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八万小说网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未来接收器-第52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原子弹本身就是一个威慑性质对于实战性质的超常规武器,造出来也卖不出去,国家现有的核武器基本上已经能够满足威慑潜在敌人的需要,从银河实业采购的可能性微乎其微,而将核武器出口,肯定是不行的,这玩意儿掌握的国家或者组织越少越好,倘若不小心落在某个丧心病狂的组织或者个人手中,那无论是对华夏还是对整个世界来讲,都是一场灭顶之灾。

如果可以的话,刘士卿倒是希望全世界能够完全消灭核武器,特别是原子弹,不过这个想法未免有些不太现实,毕竟在没有寻找到可以代替核武器的新一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之前,任何国家都不可能放弃这一道可以威慑潜在敌国的武器。

洪大磊把银河实业有可能制造出无人驾驶核潜艇的事情,直接汇报到了中央军委。中央军委的所有成员召开了紧急会议,经过一番紧急磋商之后,做出了一个决定。这个决定在第一时间就由中央军委派专人,也就是总装备部部长常万水上将,亲自飞到了长江口的长兴岛,亲手呈交给了刘士卿。

这个盖着中央军委大印,由一号首长签署的决定,主要内容就两条:

第一,希望刘士卿能够把无人驾驶核潜艇技术卖给国家,具体买卖方式可以商量,既可以是现金交易,也可以是以银河实业税收减免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由银河实业跟国务院国资委组建合资公司,不过这个合资公司,国资委要占至少三分之二的股份。具体选择那个方式,要达到什么样的交易额,都可以商量。

第二,做为对刘士卿将无人驾驶核潜艇技术卖给国家的补偿,中央军委、国务院特批银河实业可以跟国内排名前十的造船厂中的任何一家,进行合资。具体合资方式,由银河实业跟选中的造船厂进行沟通。

等刘士卿看完中央军委的决定之后,常万水略带着一些歉意,说道:“刘总,希望你能够理解一号首长他们做出的这个决定,这不是为了剥夺你在无人驾驶核潜艇技术方面的盈利,而是为了集中国内的技术力量,尽快的把无人驾驶核潜艇研制出来,尽早的将之装备部队,形成有效的威慑力。”

“明白,我明白。”刘士卿点点头,接到这样一个决定,他并不感到意外,如果换成自己处在一号首长的位置,也会想方设法的把无人驾驶核潜艇的技术抓在手中,毕竟这玩意儿的威慑力比核潜艇的威慑力还要大。华夏又是一个强调中央集权的国家,这个特点也就决定了涉及到核能方面的武器装备以及制造技术,都需要牢牢地掌控在国家的手中。

常万水眼见刘士卿神色平淡,没有什么愤慨不满的情绪露出来,暗中松了一口气,“刘总,一号首长说了,只要你肯把无人驾驶核潜艇的生产技术移交给国家,你可以提出任何形式的补偿要求。这方面,决定上都有。”

刘士卿笑了笑,“常部长,决定上陈列的三种方式,我都不满意,钱,我现在不缺,再说了,如果要钱的话,少了,我亏,多了,又会增加国家财政开支的负担。税收减免的话,我想拱天省和武灵市都不会太乐意的,何况,就算是减免,能够减免多长时间,我想一年的时间就是极限了吧?至于组建合资公司,我看还是算了吧,国资委占大头,我还有什么发言权,不自在。”

常万水为难的说道:“那刘总,你想要什么?依照我对你的了解,什么都不要,可不是你的作风。”

刘士卿呵呵一笑,“常部长,你还真是了解我。什么都不要,肯定是不行的。嗯,我就直说了吧。我要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共三十三万平方公里,至少也要给我三分之一,要是能够全给我,就更好了。我要对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行大开发,至少也要给我一百年的无偿开发权和收益权。”

“要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你想跟乌兰布和沙漠一样,搞农业开发?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三分之一,那就是十一万平方公里,这么大的面积得需要多少水灌溉呀?海水淡化西输工程支撑得住吗?”常万水问道。

