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未来接收器-第4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张克焱的声音焦急而不安,还带着些许的惶恐,从一定程度上,验证了王泽伟的担心。

“张大哥,你不要着急,有什么话,咱们慢慢说。”王泽伟声音镇定而冷静。

张克焱叹了口气,懊恼的道:“我真他妈的后悔,不该去燕京凑热闹。我要是不去燕京参加什么国际小食品展览会,就不会有人来摘我的桃子了。”

第116章 你这不是逼我犯错误吗

“张大哥,你别着急,我马上赶到你的食品厂。”王泽伟简单的听张克焱介绍了一些情况后,知道事情有些紧急,必须火速处理,否则的话,一旦拖得时间太长,张克焱的食品厂就保不住了。

“王叔,我跟你一块儿去。食品厂也有我4的股份。”刘士卿拉住了王泽伟的胳膊。

壬泽伟仅仅犹豫了一下,便点了点头,“士卿,真是不好意思,你阿姨做的饭菜,还没有让你尝上两口,就出了这么档子事。”

刘士卿伸手从餐桌上的一只烧鸡上拽下来一个鸡翅膀,刚刚放到口中,就忙不迭的赞道:“阿姨,你做的饭菜真香。王叔,阿姨做的饭菜,我尝过了,咱们可以走了。”

王泽伟看了自己女儿一眼,“士卿,咱们走吧。”

站在阳台上,目送王泽伟开着汽车载着刘士卿疾驰而去,董文语转过头来,很认真的对王馥佳说道:“佳佳,刘士卿这个人很不错。你真的应该按照你爸爸所说的,真诚的向刘士卿表示歉意。或许有一天,你们俩可以成为不错的朋友。”

张克焱夫妻开办的食品厂,叫福仔食品厂,个于武灵市的寒山区、武台区交界的地方,这里也算是比较靠近武灵市市中心的地方了。工厂工人总数并不多,加上张克焱夫妻俩,连三十个人都不到。

张克焱小关雅泓夫妻俩坐在办公室里,一脸的愁云,食品厂是他们夫妻俩奋斗了多少年的结果,好不容易才有今日的规模,可是马上福仔食品厂就不归他们所有了。

“张叔,关姨,到底出了什么事?”王泽伟的汽车刚刚停在食品厂的大院里面,刘士卿就从车上跳了下来。

张克焱夫妻一前一后从办公室里面走了出来。有点惊讶的看着刘士卿。“士卿,你怎么来了?”关雅湘问道。

王泽伟说道:“嫂子,张大哥给我打电话的时候,士卿正好在我家做客呢。知道你的食品厂出事了,就一块儿跟着过来了。”

张克焱叹了口气,“也好,士卿过来就过来吧,食品厂也有他四成的股份,出了这么大的事,他有权利知道一切。”

进了办公室,张克焱把事情的前因后果,详细的说了出来。

这事还得从张克焱参加燕京国际小食品展览会说起。

由于刘士卿提供的配方,福仔食品厂生产出来的小食品不但卖相佳,而且口味相当独特,不但小孩子喜欢吃,就连成年人也都非常喜欢。在展览会上,那几个学市场营销,受刘士卿指派,过来帮忙的大学生,一个个拿出生平所学。巧舌如簧的向中外厂商推销福仔食品厂的小食品。

在展览会上,福仔食品厂是最抢眼的一匹黑马,大江南北,华夏内外,有不少的销售商在品尝过福仔食品厂的小食品后,大为满意,纷纷向福仔食品厂下订单。短短三天的展览会,福仔食品厂就争取到了将近四千万的订单,只要能够按时完成,福仔食品厂至少能够赚取到一千五百万的纯利润。销售商们还纷纷表示如果产品销售状况良好的话,会加大订单的力度。

张克焱小关雅泓夫妻俩自然是极为高兴小却不知道福仔食品厂的火爆。被有心人看在了眼中。

他们俩刚刚回到武灵市,就有人找上门了。

共有两个人,其中一个一身笔挺的名牌西装、脚蹬鳄鱼皮鞋,头发油亮而整齐,二十七八岁,脸上故意留下了一点胡须,看起来要比实际年龄大一些。这人来头如何,张克焱夫妻不知道,却能够判断出来一定不小。原因很简单,陪同这个人过来的竟然是武灵市政坛的实权人物之一,武灵市卫生局的常务副局长孙继才。由于开食品厂的缘故,张克焱没有少和卫生局打交道,前些年,虽说食品安全法颁布,不用再办理卫生许可证,但是从业人员的健康证、培刮证之类的证件,还是要由卫生局审批。

