楚那一万块月薪的诱惑力,村里本来剩下的年轻人就不多,这样一来……
孤寡老人不可怕,毕竟老人们还有孙子辈,可如果连孙子辈都离开,那么对于老人们的打击会有多大可想而知。
“家里有老人需要照顾的也可以一起带着老人,大鸦洲的福利待遇还不错,教育免费、达到一定年龄的老人也会有补贴,不会让你们有任何的生活压力。”
大鸦洲过去的人员自然不可能全部加入港籍,但是留在大鸦洲还是没有问题的,那份养老金港城政府管不管并不重要,陈纪并不缺少那点钱。
陈纪说完这句话张婷芳和刘伯轩都忍不住瞧一眼陈纪,陈宝康他们不知道的事情不代表张婷芳他们也不知道,而这也是他们忍不住看陈纪的原因,眼前的一切都表明陈纪对于老家人的生活很是重视,甚至不惜带他们前往大鸦洲。
想一想大鸦洲那个旅游胜地、想一想港城的薪酬水平、再想一想陈纪表态的福利待遇,虽然具体怎么样陈纪没有说,但是猜他们也能够猜出来一个大概来。
这个时候张婷芳和刘伯轩并不知道大鸦学堂引发的网络争论,如果知道大鸦学堂的教育水平,说不得连他们也会羡慕陈家寨的村民。
陈宝康代替村民谢过陈纪,然后陪同陈纪来到可以算是危房的正堂屋里,到处都是蜘蛛网、尘土也异常的多,但是正对面的那八仙桌、那桌椅逗人陈纪很是高兴。
角落里还有一小箱书,那是陈卫国小时候读过的课本,背面末端还有来自80年代的印刷时间。
“这房子闲置的时间太长,咱们还是先出去吧!”陈宝康在县领导的眼神下劝阻说道。
陈纪也不坚持,他也怕房屋突然倒塌,虽说习武让他的身体很是健壮,但真要是被大梁什么的砸一下,他也承受不住。
从老屋里带一些纪念品,包括据说是奶奶陪送的老座钟、几本陈卫国读过的书、一个木框玻璃相册等等。
“老张,想办法帮我把这桌子和椅子弄回去,另外找人来修一修,模样别变,保持别塌就行。”
什么样式的房屋陈纪都不缺,这里最吸引陈纪的地方就是那历史感,因此才有陈纪这看起来有些奇怪的吩咐。
张龙没有多说什么点点头表示明白,他知道事情应该怎么做。
回到村委会,村会计简单的统计一下想要前往大鸦洲打工的人员,陈家寨原本有120余口500余人,不过这些年随着外出打工,村里剩下的多半都是老人和小孩,中青年只有相当少的一部分。
而根据统计,剩下的这部分中青年里想要前往大鸦洲的并不多,倒不是月薪一万的诱惑力太小,也不是信不过陈纪,要知道这里还有县政府、县委领导在这里做保证,没有理由信不过陈纪什么。
主要是家里老的老小的小,这部分多半都是走不开的,要不然也不会一直到现在还留在村里。
当然,随着会计和陈宝康把陈纪可以携带家里老人的话转述给村民们,村民们瞬间沸腾起来,可以带着老人和孩子?那还犹豫什么?
同时,陈纪也让陈宝康告诉老家的人们,即便是没有打工的,这些孤寡老人同样可以前往大鸦洲,一切生活他全部负责。
大鸦洲现在的标准就是60岁以上,不管你有没有养老金大鸦洲都额外的补贴一份,如果你有伤残之类的,那么这个年龄还可以宽限,失去工作能力的则直接给予补贴。
当然,这些福利待遇现在只适用于大鸦洲的温氏族人,那些之后来的暂时不算在内。
第二百五十二章 IT程序员
晚上是住在陈宝康的家里,老旧窑洞土木结构的建筑让刘伯轩这位从小就生活在城市的人很是不习惯,让陈纪惊讶的是张婷芳,她居然没有一点的不适应。
“我也是在农村长大,我小时候的环境比这里强不到哪里去,不过深市、港城也有这样的地方?”