“水不够用,就加大海水淡化处理厂的输送能力呗。常部长,我这个条件,国务院还有中央军委能够答应吗?”刘士卿反问道。

常万水摇了摇头,“你这个要求,我可没有权利答应,我需要向上面做个汇报,争取早日给你答复吧。”

刘士卿的要求,迅速的经由常万水汇报到了国务院和中央军委。这事,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已经不是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管辖范围了,于是这件事被移交给了中央政治局,为此,中央政治局召开了一次扩大会议,专题研讨“以土地换技术”的可能性。

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对华夏来讲,除了地下的石油和天然气之外,基本上就没什么用了。用一块沙漠换回来无人驾驶核潜艇的制造技术,对中央政府来讲,并不亏,所以从一开始讨论的焦点就没有集中在该不该换上面,而是集中在“如何换”上面,具体来讲,就是该用多大的面积换,又该用多少年的使用期限换。

很多人都觉得刘士卿要的有点多,十一万平方公里的沙漠,一百年的使用权和收益权,这可是国内没有任何先例的事情。举个不恰当的例子,英国人当年强租香港,也才九十九年,而且香港的面积才多大一点?按照国家的有关政策规定,一般土地承包的期限为三十年到七十年不等,一百年远远的超过了这个规定。

与会的中央、中央各部位、地方省市负责人吵得面红耳赤,有的强调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有的则主张破例为之,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在哪里放着也是放着,无论是让人承包七十年,还是承包一百年,都比在那里干放着强。

会议到了最后,中央政治局的几位常委先取得了共识,之后这个共识也被与会的代表们接纳。这个共识很简单,就是中央政府同意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的一半面积拿出来,交给银河实业承包七十年,到期之后,银河实业有优先续租权。

这个决议很快就到了刘士卿手中,这时候,刘士卿已经回到了燕京,他被请到了中南海,跟总理,总装备部部长常万水、还有边疆省的省长一起签署了几份文件。之后,刘士卿正式将无人驾驶核潜艇的有关资料,全部移交给了总装备部,银河实业旗下也多了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十六万五千平方公里土地七十年的使用权。

这块土地的具体界限,将会由国家地质局派专人进行测绘之后,绘制成地图,然后移交给银河实业,之后,银河实业就可以派人开工建设了。

至于跟造船厂合资的事情,刘士卿本着一事不烦二主以及就近的原则,选择了跟江南造船厂进行合资。银河实业以八十亿华夏币的资金,外加多项新技术入股的方式,正式的入股江南造船厂,占有了江南造船厂百分之四十九的股份,虽然不是控股方,但是银河实业通过跟江南造船厂的谈判,要过来了一个很重要的权利,一票否决权,也就是说江南造船厂的任何决定,都需要得到银河实业的同意,才能够生效,要是银河实业不同意,江南造船厂任何决定都无法付诸实施。

按理说刘士卿已经把无人驾驶核潜艇的技术移交给了总装备部,他是否入股造船厂,银河实业是否拥有造船能力,就不是特别紧要的事情了。不过刘士卿还是做出了入股江南造船厂的决定,正式插手造船业,他这样做,有自己的考虑。

首先,银河实业现在面临着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就是在东海进行围海造田工程以及水下都市工程,这两个工程必然需要大量的船舶进行支援,而且建成之后,对船舶的依赖也是非常重的,拥有一个造船厂,不但可以按需制造船舶,同时也可以节省采购成本。

其次,航海运输业一向是全世界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运送货物的重要方式,说句不夸张的话,人们对航海运输业的依赖要远远的超过对航空运输业、汽车运输业的依赖。在华夏,如果没有航海运输业,华夏的对外贸易至少要折损七八成。

航海运输业所采用的货轮,少则几千吨,动辄上万吨,十万吨级、数十万吨级的超大型货轮,油轮,比比皆是,一艘这样的货轮油轮所运送的货物,如果改由汽车运输的话,一个车队得运上几百上千趟。

航海运输业、渔业捕捞、海洋勘测科考、各国海军所需舰艇等等,都对船舶制造有着非常大的需求,插手造船业,确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利润点。