卫生局别看不起眼,但也是一个惹不起的衙门,全市的医疗、保健机构,医生,餐饮行业等等,都归卫生局管辖,没有卫生局的行医资格证,就没有办法行医,没有卫生局核发的餐饮服务许可证,饭馆酒吧等场所就没有办法开张。所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卫生局也是个油水衙门。能够劳驾卫生局常务副局长陪同的人,不用想,也知道是今后台很硬的家伙了。

“张厂长”孙继才很热情的握着张克焱的手,“来,我为你介绍一下,这个是省里面来的大人物,石门市国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你知道吧?这位就是国运投资的董。滞志经理于华龙于总。”

张克焱不知道孙继才和于华龙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只能小心翼翼的陪着这两个人说话。

于华龙连招呼都懒得打一声,就自顾自的在福仔食品厂转悠了起来,生产车间,包装车间,办公室等等,都被他转了一个遍,他一边看一边摇头”不行,不行,太差,要改造,要花大力气改造。”

好不容易等于华龙参观完了,张克焱夫妻陪着于华龙和孙继才坐在了办公室里,没想到于华龙一屁股就坐在了那张本属于张克焱的老板椅上。然后于华龙大大咧咧的把两只腿翘到了办公桌上。

“张老板,风险投资,你听说过吧?”于华龙心不在焉的问道,一边说话,脚板还一边抖动。

“于总,风险投资,我能不知道吗?”张克焱是商人,又怎么可能不知道风险投资呢。他以前食品厂支撑不下去的时候,还主动的联系过省内外几家风险投资公司,想引进战略投资,充实福仔食品厂的姿金,扩大福仔食品厂的规模,却一次也没有成功。

于华龙伸手凌空用手指点了张克焱一下,“你幸运了,本人旗下的国运投资看中你的食品厂的发展潜力,打算往你的食品厂投点资。”

张克焱一听,心里面咯噔一下子,就知道事情不好,于华龙这是想从他的身上啃一块肥肉下来呀。可是张克焱没有办法,于华龙可是孙继才陪看来的,就冲着孙继才的面子,他也不好一口把于华龙的提议给否了。

“于总,你打算投资多少?又打算买福仔食品厂多少股份呢?”张克焱决定如果于华龙出价公道,或者出价不公道,但是只要能够不让食品厂大赔,张克焱打算让于华龙掺和进来,分一杯羹。

于华龙伸了两根手指头晃了晃,“你的厂房设备,我刚才已经看过了,估计连一百万都没有。我也不让你吃亏,我出两百万,买你食品厂百分之百的股份。”

张克焱如闻惊雷,“什么?于总,你这不是开玩笑嘛?我是不可能把股份全部转让给你的,还有我的食品厂设备是陈旧了一点,但是我手里面有不少订单,就这些订单也不止两百万了。”

于华龙哼了一声,“要不是你的厂子有订单,我还相不中你的食品厂呢。你就给句痛快话,两百万,你到底卖还是不卖?”

张克焱摇了摇头,“别说你出两百万了,就算是两千万,我也不会把食品厂卖给你的。于总就不要做白卓梦了。”

于华龙故作优雅的叹了口气,“唉,为什么总是有人认不清楚形势?孙局长,咱们走吧。”于华龙起身,掸掸西装上并不存在的灰尘,当先走出了办公室。走到办公室门口的时候,于华龙停了下来,“孙局长,做为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发现了不法的事情之后,我是一定要举报的。刚才,我在生产车间观摩的时候,发现好几个工人的健康证过期了。你这个当局长的,可不能袖手旁观,置国家法纪于不顾呀。”

“于总,我一定按照法律法规办事。”孙继才连忙应了一声。于华龙这才迈开步子,大步流星的走开。

孙继才看了张克焱一眼,“张厂子,现在你知道是怎么回事了吧。我郑重的通知你,你们福仔食品厂必须马上停产整顿,直到通过我们卫生局的审核通过之前,不准开工生产。”

“孙局长,你不能这样啊?我跟客户签了几千万的订单,工厂要是停产了,我就算是把家底儿全都卖了,也赔不起违约金呢。”张克焱拉着孙继才的胳膊,同时给关雅泓使了斤,眼色,“孙局长这么幸苦,大周末的都没有办法休息,还不快点去给孙局长买点烟抽,好让孙局长解解乏。

关雅泓连忙打开保险柜,从里面拿了一万块钱出来,塞到信封里,费了好大劲,才塞到孙继才的腰包里。

孙继才装模作样的叹了口气,“张厂长,你这不是逼我犯错误吗?”