陈纪惊讶于张婷芳,张婷芳何尝不是对陈纪很是惊讶,要知道陈纪的年龄还不大又是从小在深市这样的沿海城市生活,怎么说他也应该不习惯这里才对。
“我不是说过大鸦洲几个月之前比这里也强不到哪里去?”
张婷芳自然记得陈纪说过的话,但是她一直都认为陈纪是在开玩笑,谁曾想到竟然是真事,可几个月的时间大鸦洲就有这么大的改变有可能?
不管张婷芳心中的不解,很多东西毕竟是没有办法解释的。其实不止是张婷芳,换成任何一个人也很难相信区区几个月的时间大鸦洲就已经有翻天覆地的变化。
北方农村尤其是一些比较偏僻的农村,到2016年依然使用火炕这种取暖设备,虽然现在是夏季,可不能因为是夏季就拆掉火炕吧!
陈纪和刘伯轩、陈宝康三人一个房间,张婷芳和陈宝康媳妇、儿媳妇一个房间,条件是恶劣一些,但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
晚上,坐在堂屋一边喝着茶叶水,陈纪一边同陈宝康闲聊着,陈家寨的故事很多,就算是只捡一些好玩的来说那也多的很,因此陈纪和陈宝康两人倒是一个说的痛快一个听的认真。
“六爷,方泉哥现在在燕京工作的怎么样?”
陈方泉是陈宝康的儿子也是二儿子,虽然是老二但和独生子没有什么区别,因为老大很小的时候就被人贩子拐跑,这么多年来一直都没有消息,是生是死都不知道。
陈家寨算是河东晋阳陈家一脉的支系,字辈也是按照恩、锡、万、福、世、寿、宝、方、桂来排列的,陈卫国、陈卫军兄弟俩本应该是方子辈但那个时候陈纪的爷爷就经常跑县里,算是遵从大潮流给儿子起名为陈卫国、陈卫军,为此当时村里的几位老人还很是不满意。
“方泉很少打回来电话,具体在哪工作我也说不清,好像是叫什么什么狐公司,做的是科技行业,叫什么it。”
竟然是搜狐科技?不管自己这位远方堂叔是职位,只要不是保安和打杂的那么对于大鸦洲集团来说那就是人才啊!
说实话,现在大鸦洲集团实际上并不缺少人才,毕竟大鸦洲集团的很多部门都是暴利部门,利润率能够保证员工的待遇,21世纪对于人才来说工作环境、社会地位、福利待遇是吸引优秀员工的三大爆发,而这大鸦洲集团一样不缺少。
可是员工并非只是有能力就行,对集团忠诚、可靠也是一个很重要的方面,陈氏一族里有做这方面事情的,陈纪自然不想放弃。
“大鸦洲集团也有经营it行业,六爷可以问一下方泉叔,如果他愿意,我会给他一个好位置。”
大鸦网络从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并不比搜狐科技差太多,2016年搜狐的市值大概不到20亿美元,而大鸦洲集团虽然没有上市,但是保守估值至少也有三十多亿美元。
这还是没有上市的情况下,一旦上市就凭借大鸦洲集团的各个公司,相信西方很多的大型财团都会很有兴趣,那个时候市值能达到多少估计就是何松兰这位ceo也猜不出来。
“你的公司也有it行业?不过你方泉叔就是一个程序员,你那……”
陈宝康不愧是村支书,对于新东西的理解能力不是一般的强,it、程序员竟然随口就来,不过瞧着陈宝康脸上炫耀的神色就知道,平时没少拿着这两个词显摆。
炫耀显摆是炫耀显摆,陈宝康的犹豫也是真的,毕竟那几位县领导也说过,陈纪的公司那可是大公司,市值超过百亿(rmb),虽然他不知道儿子工作的那个什么狐公司有多大,但是在陈宝康的眼里,市值百亿那已经是大的不能再大了。
通过今天白天的相处,陈宝康能够大概看出陈纪的性格,既然他说给一个好职位那就一定不会差,可是自己儿子能不能胜任?
能够胜任还好,可如果不能胜任呢?自己的儿子自己最清楚,那可不是当官的材料,老实忠厚不说,做事也磨磨蹭蹭的,说好听一些叫心思细腻,可说难听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