另外,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全世界所造的各种大型的设备之中,目前来讲,只有船舶是最大的,其他的无论是空中客车A380这样的大型飞机,还是火车,其个头都是没有办法跟大型货轮、油轮比较的,刘士卿非常的需要掌握着超大型装备的技术队伍。

银河实业将来要搞太空产业,光发射飞船,弄个卫星,搞个空间站什么的,肯定是不行的,这样做,是在烧钱,而不是在赚钱,要想让太空产业成为一个可持续发展、可以带来源源不断利润的产业,就要提升太空产业的盈利能力。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要把太空设备往大了造,只有地方够大,才能够把生产线搬迁到太空,只有地方够大,才能够往太空之中安置更多的人。

一转眼到了七月底,国家地质局经过一个多月的测绘,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一分为二,用一条不规则的曲线,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分成了南北两半,北面那半的使用权和开发权,以后就是银河实业的。

不过此时刘士卿顾不得亲自赶到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行一番实地考察,他只是让总公司从银河农业、银河水务抽调一部分人员,组成联合考察队,前往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进行考察。他则飞往东南省,准备出席围海造田工程的开工仪式。

从银河互助共促会成立,银河实业在内部招募合作伙伴,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好几个月,经过前期一系列的准备,银河海洋、银河建筑以及参与该工程的合作公司集中了人力物力,已经成功的在勘测好的地方,打下了几根桩,搭建了一个平台。

开工仪式拖到现在举行,主要目的,就是为了给出资参与了该工程的所有合作企业一个信心,让他们放下心来,明白钱没有白花。

第944章市场化运作的国家工程

这段影像所展现的景象是如此的朝前,近乎似是美国人拍得好莱坞科幻大片一般,如果不是一直以来银河实业都是高新技术企业展现在世人面前,如果不是刘士卿长期以来积累下来的人气,使得与会诸人对刘士卿和银河实业多少都有些盲目的信心,说不定这段全息影像还没有播放完毕,说不定早就有受邀而来的客人拂袖而去了。

不过即便是人们对刘士卿多少都有些信心,可是在这段全息影像播放完毕之后,会场之内顿时响起了一片嗡嗡声,人们都在议论着围海造田以及水下都市工程,其是否就真的想全息影像描述的这样,前途一片光明,即便是退一步讲,整个工程的前途真的是一片光明,那么从现在出发,究竟需要花费多长的时间,才能够抵达这个所谓的光明彼岸。

在众人的议论声中,刘士卿走到了主席台上,站在话筒旁,面带微笑,“各位朋友,欢迎大家出席全球第一个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的开工仪式,今天来的各位都是我刘士卿的朋友,场面话我就不说了。我先请我二爷爷上台,给大家详细的介绍一下整个工程的构想。请大家鼓掌欢迎。”

众所周知,刘士卿只有一个亲爷爷,刘丰乐老人,国内知名的中医专家。众人都很奇怪,刘士卿什么时候又冒出个二爷爷来?

当众人一起四下里张望的时候,郭仕达站了起来,朝着四方挥了挥手,随后大步流星的走上了讲台。众人一看是郭仕达,顿时恍然。郭仕达是郭倩蓉的二爷爷,不就是刘士卿的二爷爷吗?

自从刘士卿提出要搞海水淡化西输工程,老郭家以郭仕达为首的多名家庭成员,辞掉了原来的工作,跑到银河实业上班去了。

郭仕达可是工程院院士,国内知名的机械制造方面的专家,再加上郭家在国内科技界所拥有的影响力,陆陆续续又有几名院士跳槽到了银河实业。

国内相关体制不健全,另外地方各级政府、教学科研机构等等为了能够吸引到院士,往往会提供各种各样的好处,一股脑的塞给院士,以至于只要被评选为院士,只要愿意逐利,那么在法律政策允许的范围之内,马上就可以变成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不过很多院士还是愿意搞研究的,经济利益不是他们首先考虑的目标,一个良好的科研氛围才是他们追逐的目标。