张克焱哀求道:“孙局长打手;请你无论如何也要指条明路。”

孙继才又叹了口气,“也罢,谁让张厂长是我多年的朋友呢,我就拼着再犯一次错误,给你透露一条消息。这于总可不是一般人,他的爷爷是省质监局的副局长,他的妈妈也在省质监局上班,是个握着实权的头头,于总的爸爸也很了不起,在省卫生厅上班,是我的顶头上司呀。张厂长,你好自为之吧。今天,你不把你的食品厂作价卖给于总,明天你的食品厂就再也别想开门了。话尽于此,你掂量着办吧。”(未完待续)

第117章 县官不如现管

于德龙和孙继才离开福仔食品厂后,张克焱夫妻越想越不是滋味,两个人在省里、市里并没有多少人脉,关系也少的可怜,像这种牵涉到省质监局和省卫生厅的事情,凭借他们的人脉、关系,是不可能获得有效帮助的。夫妻两个商量了一下,还是关雅泓先想起了王泽伟,张克焱也是病急乱投医,逮着谁算谁了,便试着给王泽伟打电话,请他过来帮忙。

了解了事情的经过后,刘士卿想都没想,说道:“张叔,你这厂子场地小,规模小,人员少,设备陈旧,既然有人要,那就卖了它。银河实业正缺人呢,你跟阿姨过来,我再搞斤,食品公司,让你们俩当正副总经理。即便你们不愿意到银河实业上班,也可以另起锅灶,另租场地,重新购置新的设备,重新招人。上次你厂子出了那么大的事,工人们不但不跟你同甘共苦,还闹事,害得你受了伤,这样的工人不要也罢,把他们丢给于华龙,也算是给他们一个交代了。

王泽伟点了点头,“张大号,嫂子,士卿说的倒是个办法。士卿给你们的几个配方,你注册专利的时候,不是用的士卿的名义吗?也就是说配方是士卿独有的,跟厂子没有任何关系。你们可以按照士卿所说的那样,把厂房设备,还有争取到的订单等等,全部作价卖给那行,省城来的太子党。没有配方,他们就不可能完成订单,完不成订单,赔也赔死他个王八蛋。当然如果你们实在不想卖的话,也不是不可以,我可以找找人,或者直接和于华龙面谈。不过这样做,好像咱们怕了于华龙一样,而且于华龙这种人自己并没有多少本事,完全是仗着家里面的关系作威作福。巧取豪夺,被他惦记上的东西,让他放弃,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情。只有让他吃一次大亏,他才会老实。”

关雅泓不无担忧的说道:“可是这样做,注定还是要得罪那个于华龙的,到时候他要是再发动省里面的关系,吃亏的照样是咱们。”

王泽伟冷笑连连,“嫂子,不用担心,你在国展签署的定销合同,不是有许多外国厂商吗?国内的厂商,或许省里面的官员出面可以压制,但是这些外国厂商他们想压也压不住。就这些外国厂商的赔偿。就能让于华龙这厮赔个倾家荡产。到时候,看他的爷爷、老子还有老娘如何出来保这个败家子?至于省质监局、省卫生厅的事情,你们就更不用担心了,这个世上还有一样东西,叫做法律。只要咱们严格按照法律的规定,操办一切,就不会让他们逮住咱们的小辫子,到时候,他们要是找碴儿,咱们就走行政诉诠的程序,这年头当官的也怕留下污点,要是被自己的政敌逮住了打手;他的官运就算走到头了。士卿有的是钱,可以请得起全国甚至全世界最好的律师,我在司法系统也有关系,到时候,咱们有证据,有律师,有关系,不怕打不赢行政诉诠的官司。只要打赢关系,就够他们喝一壶的。”

张克焱夫妻俩虽然千不舍万不愿,但是也没有其他更好的办法。张克焱想了想,担心的问道:“王老弟,你说的是不错,但是打官司是需要时间的,在这段时间里,于华龙怀恨在心,要是发动自己的亲人找咱们的麻烦,咱们可抗不住。其实别说动用省里面的关系了,就算是孙继才动点坏心眼,就够咱们喝一壶的。”

再次听到孙继才这个名字,刘士卿的银牙都快咬碎了,前段日子,爷爷被公安抓走,就是刘德旺联合他这个远房亲戚,一块儿做的手脚,害得爷爷晚年都不得安生,从公安局出来后,大病了一场,差点撒手西去。这个仇,刘士卿时刻铭记在心,只是一直没有找到机会报。这次倒好,孙继才又来撩拨他,简直就是不知死活。孙继才先后两次运用手中权势,为私人服务,就冲这一点,就知道他不是什么好官,不知道有多少像爷爷那样的草药医生,还有企业单位受孙继才的危害。以后银河实业开始拓展事业,难免要和孙继才打交道,备不住他又在背后出什么么蛾子,他已经成了刘士卿前进路上的一颗绊脚石了。

王泽伟蹙起了眉头,“孙继才这个人不是个好官,贪赃枉法的事情没有少干,不过他会做人,据说省里面有他的后台,他又从来不谋求成为市卫生局的正职,和上司没有冲突,故而他的个子一直很稳,要想扳倒他,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何况,咱们都是商人,是民,自古民与官斗,除非能够手握过硬的证据,否则落得好下场的可没有几个。而且县官不如现管,市卫生局是现管部门,不像省质监局、省卫生厅隔了一层,和市卫生局冲突起来,麻烦更大。”

刘士卿心中已有定计,他说道:“孙继才的事情先不管他,大不了咱们把厂子卖了之后,先休息一段时间,等风头过去之后,再开食品厂就走了。张叔和关姨劳累了这么多年,也该好好的休息一年半载的了,等一年多后,松生参加完高考后,张叔和关姨再出来工作也不迟。

张克焱和关雅泓点了点头,儿子参加高考,这确实是家里面的一家大事,为儿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让儿子考上好的大学,是他们俩目前最大的心愿之一了?

“好,就听士卿的,把厂子卖了,我们老两口好好的休息一段时间。”张克焱不无伤感的说道。

王泽伟说道:“张大哥,你有订单在手,把厂子卖两百万实在是太亏了。回头我给你找人评估一下厂子的价值,然后我亲自和于华龙谈,保证把厂子给你卖个高价出来。这样就可最大程度的挤占于华龙的资金,等于华龙将来支付中外厂商赔偿金的时候,看他从那里筹钱出来,最好这个纨绔晕了头,找人借高利贷,到时候他还不了钱,放高利贷的人才不管他的老子是谁呢,非砍死他个王八蛋不可。”

张克焱是亲眼见证过王泽伟谈判的水准的,把买卖工厂的事情交给王泽伟,他放心。

这件事就这么说定了,王泽伟马上开始打电话,联给人过来福仔食品厂这边评估工厂的价值。刘士卿留在食品厂也没有什么用,想了想给郭潇芝打了一个电话,让她过来帮忙,协助王泽伟处理福仔食品厂的事情,然后刘士卿独自一人去了精诚武馆,在那里一直练到半下午的时候,然后刘士卿回家推上自行车,回老家去了。

刘士卿这次回家,除了看望自己的爷爷之外,还有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要和爷爷商量。

现在已经是五月中旬了,再过上半个多月,武灵市的麦子就该大面积成熟,进行收割了,此时农田里麦浪滚滚,路边野花丛生,时不时的可以看到燕子、麻雀、喜鹊等野鸟飞翔,嬉闹打手;处处是勃勃生机。

到了爷爷家的时候,院子里面坐了不少人,大多都是和爷爷年纪相仿的老年人,还有一些自家的叔伯,刘士卿一一的打了招呼,然后刘士卿把自己带回来的瓜子糖果放在盘子里,端了出来,让这些人随意抓着吃。农村人通常比较节俭,不是逢年过节,一般不会有人买瓜子糖果的,等刘士卿散了一圈下来,一盘子瓜子糖果已经见了底儿。

这些人聚在一起,说着马上就要来到的麦收,今年天公作美,风调雨顺,算得上是一个丰收年,几乎家家麦子的亩产都有八九百个有的地力肥点的,还能达到千个算是很不错了。

不知道是谁挑了个头,本来说的是丰收的事情,渐渐的就开始有人诉苦,说现在种地不赚钱,买种子要钱,播种要钱,施肥要钱,农药要钱直到粮食归仓,几乎步步离不开钱。虽说这些年三农政策还算不错,免了粮食税,种地还有补贴,可是把所有的本钱刨掉,一亩地粮食最后根本赚不到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