银河实业资金雄厚,别说是在国内了,就算是在全世界,也是非常罕见的。银河实业是全世界知名的高新技术企业,多项科技雄踞世界之巅,这一点,更是国内的企业乃至学术科研机构没有办法比拟的。再加上银河实业的董事长刘士卿对科研队伍历来重视,为公司内各个科研人员提供的待遇历来都非常丰厚,是国内最善待科研人员的企业之一……

诸多的因素叠加在一起,使得银河实业成为最吸引科研人员的民营企业,尤其是那些在社会上忙碌了很多年,饱尝科研辛酸的中青年科研人员,他们当中很多人都把银河实业视为科研圣地。在口口相传下,纷纷丢掉原来的工作,跳槽到银河实业。

目前,刘士卿构想中的银河科学院已经具有了一定的雏形,其中有四五位具有两院院士头衔,另外还有大量的具有高级研究员、研究员、副研究员职称的科研人员,他们共同构成了银河实业一个比较雄厚的科研队伍。刘士卿交给各个子公司的资料,之所以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转化成现实生产力,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科研人员功不可没。

刘士卿已经责成丁崇祥挂帅,负责筹建银河科学院,其他的问题都好办,唯独院长一职由谁来负责,至今还没有决断。

国内科研机构向来有科研人员做领导的先例,就像华夏科学院的院长卢永祥,他是国内有名的液压气动方面的专家,不过他早在从德国进修,获得博士头衔之后,就被委任为某高校下属的一个研究所的副所长,从那时候开始,他就没有跟行政工作脱离过关系。

这样做,是为了避免外行人领导内行人局面的产生,但是让内行人领导内行人,特别是像卢永祥这样的专家,来做行政工作,必将导致另外一个局面,其主要精力被行政工作牵制,而无法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在相关领域作出深入的研究。

这个问题在银河实业内部讨论了很久,至今都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意见。刘士卿现在也没有一个准主意,始终在是否选用内行人这个问题上,左右摇摆。

为了能够配合总公司的工作,尽快的把银河科学院建立起来,刘士卿暂时把郭仕达任命为了筹建中的银河科学院的代院长,至于银河科学院建立起来后,是否让郭仕达继续做院长,只能到时候再说了。

郭仕达倒是想的很开,他跟老伴儿宣桂芳从一开始,就非常的欣赏刘士卿这个侄孙女婿,当初也是他主动提出来到银河实业工作的。而且自从到了银河实业之后,他又主动介绍或者引荐了不少很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员到银河实业工作,为壮大银河实业的科研力量,做出了非常突出的贡献。

郭仕达的实际行动赢得了刘士卿充分的尊敬,刘士卿对他、对宣桂芳,比对郭仕锴、钱静琪夫妻俩还要好。这一点,从刘士卿喊“二爷爷、二奶奶”的时候,语气中所饱含的真诚度的多少,就能够看出来。

在国内外上千嘉宾的面前,介绍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绝对是一件非常露脸的事情,刘士卿有感于二爷爷为银河实业做的一切,特地把这个机会让给了二爷爷。

郭仕达受父亲的影响,从小就喜欢做科学研究,大学毕业之后,就进了华夏科学院旗下的某科研院所,辛辛苦苦,勤勤恳恳的做了一辈子研究,也取得了不少的成绩,但是这些成绩全部叠加在一起,其对华夏乃至全世界的影响力,都是没有办法跟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相比的,这可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次有计划有目的的,在海洋深处修建定居点的行动。其意义不下于几十年前,美国人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能够在这样一个工程的开工仪式上,做工程介绍人,无疑是一件很有意义、很有面子的事情。

郭仕达为了做好这次的演讲,事先做了大量的功课,他要非常圆满的完成侄孙女婿交给他的这件任务,要让后人一提到围海造田及水下都市工程,多少都要提他两句。

郭仕达站在演讲桌后面,强行按捺着自己略有些激动的心,“各位来宾,我们的地球有百分之七十的面积被海洋所覆盖,大概为三亿六千一百七十四万平方公里,如果这其中能够有百分之一能够被我们人类开发利用,那就相当于我们人类多了三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活动空间,这个面积比我们华夏三分之一的国土面积还要多不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